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4.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交流方法1.提出话题: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请你说说读了这三篇小说,哪些人物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交流。

预设:学习《桥》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沉着冷静、不徇私情的老支书;《穷人》这一课,让我们认识了宁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桑娜和渔夫;《在柏林》这一课,刻画了老兵和他妻子的可怜形象。

3.提问:我们是怎样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呢?请结合课文说一说。

4.指名学生交流。

5.学习“交流平台”。

(1)(播放录音)引导:我们来听听学习小伙伴们是怎么说的吧。

课件出示: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

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

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以《穷人》为例谈一谈。

状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元元: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成成: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本单元习作是笔尖流出的故事。

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

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都写出了令人感动的情节。

如:《桥》一文中老支书在桥头指挥全村人过桥的情节,《穷人》一文中桑娜从邻居家宝来孩子后等丈夫归来的情节,《在柏林》一文中老兵的妻子在车厢里数“一、二、三”的情节等。

这些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有感情地读出这些情节。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三、单元课时安排12.桥…………………………………………………………………2课时13.穷人………………………………………………………………2课时14*在柏林……………………………………………………………2课时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1课时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12 桥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咆哮、拥戴、呻吟、搀扶”等词语。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
让学生体会数字的作用,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列数字)
滥用的意思是过渡的使用没有节制。而且是没有目的地使用,胡乱地使用。
乱用是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渡:
1.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从地球的外形上,从她无私地,慷慨地为人类提供着她所有的资源,让人类得以安居乐业这一内容上,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地球的可爱。
重难点
重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随记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
归纳: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
(3)除了不可再生资源外,地球还向人类提供了哪些可再生的资源?
(板书:水、森林、生物、大气)
(4)正是由于它这么可爱,作者给了他一个怎样的最有感情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
(5)出示句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教学
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及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齐读最后一段,谈理解;罗斯福错在哪儿?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
狩猎宠儿厄运维持控制相悖葱郁凶恶承载疾病几乎糟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表格式教案

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共 1 课时第 1 课时)一、组织导读活动(一)激发阅读兴趣。

1.谈话激趣。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引导学生谈谈他们童年生活中的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再自然过渡到对本次“快乐读书吧”中小说的介绍与阅读。

2. 跟着名家读名著。

出示一些名家对小说的点评,了解这小说的文化价值,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

——[法国]罗曼·罗兰只有读过高尔基的《童年》的人,才能正确地评论高尔基惊人的历程——他从社会的底层上升到具备当代文化修养、天才的创作艺术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样一个阳光普照的顶峰。

在这一方面,高尔基个人的命运,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

——[德国]罗莎·卢森堡(二)制订阅读计划。

围绕主人公塑造的,所以弄明白他们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分清主要人物了。

如下图展示了《童年》中与主人公关系最密切的几个人物:2.阅读方法二:通过小说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让我们记住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

在阅读时,可以把印象深刻的情节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可以拟上小标题。

这样结合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就会印象深刻了。

3.阅读方法三:学会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疑问记录下来,并尝试解答。

尝试解答的主要方法有:查阅资料找答案;与人交流想明白;标上问号,做做旁批,说不定往后阅读就可以找到答案。

(四)做好阅读记录。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阅读记录,以方便读后展开交流。

可以专门用一个练习本来做读书笔记,或者自己设计、打印一份读书笔记表。

如下图提供了一份模板:书名 阅读时间阅读页码妙词摘抄佳句摘抄主要内。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大全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大全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大全5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大全5篇语文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思维和文化自信的现代公民。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精选篇1)一、内容简介:我授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语文a版)第十二册第1课《少年闰土》。

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我”回忆起少年时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刻画了一位天真可爱、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为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积累,体会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这篇课文从课文内容和它在教材中的位置揣摩编者的意图,我认为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依据新课标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设计理念和教学方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教案第四单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教案第四单元.doc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要会写18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学习本组课文,要会写18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3、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从我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课题课时第四单元导读课 113、只有一个地球 214、鹿和狼的故事 1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16、青山不老 1口语交际•习作四 3回顾•拓展四 2第四单元导读课教学目标: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单元学习主题;感知四篇课文大意,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弄清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能根据本单元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切入主题。

1、导入:(课件播放)欣赏一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第四单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揭示单元主题。

(1)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现象。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明确了学习任务。

二、初步感知,整体品悟。

1、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一单元中走个来回,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2、读书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初读这一组相同的课文之前,这里的一些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1)浏览(浏览是指快速默读,不出声地读,是种读书方法,适合在短时间内读大量的文字。

)四篇课文,借助拼音和身边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能认识课文生字,将课文读通读顺。

(2)从课题入手,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浏览四篇课文后,再选择感兴趣的一篇课文来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并养成边学习边做记录的好习惯,把学习收获记录在自己的表格里。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六年级上册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寓言故事(1)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滥竽充数》(2)生字词:揠、苗、助、长、株、待、兔、滥、竽、充、数2. 第二单元:民间故事(1)课文:《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2)生字词:牛郎、织女、孟姜女、长城、白蛇、传3. 第三单元:神话故事(1)课文:《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嫦娥奔月》(2)生字词: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嫦娥、奔月4. 第四单元:古代诗歌(1)课文:《春晓》、《登鹳雀楼》、《静夜思》(2)生字词:春晓、登、鹳雀楼、静夜、思5. 第五单元:古代散文(1)课文:《论语》、《孟子》、《庄子》(2)生字词:论语、孟子、庄子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课文,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4.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六、第六单元:现代小说1. 课文:《草房子》、《小兵张嘎》、《茶馆》2. 生字词:草房子、小兵、张嘎、茶馆3.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生字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与习作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与习作表格式教案
二、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板书:回乡偶书——游子思乡)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
(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
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板书:五个省略号 两个感叹号 )
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5.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
日积月累
教学难点
注意采用恰当的写作手法,使习作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个性添改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讲过故事吗?哪些故事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让你创编故事,你会怎样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王国,创编精彩的故事吧!
二、交流反馈
1.学生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组自己感兴趣的习作内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2.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3.教师小结。
六、习作修改
1.教师出示一段学生的习作内容,引领大家集体修改。
2.小组内成员之间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进行互评。
3.学生根据其他同学或老师所提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并注意到描写方法、结构、语言等方面。
4.修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
(共2课时第2课时)
课题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Word版 共33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Word版 共33页)

第四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小说为主题,依次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三篇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

《桥》一文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穷人》一文则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在柏林》一文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残酷现实。

“口语交际”以说服别人支持自己为主题,要求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并对他人的反应能够恰当应对。

“习作”部分则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根据给定的环境、人物等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快乐读书吧”则是通过介绍名著《童年》中一个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的笑与泪,从而获得成长。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3.能紧扣情节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留意环境描写,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5.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并能恰当应对。

6.习作时能发挥想象,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并通过环境或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

7.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说出古诗大意。

8.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自主阅读《童年》等三部小说,与同学交流阅读的收获。

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3.能紧扣情节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留意环境描写,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难点1.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并能恰当应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二、本单元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都写出了令人感动的情节。

如:《桥》一文中老支书在桥头指挥全村人过桥的情节,《穷人》一文中桑娜从邻居家宝来孩子后等丈夫归来的情节,《在柏林》一文中老兵的妻子在车厢里数“一、二、三”的情节等。

这些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有感情地读出这些情节。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深刻感受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

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语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 (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
第四组:外国名篇名著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
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
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
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
火炉——温暖
二、抱回孩子 烤鹅——食物
圣诞树——欢乐
奶奶——爱抚
三、冻死街头:坐、捏、微笑
教案附页
附件一:拓展材料 (∨) 附件二:作业设计(∨)
附件三:其他参考资料( ) 附件四:教学反思(∨)
学校检查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后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说说
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
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
(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
(3)朗读体会。
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13.桥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沙哑、呻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语文要素】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8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桥有看得见的,如木桥、石桥;也有看不见的,如心灵的桥、生命的桥、友谊的桥。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将会是一座怎样的桥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2.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课文结构。

(第1~6自然段:山洪逼近;第7~13自然段:疏导撤离;第14~23自然段:桥塌殉职;第24~27自然段:祭奠亲人)三、深入学习,感受洪水的狂野1.洪水来了,洪水要摧毁这座让村民安全逃生的桥,老汉为了村民,舍生忘死,这座桥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谈话交流:(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①仔细分析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像泼。

像倒。

”两个字就是一句话。

②平时我们写作,都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像泼。

像倒”,可以怎么说?用一个句子又怎么说呢?③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句子写具体呢?(突出当时情况危急)(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自由朗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洪水来势凶猛)②思考:“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洪水的来势凶猛?(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新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含反思)

新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8个生字的写法和正确发音,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积累有特色的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对老支书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老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当时的形势危急以及人们紧张的心情,找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桥的图片,问同学们这些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2.回顾之前学过的与桥有关的课文,让学生分析不同课文的内容。

3.介绍本课要研究的《桥》课文,让学生设想一下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圈画生字生词,并研究正确发音。

2.理解生字词汇的含义。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4.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

5.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给课文分层。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感知,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为后续的细读、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1.出示课件9,自学提示(一)1)浏览课文,用“”画出有关老汉的语句,圈出关键词,说说从这些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2)边读边想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讨论)2.学生交流并汇报。

出示课件10:①老汉的脸色很平静,但眼睛里却闪着坚定的光芒。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篇1知识与技能1、根据给出的情境找出编故事的关键词,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2、学习构建故事框架以及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将想象延伸。

3、学习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想象编故事,并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人物。

重点创编出合理、有新意、有波折的故事情节,并能将故事写具体、写精彩。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会讲故事吗?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人们精心编造、虚构出来的,大人们能编,小朋友也可以编,你们想编故事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创编简单的故事吧!(板书课题)二、设置情景,展开思路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精彩的故事。

我们还一起给这些故事定了这样一个标准:要素齐全、故事完整、情节曲折、人物鲜明。

(学生齐读)要素齐全就是说故事中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除了这几条,你觉得好的故事还要具备什么?(出人意料? 合情合理。

)这节课,就让我们对照这个标准一起来编一个故事。

2、(课件出示)早晨起来,丁丁向窗外一看,发现屋外神奇地出现了一座城堡。

他跑到城堡前,听到里面传出了奇怪的声音。

里面是谁?这时,城堡的门吱吱呀呀地开了,丁丁走了进去……(1)对照好故事的标准,看看这段话已经有了些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

)接下来思考:①这段话里已经有了一个人物——丁丁,那故事中除了丁丁还有谁吗?从哪里知道的?(奇怪的声音。

)②好,那我们往下想想!我们要想象眼前真的出现了一座城堡。

突然听到里面传出了奇怪的声音(播放三种奇怪的声音),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你觉得这种声音奇怪吗?过渡:同学们,城堡里奇怪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奇怪的事情也有一大堆!丁丁进去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畅想吧!③丁丁听到了什么声音?他进去后循着声音看见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用三四句话简要地在小组内说一说。

(2)同学们都是想象的高手,编故事就像我们向着不同的方向走能看到不同的美景一样,那我们向着不同的思路就能编出各不相同的故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交流平台
一、回忆课文,说形象
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出示:【课件2】
《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二、理解形象,学方法
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2.出示:【课件3】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
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
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出示:【课件4】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
(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
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板书: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
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