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意识障碍的判断PPT课件

意识障碍的判断PPT课件

去大脑综合征
❖ 中脑红核与下丘结构的联系中断 ❖ 呈四肢强直性伸展、颈后仰、角弓反张的去脑强直
特殊表现。 ❖ 常伴有全身抽搐和呼吸不规则。 ❖ 病情好转,可转化为去大脑皮层综合征;
转为昏迷状态,四肢呈迟缓性瘫痪,提示病变已波 及桥脑以下,预后不良。
最低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大脑皮层
丘脑 脑干网状结构 内外感觉冲动
觉醒分两层含义
❖ 意识觉醒——皮层性觉醒 ❖ 无意识觉醒——皮层下觉醒
意识障碍的分类
意识障碍的分类
1、意识水平异常,觉醒障碍为特点 嗜睡、昏睡、昏迷(浅、中、深)
2、意识内容部分改变 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慢性酒精中毒、戒断综合征、头部外伤、肝性脑病 等) 谵妄状态(急性见于高热或药物中毒;慢性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维持意识的解剖结构
皮层觉醒调节系统 ❖ 1、大脑皮层 ❖ 2、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全身躯体深浅感觉的总
称。 ❖ 3、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ARAS(脑干结构中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上行激活性网状结构、丘脑非特异性核团、紧 张性激活的驱动结构。 ARIS(脑干结构中的 上行网状抑制系统) 脑桥网状结构的腹侧部,其范围在脑桥中部(三 叉神经根水平)以下及延髓的低位脑干内。
昏睡Stupor
❖ 处于较深睡眠,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 唤醒后模糊地作答,停止刺激后进入入睡状态。
昏迷Coma
❖ 意识水平严重下降 ❖ 是一种睡眠样状态 ❖ 任何刺激不能使意识
障碍程度减轻或转为 清醒 ❖ 在闭目的状态下,对 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 需要无意识反应,不 能被唤醒
❖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 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 现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 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等 脑干反射可存在,肢体可呈伸直性去脑强 直,出现病理反射,呼吸、脉搏、血压等 尚无显著改变。

意识障碍的概念及诊疗思路精讲课件

意识障碍的概念及诊疗思路精讲课件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 室检查,了解患者体内生 化指标变化,为意识障碍 的诊断提供依据。
02
CHAPTER
意识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分析
01 02
病因分类
意识障碍的病因多种多样,可分为颅内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两大类。颅内 疾病包括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则包括中毒、代 谢性疾病、心脏疾病等。
脑代谢异常
脑内能量代谢异常,如糖 代谢紊乱、氧利用障碍等 ,影响神经元活动,导致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
量表评估
使用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等量表对意识障碍程度进 行评估。
神经心理测试
通过测试患者的记忆、语 言、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意识障碍对认知功 能的影响。
时,可能导致意识障碍。
脑血流学说
脑血流的减少或中断可能导致脑组 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意识障碍。
神经元兴奋性学说
某些疾病可能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 ,导致意识障碍。例如,癫痫发作 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可能导致意 识丧失。
意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意识障碍的发病率因病因不同而异。颅内感染、脑外伤等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代谢 性疾病、心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意识障碍相对较少见。
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鉴别
轻度意识障碍、中度意识障碍、重度意识障碍等 。
3
根据伴随症状进行鉴别
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
意识障碍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并发症
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预防措施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尿袋等。
04
CHAPTER
意识障碍的治疗与康复

急诊意识障碍病因分析及鉴别诊断(附98例报告)

急诊意识障碍病因分析及鉴别诊断(附98例报告)
The e e g nc e i a r a m e o s i u n s a re a s f d s a e a l ss a he d si to d a — m r e y m d c lt e t ntc n c o s e s b r irc u eo ie s nay i nd t itnc in i g
以常见病 , 多发病 为 主 , 因此接诊 要 首先 确 定是 否 昏迷 , 昏迷 的 程度 , 同时施 行 抢 救 措 施 , 详 细 全 身检 查 , 作 配合 必要 的化验和 辅助 检 查 , 时作 出恰 当的鉴 别诊 断 。 及 【 关键 词】 急诊 意识障碍 ; 因构 成 ; 别诊 断 病 鉴
维普资讯
临床报道
中 健 文 271 第卷 1 o Hl itdlli 外 康 摘 0-1 4第1 r ehg MiP dI 0 月  ̄ 期Wl aD sea e d t e ce a ㈨
祖 国 医 学认 为 : 为 娇 脏 , 于 上 焦 , 清 肃 下 机体发 生 炎 症 反 应 , 时 降 低 伴 有 的抗 炎 反 应 及 超 肺 居 以 同 降为顺 , 阻 为 逆 , 湿 痰 郁 久 , 热 素 盛 , 受 热 敏反应 等一 系列 损 伤性 反应 , 高抗 炎 因子 的表 达 , 壅 若 肺 痰 提 蒸, 或素 体痰 湿 内蕴 , 感 外 邪 化 热 , 复 皆可 导 致 痰 热 并 且对 于 中枢 发 热介 质 p e g 2和 cmp的 升高 具有 显 a 阻肺 , 肺失 清 肃 , 表 现 为 发 热 、 嗽 、 黄 痰 、 胀 著 的阻 抑作用 , 则 咳 咯 腹 因此 有较 好 的解 热 作 用 , 能够 减 轻 并 症状 , 治疗应 以清 热解 毒 止 咳化 痰 为 主要 方 法 , 用 肺泡 渗 出和 间 质 水 肿 , 强 对 肺 泡 毛 细血 管 内皮 细 采 加 痰热清 注射液 治疗 , 表 1看 出, 疗 组 总有 效 率 为 胞形 成与功 能 的保 护 , 从 治 阻断纤 维组 织增 生 。 9 %, 4 与对 照组 总有效 率 8 。 相 比差异 有 显 著性 。 13 近年药 理研 究 表 明 , 热 解 毒药 在 体 外 的抑 菌 、 清 早期 肝硬 化患者 一 般状 态 较 差 , 体 抵 抗力 低 下 , 机 合 杀菌 、 中和 细 菌 毒 素 和抗 病 毒作 用 的有 效 浓 度 是 体 并 急性肺 炎 后 症 状 相 对 较 重 , 复 慢 。痰 热 清 注 射 内难 以达到 的 , 治 疗作 用 是抗 感 染 、 炎 、 毒 、 恢 其 抗 解 促 液具 有调节人 体免 疫 力 , 强 体 质 , 强 自身抗 病 力 进机 体免疫 功 能 的共 同结 果 。对 血 流 动力 学 和 微 循 增 增 的功 效 , 同时 具 有 抑 菌 、 病 毒 、 热解 毒 和 化 痰 多 环 的改善 有 良好 影 响 , 而 不 利 于病 原微 生 物 的 生 抗 清 从 重功 效 , 对肝 脏元 刺 激 。与 双 黄 连相 比 , 疗效 优 于 后 长 , 有助 于抗感 染免 疫 功能 的发 挥 。 者 。如 根据痰 菌培 养 结 果 , 用 敏感 抗生 素 , 缩 短 加 会 中医急 症工 作 的重 点 之 一是 制 剂 改革 和 改 进 给 病 程 , 速病灶 吸收 。 加 药途 径 。根 据 急 症 的 具 体 病 症 , 用 痰 热 清 针 剂 使 采 动物 实验 证 实 : 热 清 注 射 液 能 够 有 效 地 减 轻 用 于 临床 , 能 发挥 中药 的优 势 。因此 , 热 清 注射 痰 更 痰 模 型动物 大 鼠急 性 肺 损 伤 的肺 泡 渗 出 和 间 质 水 肿 , 液 可作 为早期 肝 硬化 合 并 急 性 肺炎 ( 热 ) 发 的首选 药 对肺 泡壁 毛细血 管 内皮 细胞 形 态 与 功 能 具 有保 护作 物 , 值得 推广应 用 。 用 , 而改善 血流状 态 , 从 使肺 泡 换 气 功 能 得 到 了 有效 作 者单 位 :2 0 0 内蒙 古 通 辽 市传 染 病 医 院 0 8 0 的提 高 ; 同时 , 能够 降低 模 拟 内毒 素 血 症 的 实验 动 物

试述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要点三基考试

试述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要点三基考试

试述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要点三基考试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出现障碍。

根据意识清晰度下降的程度,可以将意识障碍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以及相应的鉴别要点:
1.嗜睡:这是意识障碍的早期阶段,患者睡眠时间增多,但仍然能够被唤醒,醒后能够配合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鉴别要点在于嗜睡患者虽然入睡较多,但仍可被外界刺激唤醒。

2.昏睡:昏睡是比嗜睡更严重的一种状态,患者无法通过正常的外界刺激唤醒,需要高声呼唤或疼痛刺激才能唤醒。

此时,患者对反映问题的回答能力明显下降。

鉴别要点在于昏睡患者无法在无外界强烈刺激的情况下唤醒。

3.昏迷: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状态,患者完全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无法被唤醒。

鉴别要点在于昏迷患者无法感知外界刺激,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除了根据意识清晰度下降的程度进行分类外,意识障碍还可以根据病因进行分类,如颅内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或毒素等引起的意识障碍等。

对于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癫痫、晕厥、休克等。

总之,对于意识障碍的分级和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意识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
感谢您的观看
脑血管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 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 病,CT或MRI可见脑部
血管病变。
颅内感染
癫痫
多有发热、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脑脊液检
查可见感染性病变。
有反复发作的抽搐病史, 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波。源自04 意识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一般治疗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 要时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 吸。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意识障碍的病因,如感染、 脑外伤等,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
康复治疗与护理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
训练、语言康复等。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家庭护理
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护理指导, 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 况,共同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用于评估昏迷后恢复程度,包括认知、语 言和运动功能。
意识状态量表(CSS)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
用于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包括觉醒、注意 和认知等方面。
通过观察患者行为和认知功能来评估意识 状态。
神经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快速评估颅脑实质性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等。
脑灌注成像
评估脑部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意识障碍的 原因。
患者及家属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变 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就医。
遵医嘱治疗
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按时服药,按 时复诊,积极配合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注意安全防护

意识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兰州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 陈 军
一、定义 二、病理、生理学基础 三、意识障碍的分类 四、昏迷的病因分类 五、昏迷的发病机理
六、昏迷程度的判定方法 七、诊断 八、鉴别诊断 九、预后 十、急诊处理原则
一、定义
1、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 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 2、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 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 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严 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
• 传入神经主要是指上升性网状激动系统,至少包括三 条通路: • 第一条构成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抑制性反应 • 第二条源自下丘脑,通过边缘系统到前脑 • 第三条来自中缝核和蓝斑,至大脑和丘脑的背正中核 群 • 上升性网状激动系统的核团位于延髓、桥脑和中脑被 盖部的灰质内。如果在桥脑上1/3处和下丘脑背侧之 间损坏这个系统,动物就会陷入昏迷。现在已经肯定 ,维持觉醒状态的中枢结构位于间脑后方和中脑的结 合部。
2. 颅外疾病
1)系统性疾病
2)中毒性脑损害
1)系统性疾病 (1)肝性脑病:急性和慢性肝性疾病 (2)肺性脑病 (3)肾性脑病:尿毒症、平衡失调综合征、 透析脑病等 (4)心性脑病:心脏停搏,心肌梗死,严 重心律紊乱等 (5)胰性脑病
(6)糖尿病性昏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7)低血糖性昏迷 (8)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危象,垂体危象,粘 液性水肿昏迷,肾上腺危象 (9)物理性缺氧性损害:中署、触电、淹溺、 CO中毒、休克、阿斯综合征、高山性昏迷 (10)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稀释性低 钠血症、低氯血症性碱中毒、高氯血症性酸 中毒
• 能睁眼或出现无目的眼球活动; • 对言语及外界刺激缺乏有意识的反应或有目的 肢体活动; • 脑干反射存在,大小便失禁,喂食可有无意识 吞咽,病理征阳性; • 有睡眠-觉醒周期; • 缺乏情感反应; • 肌张力高,上肢屈曲,下肢伸性强直状态。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季节性
颅压增 高程度
无季节性 轻中度增高
夏秋季节 重度增高
无季节性 多重度增高
冬秋季多见 中度增高
无季节性 重度增高
春季多见 伴脑膜炎者压 力增高
体温: CSF 特点:
多38-40℃
多40℃以上
多39℃以上
多37-39℃
多38℃左右
多39-40℃
1.WBC轻度 1.WBC明 增高(++) 显增高 淋巴或单核 (++++) 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 胞为主 2.蛋白质 (++/+++); 3.蛋白质 3.糖及氯化 增多+++ 物(-)。 4.糖及氯 化物(- )
2.临床表现+特殊气味 3.实验室检查: 轻度中毒:胆碱酯酶活力70%—50% 中度中毒:胆碱酯酶活力50%— 30% 重度中毒:胆碱酯酶活力 30%以下
6)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a.有药物接触史 b.表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精神症状—— 幻觉、抽搐、尿潴留、瞳孔散大 c.排除其他导致意识障碍的疾病。
3)酒精中毒:
机制:乙醇脂溶性强,主要作用于苯二氮卓受 体→r—氨 基丁酸产生抑制作用,作用网 状结构→昏迷。 分期:1.兴奋期:血乙醇浓度达11mmol/L; 2.共济失调期:浓度达33mmol/L; 3.昏迷期:血乙醇达54mmol/L; 诊断:1. 确切饮酒史或呼吸具有酒精气味 2. 意识障碍:头晕、谵语、躁动;大小便失禁,严重者昏迷 呼吸抑制NS缺乏定位体征,影像学无异常 3. 血乙醇测定。 4.排除其他疾病(病例)
意识障碍的分类
(一)意识内容的障碍:
1. 瞻妄状态:自我认知保存,而对周围地点、人物、 时间定向有明显障碍,常存在幻觉与妄 想,并有冲动 行为。 2. 朦胧状态:为意识内容的缩窄。 3. 精神错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与外界沟通,但思维 与定向混乱,常做出不符合逻辑的事情, 属瞻妄的一种。 4.催眠状态或癔症:意识内容的狭窄,见于麻醉过程 中,癔症者除保留部分意识外出现不安 悲愤等反应过强行为和情绪。

意识障碍如何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如何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如何鉴别诊断?脑干反射是确定意识障碍患者损害部位的关键。

1.一般而言,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而脑干反射正常,则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广泛的损害或功能异常。

2.瞳孔大小、形状与对光反应正常,提示小脑上部司瞳孔缩小的动眼神经的副交感传出纤维完整(此反射弧的传入纤维是视神经)。

瞳孔小于2mm时难以评价对光反应,室内光线过强也不好查瞳孔对光反应。

双侧等大有光反应的圆形瞳孔(直径2.5~5mm)往往可以排除中脑损害。

瞳孔散大(大于5mm),无对光反应或很差,可能是中脑的损害(在同侧);或是天幕疝压迫中脑和(或)动眼脑神经。

单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占位性病变,但偶尔发生在对侧,这是因中脑被推向对侧的天幕边缘而受压的缘故。

椭圆形和轻度偏离中心的瞳孔(瞳孔异位)常伴随早期中脑和动眼神经受压。

双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应消失提示中脑严重受损,而且多半是由于天幕疝压迫所致,也可能是抗胆碱能药物中毒。

双侧小瞳孔有对光反应,但不是针尖样瞳孔(直径1~2.5mm),提示代谢性脑病或深部的双侧半球病损(如脑积水或丘脑出血),它是由于丘脑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毁损。

巴比妥酸盐中毒引起深昏迷也可产生类似的小瞳孔。

双侧极小的(小于1mm)但有对光反应的瞳孔提示麻醉剂过量,但也可能见于急性广泛的双侧脑桥出血。

3.检查眼球运动可以评估脑干广大区域的功能。

先应提眼睑进行观察,注意眼球静止状态下的位置和眼球有无自发运动。

静止状态下双眼呈水平分离性偏斜是正常打瞌睡的眼球位置。

静止时眼内收,提示为展神经损害所致外直肌瘫痪,代表脑桥受损。

颅内压升高时往往发生双侧展神经麻痹,此系假性定位征。

静止时眼外展,常伴随同侧瞳孔散大,提示由于动眼神经麻痹而致内直肌瘫痪,几乎所有的垂直性眼轴分离或眼球不同向偏斜是由于脑桥或小脑损害所致。

伴第三脑室扩大的脑积水,双眼球位置常低于水平线,此称之为“落日征”(sunsetsign)。

昏迷中的自发性眼球运动多半为双眼水平性浮动。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分类
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和表现形式 ,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 、谵妄和昏迷等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意识障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颅 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颅 内感染等)、全身性疾病(如代谢性 疾病、中毒等)以及药物因素等。
危险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环境因素(如缺氧 、高温等)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酗 酒、吸毒等)均可增加意识障碍的发 生风险。
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意识水平
利用GCS、AVPU等评分系统 快速判断患者意识状态。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气道开放,必要时进 行气管插管予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
支持治疗。
紧急处理高危因素
如低血糖、高热、癫痫持续状 态等,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
正。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要点
嗜睡
临床表现
患者陷入持续性的睡眠,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再入 睡。
鉴别诊断
需与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鉴别。发作性睡病患者表现为白天不 可抗拒的短期嗜睡,多数患者伴有猝倒发作、睡眠幻觉和睡眠瘫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 通气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查体可见上气道狭窄的体征。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以排除 颅内器质性病变。
脑脊液检查
电生理检查
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进 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脑电图、诱发电位等, 有助于评估脑功能状态
及诊断相关疾病。
05 慢性或反复发作性意识障 碍鉴别诊断思路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详解演示文稿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详解演示文稿
第四十四页,共74页。
瘫痪
• 被动拾高病人的双上肢或双下肢,并任其
自然下落,可见瘫侧下落较快(落鞭征)
• 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瘫痪侧面肌无收
缩反应,瘫痪侧肢体亦无回缩动作
• 仰卧时可见瘫痪的下足外旋
第四十五页,共74页。
深、浅反射(躯干)
• 昏迷病人如无局限性脑部病变.其深、浅
反射均呈对称性减弱或消失,但深反射也 可亢进
过高则可能为中暑、脑干损害。过低提示 为休克、第Ⅲ脑室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冻伤或镇静药过量。
• 脉搏 不齐可能为心脏病。微弱无力提示休
克或内出血等。过速可能为休克、心力衰 竭、高热或甲亢危象。过缓提示颅内压增 高或阿-斯综合征 。
第二十八页,共74页。
生命体征
呼吸
• 深而快的规律性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酸中毒,称为
头反射消失表示病损已累及中脑平面
• 瞳孔对光反射:中脑平面病变时此反射消失
第四十二页,共74页。
脑干反射
• 角膜反射:昏迷病人角膜反射消失,提示脑桥上段受损 • 下颌反射:叩击下颌联合时嚼肌收缩,下颌反射消失亦
提示脑桥上段受损
• 眼前庭反射:昏迷时眼前庭反射存在提示中脑和脑桥
功能尚保存,眼前庭反射消失提示病损已累及脑桥下 段
性.表明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病变或脑干 病损
第四十七页,共74页。
脑膜刺激征
•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疝。脑
出血病人血液破入蛛网膜下腔时也出现颈 项抵抗,但克氏征可不出现
• 后颅窝病变或枕骨大孔疝时,颈顶强直,
但克氏征多不明显
第四十八页,共74页。
意识障碍和病人的实验室检查
第四十九页,共74页。
者,如癫痫、脑出血、阿-斯综合征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是根据患者的意识清晰程度和反应能力来评估和分类不同
类型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颅脑损伤、中风、药物或酒精中毒、代谢紊乱等。

意识障碍的分级通常根据患者的清醒程度和觉醒反应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意
识障碍分级:
1. 清醒:患者完全清醒,可以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理解和回答问题。

2. 昏迷: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无法自主觉醒,无法做出有意义的反应。

3. 嗜睡:患者昏昏欲睡,可以被唤醒,但回到清醒状态的时间很短。

4. 感觉迟钝:患者清醒度降低,反应迟钝,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唤醒。

5. 意识混乱:患者出现思维混乱、定向力下降、注意力转移和记忆力减退等表现。

在评估意识障碍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瞳孔反应、肌张力情况、病史、体征等
因素。

此外,有时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神经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进行进一步评估,以确定意识障碍的原因。

意识障碍的分级及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和分类患者的病情,为后
续治疗和护理提供指导。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意识障碍的不同级别和对应的表现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状况,并与医生有效沟通,以便获得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意识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意识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给患者吸痰、翻身拍 背,预防肺部感染。
康复护理
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康复与护理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脑出血导致意识障碍,经 过半年的康复治疗和精心护理,逐渐 恢复了意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和自理生活。
案例二
患者张某因车祸导致严重的脑外伤, 经过手术治疗后仍存在意识障碍,经 过长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最终恢复 了大部分功能,并重返工作岗位。
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 族史、用药史等,以排除可能
导致意识障碍的其他原因。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 等,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 潜在病因。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生化、脑脊液检查等, 以辅助诊断病因。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 查,以明确脑部病原则
快速诊断
对意识障碍患者应尽快进行诊断,以确定病 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并采取措施保持稳定。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等。
性质。
鉴别诊断流程
确定意识障碍的存在
排除其他原因
通过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觉醒程度和认 知能力,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排除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的其他原因,如代 谢紊乱、药物中毒等。
确定病因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验室和影像 学检查结果,确定导致意识障碍的病因。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
谵妄: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反应能力均有下降, 表现为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如紧张、恐惧、躁 动不安、语言杂乱、视幻觉和错觉、反常行为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甚至有冲动及攻击行为 ,较意识模糊重
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正常:
病人清醒、警觉,对周围环境和检查者关注
觉醒度下降:
嗜睡(Sleepy)- 能被叫醒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 昏睡(Stuporous)-对高声或强痛觉刺激仅有短 暂的觉醒,可含糊简单不完全答话 昏迷(Comatose)-不能被言语或痛觉刺激唤醒
意识障碍
曹清禹 内蒙古集宁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2017-9-15
概述
意识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 感知能力;意识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来 自于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应答能力 意识障碍因颅脑疾病或严重全身性疾病 损伤大脑皮层及皮质下脑干网状系统, 导致这种应答能力减退或消失
意识障碍
意识
觉醒状态
维持 激活
大脑皮质
意识内容
颅 脑 疾 病 、 颅 外 疾 病
“开关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
以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感情反应淡漠,定向 力障碍,活动减少,言语缺乏连贯性,对外界 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七版神经病 学) 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一种不严重的意识下降 状态,表现为嗜睡、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 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错觉可为突出表现, 幻觉少见,以激惹为主或困倦交替,可伴心动 过速、高血压、多汗、苍白、潮红等自主神经 改变震颤等异常运动
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朦胧状态:为意识狭窄并伴有意识清晰度 下降,注意力焕散不能集中,整体的判断和思 考障碍,对复杂问题处理困难,只能在局限的 范围内做固定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日常行为, 所以多不能被发现,恢复后对朦胧状态时做的 事不能回忆出来,多见于癫痫和癔症 梦游症 神游症

意识障碍判定内容

意识障碍判定内容

意识障碍判定内容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环境或自身状态的感知和反应出现异常的情况。

在医学和临床诊断中,判定意识障碍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判定内容:
1.意识水平:
•清醒度:评估患者是否清醒、有意识,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反应性:观察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包括声音、触摸等。

2.定向力:
•时间定向力:患者是否能够正确地知道当前的时间,包括年、月、日、星期和时刻。

•空间定向力:患者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在的地点。

3.意识内容:
•意识清晰度:评估患者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是否清晰,是否有混乱或混淆。

•记忆:观察患者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否正常。

4.言语和交流:
•语言流利性:观察患者的语言是否流利,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思想。

•对话理解:患者是否能够理解他人的对话内容。

5.动作和协调:
•运动功能:观察患者的运动是否协调、灵活,是否存在肌肉弛缓或紧张。

•姿势和平衡:评估患者的姿势和平衡感是否正常。

6.瞳孔反应:
•瞳孔直径:观察瞳孔的大小,检查其是否对光有正常的收缩反应。

•眼球运动:检查眼球是否能够自由运动,协调眼球的运动是否正常。

7.生命体征:
•呼吸:观察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是否正常。

•心率:检查心率的稳定性和是否有异常。

这些判定内容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很重要,用于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临床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信息进行判定,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在急救和急诊场景中,迅速而准确地判定意识障碍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意识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意识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2.意识内容:感知、思维、记忆、注意、智 能、情感等心理过程。
意识障碍:指个体对上述意识活动的能力 减退或丧失。
二、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及解剖基础
意识活动
传入 神经
中枢整 合机构
感受器
反射弧
传出 神经 效应器
动物实验和临床 观察表明,只有 传入神经和中枢 整合机构与意识 活动障碍有关。
二、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及解剖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识障碍的分类
1 意识觉醒障碍 (脑干上行激 活系统) 嗜睡 昏睡 浅昏迷 昏迷 中昏迷
深昏迷 过深昏迷
2 意识内容障碍 (大脑皮层) 谵妄状态 持续性植物状 态
3 意识范围障碍 (脑干上行激 活系统和大脑 皮层) 朦胧状态 漫游性自动症
4 特殊类型障碍 无动性缄默 去大脑皮质状 态
三、意识障碍的分类及病因
三、意识障碍的分类及病因
意识范围障碍
朦胧状态:对狭窄 范围内的各种刺激 能够感知,并做出 相应反应,可伴有 定向障碍和骗的幻 觉、错觉和妄想。 多突发突止,持续 数小时或数天,发 作结束后陷入睡眠 ,意识恢复后不能 完全回忆。
意识清晰度降低
漫游性自动症:不 具有幻觉、妄想和 情绪改变。可出现 无目的的、与所处 环境不适应的甚至 无意义的动作。如 在室内或室外无目 的的徘徊、机械性 的重复简单的日常 生活中的动作,突 发突止,不能回忆
尿蛋白(+)
尿毒症 合并的单纯肾及膀胱损害
肝性昏迷
尿胆素强 阳性
急性感染 合并肝损害 肝性昏迷
尿胆红素阳性
四、意识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糖
高血糖
若酮体(-)提示糖尿病非 27.8mmol/L 酮症酸中毒 22.2mmol/L 酮症酸中毒性糖尿病昏迷 16.7mmol/L 合并糖尿病 肝功能障碍

意识障碍的分类及鉴别诊断_屈洪党

意识障碍的分类及鉴别诊断_屈洪党
表1 G l a s g o w昏迷评定量表
睁眼反应 自发睁眼 呼唤睁眼 刺激睁眼 不能睁眼 计分 4 3 2 1 语言反应 定向正常 应答错误 言语错乱 言语难辨 不能言语 计分 5 4 3 2 1 运动反应 能按指令动作 对刺痛能定位 对刺痛能躲避 刺痛肢体屈曲反应 刺痛肢体过伸反应 无动作 计分 6 5 4 3 2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 8 9 ·
·全科医学讲堂·
意识障碍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屈洪党 从医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意识可定义为大脑 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状况的感知理解能力, 可通过言语、 躯体运动和行为表达出来, 是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 和大脑半球皮质神经元的中枢整合机构协同作用的一 种生理活动。当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抑制或大脑皮 质广泛性损害时, 患者觉醒程度降低、 意识内容减少或 混乱导致其对环境刺激的应答能力发生改变, 即意识 障碍。从这个定义上理解, 目前意识障碍包括意识的 水平( 觉醒或清醒) 受损、 意识的内容( 认知功能) 改变 2个主要的内涵。本文主要阐述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及鉴别诊断。 1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1 1 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主要为网状上 行激动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广泛损害导致。按严重程度 分 3级。 1 1 1 嗜睡 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程度较浅, 表现 为睡眠时间延长, 睡眠程度过深, 但能被唤醒, 醒后能 进行正确的交谈和执行指令, 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 反 应迟钝, 停止刺激后又继续入睡。 1 1 2 昏睡 较嗜睡程度深的觉醒障碍。表现为一 般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 需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 强烈刺激可有短暂觉醒, 在持续强烈刺激下能睁眼、 躲 避、 呻吟, 可简短回答提问, 基本反射活动存在, 刺激减 弱后很快陷入睡眠状态。 1 1 3 昏迷 一种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患者意 识完全丧失, 各种感觉刺激不能使其觉醒, 无目的性自 主活动, 无自发睁眼, 生理反射可正常、 减弱或消失, 生 命体征稳定或发生改变。按严重程度又可 分 以 下 3 级。 1 1 3 1 浅昏迷 意识完全丧失, 无自发言语及目的 性活动。对较强的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回避动 作, 但不能觉醒, 如压眶上缘可出现表情痛苦及躲避反 应, 脑干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咳嗽反射、 角膜反射和吞 咽反射) 尚存在, 生命体征尚平稳。 1 1 3 2 中昏迷 对外界一般刺激无反应, 强烈的疼 痛刺激有防御反射活动, 脑干反射明显减弱, 病理反射 阳性, 腱反射亢进, 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呼吸循环功能 已有变化。 1 1 3 3 深昏迷 对任何刺激全无反应, 全身肌肉松 弛, 瞳孔散大, 眼球固定, 脑干反射消失, 腱反射消失, 四肢瘫痪, 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出现明显改变, 呼 吸、 脉搏不规则, 血压或有下降, 患者处于濒死状态。 1 2 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此类意识障 碍主要为大脑皮质病变造成。 1 2 1 意识模糊 是一种较轻的意识障碍, 表现为: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9
★按意识障碍内容分:意识混浊、精神错乱、谵妄
意识混浊(clouding of consciousness):
有注意涣散、反应迟钝、记忆下降、定向力障碍等,还有觉 醒功能低下 。
精神错乱(confusion):
自知力下降、精神异常如胡言乱语、兴奋躁动、记忆、理解、 判断力下降等。
谵妄(delirium):
(awareness)
3
醒觉需脑干网状结构(RF)和大脑两半球功
能的互动,与醒觉有关的RF主要是中脑和间脑。
中脑可视为高级中枢的驱动中枢,中脑RF功能丧 失则出现大脑的待命状态。中脑RF的信息来自 各种传入到大脑的特异性感觉通路,再上升至下 丘脑、丘脑RF和尾状核、最后弥散性投射到大 脑皮质。两大脑半球的功能丧失也会干扰正常 的醒觉活动。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在8分以下。
5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4分
呼之睁眼
3分
疼痛引起睁眼 2分
不睁眼
1分
★语言反应
正常
5分
语言不当(回答错误) 4分
言语错乱
3分
言语难辨
2分
不能言语
1分
★运动反应
能按吩咐动作 6分
对刺激能定位 5分
塞、脑桥出血、肿瘤和脑桥中央髓质溶解症等;
3)失语(aphasia):尤其常见于伴有嗜睡和瘫痪的完
全性混合性失语病人 。
7
2. 第二步:确定昏迷的程度(意识障碍分级)
与脑功能受损、脑衰竭严重程度相关,判定对外界刺激反应
★按觉醒状态分:嗜睡、昏睡和昏迷(浅、中、深昏迷)
嗜睡:病理性睡眠过多,但能被各种刺激(如呼唤、 推动肢体、轻压眶等)唤醒,能进行正常交流和执行 指令。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主要影响醒觉

急诊医学_意识障碍或昏迷的鉴别诊断

急诊医学_意识障碍或昏迷的鉴别诊断
综合征,肺脑综合征,TIA。
时有体温高,心跳和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皮脂 腺分泌亢进.这类症状常呈发作性.
4.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脑干双侧皮质脑桥束和皮质脊髓束受损,病灶区常 位于脑干的桥和延脑腹侧。后组脑神经(Ⅸ、Ⅹ、 Ⅺ、Ⅻ)麻痹和四肢瘫。中脑及ARAS功能存在。 患者可听懂语言,以眼球上下、左右活动,闭或张 眼来答应,并仅以此与外界联系
其中较轻一类,可能有少许肢体动作,肢体伸展反 射、巴宾斯基征、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三、意识内容变化的意识障碍
1. 模糊意识(confusion) 癔症中多见意识范围缩小,定向障碍,有错觉造成
的情绪反应,错觉和幻觉较轻。 在颅脑损伤中常见一种记忆缺失状态:脑外伤后,
在短期或长期记忆缺失,语言有明显或轻微错乱, 一旦神志清晰,对所发生的事全部不能回忆。
五、脑死亡 (brain death)
为全脑(大脑,间脑,脑干)和颈脊髓1~2的不可 逆的功能丧失,主要诊断标准:
1. 脑器质性损害,自主呼吸消失(必须经无呼吸试 验)。
2.脑损害病因肯定,已无法医治,有经批准的最高水 准医院判断。
3. 脑死亡诊断除外情况:①<6h儿童;②<32℃低
体温;③中毒和代谢、内分泌等昏迷。
(扑翼振颤,黄疸)尿毒症。
6. 高PaCo2+低PaO2
——肺脑综合征。 7. 呼吸抑制,瞳孔异常
——麻醉药中毒(使用纳络酮后大多神志恢 复),安眠药和有机磷中毒。
8. 过度换气,角弓反张,四肢麻木 ——癔症,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症。
9. 心脏或全身疾病后 ——CPCR后。
10. 反复昏迷,清醒 ——癫癎,颅内占位,低血糖,肝昏迷,阿-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不仅反映觉醒状态,还可反映机体的思维、情感、记忆、定向力以及行为等多项神经、精神功能。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感知环境能力出现障碍。

临床工作中意识障碍比较常见,多涉及各个学科及机体的各个系统。

由于起病急、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已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意识障碍的病因很多,短时间内迅速明确意识障碍的诊断及其产生的病因,对于开始有效的治疗与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1意识障碍的分类(1)急性意识障碍是由急性全身性疾病所致;(2)间歇性发作性意识障碍是一种短暂而频繁发作的意识障碍,常见的原因是晕厥、癫癎与惊厥;(3)慢性意识障碍是由于广泛的脑血管疾病、感染、CO中毒、外伤、缺氧等所致的意识障碍。

2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1)幕上局灶性病变:导致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皮质、皮质边缘网状激活系、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间脑中央部、中脑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等结构的病变;(2)幕下局灶性病变:当病变累及脑桥-中脑之间的上行网状激活系就可导致不能觉醒而出现意识障碍、延髓受压、水肿或出血时,可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障碍而继发脑缺氧、缺血而出现意识障碍,病变进一步加重时可波及脑桥、中脑的上行网状激活系;(3)代谢-中毒性病变:脑的必需物质供应不足、内源性代谢紊乱或外源性有毒物质抑制或破坏大脑皮质和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引起上行网状激活系与抑制系统平衡失调而致意识障碍;(4)弥漫性病变:通过上述多种发病机制引起意识障碍。

3意识障碍的定位诊断根据患儿的意识障碍情况、呼吸类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睫-脊髓反射、眼球活动(如眼脑反射)、眼前庭反射、压迫眶上切迹引起肢体运动状态以及其他相关试验以确定意识障碍的部位(大脑半球、间脑、中脑-上桥脑阶段、下桥脑-上延脑阶段、延脑阶段),以便观察病情变化、开始有效的治疗、更准确的判断预后(见表1)。

4昏迷严重程度的判定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是指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症状之一。

为了对昏迷程度进行准确评价,一般临床上常用改良的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1995年5月于太原,见表2)、修改的婴儿意识水平评分法或美国耶鲁大学儿科制定的昏迷分期量表等。

准确的昏迷程度判定有助于昏迷的治疗及分析预后。

5意识障碍的症状诊断对于意识障碍的患儿,医生主要应当明确的问题是患儿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其程度如何,病因是什么。

意识障碍的主要诊断依据如下:(1)病史:病史对引起意识障碍原发病的诊断十分重要。

应仔细从父母、目击者或急救人员获得病史。

病史应重点了解:①意识障碍的发病过程,起病缓急,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②意识障碍是首发症状还是在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的,若为后者则意识障碍以前必定有各种其他征象以助病因的确定;③有否损伤或其他意外事故;④有否服用毒物,或接触剧毒化学药物、一氧化碳中毒等;⑤既往有否癫癎、高血压病,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肺脏、糖尿病等病史;⑥个人史、家族史有无异常。

(2)体格检查:对于意识障碍患儿,尤其是昏迷儿童,医生通常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必须尽快地做全身及神经系统检查。

首先应重点检查重要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瞳孔。

其次,注意皮肤、黏膜、头型、前囟及气味等。

最后做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根据查体做出初步的鉴别诊断。

(3)辅助检查:根据所了解的病史、体检选择相应的检查,尽快做出诊断。

6意识障碍的病因诊断意识障碍的病因诊断十分重要。

常见的病因有:颅内感染、肿瘤、代谢异常、外伤、脑血管畸形,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肺脏、胰腺、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毒、窒息等。

表2改良的Glasgow昏迷评分表(1995年5月于太原)功能测定< 1岁> 1岁评分睁眼自发自发4声音刺激时语言刺激时3疼痛刺激时疼痛刺激时2刺激后无反应刺激后无反应1最佳运自发服从命令动作6动反应因局部疼痛而动因局部疼痛而动5因疼痛而屈曲回缩因疼痛而屈曲回缩4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3(似去皮层强直)(似去皮层强直)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2(似去大脑强直)(似去大脑强直)无运动反应无运动反应12~23个月2~5岁> 5岁评分最佳语微笑,发声适应的单词,短语能定向说话5言反应哭闹,可安慰词语不当不能定向4持续哭闹,尖叫持续哭闹,尖叫语言不当3呻吟,不安呻吟语言难以理解2无反应无反应无说话反应1注:评分标准总分15分,轻度11~13分,中度9~12分,重度3~8分。

6.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6. 1. 1颅内感染重症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脑膜炎均可引起意识障碍。

特点为:(1)有前驱感染病史以及症状、体征;(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3)有脑实质、脑膜受累的表现;(4)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支持颅内感染诊断;(5)EEG、CT、MRI可出现异常改变;(6)血或脑脊液检查可测定病原抗体。

这里应注意与中毒性脑病、惊厥后脑损伤相鉴别。

6. 1. 2中毒性脑病是指各种感染或毒素引起的一种脑部症状反应,不是病原体致病剂作用的结果。

临床特点:(1)有明显的前驱感染性疾病病史,如肺炎、痢疾等。

(2)在原有疾病的高峰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3)脑病症状与原有疾病的转归相一致;(4)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了脑炎、脑膜炎诊断;(5)发病机制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6. 1. 3瑞氏综合征是一种以急性脑病合并内脏各器官尤其是肝脏脂肪变性为特点的综合征。

特点:(1)好发年龄在6个月至6岁儿童,尤以婴幼儿多见;(2)发病的3~7d有前驱病毒感染史,如上感、水痘或腹泻等;(3)起病急,在前驱症状好转后突然出现频繁反复呕吐;(4)呕吐数小时至2d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惊厥、颅内压增高,而肝病症状轻微或不显著;(5)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液生化学检查见天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转氨基转移酶升高为正常的3倍以上;血氨增高,血糖降低,血淀粉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增高,血脂降低,游离脂肪酸增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升高;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升高,细胞数正常范围,糖降低,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氯化物正常;脑电图检查:双侧大脑广泛性非特异性慢波增多;肝组织活检:可发现本病的典型病理变化,帮助确定诊断,但目前临床上很少应用。

6. 1. 4由感染所诱发的其他脑病许多感染可诱发机体器官功能的障碍,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心脏病、各种休克等可引起内环境紊乱、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导致脑水肿、颅高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严重的感染还可导致遗传代谢病、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等症状加重,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低血糖或高血糖、高渗血症、高氨血症等,都会引起脑水肿、颅高压而出现意识障碍。

由于意识障碍发生的比较早,当检测手段不到位时,临床上容易与颅内感染、瑞氏综合征相混淆,尤其是一些儿童少见的遗传代谢病,应注意鉴别诊断。

6. 1. 5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脑梗塞时。

前者特点为:(1)平素健康,突然起病,常有用力、咳嗽、情绪激动等诱因;(2)伴有颈项强直、颅内压增高征象;(3)严重者24h内出现血高热、贫血以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4)早期脑脊液检查有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36~48h变为黄色;(5)CT、MR I、MRA 可发现颅内出血。

后者则有突然发病或反复发病的病史;伴有肢体瘫痪、失语、复视、病理反射阳性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CT、MR I显示多发性颅内局部低密度区。

6. 1. 6癫癎癫癎引起意识障碍主要见于癫癎持续状态、癫癎连续发作及边缘叶癫癎伴自动症或癫癎频繁发作时出现惊厥后脑损伤4种情况。

有时癫癎发作与继发性颅内压增高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本病特点:(1)既往有癫癎病史;(2)意识障碍是在癫癎发作前后发生的,即可是癫癎发作的一个独立发作形式,也可是癫癎发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意识障碍的同时,可有瞳孔、神经系统病理性体征;(4)EEG显示癎样放电;(5)CT或MR I、脑脊液检查可进行鉴别诊断。

6. 1. 7颅脑外伤一般比较容易诊断。

特点是:(1)有明确的颅脑外伤病史,多发生于脑震荡、脑挫裂伤时;(2)完整的查体可见颅脑外伤的证据;(3)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4)CT、MR I、EEG、颅骨X 线片可发现颅脑病变的部位及性质;(5)严重的颅脑外伤可出现头皮损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表现,易留有神经系统永久后遗症。

6. 1. 8颅内肿瘤因为肿瘤部位、性质及生长速度不同而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急性发展的肿瘤随肿瘤的迅速生长和颅内压增高逐渐出现由浅而深的意识障碍。

当肿瘤较小或尚未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高时多由于肿瘤伴发颅内出血而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本病的特点为:(1)具有颅内压增高征象;(2)具有神经系统定位阳性体征;(3)由意识障碍和其他精神症状;(4)脑脊液、EEG、CT或MR I检查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和初步推测肿瘤的性质。

6. 2躯体疾病6. 2. 1肝脏衰竭(1)有急、慢性肝病病史;(2)有肝大、腹水、黄疸、肝掌、蜘蛛痣等临床症状;(3)实验室见肝功损害及血氨升高,低蛋白血症;(4)昏迷多在发作性或持续性精神症状(扑翼样震颤)后出现昏迷。

6. 2. 2肾脏可出现嗜睡2昏迷或单纯谵妄型意识障碍。

特点:(1)有急、慢性肾脏病史;(2)有肾功衰竭证据,如BUN、Cr升高;(3)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6. 2. 3肺脏(1)有急、慢性肺脏病史;(2)血气分析有呼吸衰竭表现;(3)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4)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如颅内压增高。

6. 2. 4血液主要见于白血病、恶性贫血、凝血机制障碍等疾病。

临床特点:(1)由贫血造成的意识障碍时意识障碍逐渐加深,一般有谵妄、嗜睡、昏睡、昏迷的进行性过程。

而由于颅内出血引起的意识障碍一般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加深。

(2)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史。

(3)目前可伴有贫血、出血、发热、感染征象。

(4)血象及骨髓检查可确定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

(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6)应积极进行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如头CT、MR I、腰穿以及复查血常规、凝血象等。

6. 2. 5内分泌主要见于糖尿病、各种危象,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低功、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多见于年长儿,有甲亢的既往病史,诱因可能是感染、发热、腹泻、停药或漏服药物,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面红、大汗淋漓、心率快、血压增高。

甲状腺功能低下危象主要见于婴幼儿,一般多见于既往诊断为甲低的患儿或没有确诊突然发病的患儿,诱因为合并严重感染、突然停药、寒冷等。

临床表现为低体温、血压低、心动极度过缓、脑由于血流不足导致乏氧、CO2中毒而出现意识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