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遗传学-第章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的3ˊ端和α2基因5ˊ端构成的融合基因, 称右侧缺失(图-23)
-
16
α0地贫 ( α地贫1) * 缺失ζ、ψζ、ψα1、α2和α1基因5ˊ非编码区及
1~56密码子,长25Kb 残余α基因无功能, 此为地中海地区常见型
* 缺失ψζ、ψα1、α2α1,长17.4Kb,东南亚人 常见类型
* 缺失ψα1、α2α1,长17.5Kb,地中海人 * 缺失α2和α1基因5ˊ端,长5.2Kb,残余α1基因
1. 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S) 2.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OI)综合征
成骨不全Ⅰ型 —— AD,发病率1/30,000 骨折、蓝色巩膜、传导性耳聋。
-
33
受体蛋白病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内 的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2个α基因缺失 基因型(- -/αα)基因型(- α /- α ) (图-19)(图-20) 能合成一定量的α链,临床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4)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图-21)
缺失一个α基因 基因型(- α /αα)
-
15
α地贫的分子机制
产生α地贫的突变主要有两类:缺失型和非缺失型
缺失型:
α+地贫 ( α地贫2 ) * 只缺失α2基因,称左侧缺失(图-22) * 缺失α2基因3ˊ端和α1基因5ˊ端,形成α1
-
4
组成:
*α珠蛋白基因簇包括一个ζ基因、2个假基因 (ψζ、ψα1)、α2、α1 (图-4)(图-41)
*β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ε、γ(Gγ、Aγ)、ψβ、δ、
β
(图-5)
基因结构
α珠蛋白基因与β珠蛋白基因具相似的结构, 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图-6)
-
16
α0地贫 ( α地贫1) * 缺失ζ、ψζ、ψα1、α2和α1基因5ˊ非编码区及
1~56密码子,长25Kb 残余α基因无功能, 此为地中海地区常见型
* 缺失ψζ、ψα1、α2α1,长17.4Kb,东南亚人 常见类型
* 缺失ψα1、α2α1,长17.5Kb,地中海人 * 缺失α2和α1基因5ˊ端,长5.2Kb,残余α1基因
1. 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S) 2.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OI)综合征
成骨不全Ⅰ型 —— AD,发病率1/30,000 骨折、蓝色巩膜、传导性耳聋。
-
33
受体蛋白病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内 的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2个α基因缺失 基因型(- -/αα)基因型(- α /- α ) (图-19)(图-20) 能合成一定量的α链,临床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4)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图-21)
缺失一个α基因 基因型(- α /αα)
-
15
α地贫的分子机制
产生α地贫的突变主要有两类:缺失型和非缺失型
缺失型:
α+地贫 ( α地贫2 ) * 只缺失α2基因,称左侧缺失(图-22) * 缺失α2基因3ˊ端和α1基因5ˊ端,形成α1
-
4
组成:
*α珠蛋白基因簇包括一个ζ基因、2个假基因 (ψζ、ψα1)、α2、α1 (图-4)(图-41)
*β珠蛋白基因簇包括ε、γ(Gγ、Aγ)、ψβ、δ、
β
(图-5)
基因结构
α珠蛋白基因与β珠蛋白基因具相似的结构, 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图-6)
单基因遗传病优质课件
A、O A、O A、B、AB、O A、B、AB B、O B、O A、B、AB A、B A、B、AB
O
AB、B AB、B
—
O A、AB A、AB
O AB、O
O AB、A、B
(四)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 不规则显性: 因为某些原因旳影响,使杂合子显性致病基因旳 作用没能体现,或者体现旳程度有差别旳现象称 为不规则显性。
1
群体中,一种基因座上旳等位基因
2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称为复等位
3
基因。
❖ 纯合子(Homozygote): 同一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 相同旳个体称为纯合子。
❖ 杂合子(Heterozygote): 同一种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 因不同旳个体称为杂合子。
❖ 基因型(Genotype): 指个体特定基因座上旳一对等位基因,分别 来自父母。如: AA Aa aa
AD病家系一般婚配方式:
杂合子患者(Aa)与正常人(aa)婚配, 每个子女都有1/2旳可能性为患者。
❖ AD病患者之间婚配: Aa ×Aa→AA、 Aa Aa 、aa 两种表型:患者、正常人 表型百分比,3∶1
❖ 常见AD病: 多发性结肠息肉 牙本质发育不全 短指症 并指(趾)症 Huntington舞蹈病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旳类型:
根据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旳表型是否一致,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分为下列类型:
(一)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假如杂合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A),正常 基因为隐性基因(a)。
❖ 人群中致病基因旳频率很低(0.01~0.001)。 所以,在AD病中,显性纯合子(AA)患者罕见, 绝大多数患者是杂合子(Aa)。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三)不规则显性
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受某种因素
的影响有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病症,或即使发病 但病情程度有差异,使传递方式有些不规则。
系谱中可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三)不规则显性
多指轴后AⅠ型 (MIM 174200)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三)不规则显性
外 显 率 (penetrance) 是指在一个群体中带有某一 致病基因的个体,表现出相 应疾病表型的比率,一般用 百分率来表示。
外显率=100% 外显完全 外显率<100% 外显不完全
未外显个体---顿挫型 隔代遗传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三)不规则显性
Marfan综合征(MIM 134797)
21
(四)共显性遗传
例:MN血型
基因定位:4q28-q31上的M基因和N基因。
M
M
M血型
N
N
N血型
M
N
MN血型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五)延迟显性
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Aa)个体在出生时未表
现出疾病状态,待到出生后一定年龄阶段才发病。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逐渐丧失说话、行为、思 考和吞咽的能力。
精选ppt课件最新
26
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疾病名称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成骨发育不全症Ⅰ型 短指(趾)症A1型
成年多囊肾病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特发性肥大性主动脉瓣狭窄 Noonan综合征 结节性脑硬化(Bourneville病) 家族性痛风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基于研究成果,开发了多种诊断技术 和治疗方法,提高了单基因病的诊断 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疾病分子机制研究
揭示了多种单基因病的分子机制,包 括致病基因的表达调控、蛋白质相互 作用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单基因 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发现更多致病基因和分子机制。
案。
预防措施与遗传咨询
01
02
03
04
婚前检查
在结婚前进行遗传咨询和检查 ,以避免遗传病的传递。
产前检查
在怀孕期间进行产前检查,包 括唐氏筛查、羊水穿刺等,以 确定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
遗传咨询
对于有遗传病家族史的人群, 可以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己
的遗传风险和预防措施。
群体筛查
对于某些高发地区或人群,可 以进行群体筛查,以发现潜在
遗Hale Waihona Puke 信息传递与表达调控1 2DNA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
DNA复制是生物体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的过程。
RNA转录与基因表达调控
RNA转录是基因表达的关键步骤,受到多种调控 机制的影响。
3
转录后修饰与翻译调控
转录后修饰和翻译调控是进一步调节基因表达的 重要环节。
03
单基因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临床诊断方法与流程
的遗传病患者。
04
单基因病遗传咨询与伦理问题
遗传咨询内容与流程
遗传咨询定义
为有遗传性疾病或遗传倾 向的个体及其家庭提供专 业建议和指导。
咨询内容
评估遗传风险、解释遗传 机制、提供生育建议、指 导生活调整等。
咨询流程
初步评估、信息收集、风 险评估、制定方案、实施 指导等。
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3. 连续传递,即通常连续几代都可以看到患者。 4. 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患病(除非发生新的基
因突变)。
缺指(趾)症
(二)不完全显性遗传
在AD遗传中,杂合体的隐性基因也有一定程 度的表达,使杂合体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体与隐性 纯合体的表型之间,称为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或半显性(semidominance)。
一、两种单基因病的独立传递:自由组合 二、两种单基因病的联合传递:连锁与互换
第四节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2 一、基因多效性
二、变异性
三、遗传异质性 四、遗传印记
五、嵌合遗传现象
六、遗传早现与动态突变
七、线粒体遗传 八、从性和限性遗传
九、X染色体失活
十、同一基因可产生显性或隐性突变
思维导图
第一节 单基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概念
子代表现型比 正常人︰患者=3︰1
Aa
A a
× Aa
A a
AA
Aa Aa aa
1 : 1 : 1 :1
正常人 :携带者 :携带者 : 患者
两个携带者的婚配图解
AR遗传的典型系谱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它的发生与性别无关, 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2. 散发,看不到连续传递现象,呈隔代遗传,有时在 整个系谱中甚至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
单基因遗传病分类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 X伴性显性遗传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 X伴性隐性遗传 (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 Y伴性遗传 Y-linked inheritance
因突变)。
缺指(趾)症
(二)不完全显性遗传
在AD遗传中,杂合体的隐性基因也有一定程 度的表达,使杂合体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体与隐性 纯合体的表型之间,称为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或半显性(semidominance)。
一、两种单基因病的独立传递:自由组合 二、两种单基因病的联合传递:连锁与互换
第四节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2 一、基因多效性
二、变异性
三、遗传异质性 四、遗传印记
五、嵌合遗传现象
六、遗传早现与动态突变
七、线粒体遗传 八、从性和限性遗传
九、X染色体失活
十、同一基因可产生显性或隐性突变
思维导图
第一节 单基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概念
子代表现型比 正常人︰患者=3︰1
Aa
A a
× Aa
A a
AA
Aa Aa aa
1 : 1 : 1 :1
正常人 :携带者 :携带者 : 患者
两个携带者的婚配图解
AR遗传的典型系谱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它的发生与性别无关, 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2. 散发,看不到连续传递现象,呈隔代遗传,有时在 整个系谱中甚至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
单基因遗传病分类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 X伴性显性遗传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 X伴性隐性遗传 (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 Y伴性遗传 Y-linked inheritance
第十六章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二)外显率和表现度
1、外显率(penetrance) 是指一群具有某种致病基因的人中, 出现相应病理表现型的人数百分率。
例如:单纯性尺侧多指(趾)畸形(AD),共调 查了115个家庭,子代中均有此种多指(趾) 畸形,理论上115家中亲代应有115个患者, 但实际上这115个家庭中,91对的婚配类型 为受累者x正常;24对为正常x正常,他(她) 们是不外显者,占20.87%。其外显率为 91/115=0.79或79%。
(3)XhX x XhY 女性(携) 男性患者
正常亲代(携带者) XhX
子代基因: XhX
患者亲代 XhY
Xh
XhY
XhXhY
Xh X XhXh XhX
XXhYY XY
表现型:女性(携)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正常男性
概率: 1/4
1/4
1/4
1/4
概率比: 1 : 1 : 1 : 1
每胎出生患者的机会是1/2,男、女机会均等。
返回
1、典型婚配类型
患者亲代
(1)Dd x dd
Dd
患者 正常
Dd
正常亲代 dd
d
Dd
dd
d Dd dd
子代基因型:Dd dd
表现型:患者 正常
概率: 1/2 1/2
概率比: 1 : 1
返回
概率与概率比之间的关系:
可以相互转换,分母相同时,分 子之比即为概率比;分母不相同 时,则通分后的分子之比则为概 率比
139
2
0
2023
suspected
mendelian basis
Total
18443 1112
59
63
19677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 病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单基因病概述 • 单基因病的病因与机制 • 单基因病的诊断与治疗 •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 单基因病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01
单基因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单基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每个等位基因都 可以影响疾病的表现型。
分类
单基因病通常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等 。
遗传方式与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中 ,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 因,一个为隐性正常基 因。只要有一个显性致 病基因存在,就可发病 。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都 是隐性致病基因,只有 在纯合子时才表现出疾 病。
X连锁显性遗 传病
X连锁隐性遗 传病
Y连锁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且为显性。男性患者 多于女性患者。
单基因病遗传学研究的前景与挑战
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基因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治疗方法将更加完善。未来,基 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单基因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挑战
尽管单基因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对于一些复杂 的单基因病,其致病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 外,现有的治疗方法还受到技术、伦理和社会接受程度等因素的限制。
综合干预
针对单基因病患者的不同需求,采取综合干预措 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指导等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4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遗传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
该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识别和理解人类基因组中的所有 基因和DNA序列,从而促进对人类遗传学和疾病发生机制的 理解。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单基因病概述 • 单基因病的病因与机制 • 单基因病的诊断与治疗 •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 单基因病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01
单基因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单基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每个等位基因都 可以影响疾病的表现型。
分类
单基因病通常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等 。
遗传方式与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中 ,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 因,一个为隐性正常基 因。只要有一个显性致 病基因存在,就可发病 。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
患者的一对等位基因都 是隐性致病基因,只有 在纯合子时才表现出疾 病。
X连锁显性遗 传病
X连锁隐性遗 传病
Y连锁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且为显性。男性患者 多于女性患者。
单基因病遗传学研究的前景与挑战
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基因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治疗方法将更加完善。未来,基 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单基因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挑战
尽管单基因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对于一些复杂 的单基因病,其致病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 外,现有的治疗方法还受到技术、伦理和社会接受程度等因素的限制。
综合干预
针对单基因病患者的不同需求,采取综合干预措 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指导等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4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遗传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
该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识别和理解人类基因组中的所有 基因和DNA序列,从而促进对人类遗传学和疾病发生机制的 理解。
《医学遗传学》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 ppt
O
B,O
A,AB
B,O
A,AB
A,A,AB
O
A,B
AB,O
A,B,AB
O
O
A,B,AB
(4)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在特定的AD遗传病,部分杂合子个体由于致病基 因因未知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而表现为正常人, 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
➢多指(polydactyly postaxial) ,基因座:11q31-q34
单基因遗传病研究方法——系谱分析法:
➢系谱 (pedigree,又称家系图):是指从先证者入手,追 溯调查其家系所有成员的亲属关系,以某种遗传病或性状 为依据,按一定格式绘制成的图解。 ➢先证者(proband):指家系中被发现的第一个患病(或具有 所研究的性状)的成员。
AD
AR
系谱
XD Ⅰ 1
①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 (hydrops fetalis syndrome)
(- -/- -)
▪发病机理:Hb Bart γ4
▪ 临床症状: 胎儿严重水肿,导致自发性流
产或出生后不久死于严重水肿。
▪ 遗传方式:AD
②Hb H病 (- -/α-) Hb H(β4)达4 ~ 30%
▪中度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有耳垂
Rr
父
母
耳
垂
的
性
有耳垂 状
?
Rr
子
女
耳
无
耳 rr
垂 的
垂
性
状
等位基因(allele):位于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
RR、Rr rr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R 隐性基因r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课件
17q21
N-乙酰α-氨基葡糖苷酸
14
N-乙酰α-氨基葡糖苷酸
12q14
硫酸软骨素硫酸酯酶
16q24.3
硫酸软骨素硫酸酯酶
β-半乳糖苷酶
3p21.33
软骨素-4-硫酸酯酶
5q11
β-葡糖苷酸酶
7q21-11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遗传
主要症状
AR
XR 智力低下,肝脾肿大, 骨骼异常
AR 神经紊乱肝脾肿大
AR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
MSPⅢA MSPⅢB MSPⅢC MSPⅢD MPSⅣA MPSⅣB MPSⅤ MPSⅥ MPSⅦ
缺陷的酶 α-艾杜糖醛酸酶 磺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
基因 4p16.3 Xq28
硫酸乙酰肝素硫酸酯酶
17q25.3
N-乙酰α-氨基葡糖苷酸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2
❖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
酶缺陷与酶活性 底物堆积和产物缺乏 底物分子的大小与性质 临床表型与酶缺陷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3
❖ 类型 糖代谢遗传病 氨基酸代谢遗传病 核酸代谢遗传病 脂类代谢遗传病 维生素代谢遗传病 金属代谢遗传病 药物代谢遗传病
……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4
❖ 主要疾病
11单基因遗传病(二)
Single gene disorders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1
人体内的每一步代谢反应,绝大多数都 需要某种特异性的酶催化才能完成。基因突 变所引起的酶的结构改变或合成障碍,都有 可能引起某种代谢过程的中断或紊乱。如果 这种基因突变恰好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中,就有可能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产生 相应的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或遗传性酶病(hereditary enzymopathy)。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一)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及发育变化
1.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
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携带、运输氧气 和二氧化碳的载体。
它是一种结合蛋白,蛋白质部分称为珠蛋 白(globin),辅基为血红素,结构为两对 单体(亚基)组成的球形四聚体,其中一 对由两条类α珠蛋白链(α链或ζ链)各结合 一个血红素组成;另一对由两条类β珠蛋白 链(ε、 Aγ、 Gγ 、β、或δ链)各结合一个 血红素组成(如HbA为α2 β2)。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 (Single Gene Disorder )
疾病的发生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叫单基因病。
根据缺陷蛋白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不同, 通常把这类疾病分为两类:
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
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5.终止密码子突变
由于编码终止密码子(UAA、UAG或UGA)的 DNA序列发生突变,珠蛋白链的合成就不在正常 的位置上终止,而继续合成至新的终止密码子, 因此生成了延长的异常珠蛋白链。
例如Hb Constant Spring是由于α基因第142位终 止密码子TAA变为谷氨酰胺密码子CAA(T→C), 对应的mRNA变化为UAA→CAA,结果α链合成完 141个氨基酸时并不停止,而是继续合成到下一 个终止密码子(173位)才终止,使α链延长为 172个氨基酸。该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不稳定, 易降解,导致α链合成减少,从而引发一种典型的 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与此相反,另一种融合链的异常血红蛋白Hb antiLepore,其N端象β链,C端象δ链,称为β-δ链。 这是由于染色体的错误联合和不等交换,形成了 融合基因δ-β和β-δ,合成了融合链的异常血红蛋 白。
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Ⅰ
1
2
Ⅱ
1
2
3
4
5
6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例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系谱
第六章 单基因遗传病
第一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HTT,4p16.3
正常人
患者
第1外显子内 (CAG)n>36
谷氨酰胺 数量增加
第六章 单基因遗传病
基因型与表型
控制性状形成的一对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 (genotype) ,如AA,基因型表现出来的性状 称为表现型或表型(phenotype) 。如黄色、 红色。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
第六章 第单五基章 因单遗基因传病病
☆掌握每种遗传方式的系谱特点、 常见病例和子代复发风险的估计!
人群特性:常见于白种人
起病时间:30~45岁
主要临床症状:①进行性加重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 ②进行性智能障碍,最终出现痴呆 ③大脑基底神经节变性,脑萎缩
初期:面部不自主动作 认知能力下降
后期:舞蹈样不自主运动 痴呆
Huntington患者和正常人脑部对比
第六章 单基因遗传病
第一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
其他常见的主要AR遗传病(表6-2)
白化病
黑尿病
肝豆状核变性
Ⅰ型脊髓性肌萎缩
第六章 单基因遗传病
第二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
二、婚配类型及子代发病风险
①在AR遗传病家系中最常见的是两个杂合子(Aa×Aa)的婚配
杂合子亲代
杂
A
合
子 Aa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同一基因的突变或异常可能导 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
。
诊断与治疗挑战
单基因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面 临较大的挑战,需要综合考虑
多个因素。
02
单基因病遗传方式
发病机制
孟德尔遗传病
由显性或隐性致病基因控制,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家族中传递。
非孟德尔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的突变或异常引起,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遗传特点
01
02
03
04
家族聚集性
单基因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 ,在家族中世代相传。
遗传异质性
同一疾病可能由多个不同的致 病基因控制,具有遗传异质性
。
临床多样性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单基因病概述 • 单基因病遗传方式 • 单基因病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 • 单基因病治疗与预防策略 •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挑战
01
单基因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单基因病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或异常 引起的疾病。
分类
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和作用,单基因 病可分为孟德尔遗传病和非孟德尔遗 传病。
。
诊断与治疗挑战
单基因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面 临较大的挑战,需要综合考虑
多个因素。
02
单基因病遗传方式
发病机制
孟德尔遗传病
由显性或隐性致病基因控制,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家族中传递。
非孟德尔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的突变或异常引起,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遗传特点
01
02
03
04
家族聚集性
单基因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 ,在家族中世代相传。
遗传异质性
同一疾病可能由多个不同的致 病基因控制,具有遗传异质性
。
临床多样性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单基因病概述 • 单基因病遗传方式 • 单基因病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 • 单基因病治疗与预防策略 • 单基因病研究进展与挑战
01
单基因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单基因病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或异常 引起的疾病。
分类
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和作用,单基因 病可分为孟德尔遗传病和非孟德尔遗 传病。
医学遗传学课件:单基因病
發病機制
PKU患者PAH基因突變使患者肝臟內PAH缺乏, 苯丙氨酸不能轉變為酪氨酸,後者轉化為苯丙酮 酸和苯乳酸並在體內累積,並導致血液和尿液中 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
臨床表現
臨床上表現為精神發育遲緩,皮膚、毛髮 和虹膜色素減退,頭髮呈赤褐色,癲癇,濕疹, 特殊的鼠樣臭味尿。患兒在出生後若不及早得 到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便出現不可逆的大腦 損害和嚴重的智力發育障礙。
首先提出“先天性代 謝缺陷”概念的 Garrod
先天性代謝缺陷的共同規律
酶缺陷與酶活性 底物堆積和產物缺乏 底物分子的大小與性質 臨床表型與酶缺陷
先天性代謝缺陷疾病的類型
糖代謝遺傳病 氨基酸代謝遺傳病 核酸代謝遺傳病 脂類代謝遺傳病 維生素代謝遺傳病 金屬代謝遺傳病 藥物代謝遺傳病
……
新生兒篩查可早期診斷。可用羊水細胞或 絨毛細胞培養物的酶學分析行產前診斷。
蠶豆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
遺傳學
X連鎖不完全顯性,基因定位於Xq28,G6PD缺 陷。
分佈具有世界性,我國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 尤其是廣東。
發病機制 G6PD
6-p-glucose
GSH
G6PD缺陷,導致GSH生成減少,細胞抗氧化損傷能 力下降,引起紅細胞膜損傷;血紅蛋白β鏈93位半胱 氨酸巰基氧化,四聚體解離,形成Heinz小體,紅細胞 變形能力下降,破壞出現溶血。
臨床表現
患兒出現肝脾腫大、骨骼異常、智力障礙等症 狀,蓄積的粘多糖可隨患兒的尿液排除。
患兒骨骼異常
粘多糖貯積症患兒
氨基酸代謝障礙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遺傳學
一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氨基酸代謝病,疾病 基因已定位於12q2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课件
单基因病( ):某种疾病的发生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分类:6种
一、系谱(): 二、系谱分析法( ): 三、先证者(): 四、系谱中常见的符号:
第一节 系谱及系谱分析法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配偶关系 近亲婚配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先证者
常染色体性状的杂 合子
·
X连锁隐性携带者
已死亡个体
Ⅰ
1
2
Ⅰ,Ⅱ代表世代数
1,2代表每一世代
Ⅱ
各成员的编号
1
2
婚后未生育
系谱中常用的符号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第2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理论上、的个体均可发病,但是一般患者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分类:六种
一、完全显性遗传( )
杂合子()的表现型及显性纯合子()完全相同。 例如:短指症:第一个人类完全显性遗传的例证,表现为指(趾)骨短小或缺如。 基因定位于2q3536,我国科学家贺林已克隆该基因。
45 Ⅰ
1
2
41
Ⅱ 1
2
30
Ⅲ
1
2
3
Ⅳ
20
1
44
3
4
5
6
42
46
4
5
6
7
8
一个 舞蹈病患者系谱
六、从性显性遗传( )
➢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杂合子()在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表达程度和方式,即显示出男女分布比例上的差异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
差异。 ➢ 例如:早秃和血色素沉着症
第3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Ⅰ
1
2
Ⅱ
1
2
3
4
Ⅲ
12
3
4
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图5-9 遗传的典型系谱
2. 遗传的系谱特点:
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系谱中往往是散发病例; 病人的双亲一般不患病,但都是携带者,出生患者的可能性约占1/4,患儿的表型正常的同胞中有2/3的可
能性为携带者; 近亲婚配可使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二、遗传病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见的婚配方式: × 因此,每次生育后代有1/2的可能性患病
一个短指症家系 (基因定位于2q3536)
(一)完全显性遗传方式的系谱特点:
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患者的双亲之一是患者。 患者的子女、患者的同胞有1/2的发病机会 连续传递 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发病(除非发生新的基因突变)
可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
图5-6 一个综合征的系谱
3. 不规则显性的原因: 环境因素 遗传背景 主基因对表型有显著效应的基因,即控制单 基因性状形成的基因 修饰基因 某些基因对某一遗传性状并无直接 影响,但它可以加强或减弱及该性状有 关的主基因的作用。
四、共显性()遗传
定义: 例如:人类血型中的血型,血型中的血型等。 血型的基因型及表型
(二)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病发病风险估计
1.亲代婚配类型:患者()×正常() 子代类型:1/2患者() 1/2正常 ( )
2.亲代婚配类型:患者()×患者() 子代类型:1/4患者() 1/2患者() 1/4正常()
二、不完全显性遗传( )
1.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 2.杂合子中A和a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Ⅰ
1
2
Ⅱ
1
2
3
一例软骨发育不全系谱
三、不规则显性遗传( ) 定义: 1.外显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相应表型的比例。
Ⅰ
12 3
4
Ⅱ
1
234
Ⅲ
1
23
4
图4-6 一个多指症的系谱
2.表现度()
是指具有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形成相应表型的明显程度。
例如:综合征,15q1521.3
一种少见的结缔组织遗传病。纤维蛋白原的缺陷引起骨骼、心血管、眼的症状。已证明原纤蛋白()基因
2.家族中有患者时发病风险的估计
先天聋哑家族系谱
(1)假设该病群体发病率是 1/10000,问Ⅲ5 和Ⅲ6婚后生育患
五、延迟显性( )遗传
定义:
例1: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型)
基因定位于6p2125
杂合子在35-40岁以后才逐渐发病且病情明显进展。
一个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型)患者的系谱
例2: 舞蹈病:
基因定位于4p16.3 临床表现:身体不自主动作和精神衰退 发病机理:三核苷酸的串联重复序列增多,正常人重复9-34次,患者重复37-100次。
定义: 杂合子 携带者()。 常见的婚配方式:携带者之间婚配(×),后代有1/4的可能性发病,患者的表型正常的同胞有2/3的
可能性为携带者。
一、病的特点
1.例如:白化病 (1)病因: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定位于:11q1421,缺乏酪氨酸酶,使得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 (2)临床表现:皮肤、毛发呈白色。眼呈灰兰色。畏光,眼球震颤。暴露皮肤易患皮肤癌。
1×1/100×1/4=1/400
?
Aa
1/100Aa
?
三、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
1.家族中无患者时发病风险的估计 假设群体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0-4,隐性致病基因频率为q2=10-4 ,0.01, 携带者21/50 故随机婚配子女发病概率: 1/50×1/50×1/4=1/10000 表兄妹之间近亲婚配子女发病概率: 1/50×1/8×1/4=1/1600
(一)确认偏倚及校正: (1)临床上对患者同胞发病风险的估计常比预期的1/4高。 由于只出生正常后代的杂合子常常被漏检,称为不完全确认。 (2)校正方法:(先证者法)
具体方法见P56
(二)亲缘系数和近亲结婚
1.亲缘系数( ): 具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人在某一位点上具有同一基因的概率。 一级亲属(1/2):一个人的父母、子女、同胞。 二级亲属(1/4):一个人的(外)祖父(母)、孙子
例1:人类对苯硫脲()尝味能力:
:尝味能力强 :尝味能力较弱 :味盲者
图5-4 尝味能力系谱
例2:软骨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短肢侏儒、大头、前额突出、马鞍形鼻梁、脊柱弓形前突、臀部后突,下肢向内侧弯曲等 基因定位:4p16.3
由于体形的原因,两 个患者可能婚配 × ↓
(夭亡) (杂合子患者) (正常人) 病情重 病情轻 正常
(女)、父母的同胞和同胞的子女。 三级亲属(1/8):曾祖父(母)、曾孙子(女)、
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2.近亲结婚( ):3-4代内具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婚配。
3. 近亲结婚提高发病率举例: 携带者及表兄妹结婚:
1×1/8×1/4=1/32
Aa
1/8Aa
携带者与群体中无亲缘关系的人婚配,假设人群中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概率为1/100:
单基因病( ):某种疾病的发生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分类:6种
一、系谱(): 二、系谱分析法( ): 三、先证者(): 四、系谱中常见的符号:
第一节 系谱及系谱分析法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配偶关系 近亲婚配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先证者
常染色体性状的杂 合子
·
X连锁隐性携带者
已死亡个体
Ⅰ
1
2
Ⅰ,Ⅱ代表世代数
1,2代表每一世代
Ⅱ
各成员的编号
1
2
婚后未生育
系谱中常用的符号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第2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理论上、的个体均可发病,但是一般患者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分类:六种
一、完全显性遗传( )
杂合子()的表现型及显性纯合子()完全相同。 例如:短指症:第一个人类完全显性遗传的例证,表现为指(趾)骨短小或缺如。 基因定位于2q3536,我国科学家贺林已克隆该基因。
45 Ⅰ
1
2
41
Ⅱ 1
2
30
Ⅲ
1
2
3
Ⅳ
20
1
44
3
4
5
6
42
46
4
5
6
7
8
一个 舞蹈病患者系谱
六、从性显性遗传( )
➢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杂合子()在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表达程度和方式,即显示出男女分布比例上的差异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
差异。 ➢ 例如:早秃和血色素沉着症
第3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Ⅰ
1
2
Ⅱ
1
2
3
4
Ⅲ
12
3
4
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图5-9 遗传的典型系谱
2. 遗传的系谱特点:
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系谱中往往是散发病例; 病人的双亲一般不患病,但都是携带者,出生患者的可能性约占1/4,患儿的表型正常的同胞中有2/3的可
能性为携带者; 近亲婚配可使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二、遗传病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见的婚配方式: × 因此,每次生育后代有1/2的可能性患病
一个短指症家系 (基因定位于2q3536)
(一)完全显性遗传方式的系谱特点:
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患者的双亲之一是患者。 患者的子女、患者的同胞有1/2的发病机会 连续传递 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发病(除非发生新的基因突变)
可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
图5-6 一个综合征的系谱
3. 不规则显性的原因: 环境因素 遗传背景 主基因对表型有显著效应的基因,即控制单 基因性状形成的基因 修饰基因 某些基因对某一遗传性状并无直接 影响,但它可以加强或减弱及该性状有 关的主基因的作用。
四、共显性()遗传
定义: 例如:人类血型中的血型,血型中的血型等。 血型的基因型及表型
(二)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病发病风险估计
1.亲代婚配类型:患者()×正常() 子代类型:1/2患者() 1/2正常 ( )
2.亲代婚配类型:患者()×患者() 子代类型:1/4患者() 1/2患者() 1/4正常()
二、不完全显性遗传( )
1.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 2.杂合子中A和a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Ⅰ
1
2
Ⅱ
1
2
3
一例软骨发育不全系谱
三、不规则显性遗传( ) 定义: 1.外显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相应表型的比例。
Ⅰ
12 3
4
Ⅱ
1
234
Ⅲ
1
23
4
图4-6 一个多指症的系谱
2.表现度()
是指具有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形成相应表型的明显程度。
例如:综合征,15q1521.3
一种少见的结缔组织遗传病。纤维蛋白原的缺陷引起骨骼、心血管、眼的症状。已证明原纤蛋白()基因
2.家族中有患者时发病风险的估计
先天聋哑家族系谱
(1)假设该病群体发病率是 1/10000,问Ⅲ5 和Ⅲ6婚后生育患
五、延迟显性( )遗传
定义:
例1: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型)
基因定位于6p2125
杂合子在35-40岁以后才逐渐发病且病情明显进展。
一个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型)患者的系谱
例2: 舞蹈病:
基因定位于4p16.3 临床表现:身体不自主动作和精神衰退 发病机理:三核苷酸的串联重复序列增多,正常人重复9-34次,患者重复37-100次。
定义: 杂合子 携带者()。 常见的婚配方式:携带者之间婚配(×),后代有1/4的可能性发病,患者的表型正常的同胞有2/3的
可能性为携带者。
一、病的特点
1.例如:白化病 (1)病因: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定位于:11q1421,缺乏酪氨酸酶,使得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 (2)临床表现:皮肤、毛发呈白色。眼呈灰兰色。畏光,眼球震颤。暴露皮肤易患皮肤癌。
1×1/100×1/4=1/400
?
Aa
1/100Aa
?
三、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
1.家族中无患者时发病风险的估计 假设群体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0-4,隐性致病基因频率为q2=10-4 ,0.01, 携带者21/50 故随机婚配子女发病概率: 1/50×1/50×1/4=1/10000 表兄妹之间近亲婚配子女发病概率: 1/50×1/8×1/4=1/1600
(一)确认偏倚及校正: (1)临床上对患者同胞发病风险的估计常比预期的1/4高。 由于只出生正常后代的杂合子常常被漏检,称为不完全确认。 (2)校正方法:(先证者法)
具体方法见P56
(二)亲缘系数和近亲结婚
1.亲缘系数( ): 具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人在某一位点上具有同一基因的概率。 一级亲属(1/2):一个人的父母、子女、同胞。 二级亲属(1/4):一个人的(外)祖父(母)、孙子
例1:人类对苯硫脲()尝味能力:
:尝味能力强 :尝味能力较弱 :味盲者
图5-4 尝味能力系谱
例2:软骨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短肢侏儒、大头、前额突出、马鞍形鼻梁、脊柱弓形前突、臀部后突,下肢向内侧弯曲等 基因定位:4p16.3
由于体形的原因,两 个患者可能婚配 × ↓
(夭亡) (杂合子患者) (正常人) 病情重 病情轻 正常
(女)、父母的同胞和同胞的子女。 三级亲属(1/8):曾祖父(母)、曾孙子(女)、
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2.近亲结婚( ):3-4代内具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婚配。
3. 近亲结婚提高发病率举例: 携带者及表兄妹结婚:
1×1/8×1/4=1/32
Aa
1/8Aa
携带者与群体中无亲缘关系的人婚配,假设人群中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概率为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