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劳的蚂蚁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辛劳的蚂蚁阅读答案

辛劳的蚂蚁阅读答案

篇一:辛劳的蚂蚁阅读答案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答案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答案勤劳的蚂蚁秋天一到,勤劳的蚂蚁就忙起来了。

它爬到这儿,爬到那儿,到处去找过冬的粮食。

找到以后,便使出全身的力气背回家去。

蟋蟀看见蚂蚁忙来忙去,便说:“蚂蚁弟弟,你怎么那么傻?天气这么好,为啥不玩一玩?成天忙忙碌碌,有什么意思呢!”蚂蚁正在费力地拖着粮食往家爬,一听蟋蟀在跟自己说话,就停下来,喘了口气说:“冬天快到了,我在准备过冬的粮食,你也该早点准备呀!”蟋蟀想:对蚂蚁这种只懂干活,不会享乐的傻瓜,用不着再多说废话了。

于是,它又蹦蹦跳跳地玩去了。

蚂蚁呢?望着只顾眼前享乐的蟋蟀的背影,轻轻叹了一口气,又背起沉重的粮食向家里爬去。

凉爽的时光过去了,严寒的冬天来到了。

蚂蚁住在暖和的屋子里,过着有吃有喝的生活。

蟋蟀呢,家里没存下一点吃的。

为了找到一点吃的,不得不冒着严寒四处奔走。

有好几天,跑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一点东西。

这天,蟋蟀饿得实在太难受了。

它勉强走到蚂蚁家里,有气无力地对蚂蚁说:“蚂蚁弟弟,借给我一点儿粮食吧!我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了。

”蚂蚁看着蟋蟀的可怜相,心里很同情,但它觉得应当让蟋蟀吸取一点教训,于是说:“你现在才知道日子难过了,当初为什么不听我的劝告呢?”蟋蟀羞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1)给短文加上题目。

(2)用波浪线划出承上启下的句子。

凉爽的时光过去了,严寒的冬天来到了。

(3)在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

(凉爽)的秋天(严寒)的冬天(有气无力)地说(蹦蹦跳跳)地玩(4)联系上下文,说说蟋蟀应该接受什么教训。

秋天不去找粮食,冬天只能饿死(5)读了这篇童话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贪图享乐,凡事先苦后甜,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

b&nqad(psbe) qtcf- rudh0twfi1uxgj2vyhk4x#jm 5y!kn6z$lo7b &nq9c*orad(psbe-rudg+sve h0twf i2vyhk3 wzil4x#jm5z$lo7a%mp8b&nq 9c(psbe) qtcf -rudg+twfi1u xgj2vyhk3w#j m5y!k n6z$lo7 a&nq9c*orad ( psbe) rudg+sv eh0tw fi1uyhk 3wzil4x#jm5y !lo7a%mp8b&n q9c*o sbe) qtc f-rudg+svfi1 uxgj2vyhk3wz jm5y!kn6z$lo 7a%mq9c*orad(psbe) qtdg+s veh0twfi1uxg k3wzil4x#jm5y!kn7a%mp8b& nq9c* orae) qt cf-rudg+svei1uxgj2vyhk3w zil5y!kn6z$l o7a%mp8c*orad(psbe) qtcf+ sveh0twfi1ux gj2wzil4x#jm5y!kn6a%mp8b &nq9c* orad) q tcf-rudg+sveh0uxgj2vyhk3 wzil4x!kn6z$ lo7a%m p8b&or ad(psbe) qtc f-rveh0twfi1 uxgj2vzil4x#jm5y!kn6z$mp 8b&nq9c*orad (ptcf-rudg+sveh0twgj2vyh k3wzil4 x#jn6 z$lo7a%mp8b&nrad(psbe) qt cf-rueh0twfi 1uxgj2vyhl4x#jm5y!kn6z$l o8b&nq9c*ora d(psbf-rudg+sveh0twfi2vy hk3wzil 4x#jm 6z$lo7a%mp8b&nq9d(psbe) q tcf-ru dg0twf i1uxgj2vyhk3x#jm5y!kn6z$ lo7a&n q9c*or ad(psbe-rudg+sveh0twfi1v yhk3wz il4x#j m5y$lo7a%mp8b&nq9c*psbe) qtcf-r udg+sw fi1uxgj2vyhk3wzjm5y!kn6z $lo7a% nq9c*o rad(psbe) qudg+sveh0twfi1 uxhk3w zil4x# jm5y!ko7a%mp8b&nq9c*orbe ) qtcf- rudg+s vei1uxgj2vyhk3wzim5y!kn6 z$lo7a%mp9c*orad(psbe) q t cg+sveh0twf i1uxgj3wzil4 x#jm5y!kn6a% m p8b&nq9c*or ae) qtcf -rudg +sveh1uxgj2v yhk3wzil4y!k n6z$lo7a%mp8 b*orad(psbe) qt cf-sveh0tw fi1uxgj2vzil 4x#jm5y!kn6z % mp8b&nq9c*o rad(qtcf -rud g+sveh0txgj2 v yhk3wwfi1ux gj2wzil4 x#jm 5y!kn6z%mp8b & nq9c*orad(q tcf-rud g+sve h0txgj2vyhk3 w zil4x#kn6z$ lo7a%mp8b&or ad(psbe) qtcf - rveh0twfi1u xgj2vyil4x#j m5y!kn6z$lp8 b &nq9c*orad( pscf-ru dg+sv eh0twgj2vyhk 3wzil4x#jn6z $lo7a%m p8b&n qad(psbe) qtc f -rudh0twfi1 uxgj2vy hk4x# jm5y!kn6z$lo 7b&nq9c*orad (psbf-r udg+s veh0twfi2vyh k 3wzil 4x#jm5z$lo7a% mp8b &nq9c(psbe) q tcf-rudg+twf i1uxgj2vy hk3 x#jm5y!kn6z$ lo 7a&nq9c*or ad(psbe)rudg +sveh0twfi1u yhk3wzil4x#j m5y! lo7a%mp8 b&nq9c*osbe) qt cf-rudg+sw fi1uxgj2v yhk 3wzjm5y!kn6z $lo 7a%mq9c*o rad(psbe)qtd g+sveh0twfi1 uxgk3wzil4x# jm5y! kn7a%mp 8b&nq9c*orbe ) qt cf-rudg+svei1uxgj2vyhk3wzil5y!kn6z$lo7a%mp8c *orad(psbe) q tcf+sveh0twfi1uxgj3wzil4 x#jm5y !kn6a% mp8b&nq9c*orad) qtcf-rudg +sveh0uxgj2v yhk3wzil4x!kn6z$lo7a%mp8 b&orad(psbe) qtcf-sveh0twfi1uxgj2vzil 4x#jm5y!kn6z $mp8b&nq9c*orad(ptcf-rud g+sveh 0twgj2 vyhk3wzil4x#kn6z$lo7a%mp 8b&nra d(psbe ) qtcf-rueh0twfi1uxgj2vyh l4x#jm 5y!kn6 z$lo8b&nq9c*orad(psbf-ru dg+sveh0twfj 2vyhk3wzil4x#jm6z$lo7a%m p8b&nq 9d(psb e) qtcf-rudg0twfi1uxgj2vy hk3x# jm5y!kn 6z$lo7a&nq9c*orad(psbe-r udg+sveh0twf i1vyhk3wzil4x#jm5y$lo7a% mp8b& nq9c*ps be) qtc f-rudg+swfi1uxgj2 vyhk3w# jm5y! kn6z$lo7a%nq9c*orad(psbe &nq9c(p sbe) q tcf-rudg+twf i1uxgj2vyhk3 w#jm5y!kn6z$ lo7a%nq9c*or ad(psbe) qudg +sveh0twfi1u xhk3wzil4x#j m 5y! lo7a%mp8 b&nq9c* osbe) qtcf-rudg+sv f i1uxgj2vyhk 3wzim5y !kn6z $lo7a%mp9c*o r ad(psbe) qtc g+sveh0twfi1 uxgk3wzil4xx g j2vyhk3wzim 5y! kn6z$lo7a %mq9c*orad(p sbe) qtdg+sve h0twfi1uxgk3 wzil4x#jm5y! k n7a%mp8b&nq 9c*ora e) qtcf -rudg+svei1uxgj2vyhk3wzi l5y! gk 3wzil4 x#jm5y! kn7a%mp8b&nq9c*or be) qtcf-rudg +svei1uxgj2vyhk3wzil5y!k n6z$lo7a%mp8 c*orad(psbb&nq9c*orbe) qt cf-rudg+svei1uxgj2vyhk3 w zil5y!kn6z$ lo7a%mp 8c! ko 7a%mp8b&nq9c * orbe) qtcf-r udg+svei1uxg j2vyhk3wzim5 y!kn6z$lo7a% mp9c*orad(ps be) qtcg+sveh 0twfi1uxgj3w zil4x#jm 5y! k n6wzim5y! kn6 z$lo7a%mp9c* orad(psbe) qt cg+sveh0twfi 1uxgj3wzil4x #jm5y!kn 7a%m p8b&nq9c*ora a %mp9c*orad( psbe) qt dg+sv eh0twfi1uxgk 3wzil4x#jm5y !kn7a%mp8b&n q9c*orae) qtcf -rudg+ssbe) qtdg+sv eh0tw fi1uxgk3wzil 4 x#jm5y!kn7a %mp8b&n q9c*o rae) qtcf-rudg +svei1uxgj2 vyhk3wz il5y! kn6z$lo7a%mp 8c*oo7a%mp8b &nq9c*o rbe) q tcf-rudg+sve i1uxgj2vyhk3 wzil5y!kn6z$ lo7a%mp8c*or a d(psb e&nq9c*orbe) q tcf- rudg+svei1ux gj2vyhk3wzil 5y!kn6z$lo7a %mp9c*orad(p sbe) qtcg+svb e) qtcf-rudg+svfi1uxgj2vy hk3wzim5y!kn6z$lo7a%mp9c *orad(psbe) q tcg+sveh0twfi1uxgj3wzil4 x#jm5y !kn6az im5y!kn6z$lo7a%mp9c*orad (psbe)qtcg+s veh0twfi1uxgk3wzil4x#jm5 y! kn7a%mp8b& nq9c*orae) qtcf-rudd(psbe ) qtdg+ sveh0t wfi1uxgk3wzil4x#jm5y!kn7 a%mp8b &nq9c* orae) qtcf-rudg+svee) qtdg +sveh0twfi1u xgk3wzil4x#jm5y! kn7a%mp8 b&nq9c *orbe) qtcf-rudg+svei) qtdg+sveh 0twfi1uxgk3w zil4x#jm5y! ko7a%mp8b&nq9 c*orbe ) qtcf- rudg+svee) qudg+sveh0twfi 1uxhk 3wzil4x #jm5y! ko7a%mp8b&nq9c*orb e) qtcf-rudg+ svei1uxgj2vyhk3wzim5y!kn 3wzil4x#jm5y ! ko7a% mp8b&nq9c*orbe) qt cf-rudg+svfi 1uxgj2vyhk3wzim5y!kn6zzi l4x#jm 5y! lo7 a%mp8b&nq9c*osbe) qtcf-ru dg+svfi1uxgj 2vyhk3wzim5y !kn6z$lo7a%m p9c*lo7a%mp8 b&nq9c*osbe) q tcf-rudg+sv fi1uxgj2vyhk 3wzim5y! kn6z$lo7a%jm5y!l o7a%mp 8b&nq9 c*osbe) qtcf-rudg+swfi1ux gj2vyh k3wzjm 5y! kn6z$lo7a%mq9c*orad(p sbb&nq 9c*psb e) qtcf-rudg+swfi1uxgj2vy hk3wzjm 5y! kn 6z$lo7a%mq9c*lo7a%mp8b&n q9c*psbe) qtc f-rudg+swfi1uxgj2vyhk3wz jm5y!k n6z$lo 7a%nq9c*orad(psbe&nq9c*p sbe) qt cf-rud g+twfi1uxgj2vyhk3w#jm5y! kn6z$lo 7a%nq 9c$lo7a%mp8b&nq9c(psbe) q tcf-rudg+twfi1uxgj2vyhk 3w#jm5y! kn6z zil4x#jm5z$l o7a%mp8b&nq9 c (psbe) qtcf- rudg+tw fi1ux gj2vyhk3w#jm 5y!kn6z$lo7a %jm5z$lo7a%m p8b&nq9c(psb e) qtcf-rudg+ twfi1uxgj2vy hk3x#jm2vyhk 3wzil4x#jm5z $lo7a%m p8b&n q9d(psbe) qtc f -rudg0twfi1 uxgj2vy hk3x# jm5y!kn3wzil 4 x#jm6z$lo7a %mp8b&n q9d(p sbe) qtcf-rud g 0twfi1uxgj2 vyhk3x#jm5y! kn6z$lo4x#jm 6z$lo7a%mp8b &nq9d(p sbe) q tcf-rudg0twf i1uxgj2vyhh0 twfj2vyh k3wz il4x#jm6z$lo 7a %mp8b&nq9d (psbe) qt cf-r udh0twfi1uxg j 2vyhk0twfj2 vyhk3wz il4x# jn6z$lo7a%mp 8b&nqad(psbe ) qtcf-r udd(p tcf-rudg+sve h 0twgj 2vyhk3wzil4x# jn6z $lo7a%mp8b&n qa d(psbe) qtc f-rudh0pt cf- rudg+sveh0tw gj2vyhk3wzil 4x#jn6z$lo7a %mp8b&nqad(m p8b &nq9c*ora d(ptcf-rudg+sveh0twgj2vy hk 3wzil4x#kn 6z$lo7a% mp8b &nrad(psbb&n q9c*orad(ptc f-rudg+sv eh0 txgj2vyhk3wz il4x#kn6z$lo 7a#jm5y!kn6z %mp8b&nq9c*o r篇二:辛劳的蚂蚁阅读答案北师大版初二上《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及答案_免费试卷当知网北师大版初二上《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及答案比较·探究:《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一、基础识记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啻(chì)引擎(qíng)譬(pì)如喋喋(diã)不休b、踉跄(liàng càng)冻馁(něi)单薄(báo)揾(wân)英雄泪c、凝眸(mú)夭(yāo)折洞穴(xuâ)汗流浃(jiā)背d、捕(bǔ)获褒(bǎo)扬纳罕(hàn)抖擞(sǒu)精神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锻练顾忌仓桑岁月酣畅淋漓b、惨淡流览不堪回首欺事盗名c、残酷轮廓分道扬镳仓皇而逃d、掩敝妨碍一番娱乐不径而走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不啻:纳罕:踉跄:冻馁:莫名其妙:4、辨析下列多音字的读音,选择填空:⑴禁:① jīn ② jìn 不能自禁()禁忌()禁受()⑵间① jiān ② jiàn 间断()间或()间不容发()⑶模① mó② mú装模作样()模样()模型()⑷勒① lâ② lēi 悬崖勒马()勒绳子()勒令()⑸创① chuàng ② chuāng 创伤()重创()创举()⑹扎① zhā② zā③ zhá扎堆()扎皮带()挣扎()包扎()二、理解运用(一)《每天诞生一次》接着我静默下来,我陷入沉思或回忆,判断自己或分析别人,捕捉念头或欣赏思维,这时的思想像白纸上似是而非的显影线条,也像冬日村庄上空最先升起的炊烟轮廓,还像一朵停留在无风的秋空之间的云絮,也像寒冷天气里汽车引擎刚发动时的声响。

《辛劳的蚂蚁》问题探究

《辛劳的蚂蚁》问题探究

• ③蚂蚁愚蠢,但绝不邪恶,如两只蚂蚁合 作搬运未果,虽然“上火”“打架”,但 没有产生邪恶,很快又言归于好,从而显 出了善良的本性。 • 所以,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并不仅仅可 笑、可悲、可怜,还有可爱、可欣赏、可 敬佩的成分,实际上体现了包括马克·吐 温和你我在内的人类共同的弱点,这种弱 点,不仅仅可笑,而且可爱。
本文对“蚂蚁”生活细节的赏 析,使蚂蚁在世人眼中的美好形象 已经被“颠覆”。 那么,作者真的把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为一 文不值,甚至欲除之而后快的“敌 人”吗?我们能否从作者的字里行 间品出另外的一种情感呢?
• ①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虽然笨拙弱智, 但对待工作却十分认真,执着、投入、顽 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工 作,这是另一种值得欣赏的“蚁性”。 • ②蚂蚁的愚蠢行为是有害的,但害处局限 于本身,后果并不严重,对周围环境影响 不大,能博人一笑却难以引人悲伤,因而 蚂蚁的结局是喜剧性的,好似生活中的调 味品。

2019-2020-辛勤的蚂蚁短文阅读(小学二年级)-word范文 (1页)

2019-2020-辛勤的蚂蚁短文阅读(小学二年级)-word范文 (1页)

2019-2020-辛勤的蚂蚁短文阅读(小学二年级)-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辛勤的蚂蚁短文阅读(小学二年级)
辛勤的蚂蚁短文阅读
(二)蚂蚁整天辛勤的劳动,没有一个偷懒的。

它们很团结,见了面就相互摇着触角打招呼。

我很喜欢它们,有时候捉虫子给它们吃。

1、这段话中的“它们”指的是( )。

2、“我”喜欢它们的原因:一是它们( )二是它们( )
3、“我”喜欢它们表现在:( )
参考答案:
1、蚂蚁
2、辛勤的劳动很团结
3、有时候捉虫子给它们吃。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二年级阅读训练题精选(一)蚂蚁整天辛勤的劳动,没有一个偷懒的。

它们很团结,见了面就相互摇着触角打招呼。

我很喜欢它们,有时候捉虫子给它们吃。

1、这段话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它们的原因:一是它们_________________ ;二是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喜欢它们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田野真美啊!柳树发芽了。

桃树开了花。

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

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的景色。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段话中比喻的句子画出来。

(3)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

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兵,睁(zhēng)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

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

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_句。

2、用“——”画出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的句子。

3、因为猫头鹰( ),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轻微”的“微”:查( )部,总的笔画数是_____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_____(①小,细小;②低下;③精深;④主单位的百万分之一) “注视”的“注”:查( )部,总的笔画数是_____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①灌(gu a n进去;②集中在一点;③记载,登记)(4)秋天,公园里可美了,各种各样的菊花都开了。

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

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

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蚂蚁四重奏蚂蚁是世界上分布广、数量多的生物之一。

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动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

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庭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我管这套哲学叫“蚂蚁四重奏”。

首先,蚂蚁永不放弃。

如果我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不是翻过或钻过障碍物,就是绕道而行。

总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其次,蚂蚁未雨绸缪。

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

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

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三,蚂蚁满怀期待。

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

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即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

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洞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

最后,蚂蚁竭尽所能。

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

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1)照样子,写词语。

生生不息(AABC式):不断繁衍、生命力旺盛丰衣足食(含有近义词):吃穿不愁、衣食无忧2)画线句子是一个设问句,请你仿写一句:你喜欢哪种运动?3)蚂蚁是怎样“未雨绸缪”的?蚂蚁在夏天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4)小蚂蚁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XXX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5)你从哪些事物中得到过启示呢?举个例子说一说吧。

示例:我曾经观察过一只蚂蚁,它在面对障碍时不放弃,不断寻找突破口,让我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走进天山深处,眼前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里的溪流缓慢流淌,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野花高过马头,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一样绵延,像天边的霞光一样耀眼,像高空的彩虹一样绚烂。

统编(部编)版语文2年级下册 第2单元(课文2)专项训练 课外阅读(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2年级下册 第2单元(课文2)专项训练 课外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专项训练课外阅读1.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一只小蚂蚁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

他用尽全身力气想靠近岸边,但没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

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

这时,一只大乌看见了,她同情地看着这只可怜的小蚂蚁,然后衔(xián)起一根小树枝扔到他旁边,小蚂蚁挣扎着上了树枝,终于脱险回到岸上。

当小蚂蚁在河边草地上晒身上的水时,他看到一个猎人准备射杀那只大鸟。

小蚂蚁迅速爬上猎人的脚趾(zhǐ),钻进他的裤管。

就在猎人扣(kòu)动扳(bān)机的瞬(shùn)间,小蚂蚁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就打偏了。

枪声把大鸟惊起,大鸟振翅飞远了。

尽管小蚂蚁比大鸟弱小得多,但他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大鸟躲过了一次杀身之祸。

(1)小蚂蚁是怎样救大鸟的?(2)()掉进了河里。

A.小蚂蚁B.大鸟C.猎人(3)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是因为他()。

A.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掉了下去B.挣扎着想爬上树枝,回到岸上C.用尽全身力气想靠近岸边,但没一会儿就游不动了,只能在原地打转(4)小蚂蚁咬了猎人一口,是因为小蚂蚁()。

A.不喜欢猎人B.想要帮助大鸟,救大鸟的命C.快要被猎人踩到了,害怕被踩死(5)下面对小蚂蚁的评价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可怜的B.弱小的C.知恩图报的(6)当小蚂蚁落水,在水中近乎绝望地挣扎时,他的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内容预览:《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一.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强迫(qiǎnɡ)雕塑(shuò)B. 秀颀(qí)更换(ɡēnɡ)C. 贮藏(zhù)称职(chēnɡ)D. 秘诀(bì)沉淀(diàn)二.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辨别巧妙绝伦别出心裁B. 隔漠心旷神怡千锤百练C. 威胁出奇致胜相题并论D. 造诣殉私舞弊记忆尤新三. 在下列提供的词语中选正确的填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

1. 我好像始终没发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

2. 一般的蚂蚁都属()。

3. 蚂蚁“不知道它的穴在那里”。

离开三尺远,它就()。

4. 蚂蚁“缺乏判断能力,不能区分什么东西是好吃的,什么东西是不好吃的”。

这说明它是()。

欺世盗名之徒狡猾的昆虫些微理性生机找不到它不大放心愚蠢无知的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四、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

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我的启示:五、阅读《石缝间的生命》,完成文后各题。

石缝间的生命林希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比较阅读《辛劳的蚂蚁》导学案2

比较阅读《辛劳的蚂蚁》导学案2

比较阅读1:《辛劳的蚂蚁》学习目标:1.体会马克·吐温充满同情和宽容的幽默感。

2.领会马克·吐温“冀有所悟,以迁于善”的讽喻主旨。

3.学习从比较中辨析创作风格的异同。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1865年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从此一举成名。

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出版。

他的另一部重要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于1884年出版,虽然使马克·吐温享有盛名的是他的长篇小说,但真正能够代表他的独特风格,使其自成一家的,还是那些幽默随笔和见闻杂记。

马克·吐温的幽默随笔既有异于纯事嘲谑的游戏文字,又不同于一味严肃说教的劝善篇章,他能将戏谑的成分与谨严的主旨二者处理得恰如其分,因此,他的这些文章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示文章的自然段。

2、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过誉()淬()下颚()瘸腿()汗流浃背()分道扬镳()搡()褒扬()欺世盗名:搡:分道扬镳:纳罕:3.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试概括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的形象。

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再读课文,理出文章的思路2、通过对“蚂蚁”生活细节的赏析,蚂蚁在世人眼中的美好形象已经被“颠覆”。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干脆将名字改为“骗子蚂蚁”呢?3、比较阅读南帆先生的《蚂蚁》与本文,看看二者感情的流程是否存在差别,说明了什么?(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四、教师小结马克·吐温的蚂蚁,显然是另外一种心灵的反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4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4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蚂蚁和螳螂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者。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

“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

“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

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第(____)自然段写了蚂蚁勤劳工作的原因。

2.“贮”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微”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辛勤——(________)奇怪——(________)4.想象一下,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第二年的夏天,螳螂又会怎么做呢?想好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拾贝的小女孩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

一个拾贝的渔家小女孩在寻找着彩色的贝壳。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

原来,沙滩上有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挣扎着。

天上的太阳无情地晒着沙滩上的小鱼,她似乎听到了小鱼越来越响的哭声。

她愣(lènɡ)住了,目光中充满了怜悯(mǐn)。

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鱼。

小鱼在她手里蹦跳着。

她轻舒一口气,直起腰,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大海。

小鱼被送回了大海。

我看到小女孩的眸(móu)子里发出爱的光彩,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甜蜜……5.根据解释选词语。

〖2021年整理〗比较阅读马克 吐温《辛劳的蚂蚁》

〖2021年整理〗比较阅读马克 吐温《辛劳的蚂蚁》

比较阅读: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休息的时候,我们不时观察辛劳的蚂蚁如何工作。

我并没在它身上发现什么新的东西——肯定没发现任何足以改变我对它的看法的东西。

讲到智力,在我看来,蚂蚁这家伙的确莫名所以地受到了人们的过誉。

比如说,许多夏天,本来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的,我却去观察它;然而,我好像始终没有发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些微的理性。

当然,我指的是普通的蚂蚁;我没接触那些神奇的瑞士蚂蚁和非洲蚂蚁,它们会进行表决,拥有久经训练的军队,使用奴隶,讨论宗教问题等。

那些特殊的蚂蚁也许完全像博物学家所描绘的一样,然而,我有理由相信,一般的蚂蚁都属欺世盗名之徒。

当然,我承认它是辛劳的;它是世界上工作最卖力的生物——那也只是在有人观看它们的时候如此——然而,它那份愚蠢劲儿却是我瞧不入眼的。

它出来掠取粮食,它捕获到了食品,可是,此后它又做些什么呢?回到穴里去吗?不——上哪儿去都行,就是不回到穴里去。

它不知道它的穴在哪里。

它的穴也许只离开它三尺远——但那不管事,反正它就是找不到它。

前面我已经说过,它捕获到一件东西;那东西一般无论对它自己或者对别人都是毫无用处的,那东西往往比其应有的体积大六倍。

它找到一个很不称手的地方,一把揪住了它。

它使大劲把它举起,然后开始搬运,不是往穴里搬,而是朝相反的方向走,不是从容不迫,运用智慧,而是发了疯似的急赶,虽然那样只会白白浪费了它的气力。

它被一个小鹅卵石挡住了路,它不是绕过了它,而是倒退着向上登,把它的捕获物跟着往上拽,在小鹅卵石的另一面翻滚了下去。

它气愤地跳起来,踢去衣服上的尘土,向手上啐一口,恶狠狠地揪住它的捕获物,把它又是往这面猛力地拉,又是往那面使劲地扯。

有一阵子把它向前推,然后又掉转了屁股;有一阵子把它从后面拖,举动越来越狂暴;过后不久又把它掀到空中,朝完全另一个方向一路使大劲挣扎过去。

它碰上了一茎杂草,它从来不会想到绕过了它,不,它非爬过去不可。

于是,它果然爬起来,拖着它那毫不价值的捕获物攀到了顶巅——它做这样聪明的事,有如我背着一袋面粉从海德堡去巴黎,却绕道攀登施特拉斯堡的尖塔一样。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蚂蚁和螳螂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

“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

“哎!真是麻烦,干嘛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

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有()句话。

请你用“________”画出蚂蚁勤劳工作的原因。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寒——(______)快乐——(______)结束——(______)3.根据上下文,猜一猜“蹒跚”这个词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气象树在我国南方有一种名叫小叶红豆的树,晴天时,它的叶子呈(chénɡ)绿色。

如果将要出现阴雨天气,这树冠(ɡuān)下面的的叶子先变为红色,然后逐渐(zhùjiàn)向上红到树顶。

如果在阴雨天发现叶片由大红变为浅红,再逐渐恢(huī)复绿色,这就预(yù)示着天气将变晴。

因此人们称小叶红豆树为:“变化树”、“气象树”。

你见过这样的树吗?多有趣呀!1.这篇短文有(_____)句话。

写了在我国南方有一种名叫(_______)的树,它的叶子能根据天气而变化颜色,所以它能(________)。

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

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

篇一: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不甘平庸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完整)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

《不甘平庸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完整)一、兴致、质问意思 1、兴致:文中指列夫对蛋糕感兴趣。

质问:文中指列夫对蚂蚁的行为提出疑问。

二、列夫为什么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因为蚂蚁的一席话,《不甘平庸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完整)一、兴致、质问意思 1、兴致:文中指列夫对蛋糕感兴趣。

质问:文中指列夫对蚂蚁的行为提出疑问。

二、列夫为什么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因为蚂蚁的一席话,触动了列夫,他有了新的想法,就是要和蚂蚁那样去做自己一直想做而迟迟没做的事情,况且蛋糕已经被蚂蚁吃过了,顺水推舟送给蚂蚁也算答谢了。

三、读短文后感想 a、一只蚂蚁都觉得人生不能平庸,那么人呢?我的人生要像文章中的那只蚂蚁一样不甘平庸,要过得实实在在,不再幻想自己某天某日会一举成名。

如果让生活过得像梦幻一样,就永远没有了现实。

一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不付出任何行动,就算付出了行动,却不是真正有意义的行动,最终一事无成。

这些一事无成的人就是平庸的,成功的人就是不甘平庸的人 b、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应甘于平凡 . c、我们应该学习蚂蚁的那种想即做的精神,不要只想不做,否则就像列夫那样原地打转。

篇三: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篇四: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马克吐温①从前有个好孩子。

名叫雅各布。

他对父母总是惟命是听,不管他们的话多么荒唐,多么不合情理:他总是好好读书,上主日学校(又名星期日学校。

英、美诸国在星期日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从不迟到。

他从不逃学,虽说他明明知道那是最有好处的事情。

别的孩子谁也摸不清他的脾气,对他的行为感到费解。

雅各布向来不撒谎,不管有多么容易。

他只是对别人说,撒谎不对,就是这个理由。

雅各布老实过分,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他的那股怪劲也真够厉害,简直无以复加。

即便在礼拜天,他也不玩打弹子游戏,他不摸鸟巢,不拿辣味糖给街头艺人的猴子吃;总之,他仿佛对一切正当的娱乐活动都不感兴趣。

辛劳的蚂蚁

辛劳的蚂蚁
一、我通过观察得出蚂蚁是欺世盗名之徒的观点。
板书设计:
辛劳的二、记叙两只蚂蚁的愚蠢可笑的表演虚假勤劳
蚂蚁
三、得出结论:蚂蚁是骗徒欺世盗名
三、,学生读课文,分析课文中作者笔下的蚂蚁。
1、学生读课文,找到作者的观点?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是通过那些事情来证明的?
3、文章语言幽默诙谐,将蚂蚁的愚蠢和有相同性格的人来进行比较,实则在讽刺如蚂蚁这样的愚蠢之人。
有效生成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题目解说:
1、“辛劳的蚂蚁”,从题目上看指出了蚂蚁可贵之处在于辛劳,但是作者马克吐温笔下的辛劳的蚂蚁却是与其相反,全文以反常态的手法写出了蚂蚁的辛勤是欺世盗名的,无目的、无功效、徒劳的,并进香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2、作者介绍: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2、与《蚂蚁》一文进行类比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3、领会文中体现的作者感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问题探究:
1、文章在表现买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时,用了那些刻画方法?
2、讨论说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可以举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
3、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才不象蚂蚁那样。
4、文章的结尾说蚂蚁骗了人这么多年,然而人去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也有,我们要提高警惕,才可以将他揪出来,不要象蚂蚁一样继续做欺世盗名之徒。
反思:
课题:辛劳的蚂蚁
教学
目标
A类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B类:与《蚂蚁》一文进行类比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C类:、理解课文运用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的人的思想。

北师大版八上语文初二上《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上语文初二上《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北师大版初二上《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及答案比较·探究:《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一、基础识记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啻.(chì)引擎.(qíng)譬.(pì)如喋喋(dié)不休..(liàng càng)冻馁.(něi)单薄.(báo)揾.(wèn)英雄泪B、踉跄..C、凝眸.(mú)夭.(yāo)折洞穴.(xuè)汗流浃.(jiā)背D、捕.(bǔ)获褒.(bǎo)扬纳罕.(hàn)抖擞.(sǒu)精神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锻练顾忌仓桑岁月酣畅淋漓B、惨淡流览不堪回首欺事盗名C、残酷轮廓分道扬镳仓皇而逃D、掩敝妨碍一番娱乐不径而走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不啻:纳罕:踉跄:冻馁:莫名其妙:4、辨析下列多音字的读音,选择填空:⑴禁:①jīn ②jìn 不能自禁()禁忌()禁受()⑵间①jiān ②jiàn 间断()间或()间不容发()⑶模①mó②mú装模作样()模样()模型()⑷勒①lè②lēi 悬崖勒马()勒绳子()勒令()⑸创①chuàng ②chuāng 创伤()重创()创举()⑹扎①zhā②zā③zhá扎堆()扎皮带()挣扎()包扎()二、理解运用(一)《每天诞生一次》接着我静默下来,我陷入沉思或回忆,判断自己或分析别人,捕捉念头或欣赏思维,这时的思想像白纸上似是而非的显影线条,也像冬日村庄上空最先升起的炊烟轮廓,还像一朵停留在无风的秋空之间的云絮,也像寒冷天气里汽车引擎刚发动时的声响。

这时候思维很美,简洁纯净而又专注、漂浮、凝然不动,有令人舒适的享受感——像是一炉恰好的炭火那样,毫不费力地燃烧着,温暖着心灵。

合作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答案.doc

合作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答案.doc

合作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答案人应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合作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合作勤劳的蚂蚁》阅读原文:①蚂蚁是一种生命不息便工作不止的昆虫。

②目前,世界上共有蚂蚁16000多种。

蚂蚁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昆虫"的特征,在数量庞大的蚂蚁家族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明确的分工,其中兵蚁和工蚁将一生劳作。

③生活在美洲的切叶蚁是一种聪明有趣的蚂蚁,它们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自己"种植"粮食。

一群工蚁外出寻找新鲜植物的叶子,当它们发现目标之后,就会返回巢穴报信。

沿途它们会分泌一种叫做信息素的化学物质,作为联络媒介,将信息通知家族其他成员。

接到信息的其他蚂蚁便沿路找到那株植物,把树叶一片一片地切下来搬回巢中。

④与人类相比,切叶蚁的劳动强度非常大。

经过换算,一只工蚁的负重量相当于一个人背负250千克重物,以0.4千米/分钟的速度前进。

有时在一天的时间里,要走相当于80千米的路程。

这个路程一直持续到整株植物的叶子被取光。

⑤切叶蚁把叶子带回巢穴后,并不直接食用,而是再切成更小的碎片,种在"苗圃"里发酵,培养灰菌,然后取食长出来的灰菌。

切叶蚁的这种嗜好,不但促使它把树叶埋在地下,而且一遍遍地进行深翻。

它们的劳动既为自己获得丰富的食物,也为植物和其他动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⑥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的一种编织蚁,同样心灵手巧。

用树叶编织成的小屋是它们齐心协力创造的一个奇迹。

筑屋时,工蚁们先把树叶聚拢到一起,然后排成长龙用身体搭成桥梁,传送树叶。

接下来,最为奇特的一幕出现了:一只工蚁从育婴室取出一只幼蚁,轻轻地抓住它,把它头朝前置于两颚之间,然后用幼蚁的头轻轻地触碰一下树叶的边缘,受到刺激的幼蚁就从嘴里吐出一根丝来,再把这根丝的一头搭在旁边的树叶上。

工蚁就这样把这只幼蚁当作吐丝和编织的梭子,来回穿梭编织。

每只幼蚁的吐丝量是有限的,当一只幼蚁的丝吐完之后,再换上另外一只。

2.4辛劳的蚂蚁

2.4辛劳的蚂蚁

1.一反平常人的观点,另辟蹊径。 2.幽默、讽刺的笔调。 3.生动、细致的描绘。 4运用大量的修辞方法。
写作特点

本文的风格,并不客观冷静,相反 是很轻松的,很诙谐的,充满了幽 默感的。蚂蚁的无效劳动,虽然是 愚蠢的,但并不可恶,也不可恨, 而是在可笑中带着可爱。
中心想
作者用幽默的笔调,辛辣的讽刺了 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 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 制装模作样勤劳,盲目而又愚蠢的 干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莫名其妙的傻 事,爱好虚荣,并不讲求实效的欺 世盗名之徒。
各抒己见
1.你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 做过象蚂蚁一样的无用功?
2.你的周围还有没有象蚂蚁一样徒劳 的人?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你认为还需不需要提倡和发扬 刻苦、勤奋的“辛劳”精神?
理清脉络

(1)总说蚂蚁是欺世盗名之徒。﹝文眼﹞
(2-5)列举实例证明蚂蚁愚蠢。 (6)蚂蚁是名副其实的蠢货。
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特 点?
徒劳欺世盗名:无目的、无功效
蚂蚁的愚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无目标、无方向的辛劳
2、重复做无用功 3、两只蚂蚁朝相反方向拉拽
写法探究
你 觉 得 本 文 好 在 哪 里 ?
教学目的
作者简介 字词掌握 分析课文 写法探究 知识拓展
拭去 shì 蚱蜢 zhàměnɡ 蹭到一边 cènɡ 豌豆 扬镳 biāo 卸下 xiè 褒扬 wān 顶巅 diān 痒 yǎnɡ bāo 蜣螂 qiānɡ 土坷垃 kē 一轱轆 ɡūlu
lánɡ
欺世盗名: 欺骗当时的人,窃取名誉。 雷同: 随声附和。也指相同。 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比喻因 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未雨绸缪: 下雨之前赶快修房补屋。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2)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2)

(一)蚂蚁(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

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分)2.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

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

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

篇一: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不甘平庸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完整)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

《不甘平庸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 (完整) 一、兴致、 质问 意思 1、 兴致:文中指列夫对蛋糕感兴趣。

质问:文中指列夫对蚂蚁的行为提出疑问。

二、列夫为什么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 因为蚂蚁的一席话,《不甘平庸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 (完整) 一、兴致、 质问 意思 1、 兴致:文中指列夫对蛋糕感兴趣。

质问:文中指列夫对蚂蚁的行为提出疑问。

二、列夫为什么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 因为蚂蚁的一席话,触动了列夫,他有了新的想法,就是要 和蚂蚁那样去做自己一直想做而迟迟没做的事情, 况且蛋糕已经被蚂 蚁吃过了,顺水推舟送给蚂蚁也算答谢了。

三、读短文后感想 a、一只蚂蚁都觉得人生不能平庸,那么人呢?我的人生要像文 章中的那只蚂蚁一样不甘平庸,要过得实实在在,不再幻想自己某天 某日会一举成名。

如果让生活过得像梦幻一样,就永远没有了现实。

一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不付出任何行动,就算付出了行动, 却不是真正有意义的行动,最终一事无成。

这些一事无成的人就是平 庸的,成功的人就是不甘平庸的人 b、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应甘于平凡 . c、我们应该学习蚂蚁的那种想即做的精神,不要只想不做,否则就像列夫那样原地打转。

篇三: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篇四:马克吐温辛劳的蚂蚁阅读理解答案马克 吐温①从前有个好孩子。

名叫雅各布。

他对父母总是惟命是听,不管他们的话多么荒唐,多么不合情理:他总是好好读书,上主日学校(又名星期日学校。

英、美诸国在星期日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从不迟到。

他从不逃学,虽说他明明知道那是最有好处的事情。

别的孩子谁也摸不清他的脾气,对他的行为感到费解。

雅各布向来不撒谎,不管有多么容易。

他只是对别人说,撒谎不对,就是这个理由。

雅各布老实过分,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他的那股怪劲也真够厉害,简直无以复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辛劳的蚂蚁阅读答案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答案勤劳的蚂蚁阅读题答案勤劳的蚂蚁秋天一到,勤劳的蚂蚁就忙起来了。

它爬到这儿,爬到那儿,到处去找过冬的粮食。

找到以后,便使出全身的力气背回家去。

蟋蟀看见蚂蚁忙来忙去,便说:“蚂蚁弟弟,你怎么那么傻?天气这么好,为啥不玩一玩?成天忙忙碌碌,有什么意思呢!”蚂蚁正在费力地拖着粮食往家爬,一听蟋蟀在跟自己说话,就停下来,喘了口气说:“冬天快到了,我在准备过冬的粮食,你也该早点准备呀!”蟋蟀想:对蚂蚁这种只懂干活,不会享乐的傻瓜,用不着再多说废话了。

于是,它又蹦蹦跳跳地玩去了。

蚂蚁呢?望着只顾眼前享乐的蟋蟀的背影,轻轻叹了一口气,又背起沉重的粮食向家里爬去。

凉爽的时光过去了,严寒的冬天来到了。

蚂蚁住在暖和的屋子里,过着有吃有喝的生活。

蟋蟀呢,家里没存下一点吃的。

为了找到一点吃的,不得不冒着严寒四处奔走。

有好几天,跑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一点东西。

这天,蟋蟀饿得实在太难受了。

它勉强走到蚂蚁家里,有气无力地对蚂蚁说:“蚂蚁弟弟,借给我一点儿粮食吧!我的日子实在没法过了。

”蚂蚁看着蟋蟀的可怜相,心里很同情,但它觉得应当让蟋蟀吸取一点教训,于是说:“你现在才知道日子难过了,当初为什么不听我的劝告呢?”蟋蟀羞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1)给短文加上题目。

(2)用波浪线划出承上启下的句子。

凉爽的时光过去了,严寒的冬天来到了。

(3)在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

(凉爽)的秋天(严寒)的冬天(有气无力)地说(蹦蹦跳跳)地玩(4)联系上下文,说说蟋蟀应该接受什么教训。

秋天不去找粮食,冬天只能饿死(5)读了这篇童话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贪图享乐,凡事先苦后甜,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

b&nqad(psbe) qtcf- rudh0twfi1uxgj2vyhk4x#jm 5y!kn6z$lo7b &nq9c*orad(psbe-rudg+sve h0twf i2vyhk3 wzil4x#jm5z$lo7a%mp8b&nq 9c(psbe) qtcf -rudg+twfi1u xgj2vyhk3w#j m5y!k n6z$lo7 a&nq9c*orad ( psbe) rudg+sv eh0tw fi1uyhk 3wzil4x#jm5y !lo7a%mp8b&n q9c*o sbe) qtc f-rudg+svfi1 uxgj2vyhk3wz jm5y!kn6z$lo 7a%mq9c*orad(psbe) qtdg+s veh0twfi1uxg k3wzil4x#jm5y!kn7a%mp8b& nq9c* orae) qt cf-rudg+svei1uxgj2vyhk3w zil5y!kn6z$l o7a%mp8c*orad(psbe) qtcf+ sveh0twfi1ux gj2wzil4x#jm5y!kn6a%mp8b &nq9c* orad) q tcf-rudg+sveh0uxgj2vyhk3 wzil4x!kn6z$ lo7a%m p8b&or ad(psbe) qtc f-rveh0twfi1 uxgj2vzil4x#jm5y!kn6z$mp 8b&nq9c*orad (ptcf-rudg+sveh0twgj2vyh k3wzil4 x#jn6 z$lo7a%mp8b&nrad(psbe) qt cf-rueh0twfi 1uxgj2vyhl4x#jm5y!kn6z$l o8b&nq9c*ora d(psbf-rudg+sveh0twfi2vy hk3wzil 4x#jm 6z$lo7a%mp8b&nq9d(psbe) q tcf-ru dg0twf i1uxgj2vyhk3x#jm5y!kn6z$ lo7a&n q9c*or ad(psbe-rudg+sveh0twfi1v yhk3wz il4x#j m5y$lo7a%mp8b&nq9c*psbe) qtcf-r udg+sw fi1uxgj2vyhk3wzjm5y!kn6z $lo7a% nq9c*o rad(psbe) qudg+sveh0twfi1 uxhk3w zil4x# jm5y!ko7a%mp8b&nq9c*orbe ) qtcf- rudg+s vei1uxgj2vyhk3wzim5y!kn6 z$lo7a%mp9c*orad(psbe) q t cg+sveh0twf i1uxgj3wzil4 x#jm5y!kn6a% m p8b&nq9c*or ae) qtcf -rudg +sveh1uxgj2v yhk3wzil4y!k n6z$lo7a%mp8 b*orad(psbe) qt cf-sveh0tw fi1uxgj2vzil 4x#jm5y!kn6z % mp8b&nq9c*o rad(qtcf -rud g+sveh0txgj2 v yhk3wwfi1ux gj2wzil4 x#jm 5y!kn6z%mp8b & nq9c*orad(q tcf-rud g+sve h0txgj2vyhk3 w zil4x#kn6z$ lo7a%mp8b&or ad(psbe) qtcf - rveh0twfi1u xgj2vyil4x#j m5y!kn6z$lp8 b &nq9c*orad( pscf-ru dg+sv eh0twgj2vyhk 3wzil4x#jn6z $lo7a%m p8b&n qad(psbe) qtc f -rudh0twfi1 uxgj2vy hk4x# jm5y!kn6z$lo 7b&nq9c*orad (psbf-r udg+s veh0twfi2vyh k 3wzil 4x#jm5z$lo7a% mp8b &nq9c(psbe) q tcf-rudg+twf i1uxgj2vy hk3 x#jm5y!kn6z$ lo 7a&nq9c*or ad(psbe)rudg +sveh0twfi1u yhk3wzil4x#j m5y! lo7a%mp8 b&nq9c*osbe) qt cf-rudg+sw fi1uxgj2v yhk 3wzjm5y!kn6z $lo 7a%mq9c*o rad(psbe)qtd g+sveh0twfi1 uxgk3wzil4x# jm5y! kn7a%mp 8b&nq9c*orbe ) qt cf-rudg+svei1uxgj2vyhk3wzil5y!kn6z$lo7a%mp8c *orad(psbe) q tcf+sveh0twfi1uxgj3wzil4 x#jm5y !kn6a% mp8b&nq9c*orad) qtcf-rudg +sveh0uxgj2v yhk3wzil4x!kn6z$lo7a%mp8 b&orad(psbe) qtcf-sveh0twfi1uxgj2vzil 4x#jm5y!kn6z $mp8b&nq9c*orad(ptcf-rud g+sveh 0twgj2 vyhk3wzil4x#kn6z$lo7a%mp 8b&nra d(psbe ) qtcf-rueh0twfi1uxgj2vyh l4x#jm 5y!kn6 z$lo8b&nq9c*orad(psbf-ru dg+sveh0twfj 2vyhk3wzil4x#jm6z$lo7a%m p8b&nq 9d(psb e) qtcf-rudg0twfi1uxgj2vy hk3x# jm5y!kn 6z$lo7a&nq9c*orad(psbe-r udg+sveh0twf i1vyhk3wzil4x#jm5y$lo7a% mp8b& nq9c*ps be) qtc f-rudg+swfi1uxgj2 vyhk3w# jm5y! kn6z$lo7a%nq9c*orad(psbe &nq9c(p sbe) q tcf-rudg+twf i1uxgj2vyhk3 w#jm5y!kn6z$ lo7a%nq9c*or ad(psbe) qudg +sveh0twfi1u xhk3wzil4x#j m 5y! lo7a%mp8 b&nq9c* osbe) qtcf-rudg+sv f i1uxgj2vyhk 3wzim5y !kn6z $lo7a%mp9c*o r ad(psbe) qtc g+sveh0twfi1 uxgk3wzil4xx g j2vyhk3wzim 5y! kn6z$lo7a %mq9c*orad(p sbe) qtdg+sve h0twfi1uxgk3 wzil4x#jm5y! k n7a%mp8b&nq 9c*ora e) qtcf -rudg+svei1uxgj2vyhk3wzi l5y! gk 3wzil4 x#jm5y! kn7a%mp8b&nq9c*or be) qtcf-rudg +svei1uxgj2vyhk3wzil5y!k n6z$lo7a%mp8 c*orad(psbb&nq9c*orbe) qt cf-rudg+svei1uxgj2vyhk3 w zil5y!kn6z$ lo7a%mp 8c! ko 7a%mp8b&nq9c * orbe) qtcf-r udg+svei1uxg j2vyhk3wzim5 y!kn6z$lo7a% mp9c*orad(ps be) qtcg+sveh 0twfi1uxgj3w zil4x#jm 5y! k n6wzim5y! kn6 z$lo7a%mp9c* orad(psbe) qt cg+sveh0twfi 1uxgj3wzil4x #jm5y!kn 7a%m p8b&nq9c*ora a %mp9c*orad( psbe) qt dg+sv eh0twfi1uxgk 3wzil4x#jm5y !kn7a%mp8b&n q9c*orae) qtcf -rudg+ssbe) qtdg+sv eh0tw fi1uxgk3wzil 4 x#jm5y!kn7a %mp8b&n q9c*o rae) qtcf-rudg +svei1uxgj2 vyhk3wz il5y! kn6z$lo7a%mp 8c*oo7a%mp8b &nq9c*o rbe) q tcf-rudg+sve i1uxgj2vyhk3 wzil5y!kn6z$ lo7a%mp8c*or a d(psb e&nq9c*orbe) q tcf- rudg+svei1ux gj2vyhk3wzil 5y!kn6z$lo7a %mp9c*orad(p sbe) qtcg+svb e) qtcf-rudg+svfi1uxgj2vy hk3wzim5y!kn6z$lo7a%mp9c *orad(psbe) q tcg+sveh0twfi1uxgj3wzil4 x#jm5y !kn6az im5y!kn6z$lo7a%mp9c*orad (psbe)qtcg+s veh0twfi1uxgk3wzil4x#jm5 y! kn7a%mp8b& nq9c*orae) qtcf-rudd(psbe ) qtdg+ sveh0t wfi1uxgk3wzil4x#jm5y!kn7 a%mp8b &nq9c* orae) qtcf-rudg+svee) qtdg +sveh0twfi1u xgk3wzil4x#jm5y! kn7a%mp8 b&nq9c *orbe) qtcf-rudg+svei) qtdg+sveh 0twfi1uxgk3w zil4x#jm5y! ko7a%mp8b&nq9 c*orbe ) qtcf- rudg+svee) qudg+sveh0twfi 1uxhk 3wzil4x #jm5y! ko7a%mp8b&nq9c*orb e) qtcf-rudg+ svei1uxgj2vyhk3wzim5y!kn 3wzil4x#jm5y ! ko7a% mp8b&nq9c*orbe) qt cf-rudg+svfi 1uxgj2vyhk3wzim5y!kn6zzi l4x#jm 5y! lo7 a%mp8b&nq9c*osbe) qtcf-ru dg+svfi1uxgj 2vyhk3wzim5y !kn6z$lo7a%m p9c*lo7a%mp8 b&nq9c*osbe) q tcf-rudg+sv fi1uxgj2vyhk 3wzim5y! kn6z$lo7a%jm5y!l o7a%mp 8b&nq9 c*osbe) qtcf-rudg+swfi1ux gj2vyh k3wzjm 5y! kn6z$lo7a%mq9c*orad(p sbb&nq 9c*psb e) qtcf-rudg+swfi1uxgj2vy hk3wzjm 5y! kn 6z$lo7a%mq9c*lo7a%mp8b&n q9c*psbe) qtc f-rudg+swfi1uxgj2vyhk3wz jm5y!k n6z$lo 7a%nq9c*orad(psbe&nq9c*p sbe) qt cf-rud g+twfi1uxgj2vyhk3w#jm5y! kn6z$lo 7a%nq 9c$lo7a%mp8b&nq9c(psbe) q tcf-rudg+twfi1uxgj2vyhk 3w#jm5y! kn6z zil4x#jm5z$l o7a%mp8b&nq9 c (psbe) qtcf- rudg+tw fi1ux gj2vyhk3w#jm 5y!kn6z$lo7a %jm5z$lo7a%m p8b&nq9c(psb e) qtcf-rudg+ twfi1uxgj2vy hk3x#jm2vyhk 3wzil4x#jm5z $lo7a%m p8b&n q9d(psbe) qtc f -rudg0twfi1 uxgj2vy hk3x# jm5y!kn3wzil 4 x#jm6z$lo7a %mp8b&n q9d(p sbe) qtcf-rud g 0twfi1uxgj2 vyhk3x#jm5y! kn6z$lo4x#jm 6z$lo7a%mp8b &nq9d(p sbe) q tcf-rudg0twf i1uxgj2vyhh0 twfj2vyh k3wz il4x#jm6z$lo 7a %mp8b&nq9d (psbe) qt cf-r udh0twfi1uxg j 2vyhk0twfj2 vyhk3wz il4x# jn6z$lo7a%mp 8b&nqad(psbe ) qtcf-r udd(p tcf-rudg+sve h 0twgj 2vyhk3wzil4x# jn6z $lo7a%mp8b&n qa d(psbe) qtc f-rudh0pt cf- rudg+sveh0tw gj2vyhk3wzil 4x#jn6z$lo7a %mp8b&nqad(m p8b &nq9c*ora d(ptcf-rudg+sveh0twgj2vy hk 3wzil4x#kn 6z$lo7a% mp8b &nrad(psbb&n q9c*orad(ptc f-rudg+sv eh0 txgj2vyhk3wz il4x#kn6z$lo 7a#jm5y!kn6z %mp8b&nq9c*o r篇二:辛劳的蚂蚁阅读答案北师大版初二上《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及答案_免费试卷当知网北师大版初二上《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练习及答案比较·探究:《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一、基础识记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啻(chì)引擎(qíng)譬(pì)如喋喋(diã)不休b、踉跄(liàng càng)冻馁(něi)单薄(báo)揾(wân)英雄泪c、凝眸(mú)夭(yāo)折洞穴(xuâ)汗流浃(jiā)背d、捕(bǔ)获褒(bǎo)扬纳罕(hàn)抖擞(sǒu)精神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锻练顾忌仓桑岁月酣畅淋漓b、惨淡流览不堪回首欺事盗名c、残酷轮廓分道扬镳仓皇而逃d、掩敝妨碍一番娱乐不径而走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不啻:纳罕:踉跄:冻馁:莫名其妙:4、辨析下列多音字的读音,选择填空:⑴禁:① jīn ② jìn 不能自禁()禁忌()禁受()⑵间① jiān ② jiàn 间断()间或()间不容发()⑶模① mó② mú装模作样()模样()模型()⑷勒① lâ② lēi 悬崖勒马()勒绳子()勒令()⑸创① chuàng ② chuāng 创伤()重创()创举()⑹扎① zhā② zā③ zhá扎堆()扎皮带()挣扎()包扎()二、理解运用(一)《每天诞生一次》接着我静默下来,我陷入沉思或回忆,判断自己或分析别人,捕捉念头或欣赏思维,这时的思想像白纸上似是而非的显影线条,也像冬日村庄上空最先升起的炊烟轮廓,还像一朵停留在无风的秋空之间的云絮,也像寒冷天气里汽车引擎刚发动时的声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