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小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01c2df726fff705cc170a61.p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Chemistry 比较化学, 2018, 2(4), 125-133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cchttps:///10.12677/cc.2018.24015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of BerberineMenglei Fu1,2, Youle Qu1, Wenxiang Hu2*1Food and Drug Colleg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2Jingdong Xianghu Microwave Chemistry Union Laboratory, Beijing Excalibur Space Military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Received: Sep. 20th, 2018; accepted: Oct. 16th, 2018; published: Oct. 23rd, 2018AbstractBerberine (Ber), also known as berberine, is oquinoline alkaloid extracted from the roots and skin of Coptis chinensis, which has a strong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 effect.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erberine has not only remarkable effects in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spects, but also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ber-berine.KeywordsBerberin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Research Progress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付梦蕾1,2,曲有乐1,胡文祥2*1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舟山2北京神剑天军医学科学院京东祥鹄微波化学联合实验室,北京收稿日期:2018年9月20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3日摘要小檗碱(berberine, Ber),是从毛莨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的根和皮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有较强的清热*通讯作者。
【惊人发现“三高”新克星——开药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片)】
![【惊人发现“三高”新克星——开药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片)】](https://img.taocdn.com/s3/m/ed0e80e5d1f34693dbef3e2a.png)
【惊人发现“三高”新克星——开药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片)】?南京市第一医院科教处副处长、课题主要完成人之一王书奎博士昨向记者介绍说,专家分别进行了细胞、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黄连素促进肝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其作用机理与“他汀类”药物完全不同,但降脂效果等同于“他汀类”药物,对病人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观察显示,接受黄连素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口服黄连素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下降20%~28%。
《自然》杂志“编者按”表示:中国的黄连素是“他汀类”药物的理想补充。
由于黄连素比“他汀类”药物便宜几十倍,因此,黄连素降血脂作用的发现,对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结果客观可靠,其主要意义在于发现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降血脂中药,充分阐明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应用于临床,大大节约医疗成本,可直接造福于全世界高血脂病人,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认为该课题基础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
至于黄连素降血脂的临床有效率,专家透露说,由于个人基因差异,确实也有部分患者对黄连素不敏感,专家正在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以期找到其中原因,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
用黄连素治疗高血脂症一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0.3克,连服20天)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对于因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效。
黄连素的降压作用也很好,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
这是由于黄连素中的小蘖碱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舒张血管作用。
黄连素亦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
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项次0.4克,服1-3个月后,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多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每日口服黄连素4次,每次0.4克,连服7-12天,能使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可缓解或纠正心律失常。
小檗碱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小檗碱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352b93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d.png)
小檗碱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黄佐;陈思聪;张国元;黄伟民;严桦【期刊名称】《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1991(12)1【摘要】用离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10min后再灌注模型观察了小檗碱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冠状动脉结扎前10min给药,小檗碱呈剂量依赖性抗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
小檗碱10^(-5)3.16×10^(-5)和10^(-4)mol/L使室颤发生率由对照组的100%降至90%、70%和40%(P<0.05)。
心率也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最高剂量小檗碱使心率从对照组的282±11次/min降至180±11次/min。
小檗碱各剂量组冠状动脉流量均明显增加。
小檗碱在有效剂量时经5Hz调搏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消失。
小檗碱在再灌注前给药时无抗心律失常作用。
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使再灌注心律失常不发生,其效力远大于小檗碱。
结果表明小檗碱的抗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是由其负性频率作用所致。
【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小檗碱;心律失常【作者】黄佐;陈思聪;张国元;黄伟民;严桦【作者单位】长征医院心内科;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相关文献】1.缓冲剂HEPES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 [J], 朱军;王跃民;马恒;张鹏;周士胜2.高糖灌注对糖尿病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心律失常及肌酸激酶的影响 [J], 刘涛;陈立兵;徐美英;邓小明;朱鼎良;陈红3.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电生理的影响 [J], 王贵龙;高鸿;王子君;李伟超;李华宇;代东君;符校魁;刘艳秋4.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电生理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查木哈格;于建设5.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电生理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查木哈格;于建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檗碱和利多卡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小檗碱和利多卡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f8d7df360cba1aa811da91.png)
【 关键词 】 小檗碱 ; 利多卡因; 肾上腺素 ; 心律失 常
A ta ryh c f c fB r eiea d C mp r o i ioa e Y N 如 ,W NG Qa—u . ni rh tmi E et o eb r n o ai n w t Ld ci A G - s n s h n A i yn o
0 0 ) Co cu i n T e a t a r yh c a t n o r ei e wa o f me e e p rme tlmo e s . 1 . n l so h i rh t mi ci f n . o Beb rn s c n i d i t x ei n a d l. r n h
【 摘要 】 目的 探索小檗碱 的抗心律失 常作用并与利多卡因相 比较 。方法 注射 肾上腺 素诱 导家 兔实验 陛心律失 常模型 , 经静脉注射小檗碱 、 钠通道 阻滞剂利多卡 因, 分别 观察 其对 肾上腺 素致家兔 心
律失常 的影响。结果 利多卡因、 小檗碱均使心律失常持续时 间缩 短。随着 小檗 碱浓度的增加 , 心律 失 常持续时间缩短 ( O 0 ) P< . 1 。结论 小檗碱具有抗实验性室性心律失 常作用 。
续时间。
11 药物 .
小檗碱 ( 批号 2002 )东 北制药 总厂生产 ; 0757 , 利
1 6 统计学方法 通 过 S S 1. . P S 30软件进行 数据统计 分析 ,
多卡因( 批号 0046)泗水希尔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662 1 , 肾上 腺素 ( 批号 0011 , 662) 由天津市金耀氨基酸有限公 司生产。 12 动物 实验动物选用健 康家兔 ( . 滨州 医学 院实 验动物 中心提供 ) 3 , 共 6只 雌雄各半 , 体质量 15 25k。 . — . g 13 仪器 成都遨生 电子有限公 司生产 的 A B 4 . S 2 0U生物 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14 动物分组与处理 将家兔用 2 %乌拉 坦 4 m/ g腹腔 . 5 lk 麻醉 , 沿耳缘静脉快速静脉注 射 0 1 肾上 腺素 7 k( .% 5 g5 S 内注射完 ) 复制 心律 失常模 型。待室性心 律失常发 作后 由 耳缘静 脉分别按 照动物体质量注入药物 , 生理盐水组 注入与
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60例
![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60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3765cd89eb172ded63b72d.png)
9 . o , i a n 6 c s s n h c n rl ro p 2 e e u e ,2 g t e tr n 3 i efc ie O 0 % whl mo g 4 a e i t e o t g u ,1 w r c r d 2 o b t a d 0 n f t wi te o a f cie ae f e o e e v t h tt e e t rt o h l v 5 . 2 . n lso Beb rn n oa s m g e im s att o r ai g a ue atc f c rn c umo a e r d s a e c mpi ae 3 1 % Co cu i n r ei e a d p t si u ma n su a p r e fr t t c t t k o h o i a e n a p l n r h a t i s o l t d y e c
临床 医药
2 1 年第 l 卷第 5 00 9 期
盐酸小檗碱 与门冬 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 心律失常 6 0例
修 勇, 王秀梅
( 山东 省高 密市人 民医院 , 山东 潍坊 2 10 ) 650
摘要 : 目的 观 察 盐酸 小檗 碱 与 f冬 酸钾 镁 联 合 治 疗 慢性 肺 心病 急性 发 作 期 并发 心律 失常 的 疗 效 。 法 治 疗组 予盐 酸 小 檗碱 0 2g 口服 , 1 方 . , 4次/ ; d 门冬 酸 钾 镁 2片 (0 g , 30m ) 口服 , / 。 照 组 予 1% 葡 萄 糖 注射 液 5 0m 、 3次 d 对 0 0 L 门冬 酸 钾 镁 注 射 液 2 L 胰 岛素 l 脉 滴 注 , 0m 、 2U静
5 0 0 mL, oa su p ts im ma n sum a p rae 0 m L,ns ln b i ta e o d i o c p r y. e ra me t o re n oh r o p wa o e g ei s at t 2 i u i 1 U, y nr v n us rp n e e da Th te t n c u s i b t g u s 2 s n we k e .Re ut Am o 6 s ls ng 0 c s s n h te t nt rup 8 a e we e u e a e i te r ame go ,3 c s s r c r d,1 g t e tr a 6 n fe tv wih h ttl fe tv r t o 6 o b te nd ief cie t t e oa efc ie ae f
小檗碱心血管药理研究述评
![小檗碱心血管药理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9a859e0be87101f69e3195c9.png)
小檗碱心血管药理研究述评3王瑞国,方泰惠(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46) 摘 要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是以黄连为君药的中医方剂的重要物质基础。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小檗碱心血管药理研究的一些进展并加以评析,以期对目前和今后中医方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檗碱;心血管药理;靶标;方剂;黄连解毒汤 小檗碱(Berberine,Ber.),又名黄连素,主要存在于小檗科、罂粟科、毛茛科、芸香科、防己科和鼠李科的植物中,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
它最初作为抗菌药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广谱抗微生物药物,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疗效确切,尤其对肠道细菌感染疗效显著。
近年来,发现Ber.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年来Ber.的心血管药理研究作一综述并简要评析。
1 抗心律失常 研究表明,Ber.可以对抗哇巴因、氯化胆碱、氯化钙和氯仿2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及冠脉结扎、缺血2再灌注等所致的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
临床上Ber.对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心肌电生理研究表明,Ber.可稳定心肌电活动,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 D)和有效不应期,轻度降低0相上升速率,使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向传导阻滞,消除折返激动。
运用双微电极电压钳技术观察到Ber.对犬蒲肯野纤维延迟激活的钾离子流(I V)有阻断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10mg/L时对尾电流明显抑制,并且起效快,15m in时其作用接近稳态。
阻断延迟激活钾通道(K V)可能是Ber.延长AP D,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根据Vaughanwillia m s的分类方法,可认为Ber.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 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 Ber.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有直接舒张作用。
在较低浓度时,对乙酰胆碱(ACh)引起的动脉环舒张反应具有浓度依赖性的增强作用;当浓度超过20μmol/L时,可浓度依赖性的直接舒张带内皮的动脉环,此作用在去内皮或阻断M受体后消失,提示Ber.对血管环的直接舒张作用可能与ACh相似,是通过激动血管内皮M受体,释放NO,产生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1]。
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的药理研究
![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的药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50ba5669eae009581bec6b.png)
┃2010.02(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17摘要:综述了小檗碱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药理研究进展和评析,以期对中医方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檗碱;心血管药理;血压;血脂小檗碱(Berberine,Ber),又名黄连素,主要存在于小檗科、粟科、毛茛科、芸香科、防己科和鼠李科的植物中,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成分,是以黄连为君药的中医方剂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年来,发现 Ber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这些方面的药理研究作一综述。
1 抗心力衰竭作用Ber对离体心脏、正常及心衰的在体心脏都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 Ber 有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室功能的作用。
关于其作用机制,智光等[1]认为,Ber 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cΑMP浓度,并由cΑMP介导Ca 2+内流,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发现,Ber对IK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 Ber的正性肌力作用也可能是通过阻止K +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使慢通道开放时间延长,内向Ca 2+流增加,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研究表明,Ber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内向Ca 2+流有关。
但董德利等[2]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研究认为,1g.mol/L的 Ber可抑制 KC1(30mmol/L)引起的心肌细胞外Ca 2+内流;当浓度达到 100mol/L时 ,又可促进心肌细胞内钙释放,因此认为 Ber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促进了胞内钙库的释放而非外钙内流。
心肌肥厚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Ber能改善心肌肥厚大鼠异常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增生,阻止压力负荷过重而引起的心肌肥厚的发展[3]。
Ber对腹主动脉结扎法制备压力超负荷型心肌肥厚大鼠的心室前壁厚度、左心室腔横切面积、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以及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ICVF)等有一定改善作用,Ber可能通过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而改善心室重构[4] 。
浅谈盐酸小檗碱剂型的研究概况
![浅谈盐酸小檗碱剂型的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238d362b84ae45c3b358c39.png)
究 [ J ] .中南药学 , 2 0 1 0 ,8 ( 3 ) :1 9 6— 1 9 9 .
[ 1 5 ]李佳玮 ,赵海南 ,郭秀君 ,等.盐酸小檗碱 眼用 固体 脂质纳米 粒 的研 究 [ J ] .药学学报,2 0 1 2 ,3 1( 3 ) :1 5 7 —1 5 9 . [ 1 6 ]侯 君,周世 文.正交试 验优 选盐 酸 小檗 碱 固体 脂质 纳米 粒制 备 工艺 [ J ] . 中国药房 ,2 0 0 8 ,1 9( 1 5 ) :1 1 5 0— 1 1 5 2 . [ 1 7 ]孙红武 ,欧 阳五庆 .盐 酸小 檗 碱 纳 米 乳 的制 备 及 理 化 性 质 的研 究 [ J ] . 中草药 , 2 0 0 7 , 3 8( 1 0 ) :1 4 7 6— 1 4 8 0 . [ 1 8 ]谭 丽蓉,李 国强 ,陈俊威 ,等.均匀 设计法优选 盐酸小 檗碱脂 质体的 处方 [ J ] .实用医技杂志 , 2 0 0 7 ,1 4( 1 1 ) :1 3 8 5—1 3 8 6 . [ 1 9 ]李 彩虹,王俊玲 ,周克元 ,等.盐酸小檗碱 纳米脂质体 的优化 制备方
檗碱 ,可以降低 盐酸 小檗碱 对 胃部 的刺激 ,可 用于溃 疡性
复合 物剂 、纳 米剂等 新剂 型 ,旨在提 高其生 物利 用度 ,起
结肠 炎的治疗 ,同时大 豆分离 蛋 白的生理 活性 可望发 挥一 定的辅助作用。李海虹” 采用乳 化交联 法 ,合成 盐酸小 檗
小檗碱的临床研究进展
![小檗碱的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da718d76c175f0e7cd137f5.png)
小檗碱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几乎无抗药性和副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有了新的发展。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治疗高血压、降低胆固醇、抗心力衰竭、抗血小板、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等作用,本文就其临床研究进展分析如下:
1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1.1治疗细菌性痢疾:小檗碱对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的作用最强。临床用以治疗细菌性痢疾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疗效显著。近年来,小檗碱联合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甲氧苄胺嘧啶等各种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痢疾,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顽固性细菌性痢疾和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组粪外观及血细胞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1]。
4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小碱治疗非依赖性糖尿病已有大量报道,临床验证,其降血糖有效率达90%以上,它兼有磺脲类和胍类降糖药的特点,并且不影响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并可使糖尿病的“三多”(多尿、多饮,多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小檗碱合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清热、润燥之功能,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不会产生耐药性,有长效的降血糖作用小檗碱治疗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避免了临床上常用的磺脲类及胍类降糖药物对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10]。
1.2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近年来,在对IBS的治疗中,钙通道拮抗剂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以腹痛、腹泻为主的IBS患者效果更佳。用法:口服200 mg/d,3次/d,共2周,治疗IBS有效率70%[2]目前国内所用的钙通道拮抗剂为非选择性的,全身不良反应多而患者不易接受,而小檗碱是一种作用肯定的钙通道拮抗剂,可以有效的降低肠道激惹程度。且全身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可以考虑作为治疗IBS的一线药物。
小檗碱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小檗碱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0cf734376baf1ffc4fadc9.png)
小檗碱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崔国辉,黄秀兰,周克元3 (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30672741)收稿日期:2007212214;修订日期:2008203227作者简介:崔国辉(198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周克元,博士生导师,kyz @ 。
提 要:小檗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与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调节心血管系统、治疗精神疾患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就小檗碱在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小檗碱;血糖;血脂;肿瘤;精神治疗中图分类号:R 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057(2008)022******* 小檗碱(berberine ,Ber )又名黄连素,为黄连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肠道感染的治疗。
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世人发现小檗碱及其衍生物除用于肠道感染外,它在免疫调节、治疗糖尿病、抗高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防治癌症以及精神治疗等方面还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用途,本文就其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1 抗菌、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抗细菌、真菌、病毒等作用。
小檗碱对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有作用,能降低氨苄青霉素和苯唑西林抗MRSA 的最小抑菌浓度,抑制MRSA 黏附和侵袭能力,恢复β2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 作用[1]。
小檗碱具有增强两性霉素B (AmpB )抗播散性念珠菌病的作用,小檗碱和AmpB 联合应用可以减少AmpB 约75%的用量[2]。
另外实验证明对132(42异丙苯甲基)小檗碱对念珠菌属真菌作用最强[3]。
在抗病毒方面,Wu 等[4]证实小檗碱可抑制斑疹伤寒中NA T1mRNA 的表达。
盐酸小檗碱还具有抗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 )的作用。
小檗碱可以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病毒DNA 之前发挥干扰抑制作用,这与更昔洛韦(GCV )抗病毒机制不同[5]。
经常吃黄连素有什么副作用
![经常吃黄连素有什么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c05f10964bcf84b9d57b93.png)
经常吃黄连素有什么副作用?1.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练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对多种细菌,特别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疾病。
长期大量服用黄连素的副作用:首先是导致肠道PH值(酸碱度)的改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其次渗透压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加快,食物靡团和肠道接触的有效时间减少,减短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第三是药物对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破坏人对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收,而导致各种系统出现疾病。
病例:山西阳城60岁的杨老先生,自98年以来因胃烧心,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吃黄连素上了“瘾”,每天大剂量服用黄连素18片,超出正常用药范围的一半剂量,结果导致周围神经炎,膝关节、腕关节感觉减退,并出现自发性疼痛,双脚无法着地,双手无法触碰。
最近症状更加严重,已有一个多月时间,双手不能沾水。
诊断:长期大剂量服用黄连素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从而出现周围神经炎。
13回答者:五味人参- 2.无论居家还是旅游,黄连素也许是人们最常提到的必备药物了。
它的学名叫做“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黄连素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通常每次口服0.1--0.5克,每日3次。
2003年6月,国家药监局公布了一批停用的药品,其中包括复方黄连素片和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有媒体报道黄连素已停用,引起了很大误会。
所谓的“复方黄连素”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的药物,此次停用是因为“质量不可控”,该药与我们常说的黄连素是完全不同的药物。
黄连素仍收录于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使用非常安全。
黄连素口服后,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只是停留在肠道,对抗致病的细菌。
这一特性虽然使黄连素对胃肠道以外的感染没有效果,但由于黄连素不被吸收入血液,所以副作用很小。
26447122_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6447122_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053b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b.png)
㊀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2002020030)ꎻ∗同为通信作者㊀作者简介:林青薇ꎬ女ꎬ研究方向:药物分析研究ꎬE-mail:qw_lam@126.com㊀通讯作者:程春雷ꎬ男ꎬ博士研究生ꎬ主任药师ꎬ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控制ꎬTel:0531-81216507ꎬE-mail:chengchunl2011@126.comꎻ王永刚ꎬ男ꎬ博士研究生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ꎬTel:020-84112398ꎬE-mail:wangyg@mail.sysu.edu.cn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林青薇1ꎬ李沛波1ꎬ吴灏1ꎬ彭维1ꎬ钟华林1ꎬ苏薇薇1ꎬ程春雷2∗ꎬ王永刚1∗(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广东省中药上市后质量与药效再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ꎬ广东广州510275ꎻ2.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ꎬ山东济南250101)摘要:小檗碱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ꎬ存在于黄连㊁黄檗等植物中ꎬ临床常用其盐酸盐ꎮ盐酸小檗碱具有强心㊁抗心律失常㊁内皮保护㊁心肌保护㊁降压㊁抗动脉粥样硬化㊁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治疗等心血管药理活性作用ꎬ是一种富有潜力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ꎮ本文通过对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ꎬ对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ꎮ关键词:盐酸小檗碱ꎻ心血管ꎻ药理学中图分类号:R9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2)02-0117-005doi:10.13506/j.cnki.jpr.2022.02.011ResearchprogressoncardiovascularactivitiesofberberinehydrochlorideLINQingwei1ꎬLIPeibo1ꎬWUHao1ꎬPENGWei1ꎬZHONGHualin1ꎬSUWeiwei1ꎬCHENGChunlei2∗ꎬWANGYonggang1∗(1.GuangdongEngineeringandTechnologyResearchCenterforQualityandEfficacyRe-evaluationofPost-marketedTCMꎬGuangdongKeyLaboratoryofPlantResourcesꎬSchoolofLifeSciencesꎬSunYat-senUniversityꎬGuangzhou510275ꎬChinaꎻ2.Shandong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ꎬJinan250101ꎬChina)Abstract:BerberineisoneofisoquinolinealkaloidsꎬwhichexistsinplantssuchasCoptischinensisandPhellodendronchinense.Itshydrochloridenamedberberinehydrochlorideiscommonlyusedinclinicwithmanycardiovascularpharmacolog ̄icaleffectssuchascardiotonicꎬanti-arrhythmicꎬendothelialprotectionꎬmyocardialprotectionꎬbloodpressurereductionꎬanti-atherosclerosisꎬdiabeticcardiovasculardiseasetreatmentꎬetc.Itisapotentialcardiovasculardiseasetreatmentdrug.InthispaperꎬbysearchingthePubMeddatabaseꎬthecardiovascularpharmacologyresearchesofberberinehydrochloridearere ̄viewed.Keywords:BerberinehydrochlorideꎻCardiovascularꎻPharmacology㊀㊀小檗碱(berberine)是一种存在于黄连㊁黄檗等植物中的异喹啉生物碱ꎮ临床上常用其盐酸盐ꎬ即盐酸小檗碱(ber ̄berinehydrochlorideꎬC20H18ClNO4)ꎬ相对分子质量371.82ꎬ化学结构见图1ꎬ广泛应用于肠道感染的治疗ꎮ随着药理学研究的深入ꎬ报道盐酸小檗碱具有抗癌抗肿瘤㊁杀菌抑菌㊁抗炎抗氧化㊁降糖降脂等众多药理作用ꎮ早期研究表明盐酸小檗碱对K+㊁Na+㊁Ca2+通道有调节作用ꎬ起预防室颤㊁房颤的作用ꎬ近年来其心血管相关药理活性研究在不断扩展ꎮ1㊀内皮保护及心肌保护血管内皮对血管舒缩㊁生长㊁维持血管内环境平衡等具有重大调节作用ꎮ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内皮损伤ꎬ而血管功能的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又存在密切关联ꎮ盐酸小檗碱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ꎬLPS)诱导实验中均表现出对内皮细胞的抗凋亡作用[1]ꎮ对LPS诱导的凋亡抑制作用ꎬ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 ̄minalkinaseꎬJNK)磷酸化抑制㊁髓细胞白血病-1蛋白(myeloidcellleukemia1ꎬMCL-1)表达增加㊁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ꎬSOD)活性增加㊁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图1 盐酸小檗碱的化学结构减少有关[12]ꎮHuang等[2]报道在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中ꎬ盐酸小檗碱通过抑制syndecan-1(SDC-1)和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ꎬHS)的脱落㊁内皮细胞糖萼损伤因子的增加㊁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ꎬ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ꎬ起抑制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作用ꎮ心肌是由心肌细胞组成的肌肉组织ꎬ是心脏自律性活动和舒缩活动的功能基础ꎮ盐酸小檗碱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ꎬAMPK)/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ꎬmTOR)途径降低磷酸二氢钠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ꎬ部分减轻心肌损伤[3]ꎻ通过沉默调节蛋白1(silentmatingtypeinformationreg ̄ulation2homolog1ꎬSIRT1)介导的p66Shc抑制及细胞内Ca2+调节ꎬ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发生[4-5]ꎬ并通过抑制AMPKα和p53磷酸化㊁上调B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elllym ̄phoma/leukemia-2ꎬBCL-2)表达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6]ꎮ其上调Bcl-2表达㊁抑制AMPK活化的作用也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缺氧期间的自噬和凋亡ꎬ减少缺氧损伤[7]ꎮ另外ꎬ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injuryꎬH/R)实验中ꎬ盐酸小檗碱通过上调H9C2细胞的自噬通量㊁防止线粒体膜电位的损失ꎬ起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作用[8]ꎬ并通过下调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ꎬp38MAPK)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来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ꎬ抑制心肌细胞凋亡[9]ꎬ同时激活母亲DPP同源物7(mothersagainstdecapentaplegichomolog7ꎬSmad7)途径ꎬ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ꎬ减轻H/R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10]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中ꎬ盐酸小檗碱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ꎬ并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ꎬAKT/PKB)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11]ꎬ通过激活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nuskinase2ꎬ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3ꎬSTAT3)STAT3信号通路ꎬ下调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ki ̄naseR-likeERkinaseꎬPERK)和真核起始因子2(eukaryoticinitiationfactor2ꎬeIF2)α的磷酸化水平以及活性转录因子4(activatingtranscriptionfactor4ꎬATF4)和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proteinꎬCHOP)的表达降低MI/R引起的心肌梗塞面积ꎬ改善心脏功能ꎬ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12]ꎮ心肌肥大作为一种代偿形式发展超过一定限度ꎬ则会由代偿转化为衰竭ꎮZeng等[13]报道ꎬ盐酸小檗碱能抑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yocardialinfarctionas ̄sociationtranscriptꎬMIAT)的表达的抑制的并增强自噬ꎬ从而减轻CAA诱导的心肌肥厚和心肌细胞增大ꎮ心肌纤维化能使心脏收缩力减弱ꎬ逐步发展为心力衰竭ꎮChe等[14]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实验显示ꎬ盐酸小檗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ꎬ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抑制能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及成纤维细胞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ꎬ阻止成纤维细胞向 激活 分泌型肌成纤维细胞转化ꎮ2 降压作用盐酸小檗碱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㊁增加主动脉环中氮氧化物和环磷酸鸟苷的产生㊁舒张主动脉环㊁直接舒张血管降低血压ꎮZhang等[15]认为盐酸小檗碱可部分降低血压和循环内皮微粒(endothelialcell-derivedmicroparticlesꎬEMPs)ꎬ并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和集落形成单位ꎬ从而改善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动脉僵硬度ꎬ并通过降低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aorticpulsewavevelocityꎬaP ̄WV)和增加动脉中弹力蛋白纤维的含量来保持动脉弹性ꎬ并通过维持更好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来改善内皮功能ꎮ在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中ꎬ慢性输注小檗碱可降低平均动脉压㊁下丘脑室旁核Fra样活性和血浆NE水平ꎬ降低下丘脑室旁核中的NOX2㊁NOX4㊁Erk1/2㊁iNOS和诱导产生Cu/Zn-SODꎬ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ROS/Erk1/2/iNOS途径减轻高血压和交感神经兴奋[16]ꎮ另外ꎬ盐酸小檗碱对肺动脉高压同样具有调节作用ꎮ肺动脉高血压与严重的血管重塑密切相关ꎬ特别是由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的肺动脉中层肥厚和肌型化ꎮ小檗碱可能通过改善肺动脉重塑成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新的选择ꎮ缺氧诱导的健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或肺动脉高血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与硫氧还蛋白-1(Trx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显著增加相关ꎮTrx1特异性抑制剂PX-12可显著降低Su/Hox诱导的肺动脉高血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和血管重塑ꎬ并改善体内心功能和右心室肥厚ꎬ小檗碱可逆转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和右心室肥厚ꎬ降低肺血管重塑ꎻ此外ꎬ小檗碱具有抗缺氧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ꎬ其作用方式可能是通过抑制Trx1及其靶基因β-连环蛋白的表达介导的[17]ꎮ肺动脉压力过高会引起肺动脉和右心的一系列病理改变ꎬ主要以舒张血管㊁抑制肺动脉壁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为其治疗目的ꎮ除了上述舒张血管的作用ꎬ它还能通过改变骨形成蛋白受体-Ⅱ(bonemorphogeneticproteinreceptorⅡꎬBMPR-Ⅱ)和TGF-β信号传导ꎬ抑制缺氧诱导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 ̄clearantigenꎬ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ꎬα-SMA)表达的增加[18]ꎬ并通过蛋白磷酸酶2A(proteinphosphatase2AꎬPP2A)信号通路减弱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19]ꎬ缓解肺动脉高压ꎮ小檗碱能够影响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血压中miR-204㊁miR-27a和生化因子的表达ꎬ通过减少炎症㊁凋亡和纤维化以及增加抗氧化剂与氧化剂的比率ꎬ改善肺动脉大鼠的心室功能[20]ꎮZhang等[21]选择68例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ꎬ同时选择6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生理盐水)ꎬ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小檗碱对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ꎬ二者合用可增加血中NO含量ꎬ促进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ꎬ有助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ꎮ3㊀抗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层次㊁多因素㊁多细胞成分相互影响的过程ꎬ其中内皮功能障碍对其发生㊁发展㊁预后有决定性作用ꎮ盐酸小檗碱能通过降低PCNA㊁NF-кB㊁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ectin-like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1ꎬLOX-1)㊁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oxidase2ꎬNOX2)的表达并抑制PI3K/Akt㊁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1/2ꎬErk1/2)和p38MAPK通路的激活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ꎬ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 ̄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ꎬHUVEC)增殖[22-23]ꎮSong等[24]在接受高脂饮食ApoE-/-小鼠证明ꎬBBR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㊁调节自噬㊁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ꎬ从而降低血脂水平ꎬ改善内膜增生ꎬ并拮抗颈动脉脂质积聚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ꎮ还有报道小檗碱通过AP-1的活性介导的清道夫受体表达抑制㊁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2-relatedfactor2ꎬ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ꎬHO-1)信号转导的腺苷三磷酸(a ̄denosinetriphosphateꎬATP)结合盒转运蛋白上调[25]ꎬ调节脂质稳态和抑制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的形成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ꎮ还有研究表明也与p-JNK信号通路以及随后抑制内脂素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有关[26]ꎮ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迁移会形成纤维帽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形成纤维斑块ꎬ破裂后可引起栓塞ꎮQiu等[27]报道ꎬ通过靶向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prolifera ̄tors-activatedreceptorαꎬPPARα)-NO信号通路ꎬ盐酸小檗碱对血管紧张素IV(angiotensinⅣꎬAngⅣ)诱导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治疗作用ꎮ研究结果表明ꎬ高剂量和低剂量小檗碱均可改善ApoE-/-小鼠的血脂和全身炎症水平ꎬ并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28]ꎮ高剂量的影响更为显著ꎮ小檗碱丰富了Roseburia㊁Blautia㊁Allobaculum㊁Alistipes和Turicibacter5种菌的丰度ꎬ并改变了Bilophila菌的丰度ꎬ这些微生物群表现出良好的抗炎作用ꎬ与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和糖脂代谢有关ꎬ因此ꎬ小檗碱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部分归因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化ꎬ与抗炎和糖脂代谢有关ꎮ值得注意的是ꎬ肠道微生物群变化对小檗碱剂量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ꎮZhu等[29]研究得出类似结论ꎬ小檗碱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ꎬ小鼠中Akkermansiaspp.的丰度显著增加ꎬ小檗碱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ꎬ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脉和肠道表达ꎻ小檗碱增加了小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和结肠黏液层的厚度ꎬ与高脂饲料喂养小鼠肠道屏障完整性的修复相关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ꎬ小檗碱参与肠道菌群的调节而发挥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0-32]ꎮ小檗碱吸收不良ꎬ开发一种有效的包埋纳米系统ꎬ为使用小檗碱包裹的纳米系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一种策略[33]ꎮ8-十六烷基小檗碱提高了小檗碱在仓鼠体内的抗菌性能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ꎬ在治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更有效[34]ꎮ网络药理学的研究也为小檗碱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和细胞增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35]ꎮ4㊀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是指糖尿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系统病变ꎮ糖尿病引起的高糖㊁胰岛素分泌异常㊁脂代谢紊乱等都能与心血管疾病互相影响ꎮ盐酸小檗碱能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K+通道ꎬ降低糖尿病大鼠血压ꎬ改善血管舒张功能[36]ꎮ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反应㊁保护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干预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37]ꎮ通过下调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ꎬCTGF)的表达以及减少Ⅰ型胶原(collagentypeⅠꎬCol1)和Ⅲ型胶原(collagentypeⅢꎬCol3)的合成和沉积ꎬ盐酸小檗碱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心脏纤维化[38]ꎬ并通过纠正线粒体动力学中融合和裂变的不平衡ꎬ减轻H9C2细胞系的肥大并改善线粒体功能[39]ꎮ小檗碱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的病理状态ꎬ与模型组相比ꎬ小檗碱显著抑制C反应蛋白㊁IL-6和TNF-α的产生ꎬ并提高脂联素水平ꎻ小檗碱在体外实验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ꎬ降低肿瘤生长因子-β1(TGF-β1)㊁IL-6和TNF-α水平ꎻ小檗碱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ꎬ胸主动脉对去氧肾上腺素的收缩减少ꎬ而对硝普钠的舒张反应增加[40]ꎮ可通过调节血脂修复糖尿病大鼠血管收缩与舒张的动态平衡ꎬ拮抗动脉粥样硬化ꎬ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41]ꎮ此外ꎬ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表明ꎬ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小血管和微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有一定改善作用[42]ꎮ小檗碱对妊娠糖尿病暴露后代心脏功能障碍的保护涉及通过增加线粒心磷脂合成介导的线粒体功能的改善[43]ꎮ5㊀结语«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ꎬ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ꎬ其中死亡率居居民疾病死亡率首位ꎮ综上所述ꎬ盐酸小檗碱通过多途径调控ꎬ对心律失常㊁心肌病㊁高血压㊁动脉粥样硬化㊁糖尿病性心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ꎮ目前ꎬ临床上就盐酸小檗碱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仍较为缺乏ꎬ其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补充和替代药物仍具有广泛的研究与开发空间ꎮ参考文献:[1]㊀GUOJꎬWANGLꎬWANGLꎬetal.BerberineProtectsHumanUm ̄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againstLPS-InducedApoptosisbyBlockingJNK-MediatedSignaling[J].EvidBasedComplementAl ̄ternatMedꎬ2016(2016):6983956.[2]HUANGLꎬZHANGXꎬMAXꎬetal.BerberinealleviatesendothelialglycocalyxdegradationandpromotesglycocalyxrestorationinLPS-inducedARDS[J].IntImmunopharmacolꎬ2018(65):96-107. [3]YAOQꎬXUDꎬLIHꎬetal.Berberinepromotedmyocardialprotectionofpostoperativepatientsthroughregulatingmyocardialautophagy[J].BiomedPharmacotherꎬ2018(105):1050-1053. [4]WUYZꎬZHANGLꎬWUZXꎬetal.BerberineAmelioratesDoxoru ̄bicin-InducedCardiotoxicityviaaSIRT1/p66Shc-MediatedPath ̄way[J].OxidMedCellLongevꎬ2019(2019):2150394. [5]XIONGCꎬWUYZꎬZHANGYꎬetal.Protectiveeffectofberberineonacutecardiomyopathyassociatedwithdoxorubicintreatment[J].OncolLettꎬ2018ꎬ15(4):5721-5729.[6]LVXꎬYUXꎬWANGYꎬetal.Berberineinhibitsdoxorubicin-trig ̄geredcardiomyocyteapoptosisviaattenuatingmitochondrialdys ̄functionandincreasingBcl-2expression[J].PLoSOneꎬ2012ꎬ7(10):e47351.[7]JIAZꎬLINLꎬHUANGSꎬetal.InhibitionofautophagybyberberineenhancesthesurvivalofH9C2myocytesfollowinghypoxia[J].MolMedRepꎬ2017ꎬ16(2):1677-1684.[8]ZHUNꎬCAOXꎬHAOPꎬetal.Berberineattenuatesmitochondrialdysfunctionbyinducingautophagicfluxinmyocardialhypoxia/reoxygenationinjury[J].CellStressChaperonesꎬ2020ꎬ25(3):417-426.[9]ZHAOYꎬTIANXꎬLIUGꎬetal.Berberineprotectsmyocardialcellsagainstanoxia-reoxygenationinjuryviap38MAPK-mediatedNF-kappaBsignalingpathways[J].ExpTherMedꎬ2019ꎬ17(1):230-236.[10]YAOWꎬWANGXꎬXIAOK.Protectiveeffectofberberineagainstcardia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byinhibitingapoptosisthroughtheactivationofSmad7[J].MolCellProbeꎬ2018(38):38-44. [11]WANGLꎬMAHꎬXUEYꎬetal.Berberineinhibitsthe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ducedinflammatoryresponseandapoptosisofmyocardialcellsthroughthephosphoinositide3-kinase/RAC-αserine/threonine-proteinkinaseandnuclearfactor-κBsignalingpathways[J].ExpTherMedꎬ2018ꎬ15(2):1225-1232.[12]ZHAOGLꎬYULMꎬGAOWLꎬetal.Berberineprotectsratheartfrom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viaactivatingJAK2/STAT3signa ̄lingandattenuating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J].ActaPhar ̄macolSinꎬ2016ꎬ37(3):354-367.[13]ZENGZꎬPANYꎬWUWꎬetal.Myocardialhypertrophyisimprovedwithberberinetreatmentvialongnon-codingRNAMIAT-mediatedautophagy[J].JPharmPharmacolꎬ2019ꎬ71(12):1822-1831.[14]CHEYꎬSHENDFꎬWANGZPꎬetal.Protectiveroleofberberineinisoprenaline-inducedcardiacfibrosisinrats[J].BMCCardiovascDisordꎬ2019ꎬ19(1):219.[15]ZHANGGꎬLINXꎬSHAOYꎬetal.Berberinereducesendothelialinjuryandarterialstiffnessin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J].ClinExpHypertensꎬ2020ꎬ42(3):257-265.[16]CHENMꎬSHENHꎬZHULꎬetal.Berberineattenuateshypoxia-in ̄duced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viabonemorphogeneticpro ̄teinand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signaling[J].JCellPhysiolꎬ2019ꎬ234(10):17482-17493.[17]TIANHꎬKANGYMꎬGAOHLꎬetal.ChronicinfusionofberberineintothehypothalamicparaventricularnucleusattenuateshypertensionandsympathoexcitationviatheROS/Erk1/2/iNOSpathway[J].Phytomedicineꎬ2019(52):216-224.[18]WANDEYꎬJIELꎬAIKAIZꎬetal.BerberinealleviatespulmonaryhypertensionthroughTrx1andβ-cateninsignalingpathwaysinpulmonaryarterysmoothmusclecells[J].ExpCellResꎬ2020ꎬ390(1):111910.[19]LUOJꎬGUYꎬLIUPꎬetal.Berberineattenuates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viaproteinphosphatase2Asignalingpathwaybothinvivoandinvitro[J].JCellPhysiolꎬ2018ꎬ233(12):9750-9762. [20]RAJABISꎬNAJAFIPOURHꎬJAFARINEJAD-FARSANGISꎬetal.QuercetinꎬPerillylAlcoholꎬandBerberineAmeliorateRightVen ̄tricularDisordersinExperimental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EffectsonmiR-204ꎬmiR-27aꎬFibroticꎬApoptoticꎬandInflammatoryFactors[J].JCardiovascPharmacolꎬ2021ꎬ77(6):777-786.[21]ZHANGHꎬNIUHꎬYUANXꎬetal.Trimetazidinecombinedwithberberineonendothelialfunction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combinedwithprimaryhypertension[J].ExpTherMedꎬ2018ꎬ16(2):1318-1322.[22]XURXꎬSUNXCꎬMACYꎬetal.ImpactsofberberineonoxidizedLDL-inducedproliferationof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J].AmJTranslResꎬ2017ꎬ9(10):4375-4389.[23]CALICETICꎬRIZZOPꎬFERRARIRꎬetal.Novelroleofthenutra ̄ceuticalbioactivecompoundberberineinlectin-likeOxLDLreceptor1-mediatedendothelialdysfunctionincomparisontolovas ̄tatin[J].NutrMetabCardiovascDisꎬ2017ꎬ27(6):552-563. [24]SONGTꎬCHENWD.BerberineinhibitedcarotidatherosclerosisthroughPI3K/AKTmTORsignalingpathway[J].Bioengineeredꎬ2021ꎬ12(1):8135-8146.[25]YANGXJꎬLIUFꎬFENGNꎬetal.BerberineAttenuatesCholesterolAccumulationinMacrophageFoamCellsbySuppressingAP-1Ac ̄tivityandActivationoftheNrf2/HO-1Pathway[J].JCardiovascPharmacolꎬ2020ꎬ75(1):45-53.[26]WANQꎬLIUZꎬYANGYꎬetal.Suppressiveeffectsofberberineonatherosclerosisviadownregulatingvisfatinexpressionandattenuatingvisfatin-inducedendothelialdysfunction[J].IntJMolMedꎬ2018ꎬ41(4):1939-1948.[27]QIUHꎬWUYꎬWANGQꎬetal.EffectofberberineonPPARα-NOsignallingpathwayinvascularsmoothmusclecellproliferationin ̄ducedbyangiotensinIV[J].PharmBiolꎬ2017ꎬ55(1):227-232. [28]WUMꎬYANGSꎬWANGSꎬetal.EffectofBerberineonAtheroscle ̄rosisandGutMicrobiotaModulationandTheirCorrelationinHigh-FatDiet-FedApoE-/-Mice[J].FrontPharmacolꎬ2020(11):223.[29]ZHULꎬZHANGDꎬZHUHꎬetal.BerberinetreatmentincreasesAkkermansiainthegutandimproveshigh-fatdiet-inducedathero ̄sclerosisinApoE-/-mice[J].Atherosclerosisꎬ2018(268):117-126.[30]SHIYꎬHUJꎬGENGJꎬetal.Berberinetreatmentreducesathero ̄sclerosisbymediatinggutmicrobiotainapoE-/-mice[J].BiomedPharmacotherꎬ2018(107):1556-1563.[31]LIXꎬSUCꎬJIANGZꎬetal.Berberineattenuatescholine-inducedatherosclerosisbyinhibitingtrimethylamineandtrimethylamine-N-oxideproductionviamanipulatingthegutmicrobiome[J].NPJBiofilmsMicrobiomesꎬ2021ꎬ7(1):36.[32]YANGSꎬLIDꎬYUZꎬetal.Multi-PharmacologyofBerberineinAtherosclerosisandMetabolicDiseases:PotentialContributionofGutMicrobiota[J].FrontPharmacolꎬ2021(12):709629.[33]MAXꎬZHANGTꎬLUOZꎬetal.Functionalnano-vectorboostanti-atherosclerosisefficacyofberberineinApoe(-/-)mice[J].ActaPharmSinBꎬ2020ꎬ10(9):1769-1783.[34]FENGMꎬZOUZꎬZHOUXꎬetal.Comparativeeffectofberberineanditsderivative8-cetylberberineonattenuatingatherosclerosisinApoE-/-mice[J].IntImmunopharmacolꎬ2017(43):195-202. [35]XIEXꎬMAXꎬZENGSꎬetal.MechanismsofBerberinefortheTreatmentofAtherosclerosisBasedonNetworkPharmacology[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ꎬ2020(2020):3568756.[36]MAYGꎬLIANGLꎬZHANGYBꎬetal.Berberinereducedbloodpressureandimprovedvasodilationindiabeticrats[J].JMolEn ̄docrinolꎬ2017ꎬ59(3):191-204.[37]李爱玲ꎬ庞雪ꎬ王玉涛.小檗碱干预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ꎬ2020ꎬ47(7):137-139. [38]芦琨ꎬ沈永杰ꎬ赫金凤ꎬ等.小檗碱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ꎬ2016ꎬ32(10):1352-1355.[39]HANGWꎬHEBꎬCHENJꎬetal.BerberineAmelioratesHighGlucose-InducedCardiomyocyteInjuryviaAMPKSignalingActi ̄vationtoStimulateMitochondrialBiogenesisandRestoreAutophagicFlux[J].FrontPharmacolꎬ2018(9):1121.[40]WUZꎬGULꎬSIYKꎬetal.MacrovascularProtectingEffectsofBer ̄berinethroughAnti-inflammationandInterventionofBKCainType2DiabetesMellitusRats[J].EndocrMetabImmuneDisordDrugTargetsꎬ2021ꎬ21(7):1270-1281.[41]芦琨ꎬ赫金凤ꎬ常景芝ꎬ等.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的保护作用[J].医药导报ꎬ2018ꎬ37(5):518-522.[42]展晓亮ꎬ刘帅ꎬ祗明花ꎬ等.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肠系膜血管形态改变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ꎬ2017ꎬ27(1):6-10.[43]LAURAKCꎬGENEVIEVECSꎬMARILYNEVꎬetal.Berberineel ̄evatescardiolipininheartofoffspringfrommousedamswithhighfatdiet-induced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J].ScientifcReportsꎬ2021ꎬ11(1):15770.(上接第87页)[5]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㊁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ꎬ2004.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药物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ꎬ2014.[7]赵军ꎬ师建平ꎬ董重阳ꎬ等.蒙药蓝刺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瘦素㊁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ꎬ2021ꎬ34(3):72-76.[8]萨茹丽ꎬ杨斌ꎬ格根哈斯ꎬ等.蓝刺头多糖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性能㊁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作用研究[J].饲料工业ꎬ2020ꎬ41(22):33-38.[9]吴昊ꎬ于小红ꎬ马光朝ꎬ等.基于LC-MS的甘草炮制雷公藤降低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J].中草药ꎬ2020ꎬ51(21):5501-5508.[10]孙佳ꎬ李晗ꎬ张广平ꎬ等.人参炙甘草附子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ꎬ2019ꎬ35(2):96-101.[11]邢菊玲ꎬ党院霞ꎬ刘芬ꎬ等.桑白皮总黄酮联合知母总皂苷改善高脂血症伴骨质疏松症大鼠的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21ꎬ27(2):37-43.[12]滕德义ꎬ吴松云ꎬ经广纬.复方桑白皮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ꎬ1998(Z1):226.[13]冯克玉ꎬ刘国雄ꎬ张毅.桑白皮醇提液的降压作用及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J].新医药学志ꎬ1974(3):43-44.。
盐酸小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盐酸小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cf9c4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b.png)
盐酸小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王春艳;王桂茹;李晶;徐志刚;宋艳芳;吴德俊;陈立【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09(29)6【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利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持续监视动物Ⅱ导联心电图,预先给药10 d后,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结果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40 mg/kg)室颤发生率降低40%,室颤持续时间缩短[(12.1±9.6)s vs (18.8±13.3)s],存活时间明显延长[(170.2±102.3)svs(100.5±52.8)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00 mg/kg)降低了缺血期内室速、室颤的发生率,缩短了室颤的持续时间[(60.7±20.9)svs(123.4±32.1)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总页数】3页(P651-653)【作者】王春艳;王桂茹;李晶;徐志刚;宋艳芳;吴德俊;陈立【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益气复脉合剂抗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J], 武乾;李昊娲;崔海峰;林谦;孙明杰2.乌腺金丝桃与丹参抗实验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配伍研究 [J], 李冀;何增芬;马育轩;王艳丽;付殷;黄艳霞;高彦宇3.甘草次酸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及机制的研究 [J], 杨继媛;吴红金4.山楂籽黄酮提取物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J], 唐小荷;陈震翼5.虫草头孢菌粉水提物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J], 姚红伊;沈礼;林国华;沈岳良;王如伟;谢强敏;颜小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小檗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盐酸小檗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9f6ac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0.png)
盐酸小檗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管宁;马作盛;吴建岚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um,BBR黄连素)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及菌痢的治疗,近年发现其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良效,兹结合文献介绍如下。
1 治疗机理动物实验证实:BBR可使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增宽,有效不应期(ERP)延长,延长心肌APD及ERP,增加ERP/APD比值,有利于打断折返环或使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从而有利于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
这可能是BBR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
其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与促进钙(Ca^(2+))
【总页数】1页(P63)
【作者】管宁;马作盛;吴建岚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
【相关文献】
1.高糖环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尼可地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 赵玉青;柴颖儒;江莉;安国霞;柴晏
2.CT血管造影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董凤霞
3.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李素琼
4.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策略在心肾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J], 梅玫;张倩
5.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策略在心肾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J], 梅玫;张倩(综述);申兵冰(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b8c01a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c.png)
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林青薇;李沛波;吴灏;彭维;钟华林;苏薇薇;程春雷;王永刚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22(41)2
【摘要】小檗碱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存在于黄连、黄檗等植物中,临床常用其盐酸盐。
盐酸小檗碱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内皮保护、心肌保护、降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治疗等心血管药理活性作用,是一种富有潜力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本文通过对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盐酸小檗碱的心血管药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5页(P117-121)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心血管;药理学
【作者】林青薇;李沛波;吴灏;彭维;钟华林;苏薇薇;程春雷;王永刚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
【相关文献】
1.海藻中活性物质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人参皂苷Rg1非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3.黄芪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4.蒙药广枣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及分子对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60例
![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60例](https://img.taocdn.com/s3/m/67e4b73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2.png)
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60例
修勇;王秀梅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10(019)005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盐酸小檗碱0.2 g,口服,4次/d;门冬酸钾镁2片(300 mg),口服,3次/d.对照组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门冬酸钾镁注射液20 mL、胰岛素12 U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60例中,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64例中,治愈12例,好转
22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53.12%.结论盐酸小檗碱与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修勇;王秀梅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500;山东省高密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R972
【相关文献】
1.胺碘酮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45例疗效观察[J], 杨改宁
2.蝮蛇抗栓酶与门冬酸钾镁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56例疗效观察 [J], 卢子民;韩晓光
3.胺碘酮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J], 欧有任
4.胺碘酮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J], 欧有任
5.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J], 汪承炜;花冠春;梁桂娟;李海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檗碱和利多卡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小檗碱和利多卡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e9ed0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8.png)
小檗碱和利多卡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杨静;王巧云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0(004)003
【摘要】目的探索小檗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并与利多卡因相比较.方法注射肾上腺素诱导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经静脉注射小檗碱、钠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分别观察其对肾上腺素致家兔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利多卡因、小檗碱均使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P<0.01).结论小檗碱具有抗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杨静;王巧云
【作者单位】264003,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机能学实验室;264003,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机能学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盐酸小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J], 王春艳;王桂茹;李晶;徐志刚;宋艳芳;吴德俊;陈立
2.小檗碱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理 [J], 汪永孝
3.小檗碱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理 [J], 汪永孝;谭月华;盛宝恒
4.利多卡因和普萘洛尔抗水合氯醛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J], 王黎敏;冯改壮;郭春花
5.利多卡因和粉防已碱联合应用抗氯化钡所致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J], 赵耀瑞;何晓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檗碱对心脏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小檗碱对心脏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a33193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c.png)
小檗碱对心脏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张清华;杭秉茜
【期刊名称】《药学进展》
【年(卷),期】1990(014)003
【摘要】本文介绍亍小檗碱对心肌收缩力、心律失常、心室纤颤的药理作用,讨论了小檗碱对心脏的药理作用机制,并就其引起心脏毒性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看法。
【总页数】3页(P150-152)
【作者】张清华;杭秉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2
【相关文献】
1.小檗碱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邢宇;刘鑫;林园;张勇
2.小檗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付梦蕾;曲有乐;胡文祥
3.小檗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孙红玲; 吴娇
4.小檗碱表观遗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张舒晨; 高斌; 尚文斌
5.小檗碱的药理作用及有效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J], 刘悦;任百洁;邹馨颖;卢静一;王雷;高东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利用BL 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持续监视动物Ⅱ导联心电图,预先给药10 d后,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结果氯仿诱导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40 mg/kg)室颤发生率降低40%,室颤持续时间缩短〔(12.1±9.6)s vs (18.8±13.3)s〕,存活时间明显延长〔(170.2±102.3)s vs(100.5±52.8)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中,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200 mg/kg)降低了缺血期内室速、室颤的发生率,缩短了室颤的持续时间〔(60.7±20.9)s vs(123.4±32.1)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小檗碱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关键词】小檗碱;心律失常;氯仿;心肌缺血再灌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ER,黄连素)对各种心律失常具有较高显效率〔1〕。
临床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常因副作用多,不能长期服用等缺点被迫停药,而BER口服几乎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
因此本实验采用氯仿导致小鼠心律失常和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探讨BER对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试剂和仪器BL 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成都泰盟),胺碘酮(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小檗碱(陕西昂盛生物有限公司,纯度>99%),羧甲基纤维素钠(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氯仿(北京化工厂)。
1.1.2 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35~40 g,合格证号:SCXK (吉)2007 0003;Wistar大鼠,体重220~250 g,雄性,合格证号:2003 0001,均由吉林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1.2 方法1.2.1 氯仿诱导小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建立1.2.1.1 动物分组和给药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ER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60、120、240 mg/kg),阳性对照药胺碘酮(amiodarone,AMI)组(剂量为100 mg/kg)。
每组20只,雌雄各半。
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药均按0.1 ml/10 g容积灌胃给药,预先给药10 d。
1.2.1.2 模型建立〔2〕将小鼠用水合氯醛麻醉后,仰位固定,用BL 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持续记录Ⅱ导联正常心电图,然后将小鼠头部放入含有3~4 ml氯仿棉球的100 ml三角烧瓶中(每换一鼠加氯仿1.0 ml),直至心搏停止,计算室速(VT)、室颤(VF)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存活时间。
1.2.2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模型1.2.2.1 动物分组和给药将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ER低、高剂量组(剂量分别100、200 mg/kg),阳性对照药AMI组(剂量为80 mg/kg),每组8只。
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药均按0.5 ml/100 g灌胃,预先给药10 d。
1.2.2.2 模型建立〔3〕20%乌拉坦溶液(5 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连接BL 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心电导线,记录Ⅱ导联心电图。
颈部正中开口,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动脉插管后连接压力换能器,记录动脉血压,气管插管。
开胸后接小动物人工呼吸机(潮气量6~10 ml,呼吸比1∶2,呼吸频率60次/min),剪开心包膜,在肺动脉圆锥和左心耳之间,平左心耳下缘寻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其下穿线,待呼吸、血压平稳15 min后,将结扎线从PE管(直径2 mm)中间穿出,用PE管一端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另一端用动脉夹固定。
缺血30 min 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30 min。
缺血成功的标志为Ⅱ导联R波增宽,ST 段抬高,动脉血压下降20%~30%。
再灌注成功的标志为抬高的ST段下降50%以上,动脉血压升高。
假手术组开胸,冠状动脉下穿线不结扎。
观察缺血30 min内和再灌注30 min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
1.2.2.3 心律失常的评价〔4,5〕室性期前收缩(PVC)为心室的单个异位节律,VT为连续4个或4个以上的PVC,VF 为不能区分单个的QRS波群和计数心率,常伴有血压迅速下降至0 mmHg。
VT和VF的持续时间为在缺血期内发生所有VT和VF的平均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发生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几率检验。
2 结果2.1 BER对氯仿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ER各剂量组VT的发生率未见明显降低,但持续时间缩短,其中BER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VF发生率随BER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BER高剂量组VF发生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了40%,持续时间缩短,存活时间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阳性药AMI组VT、VF发生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存活时间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表1 BER对氯仿诱导室性的心律失常的影响(略)2.2 BER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BER低剂量组降低了VT、VF的发生率,缩短了持续时间,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BER高剂量组明显降低VT的持续时间、VF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阳性药AMI组VT、VF发生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2 BER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心律失常的影响(略)3 讨论本实验采用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BER对VF的治疗作用。
文献报道小鼠吸入氯仿后VF阳性率与体重相关,随体重增长VF阳性率增加,体重为18~22 g小鼠VF 阳性率为40%~60%;25~35 g为80%;36~45 g为80%~100%〔2〕。
因此,本实验选用小鼠平均体重超过35g,VF阳性率为90%,保证了VF的发生率。
生理盐水组小鼠吸入氯仿后,最早在20 s内即出现VT,30 s内出现VF,多数小鼠在1~2 min 内死亡。
BER高剂量组明显减少了V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死亡时间。
有报道认为氯仿诱导心律失常的机制为增加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因此BER抗VF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脏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有关。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5 min开始出现心律失常,最初的心律失常以PVC多见,7~20 min内心律失常频繁出现,以二联律、三联律、VT和VF多见,大多数VF可自行恢复窦性节律,少数不恢复的VF为致死性VF,是导致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缺血30 min后进行再灌注,仅在开始再灌注的0~5 min出现少量的心律失常,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BER 对急性心肌缺血时缺血期心律失常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鼠预先灌胃给予BER治疗10 d后,BER高剂量组明显减少了急性心肌缺血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增加了大鼠对缺血期VT和VF的耐受能力。
心肌缺血时导致的心律失常主要与氧自由基损伤有关〔5〕。
有文献报道BER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6〕。
黄连解毒汤能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中GSH Px、SOD活力,抑制MDA生成〔7〕。
因此推断BER有可能抑制了心肌缺血时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起到治疗心律失常作用。
另外,有研究者采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记录了BER在兔急性缺血状态时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改变,BER可通过减弱缺血时动作电位振幅变小和2 相平台消失幅度以及减少早期后除极,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及有效不应期(ERP),增加ERP/APD比值〔8〕,这些均有利于打断折返并使之不易形成,这可能是BER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
参考文献: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2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xyfm/class/.2002年05期4 张随学,谭正辉,孙叶梅,李梅,俞玉芳,韩峰;3003例痤疮患者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xyfm/class/.2002年06期5 刘勇,王冬梅;痤疮的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9期6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7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9期8 陈五一;;痤疮辨治体会[J];世界中医药;/yisheng/main/index.php.2007年03期9 雷放;中药热敷治疗痤疮有效[J];新中医;/book/main/index.php.1992年09期10 李东华;异维生素A酸治疗痤疮[J];新医学/;1993年10期11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1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13 陈传伟;针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14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的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27、60、65、70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book/main/index.php.2010年15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16 张随学;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17 庞莹;痤疮的流行病学及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18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qikan/class/?150.html.2004年19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20 李秀玉;张随学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6]佚名.王春艳盐酸小檗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中医药期刊学会/neike/html/?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