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新方法

合集下载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作为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关键角色,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以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走出传统,走向个性化传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往往是一刀切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式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

而在新时期,学生的个性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班主任德育工作也需要走向个性化。

班主任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一个内向的学生可能更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开导,而一个活泼的学生可能更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和规范。

为了做到个性化的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观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引导。

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观察学生在班级和校园的表现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德育工作方案。

只有做到个性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团队协作,打造团队精神在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也需要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打造团队精神。

传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往往是以个人为主导,个别学生在德育工作中得到的关注和引导可能有限。

而通过团队协作,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级集体的力量,共同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全面的关爱和教育。

团队协作不仅体现在班主任之间的协作,还体现在班主任与其他教师、家长、社会资源的有效协作上。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密切合作,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工作。

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德育引导。

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相关人士来学校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创新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法

创新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法

创新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法文/甘孟红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要求。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认识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做好、做实。

一、以德为先的人才素质标准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品德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心理体格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靠德育工作来完成。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应是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选择人才的标准尺度。

一个思想品德败坏的人,即使其文化技术素质再好,也绝不会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学生要成才,首先要成人。

学校无小事,事事为育人。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树德育人”摆在重要的位置;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克服重智育、轻德育和“一好代三好”、“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倾向,树立正确全面的人才素质观。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学生既要成才,更要成人。

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做一个具有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的现代人;做一个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学校,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

二、注意发现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让像财富一样埋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

学校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

”学校应把“谋学生个性之发展、谋学生生存之本领”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程度差异较大,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比较突出。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根据社会职业的多样性和所需人才在结构层次上的复杂性,在面对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注意发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个性是人的动机、兴趣、意志等方面的特征,是人的认识活动的调节和推动者,起着始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1. 引言1.1 引言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需求。

如何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每个班主任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德育工作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建立班级网站、利用教育APP等方式,可以更加便捷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更好地指导和关心他们的成长。

强化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议、邮件沟通、电话联系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问题,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个性化德育方法的探索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探索更加有效和贴近学生的德育方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 正文2.1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班主任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

班主任应该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帮助他们发展优势、克服弱点,实现个人成长。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等工具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与辅导。

强化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至关重要。

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议、发送家长信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共同制定德育计划,达到家校合作的共赢效果。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德育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寻求创新途径,提升其效果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新的创新途径,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1. 引入跨学科课程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常常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深入思考。

因此,引入跨学科课程成为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跨学科课程,可以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批判思考、合作团队等综合能力。

例如,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可以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演讲,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实际项目,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实践平台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创设实践平台成为一种创新途径。

例如,在高校内部可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或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在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情况、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评价体系传统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多以分数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因此,在新时期应该创新评价体系成为一种重要途径。

例如,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个性化评价等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同时,将德育成果纳入到奖学金评选和升学推荐中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通过这种创新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推动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全面发展。

4. 建立良好课外环境除了课堂教学外,良好的课外环境也是培养学生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在新时期建立良好课外环境成为另一种创新途径。

例如,设立文化艺术中心、健身运动中心等公共场所供学生使用,在这些场所安排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讲座、运动比赛等活动。

汾阳市实验小学:十项措施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汾阳市实验小学:十项措施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文赵毅汾阳市实验小学有着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山西省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的办学宗旨,始终发挥着示范校、窗口校、特色校的重要作用,不断引领着汾阳市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网络,探索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走“习惯培养、润德化心、活动延伸、落在实处”的德育工作特色之路。

坚持以“六年奠基一生,好习惯成就未来”作为德育理念,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把德育工作做细、做活、做出成效。

一、撑好一个支点,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确立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的教师培养理念,全面关心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发展愿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采取师德修养培训、教师阅读促进、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技能强化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

德育工作绝不是一节品德课、一次晨会、一节班队会就能完成的教育任务。

只有形成全校“人人管德育、个个抓德育”的局面,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政教处、教导处、体卫处、总务处和少先大队具体执行的高效能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尤其是在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方面,我校严格落实班主任例会制度和培训制度,增强班主任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让班主任植根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鲜活的教育实践的沃土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抓住一条主线,做细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多年来,我校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常规训练,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真正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班级纪律、卫生、出操、穿校服、佩戴红领巾等方面进行检查。

我们采取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个学生时刻约束自己养成习惯,保证班集体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班风班貌。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方案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方案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方案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方案篇1一、指导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二、组织成立“组长副组长成员下设办公室,设在德育处办公室主任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心理老师、各班主任、班主任、全体老师。

三、工作内容1、学校心理教师开通个人QQ、2、召开成立班级QQ群和班级博客,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3、学校设立并公开校长4、全面开通“家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与全班学生家长建立QQ好友群,加强教师和家长的5、实施实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每位教师有针对性联系自己所教的3-5个学习或行为后进的学生,通过四、工作原则1、发展性原则。

2、个性化原则。

3、保密性原则。

4、疏导性原则。

5、人本化原则。

五、工作制度1、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制度。

2、建立3、建立师生4、建立导师工作分析制度。

学校每月按年级、班级、小组等不同层次召开六、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2、加强导师培训,确保施导效果。

要切实加强对导师队伍的选定和培训工作,根据导师的实际情况,科学分配受导对象,全面开通“家校直通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导师。

开设“师生交流”专栏,建立“师生交流”QQ群,选取本校的名教师、名班主任、专职心理教师等,将他们个人QQ、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施导合力。

各学校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区教育局工作要求及学校工作计划,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重视学生的习惯教育,突出道德检验和道德实践,形成以习惯养成为核心的德育文化思路。

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主线,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做一个文明人,做一个文化人,做一个文雅人,培养健康快乐的学生。

二、工作思路1、“一个核心”: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夯实常规,提升素养。

2、“两条主线”:加强校本德育和班级德育,彰显学校个性文化。

3、“三个重点”:通过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通过校本德育,提高良好道德习惯的认识;通过班级德育,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还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旨在为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与创造性提供参考。

时代背景与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特征。

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高校学子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可以促进年轻人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创新途径一:融合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在新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课程,将德育渗透到教育体系中。

例如,在文学课中可以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工程课中可以引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也能提高他们对祖国、社会及其职业的责任感。

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在学术探索中深化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创新途径二:实践活动丰富多样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文化交流等。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此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增进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培养包容心和开阔视野。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激励他们思考、反省自身行为,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创新途径三: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互动性科技的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与平台。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互动性与传播力。

例如,通过建立线上德育平台,发布伦理案例、进行互动讨论等,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同时为其提供一个反思与表达意见的空间。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从小事养成 。
有较 强的德育渗透 意识,要认真挖 掘教材 中的德 育素材,安
排好 德育渗透 点;二是有序 ,要从 学科及授课 内容出发 ,根 据 学生的认知 能力,将德 育内容具体化 、层 次化 、做 到德育 渐进 ;三是有机 ,要 准确把握德 育渗透 的契机 ,将 德育 内容 和 学科知识有机 地结合起来 ;四是有度 ,对德 育内容的渗透 力求做 到点到为止 , 不 画蛇添是 五是有效 , 渗透要针对实际 , 讲求 方法 ,注 重实效。
强调教 学成 绩,忽视 了德 育工作,使德 育工作成 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软指标;学校 德育工作重形式、轻实 效,重质量 、轻育人;

些教师缺 乏爱心、耐 心,教育方法简单 、粗 暴 ,与教 育 目的适得其 反。这些 问题 的存在,影响着 学生 的全面健康发 展。为
了给学 生终身发展奠定一个 良好 的思想道德基础 ,学校必 须创 新德 育方 式。
5 选 准载体 ,开展养 成教 育、诚 信教 育、感恩教 育等 学生 ,了解 学生 的兴趣爱好 、学 习成 绩、性格特 点、家庭情 系列活动
况等 ,力所 能及地解 决学生存在 的困难 和 问题 ;二要 面 向全

是综合学 生的行为实 际和心理特点 ,进 一步细化 《 守
体 ,公平对 待学生 ,不能 因学习、相貌 、家庭条件 的优劣而 区别对 待;三要理解 和尊重 学生 ,关怀 学生 的精神 世界 ,关
利用 学科教学对 学生 进行 品德教 育是最经常 的手段 和方 法 。语文课 可 以通过优秀 作品 的讲读 ,树立 向典型人物 学习 的 自觉性 ,陶冶性情 ,变 化气质 ;理科 学习可 以培养 学生缜
1 . 1关注 小事 ,于细 节处育 人 “ 成大必先 就小 ”,提 出学生行 为 “ 五无 ” “ 五有”的 要求 ,即:地上无杂 物,墙上无 污痕 ,桌 面无刻画 ,门窗无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总结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总结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总结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德育理念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侧重于说教和规范约束,而我校则倡导“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我们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德育工作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内在的道德需求和积极性。

为此,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了“赏识教育”的理念,鼓励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同时,我们也强调“体验式德育”,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悟道德的力量,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二、丰富德育内容1、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我校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法、剪纸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其中的智慧和道德养分。

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诵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仁爱、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同时,我们还邀请民间艺人来校传授剪纸、书法等技艺,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技艺的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专注力,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2、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我们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拓展训练等,营造了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3、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浅谈几种德育课教学新方法

浅谈几种德育课教学新方法

浅谈几种德育课教学新方法一、巧设问题,以问题贯穿教学内容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基础,融入新的教学艺术:用三两个紧扣教学目的的问题,贯穿整堂课的内容。

课堂的环节是:先设疑,再解析,然后举例,最后通过正反对比的例子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求授课的艺术性。

这就要求教师,务必结合自己的教育对象,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容,找准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用好、用活教材,并围绕教材的内容,搜集大量的补充材料,用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

二、利用案例实现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与教学中的举例子有着根本的不同,案例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而编辑起来的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材料,它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其基本要求是,能够尽量多地蕴涵教材的概念和原理,能够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包含有复杂、急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以选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围绕着某一主题进行探究。

案例教学,既可以拓展师生思路,又能引发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思考和理解。

德育课教师平时要注意多收集一些案例,把案例归类待用,并努力探索案例教学应有的教学形式。

三、师生角色置换教学法师生角色置换教学法,是一种让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师生角色置换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参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思维和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围绕着授课主题,畅谈自己的见解,说明自己的做法,使学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调动感官,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认知,收到自我教育的功效。

四、情景导入法的运用情景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感性的方法,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景中去体会和领悟教材的内容。

比如,在讲授《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中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设想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目标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理想是人们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而产生的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对未来的向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追求,是一种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8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8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8篇篇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探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新课改也要求班主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班主任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服从性和纪律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意识。

其次,一些班主任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最后,一些班主任缺乏与学生有效的沟通方式,导致德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1. 转变教育观念。

班主任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意识。

同时,班主任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 创新教育方式。

班主任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3. 加强沟通与互动。

班主任需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4. 注重实践体验。

班主任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德育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班主任德育工作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其次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意识;最后加强沟通与互动以及注重实践体验等措施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同时,学校也应加大对班主任培训和支持力度,为班主任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机会,促进其专业成长。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创新方法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创新方法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创新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们在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因此需要采取新的创新方法来推动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德育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学生们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感受。

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强化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开设专门的德育教育栏目,定期发布德育教育相关的文章、视频和活动信息,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学生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制作德育教育主题的短片,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德育教育,可以更直接、更生动地传达德育教育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二、开展线上德育教育活动除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德育教育活动,学校还可以开展线上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可以开展“我和家人的故事”征文比赛,鼓励学生通过文字叙述自己和家人的感人故事,增强家庭观念和情感交流;还可以举办“志愿者季”活动,向学生宣传志愿者精神和活动,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奉献精神。

这些线上德育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建设在线德育教育资源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成为了一种趋势。

为了提高高职德育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建设在线德育教育资源平台,将德育教育相关的优秀课程、案例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供学生和教师免费使用和下载。

这些资源包括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德育活动策划与开展、德育评价与管理等内容,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德育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设相关的网络课程,在线进行辅导和答疑,提高德育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实效性。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活动方案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活动方案

关于德育工作创新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创新活动方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行为。

二、活动内容1.德育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德育主题演讲比赛,鼓励他们就道德、公德、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话题进行演讲。

比赛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出优秀代表参加校级比赛。

通过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和关注。

2.德育文化节:举办一年一度的德育文化节,以展示学生的道德成就和良好品德为主要目的,活动内容包括道德主题手工制作、道德故事表演、德育美术作品展览等。

通过这一活动,将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文化,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

3.德育科普课:组织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德育科普课,内容涵盖道德哲学、社会伦理、人生伦理等方面。

通过丰富的知识讲座和互动讨论,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4.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义工活动、环境保护活动、慰问活动等。

通过参与实际社区服务,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5.德育主题讲座:邀请社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公民活动家等为学生举办德育主题讲座,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道德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激励他们追求优秀品德和社会行为。

三、活动措施1.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德育工作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德育工作创新活动的计划,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

2.组建活动策划团队:成立由教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的活动策划团队,负责具体的活动组织和执行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活动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的评估,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方案。

四、预期效果1.提升学生关注道德教育的意识和热情。

德育创新新方法

德育创新新方法

德育创新新方法创新德育工作新方法谱写德育工作新乐章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时代,我们拿什么来教育现在的少年儿童?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就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凡河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心。

为此,多年来,我校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和“创建英雄中队”活动两个系列的特色德育。

一、独具特色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因此,小学生必须从小开始养成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如何让心智、情感尚未成熟的孩子们体会到祖国、人民的伟大?怎样从小就熏陶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浓深情?我们力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从本地资源中挖掘素材,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系列教育活动,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研究、规划和实验。

(一)明确目标我们制定了“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总目标。

即: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亲人、爱师长、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为从小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奠定基础。

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知识水平,分别制订了低、中、高年级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使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

(二)确立内容为了使孩子们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自豪感,我们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和学生实际,确立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内容。

1、精心设计德育展室我们本着德育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这一宗旨,以学生为本,营造“以美促德,以德育智,情感共鸣,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

我校投资3000多元新建了德育展室,使孩子们从德育展室中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不灭的图腾。

班级管理与德育创新——探索新时代下的教育之道

班级管理与德育创新——探索新时代下的教育之道

班级管理与德育创新探索新时代下的教育之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班级管理不仅是维护班级秩序的基础,更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而德育工作则是塑造学生品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灵魂。

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实现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创新,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创新:构建和谐有序的学习家园(一)引入民主管理理念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易于维护班级秩序,但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民主管理理念,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们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学生自治委员会”,让学生代表参与班级决策,发表意见和建议。

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可以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压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强对班级的归属感。

(二)创新班规制定方式班规是维持班级秩序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班规往往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班规制定方式,让班规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班规。

然后,通过投票或者讨论的方式,对这些提议进行筛选和修改,最终形成一份既让大多数同学满意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规。

此外,我们还可以定期对班规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及时调整班规内容,保持其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引入竞争与合作机制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对于班级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竞争与合作机制,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竞争方面,我们可以设立一些奖项,如“优秀学生奖”、“进步之星奖”等,对在学习、品德、体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活动形式的创新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活动形式的创新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活动形式的创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重要,班级管理也越来越需要注重德育工作。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地创新往往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可以使用的德育活动形式。

一、社会实践活动旅行、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社会,感悟人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班主任可以通过安排一些适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需求,激发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二、课堂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是最直接的德育工作形式,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施。

例如,在地理课上,由班主任与地理老师共同组织学生参观一个流域,让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班主任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晚自习团队活动晚自习是很多学校的常规教育形式,也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场所。

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加强自己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晚自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讨论、策划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游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德育活动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感受教育的趣味,从而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班级可以开展环保主题游戏,让学生扮演环保使者,体验环保意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又如,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卡通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如何扮演优秀的团队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该更多地注重实践教育、课堂教育、晚自习教育以及教育游戏等活动形式的创新。

重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用心把握教育的趣味,并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素质,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决定对德育工作进行创新实施。

二、目标定位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 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3. 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具体措施1. 创新德育课程体系(1)整合德育课程资源,构建涵盖道德、心理、法制等方面的校本课程体系。

(2)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推动德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课程质量。

2. 丰富德育活动形式(1)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德育主题班会、德育实践基地、志愿者服务等。

(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3.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

(2)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业务素质。

4. 推进家校共育(1)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家长德育素养。

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四、实施步骤1. 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创新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3. 实施推进: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德育工作创新实施。

4. 评估总结: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方案。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德育工作创新实施。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3. 经费保障:合理配置德育工作经费,确保德育活动顺利开展。

4. 师资保障: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德育方法:1. 价值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2.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命、情感、美感等,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3. 实践育人: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形成德育合力。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6. 网络德育: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德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

7.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8. 德育课程:开设德育课程,系统传授德育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德育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9. 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文艺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10. 德育师资培训:加强德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方法的创新和改进需要注重多元化、实践性和实效性,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需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完善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6篇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6篇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6篇第1篇示例: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工作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强化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首先需要明确其目标定位。

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

为此,学校需要在课程设置、师生互动、校风建设等方面都设置德育目标,并且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二、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为了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德育专业化、素质高、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德育工作中的职责,并建立健全德育评估体系,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德育主题班会、德育加强课程、德育志愿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德育APP、开设德育微课堂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德育教育资源。

四、加强德育与课程融合德育工作与课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应该深化德育与课程的融合,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在语文课、历史课、自然课等多种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情感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五、加强德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协同等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只有不断借鉴经验、总结方法、创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德育工作,共同努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创新途径

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创新途径

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创新途径作者:谭宇杰来源:《师道(教研)》2022年第09期一、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想要有效落实德育工作,需要从学校入手,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况和学生的成长状态来制定教育计划。

这样能够突显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落实德育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有必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制度,其中的内容需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德育元素的渗透。

在这其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值得我们注意。

在过去,教师只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目标只放在了考试内容中,并没有通过日常的授课过程强化德育元素的渗透,没有在教材内去挖掘德育相关知识,这样无法促进德育工作的落实和发展。

于是,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学校便需要鼓励教师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练习,让学生主动挖掘思考教材中所设立的德育内容。

这样便能够促进德育知识在文化课程中的渗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进行感悟,通过所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语文课堂中包含着许多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感悟,逐渐形成较强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意识。

此外,学校在制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勤与家长进行联系。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不同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并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下的表现。

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制定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使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家中,都能够受到良好的德育,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更加优良的德育环境。

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共同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人物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有效、合理的教育方法。

在这其中,学校有必要为教师提供与德育相关的学习平台,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德育工作新方法谱写德育工作新乐章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时代,我们拿什么来教育现在的少年儿童?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就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凡河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心。

为此,多年来,我校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和“创建英雄中队”活动两个系列的特色德育。

一、独具特色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因此,小学生必须从小开始养成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如何让心智、情感尚未成熟的孩子们体会到祖国、人民的伟大?怎样从小就熏陶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浓深情?我们力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从本地资源中挖掘素材,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系列教育活动,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研究、规划和实验。

(一)明确目标我们制定了“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总目标。

即: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亲人、爱师长、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为从小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奠定基础。

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知识水平,分别制订了低、中、高年级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使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

(二)确立内容为了使孩子们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自豪感,我们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和学生实际,确立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内容。

1、精心设计德育展室我们本着德育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这一宗旨,以学生为本,营造“以美促德,以德育智,情感共鸣,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

我校投资3000多元新建了德育展室,使孩子们从德育展室中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不灭的图腾。

从我们国家几位领导人的领袖风范,到能代表一百种智慧、一百种精神、一百种风采、一百种文化的中国历史画卷中一百个中华伟人;从铁岭“小品艺术之乡、红楼文化之乡、冠军之乡、能源之城”的四张名片、铁岭名人风采录,到铁岭未来的山水名城;从绿色的校园,育人的圣地,到特色的德育,英雄的传人,使孩子们在德育氛围浓厚的沃土中学习、感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主动发展,快乐成长,使他们在有效的空间里接受到了无限的德育。

2、悉心开发校本教材近年来,校长葛尚海同志反复研究了爱家乡教育活动如何向纵深发展的课题,思谋把点子打在让师生更深刻地了解家乡,更理智地热爱家乡,更自觉地立志建设家乡上来,使教育活动从必然走向自由,提升到更高更深的层面。

我们选择了本校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研究》和《学科德育渗透实验》为切入点,结合凡河本地实际,由葛校长亲自主持编写并公开出版了10万多字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可爱的凡河》一书。

这本书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地方性、实践性、操作性、趣味性和思维发展的层次性,包揽了语数、科学、思品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打破了学科界限,渗透了整合的思想,图文并茂,体例规范,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家乡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指导孩子们对家乡感性认识的迅速升华,促进了爱家乡教育活动的持续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永不忘本,留得住根的新一代。

铁岭市原教委主任高东昌同志为本书题词:“黑土地上的一颗明珠”。

铁岭县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于宝强同志为本书题词:“爱国主义情怀源于对家乡的热爱。

”副局长、党委副书记李春来同志题词:“《可爱的凡河》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它必将会增强学生爱家乡的自豪感和为家乡建设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

”铁岭市原教委副主任傅东缨同志在百忙中亲自审阅书稿,并为本书作序。

这本书的发表,更有效地对孩子们进行了爱自己、爱亲人、爱师长、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文与科学教育,指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正确认识人生、家乡、社会和世界的方法,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不但有利于引导孩子们认识和了解我镇的历史与现实的基本情况,而且更有利于升华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3、关注家乡巨大变化为了使孩子们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为家乡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家乡的现在,畅想家乡的未来,为此,我们让孩子们时时关注家乡的变化,定期组织孩子们到凡河新区参观,亲眼目睹家乡新区建设的繁忙景象,感受家乡前进发展的脚步,昔日的村庄已变成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一座闻名遐迩的文化古城,一座最有魅力的北方水城,一样的天地,别样的生活,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变化之大、之快,他们不仅看到了家乡的现在,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家乡的未来,进而增加了为家乡的振兴而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

4、编写《学科德育渗透手册》我们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德育教育目标,组织编写了《学科德育渗透手册》,该手册涵盖了各学科德育渗透内容,各学科教师依据手册内容在学期初制定了本学科的德育渗透计划,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三)建立保障机制为了使爱祖国、爱家乡教育能够长期、有序、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制定了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包括激发全体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积极性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保证德育教育内容实效性的评价机制。

并由教导处以全员考核的方式纳入学校的全程管理中。

这些机制的建立,使我校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多年来常抓不懈,效果明显,社会影响深远。

(四)形成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模式1、学科德育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随时进行的教育,需要无处不在的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课堂则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我们在多年“学科德育渗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并形成了课堂教学实施“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模式,即“三个注意”、“四个渗透”、“五有目标”、“六种方法”。

三个注意:(1)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

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寓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

(2)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

各学科教师要深刻理解课标,把握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增强渗透的生动性。

(3)寻求最佳结合点,注意渗透的针对性。

渗透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不仅要与探究新知、培养能力相结合,而且要选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教师不但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时对症下药。

四个渗透:(1)有意渗透:教师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强化学科德育,使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与传授知识在同一个起点。

(2)有机渗透:在教学中,把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有机地融在知识载体上,使德、智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油水分离,不穿靴戴帽。

(3)有序渗透:依据教材中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内容,结合学科要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渗透,做到有重点、有目标、有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避免随意发挥。

(4)有情渗透:任课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引起学生共鸣,增加德育效应。

五有目标:为了使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我们对教师提出“五有目标”:(1)渗透德育有意识。

(2)制定计划有安排。

(3)备课本上有体现。

(4)课堂教学有落实。

(5)德育渗透有结果。

我们在常规检查中、在课堂教学中、在听课评课中加以强化。

六种方法:(1)教师示范法: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用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影响学生,用崇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言谈举止给学生以示范。

(2)榜样分析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学习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一类的课文时,教师结合课文,用感情朗读、理解分析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的内心世界被榜样的精神同化和熏陶,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画龙点睛法: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使文章的思想内容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水到渠成法:教师把教学过程演绎成推理过程,使德育内容随着教学内容而向前运动,进入教学终点。

(5)比较对照法: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相互对照,使学生明是非,辨真伪,知善恶、懂美丑,提高辨别能力。

(6)兴趣诱导法: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保持极大的注意力和兴趣,在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加深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2、“九字”系列教育“看、听、讲、查、写、画、唱、展、做”“九字”系列教育活动,是我校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开始的,遵循“知、情、意、行”的德育规律,以活动课、综合实践课为主阵地,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重要形式。

(1)看:组织学生看家乡新貌,了解家乡各行各业发展情况,感受家乡变化。

看百部爱国影片,看百册爱国书籍等。

(2)听:听校史、村史、镇史、家史,听英雄事迹,听共和国的英雄史。

(3)讲:把学生听到、看到、想到的,祖国、家乡的大好形势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活动。

(4)查: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家乡的过去,对比家乡的现在,亲身体验祖国的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变。

(5)写:把看到、听到、想到、调查到的材料写成文章、编成歌谣,出板报、班报大力宣传。

(6)画:画家乡美景,画家乡繁荣景象。

(7)唱:通过各种形式的歌咏比赛,歌颂家乡、歌颂祖国。

(8)展:举办班级、学校不同层次的展览会,通过橱窗、画室、厅廊、板报等不同形式,把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文章、诗歌、绘画、手抄报等定期展出,并评比奖励。

(9)做:号召孩子们人人为家乡做贡献,参加生产劳动,为老干部服务,为专业户提供科技信息等,争做“五小合格公民”。

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级按不同层次确定了不同的目标,进行上述爱家乡“九字”系列教育,既配合课堂教学主渠道传授了知识,又达到了激发爱国热情和导行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3、建立了“八项制度”,确立了“三个基地”“八项制度”是升降旗制度、参观展室制度、板报制度、读书制度、看爱国影片制度、听报告制度、重大节日庆祝制度、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考核制度。

“三个基地”是学习基地、劳动基地、学雷锋基地,这“八项制度”的建立和“三个基地”建设,使我校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内容更加规范化、具体化。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模式逐步完善。

爱祖国、爱家乡、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已成为我校的良好校风,学生道德修养的核心已经形成。

二、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如果说爱祖国、爱家乡“九字”系列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那么,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则是这个主旋律中一个跳跃的音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