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绪论第一章1、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1)体内试验;(2)体外实验;(3)人个体实验;(4)流行病学研究。

2、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起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3、除了剂量外,接触条件如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等因素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及性质也有影响。

4、在一定条件下,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它种类的生物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选择毒性。

受到损害的生物或组织器官称为靶生物或靶器官,未受损害的即为非靶生物或非靶器官。

外源化学物在靶器官中的浓度并不一定是机体中的最高浓度部位。

例如,甲基汞由于亲脂性而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它的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但甲基汞在脑组织中的浓度却远低于肝脏和肾脏。

5、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称为速发性毒作用。

如氰化钾和硫化氢等引起的急性中毒。

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称为迟发性毒作用。

如某些有些有机磷类化合物具有迟发性神经毒病作用。

6、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如脑是甲基汞的靶器官,肾脏是镉的靶器官。

毒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该物质在靶器官中的浓度。

但靶器官不一定是该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

例如。

铅浓集在骨中但其毒性则由于铅对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其它组织的作用所致。

同样DDT在脂肪中的浓度最高,但并不对脂肪组织产生毒作用。

在全身毒作用中常见的靶器官有神经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肝、肾、肺等。

机体与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引起毒性效应的器官称为效应器官。

食品毒理学资料

食品毒理学资料

食品毒理学资料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展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食品毒理学:是借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办法,讨论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和可能的有益作用的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平安限量和评定食品平安性的一门科学。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伤害作用或使机体浮现异样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毒性: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伤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普通性的伤害及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的能力等。

毒效应谱: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按照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

靶器官:指化学物质被汲取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直接发挥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该类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纳的检测指标。

接触生物学标志: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

效应生物学标志:可以测出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的异样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转变,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对化学物质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指标。

量反应:指反应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质反应:指反应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详细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表示。

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肯定致死剂量(LD100):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所有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LD50):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浮现死亡所需的剂量。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重点

第0章1、食品毒理学的定义食品毒理学是大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食品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和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其安全限值,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2、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毒理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Science 科学,是毒理学研究中观察和收集资料,即获得论据和事实。

Art 艺术,是指如何应用这些毒性资料(事实和数据),来预测对人群、动物和其他环境生物的潜在危害从而形成假说和外推,即从动物外推到人体,从人体外推到群体的过程。

第一章1、基本概念:毒物、毒性、毒作用、毒效应谱、选择毒性、靶器官、半数致死剂量、NOAEL 、阈剂量、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毒物一词的概念实际上很模糊,因为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条一般毒性试验 特殊毒性试验微生物试验哺乳动物试验致突变 致癌 致畸器官水平 组织水平 细胞水平 亚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件的不同、剂量的不同,二者之间通常可以转化。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毒性作用:也称为毒效应,是指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毒效应,效应的范围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异常改变到明显的临床中毒表现,直至死亡。

毒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产生一系列的性质与强度的变化,称之为毒效应谱。

不同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损害作用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是选择毒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效应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LD50/LC50):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或浓度。

NOAE也称为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 level,MNEL)、未观察到有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是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目前现有认识水平,用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试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发生。

食品毒理学资料归纳

食品毒理学资料归纳

第一章什么是外源化学物?有那些种类?外源化学物:指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体内产生危害的一切物质。

种类: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日用化学品、药物、食品添加剂、各种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元素、生物毒素。

什么是食品毒理学?包括那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是?食品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存在或可能存在于食品中称为毒物的小分子物质的种类、含量、分布范围、毒性及其毒性反应机理的科学。

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1. 动物及其组织模型模拟试验(主要)a体内试验(整体动物)b体外试验(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2. 限定人体观察3. 群体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毒理学体内实验、毒理学体外实验)【课件】食品毒理学研究内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摄入途径;人体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过程(毒物在体内过程);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毒性性质及大小、毒理机制及安全限量、管理和预防措施。

【书上】a外源化学物b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c营养素的过量摄入与不足【课件中】食品被污染的主要途径和预防措施。

主要途径:a农药污染b工业三废污染c霉菌污染d兽药残留污染e运输污染f加工污染g事故性污染。

预防措施:a限制和禁止一些高残留农药和兽药在农产品及食品动物上使用,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b加强农畜产品收购检验,促进绿色食品生产c整治环境污染,减少食品污染环节d严格兽药及各种饲用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管理,严格执行宰前清除时间和应用限制等使用规范e加强责任心,杜绝食品在加工、包装、储运、运输等环节的人为污染。

第二章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毒物是指较小剂量就可干扰和破坏生物体的动态平衡,甚至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化学物质。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一、名词解释1.原癌基因: 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正常细胞基因, 突变后转化称为致癌的癌基因。

2、化学致癌: 由外源化学物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3.生殖毒性: 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不良效应。

4.性腺毒性: 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性腺的损害作用5、食品毒理学: 是研究食品中外源性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 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6.毒物:在一定条件下, 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后, 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并导致生物体器官组织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性变化的化学物质。

7、毒性:外源性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 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包括一般性的损害、正在发育胎儿的损害(致畸胎)、遗传密码改变(致突变)、引发癌症(致癌性)的能力等。

8、生物转运: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9、生物转化: 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10、被动转运: 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由高浓度想低浓度自动转运的过程。

11.主动转运: 在载体和ATP的参与下, 外源性化学物质体被有选择行的被运输的过程12.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 未被代谢的化学物原形和代谢产物, 不经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13.血脑屏障: 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14、胎盘屏障: 由位于母体血液循环系统和胚胎之间的几层细胞构成, 是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屏障。

15.生物半衰期: 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学物由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生物半衰期。

16.肠肝循环: 化学毒物及其代谢物由胆汁进入肠道。

一部分可以随粪便排出, 一部分由于肠液或者细菌的酶催化, 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肠道重吸收, 重新返回肝脏, 形成肝肠循环。

《食品毒理学》期末知识点

《食品毒理学》期末知识点

食品毒理学1.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有害改变的最后高剂量或浓度。

2.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3.最小有作用剂量(LOAEL):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5.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6.LD50:指化学物质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7.LD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8.生物转运: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

9.生物转化:ADME过程中外源化学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称生物转化。

10.代谢解毒:又叫失活,经生物转化大部分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亲水性增强,易于排出体外,毒性降低。

11.代谢活化:少数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经代谢转化后,化学性质更加活泼,生物活性增强,毒性增强,甚至产生致癌、致突变和致畸。

如苯并比和芳香胺致癌物本身并不致癌,经代谢转化后才具有致癌作用。

12.发育毒性的颠换和互换13.细胞分化概念: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14.什么是致畸作用:由于外源化学物干扰,活胎产仔、胎儿出生时某种器官表现出结构异常。

15.什么是生殖毒性:生殖毒性指对雌性和雄性生殖功能或能力的损害和对后代的有害影响。

16.生物学标志物有哪几种:暴露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生物学标志。

17.风险分析的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

食品毒理学第一章

食品毒理学第一章

食品毒理学第一章绪论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损害作用的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一、基本术语1. 毒物及其分类1.1 概念毒物(toxicant) P10 :在一定条件下,当此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后,积累达一定的量,能与身体内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机生命,这样的有害物质称为毒物。

毒物的特征:⏹①对机体不同水平的有害性,但具备有害性特征的物质并不是毒物,如单纯性粉尘。

⏹②经过毒理学研究之后确定的。

⏹③必须能够进入机体,与机体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2. 毒性及其分级2.1 概念毒性(toxicity)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2.2 毒性分级全世界尚缺乏统一的毒性分级标准WHO 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P11我国卫生部1994年《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标准》LD50(大鼠经口)极毒、剧毒、中毒、低毒、实际无毒和无毒3. 毒性作用及分类3.1 毒性作用(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毒效应、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3.2 毒性作用分类速发性毒作用(i m m e d i a t e e f f e c 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迟发性毒作用(d e l a y e d e f f e c t)是指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局部毒性作用(l o c a l e f f e c 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一1、毒性:内剂量、外剂量、生物学标志物有哪些分别的意义1接触剂量,外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如人、指示生物、生态系统的接触剂量,可以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持续接触;2吸收剂量,内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3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1接触标记:可检查在细胞、组织或体液内某些致癌物的含量,用以衡量接触的水平;这类标记测定结果只说明机体接触情况,不说明所接触物质对机体,特别是靶细胞是否已起作用; 2生物效应标记:反应致癌物对于靶子或相类似部位所造成的损害,这些损害可能与肿瘤有关;3敏感性标记:是一类衡量致癌物反应性个体差异的标记;可用于检查出肿瘤高危个体; 以上三类生物标记在化学致癌研究中常用于三个方面:1病因学研究确立某种因素与某种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2用于危险度评价使用生物有效剂量衡量PAH的危险度比其他接触参数更为直接;比利用肿瘤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更为敏感,更有利于是危险度评价应用于预防;3用于干预试验中临床流行病学观察;2、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许多化学物质有特定的靶器官,另有一些则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多种原因; 3、剂量-反应关系剂量-量反应关系: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发生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剂量-质反应关系: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在毒理学研究中,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被视为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4、LD50LD50:指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5、首过效应首过效应:除口腔和直肠外,从胃和肠吸收到局部血管的物质都要汇入肝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再进入体循环;由于肝脏具有代谢外源化学物的功能,这种未到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称first-pass effect;现在,将在吸收部位发生代谢后再进入体循环的现象都理解为首过效应;6、生殖毒性生殖毒性: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不良效应;发生于生殖细胞、受精卵、胚胎形成期,也可发生于妊娠、分娩和哺乳期7、代谢活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其毒性被增强的现象,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化学物无毒性→活性中间产物毒性→产物无毒;生成亲电子剂;生成自由基;生成亲核剂;生成氧化还原剂;8、畸形畸形:发育生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严重;轻微9、相加、协同、拮抗、抑制、独立作用相加作用:相加作用:各化学物低于无作用水平时也可发生联合毒作用协同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单个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物效应的总和,即毒性增强拮抗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低于各化合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功能性拮抗、化学性拮抗、配置性拮抗、受体性拮抗加强、抑制作用:若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或毒性很强,而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可增强或降低另一种化学物的毒效应;独立作用:各化学物低于无作用水平时联合作用为零二1、急性毒性实验的目的;处理时间;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评价参数一急性毒性试验定义、处理时间: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目的:①测试和求出化学毒物对一种或几种试验动物的致死量以LD50表示以及其它的急性毒性参数,了解急性毒作用强度;②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了解急性毒作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和致死原因,提供化学毒物的急性中毒资料、初步评价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③探求化学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④为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试验的染毒剂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⑤研究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⑥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二慢性毒性试验定义:在3个月以上的重复染毒;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目的:确定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的效应谱,对在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发现的毒作用提供新的信息,并发现在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未发现的毒作用;②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③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确定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提出此受试物的安全限量参考值;④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损害的可逆性;⑤亚慢性毒性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及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⑥确定不同动物物种对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效应的差异,为将毒性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观察指标:1.一般综合性观察指标: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食物利用率2. 一般化验指标:3. 系统尸解和病理学检查:1脏器湿重、脏器系数脏/体比值如肝/体比,即全肝湿重/体重1002病理学检查4.特异性指标2、食品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1生物试验:采用各种哺乳动物、水生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等,但常用的仍是哺乳动物,可采用整体动物、离体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亚细胞甚至DNA进行根据所采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2人群和现场调查:根据已有的动物试验结果和食物的化学特性,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指标,观察试食人群的反应及量-效关系;3、食品添加剂的有益、有害作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外观、风味和防腐等性质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有益作用:一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防腐剂: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抗氧化剂: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其稳定性和耐藏性二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四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五有利食品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六满足其它特殊需要有害作用:(一)食品添加剂本身的危害(二)掺杂作假(三)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急性和慢性中毒(四)引起变态反应(五)体内蓄积(六)混合反应毒性4、影响外源性化学毒性的因素有哪些化学物因素1、化学结构: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与营养物和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2、理化性质:溶解性、分散度分子量,颗粒,比重、挥发性和稳定性、血/气分配系数、电离度和荷电性3、不纯物或杂质5、化学致癌物的代谢特点:一、代谢以氧化过程为主二、所形成的终致癌物具有亲电子性三、能与DNA结合造成DNA的损伤四、引起突变,诱发肿瘤6、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一)基因突变:碱基置换、移码突变(二)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三)染色体数目异常:整数倍、非整数倍三1、Ⅰ、Ⅱ相反应在生物转运或转化中的意义:一Ⅰ相反应:指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使外源化学物暴露或产生极性基团,如-OH、-NH2、-SH、-COOH等,水溶性增高并成为适合于Ⅱ相反应的底物;促使外源化学物极性增高,脂溶性降低,水溶性增大;反应产物多数失去毒物活性灭活,也有少数化学物经转化后形成有毒理活性的代谢物,个别无毒理活性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形成活性代谢物,产生作用活化;二Ⅱ相反应:又称为结合作用conjugation;Ⅱ相反应中,毒物原有的功能基因或由I相反应引入暴露的功能基因与内源性辅因子反应;除了甲基化和乙酰化结合反应外,其他Ⅱ相反应显着增加毒物的水溶性,促进其排泄;2、外源化合物对机体毒性的性质和强度受哪些方面的影响5个方面的影响:化学物因素、机体因素、暴露因素、环境因素、化学物的联合作用1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与营养物和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理化性质:溶解性、分散度分子量,颗粒,比重、挥发性和稳定性、血/气分配系数、电离度和荷电性不纯物或杂质2机体因素:物种、品系遗传学差异个体遗传学差异其它因素免疫、年龄、性别、营养3暴露因素:暴露剂量与内剂量、暴露途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暴露持续时间、暴露频率、溶剂和助溶剂4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噪声、振动与紫外线、昼夜与季节节律、动物饲养条件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非交互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交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2、化学致癌物判定需要哪些证据1.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必须具备两项以上由不同研究者在不同地点、不同对象中以不同调查方法获得的结论相符的证据;2.动物实验证据:至少有两项按现行常规设计进行,符合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在不同物种动物所得结果一致的动物致癌物鉴定资料;定性判别:该化学物能否致癌;定量判别:进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推算可接受的危险度的剂量或人体实际可能接触剂的危险度常用的致癌物判断方法:1、短期试验:一致突变试验二恶性转化试验细胞转化试验三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2、动物致癌试验3、人类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人类致癌物主要根据: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能够重复;②有剂量----反应关系;③有动物致癌阳性结果支持;3、评价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遗传学实验、观察目的、试验入选原则、如何选择(一)试验目的:1)检测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性,预测其对哺乳动物及人的致癌性2)检测外源化学物对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预测其对人类的遗传危险性(二)观察目的:遗传学终点分为4类:1)基因突变2)染色体畸变3)染色体组畸变4)DNA原始损伤(三)入选原则:关于遗传毒理学成套观察项目中,试验可入选的原则有:①选择的遗传毒性试验应包括4种类型的遗传学终点;②通常的实验材料有病毒、细菌、真菌、培养的哺乳细胞、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等;③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配合;④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通常,对于一种受试物应当先用原核细胞或体细胞的体外试验按遗传学终点合理配套进行试验,并对有阳性结果的遗传学终点验证其在体内的真实性,再行选用生殖细胞致突变试验进行遗传危害的评价;(四)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1)基因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2)染色体畸变试验:染色体分析、微核试验3)DNA损伤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食品毒理学笔记整理

食品毒理学笔记整理

食品毒理学绪论第一节食品毒理学概述一、食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 )卫生安全、无毒无害;2 )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3 )感官性状良好、可被人体接受。

二.三个概念1.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

不是所有的外源化学物都是健康无害的。

2.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3. 毒物与药物毒性的相对性及条件性。

毒物与药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毒性的定量。

有毒物质主要通过化学损伤使生物体受其损害。

三.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达到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四.本学科的研究方法1.微观方法: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观察到多方面毒作用现象。

2.宏观方法: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3.微观和宏观的相互结合。

五.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in vivo test)和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

要判定某个毒物对人危害程度,只有具体在人类本身直接获得证实,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

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1.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

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的毒作用。

体内试验影响因素较多,难以进行代谢和机制研究。

2.体外试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体外试验系统缺乏整体毒物动力学过程,并且难以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慢性毒作用。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1.外源化合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因此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2.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毒理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发展与生命科学同步。

3.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援化合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他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学科。

4.研究方法: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

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5.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实验。

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的毒作用。

6.体外实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cell或cell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援化合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7.帕拉塞尔苏斯对毒理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提出毒物是化学物的概念;检测生物体对化学物的反应需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应注意区别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同是化学物的特性,两者有时难以区分;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唯有剂量使之区分为毒物还是药物;物质本身不是毒物,主要是计量才使一物质变成毒物。

8.解毒剂:指可以解除毒性的物质9.毒理学的发展: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按研究对象分·按靶器官分·按机制研究分·按研究领域分)2.从整体动物试验到替代试验(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

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3.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4.从危险度评估到危险度管理10.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既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11.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至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绪论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外源性化学物(xenobiotics)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瑞士人Paracelsus奠定了毒理学的基础。

提出剂量的概念。

第一章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外源性化学物称为毒物毒性(toxicity):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毒作用:又称毒性效应,毒物对动物有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损害作用。

毒效应谱:指化学物质对机体引起的毒性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靶器官:是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

影响毒性的因素①机体因素:与年龄、遗传背景、性别、饮食、生理和健康状况有关,化学物的剂量、接触途径、接触期限和频度等有密切关系。

a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b化学毒物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的差异d不同机体或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所致损伤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②接触条件接触途径;接触期限;吸收速率;接触频率③外源化学物结构和性质a功能基团与毒性的关系b基团的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c光学异构与毒性的关系d外源化学物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解离度、解离常数(pKa)、旋光度、表面张力、相对分子质量、挥发性和相对密度等。

)生物学标志:又称为生物标志物或生物学标记,是指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以及反映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生物学标志的分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剂量(dose)是指人为给予机体或机体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的化学物的数量,它是决定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的最主要因素。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重点整理绪论1.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区别(1)概念不同:食品安全是种概念,食品卫生是属概念.(2)范围不同: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而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3)侧重点不同: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 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2.常用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1)从方法学来分•微观方法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观察到多方面毒作用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极微小的毒作用表现。

•宏观方法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2)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体内试验(in vivo test)实验对象采用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豚鼠、家兔、仓鼠(hamster)、狗和猴等。

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3.毒理学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其他研究领域:法医毒理学、临床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4.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定义毒理学: 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传统定义)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综合学科。

(现代定义)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 :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第一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定义:靶器官、剂量-量反应关系、剂量-质反应关系、半数致死量LD50、NOAEL、生物学标志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食品毒理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食品毒理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1.动物实验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2.动物实验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两种方法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英文缩写:FDA4.FAO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缩写5.6.生物学标志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7.LOAEL是指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8.NOAEL指未观察到有毒害作用的剂量9.ZCH(慢性毒作用带)大,表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10.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11.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2.Zac(急性毒作用带)小,表明发生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3.LD50 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的最重要参数14.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15.衡量毒物毒性的指标是剂量16.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剂量17.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称质反应18.可以用某种测量数值来表示,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是量反应19.通过检测人体的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集体接触这些重金属的水平,这些生物学标志称为:接触性生物学标志物20.机体中可检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这种生物学标志称为:效应性生物学标志物21.如谷丙转氨酶活力增高表示有肝脏损伤,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力增高,这些生物学标志称为:效应性生物学标志物22.毒理学当中的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23.根据接触化合物的毒性不同,毒性大小的顺序是:静脉注射>经呼吸道24.被动转运主要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水溶扩散、易化扩散25.一般情况下,外来化学物的吸收主要是经肠道、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行26.机体对化学毒物的处置过程(ADME)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27.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膜动转运28.体内主要的储存库: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组织、骨组织29.排泄的主要途径:肾脏排泄、肝脏排泄30.毒物排泄的最主要途径是:肾脏31.能顺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32.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肝脏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毒作用持续时间33.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34.经呼吸道吸收的主要部位:肺泡35.经皮肤吸收的主要部位:表皮36.水俣病是由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属汞37.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38.生物模式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总称;生物膜在集体中主要起隔离功能、进行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的场所、内外环境物质交换屏障三个作用;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由媒体介导,可饱和。

食品毒理学总结

食品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总结第一章绪论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中天然成分。

主要任务: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是评价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基础。

主要研究方法:动物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化学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限量制定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1、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2、毒性、毒性分级: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

⏹毒性作用分类:(1)变态反应、(2)特异体质反应 (3) 速发与迟发性作用 (4) 局部与全身作用 (5)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6)功能、形态损伤作用4、生物学标志,种类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背⏹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毒物举例: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苯可抑制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强酸、强碱可引起局部的皮肤粘膜的灼伤等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效应和反应的区别:效应(effect)——涉及个体,量反应。

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表示其强度。

反应(response)——涉及群体,质反应。

百分率或比值表示⏹2、剂量-反应曲线常见类型?1)、直线:正比例,少见,一定剂量范围内。

剂量增加,强度增加。

正比2)S形曲线:常见,慢-快-慢。

对称和非对称,后者常见低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强度增加较为缓慢3)、抛物线:先升高后降低。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重点

食品毒理学1、量反应----效应:指一定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属于剂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变化的程度可以用剂量单位来表示。

效应是对个体而言。

质反应----反应:指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程度的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其观察结果以“有”或“无”、“异常”或“正常”等计数资料来表示。

2、毒作用带:是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

3、最低有害计量(概念、意义、阶段)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4、肠肝循环:(意义、作用)定义:一部分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随同胆汁进入小肠后,在肠粘膜和肠内菌丛的水解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脂溶性较高的产物,它们又被肠道重新吸收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这种现象被称为肠肝循环。

毒理学意义:由于有些外源化学物再次吸收,使其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毒性作用增强。

5、毒物分布定义: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毒物分布的特点:不均匀分布毒理学意义:研究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分布规律,有利于了解化学毒物的靶器官和贮存库,进而探讨其中毒规律和防治措施。

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因素:(1)与血浆蛋白结合动态平衡(2)组织器官的血流速度(3)化学毒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贮存库定义体内的贮存库:与血浆蛋白结合作为贮存库、肝和肾作为贮存库、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化学毒物在体内贮存的两重含义:•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减少在靶器官中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能成为一种游离型化学物的来源,具有潜在的慢性中毒的危害6、致癌物质(作用阶段、分类详细)致癌作用:环境中有害因素引起或增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规律,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其安全限值,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2.怎样理解食品安全性:①有毒与无毒是相对的,关键是物质与机体的接触量②有毒不等于实际伤害,没有一种物质是决定的安全③食品安全性: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长期食用,对使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把握3.外源性化学物是指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4.危险度,危险性或危险度,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终生接触某环境因素引起个体或群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的预期频率。

5.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既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6.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7.损害作用是外源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引起功能紊乱、损伤、疾病或死亡的生物学效应,是毒性作用的具体体现,可能引起机体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可能缩短,机体功能容量降低,机体对外加应激代偿能力降低和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非损害作用是外源化学物作用与机体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代偿能力的损伤8.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9.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10.接触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11.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2、外源化学物: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3、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4、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5、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它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6、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效应器官:机体与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引起毒性效应的器官。

8、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9、剂量:指给予机体或机体接触的毒物的数量,它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10、致死剂量:指某种外源化学物能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11、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是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12、最大无作用剂量: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认识水平,用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

13、毒作用带: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

14、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指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学物的总量。

15、分布: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

16、贮存库:进入血液的外源化学物在某些器官组织蓄积而浓度较高,如果外源化学物对这些器官组织未显示明显的毒作用,称为贮存库。

17、生物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18、Ⅱ相反应:19、自由基:指含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

20、急性毒性: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在24h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学物之后所引起的快速剧烈的中毒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及形态改变,甚至死亡效应。

21、蓄积作用:如果一种外来化学物反复多次进入机体而且其前次进入剂量尚未完全消除,则这一化学物在体内的总量将不断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的蓄积作用。

22、亚慢性毒性:指试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来化学物所出现的中毒效应。

23、慢性毒性作用:指以低剂量外来化学物长期(生命大部分时间或终身接触)给予试验动物接触,其对试验动物产生的慢性毒性效应。

24、生殖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磁性生殖功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不良效应。

25、致畸物:能引起妊娠的人或试验动物产生畸胎的外源化学物。

26、致畸试验:指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27、致畸指数: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

28、胚胎毒性作用:指外源化学物对母体子宫内发育的胚胎或胎儿产生的毒性作用。

29、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组成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中DNA序列发生的变化。

填空题1、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进行。

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2、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分为:速发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对形态或功能的影响、过敏性反应、特异体质反应。

3、生物学标志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4、致死剂量可分为绝对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最大耐受量。

(了解具体事例)5、阈剂量包括急性阈剂量和慢性阈剂量。

6、毒作用带包括急性毒作用带和慢性毒作用带。

(理解两种毒作用带)7、排泄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经肺和其它途径排泄。

8、Ⅱ相反应分为葡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化作用、氨基酸结合、甲基化作用、谷胱甘肽结合。

9、机体对氧化损伤的防御系统包括非酶类和酶类抗氧化系统。

10、急性毒性实验动物染毒方法包括经口(胃肠道)接触,有灌胃、掺入饲料法、吞咽胶囊;经呼吸道接触,有吸入接触、将受试物注入实验动物气管——肺内;经皮肤接触。

11、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有致死剂量或浓度,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和其它指标观察(中毒症状、死亡与死亡时间、体重、其它指标)。

12、LD50的计算方法有寇氏法及改进寇氏法,概率单位-对数图解法,霍恩法。

简答题1、反映毒作用终点的观察指标有哪几类,各自有何优缺点?答:反映毒性作用终点的观察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异指标,优点是这类指标的出现于特定外源化学物之间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常有助于中毒机制的阐明,不足之处是这样的指标在完成系统的毒理学研究之前常难以确定,而且由于指标的多种多样,无法对不同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大小进行比较;另一类是死亡指标,优点是该指标简单、客观、易于观察,可作为衡量不同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的外源化学物毒性大小的标准,缺点是不能反映毒作用的本质。

2、量反应与质反应理解)答:反应分为两类:一类属于计量资料,称量反应;一类效应属于计数资料,称质反应。

3、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机体对化学毒物的处置可简单地分成相互有关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四个过程(ADME过程)。

外源化学毒物经与机体接触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为吸收;然后由体循环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中分布;在组织细胞内经酶类催化发生化学结构与性质变化的过程称为转化或代谢转化;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形成新的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即代谢产物;最后外源化学毒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过程离开机体。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化学毒物的代谢和排泄称为消除。

4、毒物在体内贮存的意义?答:毒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在靶器官中的化学毒物的量,另一方面可能成为一种游离型化学毒物的来源,具有潜在的危害。

5、肠肝循环造成的后果?答:肠肝循环使化学毒物从肠道排泄的速度显著减慢,生物半减期延长,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6、生物转化的意义?答:水溶性增加,毒性降低。

:8、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答: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毒物因素①化学结构:同系物的碳原子数、烃基、分子饱和度、卤素取代、羟基、酸基和酯基、氨基、构型、有机磷化合物结构与毒性②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电离度、挥发度和蒸气压、分散度③不纯物含量④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接触途径、溶剂、毒物浓度与容积、交叉接触(2)环境因素①气温、气湿和气压②季节和昼夜节律③动物笼养形式④毒物与联合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3)机体因素①代谢酶的多态性②种属和个体差异③受体与毒作用敏感性④其它因素对于毒作用敏感性影响:性别与激素、年龄、营养与健康9、急性毒性试验目的?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为进一步的蓄积性试验、亚慢性与慢性毒作用试验及其它特殊毒性试验的实验设计的剂量选择和毒性判断指标提供依据。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以便对一种化学物的毒性有初步的了解,包括临床症状、生理生化、病理变化及受试物的毒性性质和可能的靶器官等。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10、急性毒性试验设计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有哪些要求?答:实验动物的选择应进行动物种属选择,应尽量选择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东区,要求试验操作方便、易于饲养管理、易于获得且价格较低的动物;进行动物品系、性别及年龄的选择,年龄一般选用初成年者,最常用的是畜生2~3月龄、体重分别为200g和20g左右的大、小鼠。

11、蓄积系数法的原理及其分类?答:其原理是在一定期限内以低于致死剂量(小于LD50剂量)间隔分次给予试验动物,直至出现预计的毒性效应(或死亡)为止。

蓄积系数K越大,蓄积毒性越弱,反之蓄积毒性越强。

蓄积系数法根据分次染毒剂量的不同又分为固定计量法、定期递减剂量法和20d法。

12、亚慢性毒性作用的试验目的?答:(1)探讨试验动物长期接触外来化物可引起有害效应的剂量,以估计该化学物慢性接触的危险性,为进一步进行慢性毒性试验提供接触剂量的设计范围;(2)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或阈浓度,确定对动物的毒作用性质、发生毒效应的类型和靶器官并初步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即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依据化学物对试验动物亚慢性毒作用的效应确定选择慢性毒作用试验的观察指标。

(3)根据化学物的亚慢性毒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估计慢性接触的危险性,为初步提出接触该化学物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13、慢性毒性作用的试验目的?答:为了评价动物长期接触某受试物后可能出现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以确定外来化学物的毒性下限,即长期接触该化学物可以引起机体危害的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最终评价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提供依据,为进行该化学物的危险评价与制定人接触该化学物的安全限量提供毒理学依据,如最高允许浓度和每日允许摄入量等。

15、致畸试验动物选择?答:致畸试验中动物的选择,除参照毒性试验中选择动物的一般原则,即食性和对受试物代谢过程与人类相似、体型小、容易饲养和繁殖以及价廉外,还应特别注意妊娠期较短而一致、产仔数多和胎盘结构与人类接近且发畸形率较低等特点,一般选用两种哺乳动物,首先为大鼠,此外可采用小鼠或家兔。

16、体外致畸试验的方法有哪些,试验的优点是什么答:体外致畸试验的方法主要有体外全胚培养、器官培养和细胞胚培养三个层次的试验。

优点:①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方法快速,有时48h可观察结果;②可利用人类的血清、尿液进行试验,便于直接观察受试物对接触人群的作用;③可利用单加氧酶或微粒体等酶观察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对其致畸作用以及发育毒性的影响;④容易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有可能排除母体中一些其它干扰因子和母体对致畸原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