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妊娠期合并症》PPT课件
精品医学
8
妊娠合并心脏病围生期监护1
孕前咨询
– 明确心脏情况,确定能否妊娠
妊娠期
– 终止妊娠
– 定期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心衰征象
– 心衰早期治疗:避免诱因,控制体重,治疗诱因, 必要时地高辛0.25mg,2/d
心脏手术的指征
– 一般不主张
– 孕12周前,出现症状,不愿人流,内科治疗不满意, 手术不复杂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产科
边旭明
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 单纯二尖瓣狭窄 –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 – 主动脉病变
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 围生期心肌病 心肌炎
精品医学
2
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型
– 房间隔缺损:1cm2无症状,2cm2手术后再妊娠
营养物质、蛋白质相对
诊治困难
妊娠加重 激素灭活脂肪转运、胆汁排泄 重症肝炎
肝脏负担 胎儿代谢产物在母亲肝内解毒 肝昏迷
分娩消耗体力、缺氧、产后失血
肝炎影响母儿
–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 、垂直传播
– 早孕反应加重、PIH 、产后出血、肝性脑病
精品医学
12
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
甲肝:不垂直传播,接触母血、羊水、粪便可能传染 乙肝:孕晚期及HsBAg HBV-DNA 者高
产褥期
– 卧床休息,抗感染1周,心功能III级退奶、绝育
精品医学
10
消化系统疾病
影响因素
– 大量性激素影响平滑肌生理功能,混淆诊断 – 急性肝炎累及胎儿,发展迅猛危及母亲
常见疾病种类
– 病毒性肝炎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消化性溃疡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PPT
风湿性心脏病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二尖瓣狭窄 (mitral valve stenosis, MS, MVS)
妊娠期血容量↑,分娩及 产褥早期回心血量↑,肺 循环血量↑,MVS造成左 心房的压力↑,可发生肺 淤血和肺水肿。轻者可耐 受妊娠,病情重伴肺动脉 高压者,心衰发生率高, 应孕前纠正狭窄,已妊娠 者应早期终止。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严重的产 科合并症,是我国孕产妇死因顺排第2位, 占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1位。
妊娠32-34周后,分娩期和产后3日是心脏 负担较重时期,加强监护,防止心衰。
不宜妊娠者应在12周前终止妊娠。 妊娠晚期提前选择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
产后3天,尤其24小时内密切监护,充分休 息
防治并发症:产后出血、感染(预防性应 用抗菌素至产后一周)和血栓栓塞等
心功能Ⅲ级以上者不宜哺乳 不宜妊娠者产后一周行绝育术
心脏手术指征
不主张妊娠期手术 手术时机应在幼年、妊娠前或分娩后 心瓣膜病孕妇若不愿流产,而内科治疗欠佳,
可考虑妊娠期行瓣膜置换或瓣膜切开术
心衰的早期诊断
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休息时HR>110次/分,呼吸>20次/分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肺底出现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妊娠期心衰的诊断
诱因——上感、妊娠高血压疾病、 重度贫 血、产后发热、过度劳累
心衰——心悸、气促、发绀、端坐呼吸、 咳粉红色泡沫痰、肺底持续性湿罗音、颈 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HR>120次/分, 有奔马律
处 理 Treatment
✓孕前咨询 ✓妊娠各期处理 ✓妊娠前详细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妊娠及妊娠的时机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肝炎)护理幻灯片PPT
(1)正常范围:血糖浓度空腹<6.1mmol/L;服糖后:0.5~1h 为7.8~9.0mnl01/L(峰值应<11.1 mmol/L),2h血糖≤7.8 mmol/L;3h应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尿糖均阴性。
(2)临床意义:①2次空腹血糖均≥7.0mmol/L,或服糖后2h值 ≥11.1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或有临床症状者可 诊断糖尿病;②糖耐量减低指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 2h血糖为7.8~11.1 mmol/L;血糖达高峰时间可延至1小时后, 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至2~3h后,且有尿糖阳性。多见于2型糖 尿病、痛风、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及皮质醇增 多症等;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糖耐量曲线较空腹血糖水 平低,服糖后血糖水平增高不明显,服糖后2小时血糖仍处于低 水平。见于胰岛B细胞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症等。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
7、空腹葡萄糖测定正常值:酶法:3.9~6.1mmol/L;邻甲苯胺 法:3.9~6.4mmol/L。
8、空腹血糖↑ :增高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称为空腹血 糖过高;空腹血糖增高超过7.0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根 据空腹血糖水平将高血糖症分为3度:
★妊娠合并心脏病最危险的三 个时期是:
①妊娠32-34周及以后
②分娩期 ③产后3日内
第一节
心脏病
一、概述:
二、妊娠、分 娩对心脏病 的影响
1.妊娠期血 容量、心排 出量增加
2.分娩期
3.产褥期
三、心脏病(种类)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不宜妊娠的心脏病
1、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1)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①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 ②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③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2)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
(2)临床意义:①2次空腹血糖均≥7.0mmol/L,或服糖后2h值 ≥11.1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或有临床症状者可 诊断糖尿病;②糖耐量减低指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 2h血糖为7.8~11.1 mmol/L;血糖达高峰时间可延至1小时后, 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至2~3h后,且有尿糖阳性。多见于2型糖 尿病、痛风、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及皮质醇增 多症等;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糖耐量曲线较空腹血糖水 平低,服糖后血糖水平增高不明显,服糖后2小时血糖仍处于低 水平。见于胰岛B细胞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症等。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
7、空腹葡萄糖测定正常值:酶法:3.9~6.1mmol/L;邻甲苯胺 法:3.9~6.4mmol/L。
8、空腹血糖↑ :增高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称为空腹血 糖过高;空腹血糖增高超过7.0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根 据空腹血糖水平将高血糖症分为3度:
★妊娠合并心脏病最危险的三 个时期是:
①妊娠32-34周及以后
②分娩期 ③产后3日内
第一节
心脏病
一、概述:
二、妊娠、分 娩对心脏病 的影响
1.妊娠期血 容量、心排 出量增加
2.分娩期
3.产褥期
三、心脏病(种类)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不宜妊娠的心脏病
1、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1)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①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 ②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③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2)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
精品医学课件-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9:46
第三节 贫血
• 妊娠合并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 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浆增加多于 红细胞的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故称为 “生理性贫血”。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儿 均可造成一定危害。最近WTO资料表明, 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 最常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再生 障碍性贫血更少见。
➢ 适时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在短期内病情 多难以康复,临床积极治疗,待凝血功能、白蛋 白、胆红素、转氨酶等重要指标改善并稳定24小 时或出现产科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或临产。
➢ 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19:46
母婴传播阻断
• 传播途径 宫内感染(产后免疫失败主要原因)、产时
感染、产后感染 • 传播阻断 新生儿联合使用乙型肝炎疫苗10ug和乙肝免
19:46
谢 谢!
19:4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定义 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
为皮肤粘膜出血和贫血,严重者可致内脏 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而死亡。
19:4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 断
➢临床表现 ➢查 体:出血点 、紫癜、瘀斑、脏器出血、
脾不大或轻度增大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低于100*10^9/L
19:4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治 疗原则 ➢妊娠期:一旦妊娠不必终止妊娠,只有当严重
血小板减少未获缓解,在妊娠早期就需激素 治疗者可终止妊娠。 ➢分娩期:以阴道分娩为主。
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或胎儿头皮 血或胎儿脐血血小板<50*10^9/L ➢产 后:产后继续皮质激素应用,预防感染,观 察新生儿血小板是否减少。
2、输血 当血红蛋白﹤60g/L、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 剖宫产术者,应少量多次输血或输浓缩红细胞。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精品PPT课件
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与病情严重 程度及心脏功能代偿状态等有关。病情 较轻、代偿机能良好者,对胎儿影响不 大;
如发生心衰,可因子宫淤血及缺氧 而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
某些治疗药物对胎儿存在的潜在毒 性反应
心脏病与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诊断多不困难,患者既往大都有心 慌气短史,妊娠后加重。在心前区可听 到舒张期杂音或二级以上收缩期杂音, 严重者可有奔马律或心房纤颤等。
药物治疗
孕妇对毛地黄类药物耐受性较差,用药时 (尤其在快速毛地黄化时)应注意毒性反应。
孕期最好服用作用及排泄较迅速的毛地黄类 药物,如地高辛0.25mg,口服2/日,2~3 天后酌情改服一次,不要求达饱和量,以防 万一发生心衰后,能有加大剂量的余地。
因长期用维持量较难掌握,离预产期远者, 病情好转后可停药,临产后如需要可快速毛 地黄化。
妊娠合并心脏病种类
妊娠合并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 最为常见,占80%左右,尤以二尖瓣 狭窄最为多见,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下 降,合并先心病的发病率增高。
妊娠合并心脏病种类
1 先天性心脏病 无紫绀型和紫绀型
2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
3 妊高征心脏病 4 围生期心肌病 5 心肌病
心功能分级
第一级 一般体力活动时无心脏功能不全表现; 第二级 一般体力活动略受限制,休息时正常,
在日常体力活动后有疲乏无力、心慌气短等 表现; 第三级 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操作少于日常 体力活动时即出现明显症状。以往有过心衰 史,均属此级; 第四级 休息时仍有心脏功能不全表现;
心衰
心脏代偿功能在三级以上者,常突然发生严重心 衰。
为防治产后出血,必要时可肌注催产素10~ 20u。麦角新碱能增加静脉压,应尽可能避 免使用。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人卫《妇产科学》第七版配套课件
• 无分流性先心病
–肺动脉口狭窄 –主动脉缩窄 –马方综合征(Marfan)
• 右→左分流性先心病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 二尖瓣狭窄 (mitral valve stenosis, MS, MVS):
–妊娠期血容量↑,分娩及产褥早期回心血量↑,肺循环血量↑, MVS造成左心房的压力↑,PVP↑,急性肺水肿
14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心功能代偿分级(NYHA分级)
• 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分 Ⅰ~Ⅳ级
– Ⅰ级:一般活动无受限 – Ⅱ级:一般活动稍受限 – Ⅲ级:一般活动明显受限 – Ⅳ级:失代偿、不能进行任
何活动
• 根据客观检查分A~D级
– 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依据 – B级:客观上属轻度心血管病患者 – C级:属中度心血管病者 – D级:属重度心血管病者
18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妊娠期处理
• 定期产前检查 • 心衰的早期预防
– 充分休息 – 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限制体重 – 早检查勤检查提前入院 – 控制引起心衰的诱因:感染、贫血、预防PIH – 早期心衰者药物治疗
• 心衰的治疗
19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有关分娩方式的选择
•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 insufficiency, MI):
–单纯MI能耐受妊娠、分娩及产褥
7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 AS, AVS):
–肺动脉口狭窄 –主动脉缩窄 –马方综合征(Marfan)
• 右→左分流性先心病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 二尖瓣狭窄 (mitral valve stenosis, MS, MVS):
–妊娠期血容量↑,分娩及产褥早期回心血量↑,肺循环血量↑, MVS造成左心房的压力↑,PVP↑,急性肺水肿
14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心功能代偿分级(NYHA分级)
• 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分 Ⅰ~Ⅳ级
– Ⅰ级:一般活动无受限 – Ⅱ级:一般活动稍受限 – Ⅲ级:一般活动明显受限 – Ⅳ级:失代偿、不能进行任
何活动
• 根据客观检查分A~D级
– 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依据 – B级:客观上属轻度心血管病患者 – C级:属中度心血管病者 – D级:属重度心血管病者
18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妊娠期处理
• 定期产前检查 • 心衰的早期预防
– 充分休息 – 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限制体重 – 早检查勤检查提前入院 – 控制引起心衰的诱因:感染、贫血、预防PIH – 早期心衰者药物治疗
• 心衰的治疗
19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有关分娩方式的选择
•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 insufficiency, MI):
–单纯MI能耐受妊娠、分娩及产褥
7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
•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 AS, AVS):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PPT课件
者,有肺动脉高压、发绀型先心病、严重心律失常、
活动性风湿热、心脏病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极
易在孕产期发生心衰,不宜妊娠;若已妊娠,应在妊
娠早期终止妊娠。
七、心脏病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和严重感染是心脏
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精选ppt课件
9
八、妊娠期处理:
1.对不宜妊娠者,应于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若有心衰应在心
精选ppt课件
3
(二)分娩期 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增加了周围血循环阻力和回心血量。 第二产程:除子宫收缩外,腹肌、骨骼肌收缩,使周围血循环阻 力进一步增加,屏气使肺循环压力和腹压升高,促使 内脏血液涌人心脏,此时心脏负担最重。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子宫迅速缩小,腹腔内压力急速降低, 血液向内脏血管灌注,回心血量骤然减少;胎盘娩出 后子宫收缩,大量血液从子宫挤入血液循环,以上先 后出现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均可使心脏负担增加。
1.预防感染:常规给予抗生素。术中术后都要用。
2.防治心力衰竭: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哌替啶、异丙嗪等;给
予氧气吸人;可根据病情使用强心甙类药物,
经阴道 分娩时,应缩短第二产程,以减少产妇
屏气用力; 产后出可肌内注射缩宫素,麦角
精选ppt课件
11
(四)产褥期 1.分娩结束后,需充分休息,适当延长产房观察时间,产后24 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产后3天内应严密观察心 功能情况,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2.继续预防感染, 用至术后第7天。 3.心功能Ⅲ~Ⅳ级者不宜哺乳;心功能I一Ⅱ级者可哺乳,但应 避免过度疲劳及乳胀。
要原因之—。在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 2位,而产后出血占第1位。 二、妊娠期心脏血管方面的变化 (一)妊娠期 1.妊娠期孕妇的血容量逐渐增加,一般于妊娠第6周开始, 于妊娠32—34周达高峰,较妊娠前增加30-45%,使每次心 搏出量加大,心率增快。 2.子宫底升高,横膈上升,心脏向左上移位,大血管也有所 扭曲,均机械性地增加了心脏负担。
活动性风湿热、心脏病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极
易在孕产期发生心衰,不宜妊娠;若已妊娠,应在妊
娠早期终止妊娠。
七、心脏病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和严重感染是心脏
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精选ppt课件
9
八、妊娠期处理:
1.对不宜妊娠者,应于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若有心衰应在心
精选ppt课件
3
(二)分娩期 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增加了周围血循环阻力和回心血量。 第二产程:除子宫收缩外,腹肌、骨骼肌收缩,使周围血循环阻 力进一步增加,屏气使肺循环压力和腹压升高,促使 内脏血液涌人心脏,此时心脏负担最重。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子宫迅速缩小,腹腔内压力急速降低, 血液向内脏血管灌注,回心血量骤然减少;胎盘娩出 后子宫收缩,大量血液从子宫挤入血液循环,以上先 后出现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均可使心脏负担增加。
1.预防感染:常规给予抗生素。术中术后都要用。
2.防治心力衰竭: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哌替啶、异丙嗪等;给
予氧气吸人;可根据病情使用强心甙类药物,
经阴道 分娩时,应缩短第二产程,以减少产妇
屏气用力; 产后出可肌内注射缩宫素,麦角
精选ppt课件
11
(四)产褥期 1.分娩结束后,需充分休息,适当延长产房观察时间,产后24 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产后3天内应严密观察心 功能情况,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2.继续预防感染, 用至术后第7天。 3.心功能Ⅲ~Ⅳ级者不宜哺乳;心功能I一Ⅱ级者可哺乳,但应 避免过度疲劳及乳胀。
要原因之—。在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 2位,而产后出血占第1位。 二、妊娠期心脏血管方面的变化 (一)妊娠期 1.妊娠期孕妇的血容量逐渐增加,一般于妊娠第6周开始, 于妊娠32—34周达高峰,较妊娠前增加30-45%,使每次心 搏出量加大,心率增快。 2.子宫底升高,横膈上升,心脏向左上移位,大血管也有所 扭曲,均机械性地增加了心脏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m2多无症状;缺损面积较大,由于妊娠及分
娩肺循环阻力↑,肺动脉高压、右心房压力增加,
体循环阻力↓,分娩失血、血容量减少等导致右→
左分流,易发生心衰。缺损面积较大者,宜早期人
流。
22
2、室间隔缺损:缺损面积≤1cm2 /m2体表面积, 无其他并发症,可顺利妊娠分娩。若缺损面积较 大,常合并肺高压,出现紫绀和心衰,宜早期人流。
34
对胎儿的影响
35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不宜妊娠的心脏病患者一旦妊娠,或妊娠后心功能 恶化者,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 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围生儿死亡率 是正常妊娠的2~3倍。
一部分先心病与遗传有关,双亲一方有先心 病,其后代先心病及其他畸形的发生率较对照 组增加5倍
36
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后心功能恶化者
流产
胎儿窘迫
可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及胎死宫内。
新生儿窒息
•围生儿死亡率是正常妊娠的2~3倍。
37
常见并发症
38
常见并发症
一、心衰:心衰最易发生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 及产褥期。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 易发生菌血症使病变的心脏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缺氧和发绀:妊娠时外周血管阻力↓→发绀型 先心病发绀加重;非发绀型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可 因肺动脉高压及分娩失血→右向左分流→缺氧发绀。
产后24~48h内,持续到产后2周。
仍应警惕心衰的发生。
17
妊娠、分娩及产褥对心脏的影响
最危险的时期 最易发生心力衰竭
妊娠32~34周, 分娩期第二产程 产褥期最初3天,
18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 及对妊娠的影响
19
先天性心脏病
20
21
一、先天性心脏病
(一)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最常见(20%)。缺损面积
四、围生期心肌病:指发生于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的心肌病。 特征: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病因不
清,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 治疗:休息、低盐饮食、强心利尿扩血管。
五、心肌炎: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是心肌本身局灶性或弥漫 性炎性改变。主要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心功能严重受累者妊娠期心衰的危险性很大。
23
3、动脉导管未闭:较大分流的动脉导管未闭→大 量动脉血流向肺动脉→肺高压→出现紫绀和心衰, 宜早期人流。
24
(二)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法四、艾森曼格综合征。妊娠期母儿死亡率 30%~50%,这类妇女不宜妊娠。经手术治疗 后心功能Ⅰ-Ⅱ级者,可在严密监测下继续妊娠。
25
(三)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1)、肺动脉口狭窄:轻度狭窄可妊娠分娩;
28
风湿性心脏病
29
30
(三)风湿性心脏病
1、二尖瓣狭窄:占风湿性心脏病2/3~3/4。妊娠血 容量↑心率↑→左室充盈时间↓→血液从左房流入 左室受阻→肺淤血肺水肿。轻度者可耐受妊娠,重 度未手术者不宜妊娠
31
(三)风湿性心脏病
2、二尖瓣关闭不全:妊娠外周阻力降低→二尖瓣 反流程度↓→一般可耐受妊娠
2、心率加快:(血容量↑→心排出量↑、心率↑) 孕早期主要引起心排出量↑,孕4~6个月高峰
(30%~50%↑)。孕中晚期需心率↑→适应血 容量↑,分娩前1~2个月HR↑10次/分。对二尖 瓣狭窄、肥厚性心肌病等血流限制性心脏病可能 出现明显症状甚至心衰的影响。
8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心音改变:孕晚期心脏移位、心排出量↑、 心率↑→心尖部第一心音及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 强,并可有轻度收缩期杂音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
妊娠
合
并
心脏病
2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均可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 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 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为非 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
3
➢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及对疾病的影响 ➢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 心脏病患者耐受能力的判断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
9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分娩期: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1、血容量:每次宫缩约有250~500ml血液入 体循环、胎儿胎盘娩出子宫缩小约500ml血液入
体循环→血容量↑。
10
11
12
2、心排血量:每次宫缩心排血量 ↑24%→血压↑、脉压↑、中心静脉 压↑。
13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肺循环压增加:第二产程孕妇屏气 →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压↑,使左 →右分流变成右→左分流→紫绀。
14
15
➢ 4、血流动力学剧变:胎儿胎盘娩出→ 子 宫突然缩小,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增 加。腹腔内压骤减、大量血液→内脏→血 流动力学急剧变化→心脏病孕妇极易心衰 。
16
产褥期对心脏的影响
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 循环血量再度增加。
●由于子宫缩复,多量的血液进入体循环。
●组织内潴留的液体也开始回流血循环。
4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 的影响
5
6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妊娠期:子宫增大、胎盘循环建立、母体代 谢率增高、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母体对氧及循环 血液的需求大大增加→血容量、血流动力学变化 1、孕妇总血容量增加:6周开始,32~34周高峰 (30%~45%↑),产后2~6周恢复正常。
7
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重度狭窄(瓣 口面积↓60%以上)由于妊娠 期及分娩期血容量及心排出量增加→右心室负 荷↑ 可发生右心衰,宜手术后再妊娠。
26
2、主动脉狭窄:妊娠合并主动脉狭窄者较少 见,预后较差。轻度者可严密观察下妊娠,重 度者即综合征:又称夹层动脉瘤,死亡原因多为 动脉血管瘤破裂,不宜妊娠。
32
(三)风湿性心脏病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妊娠外周阻力降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程度↓→一般可耐受妊娠。 主动脉瓣狭窄增加左心射血阻力,严重主动脉瓣狭 窄者需手术矫治后再妊娠。
33
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既往 无心脏病症状及体征,而突然发生以左心衰为主的全心衰。 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冠脉痉挛、心肌缺血、周围小动脉 阻力↑、水钠潴留、血黏度↑ 预后: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常能度过妊娠分娩,产后病因消 除多不遗留器质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