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储值卡制卡操作步骤

储值卡制卡操作步骤

首先一个制卡机有三个灯红黄绿
1.电脑先安装制卡机驱动,根据制卡机型号选择驱动。

2.将制卡机电源线与数据线跟电脑连接好(正常情况下插上电源制卡机三个灯同时闪一下
并响一声)。

3.在电脑设备管理器里将制卡机端口设置为COM1口
4.打开磁卡读写机应用程序先测试驱动端口是否都安装设置好了即(将端口设置好之后打
开程序会提示与COM1连接成功)点击读卡按钮制卡机绿灯亮开始刷卡,程序上会出现一串卡的磁条号,表示测试读卡成功。

5.开始制卡先点击读磁卡按钮,弹出一个窗口根据提示输入卡信息(卡号,制卡数量,充
刷卡完毕提示刷卡成功,再退出应用程序。

6.打开后台系统(这里的后台系统指的是制卡软件所配置的数据库系统)在顾客卡管理里
面查询卡档案信息如果有输入的卡信息说明制卡成功。

7.储值卡补磁操作同第五步操作一样输入卡号信息之后点击补磁操作黄灯亮开始刷卡,刷
卡完毕提示刷卡成功,退出应用程序。

8.积分卡补磁是在读写应用程序里点击写磁卡按钮根据提示操作。

9.储值卡红灯亮表示报错(比如刷卡或者读写卡失败红灯)。

卡点公式及计算优化

卡点公式及计算优化

卡点经验计算公式:L=K×λ×103 / P其中L--卡点深度,m;P--多次上提平均拉力,kN;λ--钻具多次上提拉力作用下的平均伸长量,m;K--计算系数(不同的管柱采用不同的系数。

如:2-7/8"油管K值取245,3-1/2"油管K值取375)。

井下被卡管柱的卡点公式计算法优化探讨摘要油田在处理卡钻问题时,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卡钻原因,确定卡点的位置,这是制定事故处理方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

而运用目前常用的卡点计算公式单独计算得到的深度值往往与实际的卡点深度值相差很远,这无疑将影响到处理事故的进度和成功的几率。

为此,文章将对如何优化卡点计算方法的问题做一探讨,以期能得到更好的卡点计算方法,使计算出的卡点值更接近真实值。

关键词卡钻卡点公式方法探讨(一)前言在油田的钻、完井及修井作业中,经常会碰到井下管柱不能被提起来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柱遇卡。

但对于卡钻,严格地讲应该是用与井下钻具相同的力不能把钻具提起来的现象。

所以说管柱遇卡后,如果现场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那么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从而也不会形成卡钻。

但如果现场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采取果断的、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甚至事发时现场人员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其结果势必将形成真正的卡钻。

卡钻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作业时人为和井下原因是造成卡钻事故的常见原因。

但当前在油田上被应用的一些新技术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性也使得卡钻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同时事故的复杂性和处理事故的风险性也随之大大增强。

就海洋油田渤海地区的自营油田来讲,经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有30多口井存在卡钻问题和“准卡钻”问题。

表1所列为部分事故井。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些事故井中,SZ36-1油田就占了三分之二。

目前SZ36-1油田有250口左右的油气水生产井,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平均10口井就有1口井存在井下管柱提不动或“准”提不动的问题。

而根据当前油田的生产状况以及随着油田逐步进入中后期生产,这种事故井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计算法测卡点计算法测卡点是现场使用原管柱提拉法推算测卡,其理论依据是虎克定律,即 (1)理论计算法: L =PEF λ ○1式中L--------卡点深度,cm ;λ-----管柱伸长量(两次不同负荷上提时的长度差),cm ;P--------拉力,kN ;E-------钢材弹性模数,值为2.1×104,kN/ cm 2; F-------管柱环形截面数,cm 2。

(2)经验公式计算法: L =PKλ○2 式中K-------常数,Φ73mm 油管K 取2450,Φ73mm 钻杆K 取3800;λ-----管柱伸长量,cm ; P-------拉力,kN ; L--------卡点深度, m 。

(3)测卡操作:1)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

2)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管柱上。

挂上吊环。

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一次上提拉力,记为P 1。

4)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A 点。

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50 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二次上提拉力,记为P 2。

6)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B 点。

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B 之间的距离,记为λ1。

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50 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三次上提拉力,记为P 3。

9)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C 点。

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C 之间的距离,记为λ2。

11)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50 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P 4。

12)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D 点。

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D 之间的距离,记为λ3。

14)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电子版本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电子版本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卡点计算及测卡步骤卡点计算公式: L = K ΔL/ΔP K = 21·FL 卡点深度 (米)K 计算系数 (可以从表格中读取) ΔL 平均身长量 (厘米) ΔP 拉力 (吨)F 管体截面积 (平方厘米)钻杆计算系数K 值表:(3)测卡操作:1)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

2)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管柱上。

挂上吊环。

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一次上提拉力,记为P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A 点。

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50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二次上提拉力,记为P2。

6)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B 点。

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B 之间的距离,记为λ1。

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50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三次上提拉力,记为P3。

9)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C 点。

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C 之间的距离,记为λ2。

11)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50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P4。

12)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D 点。

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D 之间的距离,记为λ3。

14)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

15)计算三次上提拉伸力及三次平均上提拉伸力,单位符号为kN 。

第一次上提拉伸力Pa= P2—P1; 第二次上提拉伸力Pb= P3—P1;第三次上提拉伸力Pc= P4—P1; 平均拉伸拉力P =(Pa+Pb+ Pc )/316)计算三次上提拉伸的平均油管伸长量,单位符号为cm。

试卷分析工具之五个小工具

试卷分析工具之五个小工具

《百分制课程考试试卷分析工具》科研部分(2)使用说明《百分制课程考试试卷分析工具》第九版隆重推出,首先针对用户普遍使用高版本MS OFFICE的现状,本版本跟随其演进不再支持MS OFFICE2007以前的版本。

更重要的升级是本工具将由纯教学实用型工具升级为教学科研型工具,推出系列考试研究方面的功能。

通过该系列功能的应用,教师将加深对教育测量学认识,逐步掌握考试技巧和艺术,提升教学品味。

标准分应用是准确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技术手段,新版实用部分已经加入了该功能,但此不在科研部分介绍范畴。

本篇介绍其它涉及考试教学科研的工具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1第二部分操作界面进入本部分功能的操作界面方法是在初始界面底部点击“研究”按钮,先进入成绩分布研究界面(见图1,图2):图1初始界面底部图2成绩分布研究界面(科研工具第一部分内容)再点击底部的“其它功能”按钮,则进入本文涉及的功能操作界面,其界面见图3.图3科研工具第二部分操作界面该部分包括5个工具:1)历次试卷分析核心数据库浏览工具2)分半考试信度的测试工具3)重测考试信度的测试工具4)效标考试效度的测试工具5)两份考试的成绩分布卡方检验工具2档案库浏览用户在使用本软件做试卷分析时,系统自动将测试的核心数据存入档案库中,历次试卷测试后您将积累一批考试的核心数据资料。

这是您在组织考试、考试运行效果等方面十分珍贵的数据资料,通过历史数据信息的合理挖掘、对比分析,或许在试卷组题方面、题型结构方面、知识点的数量控制方面获得新的认知,掌握新的规律,甚至提高到一定高度产生新的理论,这就是回顾性研究。

回顾性分析是教学科研重要的方法,与调查研究、文献研究不同,回顾性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尤其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回顾性研究更有价值,它为揭示事物的特点、研究事物的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请检索相关技术资料,本工具仅介绍档案库数据收集的范围与历史数据的浏览。

石油钻井卡点确定与爆炸松扣操作规程

石油钻井卡点确定与爆炸松扣操作规程

⽯油钻井卡点确定与爆炸松扣操作规程卡点确定与爆炸松扣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卡点深度确定及爆炸松扣的⽅法。

本标准适⽤于AES测卡、爆炸松扣仪器处理钻井、修井卡钻事故。

2计算卡点深度L=263.8We/(p2-p1) (1)式中:L-初步确定的卡点深度,单位为⽶(m);W―每⽶带接头(接箍)管柱的质量,单位为公⽄/平⽅⽶(KG/m2);e―钻具连续提升时的拉长,单位为厘⽶(cm);p2-p1-钻具连续提升时的平均拉⼒差,单位为千⽜(KN)。

3 ⽤测卡仪器确定卡点深度3.1 测卡前的准备⼯作3.1.1 调整井⼝钻具⾼度:⼀般要求钻具露出转盘⾯的⾼度在0.5m-3m。

3.1.2 钻具分段紧扣钻具分段紧扣按表1执⾏表1 钻具分段紧扣数据3.1.3 关⼤钓销⼦,以防电缆和游动系统缠绕。

3.1.4 安装天、地滑车3.1.4.1 测卡过程中不需要提拉钻具时,天滑轮可安装在⼤钓上。

3.1.4.2 测卡过程中需要提拉钻具时,天滑轮安装在⼆层平台以上的井架上。

3.1.4.3 地滑轮安装在钻台⾯上井⼝前与井⼝和测卡绞车三点成⼀线,并安装牢固,滑轮下⾯的固定点能承受20KN以上的拉⼒。

3.1.5下井测卡仪器的组合电缆头+磁定位器+加重杆+伸缩杆+上弹簧⽭+传感器+下弹簧⽭+引鞋3.1.6 长、短弹簧⽭的选⽤a)长弹簧⽭适⽤的管柱内径范围为38mm-340mm;b)短弹簧⽭适⽤的管柱内径范围为38mm-125mm。

3.1.7 地⾯校验测卡仪器3.1.7.1 仪器的地⾯⾯板如图1所⽰。

3.1.7.2 根据所测量管柱内径,调节上、下弹簧的挠度,使上、下弹簧⽭⽚与管柱内径的摩擦⼒分别为180N、190N。

3.1.7.3 接通电源和信号线,并打开仪器总电源8开关。

3.1.7.4 将功能转换旋钮17扳到C.C.L位置,检查磁定位器。

3.1.7.5 ⽤⼀铁质物体在磁定位器上往复运动,以检查磁定位器的性能。

3.1.7.6 将功能转换旋钮17扳到F.P位置,检查测卡仪器。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2)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2)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计算法测卡点计算法测卡点是现场使用原管柱提拉法推算测卡,其理论依据是虎克定律,即 (1)理论计算法: L =PEF λ○1 式中L--------卡点深度,cm ;λ-----管柱伸长量(两次不同负荷上提时的长度差),cm ; P--------拉力,kN ;E-------钢材弹性模数,值为2.1×104,kN/ cm 2; F-------管柱环形截面数,cm 2。

(2)经验公式计算法: L =PKλ○2 式中K-------常数,Φ73mm 油管K 取2450,Φ73mm 钻杆K 取3800;λ-----管柱伸长量,cm ; P-------拉力,kN ; L--------卡点深度, m 。

(3)测卡操作:1)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

2)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管柱上。

挂上吊环。

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一次上提拉力,记为P 1。

4)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A 点。

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50 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二次上提拉力,记为P 2。

6)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B 点。

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B 之间的距离,记为λ1。

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50 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三次上提拉力,记为P 3。

9)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C 点。

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C 之间的距离,记为λ2。

11)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50 kN 时,停止上提。

记录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P 4。

12)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D 点。

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 与D 之间的距离,记为λ3。

14)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

粘卡预防与卡点计算与泡解卡剂解卡

粘卡预防与卡点计算与泡解卡剂解卡

粘吸卡钻的预防与泡解卡剂解卡的处理摘要: 介绍了泡解卡剂法处理粘卡事故的原理,卡点位置的计算,解卡剂用量的计算及泡解卡剂的准备,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同时也提出了预防这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关键词:炮解卡剂粘卡事故处理预防措施江苏油田自1975年组建,来自四川、大庆、胜利、长庆油田,多达十几个钻井队。

,初入江苏油田的井队,由于受传统泥浆观念的影响。

泥浆造型不当。

井队基本上都发生过卡钻事故。

粘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85%以上。

造成卡钻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滤饼摩擦系数:钻井液密度及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钻具的活动时间、距离有关。

而井型也影响粘卡发生,定向从式井,水平井超深井,大位移井,发生粘卡的几率比直井大,粘卡发生时,钻具上提下放困难不能转动,开泵循环正常且泵压稳定,一般没有井塌和岩屑沉淀现象,没有大量沉砂返出,卡钻后钻具活动距离(钻具的伸长)随着粘卡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短(卡点上移)。

处理粘卡事故时,首先要保证正常循环钻井液,调整钻井液性能,加强净化工作,充分洗井,这是处理粘卡的前提条件。

在卡钻前期,即尚未彻底卡死的情况下,可用下砸的办法解卡。

具体做法是:放空悬重,在方钻杆上做一个记号(转盘面处),然后上提钻具使拉力等于或稍大于原悬重,随即快速放松刹把下砸,利用自由段钻具的重量下击。

注意方钻杆的记号,不得砸的太多而使游车、大钩倒挂。

这样反复下砸几次,解卡的可能性很大。

在不超过钻杆允许拉力负荷的前提下,可适当猛提,猛放,强行转动钻盘,若仍无效,则采用泡油解卡法进行处理。

1解卡机理泡解卡剂是处理泥饼粘附卡钻(压差卡钻)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它是把解卡剂泵入井内,使其返到卡点部位浸泡,减小滤饼摩阻系数,边泡解卡剂边活动钻具而解卡的一种方法。

解卡油一般是混合油组成。

它能够降低钻井液的表面张力,减小钻具与滤饼的摩擦力;它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腐蚀性,当它渗入钻具与泥饼之间时,破坏粘附钻具的泥饼,使钻具与井壁之间的压差减小,从而减小钻具两侧的压差而产生的摩擦力,达到解卡的目的。

网吧的点卡使用流程

网吧的点卡使用流程

网吧的点卡使用流程简介网吧是供人们上网、打游戏、社交等的场所,而点卡则是网吧提供的一种上网方式。

点卡使用流程是指用户在网吧使用点卡来进行上网、下载等操作的流程。

本文将介绍网吧的点卡使用流程,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点卡服务。

步骤一:选择点卡1.用户进入网吧后,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点卡进行购买。

2.网吧通常会在前台或专门的兑换区域设置点卡展示柜台,用户可以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点卡。

3.点卡通常根据不同的上网时长进行分类,并且具有不同的价格。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点卡。

步骤二:购买点卡1.用户选择好需要的点卡后,需要向网吧前台提交购买申请。

2.网吧工作人员会根据用户选择的点卡类型计算价格,并告知用户需要支付的金额。

3.用户支付完成后,网吧工作人员会将点卡交给用户。

步骤三:充值点卡1.用户在拿到点卡后,需要进入网吧内的上网区域。

2.在电脑上打开网吧提供的上网软件或系统界面。

3.在软件或界面上找到“充值”或“续费”的选项,点击进入点卡充值界面。

4.用户将点卡上的充值密码输入到充值界面中,并确认提交。

5.系统会自动对点卡进行充值,用户可以在充值成功后继续使用点卡进行上网。

步骤四:使用点卡上网1.在点卡充值成功后,用户可以开始使用点卡进行上网。

2.用户在电脑上打开网吧提供的上网软件或系统界面。

3.在软件或界面上找到“登录”或“使用点卡”等选项,点击进入登录界面。

4.用户需要输入点卡上的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5.登录成功后,用户可以享受购买的上网时长,在规定时间内自由上网、下载等。

步骤五:续费或退卡1.当用户使用完已充值的点卡时,可以选择续费或退卡。

2.用户在电脑上打开上网软件或系统界面,找到“续费”或“退卡”选项。

3.用户选择续费时,可以按照之前的流程进行点卡充值操作。

4.用户选择退卡时,需将点卡交给网吧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会核实点卡有效性,并对用户进行退款。

注意事项•点卡在购买后,请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或被盗用。

中海达RTK简要操作

中海达RTK简要操作

中海达RTK简要操作步骤制作:中海达集团沈阳分公司技术员一GPS-RTK的简单原理:实时差分定位就是在一个已知点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基准站〕,利用已知坐标和卫星星历计算出观测值的校正值,并通过无线电通讯设备〔称之为数据链〕将校正值发送给移动中的GPS接收机〔移动台〕,移动台利用校正值对自己的GPS观测值进行矫正,以消除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大气层电离层和对流层的折射误差,提高观测精度。

GPS-rtk应用此原理,工作需要做的三大部分:第一,把其中一个主机设为基准站,另外的设为移动台;第二,需要设置无线电传输方式〔即数据链传输方式〕,中海达F61是高端设备,提供了三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卡模式〔GSM〕,内置电台模式〔UHF〕,外挂数据链模式,其中卡模式又可选配GPRS,3G等不同的卡;第三,调整好基准站和移动台对应的数据链和差分电文格式让其能收发正常,求得参数,进行工作。

二中海达RTK基本操作步骤:就以F61〔1+1〕为例:注意:1 基站不变的情况(变的情况补充说明),还有就是俩主机在正常锁定卫星的情况下〔这个会在下面的讲述中专门说硬件的设置〕2 记住这个步骤1-项目;2 GPS;5 测量;3-参数;5-测量;即12535的步骤,下面的操作按照这个步骤来的〔打钩的〕:如图:3 演示用的是卡模式的数据链,其他的在补充中说明(一)在到现场测量之前,我们可以完成的作业:搞清楚当地的中央子午线,东向加常数,当地椭球〔北街54还是国家80还是地方坐标系〕,投影方式〔三度带还是六度带或自定义〕————这些一般业主会提供。

(二)现场测量〔以第一次用rtk为例说明每一步的操作,当我们把参数求完,熟练之后大部分的步骤可省略〕1,先是1在手簿中打开Hi-rtk road软件:单机项目,新建一个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再点击左上角项目信息,选坐标系统进去之后在点击椭球,在当地椭球中选中我们需要的坐标系统;图1-3所示:图一图二图三再点击投影,在投影方法中选当地的投影方式,一般三度带,在下面的中央子午线中输入当地的中央子午线,还有东向加常数,其他的千万不要改动。

石油钻井卡钻事故管柱卡点计算方法

石油钻井卡钻事故管柱卡点计算方法
λ 1 = L 1 L2 + k1 k2
( 14)
当管柱受到上提力 p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2 作用时 , 其伸长量 λ 1 、
( 2 q1 L1 + q 2 L 2) gL2 gq1 L1 p1 2 k2 2k 1 ( 2 q1 L1 + q 2 L 2) gL2 gq1 L1 p2 2 k2 2k 1
2
( 15)
16
油 气 井 测 试 2008 年 2 月
λ 2 =
p2 L qgL 2 k 2k
( 5) ( 6)
式中 , k1 为大管径管柱钢材的弹性系数与截面 积的乘积 。 下部小管径管柱积分单元的受力情况如图 2 所 示 。 根据虎克定律 , 积分单 元 d x 在合 力作用下的 伸长量为
力如图 1 所示 。 根据虎克定律 , d x 在受到合力 F 作 用下的伸长量 d λ 为 d λ= p - qgx dx k ( 1)
计算公式
1. 单一管柱卡点计算公式推导 单一管柱受到上提力 p 作用时 , 其深度 x 点以 下管柱受 2 个力作用 : ①上提力 p ; ② x 点以上管柱 在井液中的重力 。 若管柱在井液中单位长度的质量 为 q , 则深度 x 点的合力 F 为 F = pqgx , g 为重力加 速度 。 若 p =qgx , 则合力 F =0 , x =p qg , 即该深度点 为中和点 。 若 p <qgx , 则合 力 F <0 , 即 深度 x >p qg , 中和点以下管柱处于压缩状态 。 若 p >qgx , 则合 力 F >0 , 即深度 x <p qg , 中和点以上管柱处于拉伸 状态 。 式中 , k =EA , 为钢材的弹性系 数与截面积的乘积 ; dλ 为管柱在上提力作用下的理论伸长量 。 两边积 分得

第六篇 卡点计算公式及实例

第六篇 卡点计算公式及实例

卡点计算实例一.卡点理论计算公式及优化1、理论计算法:L=EFλ/PL—卡点深度E—刚才的弹性系数2.06*105F—被卡管柱截面积P—上体载荷KNλ—管柱在上提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2、现场经验法:连续三次不同上体载荷,下放平均伸长量除以三次不同上提载荷的平均值再乘以常数K值即为卡点深度。

L=Kλ/PL—卡点深度K—常数值λ—平均伸长量P—平均上提载荷常数值K:73mm油管2450 73mm外加厚钻杆380089mm油管3750 89mm钻杆47502.井下被卡管柱的卡点公式计算法优化探讨摘要油田在处理卡钻问题时,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卡钻原因,确定卡点的位置,这是制定事故处理方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

而运用目前常用的卡点计算公式单独计算得到的深度值往往与实际的卡点深度值相差很远,这无疑将影响到处理事故的进度和成功的几率。

为此,文章将对如何优化卡点计算方法的问题做一探讨,以期能得到更好的卡点计算方法,使计算出的卡点值更接近真实值。

关键词卡钻卡点公式方法探讨(一)前言在油田的钻、完井及修井作业中,经常会碰到井下管柱不能被提起来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柱遇卡。

但对于卡钻,严格地讲应该是用与井下钻具相同的力不能把钻具提起来的现象。

所以说管柱遇卡后,如果现场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那么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从而也不会形成卡钻。

但如果现场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采取果断的、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甚至事发时现场人员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其结果势必将形成真正的卡钻。

卡钻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作业时人为和井下原因是造成卡钻事故的常见原因。

但当前在油田上被应用的一些新技术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性也使得卡钻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同时事故的复杂性和处理事故的风险性也随之大大增强。

就海洋油田渤海地区的自营油田来讲,经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有30多口井存在卡钻问题和“准卡钻”问题。

表1所列为部分事故井。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这些事故井中,SZ36-1油田就占了三分之二。

第六篇卡点计算公式及实例

第六篇卡点计算公式及实例

第六篇卡点计算公式及实例卡点计算实例⼀.卡点理论计算公式及优化1、理论计算法:L=EFλ/PL—卡点深度E—刚才的弹性系数2.06*105F—被卡管柱截⾯积P—上体载荷KNλ—管柱在上提拉⼒作⽤下的伸长量2、现场经验法:连续三次不同上体载荷,下放平均伸长量除以三次不同上提载荷的平均值再乘以常数K值即为卡点深度。

L=Kλ/PL—卡点深度K—常数值λ—平均伸长量P—平均上提载荷常数值K:73mm油管2450 73mm外加厚钻杆380089mm油管3750 89mm钻杆47502.井下被卡管柱的卡点公式计算法优化探讨摘要油⽥在处理卡钻问题时,第⼀步要做的⼯作就是分析卡钻原因,确定卡点的位置,这是制定事故处理⽅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

⽽运⽤⽬前常⽤的卡点计算公式单独计算得到的深度值往往与实际的卡点深度值相差很远,这⽆疑将影响到处理事故的进度和成功的⼏率。

为此,⽂章将对如何优化卡点计算⽅法的问题做⼀探讨,以期能得到更好的卡点计算⽅法,使计算出的卡点值更接近真实值。

关键词卡钻卡点公式⽅法探讨(⼀)前⾔在油⽥的钻、完井及修井作业中,经常会碰到井下管柱不能被提起来的现象,也就是⼈们常说的管柱遇卡。

但对于卡钻,严格地讲应该是⽤与井下钻具相同的⼒不能把钻具提起来的现象。

所以说管柱遇卡后,如果现场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那么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从⽽也不会形成卡钻。

但如果现场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采取果断的、合适的措施进⾏处理,甚⾄事发时现场⼈员就没有给予⾜够的重视,那么其结果势必将形成真正的卡钻。

卡钻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的,作业时⼈为和井下原因是造成卡钻事故的常见原因。

但当前在油⽥上被应⽤的⼀些新技术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性也使得卡钻事故的发⽣⼏率⼤⼤提⾼,同时事故的复杂性和处理事故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强。

就海洋油⽥渤海地区的⾃营油⽥来讲,经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有30多⼝井存在卡钻问题和“准卡钻”问题。

表1所列为部分事故井。

井下作业常规卡钻及解卡作业

井下作业常规卡钻及解卡作业
1、保护油水层不受污染和破坏; 2、不损坏油层套管(或不损坏井身结构); 3、井下事故处理应是越处理越简单,落物越少; 4、处理井下事故的设备能力、人员素质,必须能满足工 艺需要,不得因处理井下事故而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 坏、环境污染等事故。
三、测卡点
卡点深度:卡点深度是指井下落物被卡部位最上部的深度。 卡点的测定就是对这一深度的测定。 测定卡点深度的意义: ⑴、可以确定大修施工中管柱倒扣时的悬重,即确定管柱 的中和点。施工中能准确的从卡点处倒开,减少打捞次数。 (中和点:指在管柱受拉与受压位置间,处于即不受拉也 不受压的一点。)
⑵、可以确定管柱切割的准确位置,能保证切割时在卡点 上部 1-2m 处切断。 ⑶、判断套管损坏的准确位置, 有利于对套管损坏部位的 修复。 ⑷、判断管柱被卡类型 , 有利于事故的处理。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目前测卡点常用的方法有:计算法(理论计算法和经验公 式计算法)、测卡仪测卡法。 1、计算法: 计算法需与现场施工结合,经一定的提拉载荷后,测得被 卡管柱在某一提拉负荷下的伸长量,然后再按下式进行计 算。
计算法测卡点 ⑴、理论计算法 L = E* F *λ/P 式中 L ——卡点深度,m; λ——油管平均伸长,cm; P ——油管平均拉伸拉力(3次),kN; E ——钢材弹性模数 , 2.1×104KN/cm2; F——管柱环形截面积,cm2。
⑵、经验公式计算法 L=K *λ/P 式中 L ——卡点深度 , m;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井下事故处理: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油水井井内管柱遇卡, 工具、仪器及钻柱等掉落井内的现象称井下事故,针对井 下事故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叫井下事故处理。 卡钻:凡是所下管柱及工具在井内不能自由上提、下放或 转动的现象叫卡钻。

通用卡尺校准及操作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及操作规范

通用卡尺校准及操作规范(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 目的为了确保通用卡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寿命和精密度,防止损坏,特制订此作业说明。

2. 适用范围适应于公司卡尺(数显卡尺、带表卡尺)管理与校准。

3. 术语和定义通用卡尺:是用来测量外尺寸和内尺寸、盲孔、阶梯形孔及凹槽等相关尺寸的量具。

4. 职责与权限量校员:负责按量仪校准计划按时实施校准。

仪器使用人员:按文件规定使用保养。

5. 输入信息无6.输出信息各登记表及内校记录7. 工作说明使用要点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视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分度值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显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卡尺在使用前,使用者应先检查卡尺外表有没有明显的变形、缺角、碰伤、生锈、螺丝松动、以及校准合格证的有效期是否失效等异常现象(如有应立即交到仪校员校准排除异常方可使用),其次检查刻度清晰,指针能正确归零将其归零,不能归零时应作适当调整后方可进行测量。

测量前应先把量爪和被测工件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擦干净,以免碰伤游标卡尺量爪面和影响测量精度,同时检查各部位的相互作用。

如尺框和微动装置移动是否灵活,如是数显卡尺,应确认数显卡尺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当数显数字不完整应立即更换电池),以及紧固螺钉是否能起作用等。

使用时,要掌握好测量面与工作表面接触时的压力,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在测量面与工件快要接触时,有微动装置的游标卡尺,应使用微动装置。

测井仪器弱点张力选择及卡点深度计算

测井仪器弱点张力选择及卡点深度计算

测井仪器弱点张力选择及卡点深度计算测井仪器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测量地下井孔中的岩层性质、井筒形状以及流体性质等信息,为油气储层的评价与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然而,测井仪器也存在一些弱点,并且在张力选择和卡点深度计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本文将对测井仪器的弱点、张力选择以及卡点深度计算进行探讨。

首先,测井仪器的弱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测井仪器的精度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地下井孔复杂的环境条件,仪器的测量结果容易受到误差的影响,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

另一方面,测井仪器的适应性有限。

不同油田的地质构造以及井筒特征差异较大,常规的测井仪器难以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测量需求。

此外,测井仪器在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下的性能也较差,易受损或无法正常工作。

对于张力选择,需要根据井筒类型、钻完的套管和裸眼段以及井深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把张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减小仪器失效的风险。

对于电缆张力的选择,可根据井筒内外的环境条件、电缆的材质和结构、工作深度等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电缆张力应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小,以避免对仪器的机械结构和电装部件产生过大压力。

卡点深度计算是指在测井仪器运行过程中,确定测量数据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卡点的选择往往需要根据测井所关注的难点、目标层位以及地质结构等因素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卡点深度的选择应尽量覆盖目标层位的上下方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仪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考虑测量深度保持的精度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通过研发和改进测井仪器的技术,提高其测量精度和适应性。

例如,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降低测量误差;设计多功能、可调节的仪器结构,适应不同条件下的测量需求。

二是开展严格的实地试验和数据校核,验证测井仪器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是加强与井下作业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充分了解井筒环境和操作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

综上所述,测井仪器在张力选择和卡点深度计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因为测井仪器的精度和适应性有限。

小班数学教案奇妙的卡点

小班数学教案奇妙的卡点

小班数学教案奇妙的卡点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案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奇妙的“卡点”情况,即教学进展不如预期,学生对某个概念或技能无法理解或掌握。

本文将探讨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中的卡点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卡点问题的原因分析1. 知识承接不到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依次推进的,如果学生对前期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会导致后面的学习难以进行。

2. 学生兴趣不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缺乏趣味性和直观性,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出现卡点现象。

3.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选择的方法不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也会导致卡点情况的出现。

二、解决卡点问题的教学策略1. 引导性问题引入新知识: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四边形时,可以问学生有哪些常见的四边形,并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到答案,从而引入新知识。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面积时,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卧室平面图,并计算出卧室的面积,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分层次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接受能力,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简单、一般和提高三个层次,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4. 合作学习促进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分数相关知识时,可以设计小组比赛,让学生通过分数计算比赛成绩,提高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具、游戏、故事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3
API

10.922
745
API
5
7.518
593
API
9.195
715
API

9.169
790
API
10.541
898
API
(3)测卡操作:1)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2)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管柱上。挂上吊环。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一次上提拉力,记为P1。4)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A点。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二次上提拉力,记为P2。6)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B点。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B之间的距离,记为λ1。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三次上提拉力,记为P3。9)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C点。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C之间的距离,记为λ2。11)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P4。12)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D点。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D之间的距离,记为λ3。14)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15)计算三次上提拉伸力及三次平均上提拉伸力,单位符号为kN。第一次上提拉伸力Pa= P2—P1;第二次上提拉伸力Pb= P3—P1;第三次上提拉伸力Pc= P4—P1;平均拉伸拉力P=(Pa+Pb+ Pc)/316)计算三次上提拉伸的平均油管伸长量,单位符号为cm。λ=(λ1+λ2+λ3)/317)也可根据两次上提拉力的差(P2—P1)值和相应的伸长量差值(λ2-λ1)求出相应的拉伸力P和伸长量λ值。
卡点计算及测卡步骤
卡点计算公式:
L = KΔL/ΔP
K = 21·F
L卡点深度(米)
K计算系数(可以从表格中读取)
ΔL平均身长量(厘米)
ΔP拉力(吨)
F管体截面积(平方厘米)
钻杆计算系数K值表:
外径
壁厚
K值
备注
2⅜
7.112
249
APIBiblioteka 2⅞9.195387
API

9.347
491
API
11.4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