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从2016年起,畜牧大省广西开始实施现代生态养殖规划,推广多种新式经营模式,其中的贷牛(羊)还牛(羊)模式[以某实业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贫困户养殖肉牛(羊),企业提供采购于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地的杂交良种幼牛(羊),合同价回收成牛(羊)]产生明显的扶贫效应。
下面左图示意广西肉类总产量及组成(单位:万t),右图示意广西养牛规模(单位:头)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西发展养殖牛(羊)的优势条件是()A: 山地草场广阔,蔗叶和玉米秸秆产量大B: 产业规模大,产业基础雄厚C: 具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交通便捷D: 省内生活质量提升,生猪市场萎缩(2)贷牛(羊)还牛(羊)模式的好处有()①加速贫困户的城市化转变②降低贫困户养殖业进入的难度③提升农户对新畜种的研发和推广能力④稳定贫困户收入和企业优质原料供应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适宜广西肉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是()A: 促进养殖品种良种化,建设本地种源基地B: 适度缩小养殖规模,提升市场应对能力C: 取消政策优惠,加强市场竞争锻炼D: 推行粮改饲,种植结构转为以饲料为主【答案】ADA【解答】(1)广西山地面积广,草场以山地草场为主,蔗叶和玉米秸秆产量大,广西虽然是畜牧大省,但据图可以看出整体的养殖规模较小,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广西山地面积广,交通没有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猪肉和牛(羊)肉的市场需求都会增加。
故选A。
(2)贫困户不用筹集资金购买良种幼牛(羊),降低了养殖进入难度;合同价回收成牛(羊) , 稳定双方收益;该模式有利于贫困户脱贫,但还谈不上城市化转变,贫困户也没有新畜种研发和推广能力。
②④正确。
故选D。
(3)由材料可知,广西肉牛(羊)良种主要采购于外地,提高了养殖成本,应建设本地种源基地,促进养殖品种良种化;广西肉牛养殖绝大部分在50头以下,规模小,市场应对和竞争力较弱,应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养殖业属于潜力巨大的产业,政府应继续实施政策支持,并落实到位;可以推行粮改饲,但种植结构依然应该以粮食为主。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读我国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A: 海陆交通便利B: 人口众多C: 资源、能源丰富D: 市场广阔(2)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 交通B: 市场C: 劳动力D: 资金(3)首钢集团于2005年开始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钢产量,同时向外搬迁,建立新厂。
这一举措有利于()A: 扩大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B: 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C: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D: 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答案】CBC【解答】(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水陆交通便利,而水资源短缺是其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最不利的条件是矿产资源缺乏,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上海矿产资源缺乏,但市场广阔,故上海宝钢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故选B。
(3)钢铁工业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因此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北京城市环境。
故选C。
第2题.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道路交通法规定禁止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山区高速公路某些路段一侧会设置一种安全减速专用斜坡避险车道,该车道通常为长几十米到几百米的斜坡,车道上铺着一层沙砾。
下列左图为某段高速公路示意图,右图为高速公路和某专用车道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进入图中专用车道的一般是()A: 失火的车辆B: 因刹车失灵而失控的车辆C: 燃料耗尽的车辆D: 因酒驾和醉驾而失控的车辆(2)该专用车道主要出现在()A: a处B: b处C: c处D: d处(3)在大货车较多的路段,该专用车道应()①增加长度②增加沙砾厚度③减小宽度④降低坡度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CA【解答】(1)车辆在长下坡路段长时间使用刹车可能导致刹车失灵,可能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将车辆驶入安全减速专用上斜坡避险车道,可以利用上坡来减速以达到停车的目的。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第4题.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朗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的龙门断裂带,当地居民生活的地形类型多为河谷地形,传统民居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奇特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其外部结构中,屋顶普遍为平顶;二楼房屋面积缩小,多出的空间大多向阳、背风,作为阳台来用(如图)。
材料二:独特的海拔纵深、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赋予了巴朗山丰富的植物资源。
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多生长高山花卉和岩生花卉。
每年5-8月,花季来临时,在高山草甸、岩石缝中、流石滩上,各色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
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大多植株矮小,茎粗、叶厚、根系发达,植株富含糖和蛋白质,花色美丽(1)简析当地传统民居外部结构设计风格的主要原因。
(2)列举一种当地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巴朗山具有丰富植物资源的原因。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高山及岩生花卉资源的应用价值。
【答案】(1)房屋平顶,适合当地雨季时间短(冬长夏短、降水集中于夏季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地势崎岖,用平顶构建空间,利于堆放、晾晒谷物、草料等;二楼面积缩小,多出的空间向阳背风,是晾晒衣物、冬季享受阳光的好处所;当地地形崎岖,缺乏室外活动平地,屋顶阳台是日常活动场所。
(2)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原因:①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②断裂带发育,地质环境复杂;③降水集中;④岩体破碎,地表松散物质多;⑤附近地区山体陡峭,容易形成崩塌。
(3)山地地形,山体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物种类型丰富;南北跨度大,热量差异较明显,可满足不同类型植物的需求;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植物的生长;位置偏僻,人类开发和干扰程度小。
(4)绿化园林,丰富城乡景观(花卉装饰、美化生活)(绿化价值高);花卉育种,丰富花色,培育观赏植物(观赏价值极高);是天然药物宝库,药用经济价值高;花卉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
【解答】(1)当地传统民居外部结构设计风格的主要原因:房屋平顶,适合当地雨季时间短(冬长夏短、降水集中于夏季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地势崎岖,用平顶构建空间,利于堆放、晾晒谷物、草料等;二楼面积缩小,多出的空间向阳背风,是晾晒衣物、冬季享受阳光的好处所;当地地形崎岖,缺乏室外活动平地,屋顶阳台是日常活动场所。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地球与地图含解析

专题1 地球与地图【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湖南卷)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
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肯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肯定影响。
探讨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旁边地形。
据此究成1—3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3.为了赛事的顺当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①相对湿度②气压变更③气温水平分布④气温垂直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及解析】1.B 依据题意,半山腰置出现肯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简单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潮湿气流,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C 半山腰云是水汽凝聚形成,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相对湿度,①符合题意;当地云停留在半山腰,往往是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此时云不向上升,此时应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气温垂直分布,④符合题意;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的数据,②、③不符合题意。
全国各地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一

中国地理(一)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地温能是指隐藏在浅层地表层的可再生能源。
常温层指地下温度的改变幅度等于零的地带。
常温层温度及深度是反映地温能的重要指标。
读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对地温能影响最小的是()A.气候特征B.断裂构造C.水文状况D.植被类型2.哈尔滨常温层埋深较大的主要缘由是()A.地温日较差大B.地温年较差大C.地温年际改变大D.地气温差大3.依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层部分热量来自地球内部,温度高于大气B.大气与常温层之间的温差与纬度改变呈正相关C.常温层埋藏的深度越大,地温能越丰富D.郑州气候温柔导致常温层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下图示意我国某气象观测站点位置及其2024年观测所得的太阳辐射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气象观测站位于我国()A.陕西北部B.内蒙古东部C.新疆南部D.黑龙江北部5.与9月相比,8月份太阳总辐射偏低主要因为()A.昼长偏短B.太阳高度偏小C.降水偏多D.植被覆盖度偏大6.该地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A.11:00左右B.12:00左右C.13:00左右D.14:00左右因特别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难频发。
下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改变。
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
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黄河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总体改变趋势可能取决于()A.水库调蓄B.降水增加C.河床淤积D.冰期延长8.为降低凌汛对宁蒙河段的危害,可以实行的措施有()①加深河道②加固大堤③上游水库在封冻前加大下泄水量④凌汛河段人工分凌(水),削减下泄水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指某一地区某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地区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该比例的比值,能衡量一个地区种植某种作物的集中化和特地化程度。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更替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最大答案:D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3. 以下关于季风气候的描述,错误的是:A.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B.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湿润,冬季干燥C. 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D. 季风气候的降水量主要受季风的影响答案:B4. 以下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人口迁移是自然增长的结果B.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C. 人口迁移总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D. 人口迁移是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答案:B5. 以下关于城市化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化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C. 城市化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D. 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答案:D6. 以下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B. 地形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C.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D. 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答案:B7. 以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B.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C. 可持续发展不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D. 可持续发展是发达国家的责任答案:B8. 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B. 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C.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D.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答案:C9. 以下关于海洋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B. 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不会枯竭C.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D.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只对沿海国家有利答案:A10. 以下关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地类型B.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主要来源C. 建设用地包括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D. 未利用地是指没有经济价值的土地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随着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农业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应用,我国农业已经初步实现了耕、种、收三个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植保无人机(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成为农业生产的十大新装备之一。
据此完成(1)~(3)题。
(1)植保无人机所替代的农业生产要素是()A: 劳动力B: 技术C: 资金D: 土地(2)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植保无人机()①资金投入少②减少农药对人体的危害③生产效率高④受天气影响小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3)下列农业类型中,最适宜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是()A: 商品谷物农业B: 游牧业C: 舍饲畜牧业D: 温室园艺业【答案】ACA【解答】A、植保无人机可以代替劳动力进行喷洒作业;B、植保无人机离不开技术支持;C、植保无人机设计、租用离不开资金;D、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D错误;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植保无人机资金投入多;植保无人机可以代替劳动力进行喷洒作业,减少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植保无人机比人工生产效率高,③正确;植保无人机恶劣天气下不能使用,受天气响大。
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人少地多适合使用无人机;游牧业没有固定的场所,不适合使用;舍饲畜牧业空间小,不适合使用无人机;温室园艺业空间小,不适合使用无人机。
第2题.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
在新疆天山北侧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
下左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下右图为泥火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A: 位于板块交界处B: 冰川侵蚀强烈C: 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D: 流水侵蚀强烈(2)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A: 沉积岩层B: 变质岩层C: 侵入岩层D: 喷出岩层(3)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 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B: 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C: 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D: 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答案】CAD【解答】(1)天山位于亚欧板块内部,A错;冰川、流水侵蚀强烈可以形成谷地,属于侵蚀地貌,而泥火山是泥浆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属于堆积地貌,B、D错;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来自地下深处,因为背斜顶部和断裂构造上岩层比较薄弱,地下的泥浆和气体极易沿着这些岩层薄弱地带喷出地面,C对。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山东寿光(位置见下图)是我国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80万亩,蔬莱大棚达30多万个,总产20多亿公斤,被誉为中国蔬莱之乡。
寿光蔬菜销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山东寿光采用大棚种植蔬菜,有利于()①提高蔬菜产量②延长蔬菜生长期③增加蔬菜品种④提高经济效益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与欧美国家相比,寿光蔬菜的突出优势是()A: 产量小B: 品质优C: 安全无公害D: 价格低(3)不利于寿光蔬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 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品质B: 大力扩展种植规模,增加产量C: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绿色发展D: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市场【答案】CDB【解答】(1)蔬菜大棚可以调节温度、湿度等农作物所需的生长条件,可以提高产量,增加蔬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①③④正确;大棚种植蔬菜能够缩短蔬菜生长期,②错误。
故选C。
(2)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蔬菜种植科技相对落后,在产量、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不一定有突出优势,但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较低,价格占据突出优势。
故选D。
(3)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品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绿色发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市场都利于寿光蔬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盲目扩展种植规模,增加产量,不利于寿光蔬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故选B。
第2题.勐波罗河流域位于我国云南省境内,是怒江下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6646.4平方千米,河长193千米,总落差达2280米。
近年来,勐波罗河流域计划建设水电开发项目,但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
下图为勐波罗河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勐波罗河流域()A: 有凌汛现象B: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C: 含沙量较大D: 河流水流速度较快(2)勐波罗河开发水电的不利条件是()A: 板块交界,地质条件差B: 人口稠密,移民工程难C: 落叶林广布,植被破坏D: 资金不足,水能资源少【答案】DA【解答】(1)该流域位于我国云南省,属于低纬度地区,该地区无结冰期,因此不会出现凌汛,A错误;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 错误;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C错误;由题干可知,河流总落差达2280米,计划建设水电开发项目,因此河流水流速度较快,D正确。
2024地理高考题

选择题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正确答案)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下列关于经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B.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 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正确答案)D. 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下列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壳物质循环是单向进行的B. 地壳物质循环只发生在地表C. 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答案)D. 地壳物质循环与人类活动无关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B. 水循环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作用C.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正确答案)D. 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产生影响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相同的B. 人口增长模式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C. 人口增长模式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正确答案)D. 人口增长模式只受自然因素影响下列关于城市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 城市化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C. 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等方面(正确答案)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影响下列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农业区位选择只受自然条件影响B. 农业区位选择不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正确答案)C. 技术条件的发展可以改变某些农业区位因素的不利影响D. 所有农业区域的区位因素都是相同的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描述,错误的是:A. 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B. 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C. 工业集聚只适合大规模企业(正确答案)D. 工业集聚可以形成规模效益下列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公路运输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B. 铁路运输灵活性强,适合门到门服务C. 水路运输运价低廉,适合长途运输大宗货物(正确答案)D. 航空运输运量大,适合急需货物的长途运输。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解析版)一、单项单选题(2024·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A.2月1日B.3月1日C.4月1日D.5月1日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6:00B.12:00C.18:00D.24:00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A.B.C.D.【答案】1.D 2.C 3.A【解析】1.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北极点附近以极昼为主,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2月1日和3月1日在北半球的冬半年,AB错误;4月1日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相差11天左右,北极点附近应刚刚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很小,与图示北极点附近昼夜分布图不符合,C错误;由春分日到夏至日大致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向北移动了23.5°,从3月21日到5月1日大约4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向北移动了10°,也就是说5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10°N附近,对应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应是80°N90°N之间,以图中的纽约纬度位置结合北美洲轮廓图可知此时图中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度位置约为80°N,D正确。
故选D。
2.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的纽约(74°W)位于晨线处附近,说明纽约正处于5月1日日出时刻,由于纽约在40°N,位于北半球夏半年的5月1日日出时刻应在6时之前。
当北京时间6:00时,74°W地方时20:56,这是当地的上半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A错误;当北京时间12:00时,74°W地方时2:56,纽约当地正值深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B错误;当北京时间18:00时,74°W地方时4:56,应在日出时刻附近,C正确;当北京时间24:00时,74°W地方时10:56,纽约当地已经临近中午,D错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
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B: 为生态混合型农业C: 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D: 为自给自足型农业(2)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④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3)下列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BDC【解答】(1)由材料可知,有机农业是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因此有机农业属于生态型农业,该地有花卉、农田、猪场、鱼塘、蔬菜等,因此也属于混合型农业,B项正确;蔬菜种植、鱼塘养殖等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A项错误;该地有鱼塘,而河西走廊水资源紧缺,故不可能大面积推广,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花卉、鱼塘、蔬菜等都投入到了市场,说明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型农业,D项错误。
故选B。
(2)资源代价主要指农业不合理灌溉;环境代价,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故选D。
(3)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这是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之一,②正确;材料中提到有机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③正确;我国耕地比重小,且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红壤,土壤贫瘠,①错误;由材料可知,有机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识技术,而我国目前科技并不是普遍发达,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口的知识技术水平仍然较低,④错误。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地理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临太平洋,西接欧洲B、南濒印度洋,北临北冰洋C、东临太平洋,西靠欧洲D、南临印度洋,北接欧洲2、以下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B、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部,云贵高原位于我国东北部C、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D、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东北部,云贵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3、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上游通常侵蚀作用强烈,常见V形谷;B、河流中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常见三角洲;C、河流下游流速快,常形成瀑布;D、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强烈。
4、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导致所有地区的农业产量增加;B、降水模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农作物种植;C、气温升高可能使一些地区作物生长季节延长,但同时也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D、海平面上升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
5、我国四大高原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约4000米,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是: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C. 四川盆地D. 青藏高原6、关于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冬季盛行西北风,降水稀少B. 夏季盛行东南风,降水丰富C.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D. 季风气候区域分布广泛,但影响不大7、关于我国河流特征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 长江因其水量大,被称为“黄金水道”B.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C. 珠江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D. 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8、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水资源分布均匀,南北差异不大B. 耕地资源丰富,且分布均衡C. 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地区分布不平衡D. 矿产资源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较高9、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 城市绿化B. 沙漠化C. 长江断流D. 互联网普及 10、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 黑龙江流域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B. 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D. 西北地区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1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形以平原为主B. 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C.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 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12、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主要功能包括:A. 发电与灌溉B. 防洪与供水C. 航运与旅游D. 拦沙与养殖13、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下列哪个现象与地球自转速度无关?A. 昼夜更替B. 海洋潮汐C. 四季更替D. 时差产生14、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C. 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15、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特征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如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A: 光照B: 热量C: 土壤D: 地形(2)有关该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受市场的规模影响大B: 商品率高C: 机械化水平较低D: 属于现代混合农业(3)该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 土壤盐碱化B: 荒漠化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水土流失【答案】DCD【解答】(1)种植业适宜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发展,图中的水稻梯田景观,改造了地形条件,使土地便于耕作,D对。
修建梯田,不能改造热量、土壤、种子,ABC错。
故选D。
(2)由题可知,梯田农业种植面积小,农田分散规模小,难以机械种植,机械化水平低,精耕细作,但产量低,商品率低,故ABD错误。
故选C。
(3)A.在降水多的地区不会发生土壤盐碱化问题,故A错误;B.南方山区水土流失,可能导致岩石裸露,出现石漠化现象,不是荒漠化,故B错误;C.读图,该农业生产会破坏植被,但改造过程中注意到对环境的保护,种植了其它作物,不是单一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不一定减少,故C错误;D.图示区域位于云南,降水多。
在坡地修建梯田,容易破坏植被,在坡度大的地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问题,故D正确。
故选D。
第2题.潜蚀是指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发生的侵蚀作用。
陷穴属于潜蚀地貌的一种,它的形成与地层、地形以及植被等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示意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陷穴发育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确表示陷穴发育演化过程的是()A: a-b-c-dB: b-d-a-cC: c-a-d-bD: d-c-b-a(2)元谋干热河谷中利于陷穴地貌发育的条件是()①湿热的气候条件②土壤透水性较强③地层构造节理发育④沟底多隆起的地形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D【解答】(1)由材料可知,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对应b 图;流水向着地下沟谷集中,并侵蚀沟谷使其增大延伸,对应d图;流水侵蚀沟谷形成地下河流,对应a图;地下河流对岩层加大侵蚀,上部岩体被侵蚀搬运走,地下河流出露地表,对应c图。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地理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适用于河南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①经济性①公益性①文化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如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其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如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A.①和I B.IV和I C.II和III D.IV和II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①提升建筑物质量①与城区建筑相协调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山东省莱阳市莱阳梨主要产自五龙河流域一片广阔的油沙地,种植历史悠久,皮薄,果质细嫩脆甜,含糖量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畅销海内外。
下图为莱阳梨产地五龙河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莱阳梨畅销海内外的主要原因是()A: 耐储藏B: 品质优C: 价格低D: 单产高(2)目前,莱阳市莱阳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 扩大种植面积B: 发展立体农业C: 增加化肥使用D: 加大科技投入【答案】BD【解答】(1)由材料可知,莱阳梨皮薄,果质细嫩脆甜,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使莱阳梨畅销海内外,与耐储藏、价格低、单产高无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根据材料可知,莱阳梨主要产自五龙河流域一片广阔的油沙地,不适宜发展立体农业;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化肥的使用,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有利于莱阳梨的可持续发展。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第2题.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
下图示意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以淮河的河道作为入海口)的年份为()A: 公元11年,1848年B: 公元1848年,1194年C: 公元1194年,1494年D: 公元1494年,1855年(2)为解决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决口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下游河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裁弯取直B: 引黄淤灌C: 兴修水库D: 深挖河道【答案】CB【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④③河道侵入淮河水系,结合图例可知分别为1194和1494年的河道,C正确。
故选C。
(2)黄河下游河道决口主要因为泥沙沉积引起的地上河,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在中上游保持水土、修建水库,下游加固堤坝等。
裁弯取直主要是长江中游水患的治理措施,黄河此处并没有明显弯道。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第3题.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A: 滑坡、泥石流B: 建筑废料、生活垃圾C: 台风、寒潮D: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A: 1B: 2C: 3D: 4(3)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B: 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C: 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D: 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答案】DCC【解答】(1)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用于生产、生活活动。
A、C为自然灾害,并不是人类主动获取的,也不能用于生产、生活活动,所以A、C错误。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的资源,故D正确。
故选D。
(2)(3)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人类活动若保持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则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若人类活动的强度过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故选C。
2.解答题第4题.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材料二图乙为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
材料三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
仅2012年1月,4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8天(1)图甲中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为冬季,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2)简述图甲中M地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根据图乙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Р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饮食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等主食,让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开辟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云贵川成为我国南方马铃薯主产区的主要原因是()A: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B: 劳动力丰富C: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D: 消费市场较广(2)制约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的首要因素是()A: 传统的菜用饮食习惯B: 易腐烂变质且不便运输C: 新兴产业加工能力弱D: 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答案】CA【解答】(1)云贵川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坡耕地面积广,气候多样,适宜种植马铃薯,C正确。
故选C。
(2)中国人一直保持着以米面为主食的习惯,马铃薯的传统饮食习惯是菜用,极少有人以马铃薯为主食,A正确;马铃薯不易腐烂变质且便于运输,B错误;新兴产业加工能力强,马铃薯的加工产品众多,C错误;马铃薯的种植对地形要求不高,可以大量在坡耕地种植,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对其影响很小,D错误。
故选A。
第2题.下表是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
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大洲面积所占比例(%)人口所占比例(%)欧洲48.7 54.9亚洲26.9 47.3非洲19.4 45.1北美洲38.5 51.3南美洲26.8 62.8大洋洲44.2 94.3注:面积和人口比重指全洲总面积和总人口的比重。
(1)人口在沿海地区最集中的大洲是()A: 欧洲B: 北美洲C: 南美洲D: 大洋洲(2)沿海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A: 欧洲B: 亚洲C: 南美洲D: 大洋洲(3)下列国家中,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澳大利亚【答案】DBB【解答】(1)大洋洲沿海地区的人口占该大洲总人口的94.3%,人口最集中。
故选D。
(2)亚洲总人数约40亿,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47.3%,比其他任何大洲的人数都多。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全国全部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 地势平坦B: 气候适宜C: 临近市场D: 资金雄厚(2)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A: 夏季降水增多B: 夏季气温降低C: 冬季降水增多D: 冬季气温升高(3)④区域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 温室气体减少B: 森林覆盖率减小C: 入湖泥沙量降低D: 草原生产量降低【答案】CAB【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树、蔬菜布局在城市附近,该处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主要区位优势是临近市场。
故选C。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为北美洲五大湖沿岸地区,湖泊水蒸发增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使该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夏季农作物生长,A正确;因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农作物几乎无法生长,故冬季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对农作物生长没有影响,C、D错误;夏季气温降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B错误。
故选A。
(3)④区域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破坏植被,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小,B正确;吸收温室气体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増加,A错误;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C错误;由图可知,该地草场面积扩大,草原生产量增加,D错误。
故选B。
第2题.位于川西的墨石公园拥有长达数公里的线状石林景观,该地区的石林与常见的喀斯特石林不同,由砂岩在地壳内部经过强烈的定向压力磨碎并重新胶结形成,随断裂隆升出露地表。
有专家指出,墨石公园景观的维持面临潜在的风险。
下图示意墨石公园的线状石林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常见的喀斯特石林相比,墨石公园的石林()A: 受流水溶蚀作用更强B: 受风力侵蚀作用更强C: 形成受到变质作用影响D: 形成受到岩浆活动影响(2)墨石公园面临的潜在风险最可能是()A: 泥石流B: 地震C: 冻土融解D: 洪水【答案】CB【解答】(1)常见喀斯特石林的形态受到流水溶蚀的影响,而墨石公园的石林由砂岩经过强烈的定向压力磨碎并重新胶结形成,说明岩石受到超高压的作用,这是变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南苏丹是东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国土总面积619745平方千米,人口约1091万人(2017年),201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7美元。
该国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据此结合南苏丹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南苏丹的主要工业部门可能是()A: 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B: 钢铁工业、煤炭工业C: 电子装配工业、玩具制造业D: 汽车工业、造船工业(2)南苏丹所处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A: 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B: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C: 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D: 工业化推进到较高水平【答案】AB【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南苏丹经济极为不发达,因此主要工业部门可能是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
故选A。
(2)结合材料可知,南苏丹所处区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故选B。
第2题.新疆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每年棉花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占全球产量的8%左右。
新疆也是我国优质水果的重要产区,被誉为世界果盘。
下图为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①暖温带②中温带③准噶尔盆地的边缘④塔里木盆地的边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有()①夏季光热充足②属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较小③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④盆地边缘地势较平坦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新疆盛产的水果主要有()A: 柑橘、香梨、菠萝B: 香蕉、菠萝、柑橘C: 葡萄、甜瓜、香蕉D: 葡萄、甜瓜、香梨【答案】BAD【解答】(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棉花种植区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属于暖温带。
故选B。
(2)新疆地处内陆,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①正确,②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棉花种植区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地势较平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③④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2018全国卷II】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
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
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7),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6分)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10分)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
(4分)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4分)
【答案】(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没必要。
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
有必要。
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8天津卷】14.(21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如图12文字所示)
(1)图12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
条件。
(9分)
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
(2)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6分)
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
(3)为保护生态环编,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6分)
【答案】(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3)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018海南卷】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8分)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4分)
【答案】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3分)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3分)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分)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
(2分)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3分)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分)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2分)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2分)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的解读。
【2018年江苏卷】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图14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图14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
图15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图16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分)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分)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6分)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3分)
【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