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合集下载

新闻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导语:新闻专业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传统媒体的衰落,很多人开始怀疑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

本文将探讨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就业方向、就业竞争状况等方面。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新闻传媒行业正在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这意味着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平台如今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渠道。

互联网公司、社交媒体平台、手机应用和视频平台等不断涌现,提供了大量的创作与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纸媒面临着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的挑战。

因此,新闻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掌握新媒体运营、内容策划和多媒体技能等能力,以迎接行业发展的机遇。

第二部分:就业方向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就业方向。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就业方向:1. 传统媒体:虽然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但仍然提供着大量的工作机会。

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从事记者、编辑、新闻播报和采编等职位。

2. 新媒体: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平台成为了新的就业热点。

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公司、社交媒体平台、手机应用和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机构从事内容编辑、写手、自媒体创作者、社交媒体运营等职位。

3. 公关和传媒公司:公关和传媒公司专门从事媒体策划、营销和公关活动。

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这些公司从事公关经理、媒体策划师、品牌传播等职位。

4.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需要专业的新闻人士来撰写新闻稿件、宣传材料和社会媒体内容。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和国际组织等地从事公共关系和宣传工作。

第三部分:就业竞争状况随着传媒行业的普及,新闻专业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领域,毕业生都需要具备与众不同的优势才能脱颖而出。

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

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新闻学专业是与新闻事业相关的学科,研究新闻的采写、编辑、报道、传播以及新闻传媒的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知识。

近年来,随着新闻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首先,在新闻传媒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新闻传媒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仍然占据市场的重要地位,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如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社交媒体等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这为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其次,技术与创新是新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数据分析和挖掘、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新闻传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同时,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兴起,新闻学专业需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技术和应用,以提高工作能力和竞争力。

再次,全球化和多元化是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新闻传媒行业也呈现出跨国、跨文化的趋势。

媒体组织和新闻机构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和观众,因此,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多语言能力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将受到更多的青睐。

此外,随着社会对多样化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新闻学专业人才也需要具备熟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多领域、跨行业的报道和分析。

最后,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发展趋势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作为新闻工作者,他们要秉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通过报道和传播信息服务社会,维护公众利益。

因此,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基本知识、优秀的写作能力和传播技巧,并且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权益,避免虚假报道和不当行为。

综上所述,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十分乐观。

随着新闻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广阔的就业机会。

数据会说话大数据解读新闻传播学院就业情况

数据会说话大数据解读新闻传播学院就业情况

数据来源:《2018中国自媒体行业白皮书》《智联招聘新闻传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报告》《2018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报告》
61
高考金刊2019-02.indd 61
2018/12/26 9:43:36
PS
是传媒业对人才技术要求的Top1,图 片处理能力必须有,因为视觉是信息传 播的第一形态,人类80%的信息都通 过眼睛摄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 体,“一专多能”的人才都更受青睐。
207
是2017年自媒体通过微 博获得的收入,包括广 告代言、电商变现和内 容付费。2016年的这一
亿元 数据为117亿元。
230000
左右是全国在校新传类本科生数。我国有681所高校开设了 共1244个该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326个,广播电视 学234个,广告学378个,传播学71个,编辑出版学82个, 网络与新媒体140个,数字出版13个。学生多,但优秀人才 依旧稀缺。
数据会说话 大数据解读新闻传播学院就业情况
9073 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月薪过万的
大约占20%,但同时,还有接近10%的人月薪在 Nhomakorabea元
2000元左右,更多的人月薪分布在2000~8000元 范围内。
70% 的媒体招聘要求本科学历,本硕学历共同占比超过 90%。一般来说,党媒与其他主流媒体比较看重学 历,普遍要求硕士学历。而市场化媒体呼唤能创造价 值的人,唯才是用。
80%
以上的中国互联网100强企业在北京设立总部或分部。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媒体实习与就 业机会占全国70%以上。北京以其政治、经济、科 技、教育、文化等资源的聚拢效应独领风骚。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单击添加标题
求职准备:在求职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外,雇主还会注重应聘者的沟 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等方面的表现。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新闻报道风格 学习外语,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注国际新闻事件,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 拓展人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联系,增加就业机会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资料超市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000-4000元/月 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可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如5000-6000元/月 优秀毕业生或具备特殊技能者,可获得更高薪资,如8000元/月以上 新闻学专业从业者整体薪资待遇处于中等水平,但具备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新闻学专业就业 前景展望
新闻行业将继续发展,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将为新闻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新闻行业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细分化,对新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将不断提高。 新闻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和全球化,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人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新闻学概论
新闻采访与写 作
新闻编辑与评 论
广播电视新闻 学
媒体经营与管 理
新闻学专业就业 现状
新闻媒体行业:新闻学专业毕业生 在新闻媒体行业中的需求量较大, 包括报纸、电视台、广播台、杂志 社等。
企事业单位:一些大型企业、事业 单位也需要专业的新闻人才来维护 企业形象和宣传品牌。
单击添加标题
重要性:在新闻行业,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新闻工 作者需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如采访对象、采访团队、编辑等等。
单击添加标题
技能培养: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实习等方式,积极锻炼自己 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新闻学传播学就业方向

新闻学传播学就业方向

新闻学传播学就业方向
新闻学传播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职业方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就业方向:
1.新闻媒体:毕业生可以在报纸、电视台、广播台等各种媒体
机构就业,从事新闻编辑、记者、摄制等工作。

2.新闻编辑和出版:毕业生可以就业于出版社、杂志社、在线
新闻网站等,在新闻编辑、排版、校对等方面工作。

3.广告和公关:毕业生可以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机构就业,从事广告策划、媒体公关、品牌管理等相关工作。

4.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公司、社交媒体
平台等就业,从事内容制作、社交媒体运营、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

5.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非
营利组织等就业,从事政府信息宣传、公共关系、社会媒体管理等工作。

6.大数据和媒体分析:毕业生可以在媒体公司、市场调研公司
等就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媒体分析方法,提供深度研究和洞察。

7.教育和研究:毕业生可以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
工作,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人才。

除了上述方向,新闻学传播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自媒体从业等职业道路。

总之,新闻学传播学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新闻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新闻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新闻专业就业现状分析新闻专业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传统媒体经营遭遇低谷,从业人员一度饱和,新闻专业毕业生在广阔的媒体领域就业无门;另一方面,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不论是技术性人才还是运营或者管理方面,都存在庞大的人才缺口,面对庞大的毕业队伍,用人单位竟然痛呼天下无才!如此,在传统媒体遭遇新媒体的时代变革中,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碰到了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遇!当初拳拳赤诚的新闻理想,在经过了四年的悬梁刺股后,却在毕业的关口碰得一头灰!那么,当今新闻专业的学子,到底是遇上了最好的年代,还是遇上了最坏的年代?或许,曾经的“无冕之王”,也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新书写“成者为王败者寇”的定义!一.新闻专业不再“专业”“以前新闻专业的学生,有中文系的文笔,有哲学系的思想,还有美术系的艺术,几乎无所不能。

而今新闻专业的学生,论文笔不如中文,论思辨不如哲学,论排版远远不如美术!尤其是在经济、政治、法律等专门领域,新闻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报道中捉襟见肘,难以胜任!”一些关于新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章如是写道。

先不论这种观点是不是以偏概全、有失偏颇,且看近几年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得不承认,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身上的光环正在逐渐消退,当年“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无冕之王”已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以及报刊杂志或者互联网媒体的招聘启示中,专业都写着一条“专业不限”的亲民告示。

而在实际的录取中,新闻专业的靴子也正在逐渐失宠,广州电视台曾在2004年招聘的43个人中,只有14人毕业于新闻专业。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新闻专业的学子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正逐渐受到更多青睐,尤其是经济、法律、政治等专业的毕业生,往往由于其精深的专业知识而在工作中大放异彩。

不少媒体单位在招聘中均表示,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专业知识积累严重欠缺,虽然采写编排技术稍胜一筹,但这种技术优势往往都是暂时性的,所以,在长远的竞争中,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但不占优,反而深陷劣势。

2013-2017年全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2013-2017年全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
””
可丛付
,.蝇。
-�li
”。。
“曲
tOOX,
a崎..
!锐嗣
.,._II
专业样例
职业样例
专业介绍
专业课程
独家大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于简历样本,并非全部毕业人数)
数据解读:
就业分布:近五年,每年学习该专业的人从事的职业(前五名)。 平均起薪:近五年,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及四年后平均起薪预测。 对口率:指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 就业地区分布: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哪些地区就业(只显示分布前十地区) 就业行业分布:该职位的人主要在哪些行业工作(只显示分布前十行业)
就业分布
就业地区分布
北京 广东 上海 江苏 山东 河南 四川 湖北 浙江 辽宁 0%
24.2% 12.2% 7.6% 7.2% 5.2% 3.9% 3.3% 3.2% 2.9% 2.7%
20% 40% 60% 80% 100%
就业行业分布
同类型专业
So:撞贯立去
。简历医笠
击匾;�60
2013-2017年全国社会工作 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报告介绍 独家基于Al+大数据技术, 分析上亿真实人才简历, 透视过去五年 各高校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情况。
飞4006553500
@ op@
O
北京申关村南大街口号信息楼506
I
I
公司介绍
...
搜前途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才大数据服务商, 世界首家基于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语义分析+知识图谱+ 推理算法)实现用机器替代人工筛选简历。 愿景是通过Al+人才大数据促进产业、 教育、 人才的融合, 推 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

全国116所高校本科生历年就业率一览表2007-3-31江南大学近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2江西农业大学全校200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12%3江苏大学2004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8%4吉林大学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91%以上.考研率为30%5华东师范大学近几年的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本科毕业生的80%左右在上海就业.15%左右在沿海省市就业6华东理工大学连续多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7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8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考研率在25%以上9华中农业大学近几年来.学校考研率一直在30%左右.其中生物类等专业达到50%~70%左右.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稳定在96%以上10华中师范大学就业率达到95%以上.考研率在20%左右11华南农业大学近年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在80%以上12华南师范大学就业率87%左右13华南理工大学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14湖南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15湖南师范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3%左右16河海大学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17河北工业大学就业率一直在96%左右18合肥工业大学近年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3%19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年达到93%以上.考研率稳定在25%以上.有些专业达50%20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考研率在40%左右21广西大学2003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4.86%22复旦大学本科生当年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考研率约为40%23福州大学2004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4.18%24东华大学研究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100%.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考研率在10%以上25东北大学一次就业率为91.57%26东北农业大学就业率达到85.72%27东北师范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85%以上.考研率为30%28东北林业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29东南大学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3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全员就业率96.42%。

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2014年2月2013年,清华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教育部、北京市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并充分结合学校定位和学生发展,以充分就业为基础,以提升质量为重点,以就业引导为特色,积极构建精细化的就业引导工作体系、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支持和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科学发展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和就业质量稳中求进。

第一部分201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一、毕业生总规模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共6644人,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其中,本科生3099人,研究生3545人。

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三个生源地省份分别是北京市(770人)、山东省(490人)和河南省(376人)。

2013年毕业生中共有男生4463人,女生2181人,男女生比例为2.1:1。

2013年毕业生中共有少数民族学生54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8.1%。

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一)毕业生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其中,深造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就业包含签三方协议就业(以下简称“签三方就业”)和灵活就业两种形式。

灵活就业是指不签署三方协议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

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回定向委培单位就业,本报告以下统计均不包含定向委培毕业生。

我校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5%。

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8.2%,出国(境)留学比例为17.5%,签三方协议就业比例为42.5%,灵活就业比例为10.2%。

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1%,其中,国内升学的比例为54.4%,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为27.3%,签三方就业的比例为6.7%,灵活就业比例为9.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7%,其中,国内升学的比例为1.4%,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为8.7%,签三方就业的比例为75.6%,灵活就业比例为13.0%;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1%,其中,国内博士后比例为16.4%,出国(境)留学比例为10.2%,签三方就业比例为68.1%,灵活就业比例为4.4%(见表1)。

新闻学专业景气度调查报告

新闻学专业景气度调查报告

新闻学专业景气度调查报告1、专业大总结新闻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毕业一年薪酬指数、毕业三年薪酬指数、职位级别指数、应届就业率指数、发展前景指数高于各专业平均值,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毕业两年薪酬指数、毕业深造指数、创业指数、舒适度指数、全球化指数、学习压力指数低于平均值。

2、就业方向调查分析2.1毕业最适合岗位调查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最为适合的top5岗位分别是“编辑/文案/作家”、“市场/公关”、“咨询/顾问”、“行政/后勤”、“学术/科研”。

2.2毕业生去向分布表除了从会计方面对公司进行细致的了解之外,还应该较为全面地知晓移动公司的经营环境、经营特点、市场范围、运行(营销)方式,了解该分公司各项职能管理的特点和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并了解公司的营销方略所起的作用,学习企业成功的营销管理经验和先进企业文化等,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去向分布最为集中的top5去向分别是“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小型企业”、“个人企业/个体户”、“外资小型企业”。

2.3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近视了,他们常说:“戴着眼镜代表很有学问!”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近视?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近视了?于是,我带着问题做了一次调查。

在我走的时候,老人们都过来送我,说下次一定要再来看他们,我点点头。

然后跟老人们打招呼后便告别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新闻学毕业生认为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很不匹配和不太匹配的比例为11%和17%,同时,9%和16%的毕业生认为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为“很匹配”和“比较匹配”。

该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指数为,与其他专业相比,匹配度指数为中等。

3、专业具体景气指数分析3.1毕业薪酬指数3.1.1毕业1年薪酬指数68%的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XX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

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

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

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就业率指就业人口与16岁以上总人口的百分比。

凡在指定时期内届满一定下限年龄,有工作并取得报酬或收益的人;或有职位而暂时没有工作如生病、工伤、劳资纠纷、假期等的人;以及家庭企业或农场的无酬工作者,均计算为就业人口。

各学科门类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就业率及低就业率专业排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老话放到现在也没过时。

最新出炉的《中国高校与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公布的数据显示,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占据全国高校专业类排行榜的前十强,而音乐表演、美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历史学、物理学等专业成为垫底专业。

根据教育部规定,全国757所高校完成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最好大学网搜集整理了各高校发布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情况,并对本科毕业生学校就业率和专业就业率进行了汇总比较以及分类排名。

经济发达地区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相对高。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些省份的就业率平均值都在95%以上;云南、广东、天津等14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90%到95%之间;贵州、青海等9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85%到90%之间;内蒙古、陕西两地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最低。

在专业就业率排行榜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这些每年的招生大户就业率一点都不差,全部排在专业就业率的前40强。

全国招生院校最多的本科英语专业有369所高校招生,平均就业率为92%;排在第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院校数为329所,就业率达到93.28%,排在第三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93.46%,而会计学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3.42%。

排名靠后的专业中,法学招生院校数进入全国前10,但就业率相对较低,为88.49%。

音乐表演、美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历史学、物理学等专业平均就业率都不到90%。

新闻传播系近几年部分同学就业情况统计表

新闻传播系近几年部分同学就业情况统计表
广电新闻学
深圳招商银行电话银行中心

徐瑶
广电新闻学
云南省曲靖电视台

朱慧情
广电新闻学
中国黄金咨询网

龚娇娇
广电新闻学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刘玉艳
广电新闻学
郴州嘉水滩区公安局(公务员)

黄长军
广电新闻学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民营经济报电气产业》报社

谢秋苇
广电新闻学
湘西自治州保靖电视台

陈滋
广播电视新闻学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镇政府

周灵芝
广播电视新闻学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升学)

彭小妹
广播电视新闻学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升学)

周灿群
广播电视新闻学
湖南省岳阳市工商局

陈晶晶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南岸信用社

黄兴荣
广播电视新闻学
东华理工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升学)

黄宇
广播电视新闻学
山东省招商局国际码头青鸟有限公司

伍亚玲
广播电视新闻学
中国水利水电八局二分局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项目部

刘芳
广播电视新闻学
湖南省长沙政法知音频道《记者再报告》

杜雅婷
广播电视新闻学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升学)

朱春燕
广播电视新闻学
新疆吐鲁番地区电视台

张欢
广播电视新闻学
湖南省常德市政府网站

盘文娟
广播电视新闻学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人事局

卢淳

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摘要】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之初,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就业考研的情况,从问卷中了解到学生关于就业、考研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做好毕业生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就业意向为了解新闻传播学类201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和择业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我们制作了《新闻传播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就业意向调查表》,在12届毕业生中进行发放,回收合格表格203份,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一、调查表设计及统计结果1.您的毕业打算:a.就业57人(28.1%)b.报考研究生144人(70.9%)c.出国深造2人(1%)2.研究生报考院校:a.安徽大学57人(40%)b.其他学校87人(60%)3.研究生报考专业:a.新闻传播类103人(71.53%)b.相关专业12人(8.33%)c.跨专业6人(4.17%)4.考研未通过未来打算:a.继续专职考研12人(8.33%)b.找工作58人(40.28%)c.边工作边考研25人(17.36%)d.到时再说28人(19.45%)5.就业单位意向为(可多选):a.国家机关82人(40.39%)b.事业单位103人(50.74%)c.国有企业72人(35.47%)d.民营企业83人(40.89%)e.中外合资企业87人(42.86%)f.学校59人(29.07%)g.其他34人(16.75%)6.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是:a.形势好,没有压力0人b.形势较好,压力不大28人(13.79%)c.形势严峻,比较困难147人(72.41%)d.形势严峻,很困难32人(15.76%)7.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a.乐观,很有信心13人(6.4%)b.比较乐观,有信心87人(42.86%)c.感到迷茫,没有信心42人(20.69%)d.没想过,没信心7人(3.45%)e.心灰意冷,毫无信心0人8.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a.很满意72人(35.47%)b.一般68人(33.49%)c.无所谓13人(6.41%)d.不满意9人(4.43%)9.希望获得的职位和专业对口:a.是的43人(21.18%)b.视情况而定92人(45.32%)c.无所谓21人(10.34%)10.专业不对口能接受吗:a.可以143人(70.44%)b.不可以9人(4.43%)c.无所谓14人(6.89%)11.择业首要因素(可多选):a.工作地点32人(15.76%)b.经济收入与福利69人(33.99%)c.个人发展机会123人(60.59%)d.专业对口17人(8.37%)e.工作单位性质24人(11.82%)f.工作环境32人(15.76%)g.其他7人(3.45%)12.期望月薪:a.800元以下0人b.800-1200元0人c.1200-2000元34人(16.75%)d.2000元以上103人(50.74%)13.了解单位信息:a.资金和规模34人(16.75%)b.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102人(50.25%)c.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81人(39.91%)d.薪酬和福利73人(35.96%)e.人才培训情况35人(17.24%)f.职位信息31人(15.27%)g.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47人(23.15%)14.获取就业信息渠道:a.学校就业信息公告栏97人(47.78%)b.校园招聘会105人(51.72%)c.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87人(42.8692%)d.亲戚或朋友介绍63人(31.03%)e.校外招聘会53人(26.11%)f.网站106人(52.22%)g.其他19人(9.36%)15.就业困难因素:a.性别52人(25.62%)b.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43人(21.18%)c.学习成绩不理想32人(15.76%)d.外语和计算机未过级21人(10.34%)e.知识能力储备不够95人(47.26%)f.自我定位不准确48人(23.65%)g.没有工作经验123人(60.59%)h.信息严重不足52人(25.62%)i.其他13人(6.40%)16.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a.就业政策、形势分析59人(29.06%)b.职业生涯设计指导48人(23.65%)c.求职面试技巧培训95人(46.79%)d.提供就业信息167人(82.27%)e.就业心理咨询45人(22.17%)f.其他4人(1.97%)此外,本表还对毕业生就业地点意向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同学的意向是合肥→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省内其他地级市→回原籍所在省市→西部地区。

2017年各大行业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2017年各大行业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就业市场调研报告(陆上专业)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职业能力需求变化已经进入世界发展最快的行列,高校需要密切关注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从而为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就业市场工作的职责是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学校了解社会及企业需求的重要窗口,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也成为学校了解企业及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就业市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我校首次面向用人单位、面向已就业学生和即将就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就业市场状况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分析,成为我校就业工作转型升级、向就业精细化管理前进的新举措。

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17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共覆盖学校11个学院(系),42个本科专业,53个硕士专业,按照每个专业学生数比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42份,实际回收1718份,回收率为84.14%,旨在获取2017届陆上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实习现状、求职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等信息;第二部分是“2017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共覆盖学校11个学院(系),39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专业方向,按照每个专业学生数比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28份,实际回收3019份,回收率为88.07%,旨在获取2017届陆上专业毕业生现阶段就业心态、期望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毕业后的期望去向、实习机会、理想中的最佳雇主特征等信息,以期提高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的针对性;第三部分是“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面向2011年进校招聘的各用人单位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有效问卷645份,回收率为80.63%,旨在获取用人单位招聘和反馈环节等信息,以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我校毕业生质量等等实际状况。

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然而,尽管互联网带来了挑战,却也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本文将分析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新闻行业的变革给就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机构的阅读量和广告收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些媒体机构纷纷裁员或关闭,这对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毕业生需要具备更充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满足行业的变革和需求。

其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例如,新媒体平台、自媒体、网络媒体等新的媒体形态涌现出来,给新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此外,互联网也为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读者。

因此,新闻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网络媒体、新媒体平台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

针对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大学期间,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对新闻行业的了解,并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新闻写作、采访技巧、传媒工具的使用等。

2.多进行实践和实习。

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实习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行业的需求。

3.学会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新闻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该学会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工具,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能见度。

4.多关注新兴领域和行业趋势。

新闻行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该关注新兴领域和行业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发展。

总之,尽管新闻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但新闻专业毕业生依然可以在此行业找到就业机会。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积极适应行业的变化和需求。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继续发展,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将会有所改善。

2013-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2013-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独家大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于简历样本,并非全部毕业人数)
数据解读:
就业分布:近五年,每年学习该专业的人从事的职业(前五名)。 平均起薪:近五年,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及四年后平均起薪预测。 对口率:指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 就业地区分布: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哪些地区就业(只显示分布前十地区)
2/3
2018/4/13Biblioteka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88&majorIdPublic=27&type=2&year=2018
3/3
4.1%
北京 2%
山西 2%
广东 2%
西藏 1.7%
天津 1.5%
河南 1.2%
湖北 1%
海南 1%
0%
20%
40%
60%
80%
100%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88&majorIdPublic=27&type=2&year=2018
2013-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 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2018/4/13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专业介绍
专业课程
开设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马列 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 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初级实习、毕业实习 等,一般安排30周。
就业分布

新闻学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新闻学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新闻学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新闻学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么样?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学专业将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需要大量具备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和新闻生产的需要。

首先,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各个角落。

这意味着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需要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来进行新闻报道、内容创作、编辑以及媒体管理等工作。

特别是在新媒体领域,新闻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他们需要具备新媒体技能和对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深刻理解。

其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传媒公司的崛起以及新闻跨境传播的普及,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和国际新闻交流工作。

全球事务的互联网报道和国际新闻的传播已成为趋势,这需要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和中外新闻交流的技能。

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崛起,国际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再次,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渠道多样化,对新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使得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对其专业素养和道德伦理要求的提升。

他们需要具备深入调查采访的能力,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及应对信息爆炸时代带来的挑战的能力。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技能,紧跟时代步伐。

最后,随着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参与性需求的增加,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传媒业需要更多的新闻学专业人士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和自媒体等平台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为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机会,例如自由撰稿、网络编辑、社交媒体经营等。

同时,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的能力,以及对社交媒体和新兴技术的熟悉程度。

总的来说,新闻学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2018/1/26
就业行业分布
志愿360 - 公共专业报告
北京
22.2%
广东
12.7%
上海
9.7%
江苏 5.9%
浙江 4.5%
陕西3.5%
山东 3.4%
安徽 3.1%
0%
50%
100%
同类型专业
/report/PublicMajorReport?majorIdBase=317&year=2018
2013-2017年全国新闻学专 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2018/1/26
志愿360 - 公共专业报告
专业介绍
专业课程
独家大数据分析
数据解读(数据来源于简历样本,并非全部毕业人数):
就业分布:近五年,每年学习该专业的人从事的职业(前五名)。 平均起薪:近五年,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及四年后平均起薪预测。 对口:指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就业地区分布: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哪些地区就业(只显示分布前十地区) 就业行业分布:该职位的人主要在哪些行业工作(只显示分布前十行业)
3/3
就业分布
/report/PublicMajorReport?majorIdBase=317&year=2018
1/3
2018/1/26
志愿360 - 公共专业报告
就业地区分布
/report/PublicMajorReport?majorIdBase=317&year=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