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上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3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旨在让学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等较为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气候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难点:气候类型成因的理解,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候分布图、PPT及相关案例资料。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节《世界的气候》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列表对比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及有关自然景观图片。

2.绘制多媒体课件及投影片。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第二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方法2 同学们,请看课本P57三位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高温多雨,植物茂密,四季花开,长年结果;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干燥,一片黄沙,上面只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多雨,郁郁葱葱,冬季寒冷干燥,一片枯黄。

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样气象万千、奇妙无穷的差异变化呢?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讲授新课]一、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入手。

通过与学生谈话,使学生认识到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很大,因而由这二者组合成的气候特点的地区差异也就很大。

各地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师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学生气温和降水。

教师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

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学生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关于“世界的气候”,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及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如经纬度、地图阅读等。

但气候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对其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气候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气候的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能够阅读和理解气候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分布及影响因素。

2.难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2.图表教学法:利用气候地图、表格等,直观地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气候地图、表格等教学辅助材料。

3.实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气候地图或实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气候吗?气候有哪些类型?”激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气候地图、表格等资料,为学生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分布及影响因素。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候地图,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气候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主要介绍地球上的各种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气候形成的原理,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掌握气候形成的原理。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气候形成的原理。

2.难点:气候形成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

2.讲授法:讲解气候形成原理。

3.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形成原理的课件。

2.教学案例: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实际案例。

3.教学道具:地球仪等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如: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为什么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地地区?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内容要点说明
【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温和降水是两大气候要素,因此分析地区气候差异常从这两个角度比较,气候直方图(气温和降水统计图)是分析中常用的图。教材在“活动”中讲述了根据气候直方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展示】教材图4.22。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图4.2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结合教材图4.22中气温曲线图,完成以下内容。
①最冷月_____月,平均气温_____,气温状况_____(炎热、温和或寒冷)。
②最热月_____月,平均气温_____,气温状况_____(炎热、温和或寒冷)。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气候类型的内容,只需读图分析空间分布特征,不涉及各气候类型的具体特点。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是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教材为了降低难度将两者合并为一个图例绘图。图例名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
3.“活动”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学生对不同气候类型特征的描述需要使用具体的气温、降水资料,而不是通过记忆描述。
【小结】我们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要结合当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的冷热和干湿状况,归纳其气候特征。一般情况下,表述方法为:时间+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学生活动】读教材图4.23,完成教材第84页活动。
【小结】列表总结教材第84、85页活动。
表4.1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学生在掌握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深入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气候类型的划分、分布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提高对气候现象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

2.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标准和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气候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气候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

3.图示教学法:利用图示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4.分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探讨气候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实例和图示,制作PPT。

2.准备气候类型卡片,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天气预报节目引入气候话题,提问:“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发气候类型卡片,让学生根据实例和图示,判断所属气候类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系统认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和气候有初步的认识。

但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以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2.运用图像资料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案例资料和图像资料。

2.准备气候分布图和各地气候特点的资料。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方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气候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种气候类型的案例资料和图像资料,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气候特点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填写气候类型的特点表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世界不同区域气候的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适应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气候资料、绘制气候图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能够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难点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不同气候地区的自然风光视频或展示一些气候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地方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讲解气候的概念,强调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介绍气候的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

如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分析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包括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说明,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等。

探讨气候类型的成因,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温带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较大等。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介绍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步骤,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进行分析。

给出一些气候资料图表,让学生进行判断练习,巩固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候》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气候的多样性,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全面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掌握气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认识气候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候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难点: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分布图的解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气候为例,分析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气候分布图及其解读资料。

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展示气候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类气候的分布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气候分布图,了解各类气候的分布特点。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针对气候的影响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等,分析具体案例。

–学生上台展示所学知识,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4 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4.4 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师活动】小组讨论,观察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画出这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这四个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归纳热雨林赤道及其附近,他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热带草原的南北两侧,也就是回归线附近,是热带季风和热带沙漠。
【设计理由】运用图表,学生小组合作一起归纳四个热带的气候分布规律。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设计理由】复习新知,将前两节课知识进行串联,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同桌之间划分气候类型后,填写表格。杂乱无章的气候大致分为三类。要特别说明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各个温度带,不受到纬度影响。
【设计理由】学会运用本课学习的对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再次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5min)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下节课再展开对于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的学习。课后思考一下,假如我们去到热带雨林气候地区旅游,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时候是最佳游玩时间呢?
【学生活动】随着老师脚步,总结本课知识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本节内容以认识世界气候、划分世界气候、描述世界气候为主。是世界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为以后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对于前面的知识既有概况与综合,也对前三节知识的拓展延伸,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悬殊,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图文结合,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教材通过设置气候类型分布气候图,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景观图等引导学生获得有关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设计理由】总结归纳知识,已经学习了这四种气候类型,学会理论应用于实践。下节课分享去热带地区的旅游攻略。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4节《世界的气候》课时1 教案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4节《世界的气候》课时1  教案

阅读课本,明确定义并找出关键词: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交流从中获取的关键信息:如通常用最近30年的平均值代表一地的气候状况。

明确描述的关键词语:展示课本样例举一反三:按照这样的方法,尝试比较位于亚洲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的甲地和大陆东岸的乙地的气候差异。

探究二:世界的气候类型(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世界气候类型的空间排列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重要体现。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按照从低纬到高纬、从沿海到内陆等角度,了解气候类型的空间排列,从而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活动:读图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二)认识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1)读图结合表格内容,了解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地区(2)分析热带气候的特征(3)了解不同气候区的景观差异2.亚热带和温带气候(1)读图结合表格内容,了解气候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地区(2)分析气候的特征(3)了解气候区的景观差异归纳总结方法: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题目:(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入表格中。

完成表格内容:完成表格:3.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1)读图结合表格内容,了解气候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地区(2)分析气候的特征(3)了解气候区的景观差异(三)总结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

(四)解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完成表格:归纳总结: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

其中,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又如,在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有规律地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西岸气候类型较湿润,大陆内部气候类型较干旱。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的教学设计。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世界各国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候方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

2.教学难点:气候形成的原因,特别是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气候知识。

2.实例分析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候知识。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动画等,以便于生动形象地展示气候知识。

3.实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世界各国的气候实例,以便于进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的气候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同时展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让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重要内容。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世界气候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地球自然环境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区域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这是学生理解气候相关知识的前提。

接着,教材从气候的地区差异入手,展示了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气候类型的多样。

然后详细阐述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等内容,包括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以及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最后,探讨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科核心思想。

(三)教材编写特点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将抽象的气候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如不同地区的景观、人们的着装等,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差异和影响。

强调地理图表的运用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读取、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探究性学习教材内容的编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气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等基础知识,对影响气候的一些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在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表示方法,这为学习气候知识提供了一定的铺垫。

(二)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但对于气候这种较为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和现象,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一些专业术语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气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2.能够运用气候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2.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探究。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气候知识。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教学课件和教案。

3.学生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引导学生对气候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景观背后的气候原因吗?”2.呈现(1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同时,简要介绍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件内容,共同总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并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气候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季风气候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对极地熊生存的影响等。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4.4 世界的气候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4.4 世界的气候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世界的气候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发现气温和降水是一个地区气候的两大要素。

根据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并能判断气候类型。

2.区域认知:熟记世界11种气候类型,并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人地协调观: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按纬度说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地区。

难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从海陆位置找出温带的五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教师提问:视频中你看到了那些景观?为什么在世界上能同时看到森林、草原、冰川等多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二、新课讲授(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师提问】结合第一节的知识,什么是气候?气候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展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区的气温不同(2)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不同【教师总结】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教师提问】我们如何描述气候?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描述一下辽阳的气候?(1)读图分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教材63页活动题1)①观察气温曲线图——分析冷热状况●读数据,描述气温特点:最冷月、最热月●概括气温特征:夏季炎热,冬季温和②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干湿状况●读数据,描述降水特点:最大值、最小值年降水量、季节变化等概括降水特征:冬季多雨,夏季少雨③综合冷热干湿——归纳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练习: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教材63页活动题2)阅读教材,读图“A、B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比较温带大陆西岸的A地与大陆东岸的B地的气候差异。

(1)读两地的气温曲线图,判断冷暖状况①A地:冬季温和,夏季不热②B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2)读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干湿状况①A地:全年湿润②B地:冬季少雨,夏季多雨(3)两地的气候差异:①A地:全年温和湿润②B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出这张图的创造者——柯本,找同学介绍柯本(书62页阅读材料)2.继续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一章五带的划分相关知识,从纬度的层面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教材65页活动题1)如果把温带中靠近热带的地方称为亚热带,亚热带的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及气候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判断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的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气候现象的认识多来源于生活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气候现象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及气候现象的成因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气候特点和成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高合作能力。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素材。

2.制作课件,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图、特点及成因。

3.分发气候类型判断练习题,供课堂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操练(10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提供解答过程,加深对气候类型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精品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差异;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分析气候与天气的差异;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

3、通过总结气候特点,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分别说明)。

教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教学准备1、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观图片若干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3、世界地形图4、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表格,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表格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图片)师问:从以上几幅图片中,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自然景观的差异吗?生答:气候。

过渡:气候不同,自然景观就有差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世界的气候,首先了解什么是气候。

[新课教学](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天气与气候任何一个地区,天气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与气候。

(板书)1.天气与气候的差异(板书)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持续时间短;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师问: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从图3.22中看,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呢?生答:一年或更长时间。

师问:人们描述气候,一般注意哪两个要素?生答:气温和降水。

师小结:人们描述气候的时间,一般是一年或更长时间,主要关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板书)2.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过渡: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而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因此,世界气候在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的影响下,而更加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大。

师问:那么世界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什么地方呢?(板书)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活动:将学生分六组,分别思考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以及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主要介绍地球上的各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学习的进一步拓展,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形成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气候现象的形成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形成原因。

2.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特点介绍等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气候类型的实例图片、视频等。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世界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它们分布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结合实例图片、视频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进行气候类型知识问答,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增强信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气候年级:七年(2)班学科:地理教师:课题:世界气候时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地区,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性很大。

(2)了解气候类型的纬度差异及同一纬度的东西(海陆)差异。

(3)了解几种典型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

(4)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定性区别不同类型的气候在温度、降水方面的不同特点(主要差异),利用气温和降水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尝试利用典型案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气候灾害对环境的危害。

二、重点:1、影响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2、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三、难点:运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五、教具准备:PPT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天气的知识以及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知识,本节课是对前几节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讲授新课我们知道,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稳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不同的气候影响下各地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

屏幕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认识不同的气候影响下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

过渡:形成不同自然环境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全球气候分布情况怎样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复习的第一个内容。

板书:一、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1、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看世界气候分布图,认识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大活动1: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活动方式:小组合作;竞赛形式活动主要内容:①按纬度位置②按海陆位置读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4.4.1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4.4.1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二)综合思维目标1.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理实践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图例画出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进一步落实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人地观念目标1.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描述气候特征。

三、教材设计思路气候这部分内容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时,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打好基础,该讲的内容要讲透;二是把握难度,课程标准未要求的内容不随意扩充;三是突出方法,在活动式课文中,要适时适度地安排运用各种图标、数据分析气候事物和现象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想一想:你知道敦煌壁画千年不褪色的原因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和当地干燥的气候密切相关。

(承转)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世界的气候》。

【讲授新课】教师提问:还记得气候的两大要素吗?我们前面分别用了两节内容来讲解。

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气候地区差异的具体表现,通过了解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我们就可以了解气候。

展示课件:教师讲述:同样的道理,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也是通过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读一读:了解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的一般方法(图3.25)教师讲述: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

(承转)下面我们就来现学现买了。

学生活动一:比较气候差异。

方法指引:按图4.23提示的方法。

问题引领:1.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温特征,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

2.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降水特征,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江西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

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63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64页的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
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表2 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布
(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
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2)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的西岸热带沙漠气候。

(3)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

(4)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的西岸温带季风气候。

(5)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谈一谈: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那里的气候如何?
第二课时
教师引导:
1.一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受那些因素的影响?(答: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气候要素包括哪两个方面?(答:气温、降水)
教师小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它们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活动1
教师引导:读图3.29
1.A位于什么带?B位于什么带?(答:A位于热带,B位于寒带)
2.热带、寒带的气温有何特点?(答: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低温)
3.A、B谁的降水多?谁的降水少?(答:A降水多,B降水少)
4.A、B谁的纬度高?谁的纬度低?(答:A的纬度低,B的纬度高)
教师小结: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海洋广阔,水分蒸发旺盛,大气暖湿,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而两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微弱,大气干冷,很难形成降水。

活动2
提问引伸:
1.北纬40℃~60℃亚欧大陆的东、中、西部分别是什么气候?
(答: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北纬40℃~60℃亚欧大陆的东、中、西部分别属于什么降水类型?
(答:夏季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常年湿润区)
教师小结: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太平洋,夏季受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亚欧大陆的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全年受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常年湿润;亚欧大陆内陆距海洋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少。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表现的尤为显著。

活动3
教师引导:读图3.30
1.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答:A坡,因为A是迎风坡)2.此地是什么地形?(答:山地)
教师总结:受地形影响A坡降水比B坡多。

巩固练习: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纬度位置)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湿润。

(海陆位置)
过渡: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环境中,必然与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读书讨论:
仔细阅读第60页的课文,看看它们提供了那些信息,并加以总结。

(1)气候对人们穿着的影响。

(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气候异常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酷热、严寒、洪水、干旱等。

想一想: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实例说说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吗?
引伸提问: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人民搬迁了,你知道是什么因素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吗?(同学阅读68页的“气候变暖”小资料,探寻答案)
教师小结:气候可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反过来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谈一谈:你家乡的气候怎样?你可以分析那里的气候影响因素吗?
课堂练习
1.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1)昆明四季如春(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明天大风降温(4)极地地区全年严寒((l)(4)是说气候的,(2)(3)是说天气的)
2.庐山、九江纬度相近,但九江气温比庐山高.其影响因素是:
(1)地形因素(2)海陆因素(3)纬度因素(4)洋流因素
3.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1)中南半岛(2)印度半岛(3)亚马孙河流域(4)澳大利亚中部
板书计设
1.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3.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