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兼词详解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作者:陆希致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04期在文言文这座古老的苑囿中,盛开着一朵芬芳、耀眼的奇葩,那就是兼词。
在这个“奇葩”家族中,兼词词语虽为数不多,但使用却相当广泛,而且遍贯古籍,长盛不衰。
那么,什么是兼词呢?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
它的读音往往也是两个词的拼合,因此,兼词又称合音词。
下面,针对古籍中常见的几个兼词,笔者做一例释,以期有助于同学们备考。
一、焉。
“焉”做兼词时是“于之”或“于是(此)”的合音。
它包括两种用法:(一)于之。
“于之”是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合音。
“于”表示引进介绍的对象等,“之”指代人或事物。
例如: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表示介绍对象;“之”,代词“他(指代藏书之人)”。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论语·微子》)“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之”,复数代词“他们(指代长沮、桀溺)”。
③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史记·管婴列传》)“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被”;“之”,代词,指齐桓公。
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把”,表示处置;“之”,代词“它(指书)”。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在”;“之”,代词“这件事”。
⑥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近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此”。
⑦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原君》)“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这种行为”。
⑧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
(《国语·晋语五》)“焉”,“于之”的合音。
文言文兼词详说
文言文兼词详说
兼词一说最早是由杨树达在《文言文法》中说的,他说“这类词(即兼词,笔者按)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
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的作用,又起介词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
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
”简单说兼词就是指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有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
下面将文言文中常见的“诸”与“焉”的用法列举如下:
1.“诸”可译为“之于”或“之乎”。
(1)当用在句中时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移山》)
乃赏成,献诸抚军。
(《促织》)
(2)用在句末时相当于“之乎”(“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子闻乎?(《左传•昭公八年》)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2.“焉”根据语气的不同,可理解为“于何”(在哪里)或“于
此”(在、从这里),“于彼(在、从那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在哪里)
青麻头伏焉。
(《促织》,在哪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在那里)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从这里)
还有一个“曷”,做兼词讲是“何不”的意思,如: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注:成语“居心叵测”中的“叵”也是兼词,理解为“不可”。
[文言文兼词]兼词
[文言文兼词]兼词兼词篇(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注释(2)(29)而:因而。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
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昏惑:迷乱。
以:连词,表目的。
相(某id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
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
谬,使。
谬误,把。
弄错。
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
胜,尽。
(38)所以:表示“。
的原因”。
慎取:谨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
悲:叹息(40)庐陵:现在江西吉安。
萧君圭,字君玉。
(41)长乐:现在福建长乐。
王回,字深父。
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
王安上,字纯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
至和:宋仁宗的年号。
临川:现在江西临川。
王某:王安石。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兼词篇(2):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
者。
也”、被动句“为。
高中语文文言文兼词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兼词有哪些1. 文言中有哪些“兼词”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另外,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而用在句尾时,则见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句(1)(2)的"诸"为"之于"的合词,而句(3)的"诸"为"之乎"的合词.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盍","曷"("曷"通"盍")两词都是兼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两个词.如:(1)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汤誓》)"叵"否定副词"不"和能愿动词"可"两个词.如:(1)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后汉书·吕布传》)(2)居心叵测. "旃"这个兼词比较少用,兼代词"之"和语气词"焉"两个词.如: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采苓》)兼词“诸”、“焉”之比较古代汉语中,兼词“诸”、“焉”出现的频率颇高,且为两类不同兼词的典型。
古汉语中的6个重要兼词
古汉语中的6个重要兼词盍作为兼词,它在许多文言文的句子所构成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经常是这样两个词:何不。
翻译时,或者直接译为“何不”,或者译为“为什么不”。
如果不知道“盍”的这种兼词性,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可能出错。
如:《论语》中,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字:“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注意文中加线的句子。
如果不知道在这个句子中的“盍”是“何不”两个词的兼词,而把它当成“何”的通假字,翻译成下面的样子:“为什么各自谈你们的志向呢?”这,与孔子的原意就刚好相反了;孔子的原意是启发他的弟子,让他们各自谈一谈志向,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为什么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作为兼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
再如下面一段古文(请注意文中中加线的句子):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
而渔者在焉。
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盍救诸”,一句话中就有两个兼词。
如果不知道“盍”与“诸”均为兼词,凭想当然去翻译,翻译成“为什么救他”,就大错特错了。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为什么不救他呢?”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盍”作为兼词就出现过两次: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句中的“盍”就是一个兼词,在翻译的时候,也应该译为“何不”,或者“为什么不”。
②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原文是“盖”,通“盍”,今本也写作“盍”)亦反其本矣。
文言文中的兼词例释
用,
。
这样的 字便 叫兼词
这类词有些 是合音词 ,
·
读 音 是它 代表 的 两个 词 的 声 音的 拼 合 有
些 兼词 却不 是 合音 词 。 兼 词 在古汉 语 中并 不 是 独立 的 一 种 词 类。 不论 合 音 词 或非 合音 词 ,
有 的放 在 句 子 的末 尾 , 有 的 放 在句 子 的 中间 , 来表 明 它 的 意 思 和 作用 。 古 汉 语 里一 般 常 见
虞 公 求旅 ,
。
弗献
( 《左 传 · 桓 公 十 年 》 )
上述 ①② 例 句 中 的 “ 勉 旋” 、 “ 求梅 ” , 即 “ 勉 之 焉 ” 、
语 气词
焉 “
”
,
只表 示语 句 的终 结,
。
可以不 必译 出
“ 求 之焉 ”
。
的 含义
这 里的
盒 易 4 、
、
;
它 们是兼疑 问 代词
何 “
”
和 否定 副 词
。
了
① 投诸 渤海 乏尾, 隐 土之 北。 ( 《愚公 移 山》 )
② 献诸 抚军 , 抚 军大 悦 , 以 金 笼进 上 。 ( 《促织 》 )
③凡所宜有之 书 ,
皆 集于 此 ,
、
不 必若余 之手录
假诸 人而后 见也 。
( 宋镰 《送 东 阳 马
生序》 )
上 述例句中 的
诸 “
”
字,
都是
“之 于 ”
. 闷. . . . . 阳. . . . . 口 . .
王 燕民
一 匀
. . 口 . . 曰 目, . . . .
~ . . , . 国. J ,
文言文兼词是什么意思 怎么用
文言文兼词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
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等。
1 什幺是兼词1.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
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2.“焉”在古文里不是只有三种意思,在这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是”于之”的意思,解释成“三个人一起走,在这三个人里面(于之)肯定有我的老师”。
语气词也是有的,还有作为代词。
兼词就是一个词顶两个用,这就是古人的麻烦之处了。
古文需要你稳扎稳打的学习下来。
3.兼词其实没有那幺复杂的,所谓兼词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思。
这种要联系着句子记才比较深刻。
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先把这句话翻译了就是(把石头)投到渤海的边上。
其中做兼词的就是“诸”字,你看,我们把诸字即翻译成了石头,又翻译成了到,它相当于“之于”兼有名词和介词的意思。
1 古汉语常见兼词有哪些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
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
另外,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文言文兼词例句及翻译
夫春也者,天地之和,万物之始也。
是日也,予与二三子游于郊野,观山川之胜,聆花鸟之声,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夫春也者,天地之和,万物之始也。
是日也,予与二三子游于郊野,观山川之胜,聆花鸟之声,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译文:春天啊,是天地间的和谐,万物生长的开始。
这一天,我与几位朋友一同游历郊外,观赏山川的壮丽景色,聆听花鸟的鸣叫声,心情愉悦,以至于乐而忘返。
予行于山巅,望白云缭绕,若隐若现。
四顾茫茫,草木葱茏,鸟语花香,令人心醉。
于是,予举杯邀月,赋诗一首,以抒胸臆。
(予行于山巅,望白云缭绕,若隐若现。
四顾茫茫,草木葱茏,鸟语花香,令人心醉。
于是,予举杯邀月,赋诗一首,以抒胸臆。
)译文:我走在山巅,望见白云缭绕,若隐若现。
四处望去,一片茫茫,草木茂盛,鸟鸣花香,令人陶醉。
于是,我举起酒杯邀请月亮,吟诗一首,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行至溪边,水清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忽闻远处牧童歌声,悠扬动听,如天籁之音。
予等驻足聆听,心驰神往。
(行至溪边,水清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忽闻远处牧童歌声,悠扬动听,如天籁之音。
予等驻足聆听,心驰神往。
)译文:走到溪边,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能直接看到,毫无障碍。
忽然听到远处牧童的歌声,悠扬动听,如同天籁之音。
我们停下脚步聆听,心神向往。
日暮时分,余晖洒满大地,山川如画。
予等携手归家,心中感慨万千。
此次郊游,实为人生一大乐事也。
(日暮时分,余晖洒满大地,山川如画。
予等携手归家,心中感慨万千。
此次郊游,实为人生一大乐事也。
)译文:日落时分,余晖洒满大地,山川景色如画。
我们携手回家,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郊游,确实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嗟夫!春光易逝,岁月如梭。
愿吾等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共度美好人生。
(嗟夫!春光易逝,岁月如梭。
愿吾等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共度美好人生。
)译文:唉!春天的美景容易逝去,岁月如同梭子一样飞逝。
愿我们珍惜时光,不辜负美好的年华,共同度过美好的人生。
文言文中几个特殊的词──兼词用法的介绍
文言文中几个特殊的词──兼词用法的介绍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学钟瑾兼词是指文言文中兼有互相结合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特殊的单音节词。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曷)”“叵”和“旃”。
下面,把几个常用的兼词的具体用法分别介绍一下:诸:(zhū)(1)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
例如: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②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例①句中的“诸”字,为“之于”的合词,意思是:“之”指代:土块;“于”为:到或运到。
例②句中的“诸”字,也为“之于”的合词,意思是:“之”指代:偷袭郑这件事;“于”为:向。
(注:‘访’字在此的意思是:咨询)(2)用在句尾则兼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
例如:①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郁离子·捕猫>)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例①句中的“诸”字,为“之乎”的合词,意思是:“之”指代:猫;“于”为语气词“呢”。
例②句中的“诸”字,为“之乎”的合词,意思是:“之”指代:大王喜欢音乐这件事;“于”为语气词“吗”。
焉:(yān)“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是介词“于”和代词“之”两个词。
即“于之”、“于是”、“于彼”。
例如: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左传·曹刿论战>)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陶渊明<桃花源记>)例①句中的“焉”字,为“于之”的合词,意思是:介词“于”为“在”的意思;代词“之”指“三人”或“这里”。
例②句中的“焉”字,为“于之”的合词,意思是:介词“于”为“在”的意思;代词“之”指“那里”。
例③句中的“焉”字,为“于之”的合词,意思是:介词“于”为“在”的意思;代词“之”指“这里”。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作者:陆希致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04期在文言文这座古老的苑囿中,盛开着一朵芬芳、耀眼的奇葩,那就是兼词。
在这个“奇葩”家族中,兼词词语虽为数不多,但使用却相当广泛,而且遍贯古籍,长盛不衰。
那么,什么是兼词呢?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
它的读音往往也是两个词的拼合,因此,兼词又称合音词。
下面,针对古籍中常见的几个兼词,笔者做一例释,以期有助于同学们备考。
一、焉。
“焉”做兼词时是“于之”或“于是(此)”的合音。
它包括两种用法:(一)于之。
“于之”是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合音。
“于”表示引进介绍的对象等,“之”指代人或事物。
例如: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表示介绍对象;“之”,代词“他(指代藏书之人)”。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论语·微子》)“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向”;“之”,复数代词“他们(指代长沮、桀溺)”。
③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史记·管婴列传》)“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被”;“之”,代词,指齐桓公。
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黄生借书说》)“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把”,表示处置;“之”,代词“它(指书)”。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在”;“之”,代词“这件事”。
⑥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近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此”。
⑦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原君》)“焉”,“于之”的合音。
“于”,介词“对”;“之”,代词“这种行为”。
⑧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
(《国语·晋语五》)“焉”,“于之”的合音。
文言兼词
文言兼词一个字同时兼有两个词的词义,词性及作用,因此称为兼词。
在兼词中,有些是两个字的合音,又称合音词。
常見的兼词如下:诸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诸”用在句子中间,相当“之于”的合音。
即“投之于渤海之尾”。
之,代词,指石块。
于,介词,把。
意为把石块扔到渤海的边上和隐土的北面去。
乃赏成,献诸抚军。
(《聊斋志异·促织》)“诸”与上例同,相当“之于”的合音。
“献诸抚军”即“献之于抚军”。
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词义、词性及作用。
意为于是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抚军。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殽之战》)“诸”与上两例同,相当“之于”的合音。
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词义、词性和作用。
意为战士竭尽全力才在战场上把他们捉住,妇人几句谎话就从国内把他们放走。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庄暴見孟子》)“诸”用于句末,相当“之乎”合音。
之,代词,这事。
乎,疑问语气词,吗。
“诸”兼代词及疑问语气词。
意为君王曾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事吗?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荀子·劝学》)“焉”等于“于之”,兼介词、代词。
于,在。
之,这,那。
意为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曹刿论战》)“焉”与上例同。
等于“于之”,兼介词、代词。
意为在位的人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事呢。
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焉”等于“于何”,兼介词“于”及疑问代词“何”。
于,在。
何,哪里。
意为况且又在哪里放置(挖下来的)土石呢?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方苞《獄中杂记》)“焉”等于“之矣”,兼代词、语气词。
意为估量他们家里财产的多少作为敲诈的尺度,然后官员与小吏便把脏款瓜分了。
盍、曷“盍”“曷”是“何不”的合音。
这两个词都兼有疑问代词“何”及否定副词“不”的意义和作用。
三个兼词(1)
盍、诸、焉
1.盍 :作为兼词,它在许多文言文的句子所构成的具体的 语言环境中,经常是这样两个词:何不。翻译时,或者直 接译为“何不”,或者译为“为什么不”。如果不知道 “盍”的这种兼词性,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可能出错。
例: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句 中的“盍”就是一个兼词,在翻译的时候,也应该译为 “何不”,或者“为什么不”。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愚公移山》)(在那里)
②青麻头伏焉。(《促织》)(在那里)
③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在 那里)
④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殽之战》)(到 那里)
⑤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向老师)
2.诸:作为兼词,它比“盍”稍微复杂了点,因为,它如果 处在句中,不是代词的话,就是兼词,是“之于”(“之” 是代词,“于”是介词);如果处于句末,是“之乎” (“之”是代词,“乎”是语气助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①穆公访诸蹇叔。②追诸河,则在舟中矣。 《殽之战》
还不仅如此,懂得了这一点,对于现代汉语也还是有帮助 的。如病句“诉诸于法律”、“付诸于行动”,句中的 “于”都必须去掉,因为“诸”是兼词,里面已经包含者 一个“于”字了。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孟子·庄暴见孟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
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 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 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 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 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 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 薄于石,又
文言文兼时什么意思
文言文兼时什么意思1. 文言文里兼字的意思有哪些①同时占有几样东西或进行几件事情。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 *** ;兼任。
《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兼并;合并。
《过秦论》:“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④加倍的;双倍的。
《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⑤两;二。
《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⑥加上;加之。
《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⑦并且;而且。
《赤壁之战》:“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
”2. “兼”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兼(jiān,)jiān①同时占有几样东西或进行几件事情。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 *** ;兼任。
《后序》:“予除右丞相~枢密使。
”③兼并;合并。
《过秦论》:“约从离衡,~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④加倍的;双倍的。
《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跨下,无~人之勇,不足畏也。
”⑤两;二。
《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旬愈。
”⑥加上;加之。
《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母,逼迫~弟兄。
”⑦并且;而且。
《赤壁之战》:“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之烈。
”3. 文言文里兼字的意思有哪些① 同时占有几样东西或进行几件事情。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② *** ;兼任。
《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③ 兼并;合并。
《过秦论》:“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 ④ 加倍的;双倍的。
《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 ⑤ 两;二。
《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 ⑥ 加上;加之。
《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⑦ 并且;而且。
《赤壁之战》:“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
”。
4. 文言文中,“兼词”是什么意思啊学习文言文必须了解古汉语中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兼词”就是一种。
第六节 兼词
• 二、词头、词尾 • 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他们只 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 意义,只表示词性。有些词也不 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那种情况 下,就真正有音无义了。
• (一)词头 • “有”“其”“言”“于”“薄” •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 于有殷。(《尚书·召诰》) •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 经·邶风·谷风》)
• “旃”: • 旃是“之焉”的合音词。例如: •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 《左传·桓公十年》 • 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耳”: • 耳是“而已”的合音词。例如: •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史记·项羽本纪》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 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 我心伤悲。《诗经·召南·采蘩》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 经·周南·桃夭》 • 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 经·小雅“焉”“如”“尔”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 渊明《饮酒》) • 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兼词、词头和词尾
• 一·兼词 • 兼词又称为兼性词,是指一个词 同时兼有两种词性。兼词一般是 合音词,即两个不同性质的词, 经常连用并快读而造成的。古汉 语中的兼词并不多,常见的有叵、 诸、盍、焉、尔、然。
• “叵”: • 叵是“不可”的合音词。例如: • 虽叵复见远流,其祥可得略说也。 许慎《说文解字序》 • 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后汉书·吕布传》
•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有不 能言者。《论语·乡党》 • 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The end,thank you!
• “诸”: • “诸”是“之于”或“之乎”的 合音词,并兼有这两个词的词性。 • 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诸 鄢。《左传·隐公元年》 • 一言而丧邦,有诸?《论语·子 路》
高中常见六大兼词(已整理)
高中常见六大兼词兼词,是古汉语语法现象中的的一种独特的词。
何谓兼词?说穿了,就是一个音节(或称一个字)中包含着两个音节(或称作两个字、两个词)。
对于这种语法现象不了解,或者说缺少必要而足够的认识,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文言文阅读的质量,轻则读不顺,给理解带来障碍;重则使我们对句子作出错误的翻译。
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下面六个。
盍hé作为兼词,它在许多文言文的句子所构成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经常是这样两个词:何不。
翻译时,或者直接译为“何不”,或者译为“为什么不”。
如果不知道“盍”的这种兼词性,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可能出错。
如: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注意文中加线的句子。
如果不知道在这个句子中的“盍”是“何不”两个词的兼词,而把它当成“何”的通假字,翻译成下面的样子:“为什么各自谈你们的志向呢?”这,与孔子的原意就刚好相反了;孔子的原意是启发他的弟子,让他们各自谈一谈志向,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为什么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作为兼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
再如下面一段古文(请注意文中中加线的句子):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
而渔者在焉。
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盍救诸”,一句话中就有两个兼词。
如果不知道“盍”与“诸”均为兼词,凭想当然去翻译,翻译成“为什么救他”,就大错特错了。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为什么不救他呢?”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盍”作为兼词就出现过两次: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高考文言兼词
【诸】用在句中,有时是“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于”是介词。 例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一一把土石投到渤海的边上,隐土 的北面。 ②穆公访诸蹇叔。(《殽之战》)—一秦穆公就这件事向蹇叔征求意见。 以上两例中的“诸”都是“之于”的合音,例句①中的“之”代“土石”,“于” 作介词“到”讲;例句②的“之”代秦师袭郑这件事,“于”是介词,作 “向”讲。 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疑问语气词。例如: 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王曾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 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疑问浯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盍】“盍”(hé)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为疑问代词,作“为什么”、 “怎么”讲;“不”是否定副词。例如: ①“盍各言尔志?”(《论语· 公冶长》)——“为什么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 ②“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 (《史记· 楚世家》)——伍奢有两个儿子,不杀掉的话,就要成为楚国的祸患, 为什么不用免他父亲罪的办法召唤他们来?” 要注意的是,“盍”后面如果紧跟“不”字,则“盍”相当于“何”,就不是合 音词了。如:“盍不出从乎?”(《管子· 戒篇》)”——“为什么不跟着出去 呢?” 【叵】“叵”(pǒ)是“不可”的合音词,表示否定,多用于贬义。例如: 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新唐书· 尹情传》)一—“我学生很多,尹
文言文特殊词
——兼词
定义: 兼词是一个字兼有两个词 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 的读音一般是兼有两个词的 拼合。
文言文特殊词包括:
诸 焉 盍 叵 旃( Zhān )
一、诸
1、用于句中,相当于 “之于” ,其 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 穆公访诸蹇叔。 2、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 ,“之” 为代词,“乎”是句末疑问语气词。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
文言兼词文言文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结合的...
文言兼词文言文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结合的...文言兼词文言文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结合的意义和用法,称为兼词。
兼词有和音兼词和非和音兼词,和音兼词不止结合了两个字的意思,还结合了二者的读音。
一、诸=之+于,之是代词作宾语,于是介词表示对象。
诸是和音兼词,不仅取了于+之的意义,还兼具了二者的读音,之的声母zh和于的韵母u拼成zhu1、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哭师》秦穆公就这件事(之)询问于蹇叔。
2、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将(土石)投到渤海边上。
二、焉=于+此,是“在这里(那里)”、“其中”的意思。
焉是非和音兼词。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这是有权位的人谋划的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齐国是大国,行动难以揣测,我害怕他们在这里设伏。
3、崤有二陵焉。
——《蹇叔哭师》崤山山脉有两座大山在那里。
4、余收尔骨焉。
——《蹇叔哭师》我到那里收你们的尸骨。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三人同行,必然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三、叵=不+可,叵也是和音兼词。
1、居心叵测。
居心不可测。
2、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
”——《三国志》这个小子是最不可信的。
四、盍=何+不,盍也是和音兼词。
盍请济师于王?——何不向王请求增兵呢?类似的文言文兼词还有很多,如:耳=罢+了,旃=之+焉等现在很多地方方言中也有兼词,比如北京话中的甭=不+用,苏州话中覅=不+要,大家可以结合体会。
文言文兼词及例句翻译
【原文】春光明媚,万象更新。
吾辈青年,宜乘此良辰美景,结伴郊游,以抒怀抱。
乃作赋一篇,以记其事。
吾闻春游之乐,莫大于与二三知己,共赏自然之美。
于是乎,携酒带肴,兴尽晚回。
信步闲行,笑谈风生。
烟柳垂丝,桃李争妍。
山水之间,鸟语花香。
此乐何极,令人心旷神怡。
【词及例句翻译】春光明媚:Spring is bright and beautiful.万象更新:All things are renewed.宜:should.怀抱:aspirations.乃:then.作赋:write an essay.记:record.莫大于:nothing is greater than.二三知己:a few close friends.共赏:together appreciate.自然之美:the beauty of nature.携酒带肴:carry wine and food.兴尽晚回:be late back because of too much enjoyment.信步:to walk leisurely.闲行:to walk at one's leisure.笑谈风生:to talk and laugh heartily.烟柳垂丝:willow branches drooping like smoke.桃李争妍:peach and plum blossoms vying with each other in beauty.山水之间:between mountains and rivers.鸟语花香:the songs of birds and the fragrance of flowers.此乐何极:How great is this joy.心旷神怡:to feel relaxed and joyful.【原文】遥望烟波浩渺,白鹭飞翔。
湖光潋滟,波光粼粼。
渔舟唱晚,声断衡阳。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的兼词详解
兼词,就是一个单音节词由两个字快读而合成,同时兼有两种词性,常见的有“诸”、“盍”、“叵”、“耳”“焉”等。
【诸】用在句中,有时是“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于”是介词。
例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移山》一一把土石投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②穆公访诸蹇叔。
(《殽之战》)—一秦穆公就这件事向蹇叔征求意见。
以上两例中的“诸”都是“之于”的合音,例句①中的“之”代“土石”,“于”作介词“到”讲;例句②的“之”代秦师袭郑这件事,“于”是介词,作“向”讲。
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疑问语气词。
例如:
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王曾把爱好音乐的事告诉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④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昭公八年》)——“听说高强要用兵攻打你,你听到这件事了吗?””
上面两句中的“诸”都在句末,肯定是“之乎”的合音,“之”代前半句所说的事,“乎”是疑问浯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盍】“盍”(hé)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为疑问代词,作“为什么”、“怎么”讲;“不”是否定副词。
例如:①“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为什么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
②“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伍奢有两个儿子,不杀掉的话,就要成为楚国的祸患,为什么不用免他父亲罪的办法召唤他们来?”
要注意的是,“盍”后面如果紧跟“不”字,则“盍”相当于“何”,就不是合音词了。
如:“盍不出从乎?”(《管子·戒篇》)”——“为什么不跟着出去呢?”
【叵】“叵”(pǒ)是“不可”的合音词,表示否定,多用于贬义。
例如:
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新唐书·尹情传》)一—“我学生很多,尹子不可推测啊!”
②居心叵测。
(成语)——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叵”:—般用在“测”字前,“叵测”即不可推测。
早期白话中还有“叵耐”一词,意为“不可容忍”。
如“叵耐这厮无礼”等。
【耳】“耳”是“而已”的合音词,意为“罢了”,表限制语气。
例如:
①“盖向来不过笼络耳。
”(《谭嗣同》)——原来他一向不过
是笼络(慰帅)罢了。
”
②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
(《采草药》)——八月茎叶还没有枯死,采药的人容易辨认罢了。
要注意,“耳”还可表肯定语气,可不译。
如: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察今》)——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在其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从这里。
)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焉:在这件事情上。
)
④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焉:从这里面。
)
⑤不复出焉。
(焉:从这里。
)
要注意,“焉”除兼词以外,还有比较复杂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