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合集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1•【字号】桂政办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8]1号)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一月十一日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前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地区包括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三个行政区域,海岸线长1595公里,沿海滩涂1005平方公里,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明显的战略地位优势。

1998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我区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1998]142号)。

《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近十年来,对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近岸海域实际使用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8号令《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01年发布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HJ/T82-2001)》(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方案》中规划的功能划分原则、管理措施均与《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有一定的偏差;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5]5号文,以下简称《通知》),《方案》部分规划的海洋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与《通知》管理目标不一致,客观上形成了管理上的困难,严重影响对近岸海域环境的管理,也严重影响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进度,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方案》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在中国有多个国家级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的保护区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名录: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湛江市沿海滩涂,是中国大陆最南端且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重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之一。

海南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广西合浦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山口镇,保护着海岸线上的红树林资源。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境内,也是国家级别的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虽然信息中未明确提及红树林,但该保护区位于广东珠江入海口附近,也包含了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同样位于广西沿海地区,保护了包括红树林在内的多种生态系统。

以上这些保护区均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湿地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还有其他省级及地方级别的红树林保护区不在列举之列。

钦州十大景点介绍

钦州十大景点介绍

钦州十大景点介绍钦州的十大景点包括茅尾海、三娘湾、五皇山、越州天湖、六峰山、仙岛公园、冯子材故居、七十二泾、八寨沟和钦州博物馆。

1. 茅尾海:一个由100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组成的海洋公园,位于钦州湾海域顶部,形似猫尾,故得名。

茅尾海有着清澈的海水、绵延的沙滩、奇特的礁石、茂密的红树林等自然景观,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垂钓、游泳于一体的海滨度假胜地。

2. 三娘湾: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是一个以白海豚和大潮为特色的滨海旅游区。

三娘湾有着神奇、壮丽的大潮景观,每年10月至11月会有大量的白海豚游弋在海面上,是喜好猎奇的旅游者不可错过的时机。

三娘湾还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民俗风情,是一个品尝海鲜、体验渔村生活的好去处。

3. 五皇山:钦州市著名的森林公园,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宝障、冲霄六个主要山峰构成。

五皇山自然风景区有着高山草坪、高山茶园、高山梯田、溪流瀑布、亚热带季雨林、花岗岩奇石等自然景观和傩舞(跳岭头)人文景观等,是一个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4. 越州天湖:地处小江水库区,南北走向,纵距最长达52公里。

湖区面积79平方公里,库容12亿立方米以上。

湖内有小岛数百余座。

这里的湖水清澈,烟波浩渺,远近山色碧黛,环湖荔枝、芒果园已成规模。

它既是浦北县新辟的荔枝、龙眼生产和淡水鱼虾养殖基地,也是供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5. 六峰山:古称石六山,得“半巫山”之称。

其位于广西灵山县城西,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宝障、冲霄六个主要山峰构成。

山上古木参天,奇岩曲径,怪石嵯峨。

有古庙、古坊和碑刻多处。

山中岩洞大小共有60多个。

六峰山是灵山县历史文化名胜之一,也是钦州八景之一。

6. 仙岛公园:又称逸仙公园,位于钦州港龙门群岛七十二泾景区入口处的龟岛上。

始建于1995年9月,是钦州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规划建设“南方第二大港”一一钦州港而建造。

仙岛公园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鉴定及特征描述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鉴定及特征描述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鉴定及特征描述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神秘感的地方。

这片保护区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北部的海棠湾,是全球最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之一。

座落于温暖的气候和潮汐的影响下,茅尾海红树林支持着丰富多样的生态链,其中底栖动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底栖动物物种鉴定及其特征描述。

1. 什么是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在水生环境,尤其是水底的动物。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的底栖动物包括各种节肢动物、鱼类、贝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等。

它们以红树林为栖息地,并与环境相互作用。

2. 重要的底栖动物物种(1)红树林螃蟹(科学名:Perisesarma bidens)红树林螃蟹是一种生活在红树林树根附近的小型螃蟹。

它们通过伪装自己的颜色与环境相协调,从而融入红树林的生态系统。

红树林螃蟹对于红树林的稳定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红树林鳄(科学名:Crocodylus porosus)红树林鳄是茅尾海红树林的重要物种之一。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爬行动物之一,体长可达7米。

红树林鳄通过捕食其他动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同时也影响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3)红树林蚌(学名:Pelliciera rhizophorae)红树林蚌是一种特殊的软体动物,它们在红树林的树干上生长。

它们具有鲜艳的红色外壳,并以吸收树干上的水分和氧气为生。

红树林蚌的存在对于红树林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

(4)红树林扇贝(学名:Placuna placenta)红树林扇贝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双壳类软体动物。

扇贝的壳呈扇形,其独特的特征使其成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之一。

红树林扇贝以过滤悬浮物和底栖有机物为食,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3. 特征描述(1)外观特征红树林螃蟹的身体呈灰褐色,背部具有细长的条纹,螯足发达。

红树林鳄的体形庞大,体色为深灰色或暗绿色,具有强壮的尾巴和锋利的牙齿。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表彰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表彰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表彰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公布日期】2022.04.29•【字号】桂林发〔2022〕8号•【施行日期】2022.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表彰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桂林发〔2022〕8号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局各处室站,局直属各单位:2018年以来,全区各级林业部门和务林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稳步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林业重点领域改革,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政治过硬、担当奉献、群众公认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全区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经研究,决定授予南宁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等20个单位“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吴远媚等80名同志“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奋力为广西林业生态建设再立新功。

全区林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奋发拼搏,久久为功守初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加快推进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林业强区,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彰显林业担当、作出林业贡献!附件:1.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名单(20个)2.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名单(80人)2022年4月29日附件1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名单(20个)南宁市南宁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首府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柳州市鹿寨县林业局桂林市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平乐县林业局梧州市苍梧县林政稽查队北海市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防城港市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钦州市浦北县林业局贵港市港南区林业局玉林市容县林业局百色市西林县林业局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贺州市贺州市林业局河池市河池市林业局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崇左市江州区林业局区直林业单位自治区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管理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广西国有雅长林场附件2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名单(80人)南宁市吴远媚(女)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学研究科副科长龚林斌(壮族)南宁市丁当林场高级工刘颂(壮族)南宁市武鸣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甘孝宁宾阳县武陵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助理李荣服(壮族)良庆区林政稽查大队工程师柳州市陆广潮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伟奇(壮族)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郭春云柳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韦云生(壮族)柳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森林资源监测科副科长杨善勋(侗族)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党组成员、营林站站长桂林市黄东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熊国春广西桂林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管理科科长胡泽林资源县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发临桂区林业局野保股股长陆小雄(壮族)阳朔县林业综合发展中心主任梧州市龙玉璘(女)梧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副站长麦胜光藤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管理股负责人文燕萍(女)岑溪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王嘉斌梧州市长洲区林业技术推广站一级科员北海市杨正录北海市林业局防灾减灾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梁露云(女)合浦县林业局副局长刘珏北海市防护林场场长防城港市彭云彪防城港市林业局四级调研员曾晓鹏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资源保护执法科副科长钟鹏(瑶族)防城港市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林业局局长钦州市罗岽(女)钦州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郑广锋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颜彬浦北县绿化工作站站长贵港市黄岚(女)贵港市林业局生态科科长潘梦羚(女)平南县国有大五顶林场副场长蒙青松贵港市覃塘林场工程师周海兵(壮族)覃塘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玉林市莫娜(女,壮族)玉林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康华玉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四级主任科员温丽玲(女)玉林市山林权属纠纷调解中心副主任邹超武陆川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副站长百色市杨昌友凌云县油茶产业发展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光泰隆林各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工程师陆荣民(壮族)百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生态科学技术研究科负责人农文(壮族)百色市森林保护检疫站负责人许翔(壮族)百色市百林林场副场长贺州市虞德森(女,瑶族)贺州市林业勘测设计院副院长林寿珣(瑶族)贺州市姑婆山林场场长彭雄贺州市八步区林业局党组成员、林政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陆远(壮族)贺州市平桂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元长昭平县林业局办公室副主任河池市覃荣宁(壮族)河池市自然保护地工作站站长、一级主任科员卢国伍(壮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林业工作站站长莫羡波(壮族)东兰县乡镇林业工作总站站长、林政站站长覃小勇(仫佬族)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青明山林场技术员秦玲(女,壮族)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白丹管理站副站长、三级主任科员来宾市黄文海(壮族)来宾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副科长文达传(瑶族)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保护管理科科长黄世聂(壮族)兴宾区林业局林政办公室副主任周建德金秀瑶族自治县乡镇林业工作总站副站长韦海波(壮族)忻城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四级主任科员崇左市陆茂新(壮族)崇左市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林政资源保护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杨娟(女)崇左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陆日锋(壮族)扶绥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干部赵梅兰(女,壮族)大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区直林业单位蒋迎红(女)自治区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梁开毅自治区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裴驰自治区林业种苗站综合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苏杰南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教授韦立权(壮族)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李震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资源科科长岑月端(女,壮族)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环江分局局长、一级主任科员王功幸(壮族)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花坪管理站副站长韦江玲(女,壮族)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办公室干部刘绪科(壮族)广西南宁树木园新塘桥管理区工勤人员陆湘云(女,壮族)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党委书记甘德煜广西国有博白林场营销科科长罗红州(苗族)广西国有六万林场产业科科长尹华山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环江分场场长陈恋广西国有钦廉林场营林科科长黄康庭(壮族)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营林科科长赵文东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干部(正科级)邱炳发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场长、党委副书记韦胜(瑶族)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公武分场场长玉志鹏(壮族)广西国有维都林场清水河分场场长。

广西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西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西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茅尾海是广西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本文利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法分析茅尾海近十年海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主要超标因子变化趋势,找出影响茅尾海环境质量变化的规律,为茅尾海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茅尾海变化趋势超标因子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茅尾海位于钦州湾北部内湾水域,面积134km2,由其出口狭窄的龙门水道形成半封闭的河口湾。

茅尾海是钦江、茅岭江两大河流的入海口,具有典型的海洋滩涂湿地。

茅尾海是近江牡蛎的全球种质资源保留地和我国最重要的养殖区与采苗区,并分布有钦州湾最大片的红树林群落——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随着茅尾海周边地区城镇化建设、养殖业和港口码头的迅速发展,茅尾海已受到来自生活、养殖、工业等的污染,茅尾海富营养化程度加重{}。

本文通过分析近十年茅尾海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为茅尾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方法1.1 水质监测布点在茅尾海布设的5个固定监测点位(见图1)。

图1 茅尾海水质监测站位示意图1.2 监测时间006年~2017年每年对茅尾海进行3期海水水质监测,分别为枯水期(3~4月)、丰水期(7~8月)和平水期(10~11月)。

1.3 评价因子评价因子有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 、石油类、汞、铜、铅、镉、镍、总铬、砷。

1.4 评价方法从水质类别、营养盐污染物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年际变化比较分析,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技术,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茅尾海水质变化趋势[1参考文献]。

r=1-(6×∑I=id2)/(N3-N) di=Xi-Yi式中:r——秩相关系数;Xi——周期i到周期N按浓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i——时间排列序号。

2 结果与分析2.1 水质类别变化从2006年茅尾海海水监测数据开始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2006~2017 年茅尾海四类、劣四类水质比例变化趋势不具显著性,但从2008年开始,茅尾海四类、劣四类水质呈波动上升趋势(图1)。

最美乡村休闲旅游案例集

最美乡村休闲旅游案例集




萝村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为胪云堂,共有三进,总共有花厅、 客厅、厢房等近二十间,里面绘有精美壁画;建筑艺术最高的古 建筑是锡门祠、陈克成祠、绿竹居等,雕梁画栋、壁画泥塑,结 构精巧。而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国学大师陈柱先生的故居及其藏 书楼。陈柱故居建于清朝威丰年,宅院坐北朝南分前后二进,一 进两侧厢房是卧室及书房,二进高两层有藏书楼和后花园。故居 粉墙黛瓦,与周边古意盎然的荔枝树群相互辉映,形成雅致、古 朴的氛围。尤其是后院的荔枝树群,均是500年以上古树,其中 最古老的一棵植于明代,树龄已有800多年,堪称“岭南荔枝 王”,树干围宽达6米多,五个人才能合围过来。 建筑精美的古建筑,如知足荘镬耳楼、清六品官陈开运故 居——胪云堂,还有欧式化楼房统领之家、陈开谟故居宜庆堂、 古戏台、古城墙、古炮楼、序伦堂、禄田居、乔林堂、嘉积堂、 绿竹居、赓阳堂等一大批。每一处古建筑都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走过一座座古建筑,就像是翻开一部精彩的历史画卷。

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钦州市的钦南区 和钦州港区,面向北部湾,总面积2784公顷,其中红树 林面积1892.7公顷,于200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建立,是一个以保护红树林为主的南亚热带河口、港湾 和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的自然保护 区。保护区内岛屿林立,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岛群红 树林区,内有红树植物11科16种(即木榄、秋茄、红海 榄、白骨壤、老鼠簕等),占全国红树种类的43.2%,是 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宜林地,是红树林引种、栽 培试验和发展红树林的理想地。

恩村洞天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小场 镇,与里湖瑶族乡交界处,距县城20公里,景区内山青、 水秀、石奇、洞幽,严冬季节洞内热气扑面,暖意融融; 盛夏酷署,洞内寒意侵袭,清爽宜人,被称为“大自然 的空调”,四季皆可成游。

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著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上,总面积16994公顷,2002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保存着多样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贵稀有生物物种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带性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态系统平衡观测实验室,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元宝山自然保护区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建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文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为904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植物资源、水资源及其珍稀树种。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水资源丰沛,河流众多,植物资源特别丰富,木本植物有300多种,动物种类较多,民族村寨原始,人烟稀少。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桂林市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县三县交界处,处于大桂北旅游区的中心位置,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三江源头水源涵养林。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属于具有典型意义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大瑶山,地跨金秀瑶族自治县、荔浦县、蒙山县,处于广西桂林、柳州、贵港、梧州、来宾五个市的中心。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198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小部分位于防城区,隶属十万大山山脉,位于中国西南,邻近南海北部湾,紧靠中越边境,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包括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所在的都庞岭是一个完整的山系,主山脊是广西与湖南的天然分界线,由于整体森林保持较完好,在1982年分别成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且均冠名“千家洞自然保护区”。

2000年湖南省的“千家洞”保护区已升级为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面积5400余h㎡),因此,将面积更大的广西千家洞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广西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广西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广西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莫莉萍;周慧杰;刘云东;李其艳;梁秀华【摘要】以典型区域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样区,采样估算广西红树林湿地沉积层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混交林>桐花>光滩,0~50 cm土层分别为2.797%、1.218%和0.870%;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混交林>桐花>光滩,混交林、桐花和光滩0 ~ 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42.79、47.25和47.21 t/hm2.与周边红树林地区相比,钦州湾混交林的各层土壤碳储量与深圳湾红树林和海口的白骨壤接近,但远低于深圳福田的秋茄林和海口的桐花,而钦州湾桐花、光滩的各层土壤碳储量与深圳湾光滩较接近.【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有机碳;红树林湿地;广西【作者】莫莉萍;周慧杰;刘云东;李其艳;梁秀华【作者单位】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北海536000;广西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5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碳循环问题普遍受到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1-2]。

如何利用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固碳活动也成为全球所关心的话题。

研究表明,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碳汇。

广西最美乡村休闲旅游案例

广西最美乡村休闲旅游案例

4、商务会所区
桃花源会议中心分为会议楼和别具特色的琅嬛洞府。会议楼拥有六个 22—68平米的会议室,会议 设施完善,可满足各类大小型会议的需求。琅嬛府洞府面积约 500平米,洞厅洁爽幽静,进入洞内犹 如进入一处仙界洞府,一个硕大的空调府厅,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 19-21℃之间,冬暖夏凉,可用于 承接会议、举办民族民俗歌舞表演,且溶洞内负氧离子含量颇高,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
园地处上林县西燕镇的中心 米香休闲园占地200亩,可容纳300人同时用 餐,为游客准备的特色菜有,七香鸡、西燕 林县城14公里,四周环山, 扣肉,河鱼等,每一样都精心特制,让您流 息展露无遗
艳阳下的格桑花海,洋 溢着幸福的味道
青县龙湖山庄位于广西合山高速公路白 沙出口1公里处。居于广西合浦县东片乡镇 的中心位置。距离北海市铁山港东岸开发区 5公里,合浦县城60公里,北海市区90公里, 玉林市博白县城80公里,广东湛江市区100 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广西大学商学院
许成才


56、东兰:巴爱屯被评为河池“最美乡村”
2月10日,河池市评出首届“最美乡村”,东兰县武篆镇江平村巴爱屯榜上有 名。 江平村巴爱屯位于东兰县武篆镇南部,是东巴凤长寿旅游区的“金三角 ”,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清澈的东平河在村内由北向南蜿蜒而过,与 田园、青山相映成趣,素有“江平田园风光”的美称。 该屯延绵几公里长的山系,山险洞奇,有天门山、月亮山、观音山、骆 驼山等。东平河缓缓流过,如诗如画,旅游家称之为难得的“喀斯特峰丛洼 地田园景观”。同时,这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天然弱碱性小分子水具有无污 染性、弱碱性、高溶解性、高渗透性、负电性、营养性等六大特性,适合修 身养性。近年来,这里不仅是广大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也是国家老龄委指 定的“全国异地养老基地”。目前,巴爱屯正不断完善集自然风景、中高档 养生度假公寓、疗养中心、温泉养生会所、生态农场等于一体的高端长寿养 生休闲度假综合区,力争打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红海滩湿地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红海滩湿地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红海滩湿地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红海滩湿地是中国唯一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位于广东汕尾市。

这片湿地地处珠江三角洲,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红海滩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生态治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

红海滩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环境污染。

由于附近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湿地水质遭到破坏。

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进入湿地,造成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围填海、滩涂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威胁。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开发也在不断扩张。

围填海等行为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也受到了破坏。

频繁的自然灾害也给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湿地的生态破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红海滩湿地的生态环境。

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居民和企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设施,避免废水直接排放到湿地。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和重建,恢复湿地原有生态功能,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可以采取水生植物种植、湿地恢复等措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要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围填海、滩涂开发等行为,保护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土地规划和开发中,应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科学规划湿地保护区的范围,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要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

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避免自然灾害对湿地造成过大的破坏。

要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居民和游客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红海滩湿地的生态环境。

红海滩湿地的生态治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只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相信红海滩湿地的生态环境一定会朝着更加健康、美丽的方向发展。

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医生态保护与开发对策

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医生态保护与开发对策

海上观光旅游 、 休 闲渔业 、 海上运动和渔业资源养殖增
殖等 ,无公 害 、环境 友 好地 利用 和 管理 海 洋资 源 与环 境, 促进 生 态环境 与经 济 的和谐 发 展 。 生 态与 资源恢 复 区面 积 为 7 2 1 . 0 h m ,为典 型海域 生 态系 统 的 自然扩 展 和人 工恢 复 与修 复提供 适 合 的生境 空 间 ,修复 和恢 复 物种 多样 性 与天 然景观 , 保护 近江 牡蛎 天然母 贝生境 。
境现状 , 浅析 了广西钦 州 I 茅尾 海国家级 海洋公 园生态保护 与生态旅 游开发 对策 , 并提 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 [ 关键 词】 海洋公 园; 生态保护 ; 旅游 ; 钦 州; 茅尾 海
海洋公 园是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与 实施 “ 严格保护 、 禁止开发 ” 政策的海洋 自然保护区不 同,海洋公 园侧重建立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旅游开发 相协调的管理方式 ,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 , 合理发挥特
1 . 3 生 态环 境 现 状
2 0 1 1 ~ 2 0 1 2 年, 钦州市海洋部 门联合 中国水产科
学研 究 院南 海水 产研究 所 对茅 尾海 国家海 洋公 园开展 了春 、 夏、 秋、 冬4 个 航次 的环 境 调查 , 调查 结果 反 映 了 茅尾 海 国家 海洋 公 园海 洋 生态 环境 现状 。 其结 果表 明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功 能 分 区
公 园划分 为 3 个 功能分 区 , 分 别 是重 点保 护 区 、 生
态与资源恢复 区和适度利用 区。重点保护 区面积为
【 作者 简介 】 张栋 ( 1 9 8 4一) , 男, 安 徽安 庆 人 , 2 0 1 1 年 毕 业于 国家 海洋 局 第一 海 洋研 究 所 ( 硕士 ) , 海 洋化 学 专 业 , 现主 要从 事海 洋 生态 环境 保护 研 究工 作。 海洋 管理 工程 师 。

广西钦州沿海无瓣海桑入侵性初探

广西钦州沿海无瓣海桑入侵性初探

广西钦州沿海无瓣海桑入侵性初探作者:邓必玉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20年第05期摘要: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是引进的外来红树林植物,优良的速生红树林树种,1985年从孟加拉国引入我国,2002年广西钦州从湛江引进无瓣海桑并在沿海进行规模化造林。

目前,无瓣海桑对生态的影响尚无定论。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从钦州自然环境条件、无瓣海桑在钦州的发展历程,及无瓣海桑自身的适应性分析,认为无瓣海桑在钦州能够实现自然更新,能够快速占领宜林地甚至入侵至原生红树林群落,在钦州沿海表现出了一定的入侵性,对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并针对目前防控困境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入侵;防控;钦州中图分类号:S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5-0046-05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是红树林优良速生乔木树种,天然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1]。

1985年,中国赴孟加拉国带回无瓣海桑果实,并在海南东寨港育苗栽培成功[2]。

随后,无瓣海桑被引入广东、福建、广西进行规模化造林。

目前,国内对无瓣海桑生态入侵性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钦州自然环境条件及无瓣海桑适应性,结合外业实地调查认为无瓣海桑已适应钦州气候条件,能够实现良好的自然更新,相比原生红树林树种,无瓣海桑能更快占领宜林地甚至进入原生红树林群落内部,在钦州沿海表现出了一定的入侵性。

相关利益群体的访谈调查发现,当地群众对无瓣海桑抱有不欢迎的态度,认为无瓣海桑林下淤泥黑化,海洋经济动物大幅减少,鼠患蛇患严重,生长速度过快阻碍出海航道。

本文认为,无瓣海桑对钦州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及海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目前无瓣海桑进行防控遇到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当地主管部门进行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1无瓣海桑在钦州发展历程钦州市地处广西沿海中心位置,南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岸线长520.8km,有众多滩涂、浅海水域、红树林湿地等生态系统,2002年钦州从湛江引进无瓣海桑开始规模化造林。

基于Sentinel遥感数据的红树林信息提取研究——以广西茅尾海为例

基于Sentinel遥感数据的红树林信息提取研究——以广西茅尾海为例

第36卷 第4期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Vol.36 No.4 收稿日期:2019-02-03; 修回日期:2019-05-07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项目(桂科AD19245089);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KLMC 201804) 作者简介:蒙良莉(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通讯作者E-mail:lingziyan@nnnu.edu.cndoi:10.3969/j.issn.1672-0504.2020.04.007基于Sentinel遥感数据的红树林信息提取研究———以广西茅尾海为例蒙良莉1,2,凌子燕1,2 ,蒋卫国3,钟仕全1,2,陈燕丽4,孙 明4(1.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001;2.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南宁530001;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4.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摘要:基于2018年的Sentinel 1雷达影像和Sentinel 2光学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获取影像的光谱、几何、纹理、自定义特征和多极化后向散射系数5个种类的90个特征变量,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构建多种特征组合方案,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保护区内的地物进行识别并提取红树林信息。

结果表明:多特征耦合优化模式的分类效果最好,总体精度为89.60%,Kappa系数为0.8756,其中,红树林的制图精度与用户精度分别为96.39%、97.56%;识别出的茅尾海红树林面积为19.2km2,占整个研究区的2.67%。

该研究揭示了Sentinel 1和Sentinel 2数据在红树林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茅尾海;红树林;Sentinel 1;Sentinel 2;信息提取中图分类号:S7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20)04-0041-070 引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在防风护岸、净化污染和保护湿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海鸟、鱼虾等海洋栖息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广西红树林保护措施评价

广西红树林保护措施评价
成 林 地面 积 5 85 m , 占32 ;天 7 .h .% 然 更 新 林 地 面 积 7 .h 占 O3 m ,
树 林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和 茅 尾 海 红 树 林 自 治 区 级 自然 保 护 区 。保 护 区 总 面 积 达 2 1 .h 内 有 红 树 林 27 1O m , 374 5 m ,占广 西红 树 林总 面积 的 1 .h 4 .5 ,为 红树 林 保 护 建 设 起 了 很 43% 大 的作 用 。 2 营造 人 工红树 林 . 据 调 查 ,广 西 人 工 营 造 并 已 成 林 红 树 林 面 积 1 5 .h 15 m ,未 成 林 0 58 5 m 。20 -2 0年 完成 造林面 7 .h 0 2 0 4 积 1 8 .h 19 -20年 , 平 均 98 m ; 9 5 01 7 每 年 营 造 并 成 活 的 人 工 林 面 积 6 .h 。 0 2 0 4 ,平 均 每 年 52 m ;20 ~20 年 营 造 并 成 活 18 9 m 。 人 工 红 树 林 7 .h 面积 呈逐 年增 加的 良好趋 势 。 3抓 好红 树林 管护 工作 .
3 .% 、 2 .%、 1 .%和 1 .% 。 35 71 43 07
广西沿海地 区主要的自然 灾害 类 型有 台 风暴 潮 、洪 涝 干旱 、风
沙 、水 土 流 失 ,其 中 , 台风 暴 潮是 沿 海 地 区 主 要 的 自然 灾 害 。 最 严 重
的 台风 暴 潮 灾 害 发 生在 15 年 、 63
1g 4 , 北 纬 2 。 O 0。6 1 2 ~ 2 。 8 之 1 5
稻谷 7 万 公 斤 ;18年 7 2 日发 生 5 6 月 1 9 的第 9 台 风 ,伴 随 “ 眼 ”天 文 大 号 七 潮 ,形 成 几 十 年 未 遇 的 暴 潮 ,最 高 潮位 达98 .m,造 成 合 浦 县 39 m的 8k 海 堤 中 有 2 38 m 冲 毁 ,2 0 万 9 .k 被 0多 人 受灾 ,直 接经济 损 失34 {, 。 .9 元 7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鉴定及特征描述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鉴定及特征描述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鉴定及特征描述1.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概述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位于中国某地,是一个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

红树林是该保护区的主要生态系统,为许多底栖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本文将对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底栖动物物种进行鉴定和特征描述。

2. 底栖动物物种鉴定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2.1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是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常见的底栖动物之一。

其特征包括柔软的体壁和没有内骨骼。

主要物种有:•蛤蜊:蛤蜊是一种双壳动物,壳体通常呈卵形,颜色多样,种类繁多。

它们通常栖息在沙质或泥质底质中。

•螺类:螺类是一类单壳动物,外壳通常螺旋状,形状各异。

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常见的螺类有海螺、蜗牛等。

2.2 甲壳类动物甲壳类动物是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重要的底栖动物类群。

它们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关节分节的身体结构。

主要物种有:•蟹类: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常见的蟹类有招潮蟹、石蟹等。

它们通常栖息在红树林的树根附近或泥质底质中。

•虾类:虾类是一类重要的底栖动物,常见的物种有对虾、明虾等。

它们通常栖息在水底的沙质或泥质底质中。

2.3 鱼类鱼类是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的重要底栖动物。

它们具有鳞片和鳃呼吸器官。

主要物种有:•青鱼:青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体型较大,背部呈青色。

它们通常栖息在红树林周围的海域中。

•鳗鱼:鳗鱼是一种长而细的鱼类,身体呈长圆柱形。

它们通常栖息在红树林的树根附近或泥质底质中。

3. 底栖动物特征描述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底栖动物具有以下特征:•适应红树林环境:底栖动物适应了茅尾海红树林的特殊环境,包括盐碱土壤、潮汐变化等,这使得它们能够在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衍。

•良好的隐蔽能力:底栖动物通常具有良好的隐蔽能力,通过体色、体形和行为等适应环境,以避免天敌的侵袭。

•多样的食性:底栖动物在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具有多样的食性。

有的是肉食性,以其他小型底栖动物为食;有的是植食性,以红树林的叶片和藻类为食。

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介绍

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介绍

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介绍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钦州市茅尾海海域,总面积3482.7公顷,边界长25.0千米,南连七十二泾群岛,西临茅岭*航道,北连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接沙井岛航道......一个有国家级海洋公园称誉的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在等着你去愉快的玩耍,还等什么,带上小编的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攻略赶紧出发去看看吧!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简介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广西钦州市茅尾海海域,总面积3482.7公顷,边界长25.0千米,边界南连七十二泾群岛,西临茅岭*航道,北连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接沙井岛航道。

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划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分别是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

重点保护区面积为578.7公顷,严格保护红树林、盐沼生态系统及其海洋环境,控制陆源污染和人为干扰,维持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命过程与生态功能,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修复提供自然模式与种源;适度利用区面积为2183.0公顷,在不破坏或较少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渔业、海上运动和渔业资源养殖增殖等,无公害、环境友好地利用和管理海洋资源与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面积为721.0公顷,为典型海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扩展和人工恢复与修复提供适合的生境空间,修复和恢复物种多样*与天然景观,保护近*牡蛎天然母贝生境。

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广西钦州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河口海湾区,具有旺盛的初级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同时拥有处于原生状态的红树林和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也是近*牡蛎的全球种质资源保留地和我国最重要的养殖区与采苗区。

此外,还盛产6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30多种虾蟹类,110多种贝类,其中近*牡蛎、青蟹、对虾、石斑鱼被誉为"钦州四大名产"。

海洋公园内连片分布的红树林-盐沼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独特,在我国较为罕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由于课程安排,我们班全体同学于2014年5月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参观学习。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进一步的的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1.茅尾海的概述
茅尾海是半封闭性海湾,位于广西钦州湾的顶部。

注入茅尾海的主要河流,西有茅岭江、中有钦江、东有大风江3条河流,所依临的内陆多为馒头状的低丘,海拔<40 m,平坦的地势,加上多条河流与海水的共同作用,使得在茅尾海入海口形成泥沙质平滩和潮沟岛屿景观,构成典型的海叉地形,总面积约135km2。

茅尾海海区资源丰富,水深较浅,滩涂约占海湾总面积的80%。

海区内的环境因子中,水温16.2~31.2℃;盐度1.528~28.161,总体表现为湾内向湾外递增趋势。

2.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概述
红树林湿地是指生长着像红茄这类耐盐性常绿植物, 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的河口、海湾和含盐沼泽等地带, 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也是野生动植物, 尤其是鸟类的最重要的栖息地。

广西是我国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 因此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广西沿海海湾或海河口汇合处的滩涂及其附近地区风力较小, 潮汐缓和, 海潮和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和碎屑等物质大量沉积,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发育, 从而形成红树林湿地。

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钦州市的钦南区和钦州港区,面向北部湾,总面积2784公顷。

保护区分为康熙岭片、坚心围片、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且4大片之间除康熙岭片、坚心围片连成一体外,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的分散距离达20 km以上,红树林总面积1892.7公顷,茅尾海的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共计11科16种 (含半红树、伴生红树植物),动物444种,其中有33种鸟是中澳、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保护鸟类。

其中保护区内的红树植物占我国红树植物的43.2%,占广西区红树植物的69.6%.其中,主要有红树科的木榄、秋茄、红海榄,卤蕨科的卤蕨,使君子科的榄李,紫金牛科的桐花树,马鞭草科的钝叶臭黄荆,锦葵科的黄槿,夹竹桃科的海杧果。

红树林伴生植物共有3科4种,主要有马鞭草科的苦朗树、苦槛蓝,草海桐科的海南草海桐,旋花科的二叶红薯。

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树种3种,其中珍稀红树植物1种,即爵床科的老鼠筋,该树种分布零星,数量较少;濒危树种2种,分别为红树科的木榄]和红海榄,目前这2种红树植物保存数量很少,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