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缺血诊治的临床分析
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下肢动脉疾病可有多种急性和慢性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截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下降。
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同时也可能存在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
有明确的证据证实,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卒中。
多项指南将包含下肢动脉疾病在内的周围动脉疾病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血脂异常和血压控制的治疗目标等同于冠心病患者。
已有研究表明,识别下肢动脉疾病并给予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一、下肢动脉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龄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吸烟和糖尿病对下肢动脉疾病的影响最明显。
下肢动脉疾病的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瘤、血栓栓塞、炎症或创伤、囊肿、筋膜室综合征或先天异常。
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取决于研究人群的年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伴随的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情况(如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
调查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问卷的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脉搏检查和踝臂指数(ABI)等。
根据间歇性跛行估测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不敏感,低估了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率。
在30~44岁年龄段,男性间歇性跛行的年发生率为6/万人,女性为3 /万人。
在65~74岁年龄段,男性间歇性跛行的年发生率升高到61 /万人,女性升高到54/万人。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检测下肢动脉疾病敏感性同样较低。
仅根据异常的肢体脉搏诊断下肢动脉疾病可高估其发生率2倍。
使用ABI较使用问卷调查可使下肢动脉疾病的检出率增加2~7倍。
以客观的无创检测方法ABI 为依据,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为<5%,60~69岁的人群中为5~10%左右,大于70岁的人群中为20%左右。
年龄≥70岁或年龄在50~69岁有吸烟和/或糖尿病史的患者中。
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为29%。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腹主动脉远端及髂-股-腘动脉等大、中动脉最易受累,后期可以累及腘动脉远端的主干动脉,病变呈多平面、多阶段分布的特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美国70岁以上年龄人群周围动脉疾病发病率从3%~10%升高到近年的15%~20%,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可达15.91%。
1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介入支架后再狭窄2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临床特点(1)常见症状:①轻微症状:发病早期,多数病人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患肢发凉、发麻;②间歇跛行:随着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及阻塞的范围不断增大,出现行走后病变动脉无法满足肌肉更多的血液供应,引起小腿疼痛,病人被迫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疼痛方可缓解;③静息疼痛:休息时下肢疼痛,提示严重的动脉阻塞;④下肢溃疡或坏疽,可伴局部蜂窝织炎、骨髓炎甚至败血症。
(2)常见体征:①股部、腘部、足背部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②病变血管近端可闻及血管杂音;③患肢体位改变试验阳性;④严重慢性缺血体征,如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及趾甲变厚,足趾和角质突出部位可见缺血性溃疡。
3 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辅助检查(1)踝肱指数(ABI):右(左)踝肱指数=右(左)踝收缩压高值 / 双上肢收缩压高值ABI的诊断标准:① 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其检出血管造影阳性的周围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 90%左右,特异性约95%;② ABI 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③ 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④ 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⑤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策略(全文)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cute limb arterial embolism,AE)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临床表现为“5P”征,即疼痛(pain)、麻痹(parasthesia)、运动障碍(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苍白(paiior)。
其栓子大多来源于心脏和和主动脉脱落的附壁血栓,部分血栓可继发于动脉狭窄或血管手术后,其中60%~70%的患者都有心脏病史,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房颤动[1],其次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脏瓣膜病,此外,腔内操作造成的栓子脱落也可导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3]。
动脉血栓栓子起源于左心房、左心室和动脉壁,血栓形成于有或无血流停滞的受损内膜表面。
栓子通常位于四肢动脉分叉处:34%位于股总动脉;14.2%在腘动脉;髂总动脉占13.6%;9.1%位于主动脉分叉处[4]。
具有起病急、症状重、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栓塞远端动脉血栓形成,特别是股、腘动脉的栓塞,如不及时诊治患者有截肢和死亡的风险。
未经手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后果是严重的,死亡率高达13%,根据闭塞部位、腔内闭塞程度、继发性血栓形成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形成的程度,有27%的肢体发展为坏疽,18.3%转化为慢性肢体缺血[4]。
因此,对于严重缺血的肢体,建议及时恢复外周动脉灌注。
如果肢体缺血的诊断延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不可逆缺血的早期症状是肌肉的麻痹和僵硬。
动脉阻塞发生后6 ~ 8小时内被认为是抢救急性动脉阻塞肢体的“黄金时间”。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在栓塞发生数小时内进行血运重建,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则。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可能会出现动脉再通延迟的情况。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一旦确诊,必须对肢体存活能力进行评估,立即制定血管重建的计划。
肢体修复的可能性、缺血的持续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动脉解剖是决定血运重建方法的关键因素。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腔内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分析
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7-08-28T11:57:36.4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作者:刘浩曹兴念[导读]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炎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山东省威海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对比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和动脉取栓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就诊110例患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一组55名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术的治疗,称A组,另一组患者同为55人进行动脉取栓术的治疗,称B组。
手术治疗后进行比较,分别比较患者的动脉畅通的情况,脉搏数,是否会复发以及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反应程度。
结果 A组康复人数有42人,康复率为76.36%,B组康复人数为51人,康复率为92.73%,B组康复率高于A组(P<0.005)。
A组复发人数为4人,复发率为7.27%;B组复发人数为14人,复发率为25.4%,B组复发率也高于A组(P<0.005)。
结论通过比较两种手术,我们可以看出,介入溶栓术和动脉取栓术各有各的优点,同时也有缺点。
介入治疗术术后比较稳定不易复发,但治疗效果相对来说不如动脉取栓术明显,但是动脉取栓术容易复发,所以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来选取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术;动脉取栓术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炎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此病易发生在曾患有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属于急性疾病,容易造成肢体残疾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产生心理压力等其他不良影响。
本次研究两种治疗方法并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12月)收治的110名患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治疗观察比对的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65名,女性患者45名。
Forga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观察
果就不是很理想 。在我们治疗 的 1 例 中 , 1 既有 风湿性 心脏病房 颤 患者 , 也有动脉硬化患者 , 中也就包 含有急性 动脉栓塞和 动 其
脉血栓形成 。我们 的病例数少 , 以观察不 到病 因上 的差 别 , 所 有 待 以后积 累更多病例后观察 。在从发病到就诊治疗时间上 , 5例 早期动 脉缺 血患者急诊常 规 F r t 导 管手术取 栓 , 体血运恢 og y a 肢
室 ,S D A下手术需要 到介入 导管 室由介入 医师 去做 。
2 .手术 时机与 预后 的关 系 : 体动脉缺 血时 间长就会导 致 肢 组织不 可逆性缺血坏死 , 即使手术取栓 , 截肢率 和死 亡率也会 提 高, 而且术后 的并发症如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发生概 率明显增加 。 M tagr 等 报道 9 ui nua r 1例动 脉栓塞 患者 中 以发 病 到治疗 2 4h 分为早晚两组进行 比较 , 早期 3 (4 1 , 2 ) 晚期 6 1例 3 . % < 4h , 0例 ( 59 , 2 ) 出现肢 体坏疽 在早 、 6.% > h , 4 晚期 比较有 统计 学差 异 ( 67 2 .% . .% , 0 0 9 。截 肢率在 早 晚期 比较无 统计 学 3 2 P= .0 )
孙 洪利 韩 冰 程 新华 马 凯
下肢急性动脉缺血治疗方法的探讨
R f c S r, 0 , 96: 1 6 5 e at ug 0 3 1() 6 - 6 . r 2 6 [ ] T A Y I M.E eto ae-sie t e 5 S IY ,LN J f c f l ras t i suk卜 s sd n i
a m l s n te rt a nre f e ae [.R t a t i ui o h en l e brl r J en , o e s i v i y ] i
25 -26 8 2.
[]L N , R A , U R ZC .R t a dt h et 3 U AJ A T LMN J A E P en l e c m n D i a
i ypcee f r ae i ea m l s J A nm oi ysae srn suk r o i ui J m J t l i t t e s【.
flwn ae- sie n su krt i ui [. m J oo iglsras td i i ea m l s J A l s t o e s ]
长期随访 ,为临床 L SK手术安 全性 、有效性 的 AI 评价 提供 循证 医学依 据 。
[ 考文献] 参
『 ] O D MA , R SG S N R B e a. i t a rt a d — 1 Z A R A A A ,E E , t 1B l e l e n l e ar i
O h am l 0 0 102: 9 2 0 p tl o 2 0 , ( 2 - 6 . h , 3 )5 [ ] LN S 4 I C,T E G S S N H.Po hlccl e p o cauao rp yat sr ht ogltn ia o i
f e n l ra sb fr lsr n s u k rt l s J J o rt a be k e e ae i ea mi u i I . r i o i t o e s 1
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
后 高钾 血症 引起 心跳 骤停 。 2 6例患 者得 以保存 肢 体 , 截肢 率 为 1 .% , 肢 33 截 平 面为 膝关 节上 1 , 关节 下 3 。 例 膝 例 1 7例患 者运动 感觉 完全 恢复 , 患者 仍 有下 肢 2例 神 经缺 血引起 的胫 前 肌 无 力 , 背屈 不 能 , 肌 电图 足 查 示腓 神 经及胫 神 经损伤 。 术 后并发 心肌 梗 死 1 , 生 急 性 心 衰 2例 , 例 发 脑
2 结果
3 患者 中存活 2 例 , O例 9 死亡 1 , 例 死亡 原 因为术
例, 房颤史 1 , 烟史 1 , 前 检 查 高 凝 系列 , 6例 吸 9例 术 血 纤 维蛋 白原 高者 例 , 渗透 压增 高 1 , 例 术前 3 O例 患者 均 采 集 静 脉 血 作 c k检 查 , k值 从 1 1 / c 3 U L至 2 40 / 平 均 38 U L 10 U L 2 0 / 。进 一 步 检 查 C A或 D A, T S 发 现腹 主动脉 瘤 1 , 例 主动 脉夹 层动 脉 瘤 1 (t d 例 Sn. a
~
11 一般 资 料 : 组 患 者 3 . 本 O例 , 年龄 5 ~8 1 5岁 , 其 中, 2 例 , 9例 , 下 肢 1 男 1 女 左 4例 , 下 肢 1 右 6例 , 双 下肢 2 , 3 例 共 2条 患 肢 , 病 时 间 5小 时 到 1 , 发 周 其 中发病 时 间 6 时 以 内就 诊 4例 , 小 6~1 时就 诊 1 2小 O
急性 下肢 动脉 缺血 发病急 骤 , 多数 伴发 心脏 和 且 ( ) 或 大动 脉疾 病 , 危 害病变 肢体 甚 至生命 的血管外 是 科急 症 。我 院 自 2 0 0 3年 7月 至 2 0 0 6年 1 2月期 间共 治疗 急性下 肢 动脉缺 血 患者 3 O例分析 如 下 :
24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治疗体会
间 为 多 。 在不 同时 期 其 病 灶 影 像 表 现 也 不 同 。早 期 表 现 为 边
缘较 为清 楚 的 骨质 吸收 区 ,膨 胀 不 明显 或 轻 微 膨 胀 ,无 明 确
的 骨脊 ;囊 变 期 骨 质 破 坏 进 行 性 扩 大 ,出 现 较 为 特 征性 的 骨
膜 下囊 状 膨 胀 , “ 吹球 样 ” 改 变 ,病 灶 内 常 见 骨 性 分 隔 ,可
( ): 5 3 5 4 2 7—7 .
呈 “ 窝 状 ” 改 变 ;稳 定 期 骨 壳 较 厚 且 不 均 匀 ,表 现为 病 灶 蜂 见 有 硬 化 边 _ 。如 病 灶 较 大 压 迫 周 围 正 常 骨 组 织 ,使 骨皮 质 4 ]
明显 变 薄 ,就 可 发 生 病 理 性 骨 折 。 33 C . R及 C 在 股 骨 AB T C诊 断 中 的作 用 评 价 :C R是 诊 断
呈 明显 膨 胀 性 ,即 “ 球 样 ”改 变 ,位 于 骨皮 质 和 骨 髓 质 交 吹 界 处 ,病 灶 外 缘 为 一层 薄 壁囊 状 骨壳 ,表 面覆 以骨 膜 ,囊 内 为 海 绵 状 结 构 ,其 中多 为 充 满 血 液 的 大 小 不 等 腔 隙 ,位 于 中 央 区 域 ,腔 隙 一般 较 大 ,血 腔 间有 纤 维 组 织 间 隔 ,其 内见 多 核 巨 细 胞 及 纺 锤 形 细 胞 。部 分 AB 可 与 恶 性 骨 肿 瘤 合 并 存 C 在 ,我们 收集 的 一 例 病 理 性 骨 折 患 者 就 是 股 骨 AB C合 并 有 骨 母 细胞 瘤 。
3 2 股 骨 AB 的影 像 学 特 点 :从 发 病 部 位 来 看 ,本病 多 发 . C
于 股 骨 两 端 ,其 中股 骨 近端 发 病 率 高 于 远 端 ,近 端 又 以 粗 隆
急性下肢缺血13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和治疗体会
o f a c u t e t h r o mb o s i s w e r e s t u d i e d .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 T h e o v e r a l l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c o — i n c i d e n c e o f CHD a n d AF wa s h i g h e r i n t h e e mb o l i z a t i o n g r o u p , a n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i s g r o u p w e r e t r e a t e d e a r l i e r . I n t h e a c u t e
Cor r e s po ndi n g a ut ho r :LI Xi a o—xi ,Em ai l :q awi j@h o t ma i l . c o n r
_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c u t e l o w e r l i m b
2 0 0 3年 1 月至 2 0 0 9年 l 2月收治 的 A L L I 患者 的临床资料 ,根据病因将其分为急性动脉栓塞组 ( A E
下肢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Fr f l t optl Xi i gMeia U ie i ,Uur 3 04 hn it i ie H si sA a d a o n a dc l nvrt rr 8 0 5 ,C ia f jn sy  ̄i 【 src】 0bet e T ses h au f n i rp yi i n s gl e m ce cdsae Abtat jci oass evleo a g gah da oi w r ibi hmi i ss v t o n g n o l s e
【 要 】 目的 摘
评 价 下 肢 动 脉 缺 血 性 疾 病 的 血 管 造影 诊 断 价值 及 介 入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对 7 下 5例
肢 动 脉 缺 血 性 疾 病 患者 行 下 肢 动 脉 血 管 造 影 检 查 , 对 检 查 结 果 进 行 评 估 , 量 狭 窄 段 血 管 的 长 度 及 狭 并 测 窄 率 , 其 中 同意 行 介 入 治 疗 的 3 将 0例 患 者 (9条 患 肢 ) 入介 入 治 疗 组 , 3 纳 治疗 使 用 球囊 导 管 进 行 扩 张 , 对
下 肢 动 脉 严 重 狭 窄 者行 自膨 式 支 架 置 入 术 。将 拒 绝 行 介 入 治 疗 的 4 5例 患 者 ( 0条 患 肢 ) 入 保 守 治 疗 6 纳
组, 采用 内科 保 守 药物 治 疗 。临床 随访 6~3 6个 月 , 察术 中血 管 再 通 及 治疗 后 患 者 下 肢 缺血 症 状 改 善情 观
介 入放射学杂志 2 1 0 2年 2月 第 2 卷 第 2期 1
JIt vn a i 0 2, o.1 o ne e t do 2 1 V 1 ,N . r R l 2 2
・
下肢动脉硬化致膝下缺血介入治疗的策略及临床意义
赢得 了时 间 , 同时球囊 扩 张具有 可重 复性 , 于再狭 对 窄 的病变 可 以再 次 扩 张 , 助 于 提高 缺 血 肢 体 的救 有 肢率 , 治疗缺 血性 下肢病 变安 全有 效 的方法 。 是
参考文献 :
动脉 。导丝置 入成 功后 随 即导人微 球囊 ( 球囊 直径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1 0 2年第 2 2卷 第 1 期 JMe ma igVo. 2No 1 0 2 O dI gn 12 . 02 1
管 狭窄 、 塞可行 贯通 、 闭 球囊 扩张 、 支架 置入术 , 其 但 先 决条 件是 膝下 血 管 流 出道 较好 , 于 高位 动 脉 狭 对 窄 闭塞 伴膝 下动 脉病 变者 , 在处 理好 高位血 管狭 窄 、 闭塞 的 同时也应 开通 膝下胫 前 、 胫后 动脉 , 可 能 的 尽 胫前 、 后动 脉都 开通 , 因为 只 有保 证 流 出道 ( 下 动 膝 脉) 通畅 , 膝上 动脉 无 论 P TA 还是 支 架 置人 才 能 保 证较 好 的疗 效 。作 为“ 接血 流” 直 的胫 前或 胫后 动脉 有一 支 闭塞就 可能 直 接 导致 足 趾 缺 血 , 应地 出现 相
o cu i e d s a e o o re te t s P r u a e u r n l mi a r am e twa e f r d i p t n s wih a t r s l— c l sv ie s fl we x r mii . e c t n o st a s u n l e t n sp ro me n 3 a i t t r e i ce e t 5 e o
本组 从下 肢动 脉狭 窄闭塞 的 9 例 患 者 中涉 及 7 膝下 动脉 3 5例 , 男性 2 7例 , 性 8例 , 龄 5 ~8 女 年 9 2 岁 , 均年 龄 6 . 平 5 9岁 。术 前 均行 C A 或 MR 下 T A 肢 血管成 像及 D A 检查 , 断单纯 膝下 动脉 ( S 诊 胫前 、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诊疗(附26例报告)
2 结 果
D S A)检查 以明确 动脉病 变部 位 。
1 . 2 治 疗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在 诊 断 明 确后 均 行 急 诊
2 6例患 者存 活 2 5例 ,围手 术 期 死 亡 1例 。死 亡 患者为 8 2岁 女性 ,术 前 有 冠 心 病 、心 衰 合 并 肺 部 感染 、脑梗 塞 ,术后 2 d因肺 部感 染 加 重 ,呼 吸 心 跳骤停,远端 足背 动 脉搏动 于术 后 即 时恢 复 1 6条 ,术 后 2 4 h内恢 复
搏动 7 条 。所 有 患者 术 前 存 在 的 患 肢 疼 痛 、麻 木 、 苍 白或青 紫 、皮温 降低 、活 动 障碍 均 消失 或 有不 同 程 度 的改 善 。取 栓 术 后 继 发 血 栓 形 成 再 次 取 栓 2
例 ;术 后 截 肢 4例 ,均 为 术 前 已经 发 生 坏 疽 的 患
・
5 8 ・
福 建 医药 杂 志 2 0 1 4年 2月第 3 6 卷 第 1期
F u i i a n Me d J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Vo 1 .3 6 , No .1
,
・
临床 研 究 与 报 道 ・
急 性 下肢 动脉 缺 血 的外 科 诊 疗 ( 附2 6例报告)
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外科 ( 福州 3 5 0 0 0 3 ) 程章波 丁 杭
【 关 键 词 】 下 肢 动 脉 血 栓 形成 ;下 肢 动 脉 栓 塞 ;F o g a r t y 导 管取 栓 术
【 中 图分 类 号】 R 5 4 3 . 5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章编号】1 0 0 2 — 2 6 0 0 ( 2 0 1 4 ) 0 1 — 0 0 5 8 — 0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要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要点一、概述(一)指南制定的方法(二)定义1. 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流程表现的慢性进展型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的表现。
2. 间歇性跛行:下肢ASO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症状,指下肢运动后产生疲乏、疼痛或痉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导致行走受限,短时间休息后(常少于10min)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缓解,再次运动后又出现。
跛行距离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3 . 缺血性静息痛:患肢在静息状态下出现的持续性疼痛,是下肢ASO 引起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表现之一,预示肢体存在近期缺血坏死风险。
已有组织坏疽者往往伴有严重的静息痛。
4. 严重肢体缺血(CLI):指患ASO的肢体处于严重缺血阶段。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息痛(持续2周以上)、溃疡、坏疽、踝收缩压<50mmHg 或趾收缩压<30mmHg等。
5. 糖尿病足: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6. 糖尿病下肢缺血:指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无论二者发生的先后,只要同时存在即可成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
临床表现与单纯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相似,但症状与体征可能更为严重。
7. 踝肱指数(ABI):指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有助于对缺血程度的判断。
8. 趾肱指数(TBI):指足趾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与ABI一样,是评估下肢缺血程度的常用指标。
(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下肢ASO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有:1. 吸烟2. 糖尿病3. 高血压4. 高脂血症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 慢性肾功能不全7. 炎性指标二、诊断(一)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下肢ASO的主要症状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
AngioJet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急性缺血
AngioJet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急性缺血乔延松; 吕引娣; 孙超; 权晓华【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10【总页数】5页(P882-886)【关键词】急性肢体缺血; 机械血栓清除; 置管溶栓【作者】乔延松; 吕引娣; 孙超; 权晓华【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影像科宝鸡 721006【正文语种】中文急性肢体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是临床急症,尤其是下肢急性缺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30天病死率高达15%,截肢率10%~30%[1]。
AngioJet作为一种新型腔内血栓清除器械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ALI的治疗,但单纯行机械血栓清除(pharmaco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血栓清除效果。
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们对38例下肢动脉急性缺血行AngioJet联合尿激酶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3例,女15例。
年龄57~85岁,(68.1±7.0)岁。
均为急性病程,表现为缺血侧下肢“5P”症状(疼痛、苍白、无脉、麻木、运动障碍),左侧14例,右侧24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3~96 h,中位数31.5 h。
入院体检均有患肢皮肤苍白,缺血平面以下皮温明显低于对侧,患侧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弱或消失;7例有溃疡,位于小腿3例,足部4例,直径1.4~6.5 cm,(4.21±1.96)cm。
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14~0.62(0.36±0.11)。
依据2017欧洲心脏病学会外周动脉疾病指南下肢Rutherford分期[2],Ⅱa期19例(无或轻微感觉缺失,无运动功能障碍,多普勒不可探及患足动脉血流,可探及静脉血流),Ⅱb期13例(超过足趾的感觉障碍,轻中度运动功能障碍,多普勒不可探及患足动脉血流,可探及静脉血流),Ⅲ期6例(患肢严重感觉功能障碍,重度肌麻痹,多普勒不可探及患足动脉及静脉血流)。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治体会
[ ] 赵 昶 ,李 治 安 ,裴 东 明 ,等 .彩 超 对 2
急性 动脉栓塞和急性动脉血栓的鉴别
诊断[] J .中 国 超 声 医 学 杂 志 , 06, 20
2 () 3 2 1 : 2—3 . 4
( 稿 日期 :0 0—0 2 编 辑 : 晓文 ) 收 21 4— 0 庄
广 东 省 中医 院血 管 外 科 ( 州 50 2 ) 广 110 急 性 下 肢 动 脉 缺 血 性 疾 病 包 括 急 性 下 肢 动 脉 栓 塞 、 性 血 栓 形 成 、 性 急 急 动 脉 创 伤 、 性 动 脉 夹 层 等 , 导 致 腿 急 可 部急性缺血 , 而临床上又 以前二者为常 见 。20 0 5年 1 O月 至 20 09年 1 0月 , 我 科 收 治 急 性 下肢 动 脉 缺 血 性 疾 病 患 者 2 6例 , 中急 性 下肢 动 脉 栓塞 1 其 1例 , 急 性下肢动脉血栓形 成 1 5例 , 据 病 情 根 采 取 不 同 的治 疗方 法 , 将 相关 资料 报 现 告如下。
肢 的急 性 缺 血 , 状 严 重 , 不 及 时 恢 症 如
[ ] ho b s eerh 20 ,16 J .T rm oi R sae , 0 2 0 s
( ) 2 5— 9 . 6 : 8 2 4
复 血 流 , 迅 速 导 致 肢 体 的 坏 死 , 多 可 此 数 属 于 Ⅱ类 肢 体 , 急 诊 行 取 栓 术 , 需 越 早 期处 理 , 效 及 预 后 越 好 。 我们 诊 治 疗 的 1 动脉 栓 塞 的 死 亡病 例 , 例 其发 病 至 就 诊 时 已 6d 故 取 栓 效 果 不 佳 , 后 , 预 差 。有 少 数 患者 就 诊 时 属 于 I 肢体 , 类
手术治疗Ⅱ级急性下肢动脉缺血42例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广 东医学
21 0 2年 5月 第 3 3卷第 1 O期 Gu n d n dcl o r a Ma.2 1 ,V 1 3 o 0 a g o gMeia u nl J y 0 2 o.3 ,N .1
手 术 治 疗 Ⅱ级 急性 下 肢 动 脉 缺 血 4 2例
高庆 鹏 ,庄 永青 ,姜 浩力 , 强 ,方锡 池 付
别 为0 8 0 1和 0 9 t . 。结论 . 1± . .0- 2 - O
开放性周 围血管手术在 A I L 的治疗 中仍是一种安全 、 效的治疗方法 , 需 有 但
根 据 病 情 及 术 中动 脉 通 畅 情 况选 择 不 同 的术 式 。
【 关键 词】 急性 下肢缺血 ; 围血 管手 术;抗凝 ; 开取栓 周 切
药( 阿司匹林 、 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 5例 ( 2 ) 吸 烟史 1% , 1 4例 (3 ) 3% 。 13 治 疗方法 . 通 过术前体 格检查 、 声心 动 图 、 超 双 下肢动脉彩超诊 断 A I并测 定 A I4 L, B ,2例 患者 术 前 、 术后均行血管造影 , 均行 血管手 术治疗 , 手术 方式 为 : 切开球囊导 管取 栓术 2 8例 (7 ) 切开 球囊 导 管 取 6% , 栓 +溶栓术 1 ( % ) 切开球囊导管取栓 + 例 2 , 球囊扩张
取 栓 、 栓 治疗 已 不 能 够 满 足 临 床 需 要 。我 科 于 2 0 溶 08 年 1 至 21 月 0 1年 1 收 治 Ⅱ级 4 月 2例 4 2条 患 肢 , 采 经 取 周 同 血 管 外科 手术 治 疗 , 效 满 意 , 报 告 如 下 。 疗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20 0 8年 1 至 2 1 月 0 1年 1 我 院 收 治 月
下肢动脉缺血24例临床分析
文献 报道 剂量普萘洛尔(0m 1 g3次/ d口服) 能迅速 降低肝硬化 门静脉压力 . 雨对其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无显著 影响 。我们在临床上 加用硝苯地平 5 1 ~ 0m 治疗 . 随 经 访散果满意 。手术治疗应选择在发痛 的低 谷阶段 . 同时 高 度重视治疗并发症 , 以降低死亡率 。
Co cu in ,v iigp e i o ig cue rvn iga d c 唱 衄 n lso & odn rds sn a s ,p e e t n . p n tsia e rh g . et [h mo r a e n Ke 0 d :L  ̄Igsritsia £ r} g ;p pi ucr c t mo fg s i mu ce L h i y r s l " atone t l 咖 ra e e t l ;auel no at c p n h 1 c e e r o ̄, ,  ̄ s ;c' r
参 考 文献 :
1 孙传兴 ] [ ] 粱 扩寰 2 临床痰病 诊断依据 治寂好 转标 准 [ M] 第 2 . 版 门静蹰 高压 性上诮化道 出血口1 实用内科杂 志 = .
北 京 : 民 军 医 出 版社 ,9 8 7 ~7 .9 8 . ^ i9 .i 37 - 0
[] 胨嘏珠 . 4 实用 内科学( . 1 M] 第 0版
D NG F -un Z A A uqa 。 H NG Y hw a- 日。 .N C u- n T ̄ G hnj u
( D单 仃 肋t f dcl ml t t n P A 2t I a, h l 84 0 ,C面a n i o Me a Ad ms ai , L 1 hI r o - mNr S ue 42 0 } ) l
维普资讯
急性肢体缺血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急性肢体缺血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耿洁【摘要】急性肢体缺血在临床上病情凶险,进展快,对患者的危害巨大,治疗难度大,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对急性肢体缺血的预后意义重大,现就如何对急性肢体缺血进行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5页(P227-231)【关键词】急性肢体缺血;诊断;治疗【作者】耿洁【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急性肢体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指的是任何病因所致突发肢体低灌注而导致肢体活力降低的一类疾病[1],每年的发生率约为1.5/10 000,发病的两周内病情凶险,进展快,多伴心血管或其他系统疾病,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尽管可应用溶栓药物或外科手术行急诊血运重建,但在住院患者中截肢率达10%~15%[2-3],发病后1年内病死率为15%~20%。
突发的肢体缺血可导致肢体的皮肤、肌肉、神经等血液和营养的供应突然停止,与可通过侧支循环维持灌注的慢性肢体缺血相比,急性缺血因没有足够的时间产生侧支循环以代偿缺失的灌注从而严重威胁肢体的存活能力,迫切需要及时血运重建以保存肢体。
其临床表现为新发的或突然恶化的间歇性跛行到静息痛、感觉异常、无力、运动障碍。
体检可发现患肢脉搏消失,皮温减低,皮肤苍白或花斑,感觉减低,肌力减低。
这些特点可归纳为6P征:无脉(pulselessness)、疼痛(pain)、苍白(pale/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运动障碍(paralysis)、皮温改变(poikilothemia)。
ALI的病因主要包括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见表1)。
75%~94%动脉栓塞是来自于心脏或病变动脉的栓子,在有心房颤动、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或人工心脏瓣膜术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心脏血栓导致的动脉栓塞需特别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下肢缺血诊治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诊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109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2000年1月~2007年12月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56例作为动脉切开组;2008年1月~2016年6月行腔内介入治疗53例作为腔内介入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动脉切开组救肢成功38例,截肢8例,死亡10例;腔内介入组救肢成功50例,截肢1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体化腔内介入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能明显降低截肢率及死亡率,提高救肢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取栓手术;腔内介入
急性下肢缺血(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ALI)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起病急聚,进展迅速,病因复杂,若没有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将面临截肢并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各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有争议,没有统一的模式,多数学者认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挽救肢体及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本科200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9例AL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的诊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科2000年1月~2016年6月诊疗的109例ALI 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泛大西洋协作组织专家共识——Ⅱ(TransAlantic Inter-Society Ⅱ,TASCⅡ)ALI标准:急性起病2周内,肢体灌注突然下降,可能危及肢体存活者,按缺血临床分期[1]为Ⅰ、Ⅱa、Ⅱb期的患者。
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即刻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动脉切开组(56例)。
本院2008年1月~2016年6月间,按TASCⅡ中ALI的治疗路径进行诊治(动脉造影、腔内治疗)的患者,作为腔内治疗组(53例)。
两组患者全身情况均较差,多数同时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肝肾功能不全等多种慢性疾病。
两组年龄、性别、病因及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动脉切开组患者即刻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动脉切开、Fogarty 导管取栓术,术中血栓取出后,经导管向动脉远端灌注尿激酶25万U,术后予以尿激酶脉50万U/d外周静脉持续泵注、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q12h)、前列地尔10~20 μg静脉推注(q12h)等溶栓、抗凝及扩血管治疗。
1. 2. 2 腔内治疗组患者即刻在局部麻醉下行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术,若导丝能顺利通过血栓栓塞段或狭窄闭塞段血管,进一步予以球囊扩张,同时植入动脉支架,置管溶栓(经导管先在血栓内灌注尿激酶2 5万U,再经导管持续泵
注尿激酶脉50万U/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q12h),前列地尔10 μg静脉推注(q12h),24~48 h后,再次血管造影,血管通畅则结束治疗。
若导丝无法通过血管闭塞段,先置管溶栓治疗(同前面用药方法)24~48 h,再次血管造影,若經过溶栓治疗后导丝能通过闭塞段血管者,进一步予以球囊扩张,同时植入动脉支架;仍不能通过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选择继续溶栓治疗或手术。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救肢成功、截肢、死亡情况。
救肢成功标准:症状消失,皮肤温度、色泽恢复正常,足背动脉搏及胫后动脉动恢复正常或虽无脉搏恢复但循环恢复良好,功能恢复至发病前状态。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腔内治疗组截肢率及死亡率低于动脉切开组,救肢成功率高于动脉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LI主要包括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两种病理过程相辅相成,诊治难点在于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的鉴别,处理不当会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虽然诊断及治疗技术在不断完善及进展,但其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国外报道截肢率约13%,死亡率约10%[2],国内报道截肢率为(11.7±9.8)%,死亡率为(5.4±4.4)%[3]。
多位专家提出必须重视ALI的诊断和治疗[4,5]。
以前,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治疗ALI的主要手段,为能争取及早手术,如能跟据病史、体格检查和无损伤检查明确诊断,尽量不用动脉造影[6-8]。
TASCⅡ共识认为Ⅰ和Ⅱa期患者可先行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CTA、MRA),然后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开放、腔内或者杂交手术);Ⅱb期患者可在不耽误紧急手术的前提下先接受影像学检查,随后进行血管再通治疗[9-11]。
2008年起,本院对ALI患者全部按TASCⅡ的诊疗路经进行诊治,患者先行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检造影果即刻确定血管再通治疗方案。
从两组的治疗结果比较可以看出,腔内治疗组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
腔内治疗优点于在明确下肢血管病变范围及程度的前提下,作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我国,血管腔内治疗起步较晚,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ALI 的主要治疗手段[12]。
目前,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成功率越来越高,使更多适合腔内治疗的患者得到了恰当的治疗[13-15]。
在前期的诊疗中,因为术前缺乏必要的影像资料,术中常会出现Fogarty导管不能通过、血管损伤、
流入或流出道不畅及术后反复血栓形成,这些成为截肢或死亡的主要原因。
腔内介入治疗是基于患者的病因及缺血程度而实施的个体化治疗,避免了许多并发症,从而明显地降低了截肢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救肢率,值得推崇。
参考文献
[1] Norgren L,Hiatt WR,Dormandy JA,et al. Inter-Society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TASC II). International Angiology
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giology,2007,26(2):81-157.
[2] Hynes BG,Margey RJ,Kiernan TJ,et al.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acute limb ischemia.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2012,26(1):110-24.
[3] 卢勇,郑月宏,刘昌伟. 我国急性下肢缺血外科治疗现状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5):302-307.
[4] 王深明,李梓伦. 应重视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4(2):65-67.
[5] 陈忠. 掌握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正确处理方法不容忽视.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1(2):13-16.
[6] 陈孝平. 外科学. 北京:人民为生出版社,2002:769-770.
[7] 何武兵,张旭鸣,邱美光,等. 肢体血管严重创伤的救治策略(附93例报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3):287-290.
[8] 宋小洹,马海燕.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7):
2573-2575.
[9] 伍强,杨铁城,孙艳,等. Fogarty导管取栓术在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4):
342-343.
[10] 任辉. 急性肢体动脉缺血的治疗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
219.
[11] 杨志,王家兴. Fogarty导管取栓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6):645-646.
[12] 张杰,王家興,杨志. Fogarty 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21(z1):476-477.
[13] Comerota AJ,Gravett MH. Do randomized trials of thrombolysis versus open revascularization still apply to current management:what has changed. SeminVasc Surg,2009,22:41-46.
[14] 殷敏毅,蒋米尔.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闭塞的腔内溶栓治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4(2):72-74.
[15] 孙敏莉,赵意平,张皓,等.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4(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