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发展的措施与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公平建设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教育事业 ,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增加教育供给多样性,满足不 同群体需求。
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
建立社会参与教育公平建设的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教育公 平评价,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差距。
展望
完善政策体系
继续完善教育公平发展 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
执行和监督力度。
提高教育质量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 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 ,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 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
价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 强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
流与合作。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02
03
04
政策制定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教 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减少地域 、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
财政投入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 财政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吸
引优秀师资力量。
改革招生制度
推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取消特长生、加分等不公平的
招生方式。
促进教育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 资源共享水平,缩小城乡教育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
某地区的教育公平实践案例
教师轮岗制度
资源均衡配置
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改 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学校办学 条件。
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促进优 质师资资源的均衡分布。
扶持薄弱学校
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如专项 资金支持、教学设备捐赠等。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而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
保障教育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教育公平性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与重要性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其内涵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意味着每个孩子不论出身、贫富、地域等因素,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教育过程公平则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学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能够获得与其自身能力和努力相适应的发展成果,不因教育的差异而导致未来发展的巨大差距。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通过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从而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其次,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撑。
再者,教育公平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进教育公平。
在建国初期,我国大力普及基础教育,开展扫盲运动,努力让更多的人接受基本的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使广大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进入 21 世纪,我国教育公平政策不断完善和深化。
2006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教育公平,旨在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一、教育公平性政策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过去,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等因素,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
城市地区往往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则相对较差。
这种不公平的教育状况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政府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现行教育公平性政策的主要内容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政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差距。
例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农村学校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推进城乡教师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等。
2、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为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建立了完善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高中阶段的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
这些资助政策有效地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为贫困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
3、特殊教育政策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教育政策,保障残疾儿童、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群体能够接受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
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和专业水平,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关爱。
4、高考改革政策高考改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教育公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公平性政策的背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城乡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城市和发达地区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和教育机会,而农村和贫困地区则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的困境。
这种不公平的教育现状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二、教育公平性政策的主要内容1、加大教育投入政府不断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
通过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购置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学校的办学标准和办学条件。
通过教师交流、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
3、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关注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出台相应的资助政策和保障措施,确保他们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
4、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实施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
同时,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三、教育公平性政策取得的成效1、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通过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投入,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逐渐完善,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
1.非均衡发展政策阶段(1985——2000)我国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底全国85%的人口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非均衡政策,由中央政府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教与地方,各地依据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期分批实现。
【城乡、东西部等的差距,不平衡】2.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过度政策阶段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
因此义务教育自此向均衡发展转变。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2010年起,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比较而言,这一时期的政策具有过渡性,重点是遏制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
加快推动学校改造,尚未触及城乡二元体制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深层次的矛盾。
没有上升为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以及职能部门整体推动的基本政策。
3.均衡发展政策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012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及相关系列文件,确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政策措施和体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新论断。
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新的跃升。
1.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价值引领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引领义务教育合乎公平与正义的发展。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早期阶段,更多体现为矫正、弥补式的发展,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诸多倾斜政策更多是补偿性政策关怀。
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同样需要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但这种倾斜政策更多体现为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是引领义务教育合乎公平与正义的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及其分析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
● 基础教育的质量保障政策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质量政策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质量标准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 ● 基础教育的均衡办学政策 办学标准与薄弱学校改造 促进均衡的教育经费政策 遏制“择校”蔓延的办学行为规范政策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
● 基础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政策 保质保量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 调整城乡教学水平 实现同一区域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增加教师培训经费 ● 基础教育生源的均衡政策 由于学校的发展参差不齐,导致了择校热的产生,为此国 家出台了 “指标到校”政策 。
“指标到校”:弥补政策缺陷,指标资格具体化,分配指标科学化 完善配套措施,规范监督性机制
● 改造薄弱学校,采取紧急措施遏制“择校热
● 重视农工子女教育问题
我 国 改 基 革 础 政 教 策 育 的 演 变 历 程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 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 发》,并与同年9月1日实施。
2003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 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 把农村教育当做教育工作 的重中之重。
改革突破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经费问题关系到入学机会的提供、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建 设、课程开设情况,并最终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 通知》(2005),就改革的目标、内容、步骤等做了具体规定。另外, 国家还规定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些都为农村义务教育办学经 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公平与效率 ----教育政策价值标准选择中的困境
● 效率优先的教育政策效应分析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办学中,功利主义的效率标准仍然是 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 这种教育既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了少数所谓的“精 英”,也造成了对大多数受教育者的压抑和部分受教育者 的摧残。 ● 公平优先的教育政策效应分析 公平与效率都是教育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两者应是平等的地 位。 我们在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中注入新的元素----正义原则, 对教育权益的弱势群体进行制度补偿,而这也就是我们研究教育 政策价值取向的意义所在。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国际演进——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王志丰 王伟宜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呈现出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型的趋势,各国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的公平性挑战也随之显现。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2000年的19%快速上升到2022年的40%,到203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50%[1]。
这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通人的机会,而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特权。
然而,高等教育普及化虽然扩大了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但并不代表它能够自然而然地带来高等教育的公平。
如果没有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资源调控措施,普及化可能会加剧高等教育的不平等,并进一步巩固特权阶层对教育资源的垄断[2-3]。
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化和多样化“通常通过创造价值较低的机会(职业课程、短周期、非大学机构等)来改变游戏的性质,竞争不再集中于进入高等教育机构,而是如何进入最好的机构和最好的课程”[4]。
同时,高等教育普及化还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何保证规模扩张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如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教育期待,如何应对学历贬值问题和严峻的就业危机,如何处理全球化和数字经济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等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包括中国在内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必须对自身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做出调整。
2015年联合国一致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将平等原则和不歧视原则作为核心,承诺“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和“首先尽力帮助落在最后面的人”。
这不仅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共识性的愿景和行动指南,还为各国政府制定更具公平性、包容性和创 摘要:全球高等教育正加速迈向普及化,这一趋势为各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带来新的挑战。
立足可持续发展视角,对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较成熟的先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大众化时期,普及化阶段的各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在政策目标、价值导向、公平原则、参与主体、招生政策、资助政策以及策略手段上均有相似的转型趋势,但在具体路径的选择上各国则根据本国实际发展和人民需求做出多样化调整。
2024年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政策建议与措施
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分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加强教育监管,保障教育公平公正
推进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人才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创新, 提高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声誉
教育改革加强了国际交流与 合作,推动了中国教育走向
世界
教育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 吸引了更多国际学生来华留 学
教育改革培养了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人才,提高了中国教
育的国际竞争力
05
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地区、学校 之间的教育资源存在明显差异
加强教育评价的监管和指导, 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04
教育改革成效
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教育改革措施: 增加教育资源投 入,提高教师待 遇,加强教育管 理
教育公平:推进 城乡教育一体化, 缩小城乡教育差 距,保障每个孩 子都有接受良好 教育的机会
教育质量:加强 课程改革,提高 教学质量,培养 创新型人才
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教育评 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实际能力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学校、不同 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师队伍的素质、 结构、待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 因素对教育机会的影响较大
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 避免数字化鸿沟问题
2024年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发 展
汇报人:XX
教育改革的历史演变及其趋势展望
教育改革的历史演变及其趋势展望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战略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教育改革的历史演变、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改革的发展。
一、教育改革的历史演变教育改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始点。
这个时期主要是以传统教育体制有待改进为背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系。
新中国的教育改革更是持续了整整半个世纪之久。
从1950年代的“标准化教育”到60年代的“大跃进教育”再到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教育”,中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波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革是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以及对教育投入的逐步提升,都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也不断浮现。
比如,对于学校教师的聘用、师资培养、教育公平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
二、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现代教育已经进入到以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数字化时代。
全球各国对教育体系的改革和教育资源的配置都有了新的方向和措施。
中国也在教育改革中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具体如下:1. 重视教育公平贫困学生缺乏学习资源是中国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教育公平建设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和支持力度,以及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政策实施,中国教育公平的情况有所改善。
2. 强化技术教育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也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包括普及科学技术教育、创新能力训练等,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进一步培养新型的人才。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人才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的领域的专业人才。
3. 推进终身教育中国教育改革还在努力推动实施终身教育体系。
人们不仅在求学期间接受教育,而且在工作后仍然能够持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终身教育。
教育政策分析
教育政策分析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对当前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教育政策的演变教育政策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从早期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近年来的素质教育推广,再到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战略,每一步都体现了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对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预判。
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
为此,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援助和资助项目。
这些政策有效缩小了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政策的另一大目标。
国家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培训等手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校开展特色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国家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此外,教育国际化也是当前教育政策的重点,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面临的挑战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等问题,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深思熟虑。
结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优化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我们期待教育政策能够更加完善,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支撑,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并对未来的走向进行展望。
首先,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改革阶段和深化阶段。
在基础阶段,我国着重解决城乡教育不平衡问题。
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等措施,逐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此阶段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城乡差异。
随后进入改革阶段,我国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这一政策使得更多的困难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减轻了家庭负担,提高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提高了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进入深化阶段,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不仅提出了扩大义务教育领域的投入规模和范围,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学校布局调整、师资培训、教育质量评估等,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国家决定每个县至少要建设一所示范性高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未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任务。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仍然相对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村教师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并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机会,使他们更好地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推进策略与演进逻辑
“公平”既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人类普遍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反映的是社会正义、平等、自由、人权等价值属性;它既是评价社会公平的显性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实现的有效途径。
教育公平既是制定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也是教育政策所追求的目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围绕作为当今基础教育发展核心价值[1]的教育公平这一主题出台的各类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成效显著,不仅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简要回顾教育公平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人口数量、法制化进程及教育资源等诸多社会现实。
[2]基础教育公平涉及的群体最为广泛,情况也最为复杂。
基础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之基,主要指中、小学阶段的普通教育。
政策研究强调从问题出发,力求面向实践、研究实践、指导实践。
教育政策研究是一个学术性要求极高的研究领域,与政策制定关联紧密。
[3]本研究主要对1978年至今的40年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或国家教委)颁布的大约15000份重要教育文献进行了筛选,其中1978—2002年的文献主要来源于何东昌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年至今的文献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户网站的《教育部主动公开基本目录》[4],共筛选出与基础教育公平密切相关的政策文本(以专项政策为主、综合性政策为辅)327份。
政策筛选的基本依据是教育公平研究领域的主题词,主题词系学术文献中最能反映研究主题信息特性的词汇或短语。
一个研究领域在一定时间段内大量主题词的集合,揭示了该领域研究状况的总体特征及其发展脉络,有助于对其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
[5]通过对已有教育公平研究文献主题词的整理、专题研究成果的借鉴、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关注点形成与转向的分析等[6],本研究筛选基础教育公平政策文本的主题词主要有: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师资、特岗教师、远程教育、薄弱学校、助学贷款、教育经费保障、免费或经济型教科书、教育信息化、对口支援、农村教育硕士、免费师范生、女童教育等。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一、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复苏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和社会开始逐步转型。
教育领域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进入高等教育机构。
2. 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开始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提高教育水平。
3. 调整教育结构: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1985-1990年: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以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质量。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中等教育开始向职业教育转型,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 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开始向多元化、开放化方向发展,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三、1991-1998年:市场经济下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市场化:政府开始推行教育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增加教育的供给。
2.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3. 教育信息化:政府开始推行教育信息化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四、1999-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教育改革:政府开始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育改革措施。
2. 职业教育改革:政府开始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3.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开始注重提高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2024年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
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教育督导: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教师素质: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增加优质学校数量:通过新建、扩建等方式增加优质学校的数量,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教育公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教育公平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06
教育公平的实践案例和启示
国内外教育公平的实践案例
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美国:公立学校的平等教育机会,禁止种族歧视
芬兰:教育公平政策,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瑞典:教育公平政策,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印度:教育公平政策,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教育公平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双减”政策、“教育公平计划”等,旨在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了教育质量。
教育机会平等:政府推行了“阳光招生”政策,保障了学生的入学机会平等。
教育质量提升:政府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推广在线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在线教育,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调整教育资源配置,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地区和学校。
完善教育政策法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教育监管,确保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
制定和修订教育政策法规,确保教育公平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研究
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研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教育公平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及重要性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过程公平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资源配置;教育结果公平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能够获得与其自身能力和努力相适应的发展和成就。
教育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公平的教育能够为其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激发个人的潜能,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摆脱贫困和社会不利地位。
对于社会而言,教育公平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减少社会不平等,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发展历程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力普及基础教育,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
例如,实施“两基”攻坚计划,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学生的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城乡教育差距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优秀教师短缺,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2、区域教育不均衡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
教育公平性的政策分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教育公平性的实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公平性政策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我国,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原因,教育资源在分配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质量高;而另一些地区则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艰苦。
这种不均衡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也制约了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
二、教育公平性政策的主要内容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
2、贫困地区教育扶持政策针对贫困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如“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同时,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此外,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师资的培训和支持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任教。
3、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政策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加强关爱和教育服务,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保障其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简化入学手续,实现“同城待遇”。
4、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政策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
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
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
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历程及其轨迹,特别是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的转变过程。
我们将首先概述新中国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和政策导向,然后分析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并探讨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新中国教育公平轨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教育公平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新中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并评估其成效与影响。
我们将重点关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分配、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政府在推动教育公平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我们也将关注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和参与,以及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经济公平之间的关联。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理解新中国教育公平的发展轨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未来教育公平的实践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我们坚信,只有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权利平等:新中国初期的教育公平观念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着艰巨的建设任务,其中教育公平问题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这一时期,教育公平的核心观念是权利平等,即确保所有公民无论性别、民族、社会地位等差异,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新中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废除了旧社会的教育制度,推行新的教育政策。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这一政策奠定了新中国教育公平的基础。
为了保障教育权利的平等,新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例如,实行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确保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内容一致;实行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确保所有学生都有公平的升学机会;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条件等。
新中国政府还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通过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式,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关于教育公平的历史考察
关于教育公平的历史考察摘要:教育公平涉及个人权利问题,与社会权利的公正息息相关,大致可表现为思想层面及实践、制度层面。
现代意义的教育平等观念与近代社会政治学说的发展,人性、人权观念的改变,以及民主政治的建立等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得到体现,继后通过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得到强化,到19世纪末其基本内涵已经形成。
20世纪教育公平观念继续得到发展,在实践上表现为由初等教育机会均等发展为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由注重教育起点、过程的公平发展为注重教育结果的公平。
为此各国都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发展出各种补偿教育措施,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教育公平;历史;思想;实践;英国;美国从古至今,教育公平(或平等)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
关于教育公平(或平等)的历史考察,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是思想层面,另一个是实践及制度层面。
关于教育公平思想层面的探讨可以追溯到远古,但教育公平实践及制度层面的考察则基本属于近代,特别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
一、教育公平观念的历史沿革及演变1.古代教育公平的观念教育公平的观念与社会权利公平的观念息息相关。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前,曾有过没有私有制、人人社会权利平等的原始氏族社会,其中保存的若干公平观念作为思想遗产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仍得到某种体现。
我国古代著名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就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记载。
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不少人。
早在2500年前,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声称“自行束倐以上,吾未尝不诲焉”。
无独有偶,西方的圣人——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以传授知识给每个需要知识的青年为己任,声称:“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说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为此甚至甘愿倒贴钱给受教育者。
西方古代最杰出的哲学家柏拉图的传世名著《理想国》中也不乏一些闪光的思想。
比如他反对血统论,主张按照每个儿童的遗传素质而不是门第出身而分别提供相应的教育,务使人尽其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分析(一)城乡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
在教育公平中,城乡差别是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工作要点》中“农村”与“农村教育”两词出现频率非常高,在所有关于教育公平的用词中最为显著,最大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两词的词频总量达到12条,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峰值的35条。
可见,26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城乡间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转移在2000年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以后明显加快。
2001年以前教育政策注意力主要是“普九”、“两基”建设、青壮年扫盲工作、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等。
2001年以后,虽然还提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但是关注点已经慢慢变化,如2001年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2003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2006年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在教育责任上,推动省级政府加强统筹和落实责任;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使各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的配备及其待遇大致均衡,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9年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2011年更是提出按照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指导各地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情况,统筹规划学校布局,这对于城乡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前几年缩减农村教学点农村儿童出现上学难等问题,因而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
在教育资源上要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城乡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已经慢慢发生转移,由前期的“普九”、“两基”、扫盲、辍学现象等相对基础性的工作,转移到高中教育、农村薄弱环节的建设,如教育经费均衡配置、教育规划城乡统筹、教学点建设、流动人口以及制度建设上,并要求按照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指导各地教育工作。
正如邵泽斌所言:“在新世纪国家支持农村教育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我国农村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这种变化是划时代的”[5]。
(二)区域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
有关区域教育公平的词条一直到1992年才出现。
1992年的“推广云南等地的做法,促进西部、西南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支持和推动困难地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首次提到“西部、西南部地区”和“困难地区”,但是着墨不多,且频次不高。
1994年及其以后词条主要有“西部、西南部地区、困难地区、‘老、少、山、边’、边远地区”等少量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新词增加,如1995的“民族贫困地区”、“二片”,1997年的“边远地区、三峡库区”和1998年的“国家贫困地区”等词。
2000年以后,新用词如“中西部、中部地区、东北、西藏、老工业基地”等大量出现,2008年开始,与区域教育公平有关的词条又新增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边远地区、边境地区”。
从词条来看,26年来,我国的教育政策对区域教育公平的关注贯穿始终,《工作要点》用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政策注意力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单独关注落后地区发展到区域间共同发展;由扫盲、普九等阶段上升到中等、高等教育;由注重落后地区到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教育支援工作,建立“县对县”、“校对校”教育对口支援制度;由差别化发展到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说明我国区域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进一步优化,把稀缺的注意力放在更加需要的落后地区。
(三)阶层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
《工作要点》中对于阶层的关注,主要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教育政策对教育阶层差别的关注与变化。
“艰苦”这一组词于1991年开始出现,“贫困、困难、经济困难”于1992年出现,以后各年中,又以“经济困难、贫困、困难”三词出现频率最高。
在群体关注上,2000年以前关注非常多的为“少数民族、残疾人、西藏班”等,2000年以后关注点有所变化,残疾儿童、幼儿、城市特殊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农民工子女、留守少年儿童、新疆高中班等新生群体不断出现,且日益引起更多的关注,并在教育发展规划、财政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工作要点》用词的不断变化反映了教育政策注意力的变化。
新的政策注意力的变化导致大量新增用词,其基本特征是:与之前的政策内容基本没有联系,在某个时间拐点后反映同一事物的新增用词出现,并在之后的一个时间段密集使用综合分析。
我们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为分析对象,探讨阶层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转移。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和地区之间频繁流动,其子女的就学就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002年首次使用“流动人口子女”,2004年为“进城务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2005年为“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2007年为“农民工子女”,2012年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虽然称谓不同,但是关注人群是一致的,这种用词变化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流动人口子女是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后果,特别是2000年以后,城市化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子女入学问题也就成为各级政府教育政策的关注点。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2002年为“探索国有企业分离所属中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等问题的解决途径”,2003年在做好进城务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4-2006年均为做好与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教育;2007年提出“完善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政府教育责任;2008年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平等”二字更加凸显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公平问题的关注;2009年“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通过国家财政来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益;2010年“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第一次提出升学问题,并“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这些都是以前所未提及的;2011年增加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2012年提出要“平等”,在教育发展规划中把常住人口全部纳入规划,继续探索在当地升学考试的办法。
而前面的修饰词由前期的“探索”、“积极做好”、“认真做好”、“切实落实”、“继续做好”等向“完善”、“保障”、“研究”、“深化和完善”等进一步深化。
因此,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政策中,政策注意力已经发生转移,由简单的入学到后来的升学,由地方政府探讨出路到明确政府责任,由缴费到财政统筹,再到平等,由城乡二元到逐步实现城乡同等待遇,这一系列的变化只是阶层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转移的一个缩影。
(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
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为了缩小城乡和区域的教育差别,中央及其各地方政府采取了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协作等措施,如1988年的“燎原计划、勤工俭学”,1992年的“三教统筹、农科教统筹结合”,1998年的“教育扶贫”,2005年的“两免一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
2001年以后特别关注农村税费改革中的农村教育投入问题。
对困难人群的支持方面,1999年以后,“资助(体系)、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词开始密集出现,2005年以后,“学费减免、免收、免除、勤工助学、助学金、奖助学金、助学金制度”等若干新词开始频繁使用,2007年出现“绿色通道”一词,2009年出现“生源地信用贷款”。
在师资方面,2000年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民办教师、中小学校长培训”等,2000年首次提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在地区、学校之间的流动”。
对于师资的流动,以后各年均有一定的关注,2001年开始加强中西部地区教师的交流、合作,鼓励并引导在职教师由城市向县镇、农村、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流动任教,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有关专业人员到中小学兼职。
此后,对于教师交流的用词也有所加强,如2004年“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引导和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任教,加大教师交流力度”。
2005年“招聘具备教师资格的志愿者到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任教”等。
2010年出现“推动县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2011年扩大到“校长与教师的交流”。
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注意力转移主要由扶助项目走向项目、财政与师资的合力上,目标走向“协调发展、均衡发展”,2010年在《工作要点》中更是以一级标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形式来推动教育公平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当然,资源配置公平中,支助、教师交流、教育经费在《工作要点》中,均表现出比较弱的约束,而没有用制度化渠道来化解教育公平问题。
结论注意力的稀缺性已成为政府日益严峻的挑战,“仅仅注意到个人和系统都可能有不连续的行为,这还不够。
同样必要的是,展示出个人和政策制定系统都受到由信息处理的‘瓶颈’而引起的注意力的连续转换和急剧变化的影响”[6]。
注意力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显而易见,注意力与决策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实现政府注意力适时转移,就是要能够不断因应时代与环境变化,能及时发现并把注意力投向那些孕育潜在挑战性的目标与问题节点,以便能及时作出有效回应。
《工作要点》作为教育部引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其注意力的转移必然对政府的教育公平产生影响。
《工作要点》对人们关心的教育公平现象和问题,如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资源配置等四个方面均已涉及并不断深化;不仅注意到公平问题,更加重要的是关注弱势地区、人群的教育权利,国家有着明确的弱势扶持的政策取向。
《工作要点》对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资源配置的关注贯穿始终,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以及在这两项的教育资源配置上用词量始终较高,说明国家的教育政策试图缩小这些差异,在这两方面注意力分配较多;而在教育资源中,如师资方面,虽然政府注意力的关注在增加,但是制度性的渠道比较少,因此各种形式的“择校”现象由此产生,同时,教育经费在文本中也仅仅使用“继续增加”、“力争”、“积极推动”、“逐步实现”、“继续争取”、“努力保证”等约束力弱的词语来表述,一直到2012年的“确保4%目标如期实现”、“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