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精)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0c997352ea551810a68795.png)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填空题:1.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其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 , 。
2.根据工序的定义,只要 、 、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对工件加工不是连续完成,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
3.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可以实现在加工的同时装卸工件,使 时间与时间重叠,从而提高生产率。
4.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 。
5.拉孔,推孔,珩磨孔, 等都是自为基准加工的典型例子。
6.根据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类型划分为 、 和单件生产三类。
7.某轴尺寸为043.0018.050+-φmm ,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 mm 。
8.工艺基准分为 、 、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依次分为安装、 、 和走刀。
10. 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 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高生产率生产。
11. 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和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12. 如图1所示一批工件,钻4—φ15孔时,若先钻1个孔,然后使工件回转90 度钻下一个孔,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把4个孔钻完。
则该工序中有 个工步, 个工位。
图1 工件13. 全年工艺成本中,与年产量同步增长的费用称为 ,如材料费、通用机床折旧费等。
14.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15. 为了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 、 、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
16.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限制 个自由度。
17.工件装夹中由于 基准和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18.在简单夹紧机构中, 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夹紧机构动作迅速,操作简便。
19.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小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
20.回转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夹具具有 ;盖板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
21.常用夹紧机构中的 是手动夹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复习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919b62cd3c1ec5da51e2702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机械制造工艺学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每题1分共25分。
1.金属切削加工中,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叫(切削运动)。
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一般会形成(以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3.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c= d w n/1000)。
4.车刀切削部分一般要由(三面、两刃一尖)等六个要素组成。
5.车刀的(切削平面)与工件上的过渡表面相对。
6.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连接部分是(刀尖)。
7.(主后角)是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硬质合金代号“YT”代表(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9.(立方氮化硼)是目前为止硬度最高的刀具材料10.标准麻花钻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1.标准麻花钻的顶角2φ=( 118°)。
12.标准麻花钻的横刃斜角ψ=( 55°)。
13.整体式铰刀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4.砂轮的结构包括(磨粒结合剂和气孔)等三部分。
15.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能,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16.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设备或同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
17.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和组合件)。
18.产品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年产量)。
19.产品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
20.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工序卡)。
21.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中,按加工性质和目的不同可划分成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2.粗加工阶段的任务是(切除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尽可能接近成品。
23.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的依据叫(工序基准)。
24.加工余量确定的方法有查表修正法、(经验估算法、分析计算法)。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5c214dde518964bcf847cb5.png)
一、填空(本题共20 空,每空1分,共20 分):1.工艺过程由若干个按着一定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划分它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是否改变、加工是否连续。
2.选择精基准时,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较容易地获得加工面与设计基准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采用基准统一原则,可以较容易地保证加工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自为基准原则,可以使加工面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3.由于工件定位所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其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称为定位误差。
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以及定位基准的位移误差两个方面。
4.表面质量的含义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面的几何特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纹理方向;二是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表现在表面层冷作硬化、残余应力和金相组织变化。
机构组成。
5.分度装置一般由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分度对定机构锁紧6.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刀刃轮廓而造成的。
7 .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关键是根据封闭环查找有关的组成环,应根据尺寸链环数最少_原则,即一个相关零件以 1 个尺寸加入尺寸链。
8.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对于产品中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环数多的尺寸链,各组成环先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通过修配某一组成环的尺寸,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精度,这就叫修配法。
:二、单项选择(本题共15 选,每选1分,共15 分)。
1.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则可获得(D)A、加工余量均匀B、无定位误差C、金属切除量减少D、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壁厚均匀2.下面(D)的结论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B、一次安装只能有一个工位C 、一个工位只能完成一个工步D 、一道工序只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3.单件小批生产采用(A )。
A 、组织集中B 、机械集中C 、工序分散D 、任意4.成批大量生产的特征是(D )。
A 、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B 、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C 、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D 、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 5.斜楔自锁的条件是楔角α与两处摩擦角之和φ1+φ2 应满足(D ) A 、 α=φ1+φ2 B 、α>φ1+φ2 C 、α≥φ1+φ2 D 、α<φ1+φ2 6.对大尺寸,刚性差的工件,为增加支撑点,不造成过定位,常采用(D ) A 、整体定位件 B 、可调定位件 C 、浮动定位件 D 、辅助支撑 7.工件外圆柱面以 90˚V 形块定位铣键槽,如图所示,其定 位误差为( B )。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9c3d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e.png)
一、单项选择(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削扁镗杆的减振原理是DA、镗杆横截面积加大C、基于再生自激振动原理B、镗杆截面矩加大D、基于振型偶合自激振动原理2、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D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A、最不利B、最佳状态C、最小成本D、正常加工3、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D。
A、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B、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C、各组成环公差之和D、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4、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BA、铸件B、锻件C、棒料D、管材5、一个部件可以有(A )基准零件.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6、在超精密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
DA、高速钢B、硬质合金C、陶瓷D、金刚石7、在数控铣床上用球头立铣刀铣削一凹球面型腔,属于CA、轨迹法B、成型法C、相切法D、范成法8、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生产对象的技术称为:BA、智能技术B、成组技术C、RP技术D、CAPP9、表面粗糙度的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AA、小于50B、等于50~200C、等于200~1000 C、大于100010、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C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3、派生式CAPP 系统以( A )为基础。
A、成组技术B、数控技术C、运筹学D、网络技术5、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AA、同一台机床B、同一套夹具C、同一把刀具D、同一个加工表面6、过正方体工件中心垂直于某一表面打一通孔,必须限制(C )个自由度。
A、2B、3C、4D、57、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CA、符合基准重合原则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C、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D、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8、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D )方法来保证。
A、基准统一B、基准重合C、自为基准D、互为基准9、某工序的加工尺寸为正态分布,但分布中心与公差中点不重合,则可以认为:AA、无随机误差B、无常值系统误差C、变值系统误差很大D、同时存在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1、机床和刀具达到热平衡前的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CA、常值系统误差B、形位误差C、随机误差D、变值系统误差2、原理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AA、常值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形位误差D、变值系统误差3、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DA、之和C、之和的倒数B、倒数之和D、倒数之和的倒数4、激光打孔时,为保证加工孔的质量,要求加工面BA、位于焦点和透镜之间B、与焦点位置一致C、位于焦点之外D、距焦点距离等于焦距5、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C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6、小锥度心轴限制( A )个自由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f5969cbcd126fff6050b3d.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1.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范成法)2.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主要平面,后主要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二、判断题(√)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3.试述粗基准的选用原则。
(1)该表面加工余量要求均匀时;(2)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3)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4)粗基准的表面要求平整光洁;(5)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
一、填空:1、机械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生产阶段:毛胚制造阶段、加工阶段和装配调试阶段。
2、工步是指工序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常用的工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刀具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2、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4、机械加工过程中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6、三爪自定心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工件简单迅速,而且对工件的夹紧力比四爪单动卡盘要大。
()13、铰刀的刚度和导向性比扩孔钻要差,一般用于加工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14、车削加工中,用四爪夹盘安装工件一定要找正,而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安装工件则不需要找正。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套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套全)](https://img.taocdn.com/s3/m/ce1356c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0.png)
机械制造⼯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套全)⼀、是⾮题 (10分)1. 建⽴尺⼨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最少。
( √ )2. 圆偏⼼夹紧机构的⾃锁能⼒与其偏⼼距同直径的⽐值有关。
( √ )3. 机械加⼯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定位是不允许的。
(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精度有关⽽与装配⽅法⽆关。
( × )5. 细长轴加⼯后呈纺锤形,产⽣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艺系统的刚度。
( √ )6. 由⼯件内应⼒造成的零件加⼯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 )7. 采⽤⾼速切削能降低表⾯粗糙度。
( √ )8. 冷塑性变形使⼯件表⾯产⽣残余拉应⼒。
(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 )10.分析⼯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对定位的影响。
( √ )⼆、填空 (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的⽅法有:(提⾼⽑坯制造精度),(提⾼⼯艺系统刚度),(多次加⼯)。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表⾯的冷却硬化),(⾦相组织变化),(残余应⼒)。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度摆动)。
5. 机械加⼯中获得⼯件形状精度的⽅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6. 机床导轨在⼯件加⼯表⾯(法线)⽅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精度影响⼤,⽽在(切线)⽅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
8. 夹具对⼑元件的作⽤是确定(⼑具)对(⼯件)的正确加⼯位置。
9. 应⽤点图进⾏误差分析时X 和R 的波动反映的是(变值性误差的变化)和(随机性误差)的分散程度。
11.划分⼯序的主要依据是⼯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批轴的外圆,其尺⼨要求为Φ20±0.06。
若此⼯序尺⼨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于分布中⼼,其偏值δ=0.03mm ,均⽅根差σ=0.02mm ,求:(1)这批⼯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指出该⼯件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3)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以消除废品?解:(1)5.102.003.002.097.1994.19==-=-δx x 查4332.01=F则0668.04332.05.05.011=-=-='F F废品率为0668.01='F(2)03.02097.19=-=-=?δx x C(3)采⽤将⼑具朝着尺⼨变化的⽅向调整0.015(即直径上增加0.03),使X 与公差带中⼼重合以消除废品。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详细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43668058f5f61fb73666f4.png)
56..磨削时,采用内冷却方式和___开槽____砂轮能有效地防止烧伤现象的产生。
57..任何机器都是由___零件_
58._套件____、组件和部件等组成。
59..调整组成环的公差时,尺寸相近、加工方法相同的组成环,其公差值__ _相等____ ;难
72.(V
73.)
74.7.中批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多采用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形式。
75.(X
76.)
77.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节省基本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78.(J
79.)
80.9.铰孔不但能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减小孔的表面粗糙度,还能纠正位置精度。
81.(X
82.10.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上偏差为零。
加工大多数(或所有)其它表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可以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
8.试分析在成批大量生产中,为什么要控制毛坯硬度的均匀性?
答:成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调整法加工,若毛坯硬度不均匀将造成切削力的变化较大,使工艺
系统变形变化较大,将造成加工后尺寸不一。
9.拟定工艺路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拟定工艺路线的主要任务是:
(X
)
26.滚压加工能使工件表面金属组织细化,形成压缩残余应力。
(J
)
27.固定调整法采用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
(X
28.采用互换装配时,选择的协调环不能为标准件或公共环。
(J
29.粗糙表面易被腐蚀。
(J
度有利于抑制积屑瘤或鳞刺的产生,从而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
2.在装配时,有时采用“自身加工法”、“合并加工法”或“误差抵消法”,请问它们是由哪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精)](https://img.taocdn.com/s3/m/8cdbebc25022aaea998f0f8c.png)
大学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空分,共分).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间歇移动。
.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和()的总称。
.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加工有影响。
、车销内外圆、车销端面车销螺纹.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设计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设计基准、工艺基准、装配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来保证、基准重合、互为基准、自为基础、基准统一.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增大系统刚度;增大系统阻尼;增大系统质量.用()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与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10101eefdc8d376ee32cd.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试卷一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3.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
机械加工第一道工序一般安排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4.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5.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 )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 )7.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8.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9.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10.成组技术的主要依据是相似性原理。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基准是( )。
A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B .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C .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D .工件的运动中心2.ES i 表示增环的上偏差,EI i 表示增环的下偏差,ES j 表示减环的上偏差,EI j 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 为增环的数目,N 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
A .∑∑==+N j j M i i ES ES 11B .∑∑==-Nj j M i i ES ES 11C .∑∑==+N j j M i i EI ES 11D .∑∑==-Nj j M i i EI ES 113.精加工淬硬丝杠时,常采用( )。
A .精密螺纹车床车削螺纹B .螺纹磨床磨削螺纹C .旋风铣螺纹D .普通车床车螺纹4.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
A.机床B.工件C.砂轮D.切屑5.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B.车孔C.镗孔D.磨孔6.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0b925a5e9856a56126037.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 分,共20 分)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间歇移动。
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8.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10.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F)和(ap)的总称。
11.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12.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3.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C)加工有影响。
A、车销内外圆B、车销端面 C车销螺纹14.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1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B、D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基准E、测量基准1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B )来保证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17.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 C )A、生产过程 B、工艺过程 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8.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B)A.增大系统刚度;B.增大系统阻尼;C.增大系统质量19.用(b)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c)。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b02d7c0975f46527d3e1b3.png)
第一章
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案: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偏差应为多少?
答案:
根据题意画出尺寸链图,根据尺寸链判断孔尺寸D≒1000 _0(+0.3)mm半径500 _0(-0.15)为减环,尺寸540 _(-0.35)0为增环,尺寸B为封闭环,
尺寸B的上偏差≒增环上偏差-减环下偏差≒0-0≒0,尺寸B的下偏差≒增环下偏差-减环上偏差≒-0.35-0.15≒-0.5,所以B≒40 _(-0.5)0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举例在课本page12、13பைடு நூலகம்。
1.10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
答案: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的。
套件是在一个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而构成的。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
将零件装配成套件的工艺过程称为套装。
将零件和套件装配成组件的工艺过程称为组装。
将零件、套件和组件装配成部件的工艺过程称为部装。
将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总装。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备课讲稿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备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4a376c3169a4517723a35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 分,共20 分)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间歇移动。
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8.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10.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F)和(ap)的总称。
11.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12.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3.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C)加工有影响。
A、车销内外圆B、车销端面 C车销螺纹14.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 C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1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B、D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基准E、测量基准1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17.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 C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8.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B)A.增大系统刚度;B.增大系统阻尼;C.增大系统质量19.用(b)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c)。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72989e53a580216fcfe56.png)
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 分,共20 分)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间歇移动。
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8.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10.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F)和(ap)的总称。
11.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12.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3.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C)加工有影响。
A、车销内外圆B、车销端面 C车销螺纹14.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1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B、D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基准E、测量基准1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B )来保证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17.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 C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8.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B)A.增大系统刚度;B.增大系统阻尼;C.增大系统质量19.用(b)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c)。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3f620f581b6bd97f19ead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加工套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 D )。
A.端面B.外圆C.内孔D.外圆或内孔2. 磨刀、调刀、切屑、加油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
( C )A.基本B.辅助C.服务D.休息3.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4. 平键连接中,传递转矩是依靠键与键槽的( C )。
A.上、下平面B.两端面C.两侧面D.两侧面与底面5. 常用的光整加工的方法中只能减少表面粗糙度的是( C )。
A.研磨B.高光洁度磨削C.超精加工D.珩磨6. 轴类零件加工时最常用的定位基准是( C )。
A.端面B.外圆面C.中心孔D.端面和外圆面7. 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
A.精基准B.粗基准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8. 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 B )。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9. 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B )。
A.齿轮滚刀B.外圆车刀C.成形铣刀D.键槽铣刀10. 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行于工件轴线,则不为(C )。
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 车孔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铰孔可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减小孔表面粗糙度,还可以对原孔的偏斜进行修正。
(错)12. 所有零件在制定工艺过程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
(错)13. 钻出的孔一般应经扩孔或半精镗等半精加工,才能进行铰孔。
(对)14.拉孔前工件须先制出预制孔。
(对)15.不完全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没有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错)16. 同种磨料制成的各种砂轮,其硬度相同。
(错)17. 单件、小批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对)18.滚切直齿圆柱齿轮时,齿轮滚刀的安装轴线应平行于工作台。
机械制造工艺考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考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402d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2.png)
机械制造工艺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精加工时,应取( )的前角。
A、零度B、较大C、较小正确答案:B2、一般刀具的( )误差,会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
A、磨损B、制造C、安装正确答案:B3、在金属材料强度的主要判据中,σb称为( )。
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抗弯强度正确答案:A4、( )不需使用扳手夹紧,夹紧力随切削力的增加而增加,刀具不致打滑。
A、自紧式钻夹头B、扳手夹紧式三爪钻夹头C、快速钻夹头正确答案:A5、工艺基准按不同场合和用途可分为( )、( )、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①工步基准②工序基准③定位基准④定形基准正确答案是( )。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正确答案:A6、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 )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 )分布。
①入体②出体③双向④单向正公差,正确答案是( )。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正确答案:A7、为了改善50钢的车轮毛坯的切削加工性能,以及消除内应力,应选用( )较合适。
A、正火B、去应力退火C、完全退火D、球化退火正确答案:C8、某零件采用的材料为HT200,其中200表示( )。
A、抗拉强度B、塑性C、屈服强度D、硬度正确答案:A9、T10A钢刮刀,要求硬度为60HRC,应采用( )方法。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D、调质+高温回火正确答案:A10、在下列材料中、凿子宜选( )钢制造。
A、T8B、T10AC、T12D、Q235正确答案:A11、零件上尺寸较大的四方通孔的加工方法是( )。
A、车削B、铣削C、磨削D、插削正确答案:B12、( )夹紧速度快、省力,适用于成批和单件生产。
A、普通机用虎钳B、精密机用虎钳C、快速夹紧机用虎钳D、可倾机用虎钳正确答案:C13、避免积屑瘤的措施之一是( )。
A、降低工件硬度B、采用大前角C、采用中速切削正确答案:B14、为减轻加工硬化现象,应使刀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空分,共分).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间歇移动。
.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和()的总称。
.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加工有影响。
、车销内外圆、车销端面车销螺纹.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设计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设计基准、工艺基准、装配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来保证、基准重合、互为基准、自为基础、基准统一.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增大系统刚度;增大系统阻尼;增大系统质量.用()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
更具加工要求,只需要少于()的定位,称为()定位六个支撑点;具有独立定位作用的六个支撑点;完全;不完全;欠定位.零件装夹中由于()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设计(或工序);工艺;测量;装配;定位.主轴具有纯角度摆动时,车削外圈得到的是()形状,产生的是()误差,镗出的孔得到的是()形状,产生()误差、椭圆、圆锥、棱圆、腰鼓形、圆度、圆柱度、直线度.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越()、少、多、无关四、判断(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加工箱体零件时,应选择装配基准面为精基准。
()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称为安装。
()粗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
()车床主轴的径向跳动不影响加工轴的圆度误差。
()单件、小批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粗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消除了六个自由度即为完全定位。
()一个工序中只能包含一个安装。
()磨削内孔时,在工件孔径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大直径的砂轮。
()拉孔前工件须先制出预制孔。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其适用场合。
(分)()互换法,适于装配零件少,生产批量大,零件可以用经济加工精度制造的场合。
()分组法,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装配零件数量少不便调整装配的场合。
()修配法,适于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
()调整法,除必须采用分组法的精密配件外,可用于各种装配场合。
车削圆锥面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分)()车刀刀尖与工件轴线等高。
()刀尖在进给运动中的轨迹是一直线。
()该直线与工件轴线的夹角等于圆锥半角。
箱体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哪些方面?(分)()箱体轴承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箱体各轴承孔的相互位置情况()箱体主要平面的精度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分)()分析零件图样()确定毛坯类型或型材规格()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各工序的机床设备及工、夹、刀、量具()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工时定额()填写工艺文件并完成审批手续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别给出下列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分)给出下列零件的工艺过程(包括工序、安装、工步)工件的毛坯为圆棒料。
(分).工艺改进分六、计算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这个主题没有资源。
这个主题没有资源。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收藏分享支持反对fandongkun 2楼发表于 2010-5-12 16:50 | 只看该作者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在玻璃上开一窄槽,宜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C )A. 电火花B. 激光C. 超声技术专家组帖子1413积分2079贡献值298 点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2008-4-1波 D. 电解2. 退火一般安排在 ( A 。
A. 毛坯制造之后B. 粗加工之后C.半精加工之后 D. 精加工之后3. 粗基准是指( A )。
A. 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B.已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C. 粗加工的的定位基准 D. 精加工时的定位基准4.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B )。
A. 工步B. 工序C. 安装 D. 走刀5. 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 AA. 精基准B. 粗基准C. 辅助基准 D. 自为基准6.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 C )。
A. 工步B. 工位C. 工序 D. 安装7. 在安排零件的切削加工工序时,常遵循的原则是:( A )。
A. 先加工基准面,后加工其它表面B.先加工加工其它表面,后加工基准面C. 先精加工,后粗加工 D. 先安排次要表面的加工,穿插加工主要表面8. 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定位基准的?( C )A. 精度最高的表面B. 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 C. 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D. 未加工的表面9. 基准是( A )。
A.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B. 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C. 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D.工件的运动中心10. 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B )。
A. 设计基准B. 工序基准C. 定位基准 D. 测量基准11. 为了避免产生定位误差,( B )。
A. 应符和基准统一原则B. 应符合基准重合原则C. 应符合基准统一和基准重合原则D. 应先粗加工后精加工12. 工步是指( B )。
A. 在一次装夹过程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B. 使用相同的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C. 使用不同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D. 使用同一刀具对不同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13. 现要加工一批小光轴的外圆,材料为45钢,淬火硬度为HRC40~45,批量为2000件,宜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D )A. 横磨B. 纵磨C. 深磨 D. 无心外圆磨14. 定位基准是指( C )。
A. 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 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 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 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15. 淬火一般安排在( C 。
A. 毛坯制造之后B. 粗加工之后C.半精加工之后 D. 精加工之后16. 安装时,一般先定位后夹紧,而在( A )上安装工件时,定位与夹紧同时进行。
A. 三爪卡盘B. 四爪卡盘C. 花盘 D. 三爪卡盘和四爪卡盘17. 在普通车床两顶尖上加工细长光轴,加工后发现有鼓形误差(中间部分直径大,两端部分直径小),其主要原因是( B )。
A. 刀架刚度不足B. 工件刚度不足 C. 两顶尖刚度不足 D. 纵向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18. 加工零件时,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是:基准重合和( A )A. 基准同一B. 余量最小 C. 先面后孔 D.先粗后精19. 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D )。
A. 机床B. 工件C. 刀具 D. 切屑20. 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D )。
A. 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 B. 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C. 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D. 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粗加工应采用以润滑作用为主的切削液。
( A )A. 错误B. 正确2. 为保证加工要求不允许出现欠定位。
( B )A. 错误B. 正确3. 精加工应采用以冷却作用为主的切削液。
( A )A. 错误B. 正确4. 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A )A. 错误B. 正确5. 粗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定位基准面称为粗基准面。
( A )A. 错误B. 正确6. 机床通用夹具有卡盘、分度头、钻模、镗模等。
( A )A. 错误B. 正确7. 工件安装时被约束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就是不完全定位。
( B )A. 错误B. 正确8. 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要正确定位就必须完全约束其六个自由度。
( A )A. 错误B. 正确9. 零件表面的最终加工就是精加工。
( A )A. 错误B. 正确10. 过定位是指工件被约束的自由度数超过了六个。
( A )11. 车削有硬皮的毛坯件时,为保护刀刃,第一次走刀,切深应小些。
( A )A. 错误B. 正确12. 大量生产时,零件加工总余量比单件生产时零件加工总余量小。
( B )A. 错误B. 正确13. 粗基准在一个方向上只使用一次。
( B )A. 错误B. 正确14. 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一般经过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
( B )A. 错误B. 正确15. 电火花加工只能加工硬脆的导电材料,不能加工韧、软的导电材料。
( A )A. 错误B. 正确16. 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A )A. 错误B. 正确17. 安装就是工件在机床上每装卸一次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 B )A. 错误B. 正确18. 采用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称为精基准面。
( B )A. 错误B. 正确19. 工件夹紧后即实现了完全定位。
( A )A. 错误B. 正确20. 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工件的加工表面与定位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由夹具来保证。
( B )TOPfandongkun技术专家组帖子1413积分2079贡献值3楼发表于 2010-5-12 16:56 | 只看该作者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B 。
A.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C. 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大 D. 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参数值应大2. 下列孔、轴配合中,应选用过渡配合的有(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