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乙肝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乙肝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HBeAg与病毒Dane颗粒、HBV DNA具有伴随关系, 是HBV复制活跃的血清学指标,血清HBeAg阳性说明传染 性强。急性乙肝病人血清HBeAg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 有疾病慢性化倾向。
有时临床实验室可见到HBsAg(-)、抗HBs(+)、 HBeAg(+)的模式,则很有可能在病毒编码HBsAg的基 因区发生了突变。
2.抗HBs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 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 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 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 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 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 病毒,可以发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没有症状,绝大多数在3~6个月 以后才出现表面抗体。检查出抗-HBs阳性,疾病即已逐渐恢复。血液 里表面抗体能维持很长时间,直到老年期抗体水平才有所降低。以 HBsAg作为疫苗免疫机体产生的抗HBs,对HBV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 疫作用。10mIU/m1抗HBs为对HBV具有免疫力的临界水平。低于此 值,说明免疫失败。乙肝疫苗接种者,体内血循环中除了抗HBs外, 不应出现其它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免疫学标志物,如抗HBe、抗HBc等。 一旦出现除抗HBs以外的标志物,则应视为既往HBV感染。
42nm,又名Dane颗粒,分为包膜与核心的 两部分,外衣壳及包膜含有表面抗原,衣 壳内为核心结构,有核心抗原,核心抗原 下面藏有e抗原。
• 2.小球形颗粒,阳性血清中最多的颗粒,主 要为表面抗原,不含核酸及DNA成分,为 不完整的HBV.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教材教学课件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教材教学课件
目的
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感染,了解病 情发展,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 后及预防接种效果。
检查方法及原理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等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
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或发光底物的作用 ,将抗原抗体结合的信号放大并转化为可测量的光信号或电 信号,从而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抗原或抗体。
一般建议在检查前一天晚上10 点后不再进食,以确保检查结 果的准确性。
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停用药物
如有服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 物,应在检查前咨询医生并停 用。
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
遵守医院规定
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和地 点进行检查,遵守医院秩 序。
配合医生操作
在抽血过程中,保持放松, 配合医生操作,以确保采 血顺利。
结果异常判断标准
01
02
03
04
表面抗原阳性持续时间 超过6个月,可初步诊断 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e抗原和表面抗原同时阳 性,且肝功能异常,可 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 抗体同时阳性,表示乙 肝病毒感染后已恢复。
单项或多项指标异常,需 结合临床病史、肝功能等 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结果异常可能原因
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是感染后的早期标志。
02
HBeAg(乙肝e抗原)
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03
HBcAb(乙肝核心抗体)
阳性表示曾经感染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HBsAb(乙肝表面抗体)
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疫苗接种成功。
抗体滴度

乙肝五项解读ppt课件

乙肝五项解读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7
HBcAg与抗HBc
❖ 抗HBc IgM是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 在发病第一周即可出现,持续时间差异较大, 多数在6个月之内消失。高滴度的抗HBc IgM 对诊断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有帮助。 抗HBc IgG表示过去感染,高滴度表示现症 感染,常与HBsAg并存;低滴度表示过去感 染,常与抗HBs并存。单一抗HBc阳性者可 以是过去感染,亦可以是低水平感染。
5、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
6、早产儿一般待体重≥2000g后行相关免疫接 种。
7、如果新生儿与HBsAg阳性成员密切接触, 就必须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不必注射。 (精液不能引起胎儿感染HBV)
8、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定期随访。
完整版ppt课件
26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
❖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 87.8%(Ⅱ-3)。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 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 ≥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 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 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 的效果 (Ⅱ-3)。
完整版ppt课件
5
HBeAg与抗HBe
❖ 急性HBV感染时HBeAg的出现时间略晚于
HBsAg。HBeAg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
因此,HBeAg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
强的传染性。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
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
态,传染性降低。长期抗HBe阳性者并不代表病

实验室检查——乙肝五项-PPT

实验室检查——乙肝五项-PPT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既往感染或“窗口期”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4
5
受试者入选标准
结果分析
HBsAg
无症状携带者
+
急性乙型肝炎
+
+
+
慢性乙型肝炎
-
HBV DNA定量检测
-
来区别稳定期或活动 -
期(检测标准) -
Hale Waihona Puke 抗-HBs+ + +
HBeAg
+ + -
抗-HBe
+ + + -
抗-HBc
+ + + + -
6
大三阳与小三阳区别
大三阳
小三阳
化验单检查 结果
DNA
HBsAg(+)HBeAg (+)
抗-HBc(+)
阳性
HBsAg(+)抗-HBe (+)
抗-HBc(+)
阴性
传染性


乙肝病毒复 制
活跃
不活跃
演变
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癌
7
预防及免疫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HBsAg) 3.人工被动免疫:
2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传染性较弱,但并非 完全没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或慢性感染者可以阳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 一般 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易检测, 因此乙肝两对半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 但只要体内有HBcAg就会产生抗-HBc。因此HBcAb提示体内存在 HBcAg,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G是 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等 均可以表现为阳性。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

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PPT课件

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PPT课件

++++-
+++++
--++-
+++-+-++-
-+++-
谢谢
乙肝检查再添新指标
以前是“两对半”,后来增加了一个HBcAb-Igm(核 心抗体Igm),成了三对,现在又出现了一个PreS1(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简称S1抗原),“两对 半”变成了“三对半”。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乙肝病毒感染作早期诊断;二是有利于对乙 肝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三是帮助患者进行药物选 择和做预后判断。“两对半”检查的目的是诊断患 者的感染状况、病毒复制情况、病程预后和药物疗 效的观察等。前S1抗原的检测能够从五个方面弥补 和加强“两对半”检测的不足:
乙肝五项 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病毒的三种形态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
认识两对半
HBsAg —— 已感染标志, 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 传染性强弱;
HBsAb —— 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 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接种成功, 若感染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 生乙肝表面抗体。
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模式2
+-+--
急性HBV感染早期 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模式3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慢性携带者
模式4
++---
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乙肝五项正常结果分析PPT课件

乙肝五项正常结果分析PPT课件
• 对此,昆明肝病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肝病专家李江教授指出,乙肝五 项检查包括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具体乙肝五项怎么是正常的,还需要根据检查结果中,这五 项的具体结果进行组合分析,以下对乙肝五项正常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2020/10/13
2
• 三、乙肝五项25项阳性,其余阴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康复且已有免疫 力,是乙肝五项正常结果。
• 此外,李江教授提醒,对于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出现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则说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比如常见的有乙肝五项135阳性是乙肝大三阳, 乙肝五项145阳性是乙肝小三阳等。
2020/10/13
3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பைடு நூலகம்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0/13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4
乙肝五项正常结果分析
By--
2020/10/13
1
• 乙肝五项检查,大家都是熟悉的,大家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能需要进行 乙肝五项检查,比如定期健康检查,还有从小到大的入学、就职、婚检等, 都需要检查乙肝五项,以诊断是否感染乙肝。虽然,乙肝五项检查经常会碰 到,但是对于检查结果,却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的,很多人检查完了都不知 道自己是不是正常的。那么,乙肝五项检查怎样的结果是正常的呢?
• 一、乙肝五项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而其他的都为阴性,这是乙肝五项检查中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正常情况,说明检查者不但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而且体内具有保 护性抗体,能有效预防乙肝的感染。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PPT课件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PPT课件

2019/3/29
15
HBeAg、抗-HBe的临床意义
由于与HBV DNA 的密切关系,是临床上表达病毒复制的较为实用的血 清学指标。常与DNA 水平一致。 在慢性乙肝HBeAg(+)病例大多病变活动,ALT不稳定。 抗-HBeAg传染性相对较低,但不是没有。但在HBeAg阴性抗HBe阳性的 慢性乙肝却未必表示病毒不复制。 有报道抗-HBe阳性的患者HBV-DNA阳性率45.4%。 有报道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检 出率上升。
2019/3/29
9
急性乙肝五项标志图表


1
HBsAg
2
3
4
抗-HBe
5
抗-HBc
抗-HBs HBeAg
1 潜伏期
2 急性期
+
+ +
+ + + +
+
+
+
3 空窗期
4 恢复早期
5 恢复期
+
6 恢复后期 7 HBV携带
2019/3/29
+
+
+ + + +
10
HBV的抗原抗体系统
HBsAg、抗-HBs:
2019/3/29
25
序 HBs 号 Ag 13 +
抗HBs -
HBeA 抗-HBe 抗g HBc + + +
临床意义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 复;(2)慢性携带者。
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 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4 +
+

乙肝五项医学PPT课件

乙肝五项医学PPT课件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检验方法:
配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 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板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3孔,阳


性对照2孔和空白对照1孔(用双波长检测,可不设空白对照孔)。 加样: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及阴、阳性对照各50µl。 加酶:每孔加人酶标试剂50ul,空白孔除外,轻轻振荡混匀。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min。 洗涤:小心撕掉封板膜,用洗板机洗涤5遍,最后一次尽量扣干。 显色:每孔加人显色剂A、B液各50µl,轻轻振荡混匀,37℃避光 显色15min。 测定:每孔加终止液50µl,轻轻振荡混匀,10min内测定结果。 设定酶标仪波长于450nm处(建议用双波长450nm/600-650nm 检测),用空白孔调零点后测定各孔A值。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检验方法
配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 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板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孔3孔,阳性对照孔2孔和 空白对照孔1孔。(用双波长检测,可不设空白对照孔)。 稀释:每孔加入样品稀释液20 μL,空白对照孔除外。 加样:分别在相对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或阴性、阳性对照100μL,轻轻振荡混匀。 (非常重要) 温育:用封板膜封后,置37±1℃温育60±2分钟。(如有酶联反应加速仪温育时 间可减半)。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轻轻振荡混匀。 温育:用封板膜封后,置37±1℃温育30±1分钟。(如有酶联反应加速仪温育时 间可减半)。 洗版:小心揭掉封板膜,用洗板机洗涤5遍,拿出来在扣在洗版纸上重重拍干。 显色:每孔加入显色剂A、B液(底物)各50μL,轻轻振荡混匀,37±1℃避光显 色30分钟。 测定: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轻轻振荡混匀,十分钟内测定结果。设定酶标仪波 长于450nm处(建议用双波长450um/600~650nm),用空白孔凋零点后测定各 孔A值。

乙肝ppt课件

乙肝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0
基层医务工作者 如何做?
完整版ppt课件
21
♥ 正确定位自己。 ♥ 做好教育宣传。 ♥ 正确指导患者,负责任地就医引导。 ♥ 在现有条件下适当治疗。 做好预防。
完整版ppt课件
22
如何预防?
完整版ppt课件
23
乙型肝炎的预防
疫苗预防 阻断母婴传播 避免医源性传播
完整版ppt课件
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 性 ①窗口期,抗-HBs即将出现; ②HBV感染已过 ①注射疫苗后;②遥远的过去有 过HBV感染
4
乙肝的常规检查
病毒学检查
❖ 表面抗原(HBsAg )及抗体(抗-HBs) ❖ e抗原(HBeAg)及抗体(抗-HBe) ❖ 核心抗原(HBcAg)及抗体(抗-HBc) ❖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103copy/ml)
● 若乙肝表面抗体(HbsAb)(+)定量< 10 ∕iu ∕ml → 24 小时内接种免疫高价球蛋白200u
● 若乙肝表面抗体(完整H版bppst课A件b)(+)定量> 10 ∕iu ∕ml 或 28 HbsAg(+) →不需要特殊处理
职业暴漏的预防
• (1)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 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 时进行手消毒。
完整版ppt课件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指南
❖ 当应用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 转换后,分别检测HBV DNA 2次均为阴性,每次至少间隔 6个月,则可 终止治疗。HBeAg阴性患者的疗程尚不明确,但如果检测3次且每次间 隔6个月,均提示HBV DNA阴性,则可以考虑不继续治疗。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五项的意义PPT教学课件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五项的意义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4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五项的意义
❖ 4、乙肝病毒e抗体是病毒复制停止标志: ❖ 假如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
弱;
2020/12/10
5
乙肝两对半查的五项的意义
❖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曾经既往感染或正在 感染者的标志。
2020/12/10
6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7
假如乙肝疫苗注射者,仅此项阳性,这是乙 肝疫苗注射后正常现象,假如仅此项阳性, 且其小于10滴度或是弱阳性,就需要考虑注 射疫苗或是加强疫苗;
2020/12/10
3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五项的意义
❖ 3、乙肝病毒e抗原是病毒复制标志: ❖ 假如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
强。此指标连续阳性超过3个月,就可能是乙 肝慢性化表现;
2020/12/10
乙肝两对半检查 的五项的意义
广东肝病研究院
1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五项的意义
❖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 阳性表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不能反映
乙肝病毒活动状况如有无复制、复制程度、 传染性强弱等;
2020/12/10
2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五项的意义
❖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 阳性表明乙肝患者治愈转阴或是具有抵抗力。

乙肝五项课件

乙肝五项课件

5.抗病毒治疗乙肝,加查前S1抗原可 作为治疗前患者筛查和治疗后判断 ,尤其对抗HBe(+)的慢性乙肝患者 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排查可起到重要 作用。(国外报道,前C区变异者不 适宜用干扰素)
所以,检验两对半,加查S1抗原 可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HBV 无症状携带者和抗病毒治疗乙肝 的诊疗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 用。
1.由于前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肝感染的 最早起,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所 以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的指标; 2.急性乙肝患者前S1抗原阴转越早,预 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反之, 前S1抗原持续阳性性乙肝约占慢肝的30-50%, 检测前S1抗原阳性,提示病毒在机体内继续 复制,此类患者更容易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 加查前S1抗原弥补了HBeAg的缺失造成的诊 断和治疗困难。 4.在HBV无症状携带者中,有一定比例的抗 HBe(+)者,加查前S1抗原可反映病毒在 体内还较活跃,提示病毒并未清除,肝脏还 潜在病理损伤可能。
乙肝五项的解读
内二科 吕晶晶
概述
1963年Blumberg首先俺发现乙肝的抗原; 1970年Dane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完整的病毒 ; 1991年将乙肝病毒列入嗜肝DNA病毒科; 全球半数人曾感染乙肝,HBV携带者约3.5 亿,每年新发感染者5千万,死亡1百万。
乙肝两对半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HBsAg:最先出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携带 者。1-4个月消失,持续6个月为慢性肝炎。 HBsAb:中和抗体,乙肝恢复者期,既往感染或 疫苗接种。 HBeAg:病毒复制,传染性强;转阴,复制停止。 HBeAb: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不代表复制停 止。 HBcAb:产生早,滴度高,持续时间长,抗 HBc-IgM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18 +
19 -
20 21 22 23 24 25 -
---
- -+ -+- ++ +-+-+-+ +-+
++-
-+-
-+- ++ +-+ ++++- -+
(1)急性 HBV 感染早期,急性 HBV 感染潜伏期; (2)慢性 HBV - 携带者,传染性弱。 - (1)慢性 HBsAg 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 HBV 感染趋向恢复。 - 急性 HBV 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 (1)急性 HBV 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 (1)亚临床型 HBV 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 HBV 二次感染。 + (1)亚临床型 HBV 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 HBV 二次感染。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 HBV感染后可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即“窗口期 ”,此时HBsAg已消失,抗-HBs仍未产生。
.
15
抗原组成
② HBeAg: 为分泌型蛋白,非结构蛋白,游离存在于血液中。其消长与病 毒体和DNA聚合酶的消长基本一致。
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意义: ➢ 1、阳性——HBV在体内复制,传染性最强
对个人来说:病毒活动与否并不是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有无组织炎症; 对社会来说:病毒活动度有重要意义,活动度高一般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大。
.
19
乙肝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 乙肝病毒的裸DNA(没有蛋白质包裹DNA) 就有感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单项阳性。这是乙肝 "两对半"指标阳性中意义最好的一种,对乙肝 病毒免疫,是保护性抗体,正常人接种乙肝 疫苗的目的就是要让机体产生乙肝病毒表面 抗体。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 抗体3种抗体同时阳性;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及核心抗体2项抗体阳性;或乙肝病毒e抗体 及核心抗体2项阳性;或只有乙肝病毒核心抗 体1项阳性。以上4种情况都可在化验单中出 现,如果被检查者肝功能始终正常,没有任 何不适,只能代表既往被乙肝病毒感染 ,对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 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乙肝病毒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2)慢 性表面抗体阴性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 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但也有个别病人 仍出现肝功能异常,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 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乙肝病毒 感染,恢复期。
乙肝病毒感染者若出现肝功异常,肝脏有病 理损伤,甚至表现出黄疸乏力等临床症状, 一般需要用药治疗,但是用药的种类有很大 差别,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主要 有: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 抗体同时阳性,称"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 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要使用抗病毒药 物治疗,争取使乙肝病毒e抗原转阴,即由" 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如果患者"大三阳"伴有 转氨酶升高、非活动性肝硬化、无肝病家族 史,可以使用干扰素治疗。拉米夫定使用的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乙肝 病毒。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表 面抗体;(2)恢复期表面抗体阴性已消, 表面抗体尚未出现;(3)无症状表面抗体 阴性携带者。 3 - - - + + (1)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2)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 本仍有传染性。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注意事项 在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时,要注意 选择大型肝病专科医院,他们一般拥有先进 的检测设备,可以降低检测中的误差,提高 检测的准确率,为乙肝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 据。从而也避免了误诊误治给您带来的额外 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临床表现 乙肝两对半出现阳性的处理措施 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的一些表现形 式,无须用药治疗主要有:
大三阳
思考题


Hale Waihona Puke 1.大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 心抗体同时阳性,称“大三阳”。 2.小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及核 心抗体同时阳性,称“小三阳”。 3.检查结果通常用的符号:“+”号表示阳性。 “-”号表示阴性。 4.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是(E抗原(+)) 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范围比干扰素更广泛,如活动型肝炎、肝硬 化等,但是患者年龄最好在16岁以上。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及核心 抗体同时阳性,称"小三阳";或乙肝病毒表面 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称"小二阳"。这种 情况应该区别对待:A.乙肝"小三阳"或"小二 阳",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 测为阴性,表示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 缓解,病情好转、传染性降低,此时只需口 服一些保肝药物即可,如护肝金药片、罗浮 健肝灵、复方益肝灵等,如果不吃药,密切 观察随访也可。B.虽为"小三阳"或"小二阳",
乙肝两对半
七星农场卫生服务中兴 丁春臻
乙肝两对半正常值 乙肝两对半检查分为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 在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中,乙肝两对半正常 值是不同的。 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中,检查结果通常用 “+”或“-”号来表示,“+”号表示阳性,“-” 号表示阴性。乙肝两对半正常值是“-”阴性, 说明血清中检测不到这项乙肝病毒标志物。
于这些乙肝病毒既往感染者根本不需要吃药 治疗,他们没有传染或已完全康复,一般来 说也不必再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正常生活和 工作。 (3)肝炎病毒携带者,即所谓“大小三 阳”,且肝功能正常,肝脏穿刺也无病理损 伤者。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建议用药,而且用 药效果也不好。只要定期肝检,远离烟酒等 对肝脏伤害比较大的有毒物质,基本可以终 生不出现病理症状。胡乱用药有可能会使病 毒发生变异,加重病情。也就是说病毒携带 者一般根本无需用药,国家的体检政策也是 要求把病毒携带者和不带毒者一视同仁。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e抗原
e抗体
(-)
(-) 正常
e抗原
e抗体
(-)
(+) 小三阳
核心抗体(-)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e抗原 e抗体 (-) (-)
核心抗体(+)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e抗原 e抗体 (+) (-)
核心抗体(-)
抗体
核心抗体(+)
(3)E抗原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E抗 原消失前后出现E抗体,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 期,即由乙肝病毒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出 现E抗体常提示乙肝病毒增殖减弱或终止。 (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E抗原检出率下降, 而E抗体,甲胎球蛋白增高.故在表面抗体阳性 (+)的肝硬化病人中, E抗体(+),甲胎球蛋白 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婴传播中, 孕妇分娩时E抗原(+)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 播率。
8 + - - +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趋向恢复;(2) 慢性表面抗体阴性携带者;(3)传染性弱。即 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 性乙型肝炎感染。乙肝病毒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 助诊断和预后指标
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表面抗体阴性的消 失而消失。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E 抗原由阳转阴,E抗体出现,表示预后良好。 起病3-6个月,仍E抗原(+),可能是急性肝炎 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 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E抗原存 在于表面抗体阴性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 中有大球形颗粒,多数乙肝病毒阳性,三者 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所以E抗原(+)者具有 很强的传染性。抗-E抗体(+)者一般传染性较 低。但若血清乙肝病毒,可能有乙肝病毒变 异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