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赏析及中考题汇编修订稿

合集下载

《春望》2011-2016年中考赏析题合集

《春望》2011-2016年中考赏析题合集

《春望》歌赏析中考试题汇编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想内容】感时忧国、眷恋家人【名句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炼字炼词】“深”:表面写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饱含了忧国之情。

“搔”: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

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年中考试题汇编】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⑵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答案】⑴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1分),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1分)⑵“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1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分)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答案】1. 破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2.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意思相近即可)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案:一、填空:1. 现实主义 2. 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 感时忧国思家悲己。 安史之乱
7.统领在 “”字中,视野由远到近,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小,由到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春望》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xx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2分)
二、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4.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5. 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6.“连三月”说明战祸之长,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言家书难得,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7.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答:
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一)(4分)5. “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分)
6.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
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2分)
2.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春望》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附答案)

《春望》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附答案)

《春望》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41个阅读附答案)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2003年咸宁)春望杜甫(3).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答:(4)、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诗写春望所见。

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

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句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垣断壁与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

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的赏析。

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答:答案:(3)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4).A(5).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

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二、(2004•四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3)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杜甫《春望》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杜甫《春望》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杜甫《春望》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二、阅读(共44分)(一)(共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

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

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10.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分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赏析。

结合诗歌内容,逐项研读选项,找出理解有误的一项即可。

A.有误,首联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不是家悲己的感情。

BCD.正确。

故选:A(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诗歌在尾联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诗人的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刻画。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

春望中考试题及答案

春望中考试题及答案

春望中考试题及答案【春望中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A. 四月十六日天气晴B. 四五花时节C. 一年中计较不如其他季节D. 万里悲秋常作客答案:B2. 根据诗句“去年老守经纶守,意气风发还少年”可以推测杜甫写春望时的心情是:A. 焦虑不安B. 幸福满足C. 高兴愉悦D. 忧郁迷茫答案:A3.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A. 每逢佳节倍思亲B. 忍将沧海换桑田C. 南风不竞百花开D. 春城无处不飞花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4.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的“逆旅”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世间的驿站、旅程5. “侯门一入深如海”中的“侯门”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权贵之家6. 填入适当的词语:“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空回”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百年苦短歌慈航第三部分:简答题7. 请简要解释杜甫在《春望》中所表达的主题。

答案:杜甫以春望为背景,展现了唐朝的衰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心。

诗中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怀。

诗人深感时光流逝,英才匮乏,朝政腐败,国家危在旦夕。

他希望通过诗歌唤起人们的警醒、唤起国家的责任感,呼吁人们共同努力,为改善局势而奋斗。

8. 试分析下面这句诗的意义:“梦梦远书吏,况值边臣俭。

”答案: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杜甫身世复杂,面对朝廷官僚体制时常感到无奈和寒酸。

他以“梦梦远书吏”形容自己,表达了他对官僚体制和职位的无论和期待。

而“况值边臣俭”一句,则指的是边境官员生活俭朴、廉洁的形象。

通过对比,杜甫既惋惜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表达了对廉洁官员的赞扬。

第四部分:问答题9. 根据你对《春望》的理解,你认为杜甫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答案:《春望》是杜甫借由描绘春天景象来表达对时局和国家命运的担忧。

他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描绘,表达自己对权贵之家的失望、对天下艰难的思考、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春望》【2021-2022八上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习题精编】(解析版)

《春望》【2021-2022八上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习题精编】(解析版)

《春望》-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内古诗词专项复习(解析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已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B.颔联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C.尾联写诗人白发稀疏,连簪子都插不住,以外貌描写来感叹岁月易近、好景难返。

D.本诗情景交融,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答案】1.C2.示例: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盼望(期盼)与家人团聚(或:与家人取得联系)。

【分析】1.C.“感叹岁月易近、好景难返”有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

全诗围绕“望”字展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战争使人民不聊生,这是诗人观望到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诗人思乡之情,希望战火能平息,这是诗人所希望的。

诗人更想得到家人的消息,这是诗人所盼望的。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诗人既为国家担忧,又有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

据此得出: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争平息,盼望与家人团聚。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浑欲不胜簪”中的“胜”的意思是: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景象,有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25. 杜甫《春望》中考试题精选

25. 杜甫《春望》中考试题精选

一、古诗名句默写(1)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2019年哈尔滨市)(1)城春草木深(2)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2018年安徽省)(2)感时花溅泪(3),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2019年自贡市)(3)烽火连三月(4)_____ _,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2015年陕西省)(4)白头搔更短(5)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2018年义乌市)(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2017年呼和浩特市)(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杜甫在《春望》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恨别之情的诗句是,。

(2017年济南市)(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8)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

(2018年长春市)(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9)《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 , 。

(2016年南宁市)(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春望》中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

(2014年沈阳市)(10)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一个“望”字,在杜甫笔下有截然不同的情怀。

24岁的杜甫北游齐、赵,《望岳》中“,”二句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流露对祖国山川的中“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这种情形,令诗人心生伤感。

(2019年武威市)(1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古诗赏析(一)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7年贺州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示的情景。

(2分)(2)“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2分)『参考答案』(1)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高中文言文阅读】《春望》阅读鉴赏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春望》阅读鉴赏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春望》阅读鉴赏及答案《春望》阅读鉴赏及答案春天的希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受时,花儿飞溅泪水,恨对方的心。

多愁善感的国事面对鲜花,难以阻止泪水飞溅,亲人分离,鸟儿惊愕,他们觉得自己增加了仇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白色的头部抓痕较短,泥泞的欲望比发夹更强烈。

忧郁缠绵,搔头思考。

白发被刮伤的时间越长,头发就越短,脱落也越少。

插入发夹是不可能的。

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的沉痛和忧伤。

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天宝11月遭遇安史之乱逃离长安前一个月。

它关注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担忧。

【题解】: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

唐肃宗至德元年八月,杜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 全文▲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作者通过长安残破的风景,表达了他忧国忧乡的心境。

它表达了山川依旧,世界完全不同的深刻感受。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眷恋家人的感情。

▲ 将这首诗的情感融入胸前。

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感情的?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春观”紧跟“观”二字,感情细腻动人。

希望的内容是:国家冲破山河,城市春意盎然;望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希望之春》的主题是忧国忧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伤情绪,那就是花在感受的时候会流泪,而鸟会感到震惊。

▲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安史之乱▲ 诗名中“王”一词的两种含义是什么?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杜甫《春望》历年中考题(附答案)杜甫《春望》历年中考题(附答案)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分)答: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答:(一)(4分)5.“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分)6.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意近即可)(2分)61.(2011·辽宁省本溪市)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1篇二:八年级语文《春望· 杜甫》阅读附八年级(上册)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析]:“感时”和“恨别”是的核心内容。

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

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1、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

①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②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阅读杜甫《春望》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C )A、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

《春望》杜甫 阅读鉴赏题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春望》杜甫 阅读鉴赏题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春望》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诗歌主旨】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重点问题整理】
1.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

“破”字有“残破,破败”之意,它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是“茂盛”的意思,到处杂草丛生,它写出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虽是写景,但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者移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鸟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3、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运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珍贵。

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1。

杜甫《春望》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杜甫《春望》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杜甫《春望》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分)
答:
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
答:
(一)(4分)5.“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分)
6.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
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意近即可)(2分)
61.(2011·辽宁省本溪市)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
1。

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春望》

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春望》

九年级古诗词复习(八上)(一)《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那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①“破”字用得好,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②“深”字用得好,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3.细读一二句,说说杜甫望见了那些景像?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5.首联中“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融情于景,表现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景象,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的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6.从全诗来看“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7.欣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都是使动用法,作者通过花鸟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像烟雾一样,朦朦胧胧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1.前两句写了那些景象?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2.两个“笼”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两个“笼”字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迷茫的景象。

【高中古诗词阅读】《春望》阅读鉴赏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春望》阅读鉴赏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春望》阅读鉴赏及答案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春在国破山河在,这座城市春天植被茂盛。

长安被占领,国家被摧毁,只剩下山川。

春天来了,城市空无一人,人烟稀少,植被茂密而深厚。

感时花溅泪,别惊讶。

多愁善感的国事面对鲜花,难以阻止泪水飞溅,亲人分离,鸟儿惊愕,他们觉得自己增加了仇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从春天开始,战争在三月份蔓延,家在官方新闻很少。

一封信值一万金。

白头搔更短,不可能有一个浑浊的欲望。

忧郁缠绵,搔头思考。

白发被刮伤的时间越长,头发就越短,脱落也越少。

插入发夹是不可能的。

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的沉痛和忧伤。

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天宝11月遭遇安史之乱逃离长安前一个月。

它关注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担忧。

【题解】: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

唐肃宗至德元八月,杜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该诗作于次三月。

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 全文▲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作者通过长安残破的风景,表达了他忧国忧乡的心境。

它表达了山川依旧,世界完全不同的深刻感受。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总而言之,诗人的视野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大到小山河达到草木花鸟。

▲ 这首诗触动了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愁、乡愁和对家庭的怀念之情。

▲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忧国忧乡的心情。

(担心国家、思乡和家庭)▲《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国破山河在,城市的春天植被茂盛;“望”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一封家信抵得上一万金▲《春望》一诗主题是伤感国事,怀念家人;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中招试题及答案

春望中招试题及答案

春望中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在《春望》这首诗中,杜甫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其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城春草木深”。

2. 诗中“感时花溅泪”的下一句是“恨别鸟惊心”。

3.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其中“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是“家书抵万金”。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句不是杜甫《春望》中的诗句?A. 国破山河在B. 城春草木深C. 感时花溅泪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D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春天的喜爱B. 对战争的厌恶C. 对自然的赞美D. 对家乡的思念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春望》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春望》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杜甫在战乱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2. 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持续不断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春望》全文,回答问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这首诗中“国破山河在”和“城春草木深”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国家破败、城市荒凉的景象,春天虽然草木茂盛,但国家却已破败不堪。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伤,花朵和鸟儿似乎也在为战乱而悲伤。

五、默写题请默写杜甫的《春望》全文。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10.阅读古诗,完成以下各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缘由是什么?答案: 10、【分析】《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

杜甫眼见山河照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芜,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悲伤和感慨。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解答】〔1〕此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非常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详细,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熟识古诗内容,再进行赏析。

深”字用的好,这个字表达了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以此表现国家残败、人烟稀有,给人以满目凄然的感觉。

〔2〕此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是: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诗人的愁绪源自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答案:〔1〕“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败〕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渲染了残败凄凉景象。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

极富表现力。

〔2〕国家残败〔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参考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处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期不息,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比给家里寄万两黄金要好出处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资料1 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3 综合性学习〔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5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6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7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8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9 余飞鱼《月白湖荡》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10 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 爱国忧民类附答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 爱国忧民类附答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爱国忧民类附答案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爱国忧民类一、杜甫《春望》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烽火连三月:_______2.《春望》一诗紧扣“望”字,表达的感情很细腻。

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二、杜牧《泊秦淮》鉴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呈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春望赏析及中考题汇编精编版

春望赏析及中考题汇编精编版

《春望》中考备考专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

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四、译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1、首联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

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

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

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诗词赏析题《春望》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诗词赏析题《春望》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总结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初中语文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初中语文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初中语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赏析《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

答案:抵万金妻子儿女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答案: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望赏析及中考题汇编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
《春望》中考备考专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

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译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
1、首联
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

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
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

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

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
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4、尾联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

“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

“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艺术写法:
1、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

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1《春望》赏析有误
..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2分)
3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6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练习二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9、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10、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春望》答案:一、1.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家书难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2.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忧国思家的情怀。

4.望;山河;草木花鸟
5. 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
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
法梳髻插簪。

诗句含义: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二:
1、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2、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3、安史之乱
4、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5、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6、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7、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8.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

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9、C 10、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