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备考第十五单元必考部分综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十五单元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真题训练】2022年中考一轮物理单元复习一遍过(原卷版)

第十五单元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真题训练】2022年中考一轮物理单元复习一遍过(原卷版)

第十五单元简单机械【真题训练】(原卷版)一、选择题1.(2021·广西贺州市)现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钩码,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的A点挂几个钩码()。

A.1 B.2 C.3 D.42.(2021·湖北荆州市)2021年1月30日,荆州沙市机场正式通航,为荆州640万人口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某游客来机场乘机,他所用的拉杆旅行箱示意图如图所示。

装有物品的旅行箱整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

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使旅行箱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旅行箱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其它条件不变时,仅缩短拉杆的长度,拉力F减小;C.其它条件不变时,使拉力F的方向沿顺时针改变10°,拉力F增大;D.箱内物体下滑,重心位置由B变至B′,拉力F增大3.(2021·北京中考真题)图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园艺剪B.筷子C.瓶盖起子D.核桃夹4.(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天,小敏同妈妈上街去买菜,看到用杆秤称土豆的情景如图所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杆秤平衡时,秤砣的质量跟秤盘中土豆的质量相等;B.杆秤平衡时,盘中土豆所受的合力一定大于秤砣所受的合力;C.杆秤平衡时,盘中土豆所受的合力一定等于秤砣所受的合力;D.杆秤平衡时,盘中土豆所受的合力一定小于秤砣所受的合力5.(2021·山东潍坊市)“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应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

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所示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用力沿a、b、c、d方向关闭水龙头,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A.a B.b C.c D.d6.(2021·湖南衡阳市)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B.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7.(2021·江苏扬州市)有关蜡烛跷跷板的小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自动洗衣机上有三个触摸开关,当闭合总开关时,洗衣机处于待机状态,当闭合洗涤开关时,电动机带动滚筒工作:当洗涤结束后,闭合烘干开关自动进行烘干衣服。

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创造了电荷B.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C.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D.若用该玻璃棒靠近某轻质小球时互相吸引,该小球一定带负电3.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正电荷移动方向由A到BB.电流方向由B到AC.电流方向由A到BD.正电荷移动方向由B到A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和L2两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是()A.S1、S2断开,S3闭合B.S1、S3闭合,S2断开C.S1、S2、S3都闭合D.S1、S3闭合,S2断开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1、S2闭合时,R1、R2并联B.S1,S2闭合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C.S1,S2闭合时,电流表A1测量的是R1的电流D.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示数为0.2A6.如图,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负电荷运动方向为甲→乙,乙箔片张角增大B.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C.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乙→甲,电流方向乙→甲D.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7.小明同学按如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泡不亮,然后他拿来一根导线直接连在甲灯泡两端,此时两灯泡仍不亮,于是他取下这根导线,直接连在乙灯泡两端,此时发现甲灯亮了起来,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出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甲灯泡断路B.乙灯泡断路C.乙灯泡短路D.甲灯泡短路8.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A.一定带负电B.一定不带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9.在“组成串联电路”的学生实验中,如图,当将开关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箔片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毛皮带负电C.通过摩擦使物体带上电,本质是创造了新的电荷D.铅笔芯和陶瓷都是绝缘体2.如图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与大地相连),工人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静电释放器清除身体上的静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电释放过程是电子在转移B.“除电”后人体就没有电荷了C.人体与衣服摩擦可创造出电荷D.静电释放器可以由陶瓷制成3.下列电路中,电流表测L2灯电流的是()A. B. C. D.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箔带上了正电B.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金属箔上的电子全部转移到了玻璃棒上D.瞬时电流的方向从玻璃棒到金属箔5.如图是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拖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可以轻松将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B.静电除尘纸与地板带上同种电荷C.静电除尘拖把的工作原理与验电器相同D.与地面摩擦后静电除尘纸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6.为了驾驶安全,大部分电动车上都安装有转向灯装置。

当向左转向时,闭合开关S1,左转向灯亮;当向右转向时,闭合开关S2,右转向灯亮。

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1、S2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L1、L2串联B.电流表A1测灯L1的电流C.电流表A2测灯L2的电流D.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示数大8.如图甲所示,开关闭合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乙图所示,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A.0.44A、2.64A B.0.44A、2.2AC.0.76A、0.41A D.0.44A、1.76A二、填空题9.电脑屏幕上“粘”了一层灰尘,小明想到了一个除尘办法: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了几下,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刻碑名手聂鑫森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

他长得高大魁梧,两只手掌伸开来,小蒲扇一样;指骨节很突出,只要轻轻一握,便咔吧吧一阵脆响,让人觉得那手非常有力气。

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一生中刻过多少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

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

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

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

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

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

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

有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门窗卸了,楼梯拆了,把里面的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

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

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

他后来听说,在望江楼原址,竖起一座巨大的工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

再后来,雕塑拆了,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

现在又在原址重建了望江楼。

他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儿子说:“现在天太热,您暂时别去。

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范玉成答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选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

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

下一道工序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

2023年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十五)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023年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十五)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单元质检卷(十五)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通过对雅砻江干流某河段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是()A.甘蔗制糖B.精密仪器C.高档家具D.有色冶金2.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A.统一管理,科学调度B.修高大坝,增加库容C.招商引资,扩大开放D.疏浚河道,发展交通(2021贵州贵阳二模)同比变化率=(某年产量-上年产量)/上年产量×100%,下图为我国2010—2018年石油产量同比变化率及石油自给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推断图示时间段我国石油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我国石油资源枯竭,开采难度增加B.海外石油进口稳定可靠,价格持续降低C.我国石油勘探技术提高,油田数量增加D.延长我国油田开采年限,保障石油安全4.2016—2018年,我国石油产量同比变化率为负值而自给率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A.汽车逐渐增多,石油使用量增加B.石油发电量所占比率大幅度降低C.新能源占比提高,燃油效率提升D.煤炭资源价格下降,使用量增加海上浮动核电站(如图)也被称为海上移动“充电宝”,是小型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国家,最适合广泛使用海上浮动核电站的是()A.巴西B.印度尼西亚C.冰岛D.尼日利亚6.与陆上核电站相比,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优势是()A.机动灵活,发电量大B.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小C.适用范围广,建设难度小D.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7.美国核工业界一直在寻求建造一种模块化的小型核电站以满足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能源供给,他们认为这些小型核电站应该建造在地下,主要原因是()A.建造在船舶上所需要的成本高B.为了有效防止恐怖袭击C.有利于在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D.阿拉斯加地区海冰广布(2021甘肃兰州模拟)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橡胶材料做成坝袋并固定在河底,再将其用空气或水充胀形成袋式的挡水坝。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十五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十五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安徽池州调研)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2018·南宁三中模拟)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拖家带口"的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

下图是“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黄川镇发展草莓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全年温和湿润,适合草莓生长②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③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④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②④4.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 )①增施农药和化肥,提高草莓单产②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动量 第1单元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动量 第1单元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第十五章 动 量知识网络:第1单元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一、动量和冲量1.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 =mv⑴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⑵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⑶动量的相对性: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选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

题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4〕研究一条直线上的动量要选择正方向2.动量的变化:p p p -'=∆由于动量为矢量,那么求解动量的变化时,其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A 、假设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在选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运算为代数运算。

B 、假设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例1]一个质量为m =40g 的乒乓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v =1m/s 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 '=/s 。

求在碰撞过程中,乒乓球动量变化为多少?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乒乓球的初动量为:s m kg s m kg mv p /04.0/104.0•=•⨯==乒乓球的末动量为: s m kg s m kg v m p /02.0/)5.0(04.0•-=•-⨯='='乒乓球动量的变化为: p p p -'=∆=s m kg s m kg /06.0/04.002.0•-=•-- p ∆p ' p正方向负号表示p ∆的方向与所取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 =Ft⑴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⑵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

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如绳子拉物体做圆周运动,那么绳的拉力在时间t 内的冲量,就不能说是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部分 对接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联系 的观点,看待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时空观念:认识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时空特征,画知识时空 轴。 3.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工业革命与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史实。 4.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培养 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认识生产力的发展 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识马克思统治(阶级矛盾) 2.成立:1871.3.18---5.28 第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1)政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行政机关和司法机构;废
除旧军队和旧警察,建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公职人员。(2)经济: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工人合 作社管理工厂;八小时工作日 。 4.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缺乏工农联盟,没有取得
(四)历史意义1.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不断发 展的开放理论,它创造性的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创造了人 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
前沿。 2.实践上:指导着东欧、东南欧、亚洲、美洲民主运动。 3.组织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各地建立和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第一国际成立 1.背景 :马、恩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积极促进工人阶级 国际联合。 2.成立:1864年 伦敦 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二)巴黎公社成立 1.背景:(1)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民族矛盾)

《第十五章分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21年-2022年)

《第十五章分式》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21年-2022年)

1 ×
3+3
1 ×
5+5
1 ×
7+ 小题,每小题 8 分,满分 16 分)
15.计算:
(1)(
-2016) 0-2 -1+
-31
-2 -(
-3)
2;
(2)16
×
2-4

1 2
0 ÷
1 -2
-3 .
16.化简:
(1)
1+4 x2-4 x+2
÷x-1 2;
1
3
n 都成
立,∴
a+ b= 0, 解得
a- b= 1,
a=21, ∴
1

1 2
+ -21 = 1
b=-
1 2.
( 2n-1)(2n+1) 2n-1 2n+1 2
2n1-1-2n+1 1
,∴
m=1
1 ×
3+3
1 ×
5+5
1 ×
7+
11 + 19×21=2
1- 31+ 31- 51+ 51- 71+
+119-211
(2) a+a+2 ÷ a-2+a+2 .
四、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满分 16 分)
17.先化简,再求值:
4 x-x
÷
x
- x2
2,其中
x2+2x-1=0.
18.解分式方程: 23
(1) x=x+2; (2)
113 2x- 1=2-4x-2.
五、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满分 20 分 )
+ 1) ,∴ x+ 3=- n 或 x+3=- ( n+1) ,即 x1=- n-3,x2=- n-4.(11 分 ) 检 验:当 x1=- n-3 时,x+3=- n≠0,当 x2=- n-4 时,x+3=- n-1≠0,所 以,原分式方程的解是 x1=- n-3,x2=- n-4.(14 分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B.纸质笔记本C.塑料D.2B铅笔芯2.如图所示,游客在干燥的沙漠上游玩时,出现头发竖起如“刺猬头”的静电现象,关于头发带电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头发创造了电荷B.头发带了异种电荷C.头发带了同种电荷D.头发一定带了正电荷3.某同学发明了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当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S1才闭合,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如图所示电路符合要求的是()A.B.C.D.4.小谢在做实验时,先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并观察灯泡亮暗情况后,再闭合开关S2,小谢看到的现象是()A.两只灯泡一直都不亮B.两只灯泡一直亮C.两只灯泡开始都亮,后来L2不亮D.两只灯泡开始都亮,后来L1不亮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灯比B灯亮,则通过A、B两灯的电流大小关系是()A.I A>I B B.I A<I B C.I A=I B 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A.通过L1灯的电流B.通过L2灯的电流C.通过L2灯和L3灯电流之和D.电路中的总电流7.如图所示为一款电动汽车,闭合总开关后,电动机和车灯可各自独立工作。

下列设计的汽车电动机和车灯电路图中,跟该汽车功能吻合且符合实际的是()A.B.C.D.8.如图所示电路,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闭合S1时,两灯都亮,且两个电流表均有示数B.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A2示数会变大C.两个开关都闭合时,若L1短路,L2依然能够发光D.两个开关都闭合时,若L2断路,则两电流表均有示数且示数相等二、填空题9.将气球与干燥的头发摩擦后,看到如图所示的有趣现象。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课时规范练含解析鲁教版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课时规范练含解析鲁教版

第十五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某某7月选考)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

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省级行政区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曲线(含预测)。

据此完成第2~3题。

2.对该省级行政区进行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 )A.GDP增长率B.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C.产业结构的调整D.当地气温的季节分布3.关于该省级行政区2010—2050年的碳排放及预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碳排放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峰值可能会减小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形曲线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峰值出现时间提前隐含碳排放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某地区碳排放净转移量=输出产品隐含碳排放量-输入产品隐含碳排放量。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际隐含碳转移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关于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主要为转入地区B.东南地区主要为转出地区C.总体上由东向西转移D.总体上呈由北向南转移5.造成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隐含碳排放差异的原因是( )A.人口数量B.资源数量C.产业结构D.国家政策据数据统计,中国进口的洋垃圾占世界垃圾总出口量约50%。

此前长达20多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

2018年1月,中国洋垃圾禁令正式生效后,世界固体垃圾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此完成第6~7题。

6.中国此前允许洋垃圾入境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A.原材料缺乏B.可节约成本C.劳动力丰富廉价D.环境承载力大7.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后,下列行业压力最小的是( )A.钢铁行业B.塑料行业C.报刊行业D.家具行业(2020某某日照二模)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人教版物理第15章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第15章单元测试卷
A.必然是串联
B.必然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定
5.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顶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当乙方运动员的剑(图顶用“S乙”表示)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甲方指示灯亮。如图中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 B. C. D.
13.灯亮紧缩机停止工作,并.
【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串联电路中的各用电器彼此影响.
解:打开冰箱门后,可以看到灯亮紧缩机停止工作,也就是说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与电动紧缩机应该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它们之间应该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灯亮紧缩机停止工作,并.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冰箱的工作电路,要知道电灯与紧缩机是并联关系.
D.塑料是热的良导体,汽车运行要发烧,热通过塑料桶传给汽油达到燃点会引发火灾
2.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时,灯泡L1与L2组成串联电路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只控制灯L2的电路是( )
A. B. C. D.
4.节日用的小彩灯,在一个灯泡坏了以后,其他的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则这些小灯泡( )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2均打开时,灯泡L1、L2、L3串联,它们都发光;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三个灯泡是并联的,三个灯泡都亮;
(3)当开关S2闭合,S1打开时,灯泡L2、L3被短路,只有灯L1亮。
16.去掉线CG在E(D)H间接一根导线
【解析】(1)由题图可知,去掉线CG,三个灯泡首尾按序连接,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三盏灯串联;
由电路图可知,几个开关是并联的,当车门都关好,即开关都闭合,灯泡也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猛虎行曹叡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

通泉浸其根,玄雨润其柯。

绿叶何蓩蓩,青条视曲阿。

上有双栖鸟,交颈鸣相和。

何意行路者,秉丸弹是窠。

蓩蓩:盛貌。

(1)这首诗中的“双桐”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2)这首诗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答案:(1)生长于空井;接受泉水、雨水的浸润;枝叶茂盛、交错,枝条屈曲。

(2)没料到有个行路的人,拿着弹弓打这个鸟巢。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和谐的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和对行路人破坏这种和谐之景的不满。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临行与故游夜别何逊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①历稔:历年。

稔,年。

②群匹:众友。

(1)请简要分析“一旦”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两句。

答:答案:(1)“一旦”意为一天之间,突出时间短。

“一旦”与“历稔”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情感落差,表达了作者离别友人时的沉痛心情。

(2)这两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通过描写夜雨和晓灯,营造出寂静、凄清的氛围,表现友人们不忍离去,彻夜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①②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董判官高适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 1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送陈七赴西军孟浩然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1)董判官和陈七的形象有哪些共同处?请简要分析。

答:(2)孟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1)①才能卓越。

董判官在将军帐下做事,是一员才子;陈七文武双全,才能非凡。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示范卷(力学综合)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示范卷(力学综合)

2008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物理研究室 编写力学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顶正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一质点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B .若一质点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一定相等,但有正负之分D .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但方向相反 2.如图,半径为R 的半圆形碗的底部有一小虫(可看成质点).已知小虫与碗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正压力的3倍,若小虫沿碗壁缓慢上爬,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虫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2B .小虫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R C .小虫上爬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D .小虫上爬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3.物体以0v 的速度被水平抛出,当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瞬时速度的大小为05vC .运动时间为g v /20D .运动位移的大小为g v /2224.(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0=r 与cm r 1=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 A .波长一定是4 cm B .波的周期一定是4 s C .波的振幅一定是2 cm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 /s5.在2007年日本东京举行的花样滑冰世锦赛上,申雪/赵宏博在《深思》音乐声中成功夺冠,为他们花滑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申雪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赵宏博远,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猛推的过程中,申雪推赵宏博的力小于赵宏博推申雪的力B .在猛推的过程中,申雪推赵宏博的时间等于赵宏博推申雪的时间C .在刚分开时,申雪的初速度大小等于赵宏博的初速度D .在分开后,申雪的加速度大于赵宏博的加速度6.北京时间2007年2月3 日凌晨零时二十八分,中国在两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计划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相对地面静止的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共面 B .所有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过地心 C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D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7.(2007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 )A . 2B . 3C .4D .5 8.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A .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B .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 .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D .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9、如图甲所示,在弹性限度内,将盘下拉至某处后释放,盘中物体随盘一起做简谐振动,从放手开始计时,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对盘的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10.如图,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受外力1F 和2F 的作用,1F 方向水平向右,2F 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mg F mg F F ≤=+221,sin cos sin θθθB .mg F mg F F ≤=+221,sin sin cos θθθC .mg F mg F F ≤=-221,sin cos sin θθθD .mg F mg F F ≤=+221,sin sin cos θθ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5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7分)在做“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的长度后,再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直径如图甲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1)摆球直径为 cm ,秒表的示数为 s .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 .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半径B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C .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 .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12.(8分)(1)如图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上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电冰箱冷藏室中的照明灯L由门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由温控开关S2控制,要求照明灯和压缩机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特点的是()A.B.C.D.2.卢瑟福用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为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中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a B.b C.c D.d3.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若甲所带电荷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则()A.乙球可能不带电B.丙球一定带负电荷C.乙球一定带正电荷D.丙球可能带正电荷4.如图所示的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

ETC电子标签上有太阳能电池板,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时,太阳能电池板正好对着外面,可以给电子标签的内置超级电容器电池进行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该电容器电池相当于()A.电源B.用电器C.导线D.开关5.如图所示是由一个小灯泡、一个LED(发光二极管)、水果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的电路。

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都发光。

则对应的电路图为()A.B.C.D.6.如图所示,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被气球吸起同时变得蓬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头发与气球带有同种电荷C.气球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或失去电子D.被吸起的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7.如图所示,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

氧原子和各粒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A.a表示氧原子核B.b表示氧原子C.c表示电子D.d表示夸克8.如图所示,小朋友从弯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

关于下滑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B.小朋友下滑的过程中不受重力C.竖起的头发丝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原理和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二、填空题9.家用洗衣机和电热水器可以独立工作,它们是联的。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2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2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二)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不同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成分中什么不同A.磷脂B.脂质C.蛋白质D.糖类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不同。

答案:C2.右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醋酸菌、酵母菌、香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

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A.RNAB.核仁C.细胞壁D.核糖体解析:醋酸菌、酵母菌、香菇和蓝藻均有核糖体,都有DNA和RNA。

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仁。

答案:B3.下列相关实验材料选择正确的是A.选取鸡血细胞液以制取细胞膜B.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用于观察叶绿体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于观察线粒体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解析:获取细胞膜宜采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材料;菠菜叶为绿色,叶片下表皮可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含叶绿体较多);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答案:C4.下列不属于...豚鼠神经细胞和胰脏腺泡细胞共同特征的是A.具有细胞周期B.高尔基体较为发达C.具有分泌功能D.线粒体的数量较多解析:神经元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神经递质,胰脏腺泡细胞具有分泌功能。

答案:A5.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了,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则最可能的解释是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D.该种负离子的载体和Cl-的相同解析:加入该负离子后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可能是该负离子抑制了Cl-的载体的活性,而对K+无影响,或该负离子与Cl-竞争载体,导致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原题卷)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原题卷)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下列现象不属于带电体的性质的现象是()A.用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时,纸屑被吸引B.电视机荧屏很容易吸附灰尘C.从冰箱冷冻室内拿出冰棒容易粘手D.用干燥的毛刷刷衣物时,毛刷上沾有细小的脏物2.下列有关静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三种电荷B.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电荷C.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丝绸带上正电荷D.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上正电荷3.在小亮的学习用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塑料直尺B.铅笔芯C.转笔刀片D.金属圆规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电荷的运动一定能形成电流C.没有电源一定没有持续的电流D.以上说法都不对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小灯泡也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亮。

对此,下列判断中可能的是()A.小灯泡L1断路B.小灯泡L2断路C.开关S断路D.小灯泡L2短路6.如图,教室门口的一个开关可以控制讲台上方的三盏日光灯同时通、断。

这三盏日光灯的连接方式是()A.可能是串联B.可能是并联C.一定是串联D.一定是并联7.你正在考场中完成物理试卷,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约为50℃B.你答卷所用黑色签字笔的质量约为100g C.考场内小广播音箱的工作电流约为1A D.你所用课桌的高约为80cm8.位于医用口罩中层的过滤层是由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制成,能够吸附飞沫。

下列事例的原理与熔喷无纺布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吸起碎纸屑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9.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灯泡L1和L2并联B.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10.如图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下列关于A、B、C三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I A=I B=I C B.I A<I B<I C C.I A>I B>I C D.I A=I B>I C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12.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连接的电路。

2023版新教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十五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原子核(word版含答案)

2023版新教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素养评价十五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原子核(word版含答案)

单元素养评价(十五)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原子核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居里夫人通过α粒子轰击铝原子核,首次发现了中子B .核反应堆中的“慢化剂”是为了减慢反应速度,防止反应过于剧烈C .轻核聚变过程中,会有质量亏损,要释放能量D .原子核的质量越大,比结合能就越小 2.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标志着CSNS 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对于有关中子的研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 .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氦核和中子是裂变反应C .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 .核反应方程21084 Po → y82 X +42 He 中的y =206,X 的中子个数为128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 .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 .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 .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4.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5.[2021·浙江1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 .玻尔第一次将“量子”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C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D .α射线经过置于空气中带正电验电器金属小球的上方,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会变大 6.[2022·合肥模拟]用光子能量为5.0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如图,当开关K 断开时,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1.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1.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 )A .1.6 eVB .2.2 eVC .3.0 eVD .3.4 eV7.某金属的遏止电压用U c 表示,入射光频率用ν表示,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得到U c ­ ν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c 为(已知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A .1.0×1014Hz B .2.0×1014HzC .5.0×1014 HzD .17.5×1014Hz8.2020年12月8日,月表最强“打工人”嫦娥四号迎来从地球出发两周年纪念日.若嫦娥四号上有一块备用的核燃料电池,能在夜里为其提供动力,核燃料为23894 Pu ,23894 Pu 核的转化方程为23894 Pu →234m X +n2 Y ,已知23894 Pu 核、X 核以及Y 核的质量分别为m Pu 、m X 、m Y ,光速为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94 Pu 核比X 核多四个中子B .该过程释放的核能为12(m Pu +m X +m Y )c 2C .该过程为α衰变D .该过程进行的速度随所处环境的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频率相同但光强不同的两束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若实验a 中的光强大于实验b 中的光强,实验所得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 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以a 、b 表示,则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10.[2022·潍坊模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环境交换碳元素,体内碳14的比例与大气中的相同.植物枯死后,遗体内的碳14仍在发生衰变,不断减少,但不能得到补充.现测得甲、乙两种古木样品中碳14的含量分别是现代植物的12 和14 ,由此可以推断甲、乙两种古木的年龄之比大约为( )A .1∶2B .2∶1C .1∶4D .4∶1 二、多项选择题 11.对于钠和钙两种金属,其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用h 、e 分别表示普朗克常量和电子电荷量,则 ( )A .钠的逸出功小于钙的逸出功B .图中直线的斜率为h eC .在得到这两条直线时,必须保证入射光的光强相同D .若这两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具有相同的最大初动能,则照射到钠的光频率较高 12.在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时,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核反应实验.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3015 Pa →3014 Si +01 e②21 H +31 H →42 He +10 n +17.6 MeV③42 He +94 Be →126 C +10 n④23592 U +10 n →14054 Xe +9438 Sr +x 10 n A .①是发现磷的同位素的核反应方程B.②是太阳内部核反应和氢弹的核反应方程C.③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D.④是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其中x=313.氢原子光谱如图甲所示,图中给出了谱线对应的波长,玻尔的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乙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可见光的频率范围约为4.2×1014~7.8×1014Hz,则( )A.Hα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小于Hδ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B.图甲所示Hα、Hβ、Hγ、Hδ四种光均属于可见光范畴C.Hβ对应光子的能量约为10.2 eVD.Hα谱线对应的跃迁是从n=3能级到n=2能级14.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后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之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当用这些辐射出的光子去照射如图乙所示光电管阴极K时,发生了光电效应,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遏止电压为8 V,则( )A.该光电管阴极K的逸出功为7.06 eVB.吸收的光子能量为2.86 eVC.跃迁过程中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是连续的D.辐射出来的10种光子中只有4种能使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单元素养评价(十五)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原子核1.解析: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故A错误;核反应堆中的“慢化剂”是为了减慢中子速度,故B错误;轻核聚变过程中,会有质量亏损,要释放核能,故C正确;原子核质量数越大,原子核结合能越大,但该原子的比结合能不一定越小,故D错误.答案:C2.解析: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 正确;裂变反应是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原子核的反应,而该反应是较轻的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故B 错误;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Be 49)获得碳核(C 612)的实验发现了中子,故C 错误;y =210-4=206,X 的中子个数为206-82=124,故D 错误.答案:A3.解析: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A 错误.光是概率波,不同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也不同于质点;即单个光子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B 错误.单个光子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C 错误.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故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D 正确.答案:D4.解析:A 项是双缝干涉实验,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 项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 项是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D 正确.答案:D5.解析: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减小光的强度,让光子通过双缝后,光子只能一个接一个地到达光屏,经过足够长时间,仍然发现相同的干涉条纹,这表明光的波动性不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A 错误;玻尔第一次将“量子”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B 正确;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子除了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C 错误;α射线可以使金属球附近的空气电离,金属球吸引负离子而使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变小,D 错误.答案:B6.解析:设用光子能量为5.0 eV 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当反向电压达到U =1.60 V 以后,电流表读数为零,因此E km =eU =1.60 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 km =h ν-W 0,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 0=h ν-E km =3.40 eV ,D 正确.答案:D7.解析:eU c =12mv m 2=h ν-W ,U c =h νe−We ,由图像可得U c =0时,νc =5.0×1014Hz.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8.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238=234+n ,94=m +2,解得n =4,m =92,即转化方程为Pu 94238→X 92234+He 24,该过程为α衰变,X 核与 Pu 94238核相比,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故中子数减少2,选项A 错误,C 正确;此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Δm =m Pu -m X -m Y ,释放的能量E =(m Pu -m X -m Y )c 2,选项B 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即该过程进行的速度与所处环境的压强和温度等均无关,选项D 错误.答案:C9.解析: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遏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 c 越大,由于入射光的频率没有变,故遏止电压相同,即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相同.由于a 光的光强大于b 光的光强,所以a 的饱和光电流大于b 的饱和光电流.故A 项正确、B 、C 、D 项错误.答案:A10.解析: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知,古木每经过一个半衰期就有一半的碳14发生衰变,由于甲古木样品中碳14的含量是现代植物的12,则甲古木的年龄大约是碳14的1个半衰期,同理,乙古木样品中碳14的含量是现代植物的14=(12)2,则乙古木的年龄大约是碳14的2个半衰期,所以甲、乙两种古木的年龄之比大约为1∶2,故A 正确,B 、C 、D 错误.答案:A 11.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 k =h ν-W ,又E k =eU c ,则U c =h νe−We ,图线是一条直线,斜率k =he ,且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故选项B 正确、C 错误;延长图线如图,可知纵轴截距的绝对值b =We ,解得逸出功W =eb ,故A 正确;从图像可以看出若这两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具有相同的最大初动能,则照射到钠的光频率较低,选项D 错误.答案:AB12.解析:P 1530→1430 Si +e 10是磷的衰变方程,自然界没有天然的P 1530,它是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的,属于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核反应方程是He 24+Al 1327→P 1530+ n 10,选项A 错误;太阳内部核反应和氢弹的核反应方程是H 12+H 13→24 He +n 10+17.6 MeV ,选项B 正确;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是核聚变反应,故③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选项C 正确;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可知235+1=140+94+x ,解得x =2,选项D 错误.答案:BC13.解析:本题考查对应光谱比较能级跃迁放出光子的种类.根据真空中光速等于波长乘频率可知,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根据E =h ν可知频率越小能量越小,故A 正确;由可见光的频率范围可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为380~710 nm ,则四种光都属于可见光,故B 正确;由E =h ν=h c λ可得E β=2.56 eV ,故C 错误;根据E =h ν=h cλ可知,H α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H β对应光子能量的λβλα倍,约为1.89 eV ,结合能级图可知,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51-(-3.4)] eV =1.89 eV ,故D 正确.答案:ABD14.解析:从n =2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后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由C n 2=10,解得n =5,故吸收的光子能量E =E 5-E 2=2.86 eV ,故B 正确;跃迁过程中所放出的光子最大能量为E max =-0.54 eV -(-13.6 eV)=13.06 eV ,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E k =eU ,U =8 V ,可得该光电管阴极K 的逸出功W 0=5.06 eV ,故A 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跃迁过程中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是不连续的,故C 错误;由该光电管阴极K 的逸出功W 0=5.06 eV ,可知辐射出的光子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的有氢原子从n =5能级到基态、从n =4能级到基态、从n =3能级到基态、从n =2能级到基态共4种,故D 正确.答案:BD。

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阶段检测 阶段检测(8) 第十三~十五单元

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阶段检测 阶段检测(8) 第十三~十五单元

阶段检测(八) 第十三~十五单元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物理学知识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这是光的衍射现象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运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C.手机屏贴有钢化膜,屏幕射出的光线,经过钢化膜后,频率将会发生变化D.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物更清晰2.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B.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3.约翰·维尔金斯曾设计了一种磁力“永动机”。

如图所示,在斜坡顶上放一块强有力的磁铁,斜坡上端有一个小孔,斜面下有一个连接小孔直至底端的弯曲轨道,维尔金斯认为:如果在斜坡底端放一个小铁球,那么由于磁铁的吸引,小铁球就会向上运动,当小球运动到小孔P处时,它就要掉下,再沿着斜面下的弯曲轨道返回斜坡底端Q,由于有速度而可以对外做功,然后又被磁铁吸引回到上端,到小孔P处又掉下。

关于维尔金斯“永动机”,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A.符合理论规律,一定可以实现,只是实现时间早晚的问题B.如果忽略斜面的摩擦,维尔金斯“永动机”一定可以实现C.如果忽略斜面的摩擦,铁球质量较小,磁铁磁性又较强,则维尔金斯“永动机”可以实现D.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不可能实现4.关于液体和固体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蛭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作用B.图乙中石英晶体像玻璃一样,没有固定的熔点C.图丙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圆珠状”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D.图丁中组成晶体的微粒对称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因此表现为各向同性5.某病毒的尺寸约为100 nm,由于最短可见光波长约为400 nm,所以我们无法用可见光捕捉该病毒的照片。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十一)第十一单元 磁场 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鲁科版(教师用卷)(90分钟分钟 100分)第Ⅰ卷第Ⅰ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52分)选择题部分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3,9~13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分。

1.关于安培力关于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电直导线在某处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该处的磁场方向相同通电直导线在某处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跟该处的磁场方向相同B .通电直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通电直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该处没有磁场则该处没有磁场C .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跟导线垂直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跟导线垂直,,也可以不垂直也可以不垂直D .通电直导线跟磁场垂直时受到的安培力一定最大通电直导线跟磁场垂直时受到的安培力一定最大解析解析::安培力的方向一定与磁场垂直安培力的方向一定与磁场垂直,,也一定与导线垂直也一定与导线垂直,,选项A 、C 错误错误;;当通电直导线与磁场平行放置时与磁场平行放置时,,不受安培力作用不受安培力作用,,选项B 错误。

错误。

答案答案:D :D2.在重复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时在重复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时,,需要考虑减少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需要考虑减少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则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特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电直导线竖直放置时通电直导线竖直放置时,,实验效果最好实验效果最好B .通电直导线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时置时,,实验效果最好实验效果最好C .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实验效果最好实验效果最好D .只要电流足够大只要电流足够大,,不管通电直导线怎样放置实验效果都很好不管通电直导线怎样放置实验效果都很好解析解析::由于在地球表面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北、南极指南南极指南,,所以通电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时平放置时,,电流在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电流在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此时的效果最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十五)第十五单元必考部分综合全国东部(教师用卷)(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两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已知甲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乙物体下落的时间为。

当乙物体开始下落时,甲、乙两物体的高度之比是A.2∶1B.3∶1C.4∶1D. 4∶3解析:甲物体距地面高度h=×g×t2,乙物体下落时,甲已经下落,即h'=×g×()2,此时甲距地面的高度h甲=h-h'=gt2,乙距地面的高度h乙=×g×()2=gt2,故h甲∶h乙=3∶1,选项B正确。

答案:B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质点在0~6 s内合力做的功大于6 s~10 s内合力做的功B.3 s~6 s与8 s~10 s内合力均做正功C.3 s~6 s和6 s~8 s内合力的平均功率相等D.0~3 s内合力的功率小于6 s~8 s内合力的功率解析:由动能定理知:0~6 s内和6 s~10 s内合力做的功均为0,选项A错误;3 s~6 s和8 s~10 s内质点的动能均减小,合力做负功,选项B错误;由斜率知,3 s~6 s内与6 s~8 s 内动能的变化量相等,但所用的时间不同,选项C错误;0~3 s内和6 s~8 s内动能的变化量相等,但时间不同,由P=知,0~3 s内合力的功率小于6 s~8 s内合力的功率,选项D正确。

答案:D3.我国于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卫星。

假设卫星从地球向月球转移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路线:探测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此时可认为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地球半径;然后探测卫星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转移轨道,经过几次制动后进入工作轨道,此时探测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可认为等于月球半径;最后再经调整,探测卫星降落至月球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已知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是p,地球的半径与月球的半径之比是q,则探测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运行速度大小之比是A.B.C.D.解析:探测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m,得v=,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C4.空间里存在着平行于x轴方向的静电场,PQMN为x轴上的点,沿x轴正方向,电势φ随位置坐标的变化如图所示,一个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P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可能带负电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C.粒子从P点运动到M点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U PQ=U MN解析:由图知,从P点到N点电势均匀降低,故电场是匀强电场,因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P点由静止开始沿x轴运动,则电场线方向沿x轴正方向,故粒子带正电,选项A、B错误,选项D正确;粒子从P点运动到M点,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减小,选项C错误。

答案:D甲5.如图甲所示,两个相邻的匀强磁场的宽均为L,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和2B。

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从位置P匀速穿过了这两个磁场到达位置Q,规定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则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图乙中的乙解析:利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当线框进入磁场区域时,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且I=-,A错误;当线框开始进入右半边的磁场区域时,右边框和左边框均切割磁感线,则线框中感应电流I==-,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选项A、B、C错误;当线框离开磁场时,线框的左边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且电流大小I=,选项D正确。

答案:D6.如图所示,磁场中固定一正点电荷+Q,一个质子以+Q为圆心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磁场方向垂直于质子的运动平面,磁感强度的大小为B,若质子所受磁场力是电荷+Q作用的电场力的三倍,质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

则质子运动的角速度可能是A.B.C.D.解析:由于两个粒子都带正电,故质子的洛伦兹力一定指向圆心,向心力大小等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ω2r,v=ωr,故ω=,选项A正确。

答案:A7.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

同时在物理学发展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辨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牛顿总结前人的理论,通过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方法得出无法用实验验证的牛顿第一定律C.库仑利用扭秤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荷量和距离的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D.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安培受此启发后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解析: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先河,选项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是通过实验直接验证得出的,选项B正确;库仑在探究库仑定律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放大法,选项C错误;安培是采用类比法得到分子电流假说的,选项D错误。

答案:AB8.如图所示,固定的半球壳由两种材料做成,左侧是由粗糙材料做成的,右侧是光滑的,O为球心,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同一高度上的A、B两处。

A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1,对球面的压力是N1;用水平力F2推着B处物体,使物体恰好静止,物体对球面的压力为N2。

两物体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A.F1∶F2=cos2θ∶1B.F1∶F2=cos θ∶1C.N1∶N2=cos2θ∶1D.N1∶N2=cos θ∶1解析:A处物体保持平衡,则F1=mg sin θ,N1=mg cos θ;B处物体保持平衡,则F2=mg tan θ,N2=。

故F1∶F2=cos θ∶1,N1∶N2=cos2θ∶1,选项B、C正确。

答案:BC9.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连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的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

开始时用手托住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

下列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A、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减少B.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C.A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对A做的功与弹簧对A的弹力做的功之和D.A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小于物体B对A做的功解析:桌面光滑,物体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由静止释放B至最大速度过程中,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和物体A、B动能的增加量,故选项A正确、B错误;对物体A,由动能定理,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对A做的功与弹簧对A的弹力做功之和,选项C正确;A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对A的拉力做的功,选项D错误。

答案:AC10.如图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输入u=1100sin 100πt(V)的交流电,对“220 V 100W”的灯泡和“220 V 800W”的电动机供电,灯泡正常发光,电动机正常工作。

不计导线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B.电流表和的示数之比是5∶1C.在相同时间内,灯泡和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之比是1∶8D.若关闭电动机,则灯泡的亮度不变解析:由u=1100sin 100πt(V)知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U1=1100 V,交流电频率f=50 Hz,故交流电方向每秒改变100次,选项A正确;“220 V100 W”的灯泡正常发光,则U2=220 V,故n1∶n2=5∶1,所以I1∶I2=1∶5,选项B错误;电动机不是纯电阻电路,电能没有全部用来发热,选项C错误;改变负载,对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无影响,故关闭电动机,灯泡仍能正常发光,选项D正确。

答案: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甲11. (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要探究加速度与合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先把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放手后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乙(1)为使托盘与砝码的重力大小等于滑块所受合力,实验之前首先应做的是。

(2)图乙是正确操作后,所得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打计数点1时,滑块的速度为m/s,滑块的加速度是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实验之前首先平衡摩擦力。

(2)打计数点1时,滑块的速度v0==×10-2 m/s=0.220 m/s;滑块的加速度a==0.400 m/s2。

答案:(1)平衡摩擦力(2分)(2)0.220(2分)0.400(2分)12.(9分)在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中,可供使用的器材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在图甲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乙所给实物器材上进行连线。

甲乙丁(2)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线性图象处理数据,如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的示数,U为电压表的示数,由此可得到E= V,r= Ω。

解析:(2)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原理为E=U+Ir,测出多组不同的U、I值,根据所测数据在合适的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应用图线求解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由于没有电流表,而所作出的图线是-图线,所以我们要把上式整理成与的函数式,故把I=代入上式就有E=U+r。

整理后得=·+。

由图象与函数关系式可知:图象的纵轴截距是,斜率是。

则有E=2 V,r=0.5 Ω。

答案:(1)原理图如图丁所示(2分)实物图连线如图戊所示(3分)丁戊(2)20.5(每空2分)13.(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L=0.5 m、质量M=1.2 kg的木板,木板上有一可看做质点的铁块,铁块质量m=0.8 kg。

若M、m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各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现作用一水平恒力F在长木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