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两首比较阅读
阅读关于爱情美好的诗词解析
阅读关于爱情美好的诗词解析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时好感,而是明明知道没结果,还想要坚持下去的冲动。
我知道遇到你不容易,错过了会很可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爱情美好的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
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
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
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
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
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
爱情诗二首(5篇)
爱情诗二首(5篇)第一篇:爱情诗二首1.致橡树一、导入爱情,一个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留下了几多千古绝唱:“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让人烦恼并甜蜜着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爱情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的心灵深处,听听她的心灵独白。
(板书课题、作者)三、初读诗歌,体会诗歌否定的几种传统爱情观 1.朗读。
师: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听舒婷是怎么说的。
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气、语调和重音,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
)自由朗读。
(教师板书重点字词)师:请你随着音乐轻读,想想此诗阐述的是一种新型的爱情观,诗歌从什么地方开始阐述的?明确:不,这些都还不够。
师:“不”,是个否定词,它否定什么?明确:否定旧的、传统的爱情观,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东西,从这里引入崭新的爱情观。
2.解读第一层:体会作者在诗中否定了哪些世俗的爱情观。
(1)男生或集体朗读第一层。
(2)师问:诗人在这一层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
明确: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相关知识:所谓“意象”即“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象”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象(包括景象、事象),“意”是指诗人的感知。
“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托。
(3)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否定了哪些世俗的爱情观?明确:一方攀附:A.先显示“凌霄花”图,问:“好看吗?”(好看)B.于是它也很骄傲,炫耀自己。
那么在作者看来,它有没有资格骄傲、炫耀?(没有,因为它的生存方式是“攀援”,它没有自己的主干,它是靠别人的力量上去的。
)C.这让你想起怎样的女性或婚姻关系?(“夫贵妻荣”、“攀龙附凤”的依附关系。
杜牧与李商隐的爱情诗比较研究
杜牧与李商隐的爱情诗比较研究1. 简介本文将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与李商隐的爱情诗进行比较和研究。
杜牧和李商隐都是唐代后期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中深刻描绘了爱情的复杂和多样性。
2. 杜牧的爱情诗2.1 风格特点•杜牧善于运用古典修辞手法,清新简洁而不失深沉。
•描述思念和离别是他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2.2 典型作品分析2.2.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这首诗描绘了杜牧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他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心中孤独凄凉、渴望相聚的情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表达了杜牧对离别的恋人的思念。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传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温情。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 李商隐的爱情诗3.1 风格特点•李商隐的风格较为绮丽华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带有浓厚的意境和感伤。
•描述爱情时常带有矛盾和内心挣扎的情感。
3.2 典型作品分析3.2.1《无题》这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内心深处对爱情的种种困惑。
他以曲折含蓄的叙述方式表现出自己那无法释放的情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李商隐对人生与爱情的矛盾思考。
他通过对古代器乐琴"锦瑟"的比喻来表达出内心的纷乱和无法解开的情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 比较分析4.1 风格差异•杜牧的爱情诗形式较为简洁、流畅,注重于表达自己心中纯粹的情感。
•李商隐则笔调更为绮丽华美,以壮丽博大的意象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内心挣扎。
4.2 内容主题•杜牧关注个人感受和思绪,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期盼。
•李商隐探讨人生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和不可预知性,揭示出更多复杂而深刻的感受。
5. 结论杜牧与李商隐的爱情诗在风格和内容上存在明显差异。
《白居易诗对比阅读》
《白居易诗对比阅读》
白居易诗对比阅读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与杜甫、
李商隐并称唐宋时期的“三大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开放豪放、形象
生动、感情真挚著称,对唐代诗歌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比阅读
白居易的两篇代表性诗作。
诗作一:《长恨歌》
《长恨歌》是白居易最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叙述的是唐玄
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
展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的意象丰
富多样,如:“红鸾二十四,雏凤双飞翼”和“明皇幸后庭,俨为陈
后主”等,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作二:《琵琶行》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另一首重要作品,也是他的抒情诗之一。
诗中以女琵琶师为主角,通过琵琶的音乐和歌词,表达了对逝去的
时光和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抒情语言激情澎湃,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引人入胜,令人动容。
通过对比阅读这两首诗作,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多样而丰富,既有叙事性的长篇叙事诗,也有感情抒发的抒情诗。
他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深入人心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这也是白居易成为唐代诗坛巨匠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和欣赏他的诗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艺术,感受到人类情感和思考的共通之处。
爱情诗赏析大全
爱情诗赏析大全爱情诗赏析大全关于爱情的古诗有不少,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爱情诗赏析大全,欢迎阅读借鉴。
一《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赏析】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虽曰“无题”,本诗却明显是写爱情、写离别相思之情的。
诗从别离的痛苦写起,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予以烘托。
继以春蚕和蜡炬为喻,表示诗人相思的热烈和至死不渝的感情。
再写对方的相思之态,面容憔悴及自己感受月光的寒冷表示对情人的体贴,一住情深。
最后是利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消息,以慰思渴。
全诗构思新颖巧妙,情思深沉绵邈,意境优美动人。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
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二《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依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继而,又读到唐婉以泪相和的答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赏析】“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种爱情是最折磨人的那种了,明明双方都深爱着对方,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只能自己忍受痛苦。
昔日的海誓山盟,都成为令人心酸的回忆。
出自陆游《钗头凤》里面有陆游痛苦的初恋,话说唐琬是陆游的表妹,从小就青梅竹马,结婚后伉俪情深,然而陆游之母甚为讨厌唐琬,遂威逼陆游休妻,两人万般哀求无奈,只能离婚,唐琬后改嫁,一日游园,二人相遇,陆游无限伤感写了这首词,唐琬回赠一首,之后郁郁而终。
初读这两首词,仅只是感慨于陆游孤绝细腻的文笔和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述。
爱情诗两首比较阅读
《爱情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本诗,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2.通过把握诗中形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的意境;3.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掌握诗歌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在学习两首诗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在比较中阅读,可引导学生从中体味到爱情的多种滋味;在阅读中比较,加深学生对爱情的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比较阅读、听说读写结合等手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中,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一、朗读课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二、查询有关爱情的中外诗文、故事、音乐、歌曲。
三、查找作者舒婷及裴多菲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一.导语爱情是什么?在古人心中,爱情是“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甜蜜,爱情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执着,爱情是“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的思念,爱情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断肠。
上节课我们初步把握了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两位诗人很具个性的爱情主张,这节课我将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相信这样的鉴赏,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也能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二、美读:这两首同样写爱情的诗歌,能用同样的感情去读吗?1、请一个女同学朗读《致橡树》诵读指导: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无名氏《结发为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古诗词阅读理解
无名氏《结发为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结发为夫妻①无名氏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注】①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
②结发;束发,借指男女始成年时。
古时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
③嬿婉;夫妻恩爱的样子。
④怀往路:想着出行的事。
“往路”一坐“远路”。
⑤液何其:语出《诗经•庭燎》“夜如何其”,是说“夜晚何时”。
⑥参(shēn)辰:二星名,代指所有星宿。
1.下列对诗歌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两句,笔锋陡转,将开头轻松、欢快的气氛抛入生离死别的无限悲哀。
B.“去去从此辞”中“去去”两字相叠,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道别时那种痛苦不堪、语噎词塞的情态。
C.“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两句,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不同,前者没有后者情深。
D.“恩爱两不疑”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这对年轻夫妻之间至死不渝的爱。
2.诗歌的最后四句,有人说是夫妻二人的对话,也有人说是征人对妻子的叮嘱。
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3.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诗都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各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主题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C2.应该是夫妻之间的对话。
其中“努力”二句是妻子对丈夫的嘱托,她要丈夫在行役中爱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注意保重身体,同时牢记夫妻间的恩爱与欢乐,体现了一个妻子的关心和担心。
“生当”二句是丈夫对妻子的回答:“若能生还,一定回来与你白头借老;若死在战场上,也将一直把你怀念。
”这表现了丈夫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3.两首诗都表现了夫妻恩爱和对爱情的忠贞。
本诗中“恩爱两不疑”一句为全诗的诗眼,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中夫妻的恩爱和对爱情的坚守;《孔雀东南飞并序》主要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的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表现两人的恩爱和对爱情的忠贞。
爱情诗赏析归纳总结
爱情诗赏析归纳总结爱情诗是一种表达深情、浪漫情感的文学形式,借助韵律和美丽的词语,抒发对爱情的赞美、思念和痴迷。
本文将对几首经典爱情诗进行赏析,并总结其中共同的主题和情感。
一、《红豆词》--王之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之涣的《红豆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深沉。
诗中,他借红豆生长的过程暗喻爱情的发展,表达了对爱人的思恋之情。
红豆象征着深情挚爱,作者希望爱人能多采撷这份爱情,因为它是最让人思念的。
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
诗中,作者在月光的照耀下回忆家乡,思念故乡的人和事。
通过对月光的描绘,李白将对故乡的思念与爱情的深情结合起来,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三、《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林徽因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深情表达。
《你是人间四月天》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爱人的美好,借四月春天的明媚揭示了爱情的魅力和温暖。
诗中的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象征着爱情的独特力量及其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幸福。
爱情诗的共同主题是对爱情的热切而深沉的表达。
无论是宏大的壮丽还是细腻的温柔,爱情诗都在表达中展现出对爱人的思念、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赞美。
这些诗作中的言辞优美、意境深远,使读者陶醉其中,领略到爱情的美丽和力量。
爱情诗赏析归纳总结:爱情诗是一种令人陶醉和感动的文学形式。
通过对几首经典爱情诗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诗作都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的痴迷、思念和赞美。
无论是王之涣的《红豆词》,李白的《静夜思》,还是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这些诗作都通过不同的意象、韵律和表达方式,传递出深情和浪漫的情感。
读者在欣赏这些诗作时,不仅能感受到爱情的美丽和力量,也会被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所打动。
《诗两首》诗歌比较阅读训练
《诗两首》诗歌比较阅读训练《诗两首》诗歌比较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丹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丹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船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国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5、前一首诗里揭示中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用一个短句来概括,中心就是________________。
6、后一首诗里末句的“梦”是怎样的梦?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一)纸船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我的母亲(加拿大)乃里岗有时她将素手放在我的头上面,白皙犹如洁白卷曲的花边。
她吻我的额角给我温柔的话语,那金色的嗓音充满无限的忧郁。
我的梦幻着色了她的双眼,诗啊,母亲啊,醉入我心田!伏在她脚下噙着泪向她致意,在她面前我总是孩子,不论何时。
1、(一)诗一、二节“不肯妄弃一张纸”、“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表现“我”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爱情诗二首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高教版】3
真正的爱情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心 中 的 爱 情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一颗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 讨论:情为何物?
爱情语录
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
同撞击的火花
【苏联】伊萨可夫斯基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
坦的道路。
【英国】莎士比亚
伟大的爱情能使最平庸的人变得敏锐、勇于献身、
充满信心。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么,所有的 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
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
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End!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编者语
• 要如何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巷》与《蒹葭》的比较阅读
《雨巷》与《蒹葭》的比较阅读作者:邱伟来源:《新校园(下)》2015年第05期品读是一种阅读状态,它较美读更注重通过文本的学习来提高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学生可以将古今诗歌进行比较品读学习。
一、意蕴含蓄的《雨巷》解读学生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可以采用古今诗歌比较的方法,与《诗经·蒹葭》进行比较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
从日常生活角度去理解,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
这首短诗歌运用了许多描写感情的词语,如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冷漠、太息、凄婉、迷茫等等,渲染了一种悲凉、孤独、愁苦的情感氛围。
但是仔细品味,其中不乏积极探索、希望与向往之情。
这首诗最有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她是诗人等待与追寻的对象,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是诗人理想中的美与爱的象征。
从日常生活层面看,“她”是“恋人”;从现实斗争的层面看,“她”可以理解为“革命”;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来讲,“她”是“美”与“理想”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丁香”是美丽、高洁与愁怨的象征,“雨巷”是漫漫人生长路、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默默行”是等待、希望与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的破落与环境总值的低潮象征,“雨的哀怨”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
这些象征主要还是围绕“丁香姑娘”而展开的,营造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突出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和耐人寻味的艺术空间。
本诗营造了一个雨中江南小城一隅的画面,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等意象的出现为这个小城增添了不少惆怅与寂寥的氛围。
这也正是古典诗词意境美的传统表现。
二、情深意长的《蒹葭》解读《蒹葭》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历来为人们广泛传诵。
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与迷恋、执著追求与追求不得的失落与惆怅之情。
意蕴朦胧、含蓄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因此,有人把它定为中国最早的朦胧诗。
爱情诗两首分析
诗中的意象
我 —— 爱人
急流(长途跋涉的艰辛痛楚)—— 小鱼(悠闲而快乐) 荒林(与狂风作战充满危险)—— 小鸟(愉快而安逸)
废墟(自身一步步走向衰亡)—— 常春藤(生命的活力) 草屋(饱受风雨的打击)—— 火焰(安逸享受庇护)
云朵(漂泊苍凉只为映衬)—— 夕阳(显出鲜艳的辉煌)
品读境界美
诗中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 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沉的体现,具有 强烈的感人力量,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 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 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 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
• •
• • • • • • • • • • • • • • • • •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的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的缓缓闪现。
• • • • • • • •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的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主题分析
《我愿意是急流》一诗,诗人借助一系列 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 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 生动的比喻,围绕同一主题,表达诗人纯洁 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 急流——小鱼 荒林——小鸟 废墟——常青藤 草屋——火焰 云朵——夕阳
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恋爱观。 诗人追求的爱情应该是双方平等,心灵相通,人格相 映,互相尊重,对命运分担共享。
第二部分 描绘了理想的爱情境界: • 根叶的紧握、相触 ——写出了双方彼此默契融 合; • 互相致意——写出了双方相互理解,有共同的心 声。
中西爱情诗比较
中西爱情诗比较第一篇:中西爱情诗比较中西爱情诗比较诗歌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绚丽地开放着。
诗歌以其婉转细腻的言语,跳跃的思维更好地能够抒发出作者的情感。
在中国,当以唐朝为鼎盛时期,留下规模庞大的不朽之作。
在中国诗歌百花齐放的同时,西方诗歌以其直接,热情,真实感展现出另一种别具一格的情调。
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母题,同存在于中西方的诗歌创作之中,并且爱情诗在众多诗歌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西方都有大量的爱情诗歌,如中方的《诗经•周南•关雎》、《诗经•郑风•子衿》、张籍《节妇吟》,西方的《我的爱情并不是一只夜莺》、泰戈尔的《我需要你只需要你》。
但其中的风格却有同有异,我将通过苏东坡的《江城子》和约翰·弥尔顿的《亡之妻》来展现这种不同与相同之处。
这两首诗歌内容上都是写对已故的妻子的悼念,所以具有可比性。
但写作风格上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
一、描写事对象不同先看《亡之妻》,作者全篇几乎都是用来描述妻子的美貌、性格。
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并且文章中更有自己的想象事物,具有抽象性,如阿尔雪斯蒂,这是神话中的人物。
这之中透出出作者的一种期盼,一份美丽,一个面向未来的幻想。
这种选择倾向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社会和宗教文化原因。
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死亡都是如此奇妙美好。
而江城子则不然,江城子的意向选择带有一种极其普遍的特征:多用日常中德小事物来表达思念。
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
描写带有浓厚的现实性。
并且对自己的描写,尘满面鬓如霜也都是基于写实的。
就是在这样的实景之中的描写与相互映衬,是情感升华,一种思念妻子的苍凉感也跃然纸上。
二、表达的情绪不同很显然江城子表达的是一种凄凉的思念——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对妻子的死亡在情感上市悲痛、凄楚、无法排遣的。
而约翰·弥尔顿的《亡之妻》则是另外一种心态。
他说描写的见面场景是天堂,是一种幸福的升华,两个人终于得以见面,欢畅之情。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专题二《爱情诗两首》
4. 文化传承 与参与
2. 思维发展 与提升
我们在学习这两首 关于爱情的诗歌时,可 以适当地进行比较阅读, 想一想,你愿意做“废 墟”上“青青的常春 藤”,还是做“橡树” 旁边“一株高高的木棉 树”。试比较两首诗中 所体现的爱情观。
3. 审美发现 与鉴赏
两首诗分别运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试着结 合具体诗句分析表达效 果。
爱情诗两首
目录
01 致橡树
02 我愿意是急流
03 素养提升
04 资料链接
01
致橡树
— — 舒婷
一、阅读提示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以橡 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 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爱人象征。因此, 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更是要 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
04
资料链接
舒婷与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 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 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 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朦胧诗在精神内涵上有三个层面: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 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 上建立起来对“人”的特别关注。它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 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谢谢大来自!03素养提升
结合《致橡树》全 诗谈谈你对“爱——不 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 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 的土地”的理解。
1. 语言理解 与运用
试模仿下面节选的 诗句构思,再造一个新 的意象,并说出理由。
夜雨寄北比较阅读
夜雨寄北比较阅读
《夜雨寄北》和《子衿》两首诗歌的比较如下:
相同之处:
1. 两首诗歌都抒发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且情感真挚、缠绵悱恻。
2. 两首诗歌的语言都通俗简洁、明白如话。
3. 两首诗歌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有现实,有想象。
4. 两首诗歌都具有回环往复之美:《夜雨寄北》是时间、地点的回环,《子衿》重章叠咏,一唱三叹。
5. 两首诗歌都借助一定意象深化情感:《夜雨寄北》借助绵绵秋雨,《子衿》借助青青子衿、子佩。
6. 两首诗歌都敢于打破正常的叙述顺序:《夜雨寄北》打破常规,先叙事,再写景;《子衿》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不同之处:
《夜雨寄北》和《子衿》在风格和主题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夜雨寄北》是一首七言绝句,具有明显的唐诗风格,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深情厚意的情感
打动人心。
而《子衿》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更强的魏晋风骨,语言更加精致凝练,主题更加深沉,表现出一种对人生和爱情的哲思。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建议查阅古诗书籍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陆游诗对比阅读》
《陆游诗对比阅读》陆游诗对比阅读陆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深受后人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将对比阅读陆游的两首诗歌,探讨其主题和风格上的异同。
诗歌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天地尚且无穷,而况人事之纷纭?至若夫台上之宴,心无一物而魂亦飞扬。
几番回首,云卷云舒,遥极而悲凉;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酒,一竿钓,一曲高歌,一剑西来,身心可得意。
虽千万人,吾往矣!诗歌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南庭余凉是残夜。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主题对比两首诗歌均以秋夜将晓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首诗歌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仰观宇宙之大和俯察品类之盛,来衬托人事纷纭的渺小。
作者畅想到人生的短暂与转瞬即逝,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世俗欢愉的拒绝,认为真正让人得意的是自己的内心和情感,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社交场合。
整首诗歌展示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实自我的精神。
第二首诗歌则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爱情的真挚与美好。
作者认为,爱情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两情相悦的真实感受。
诗中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执着和珍惜,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风格对比第一首诗歌运用较为深厚的修辞手法,如仰观宇宙、俯察品类等,展现出诗人的博学和思辨能力。
诗中语言丰富而抒情,形容世事的变幻和人生的踌躇不定。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与世俗的独立思考和超越追求。
第二首诗歌则以简洁、明快的文字风格,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感受。
语言简练却质朴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真爱的珍视和对情感的追求。
总结通过对比阅读陆游的两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他多样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主题表达。
从对世俗的独立思考,到对爱情的真挚呈现,陆游的诗歌带给读者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这也使得陆游成为了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高中语文】《两首》特色鉴赏
【高中语文】《两首》特色鉴赏特色鉴赏《氓》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卑鄙的男子“氓”,表面老实,实际无感情、无信义、自私自利。
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一旦骗取到手,满足了私欲,便露出卑劣、凶暴的本相。
而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勤劳、淳朴、不畏贫苦,忠于爱情。
但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她由忍耐、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
诗通过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受的压迫和欺凌,暴露了夫权社会对妇女的摧残。
二是叙事与抒情的巧妙结合。
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形式写成的,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边叙事边抒情的手法,在叙事中抒情,又在感情的抒发中将人物的身世、遭遇徐徐道出,两者有机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弃妇又怨又恨、又要完全忘却,又无法摆脱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这一手法不仅为后代许多类似题材的诗歌创作所继承,并对我国叙事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采薇》也存有两个独特的特征,一就是侧面描绘的方法。
这就是一首以战争为主题的诗歌,但是通篇没负面描绘战争的场面,第一、二、三章通过描绘士卒收集野草果腹的场面,从侧面充分反映战事的艰辛,第四、五章通过描绘战车和战马,从侧面充分反映战斗的频密和紧绷,最后描绘士卒在辞官途中的忧戚,从侧面充分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增添的痛苦。
二就是使用了重章叠句的读法。
重章叠句,就是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改个别字。
这种手法,既使抒写的情感在转盘中存有环环相扣,又注重了主题。
《采薇》前三章,“薇亦作止”“薇亦弓终了”“薇亦刚终了”中关键词语“并作”“弓”“刚”的变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中“莫(暮)”“阳”的变化,都整体表现了时间的推移、时序的更迭。
抒情主人公的恐惧、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穷缩短越来越重,从“心亦忧止”至“痛心烈烈,有载渴载饥”,再至“痛心孔疚”,他的痛苦似乎至了忍受的音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本诗,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2.通过把握诗中形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的意境;3.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掌握诗歌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在学习两首诗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在比较中阅读,可引导学生从中体味到爱情的多种滋味;在阅读中比较,加深学生对爱情的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比较阅读、听说读写结合等手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中,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一、朗读课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二、查询有关爱情的中外诗文、故事、音乐、歌曲。
三、查找作者舒婷及裴多菲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一.导语爱情是什么?在古人心中,爱情是“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甜蜜,爱情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执着,爱情是“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的思念,爱情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断肠。
上节课我们初步把握了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两位诗人很具个性的爱情主张,这节课我将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相信这样的鉴赏,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也能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二、美读:这两首同样写爱情的诗歌,能用同样的感情去读吗?1、请一个女同学朗读《致橡树》诵读指导: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在这一部分,诗人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自己不愿意要的各种爱情。
那么,能够突出这几种爱情特点的词句就是重点。
这几种意象(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需要重读,但是次重读,最需要重读的是炫耀、单调、常年、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这些词汇最容易表达感情。
在这一个大层次里,还有小层次。
当说凌霄花和鸟儿的时候,多少带有点鄙视;泉源和险峰则完全是一种奉献的爱情,所以要读出那种“虽然可圈可点,但我并不期待”的感觉。
最后,“甚至日光,甚至春雨”,音调要扬上去。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诉说了一种执着与默契。
当诗人表明态度的时候,木棉、树、站,要重读,不够、近旁要次重读。
“不够”一词要读得坚定有力,这个“站”字,不但要重读,还要读出深情。
当诗人诉说执着与默契的时候,“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呼应的感觉一定要读出来,句子本身在呼应,所说的感情也在呼应。
这一句话中,“紧握”“相触”二词要强调,但不是以重音的方式强调,而是以坚定且满怀深情的方式强调。
最后,“没有人”可以重读。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的意象,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意象及形容词本身给我们的感觉去读。
这一部分的节奏感一定要把握好,其语速变化这里没法细说,希望你自己好好体会一下。
最后“终身相依”一定要语速放慢且深情,“终身”二字要加强。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最后一部分,我们要把感情升华。
这一部分很多字词读起来都有难度,因为一个字所包含的可能就是很有分量的感情。
第一个字“这”,其中既有感情,又有思考,指代了作者想要的爱情,分量何其重也,所以,“这”字读完了要有挺顿,但是由于要切合整体节奏,停顿不宜太长。
同样,“伟大”、“坚贞”,也不可小视,至少要用重音将其突出一下。
最后一句话,“爱”字舒缓深情,“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这两句稍快一点,最后“足下的土地”应读得坚毅且有回味感一些。
2、《我愿意是急流》请一个男生朗读指导意见:根据意象的特点,要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时而苍劲稳健阳刚,时而轻柔舒缓。
三.比较阅读:作者国籍不同,年代不同,性别不同,这两首诗有什么可比性?(一)形式的比较《致橡树》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先用“我如果爱你,绝不”的句式来否定了自己爱对方的方式不是攀附与痴恋,“不,这些都还不够”作为一个转折点,倾诉了自己的理想爱情模式是能够和爱人相敬相知,想象着自己和爱人一起共风雨同患难一起享受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到的是满足与幸福。
她用自然的景象来描绘她和爱人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的默契与敬勉。
形式上相对自由。
《我愿意是急流》同样采用间接抒情,通过借助代表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借情于景。
形式上结构对称,句式重复,给人以视觉美,上下押韵,两行转韵,给人以听觉美,我她对举,一唱一和,给人以听觉美,同时比拟贴切,隐喻相关,给人以画面美,整篇诗形式上对称,情感热烈,能够真切感受到作者火热的爱情。
(二)意象的比较:两首诗中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①意象的选取《致橡树》诗中的意象很多,诗人用了哪些具体形象来含蓄地表情达意?诗人对她们持什么态度?“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不再歌咏它们的美好,而是用了一系列限制性词语——“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像”、“甚至”等,对它们予以否定。
诗人连用六个否定句,无论是“凌霄花”的攀援、“痴情鸟儿”的单向痴恋,还是“泉源”、“险峰”的无私奉献、甘愿陪衬,甚至“日光”、“春雨”的自我牺牲而成就他人,在情感的天平上,她们与“橡树”的关系怎样?缺乏独立、平等、自强的精神。
前半部分排山倒海般的贬斥与否定,为的是突出一句话,是哪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你是橡树,我是木棉。
你是树,我也必须是树,这说明了什么?平等、独立!《我愿意是急流》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
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诗中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
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②形象的特征《致橡树》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只是现实中普通的树木吗?分别有什么特征?“你”是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诗人认为他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具有男子那种阳刚之气(有棱有角,有个性……),橡树成了男子的象征;“我”是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
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
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人认为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向英勇的火炬。
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
既有那种柔媚的秉性,又充溢着刚健的生命气息,具有女子的柔韧气质(温柔、柔情似水、阴柔的美,西施、黛玉一般的美),木棉成了女子的象征。
我(“她”)和你(“他”)同样以“树”的形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爱情境界。
《我愿意是激流》代表“我”和“爱人”的意象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我愿意是急流》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
抒情主人公是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意象自喻,这些意象大都比较粗犷、阔大、苍凉,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感;而比喻爱人的意象则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等,相对来说,比较娇小、可爱、温馨,展现了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我们不难发现,裴多菲是以男性为主体来表达爱情理想的。
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
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有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③意象间的关系《致橡树》中用橡树与木棉象征你与我,他们灵肉共舞,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心有灵犀;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彼此独立,体味默契。
《我愿意是急流》则诠释着“我”和“我的爱人”之间在爱情中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保护与被保护的两性关系。
(三)爱情观的不同《致橡树》表达的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是一篇现代女性的人格宣言《我愿意是急流》的爱情观则是:牺牲自己,无私奉献。
是一首热血男儿的奉献之歌。
探究:为什么这两位诗人在他们所写的诗中会流露出这两种不同的爱情观?(1)性别不同舒婷曾经这样自白:“我通过我自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
我愿意尽可能地利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
”这些就很符合作为现代女性追求自由爱情的心境,现在的女性不仅向往的是爱情,更多的还是自己的人性自由,她的诗也让一些想要依傍所谓的大款的女性有了一次觉醒,爱情和人格独立两者兼顾又交相辉映,绝非易事,需要具备平等意识、宽容意识、人格尊严意识和自我实现意识。
只有双方都具备了这些人文学思想的独立人格,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种爱情理想。
而匈牙利的裴多菲身为男性,会不会有舒婷写诗的那种感受呢?(插一句:其实,裴诗中流露的太多的男权)裴多菲是站在大男人的立场对待她的爱人,他说,“我的”爱人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整个历程中“我”甘愿承受“崎岖”,勇敢地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漂泊,哪怕毁灭,哪怕生命最后是苍凉。
前提是“我的”爱人必须是“我”所希望的那种“小鱼”,那种“小鸟”,那种“常春藤”,那种“火焰”,那种“夕阳”。
“她”的贤淑灵动是为衬托“他”的坚忍勇猛,“她”的安逸鲜艳是为见证“他”的庇护有力。
如果,他的爱人没有和他的希望向一致,那她就不能得到她的爱,这完全显示出裴多菲的男性主张。
(2)国别不同中国与外国观念差异,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诗歌风格的不同。
《致橡树》较含蓄,《我愿意是急流》则更直接。
(3)背景不同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崇尚男权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谁的人,死是谁的鬼”。
在社会生活中如此,在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中更是如此。
《致橡树》中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这些意象实际象征着女性以牺牲自身价值,降低自身人格,放弃自身追求为代价的传统爱情观。
举例:陈世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在这种背景下,舒婷怀着对人性的诉求,写了这首极具反思意义的暗含控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