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第三章 常用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设计是指以机械结构为基础,使用工程技术方法进行创新和设计的过程。

在机械设计中,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关键点。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1.结构设计原理机械设计的结构设计原理是指根据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并通过合理的连接方式使这些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考虑产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正常运行。

2.运动学原理机械设计中的运动学原理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方法。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确定产品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并通过运动学分析来确定合适的机械结构和传动机构。

3.材料力学原理材料力学原理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基础。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对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材料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条件。

常用的材料力学原理包括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

4.热力学原理热力学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分析机械系统的热工性能。

通过热力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对机械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进行分析,从而优化机械系统的能效和性能。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1.需求分析和规划机械设计的第一步是对产品需求进行分析和规划。

通过调研和产品定位,明确产品设计的目标和功能要求,确定设计方向和设计原则。

2.概念设计和创新概念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和规划,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和方案设计。

在概念设计中,可以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提出多个不同的设计方案。

3.详细设计和分析详细设计是指从概念设计中选取一个最佳方案,并进行详细制图和参数计算。

在详细设计中,需要进行力学、动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制造和优化机械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制造和优化。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精度;在优化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机械系统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创新设计基础ppt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基础ppt课件
29
第三节 影响创造能力的非智力因素
5.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指对杂乱的局面或事物进行
妥善安排,合理调配的指挥运筹能力。
30
第四节 影响创造能力的智力因素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就应该 注重上述这些非智力训练,除此之外,搞 创造发明还必需具有一定的知识,知识就 是力量,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 时代,没有知识必将一事无成。
35
第一节 综合创新原理
图3-2为一种小型车、钻、铣三功能机 床。它是适应小型企业、修理服务行业加 工修配小型零件运用综合原理开发设计出 来的小型多功能 机床。安的设计特点是: 以车床为基础,综合钻床、铣床主要箱而 成的。
36
37
第一节 综合创新原理
从大量的创新实践中可知, 综合就是创造。
38
13
第一节 人类的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 论为形式的思维方式,概念是客观事物本 质属性的反映,判断是两个概念的联系, 推论则是两个以上判断的联系。
14
第一节 人类的思维
2.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思维、求异思维、
开放思维等。它是根据提供的信息,多方 位寻求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
6
第四节 机械创新设计
3.技术方案设计——进行总体设计和结构设 计,完成产品全部生产图纸,编制设计说 明书、工艺卡等 技术文件 总体设计要树立全局观念、首先要考 虑各子系统的分解。按照执行系统、传动 系统、操纵系统、支承形式的顺序找出实 现各功能的作用原理,再考虑实现系统总 功能的要求,将各分功能的作用原理进行 合理的组合,在众多的原理方案中选择几 个,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如对可靠性、成 本、寿命、适用性等比较选优。
7
第四节 机械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章节“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旨在达成以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了解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进行机械设计;(4)熟悉机械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创新设计;(2)具备分析机械设计案例的能力,并提出优化方案;(3)掌握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绘制和装配的基本操作;(4)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完成小组设计任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2)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知识产权,遵循设计伦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潜能。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如下: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参考教材第二章;2. 机械设计方法:介绍创新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参考教材第三章;3.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机械设计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启示,参考教材第四章;4. 机械设计规范与标准:学习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合规性要求,参考教材第五章;5. CAD软件应用: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零件绘制、装配设计和工程图绘制,参考教材第六章;6. 机械创新设计实践:分组进行创新设计项目,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完成设计方案和实物制作。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2)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2)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多种工具和技术实现机械设计。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的各种工具和方法。

3.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技术。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机械创新设计项目。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机械设计基础1.机械零部件的分类和构造。

2.常用机械制图符号和标准。

3.制图和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4.机械零部件的配合和公差设计。

二、机械工程材料1.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分析。

3.材料加工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三、机械加工工艺1.常用机械加工工艺及其原理。

2.常用机床设备和工具。

3.常用的加工过程和技术。

四、机械设计实践1.针对实例进行机械设计实践。

2.分析、测试和优化机械设计方案。

3.团队合作完成机械创新设计项目。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堂表现(20%)2.课程作业(30%)3.设计报告(50%)设计项目本课程的设计项目旨在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设计一种新型机械产品,如新型传动装置、新型机床、新型工具等。

2.设计一种具有特色的机械系统,如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检测系统等。

3.设计一种针对特定应用的机械设备,如遥控机器人、环保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结论通过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终极版)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终极版)

新型公交投币机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日益发达,尽管开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挤公交的人也并未有减少趋势。

但是,由于投币时币种不一,钱的褶皱程度不同,收的钱只能杂乱无章地装在投币箱里。

这样,公交公司得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整理,分类,清点所收的钱。

而公交投币机则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前进入钱币箱时便开始动作,完美地用机械代替人工实现钱币的整理,分类,清点。

第1章研制背景及意义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城市的交通也越来越拥挤,而公交车则是大多数人首选的代步工具,很多人选择投币的方式坐车。

试想,假设一个公交公司有两百辆公交车,每辆公交车每天的平均收入为三百元,那么一个公交公司每天得清点整理六万元。

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倘若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个公交公司一天的交易额能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而这么多的钱币面值基本都是一块的,有的是褶皱的,还有残币和破损币。

若每个工人一小时能整理,分类,清点1000块,每个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还不包括数钱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导致重数,起码得请七个工人不停地数钱。

这样的话,首先工作的人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确很累。

其次,公交公司每个月得额外支付数钱工人的工资多达上万,还有额外占用的空间和物质。

而新型的公交投币机利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操作,完成钱币的整理,清点和分类,简化了钱币的整理流程,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也为公交公司节约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

第2章设计方案2.1纸币部分设计纸币收币口采用地铁自动售票机形式,人们在投币前事先将纸币整理平整,然后将纸币投入收币口,收币口内置滚轮检测到纸币的投入后开始工作,将纸币沿传送带运输,最后至钱箱。

利用光电传感器来测量纸币的宽度长度,首先在收币口至内置滚轮间设置一排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所谓的对射式传感器就是指组成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受器是分开放置的,发射器发射红外光后,会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后才能到达接受器的位置处,并且与接受器形成一个通路,当我们需要检测的物体通过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时,光路就会被检测物体所阻挡,这是接受器就会及时的反应并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无纸币经过时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射的光线可以被另一侧的接收端接收到,当纸币经过时,纸币挡住了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发出光线,此时接收端无法收到光线,产生一个信号,通过一排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可测出纸币的宽度,因考虑到大多数纸币的残缺是缺角等,影响较大的是纸币的长度,而且不同面额的纸币宽度不同,可将宽度作为面额的区分标准。

机械创新设计简介

机械创新设计简介

第十三章机械创新设计简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和方法第三节机械的创新设计第四节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简介第一节概述一、创新设计的概念机械创新设计MCD(Mechanical Creative De sign)是指更充分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智慧,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理论、方法和原理,以及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新的构思、设计出新颖、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机械产品(装置)的一种实践活动。

开发设计创新设计变异设计反求设计开发设计:从提出方案到完成设计全过程都是全新的、探索性的,创造设计出新机器、新产品,以满足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变异设计: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针对原有产品存在的缺或新的功能要求,从工作原理、机构、结构、参数、尺寸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变异,改进机械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设计出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反求设计:针对已有的先进产品或设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掌握其关键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出同类型的创新产品。

无论哪种创新设计都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环节上突破常规惯例,追求与前人、众人不同的的方案,提出新原理、新方法、新机构、新形式、新材料等,在求异是寻求创新,将设计者的智慧具体物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二、机械创新设计与常规机械设计以及创造发明的关系1.机械创新设计与常规机械设计常规机械设计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这样4个阶段:(1)机械总体方案设计设计者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广泛收集同类机械或相近机械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优缺点等技术资料和数据,而后进入机械总体方案设计阶段。

机械总体方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机械的面貌,对机械的性能、成本影响很大。

(2)机械的运动设计机械运动设计的内容包括:机构主要尺寸的确定、机械运动参数的分析、传动比的确定与分配等。

(3)机械的动力设计在运动设计的基础上,确定作用在机械系统各构件上的载荷并进行机械的功率和能量计算。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计方法,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结构优化、功能创新、材料选择等机械创新设计的关键环节。

3. 帮助学生掌握利用现代设计工具(如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提出机械设计方案,并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机械设计项目的操作和实施。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创新设计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调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以教材第一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机械设计理念。

2.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介绍常用的创新设计方法,如头脑风暴、TRIZ理论、六顶思考帽等,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创新设计思维。

3. 机械结构优化:分析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教材第三章内容为参考,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机械性能。

4. 功能创新与材料选择:探讨功能创新的方法和材料选择原则,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功能创新及选用合适材料。

5. 现代设计工具应用:学习CAD软件等现代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

机械创新设计复习手册

机械创新设计复习手册

机械创新设计复习手册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创新与创新方法1、发现是指原本早已存在的事物,经过人们不断努力和探索后被人们认知的具体结果。

2、发明是指人们提出或完成原本不存在的、经过人们不断努力和探索后提出的或完成的具体结果。

3、创造也是一种完成新成果的过程,但可能具有一定的参照物,而不强调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4、创新是指提出或完成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或产品的过程。

5、创新与创造关系:无本质差别,创新是创造的具体实现。

但创新更强调创造成果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

6、从创新内容分,创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

技术创新:针对具体的事物,提出并完成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的过程。

应用创新:把已存在的事物应用到某个新领域,并发生很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具体实现过程。

7、创新方式:其一是由无到有的创新,其二是由有到新的创新。

8、设计指根据社会或市场的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依靠人们思维和劳动,借助各种平台(数学方法、实验设备、计算机等)进行反复判断、决策、量化,最终实现把人、物、信息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9、创新设计:是指在设计领域中,提出的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理论或设计方法,从而得到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产品。

10、机械创新设计:是指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创新设计,它涉及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制造工艺的创新、材料及其处理的创新、机械产品维护及管理的创新。

第二节常规设计、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1、机械设计方法可以分为正向设计和反向设计,正向设计可以分为常规设计、现代设计和创新设计。

2、常规机械设计方法是依据力学和数学建立的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为先导,以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图表和手册等技术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过程。

3、现代设计方法强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工程软件为基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的机械设计。

4、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

机械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摘要:简单概述创新设计以及创新设计构思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以机械系统的概念设计为主线,内容包括: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机械系统的功能结构与原理方案创新。

关键词:设计创新机械结构原理功能Mechanical Creative DesignAbstract: a brief overview innovation design and innovation designing idea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methods and skills to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mechanical system as the main line, and the content includes: innovation design thinking and method, mechanical system function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project innovation.Keywords: design innovation mechanical structure principle function一创新设计概述(一)设计与创新概括地说,创新就是创造与创效。

它是集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经济性于一身,并贯穿于科学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的一种横向性实践活动。

所谓设计,就是尽可能少地消耗以材料、能源、劳动力、资金等形态存在的资源,而创造出满足预先陈述的功能要求的物质实体,以实现对某一设计对象潜在要求的过程。

创新设计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还是一个具有经济性、时效性的活动。

同时创新设计还要受到意识、制度、管理及市场的影响与制约。

因此需要研究创新设计的思想与方法,使设计能继续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目标发展与进化。

归纳起来创新设计具有如下特点:①创新设计是涉及到多种学科,包括设计学、创造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复合性工作,其结果的评价也是多指标、多角度的;②创新设计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非数据性、非计算机性的,而是要依靠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与交融,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分析,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与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开展工作;③创新设计不只是因为问题而设计,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④创新设计是多种层次的,不在乎规模大小,也不在乎理论深浅,注重的是新颖、独创、及时;⑤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机械创新设计的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的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理解机械创新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 掌握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方案;2. 学会分析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方案;3. 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创新设计项目的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学科,增强对机械设计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机械创新设计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创新设计项目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创新设计概述2. 创新思维与方法:- 创新思维训练: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 创新方法介绍:TRIZ、DFMA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创新思维与方法3. 机械设计原理:- 机械原理:机构、传动、联接等;- 设计原理:强度、刚度、稳定性、可靠性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原理4.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国内外机械创新设计成功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及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5. CAD软件应用:- CAD软件操作基础;- 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实践。

教材章节:第五章 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6. 机械创新设计实践:- 团队协作完成创新设计项目;- 设计方案的分析、优化与实施。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编码: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学时:40学时学分:4 学分(一)课程定位《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是在学生学完必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又是连接专业课与学生技能的技术类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思维及基本原理技法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尤其对技术应用创新的典型案例及创新思路、方法有教为深入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专业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根据毕业生将从事的职业岗位(群)要求,按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按“简洁实用、够用,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2、注重呈现形式生动活泼,配套多媒体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注重学生本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要兼顾对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及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培养和发展等各个维度的关注。

结合平时作业、课堂作业、考试及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目标《机械创新设计》是数控技术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关于《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并能进行实际应用,获得基本的机械创新设计理念、方法,包括:综合创新原理、分离原理、移植原理、逆向原理、还原原理、物场原理等。

2、技能目标能通过学习《机械创新设计》能设计基本简单的机械结构。

3、素质目标通过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求实精神一一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踏实工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2)创新意识一一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是啥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是啥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是啥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机械创新设计中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和工具,如TRIZ、六顶思考帽等。

3. 学生能了解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认识机械创新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需求,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创新设计方案。

2.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见解,共同完成复杂的机械创新设计项目。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并整理与机械创新设计相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认识到机械创新设计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创新设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创新设计基本概念:介绍机械创新设计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内涵。

2. 机械设计原理与流程: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力学原理、材料力学性能等,并介绍机械设计的完整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试制与试验等。

3. 创新思维方法与工具:介绍TRIZ、六顶思考帽等创新思维方法和工具,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有效策略。

4.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分析各种机械创新设计方法,如功能分析法、形态分析法、仿生设计法等,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解析:分析典型的机械创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成功案例的设计思路、方法及经验教训。

6. 机械创新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机械创新设计项目。

《机械创新设计》选修课资料

《机械创新设计》选修课资料

第一章创新实践可分为3个阶段(1)了解问题:目标是什么?未知量、已知量是那些?情况如何?能满足情况的需要吗?能否决定未知量,是否足够,是否重复或抵触?可以画张图,引入合适的标志,把情况的各部分加以分解。

(2)设计方案:遇到过这个问题吗?知道相关的问题吗?可能运用什么原理?通过不同的方法设计各种方案,并进行优化。

(3)执行方案:实施设计方案,在每一步骤中对方案修改完善,必要时重新设计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成效。

任何一个创新几乎都要经过上述3个阶段,一般最困难的是第二阶段,最关键的往往是第三阶段。

创新设计设计类型的内容特点,一般将设计分为下面3种:1开发性设计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针对新任务提出新方案,开发设计出以往没有过的新产品。

2.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对已有产品的结构、参数、尺寸等方面进行变异,设计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系列化产品。

3.适应性设计亦称反求设计。

针对已有的产品设计,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产品作局部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更能满足使用要求。

开发设计以开创、探索创新,变型设计通过变异创新,适应性设计在吸取中创新。

创新是各种类型设计的共同点。

二、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1.产品规划阶段——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提出设计任务书2.原理方案设计阶段——确定工作原理,分解子系统,绘制方案简图3.技术方案设计——进行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完成产品全部生产图纸,编制设计说明书、工艺卡等技术文件4.改进设计机械的功能要求1)运动要求:如运动规律、轨迹、行程、速度、加速度、转速、调速范围、运动的精确性等。

(2)动力要求:传递的功率、转矩、力、加速性能、效率等。

(3)安全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热力学性能、摩擦特性、振动、机械工作的安全性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等。

(4)经济要求:设计和制造的经济性、使用和维护的经济性等。

(5)可靠性和寿命要求:包括零部件和机械实现预期功能的可靠性,零部件和机械的耐磨性、疲劳强度、失效和使用寿命等。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第一讲1、机械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常规设计有什么差异和关联?创新设计方法: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现有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实现创新构思,获得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果.特点:强调发挥创造性,提出新方案,提供新颖。

独特的设计方法,获得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

现代设计: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各类工程应用软件及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的机械设计。

常规设计:常规设计是以应用公式、图标为先导,已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借助设计经验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关联:机械常规设计始终是最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在强调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时不可忽视其重要性。

创新设计的基础——常规、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

现代设计方法仅仅借助了先进、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手段,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但没有脱离常规设计的思维。

2.现代创新人才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1) 具备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 不断进取与追求的精神(3) 合理的创新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定式)(4) 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创新的必备条件)(5) 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3.学习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有那些?1.机构的创新设计2.机构应用创新设计3.机构组合设计产生新机构系统4.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5.利用反求原理进行创新设计6.利用仿生原理进行创新设计第二讲1简述创造性思维四大特性(方法的开放性;过程的自觉性;解决问题的顿悟性;结果的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1)天赋能力:与生俱来的所有神经元(2)生活实践:后天实践活动具有的重大意义(3)科学地学习与训练科学、简单易行的专业学习与训练2.了解和阐述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创造能力三者的关系。

3.理解综合、分离创造原理的特性和基本实施途径。

概念:有目的的将复杂对象分解,提取核心技术,并利用于其他新事物。

特征:1)与综合创造原理对立,但不矛盾;2)冲破事物原有形态的限制,在分离中产生新的技术价值;3)实质上综合法与分离法两者无明显界限,实践中常常相互贯穿,共同促成新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综合创新原理
1) 综合能发掘已有事物的潜力,并且在综合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 2)综合不是将研究对象的各个要素进行简单的叠加或组合,而是 通过创造性的综合使综合体的性能产生质的飞跃。 3)综合创新比起开发创新在技术上更具有可行性,是一种实用的 创新思路。
第二节 分离创新原理
图3-3 分离创新原理的模式
第四节 逆向创新原理
1.功能性逆向创新 2. 结构性逆向创新 3.因果关系逆向创新
第五节 还原创新原理
例3-5 食品保鲜研究。 例3-6 洗衣机的开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六节 物场分析原理
一、物场分析的概念 物场分析法(Substance⁃Field)是前苏联学者阿奇舒勒在发明
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提出的一种创造原理,这种创新理论提出, 解决创造课题的本质问题是消除课题的技术矛盾,而技术矛盾是 由物理矛盾决定的,因此,只有消除物理矛盾,才能最终解决创 造课题。为了分析和消除这类矛盾,可以运用物场分析原理。这 个方法的基础是对“最小技术系统”的理解和分析:在任何一个 最小技术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主体S1,一个客体S2和一个场F,三 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发生技术作用。
例3-1 “椰菜娃娃”奇迹及启示。 1)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具有营销的观念,以销定产,以顾客的需要 为中心,以销售指导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满足和服务顾客的需要, 这样才能设计出受客户欢迎的产品。 2)在现代社会中,产品除了满足功能方面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 满足心理、人文、审美等方面的需要。
第三节 移植创新原理
3.增加 4.变换
第六节 物场分析原理
1)指定物体S1。
图3-6 新型割草机
第六节 物场分析原理
2)确定场F。 3)指定物体S2。 4)改变刀体锥面,使其与主轴锥孔不是以整个圆锥面接触,而是 以多数点的形式接触,如图3-7c所示。
图3-7 锥孔定位问题解决方法 a)加工示意 b)实际接触示意 c)小球接触示意
第六节 物场分析原理
(2)分析物场类型 按照物场的三要素要求,判断创造课题已知条 件能够构成哪种类型的物场体系。 (3)进行物场改造思考 1)对非物场体系或不完整物场体系,要补建成完整物场体系。 2)对完整物场体系进行要素置换。 (4)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形态 对确定的新物场体系进行技术性构思, 使之成为具有技术形态的新技术体系。 三、利用物场分析方法实现创新
第六节 物场分析原理
图3-4 物场模型构成简图
1)完整物场体系,即满足物场三要素要求的物场体系,它是一种 能实现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完整技术体系。
第六节 物场分析原理
2)不完整物场体系,即不能满足物场三要素的要求,或只知两物, 或知一物一场,这是有待补建的技术体系。 3)非物场体系。 二、物场分析的创造原理
第七节 价值优化原理
1)保持产品功能不变,通过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2)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功能质量,以实现产品价值 的提高。 3)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却使产品功能大幅度提高,使产品价值 提高。 4)虽然产品功能有所降低,成本却大幅度下降,使产品价值提高。 5)不但使产品功能增加,同时也使成本下降,从而使其价值大幅 度提高,这是最理想的途径,也是价值优化的最高目标。 例3-7 运用价值优化设计“新型百叶窗”。
物场分析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判别物场类型的前提下进行创造 性思维,对非物场体系或不完整物场体系进行补建,或者对完整 物场体系中的要素进行变换以发展物场。无论补建或变换,其最 终目的都是使物场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有效,功能更加完 善和可靠。 (1)课题分析 搞清课题属于何种技术领域,分析创造课题的出发 点和期望达到的目的,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限制条件有哪些等。
第三章 常用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综合创新原理 分离创新原理 移植创新原理 逆向创新原理 还原创新原理 物场分析原理 价值优化原理
第一节 综合创新原理
图3-1 综合创新模式
第一节 综合创新原理
图3-2 车钻铣机床 1—电动机 2—带传动 3—车削主轴箱 4—钻铣主轴箱 5—进给板 6—尾座 7—床身
1)把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项新发现移植到另一学科领域,使其 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2)把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基本原理或概念移植到另一学科领域 之中,促使其他学科的发展。 3)把某一学科领域的新技术移植到其他学科领域之中,为另一学 科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4)将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综合、系统地移植到其他 学科,导致新的边缘学科的创立,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3-2 陶瓷发动机。 例3-3 磁性轴承设计。 例3-4 机床滚动导轨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为了利用物场分析原理探索机械创新设 计中的功能原理解,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寻求合理的F和S1,此外还 可以通过“完善”、“增加”和“变换”等方法来寻求新的解法。 下面结合实例分别予以介绍:
1.F、S1搜寻 2.完善
第六节 物场分析原理
图3-5 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完善 a)垂直引上法 b)浮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