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古今“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解题技巧汇总
鸡兔同笼解题技巧汇总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之一,也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应用题。
它不仅有趣,还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一、假设法假设法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先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全是兔,然后根据实际的脚数与假设情况下的脚数差异来计算鸡和兔的数量。
假设全是鸡:如果笼子里全是鸡,那么每只鸡有 2 只脚。
假设笼子里一共有 n 个头,那么脚的总数就是 2n 只。
但实际的脚数比这个假设的脚数要多,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因为把兔当成鸡来计算造成的。
每只兔有 4 只脚,而每只鸡只有 2 只脚,每把一只兔当成鸡,就少算了 2 只脚。
所以用实际脚数与假设脚数的差值除以 2,就可以得到兔的数量。
假设全是兔:同理,如果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么每只兔有 4 只脚,脚的总数就是 4n 只。
但实际脚数比这个假设的脚数要少,少的部分就是因为把鸡当成兔来计算造成的。
每把一只鸡当成兔,就多算了 2 只脚。
所以用假设脚数与实际脚数的差值除以 2,就可以得到鸡的数量。
例如: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94 只脚。
假设全是鸡,脚的总数为:35×2 = 70(只)实际脚数比假设多:94 70 = 24(只)每只兔比鸡多的脚数:4 2 = 2(只)兔的数量:24÷2 = 12(只)鸡的数量:35 12 = 23(只)二、方程法方程法是一种比较直接和通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设鸡的数量为x 只,兔的数量为 y 只,然后根据头的总数和脚的总数列出方程组来求解。
根据头的总数:x + y =总头数根据脚的总数:2x + 4y =总脚数例如:还是上面的例子,设鸡有 x 只,兔有 y 只。
x + y = 35 (1)2x + 4y = 94 (2)由(1)式得:x = 35 y (3)将(3)式代入(2)式:2×(35 y) + 4y = 9470 2y + 4y = 942y = 24y = 12将 y = 12 代入(1)式:x + 12 = 35,x = 23所以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
鸡兔同笼类问题中的各种解法分析小总结
鸡兔同笼类问题中的各种解法分析小总结————————————————————————————————作者:————————————————————————————————日期:鸡兔同笼类问题中的各种解法分析小汇总1.典型鸡兔同笼问题详解例1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的著名趣题。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内容如下:鸡兔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经梳理,对于这一类问题,总共有以下几种理解方法。
(1)站队法让所有的鸡和兔子都列队站好,鸡和兔子都听哨子指挥。
那么,吹一声哨子让所有动物抬起一只脚,笼中站立的脚:94-35=59(只)那么再吹一声哨子,然后再抬起一只脚,这时候鸡两只脚都抬起来就一屁股坐地上了,只剩下用两只脚站立的兔子,站立脚:59-35=24(只)兔:24÷2=12(只);鸡:35-12=23(只)(2)松绑法由于兔子的脚比鸡的脚多出了2个,因此把兔子的两只前脚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两只后脚也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
那么,兔子就成了2只脚。
则捆绑后鸡脚和兔脚的总数:35×2=70(只)比题中所说的94只要少:94-70=24(只)。
现在,我们松开一只兔子脚上的绳子,总的脚数就会增加2只,不断地一个一个地松开绳子,总的脚数则不断地增加2,2,2,2……,一直继续下去,直至增加24,因此兔子数:24÷2=12(只)从而鸡数:35-12=23(只)(3)假设替换法实际上替代法的做题步骤跟上述松绑法相似,只不过是换种方式进行理解。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则应有脚70只。
而实际上多出的部分就是兔子替换了鸡所形成。
每一只兔子替代鸡,则增加每只兔脚减去每只鸡脚的数量。
兔子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与前相似,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则应有脚120只。
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2*35得70 94-70得24 24/2=12 35-12得23 ]古代解法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用方程也可以。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孙子算经》上的解法很巧妙,它是按公式:兔数足数-头数来算的,具体计算是这样的:兔数(只),鸡数=头数-免数=35-12=23,并且书中还给出了公式的来历:把足数除以2以后,每只鸡只剩下一足,每只兔剩下两足了,减去头数,就相当于每只鸡兔再减去一只,鸡足减完了,剩下的每只兔只有一足了,此时所剩足数恰好等于兔子头数.例题1.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栽5棵,男生每人栽3棵,女生每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2.大油瓶每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子。
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3.小毛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道题,得64分,已知做对一道得5分,不做得0分,错一题扣1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做的同样多。
问小毛做对几道题?4.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2对翅膀;蝉6条腿,1对翅膀),三种动物各几只?详细解法一,基本问题"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或者用解它的典型解法--"假设法"来求解.因此很有必要学会它的解法和思路.例1 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解:我们设想,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脚的总数的一半,·也就是244÷2=122(只).在122这个数里,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122减去总头数88,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122-88=34,有34只兔子.当然鸡就有54只.答:有兔子34只,鸡54只.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多简单!能够这样算,主要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2倍.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脚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对这类问题给出一种一般解法.还说例1.如果设想88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88只脚,比244只脚多了88×4-244=108(只).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88×4-244)÷(4-2)= 54(只).说明我们设想的88只"兔子"中,有54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88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88=176(只),比244只脚少了244-176=68(只).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4-2)只脚,68÷2=34(只).说明设想中的"鸡",有34只是兔子,也可以列出公式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上面两个公式不必都用,用其中一个算出兔数或鸡数,再用总头数去减,就知道另一个数.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通常用这样的思路求解,有人称为"假设法".现在,拿一个具体问题来试试上面的公式.例2 红铅笔每支0.19元,蓝铅笔每支0.11元,两种铅笔共买了16支,花了2.80元.问红,蓝铅笔各买几支解:以"分"作为钱的单位.我们设想,一种"鸡"有11只脚,一种"兔子"有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现在已经把买铅笔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利用上面算兔数公式,就有蓝笔数=(19×16-280)÷(19-11)=24÷8=3(支).红笔数=16-3=13(支).答:买了13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对于这类问题的计算,常常可以利用已知脚数的特殊性.例2中的"脚数"19与11之和是30.我们也可以设想16只中,8只是"兔子",8只是"鸡",根据这一设想,脚数是8×(11+19)=240.比280少40.40÷(19-11)=5.就知道设想中的8只"鸡"应少5只,也就是"鸡"(蓝铅笔)数是3.30×8比19×16或11×16要容易计算些.利用已知数的特殊性,靠心算来完成计算.实际上,可以任意设想一个方便的兔数或鸡数.例如,设想16只中,"兔数"为10,"鸡数"为6,就有脚数19×10+11×6=256.比280少24.24÷(19-11)=3,就知道设想6只"鸡",要少3只.要使设想的数,能给计算带来方便,常常取决于你的心算本领.下面再举四个稍有难度的例子.例3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解: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打30÷6=5(份),乙每小时打30÷10=3(份).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根据前面的公式"兔"数=(30-3×7)÷(5-3)=4.5,"鸡"数=7-4.5=2.5,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答:甲打字用了4小时30分.例4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解: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25×4-86)÷(4-3)=14(岁).1998年,兄年龄是14-4=10(岁).父年龄是(25-14)×4-4=40(岁).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40-10)÷(3-1)=15(岁).这是2003年.答: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例5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解:因为蜻蜓和蝉都有6条腿,所以从腿的数目来考虑,可以把小虫分成"8条腿"与"6条腿"两种.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8条腿的蜘蛛数=(118-6×18)÷(8-6)=5(只).因此就知道6条腿的小虫共18-5=13(只).也就是蜻蜓和蝉共有13只,它们共有20对翅膀.再利用一次公式蝉数=(13×2-20)÷(2-1)=6(只).因此蜻蜓数是13-6=7(只).答:有5只蜘蛛,7只蜻蜓,6只蝉.例6 某次数学考试考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题,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解:对2道,3道,4道题的人共有52-7-6=39(人).他们共做对181-1×7-5×6=144(道).由于对2道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对2.5道题的人((2+3)÷2=2.5).这样兔脚数=4,鸡脚数=2.5,总脚数=144,总头数=39.对4道题的有(144-2.5×39)÷(4-1.5)=31(人).答:做对4道题的有31人.习题一1.龟鹤共有100个头,350只脚.龟,鹤各多少只2.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副,恰好可供120个学生同时进行活动.象棋2人下一副棋,跳棋6人下一副.象棋和跳棋各有几副3.一些2分和5分的硬币,共值2.99元,其中2分硬币个数是5分硬币个数的4倍,问5分硬币有多少个4.某人领得工资240元,有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与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2元,5元,10元各有多少张5.一件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8天完成,现在甲做了若干天后,再由乙接着单独做完余下的部分,这样前后共用了16天.甲先做了多少天6.摩托车赛全程长281千米,全程被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中,有的是由一段上坡路(3千米),一段平路(4千米),一段下坡路(2千米)和一段平路(4千米)组成的;有的是由一段上坡路(3千米),一段下坡路(2千米)和一段平路(4千米)组成的.已知摩托车跑完全程后,共跑了25段上坡路.全程中包含这两种阶段各几段7.用1元钱买4分,8分,1角的邮票共15张,问最多可以买1角的邮票多少张二,"两数之差"的问题鸡兔同笼中的总头数是"两数之和",如果把条件换成"两数之差",又应该怎样去解呢例7 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解一:如果拿出40张8分的邮票,余下的邮票中8分与4分的张数就一样多.(680-8×40)÷(8+4)=30(张),这就知道,余下的邮票中,8分和4分的各有30张.因此8分邮票有40+30=70(张).答:买了8分的邮票70张,4分的邮票30张.也可以用任意假设一个数的办法.解二:譬如,假设有20张4分,根据条件"8分比4分多40张",那么应有60张8分.以"分"作为计算单位,此时邮票总值是4×20+8×60=560.比680少,因此还要增加邮票.为了保持"差"是40,每增加1张4分,就要增加1张8分,每种要增加的张数是(680-4×20-8×60)÷(4+8)=10(张).因此4分有20+10=30(张),8分有60+10=70(张).例8 一项工程,如果全是晴天,15天可以完成.倘若下雨,雨天一天工程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解:类似于例3,我们设工程的全部工作量是150份,晴天每天完成10份,雨天每天完成8份.用上一例题解一的方法,晴天有(150-8×3)÷(10+8)= 7(天).雨天是7+3=10天,总共7+10=17(天).答:这项工程17天完成.请注意,如果把"雨天比晴天多3天"去掉,而换成已知工程是17天完成,由此又回到上一节的问题.差是3,与和是17,知道其一,就能推算出另一个.这说明了例7,例8与上一节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总脚数是"两数之和",如果把条件换成"两数之差",又应该怎样去解呢例9 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少28.问鸡与兔各几只解一:假如再补上28只鸡脚,也就是再有鸡28÷2=14(只),鸡与兔脚数就相等,兔的脚是鸡的脚4÷2=2(倍),于是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2倍.兔的只数是(100+28÷2)÷(2+1)=38(只).鸡是100-38=62(只).答:鸡62只,兔38只.当然也可以去掉兔28÷4=7(只).兔的只数是(100-28÷4)÷(2+1)+7=38(只).也可以用任意假设一个数的办法.解二:假设有50只鸡,就有兔100-50=50(只).此时脚数之差是4×50-2×50=100,比28多了72.就说明假设的兔数多了(鸡数少了).为了保持总数是100,一只兔换成一只鸡,少了4只兔脚,多了2只鸡脚,相差为6只(千万注意,不是2).因此要减少的兔数是(100-28)÷(4+2)=12(只).兔只数是50-12=38(只).另外,还存在下面这样的问题:总头数换成"两数之差",总脚数也换成"两数之差".例10 古诗中,五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五个字;七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七个字.有一诗选集,其中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总字数却反而少了20个字.问两种诗各多少首.解一:如果去掉13首五言绝句,两种诗首数就相等,此时字数相差13×5×4+20=280(字).每首字数相差7×4-5×4=8(字).因此,七言绝句有28÷(28-20)=35(首).五言绝句有35+13=48(首).答:五言绝句48首,七言绝句35首.解二:假设五言绝句是23首,那么根据相差13首,七言绝句是10首.字数分别是20×23=460(字),28×10=280(字),五言绝句的字数,反而多了460-280=180(字).与题目中"少20字"相差180+20=200(字).说明假设诗的首数少了.为了保持相差13首,增加一首五言绝句,也要增一首七言绝句,而字数相差增加8.因此五言绝句的首数要比假设增加200÷8=25(首).五言绝句有23+25=48(首).七言绝句有10+25=35(首).在写出"鸡兔同笼"公式的时候,我们假设都是兔,或者都是鸡,对于例7,例9和例10三个问题,当然也可以这样假设.现在来具体做一下,把列出的计算式子与"鸡兔同笼"公式对照一下,就会发现非常有趣的事.例7,假设都是8分邮票,4分邮票张数是(680-8×40)÷(8+4)=30(张).例9,假设都是兔,鸡的只数是(100×4-28)÷(4+2)=62(只).10,假设都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首数是(20×13+20)÷(28-20)=35(首).首先,请读者先弄明白上面三个算式的由来,然后与"鸡兔同笼"公式比较,这三个算式只是有一处"-"成了"+".其奥妙何在呢当你进入初中,有了负数的概念,并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就会明白,从数学上说,这一讲前两节列举的所有例子都是同一件事.例11 有一辆货车运输2000只玻璃瓶,运费按到达时完好的瓶子数目计算,每只2角,如有破损,破损瓶子不给运费,还要每只赔偿1元.结果得到运费379.6元,问这次搬运中玻璃瓶破损了几只解:如果没有破损,运费应是400元.但破损一只要减少1+0.2=1.2(元).因此破损只数是(400-379.6)÷(1+0.2)=17(只).答:这次搬运中破损了17只玻璃瓶.请你想一想,这是"鸡兔同笼"同一类型的问题吗例12 有两次自然测验,第一次24道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包含不答)1题倒扣1分;第二次15道题,答对1题8分,答错或不答1题倒扣2分,小明两次测验共答对30道题,但第一次测验得分比第二次测验得分多10分,问小明两次测验各得多少分解一:如果小明第一次测验24题全对,得5×24=120(分).那么第二次只做对30-24=6(题)得分是8×6-2×(15-6)=30(分).两次相差120-30=90(分).比题目中条件相差10分,多了80分.说明假设的第一次答对题数多了,要减少.第一次答对减少一题,少得5+1=6(分),而第二次答对增加一题不但不倒扣2分,还可得8分,因此增加8+2=10分.两者两差数就可减少6+10=16(分).(90-10)÷(6+10)=5(题).因此,第一次答对题数要比假设(全对)减少5题,也就是第一次答对19题,第二次答对30-19=11(题).第一次得分5×19-1×(24- 9)=90.第二次得分8×11-2×(15-11)=80.答:第一次得90分,第二次得80分.解二:答对30题,也就是两次共答错24+15-30=9(题).第一次答错一题,要从满分中扣去5+1=6(分),第二次答错一题,要从满分中扣去8+2=10(分).答错题互换一下,两次得分要相差6+10=16(分).如果答错9题都是第一次,要从满分中扣去6×9.但两次满分都是120分.比题目中条件"第一次得分多10分",要少了6×9+10.因此,第二次答错题数是(6×9+10)÷(6+10)=4(题)·第一次答错9-4=5(题).第一次得分5×(24-5)-1×5=90(分).第二次得分8×(15-4)-2×4=80(分).习题二1.买语文书30本,数学书24本共花83.4元.每本语文书比每本数学书贵0.44元.每本语文书和数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2.甲茶叶每千克132元,乙茶叶每千克96元,共买这两种茶叶12千克.甲茶叶所花的钱比乙茶叶所花钱少354元.问每种茶叶各买多少千克3.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1次.一连运了若干天,有晴天,也有雨天.其中雨天比晴天多3天,但运的次数却比晴天运的次数少27次.问一连运了多少天4.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小华做对了几道题5.甲,乙二人射击,若命中,甲得4分,乙得5分;若不中,甲失2分,乙失3分.每人各射10发,共命中14发.结算分数时,甲比乙多10分.问甲,乙各中几发6.甲,乙两地相距12千米.小张从甲地到乙地,在停留半小时后,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小王从乙地到甲地,在甲地停留40分钟后,又从甲地返回乙地.已知两人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经过4小时后,他们在返回的途中相遇.如果小张速度比小王速度每小时多走1.5千米,求两人的速度.三,从"三"到"二""鸡"和"兔"是两种东西,实际上还有三种或者更多种东西的类似问题.在第一节例5和例6就都有三种东西.从这两个例子的解法,也可以看出,要把"三种"转化成"二种"来考虑.这一节要通过一些例题,告诉大家两类转化的方法.例13 学校组织新年游艺晚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和钢笔共232支,共花了300元.其中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铅笔每支0.60元,圆珠笔每支2.7元,钢笔每支6.3元.问三种笔各有多少支解:从条件"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这两种笔可并成一种笔,四支铅笔和一支圆珠笔成一组,这一组的笔,每支价格算作(0.60×4+2.7)÷5=1.02(元).现在转化成价格为1.02和6.3两种笔.用"鸡兔同笼"公式可算出,钢笔支数是(300-1.02×232)÷(6.3-1.02)=12(支).铅笔和圆珠笔共232-12=220(支).其中圆珠笔220÷(4+1)=44(支).铅笔220-44=176(支).答:其中钢笔12支,圆珠笔44支,铅笔176支.例14 商店出售大,中,小气球,大球每个3元,中球每个1.5元,小球每个1元.张老师用120元共买了55个球,其中买中球的钱与买小球的钱恰好一样多.问每种球各买几个解:因为总钱数是整数,大,小球的价钱也都是整数,所以买中球的钱数是整数,而且还是3的整数倍.我们设想买中球,小球钱中各出3元.就可买2个中球,3个小球.因此,可以把这两种球看作一种,每个价钱是(1.5×2+1×3)÷(2+3)=1.2(元).从公式可算出,大球个数是(120-1.2×55)÷(3-1.2)=30(个).买中,小球钱数各是(120-30×3)÷2=15(元).可买10个中球,15个小球.答:买大球30个,中球10个,小球15个.例13是从两种东西的个数之间倍数关系,例14是从两种东西的总钱数之间相等关系(倍数关系也可用类似方法),把两种东西合井成一种考虑,实质上都是求两种东西的平均价,就把"三"转化成"二"了.例15是为例16作准备.例15 某人去时上坡速度为每小时走3千米,回来时下坡速度为每小时走6千米,求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去和回来走的距离一样多.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前提.平均速度=所行距离÷所用时间去时走1千米,要用20分钟;回来时走1千米,要用10分钟.来回共走2千米,用了30分钟,即半小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走4千米.千万注意,平均速度不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每小时走(6+3)÷2=4.5千米.例16 从甲地至乙地全长45千米,有上坡路,平路,下坡路.李强上坡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平路上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下坡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从甲地到乙地,李强行走了10小时;从乙地到甲地,李强行走了11小时.问从甲地到乙地,各种路段分别是多少千米解:把来回路程45×2=90(千米)算作全程.去时上坡,回来是下坡;去时下坡回来时上坡.把上坡和下坡合并成"一种"路程,根据例15,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现在形成一个非常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头数10+11=21,总脚数90,鸡,兔脚数分别是4和5.因此平路所用时间是(90-4×21)÷(5-4)=6(小时).单程平路行走时间是6÷2=3(小时).从甲地至乙地,上坡和下坡用了10-3=7(小时)行走路程是45-5×3=30(千米).又是一个"鸡兔同笼"问题.从甲地至乙地,上坡行走的时间是(6×7-30)÷(6-3)=4(小时).行走路程是3×4=12(千米).下坡行走的时间是7-4=3(小时).行走路程是6×3=18(千米).答:从甲地至乙地,上坡12千米,平路15千米,下坡18千米.做两次"鸡兔同笼"的解法,也可以叫"两重鸡兔同笼问题".例16是非常典型的例题.例17 某种考试已举行了24次,共出了426题.每次出的题数,有25题,或者16题,或者20题.那么,其中考25题的有多少次解:如果每次都考16题,16×24=384,比426少42道题.每次考25道题,就要多25-16=9(道).每次考20道题,就要多20-16=4(道).就有9×考25题的次数+4×考20题的次数=42.请注意,4和42都是偶数,9×考25题次数也必须是偶数,因此,考25题的次数是偶数,由9×6=54比42大,考25题的次数,只能是0,2,4这三个数.由于42不能被4整除,0和4都不合适.只能是考25题有2次(考20题有6次).答:其中考25题有2次.例18 有50位同学前往参观,乘电车前往每人1.2元,乘小巴前往每人4元,乘地下铁路前往每人6元.这些同学共用了车费110元,问其中乘小巴的同学有多少位解:由于总钱数110元是整数,小巴和地铁票也都是整数,因此乘电车前往的人数一定是5的整数倍.如果有30人乘电车,110-1.2×30=74(元).还余下50-30=20(人)都乘小巴钱也不够.说明假设的乘电车人数少了.如果有40人乘电车110-1.2×40=62(元).还余下50-40=10(人)都乘地下铁路前往,钱还有多(62>6×10).说明假设的乘电车人数又多了.30至40之间,只有35是5的整数倍.现在又可以转化成"鸡兔同笼"了:总头数50-35=15,总脚数110-1.2×35=68.因此,乘小巴前往的人数是(6×15-68)÷(6-4)=11.答:乘小巴前往的同学有11位.在"三"转化为"二"时,例13,例14,例16是一种类型.利用题目中数量比例关系,把两种东西合并组成一种.例17,例18是另一种类型.充分利用所求个数是整数,以及总量的限制,其中某一个数只能是几个数值.对几个数值逐一考虑是否符合题目的条件.确定了一个个数,也就变成"二"的问题了.在小学算术的范围内,学习这两种类型已足够了.更复杂的问题,只能借助中学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等代数方法去求解.习题三1.有100枚硬币,把其中2分硬币全换成等值的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79个,然后又把其中的1分硬币换成等值的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63个.求原有2分及5分硬币共值多少钱2."京剧公演"共出售750张票得22200元.甲票每张60元,乙票每张30元,丙票每张18元.其中丙票张数是乙票张数的2倍.问其中甲票有多少张3.小明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题得67分.已知做一题得5分,不答得2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答的题一样多.问小明共做对几题4.1分,2分和5分硬币共100枚,价值2元,如果其中2分硬币的价值比1分硬币的价值多13分.问三种硬币各多少枚注:此题没有学过分数运算的同学可以不做.5.甲地与乙地相距24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往返行走.上坡速度每小时4千米,走平路速度每小时5千米,下坡速度每小时6千米.去时行走了4小时50分,回来时用了5小时.问从甲地到乙地,上坡,平路,下坡各多少千米6.某学校有12间宿舍,住着80个学生.宿舍的大小有三种:大的住8个学生,不大不小的住7个学生,小的住5人.其中不大不小的宿舍最多,问这样的宿舍有几间测验题1.松鼠妈妈采松籽,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 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籽,平均每天采14个. 问这几天当中有几天有雨2.有一水池,只打开甲水龙头要24分钟注满水池,只打开乙水龙头要36分钟才注满水池.现在先打开甲水龙头几分钟,然后关掉甲,打开乙水龙头把水池注满.已知乙水龙头比甲水龙头多开26分钟.问注满水池总共用了多少分钟3.某工程甲队独做50天可以完成,乙队独做75天可以完成.现在两队合做,但是中途乙队因另有任务调离了若干天.从开工后40天才把这项工程做完.问乙队中途离开了多少天4.小华从家到学校,步行一段路后就跑步.他步行速度是每分钟600 ,跑步速度是每分钟140米.虽然步行时间比跑步时间多4分钟,但步行的距离却比跑步的距离少400米.问从家到学校多远5.有16位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27位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与带2,3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6.某商场为招揽顾客举办购物抽奖.奖金有三种: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250元,三等奖50元.共有100人中奖,奖金总额为9500元.问二等奖有多少名7.有一堆硬币,面值为1分,2分,5分三种,其中1分硬币个数是2分硬币个数的11倍.已知这堆硬币面值总和是1元,问5分的硬币有多少个第三讲答案习题一1.龟75只,鹤25只.。
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技巧汇总
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技巧汇总“鸡兔同笼”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数学问题,它常常出现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也在各类数学竞赛中频繁出现。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汇总一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技巧。
一、假设法假设法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先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全是兔,然后根据实际的头和脚的数量差异来进行调整。
假设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就应该是头的数量乘以 2。
但实际的脚数比这个假设的脚数要多,这是因为把兔当成鸡来算,每只兔少算了 2 只脚。
用实际脚数与假设脚数的差除以 2,就可以得到兔的数量,再用总头数减去兔的数量就是鸡的数量。
假设全是兔,同理可得,脚的总数应该是头的数量乘以 4。
实际脚数比假设脚数少,是因为把鸡当成兔来算,每只鸡多算了 2 只脚。
用假设脚数与实际脚数的差除以 2,就得到鸡的数量,总头数减去鸡的数量就是兔的数量。
例如,笼子里有 35 个头,94 只脚。
假设全是鸡,脚的数量就是35×2 = 70 只,实际有 94 只脚,多了 94 70 = 24 只脚。
每只兔比鸡多2 只脚,所以兔的数量就是 24÷2 = 12 只,鸡的数量就是 35 12 = 23 只。
二、方程法方程法是一种比较直接和通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设鸡的数量为x 只,兔的数量为 y 只。
根据头的总数,我们可以得到方程 x + y =总头数。
再根据脚的总数,又可以得到方程 2x + 4y =总脚数。
然后通过联立这两个方程,就可以解出 x 和 y 的值。
比如还是上面的例子,设鸡有 x 只,兔有 y 只,可列出方程组:x + y = 352x + 4y = 94通过第一个方程变形为 x = 35 y,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 2×(35 y) + 4y = 94,解得 y = 12,x = 23。
三、抬腿法抬腿法是一种比较有趣和直观的方法。
假设让鸡和兔都抬起两只脚,那么此时笼子里站立的脚的数量就是总脚数减去头的数量乘以 2。
《鸡兔同笼》问题分析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鸡兔同笼》问题分析
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闻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好玩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解法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4:兔的只数=总脚数2总头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5(方程):X=(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X=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6(方程):X=:(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
第1页/共2页
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脚数)(X=鸡的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7: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 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8: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 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解法9 :总腿数/2-总头数=兔只数总只数-兔只数=鸡的只数《鸡兔同笼》问题分析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感谢阅读!
第2页/共2页。
鸡兔同笼例题讲解
鸡兔同笼例题讲解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一、讲解过程
这道题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假设法或者抬腿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兔子,那么一共有脚:
35×4=140(只)
这样比实际的脚多:140-94=46(只)
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每只鸡多算了2只脚,所以共有鸡:46÷2=23(只),所以共有兔子:35-23=12(只)因此,共有23只鸡和12只兔子。
抬腿法:让每只鸡和兔子都抬起2只脚,这样笼子里的脚就减少了70只,但是每只兔子还有2只脚,所以笼子里的兔子数就是94-70=24只,那么鸡的数量就是35-24=11只。
因此,共有11只鸡和24只兔子。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及例题透析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及例题透析【含义】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
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第一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第二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解题思路和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
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
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长毛兔子芦花鸡,鸡兔圈在一笼里。
数数头有三十五,脚数共有九十四。
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兔子多少鸡?解假设35只全为兔,则鸡数=(4×35-94)÷(4-2)=23(只)兔数=35-23=12(只)也可以先假设35只全为鸡,则兔数=(94-2×35)÷(4-2)=12(只)鸡数=35-12=23(只)答:有鸡23只,有兔12只。
例22亩菠菜要施肥1千克,5亩白菜要施肥3千克,两种菜共16亩,施肥9千克,求白菜有多少亩?解此题实际上是改头换面的“鸡兔同笼”问题。
“每亩菠菜施肥(1÷2)千克”与“每只鸡有两个脚”相对应,“每亩白菜施肥(3÷5)千克”与“每只兔有4只脚”相对应,“16亩”与“鸡兔总数”相对应,“9千克”与“鸡兔总脚数”相对应。
假设16亩全都是菠菜,则有白菜亩数=(9-1÷2×16)÷(3÷5-1÷2)=10(亩)答:白菜地有10亩。
鸡兔同笼题目及应用技巧
鸡兔同笼题目及应用技巧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之一,也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应用题。
它不仅有趣,还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先来看一道典型的鸡兔同笼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对于这类问题,我们有多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假设法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那么每只鸡有 2 只脚,35 只鸡就应该有35×2 = 70 只脚。
但实际上有 94 只脚,多出来的脚就是兔子比鸡多的脚。
每只兔子有 4 只脚,比每只鸡多 2 只脚。
所以兔子的数量就是(94 70)÷ 2 = 12 只,鸡的数量就是 35 12 = 23 只。
我们也可以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兔子。
那么 35 只兔子就应该有35×4 = 140 只脚,比实际的 94 只脚多了 140 94 = 46 只脚。
这是因为把鸡当成兔子来算,每只多算了 2 只脚,所以鸡的数量就是 46÷2 = 23 只,兔子的数量就是 35 23 = 12 只。
方法二:方程法设鸡的数量为x 只,兔的数量为y 只。
因为鸡和兔一共有35 个头,所以 x + y = 35;又因为鸡有 2 只脚,兔有 4 只脚,一共有 94 只脚,所以 2x + 4y = 94。
由第一个方程可得 x = 35 y,将其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 2×(35 y) + 4y = 94,化简可得 70 2y + 4y = 94,2y = 24,y = 12,那么 x = 35 12 = 23。
鸡兔同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在养殖场中,工作人员要统计鸡和兔的数量。
如果只知道总头数和总脚数,就可以通过鸡兔同笼的解题方法来算出鸡和兔各自的数量,从而合理安排饲料、规划养殖场地等。
再比如在一些数学竞赛中,会出现变形的鸡兔同笼问题。
比如“有20 元一张和 50 元一张的人民币共 35 张,总值 1250 元,问 20 元的和50 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这道题其实和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 20 元的人民币看成鸡,50 元的人民币看成兔,通过类似的方法来求解。
鸡兔同笼全解
鸡兔同笼问题全解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一、用画图凑数法解鸡兔同笼例1一只鸡有一个头2只脚,一只兔有一个头4只脚.如果一个笼子里关着的鸡和兔共有10个头和26只脚,你知道笼子里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吗?解:这是古代的民间趣题,叫“鸡兔同笼”问题.见图15-1(1)、(2)、(3).①先画10个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数一数,共有20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20=6条腿.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26条腿.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6条腿就变出来3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3只兔和7只鸡.例2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数数车轮共有26个.问自行车几辆,三轮车几辆?解: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你可以画一个简图代表车身,见图15-2(1)、(2)、(3).①先画10个车身:②在每个车身下配上两个轮子,它就成了自行车:③数一数共20个车轮,比题中给出的轮子数少26-20=6个轮子,在自行车下面添轮子,每添一个轮子,这个自行车就成了三轮车.边添边凑数,凑出26个轮子出来.最后数一数,共有6辆三轮车,4辆自行车.注意,用这种画图凑数法解题,很直观,也比较快,为了使解题速度更快,可以把三个步骤合起来,就能得出答案.例3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有蛐蛐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问蛐蛐几只,蜘蛛几只?解:此题要想个更简单的办法,见图15-3(1)、(2).①先画10个头,在每个头下写上数字“6”,代表6只腿,--即先假设10只都是蛐蛐,则如:②数一数,算一算,6×10=60,即共有60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68-60=8条腿,所以就要在下面再添腿,每在一个头下添2条腿(写个“2”),它就变成了一只蜘蛛,共添上8条腿,就使总腿数凑够68条腿了.最后数一数,共有4只蜘蛛,6只蛐蛐.解这道题时,我们用数字代表腿数,使我们省去了画“腿”的麻烦.其实,也可以完全省去画图,我们只要把解题想法和算式摘出来就行了!第一步,先把10只全部看成是蛐蛐,那么一共就有:6×10=60条腿.第二步,算一算少了多少条腿?少了68-60=8条腿.第三步,把一个蛐蛐给它添上2条腿,使它变成了蜘蛛,可以变成几只蜘蛛呢?8÷2=4只(蜘蛛),第四步,再算出蛐蛐的只数出来:10-4=6只(蛐蛐).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借助于画图的直观形象,也可以解这类题目了.如果能这样,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又提高一步了!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这样就可以不用“凑数”的尝试方法了.例4笼中有兔又有鸡,数数腿36,数数脑袋11,问几只兔子几只鸡?解:方法1:先用画图凑数法解,见图15-4(1)、(2)、(3).①先画11个头:②再在头下填腿:③数一数,共有2×11=22条腿.还少36-22=14条腿,每添2条腿,就使一只鸡变成兔.数一数,共变出了7只兔:14÷2=7.最后数一数,笼中共有7只兔,4只鸡.方法2:①把11只全部看成鸡,共有2×11=22条腿.②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了36-22=14条腿.③给一只鸡添2条腿使它变成一只兔,共变成:14÷2=7只(兔).③再算出鸡数为:11-7=4只(鸡).④例5今有五分的和一角的两种汽车票,共10张,总钱数是七角五分.问每种各几张?习题十五1.笼中有兔又有鸡,数数腿三十整,数数脑袋一十一,几只兔子几只鸡?2.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是一道古代趣题.雉,即野鸡,“各几何”是各多少的意思.)3.有一首中国民谣:“一队猎手一队狗,二队排着一起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多少猎手多少狗?”二、列举法解鸡兔同笼例1一只鸡有一个头2只脚,一只兔有一个头4只脚.如果一个笼子里关着的鸡和兔共有10个头和26只脚,你知道笼子里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吗?练习例2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数数车轮共有26个.问自行车几辆,三轮车几辆?例3一只蛐蛐6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现有蛐蛐和蜘蛛共10只,共有68条腿.问蛐蛐几只,蜘蛛几只?三、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例1(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解法一:先假设它们全是鸡。
小学数学六年级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巧解“鸡兔同笼”问题最近,我遇到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我深入地研究了一下这道题目。
这道题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出自唐代的《孙子算经》。
书上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道题目要我们求鸡和兔的只数,但是只告诉了我们鸡兔的头数和鸡兔的脚数。
这道题目我们需要找到突破口,只要抓住“三十五头”和“九十四足”的联系就可以解决这道题目了。
通过分析,我认为这道题目可以用假设策略,分为列方程、算术两种方法。
方法一(列方程):鸡兔头数35,鸡兔脚数94,利用这个来列方程。
我们只要假设鸡或兔其中一种是x只,那么另一种动物的只数就是(35-x)只了。
每只鸡有两只脚,每只兔有四只脚,这样就可以列好以下方程了。
(1)假设x是鸡,(35-x)是兔。
解:设鸡的只数是x只,兔的只数是(35-x)只。
2x+4(35-x)=942x+4×35-4x=942x+140-4x=94140-2x=942x=140-942x=46x=2335-x=35-2335-x=12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2)假设x是兔,(35-x)是鸡。
4x+2(35-x)=944x+2×35-2x=944x+70-2x=9470+2x=942x=94-702x=24x=1235-x=35-1235-x=23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方法二(算术):依然用假设的方法进行解答,不过这里是直接假设鸡或兔其中一种是35只,然后计算它的脚数,跟题目给出的“九十四只”相比较,看多还是少了,计算两数之差,再除以鸡兔脚数之差就可以了。
(1)假设全是鸡。
(94-35×2)÷(4-2)=(94-70)÷2=24÷2=12(只)35-12=23(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2)假设全是兔。
(35×4-94)÷(4-2)=(140-94)÷2=46÷2=23(只)35-23=12(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孙子巧解“鸡兔同笼”
霞一
脚兔 ” , 脚 的数量 就会 比头 的数量 多 1 。 所 以, “ 独 脚鸡 ” 和“ 双脚兔 ” 的脚 的
数量 与他们 的头 的数量 之差 , 就 是兔子 的只数 , 即: 4 7— 3 5 = 1 2 ( 只) ; 鸡的
0 誓 ’
麓
・・ f
我劝 天 公重抖擞 , 不拘 一格 降人才 。
埔
瑗
( 4 0+5 ) x 5+5 0 x 5=4 5 × 5+2 5 0 =2 2 5 +2 5 0=4 7 5 ( 平 方米 ) 【 解法 3 】 如 图 3, 可 以把增 加 的面积 分割成 两个 长方 形和 正方形 , 分 别求 出它们 的面积 后再 加起来 即 可: 5 0 X 5+4 0 X 5 +5 ×5 =2 5 0+2 0 0+2 5 =4 7 5 ( 平方 米)
1 8 0 。 , 向下平移 四个格后再右移七个格得到 图 D; 3 . 由图形 A向左平移 了(6 ) 格得到图形 B的 ; 图形 B顺时针旋转 ( 9 0) 度 得到 图形 C; 由图形 A先 向下平移 3格 , 再 向右平移 3格, 然后再顺 时针旋转 9 0 度得到图形 E; 4 . ( 1 ) 图 A向右 平移 8 格得到 图 B的。 ( 2 ) 图 B绕 。点顺时针旋转 1 8 0度得到 图 C。 五、 方格纸上右 面的 图案是先将 A绕点 O顺时针旋转 9 0 。 , 得到图形 _ B, 再把 图形 B点 O顺时针旋转 9 O 。 , 得到图形 C , 然后把图形 C绕点顺时针旋转 9 l - 樽到图形 D , 这样就
8 0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图形的变换” 单元 自测题》 参考答案:
一
1 . ①④ , ②③ ;
“抬腿”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鸡的数量: 35-12=23(只)
答:鸡有23只, 兔有12只。
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抬腿”法二:鸡兔同时抬起两条腿
兔子的只数=(腿数-总只数×2)÷2
抬起腿的数量: 35×2=70(条)
剩下腿的数量: 94-70=24(条)
兔子的数量: 24÷2=12(只)
鸡的数量: 35-12=23(只) 答:鸡有23只, 兔有12只。
鸡兔同笼,有40个头,9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抬腿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深圳市育才四小 陈军贤
1500年前《孙子算经》:
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列法
画图法
列方程 ……
“抬腿”法
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抬腿”法一:鸡抬一条腿,兔抬两条腿
兔子的只数=腿数÷2—头数
剩下腿的数量: 94÷2=47(条)
鸡兔同笼问题的十种解答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的十种解答方法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鸡兔同笼”专题(一)一谜语: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打一动物)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打一动物)绕口令:(计时)一只公鸡两条腿,两只公鸡四条腿,三只公鸡六条腿。
至十一只兔子四条腿,两只兔子八条腿,三只兔子十二条腿。
至十历史故事: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着《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着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雉[zhì]:野鸡)鸡和兔的隐含关系是什么 35个头就是鸡和兔总只数是35只。
简化题目:10个头,32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1、枚举法:鸡0只,鸡1只,鸡2只。
每个尝试。
(因为只数是整数,所以可以用枚举法)2、画图法:画10个头,不管鸡还是兔,至少都有2只脚,再画12只脚(只能给兔)3、砍腿大法一:先砍一半,32÷2=16只脚,再各砍1腿,看到了什么16-10=6只(来自每兔1腿)总结:兔=脚÷2-头4、砍腿大法二:先各砍2腿,看到了什么32-10×2=12腿(来自每兔2腿)总结:兔=(脚-头×2)÷ 25、砍腿大法三:先砍兔2腿,看到了什么剩下腿10×2只,砍去了32-10×2=12腿(来自每兔2腿)总结:脚-兔×2 =头×2 化简得:兔=(脚-头×2)÷ 26、安装假肢大法:先给鸡2腿,看到了什么共有腿10×4只,装上了10×4-32=8腿(来自每鸡2腿)总结:脚+鸡×2 =头×4 化简得:鸡=(头×4-脚)÷ 27、假设大法一:假设全鸡,少了32-10×2=12腿(少自每兔2腿)同58、假设大法二:假设全兔,多了10×4-32=8腿(多自每鸡2腿)同69、分组大法:1鸡与1兔为1组,2头6腿,按头算,则5组×6腿=30腿,少2腿,让1鸡变兔2鸡与1兔为1组,3头8腿,按腿算,则4组×8腿=32腿,多2头,让4鸡变2兔10、设元大法:a+b=102a+4b=32课后思考:老师口袋里有面值5元和20元的两种纸币,一共8张,计85元你还能想到什么课后自己编一道题,下次课带来分享。
鸡兔同笼四种方法
鸡兔同笼四种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趣题之一,通过研究解题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解法一:列表法。
这种方法通过列出表格,逐步尝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过程繁琐,不太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解法二:抬腿法。
这是古人解题的方法,即“金鸡独立”,兔两个后腿着地,前腿抬起。
这种方法可以得出公式:兔子的只数=总腿数÷2-总只数,鸡的只数=总只数-兔子的只数。
解法三:假设法。
这是鸡兔同笼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假设35个头都是兔子,腿数就应该是35×4=140,比94还多。
这时我们可以列式得出鸡的只数。
同样地,如果35个头都是鸡,腿数应该是35×2=70,比94还少。
这时我们可以列式得
出兔子的只数。
总结公式为:鸡的只数=(兔的脚数×总只数
-总腿数)÷(兔的腿数-鸡的腿数),兔的只数=(总脚数
-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解法四:砍腿法。
这种方法比较暴力,即通过砍去一些腿,使得鸡兔数量满足条件。
但是这种方法不够科学,不太推荐使用。
通过研究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画图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画图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例1(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15个,足共40条,鸡兔各几只?
这类应用题有两个未知数,如果用方程或假设的方法,低年级同学理解算理都有困难,可是
用画图理解比较直观。
第一步先画15)
第二步每个头画2条腿(||),
第三步剩下的10条腿可以分给5个头,每个头画2条腿
由此可见:有4条腿的是兔子2条腿的是鸡。
答案5条兔子10只鸡。
说明:这类应用题有两个未知数,如果用方程或假设的方法,低年级同学理解算理都有困难,可是用画图理解比较直观。
同学们你学会了吗?请画一画,
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一个算术题竟能辗转传抄,世代相授,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内容之有趣,解法之奇巧,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有趣的算术题,对初学初学算术四则应用题的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技巧很有帮助。
因而历代算书中多有引录。
但在题目及解题方法上却各有不同。
“鸡兔同笼”问题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甚至编入了小说。
在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镜花缘》里就有这样一段故事:宗伯府的女主人卞宝云邀请女才子们到府中的小鳌山观灯。
当众才女在一片音乐声中来到小整山时,只见楼上楼下俱挂灯球,五彩缤纷,宛如列星,高低错藩,竟难分辨其多少。
18、100个馒头100个和尚吃,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则大和尚有( )个,小和尚有( )个。
古人鸡兔同笼的解法
停车场里一共有100辆普通摩托车和三轮 摩托车,一共回收废旧轮胎215条。停车场 里普通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各多少辆?
1.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 条。龟、鹤各有几只?
2.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 了。大、小船各租了几只?
3.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 男同学每人载了3棵树,女同学每人载了2棵树, 一共载了32棵树。男女同学各有几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 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
列表法
??
假设法
列方程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 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 兔各有几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列表法 假设法 列方程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
脚共有26只
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留1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留2只脚, 地面上就还有26÷2=13(只)脚 头共有8只,鸡兔共8只
【例题讲解】古代趣题“鸡兔同笼”例完整版课件
:
x y 100
3x
1 3
y
100
x 25
解得 :
y
75
答:大再见
例题: 明朝《算法统宗》里记载一个歌谣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
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 译文:一百个和尚分一百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分三个,小和尚三人分一个,正好分完。
问大、小和尚各几人?
分析:
“鸡”--小和尚 “兔”--大和尚
设大小和尚分别为x,y人
所得馒头数(特征)不同 : 大和尚1人分三个馒头 小和尚3人分两一个个等馒量头关系
大和尚总共得到:3x
1
小和尚总共得到:3
y
大小和尚总数为100个
馒头总共100个
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可得
列方程 x+y=100 列方程 3x+1 y=100
3
例题 明朝《算法统宗》里记载一个歌谣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 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
详解
解: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根据题意可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解古今“鸡兔同笼”问题同学们知道“哪吒闹海”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了夜叉,为民除了害。
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也记载有一则“哪吒战夜叉”的趣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八臂一头号夜叉,三头六臂是哪吒。
两出争强来斗争,不相胜负正相交。
三十六头齐出动,一百八手乱相抓。
旁边看者殷勤问,几个哪吒几夜叉?
这句话的意思是:夜叉有1个头8个胳膊,哪吒有3个头6个胳膊。
哪吒与夜叉打得不可开交,只看见战场上有36个头,108个手在搏斗。
旁边观看的人问:战场上有几个哪吒,几个夜叉?
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其实,这可以看作是一道“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把夜叉看成“鸡”,哪吒比作“兔”,只不过这里的“鸡”不是1头2足,而是1头8手;“兔”不再是1头4足,而是3头6手。
解决这道题目,可以用猜测、列表、假设或列方程来解,只是解题的难度比我们课本上的要大一些。
比如我们采取列方程来解。
设有x个哪吒,则有(36-3x)个夜叉。
根据提意,可列方程:8(36-3x)+6x=108,解得x =10,则36-3x=6,即有10个哪吒、6个夜叉。
看,我们用方程轻易解决了“哪吒战夜叉”的古代趣题。
中国现代还有一首民谣:“一队猎手一队狗,二队并着一也是起走,数头一共360,数腿一共890,多少猎手多少狗?”这看作一道“鸡兔同笼”问题。
解决这道题,我们可采取假设法。
假设两列队伍都是人,那么就有360×2=720(条)腿,实际腿的只数多出890-720=170(条),这是因为每只狗都比人多出4-2=2(条)腿,所以狗有170÷2=85(只),则有360-85=275(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两列队伍全部都是狗,用调整、替换的方法解决解决这个问题。
【启示】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两则“鸡兔同笼”问题向我们传递的都是一种思想方法,只要掌握了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就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