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写:浅析“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茶花女》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摘要
小仲马是法国19世纪思想深邃,才华横溢的现实主义作家。《茶花女》是小仲马反对社会不公正题裁的优秀作品。他通过这部作品用生动、传神的笔调来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茶花女”,通过其唯美、凄婉的爱情故事,歌颂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茶花女”可以说是小仲马笔下女性角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尽管这璀璨明珠的生命之光最终泯灭,可她真善美的美好形象永远烙印在人们的心中。小仲马通过茶花女来表达对遭受社会凌辱与迫害的下层人士的深切同情,尤其对伪善、丑陋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借此强烈抨击婚姻等级制度,谴责虚伪的道德观念。就本文看作者怎样生动、细腻地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塑造栩栩如生的悲情人物形象,以致达到神形兼备、情感交融的完美境界。
关键词:茶花女;悲剧;人物形象
引言
小仲马的《茶花女》已被改编为话剧与歌剧,这两者和小说结合起来,一直是文学批评家所热衷对比分析的课题,其后电影的成功拍摄更增添了研究价值,可以将不同载体的同一著作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小仲马的生平、各个时期的创作历程、创作风格及其作品都是后人研究的重点,《歌剧《茶花女》的悲剧艺术透析》这篇文章使读者更形象地解读了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尽管他是个妓女,我们却似乎忘了她卑微的出身,只感怀于她是一位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不朽女性。
本文通过分析小仲马笔下的悲剧人物马格丽特在不同生活状态下原欲和理性的巨大作用,来表现人物在摆脱了原始欲望后理性的正确选择。把女主角的悲剧放入其生长的背景和文化环境来挖掘悲剧的根源,对我们分析小仲马的写作特色及其女性悲剧角色心理将会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
一、“茶花女”悲剧的一生
1、迷失
玛格丽特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就是一个容貌倾国倾城、性情轻佻豪放的混杂在上流社会的“名妓”。出身贫寒的她,无奈地成为了最下贱的妓女,却又因
为她的姿色,而成为了上流社会人士垂涎欲滴的尤物。她自我解嘲地说:“如果我自我保重,我就得死,支撑我活下来的就是我现在这种狂热的生活。一旦不能满足情人的虚荣心,不能供他们寻欢作乐,就会被他们抛弃”。
日日夜夜的奢华淫荡生活,使她的精神极度疲劳、烦闷和空虚。使得她感情容易冲动、反复无常、狂热任性。一个原本纯真的女孩迷失在人欲物欲的洪流,作者满怀同情地说:“可怜的姑娘在放荡、酗酒和失眠中逃避生活的现实。”
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再值得珍惜的事物和情感,眼前的这些不过是浮光掠影 ,对于她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安全的,没有人能真正地对她付出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利用和被利用而已。她曾经说:“我们不再属于我们自己 , 我们不再是人,我们成了物品。在他们的自尊心中,我们站在第一位;而在他们所尊重的人之中,我们排在最末一位。”在她看来,没有任何人能够对一个烟花女子有真正的爱情。她似乎已经在长久的迷失中,忘掉了爱情最初的模样。她以为阿尔芒不过又是一段新的短暂际遇。
2、执着
她虽然感动于这个男子为她落泪的真情和在她生病时的默默守候,可她还是不能放弃眼前的那种奢华。所以当她最初同意成为阿尔芒的情人后,为了应付每年十万法郎的巨额花费,她仍然继续接待其他情人。因为在她心底依然认为,阿尔芒的情感不过是一时的,等他玩够了,总会有离去的一天。
可是阿尔芒对她的爱情太过热切,因而当得知玛格丽特欺骗她而与伯爵过夜的时候,他差点就愤然离去,幸而最后还是因为割舍不下而相互谅解。但也正是因为阿尔芒的这一切执着和强烈的表现,使得玛格丽特渐渐认识到阿尔芒对她的真情,她的想法也开始有了变化。
她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与阿尔芒在一起,对于伯爵,她选择了彻底地决裂。可阿尔芒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不得不去依靠赌博来维持生活。可是正如布吕丹丝所说的那样:“与理想的生活相伴而来的是物质生活,最纯洁的决心也会与世俗的东西连在一起。”当他们享受着如胶似漆的甜蜜的时候 , 生活消费的压力也在悄悄地降临。
面对这一切,玛格丽特表现出了对于爱情的坚定与完美主义的追求,她独自承受了生活的窘境,瞒着阿尔芒变卖她的首饰马车。正因为玛格丽特对于这份爱情的珍视,才会导致她在日后与阿尔芒分离之后的万分痛苦与迷茫,爱情这把双刃剑,给过她最美好的幸福,却也成为她悲惨命运的祸根。
3、隐忍
如果没有阿尔芒父亲的介入,她们会不会就如当初一般继续幸福下去,没有
人知道。可是现实总是太过残酷,原本美好的幸福霎那之间演变成了一场悲剧。当阿尔芒的父亲以她心爱的人的前途为砝码,以善良正义的名义迫使她让步的时候,这个善良柔弱的女子选择了隐忍和退让。因为她知道,个人的努力总是敌不过社会的道德体系,她在弥留之际写给阿尔芒的信中写道:“我昔日的生涯使我无权梦想美好的将来;我正承担各种责任,而对于这些责任,我的习性、我的名声远远不能给予保证。”
当她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的前途而自甘堕落的时候,却并未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怜悯。那个曾经以爱的名义感动她的阿尔芒,因为偏激地以为自己受到欺骗而选择了强烈的报复。阿尔芒的报复越疯狂,仇恨越强烈,越显出玛格丽特的痛和悲。当她面对深爱的人的质问时,考虑的依然是阿尔芒的家庭幸福,她不希望因为自己而使得爱人与家人不和,更不希望他因此影响自己的前途,所以她只有继续隐瞒自己的苦衷,接受阿尔芒的无理指责。
基督教文化以人伦道德、善与爱为主旨,它在玛格丽特这个世人眼中最肮脏下贱的妓女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的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精神,成全了迪瓦尔家族的好名声,成全了阿尔芒的个人前途,成全了世人的愿望,却使得她失去了最后赖以生存的爱情之光。她认为自己的存在已经不能给人带来幸福,也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追求和希望,所以她选择夜夜狂欢,歌舞艳乐,只求早日脱离尘世与情人再续来世之缘。
二、悲剧根源探析
1、悲剧成因
小仲马的剧本多以妇女、家庭、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着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和两性关系上的腐朽与虚伪,从独特的角度提出了妇女的地位、私生子的命运及婚姻道德等社会问题。《茶花女》的女主人公的人物原型是当时巴黎的名妓玛丽·杜普莱西,玛丽在巴黎的时候正值波旁王朝当政。
1.1 社会方面
玛丽·杜普莱西只是那个时代弱者的代表,这样的悲剧在那个年代是见怪不怪,悲剧之所以被酿成是跟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畸形繁荣的经济是一批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贫富的差异又使大批劳工沦为赤贫,其中一些少女为了谋生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走上出卖肉体的歧路。不稳定的纵欲无度的生活,常摧残着她们的健康,促使她们过早地离开人世。
1.2 伦理道德方面
在《茶花女》这部作品里玛丽·杜普莱西与阿尔弗莱德分手的原因被美化为:为了成全阿尔弗莱德家庭的名誉,而选择牺牲自己生存的希望。这一方面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玛丽深深的爱恋,不愿意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