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禅故事:感悟人生至高智慧和境界
禅故事:感悟人生至高智慧和境界人生短暂亦苦难累了自我累别人欲如行云流水意入禅悟道佛蒲参—胡杨月1、放下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
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
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
”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
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2、还要我放下什么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大意是: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怎么做?赵州禅师答:“放下吧。
”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赵州禅师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领悟。
3、洗钵去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
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赵州问:“你吃粥了吗?”僧人答:“吃粥了。
”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
赵州的“洗钵去”,指示参禅者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
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4、一切都在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独坐参禅,默然不语。
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
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
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过了一个下午,师父起身,没说一句话,打个手势,他把一休领回寺内。
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一休关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师父的旨意,独坐门外,思悟师父的意思。
禅智慧--人生最高境界
禅智慧-----人生最高境界
一、当你忘记你的过去,看重你的现在,乐观你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二、当你明白成功不会显赫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三、当你修炼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时,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四、当你以宽恕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激之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年老时看淡。
看远,才能揽物于胸,只看眼前美景,难见山外之山;看透,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也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没有追求,而是平和与宁静,坦然和安祥,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
其实,越是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而是让眼泪滋润灵魂,高贵前行……。
婵语感悟人生句子
婵语感悟人生句子以下是有关禅语的感悟人生的句子:1.禅心之中处处是禅机,只有心境平和的人,才能领略到人生的美妙和不同。
2.禅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觉醒的状态。
3.禅的智慧在于超越自我,不受限于个人的观念和欲望,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何必太执着。
5.禅悟之道,在于放下执念,心无挂碍,方得自在。
6.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唯有心存善念,方能化解一切苦难。
7.禅的修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人生如同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和心情。
9.禅的智慧在于明心见性,看清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渴望。
10.心存善念,积德行善,方能福报绵长。
11.禅语人生,感悟万千。
有道是:“诸行无常,一切皆空。
”人生如梦,转瞬即逝。
放下执念,方能得自在。
12.禅语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有道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生如尘埃,飘渺无踪。
只有心静,才能得自在。
13.心若有归宿,日子便会馨香;心若随缘,便无烦恼生成;心若超脱,便会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会来临;心若有禅意,人生则豁然开朗。
14.禅意人生,淡然处世,随缘随心,不问前程,但求心安。
15.人生如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
正如禅语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6.禅意深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柔克刚。
17.禅语人生,有苦有甜。
正如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然而,只有放下,才能得静心。
18.人生如一叶扁舟,在时光的洪流中漂泊。
学会放下,才能承载更多。
正如禅语所言:“一切皆空,不可执着。
”19.禅悟人生,淡然处世,心如明镜,自在如风。
20.人生如禅,修行无尽,感悟世间,万法如梦。
21.人生如禅,修行是道,感悟中得智慧,淡然处世,心境平和如梦。
22.禅意人生,需以平常心待之,若有所悟,便能通达无碍。
23.放下执念,心归自然,修行静心,安然自在。
禅语人生感言
人生如禅,禅如人生。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禅意总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脱,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禅语,则是禅宗智慧的结晶,它简洁而深刻,富含哲理。
以下是我对禅语人生的几点感悟。
一、放下执念,自在人生“放下执念,才能自在人生。
”这是禅宗大师们常说的禅语。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烦恼和困扰,而执念正是这些烦恼的根源。
放下执念,就是要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名利、地位、感情等琐事发愁,执念让我们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放下执念,就是要学会淡泊名利,不贪恋世俗的繁华。
当我们放下执念,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二、随缘而安,顺应自然“随缘而安,顺应自然。
”这是禅宗的另一句禅语。
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我们无法掌控一切,只能顺应自然,随缘而安。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强求,不抱怨。
顺应自然,就是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当我们看到一朵盛开的花,一片翠绿的叶子,一缕温暖的阳光,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找到内心的平和,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三、内心宁静,智慧自来“内心宁静,智慧自来。
”这是禅宗大师们对人生的另一番感悟。
在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所困扰,导致内心无法宁静。
而内心宁静,则是智慧的源泉。
当我们学会放下执念,顺应自然,内心自然会变得宁静。
在宁静的内心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慧自来,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四、禅意生活,感悟人生“禅意生活,感悟人生。
”这是禅宗大师们倡导的生活态度。
禅意生活,就是要以禅宗的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人生的真谛。
在禅意生活中,我们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关爱身边的人。
我们不再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是追求心灵的富足。
在禅意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五、禅心向善,和谐社会“禅心向善,和谐社会。
禅的三种境界,即为人生三种形态1
禅的三种境界,即为人生三种形态1禅,并不是得道高僧的专利,也不是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天外世界。
禅,其实并不神秘,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被任何一个人拥有。
禅,是一束永不凋谢的花朵,是一团天边卷舒的白云;是深山里的一湾汩汩清流,是大海中的一阵狂涛巨浪。
禅,是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喜悦。
禅,是心灵的净土,是圣者心中的感悟,是禅者悠然的生活。
禅,是梵语的音译,原来的意思是“安静的沉思”。
正是有了历代禅师的“安静的沉思”,才有了那浩如烟海的智慧的禅语。
这些禅语给了热闹的现代人一个沉思的瞬间,给了疲惫的现代人一个心灵的依托。
苏东坡一生不但喜欢和高僧交往,而且自己也参禅悟道。
他把自己对禅的领悟,把自己的禅语用诗来表达,用三首诗描写了禅的三种境界,也体现了人生的三种形态。
家常境界:迷而待悟慧能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修行完全可以在家里,不必到寺院里,甚至禅师都鼓励人们在红尘中修行。
禅的家常境界给了我们这些世俗人最大的宽容和信心。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可以在家修行,可以不受清规戒律的羁绊,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的说法。
一念悟,即入佛地。
不管一个人在红尘中浸染多深,都处在觉悟的临界状态,只要“悟”了,就能成佛。
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山的全貌,是因为身在其中。
同样,人之所以迷惑,是因为心被欲望、偏见、执念蒙蔽了。
我们来不及思考,我们停不下脚步;我们不再面对白云发呆,我们不再看着野花流泪;我们用金钱来衡量人生,以“有用”“无用”来看待世界,我们已经迷失于功利社会。
任何时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闲适境界:从迷到悟平常心是道。
做无心人、无求人、无事人,过一种安静闲适的生活,这是禅的又一境界。
忙碌焦虑的人生,需要静一静,倒一倒,空一空,所以禅师面对前来问道的人,对方越是急切,禅师越是平静地告诉他“吃茶去”。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王雷泉)一、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本性禅,指中国独创的禅宗。
“宗”,指直契佛心,以与依靠佛陀经教入门并传授的“教”相区别。
禅宗在中国的产生,是佛教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出世的印度佛教在重视人文精神的中国土地上一次成功的文化移植。
随着大批知识精英加入佛教传播行列,开始用中国的社会伦理思想和思维方式改铸印度佛教,佛教逐渐走向入世、注重伦常日用和清通简要的道路。
在思想体系上,禅宗以大乘的般若空观和涅槃佛性论为理论基础,融合了中国儒家的心性论和老庄的自然主义态度。
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和世界的实相。
如铃木大拙所说,“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王雷泉等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这个奴役,是心灵自己设置的牢狱,即烦恼障和所知障,把完整的世界割裂成支离破碎,导致一叶障目、盲人摸象。
这种心结、心狱,按阿部正雄的分析,即人的自我疏离和焦虑,是人的局限性所固有的,阻碍我们对世界的真实认识。
《坛经·般若品》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菩提,是开悟的智慧。
禅宗直指人心,将出世的理想和境界,统统收摄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具的觉悟自性,通过般若智慧的修行而获得主体的自由。
顿悟在禅宗里有“迅速地体悟”、“不依固定修行阶次的体悟”和“不拘时间场合任运于平常生活中顿悟”这三层涵义,而禅宗的重点是在悟后如何重新面对人生和世界。
正如南泉普愿禅师所说“须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
”须向那边会了,即禅宗所说的顿悟,它解决宗教解脱的向上门问题。
却来这里行履,则开拓了面向社会现实的道德实践的向下门。
因此,超越的佛法必须落实在现实人生。
禅宗的根本任务就是如何在现实生命中动态地把握住超越的佛心佛性和内在的本心本性的终极合一。
由于禅宗的这一挑战,而深化了儒家的心性论,完成了沟通中国思想中的宗教解脱与哲学智慧的历史使命。
只有把握住禅宗向上和向下两门,才能理解禅为何在现代依然焕发异彩。
悟禅的人生感悟
悟禅的人生感悟悟禅是一种可以让人深入思考人生的修行方式。
走进禅堂,闭上眼睛,放空心灵,尽情感受冥想的美妙。
在这里,我分享一些自己在悟禅过程中所领悟的人生感悟。
一、心宁则神安悟禅,禅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宁心静思,让人的内心得到平静。
当一个人的心不宁时,思想不停地跳跃,不断让人感到疲惫,甚至失去方向。
人的内心一旦能够静下来,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平衡点。
二、洞悉人生本质悟禅的过程会让人反思人生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深层次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洞悉人生本质。
人生才有可能掌握主动权,走出生命的意义。
三、尊重当下,珍惜时间悟禅的关键在于心中的一片平静,这种状态可以面对任何事情。
只有当我们尊重现在,才会发现,时间太宝贵了。
时间是无法停留的,我们需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把握每一个值得珍惜的经历。
四、修身养性是必修之路每位修行者在悟禅过程中,都必须通过修身养性来提升自我,这也是悟禅在人生中必修的一道精神课程。
人的心心不定,无法维持内心的平静。
只有在修身养性的道路上努力,才能够达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五、放弃执念,追求自由人的心中有太多执念,但只有放弃这些执念,我们才能走向自由。
人生短暂,每个人都需要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从喜欢到需要再到放弃,这是我们走向自由时必经之路。
悟禅的过程是一条充满禅意的修行道路,每个人在心中保持内心平衡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无论是在修为的道理上还是在生活中的实践中,准确的领会与认识会让你的人生经历更为丰富和有意义。
禅语人生境界的句子
禅语人生境界的句子
禅语是禅宗的语言,富有哲理和深意,以下是一些禅语关于人生境界的句子:
明月照大江,流光正悠悠,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南唐二主词》
世间一切皆无常,唯有禅心是真常。
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虚幻。
不要让过去的阴影掩盖了未来的光明。
心中无物则万物皆空,心中有物则万物皆具。
世间万物皆是假相,如梦幻泡影,唯有佛性真如。
不要轻易将快乐寄托于外物,内心安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人生的路途上,每一步都是修行的机会。
如何面对挫折和困境,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对待它们。
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不要执着于任何一物。
这些句子充满了智慧和启迪,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境,带给我们安宁和启迪。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1)关键字:道悟,信仰对象,人生的智慧,禅宗思想,思想文化史,佛教禅宗禅宗从创立开始,首先强调的一个思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可是关于禅的文字,是所有汉地佛教宗派经典文字最多的。
所以禅宗的超越性,不但是超越了文字,同时也是超越了不立文字,超越了一切表相的、概念的范畴。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走入禅的境界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契入:直接、不二、包容。
一般来讲,禅宗作为一个佛教宗派,必然就有一个形式,必然就要与信仰挂钩。
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佛教是形而上的、玄之又玄的、神秘不可知的东西,但是禅没有这些!禅是直接的,超越了“距离”,首先就是“信仰的距离”,禅不存在信仰不信仰的问题。
我们学过“宗教学”、“比较宗教学”,也了解其他宗教乃至佛教信仰者的实践和修行,但是禅不强调信仰。
信仰是什么?因为觉得自己很悲弱、很无助、很无能、没有力量,我要找到能量高过我,力气大过我,智慧超过我的那么一个至高无上的对象,神也好、真主也好、菩萨或佛也好,把自己交给他,这个叫信仰。
产生信仰的先决条件中就有一种对立和距离。
神在哪里?神在天上!佛在哪里?佛在西天!释迦牟尼佛出生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我们可以坐飞机去,但西方极乐世界,你用什么作为的交通工具可以到呢?所以禅的第一个超越,就是把卑与尊、圣与凡的对立给超越了。
那么超越了圣凡尊卑的对立之后,假名为明奘的我是否有具备佛陀所有的一切优良品质的可能性?佛陀无穷尽的智慧,无穷尽的慈悲,对生命有情无穷尽的关怀和怜悯,更纯净的爱,我们有没有?你们有没有?假如只有我有,只有上帝有,只有佛陀有,这是宗教,但是禅并不是如此。
禅说所有这些纯净的爱、智慧或者无尽的慈悲,你我他都具有,任何一个生命,只要能够脱离开遮蔽生命本质的迷惑与障碍,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就自然现前了。
这个优良的品质,不是由所信仰对象赏赐给我们的,而是我原本具足的。
禅悟人生 感悟
禅悟人生感悟
禅悟人生,不是追求空灵的境界,而是在现实中找到内心的平衡和自我超越。
禅悟人生,是一种觉醒,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态。
它不是一种功夫或技巧,而是一种智慧和生命的体验。
禅悟人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觉悟和认知,去看待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禅悟人生,就是在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
禅悟人生,就是在繁华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认知。
禅悟人生,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
我们需要摆脱那些虚假的自我,去寻找内心的平衡和自我超越。
只有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和面对人生。
禅悟人生,也需要我们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我们需要以一种平静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我们需要学会放下那些束缚我们的思维和情感,去迎接生活的变化和挑战。
禅悟人生,是一种境界和智慧。
它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去追寻,去感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领悟到禅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内心的平衡和自我超越。
- 1 -。
禅与人生境界PPT课件
2020年9月佛28日 教在思想和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适。 10
生命会为自己寻找出路
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的复兴,正处于蓄势 待发的临界状态。但当前佛教现状,远 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解脱的需求。 这里固然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积痼和欠 帐,但思维方法的转变,有助于我们走 出误区。
批判 关怀 适应
9
“人间佛教”在海峡两岸动使中国佛教走上现代化道路,在教 会組织、社会运动和文化事业上进入了多元化的 快速发展轨道。
在台湾和港澳地区,佛教已然成为强势宗教。
在大陆地区,从文革劫难中缓慢恢复起来的佛教 正在蓄势待发,在二十一世纪具有极大的发展空 间。
2020年9月28日
12
宗与教
宗教 Religion
旧版《辞海》对宗教一词的字面意义是“有 所宗以为教者也。”在汉字语源中,“宗教” 二字本不连用,但都具有现在意义上的宗教 意蕴。
宗——祖庙、祖先、宗族、 ↑向上,终极关怀
归向、尊崇、本源、派别。 神圣性根源
教——教化、教育、学说。
内证
宗门—直契佛心——顿
北端以北京为中心,
富集着现代中国的政 治资源;
南端数厦门为代表,
拥有改革开放所释放 的现代化资源。
长江像射向大海的箭, 追逐物质利益:由西向东流动
张弓扣弦,将箭搭至 寻求神圣意义:由东向西流动 最富有宗教神秘资源
的四川省会成都,差
基督教←藏传佛教←内地
不多囊括了汉传佛教
丛林精神
区域。
2020年9月28日
禅与人生智慧
禅与人生智慧禅是一种生命学说。
禅的宗旨在于建立一个行为参照系和构设一种人生境界。
它体现为个体伦常日用的心态体验,表露着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的人格理想。
它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意识。
禅有时也认为外在的现象世界虚空而内在的精神本质真实,实际上它关系的并非是物质与精神究竟何为本质的问题,而是一种人的自我解脱以及这种解脱的实际体验,是这种实际体验下所感受到的人生宇宙的终极真理。
禅以为“真如”是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源,是万有之中的真善美。
人们一旦能与真如相契,就能消除尘念、烦恼,达到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
禅并不去探求宇宙的本体秩序和自然的客观法则,而全力使人的本性与“真如佛性”的冥然契合。
真如佛性的内蕴也并非是对宇宙自然的针对和解说,主要在探索和建构一种理想人格,指示出一个与人生密切结合的理想境界。
铃木大拙就认为:“从伦理观点来说,我们可以把禅看作一种旨在重建我们性格的熏陶”(《禅与生活》)。
禅以为佛心不二,凡圣第一。
“即心即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僦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自性即佛,崇高的佛性就在人的自性之中,佛性就成为人心中的一种本性。
禅并不把人生看作虚幻,并不把个体本性看作荒诞,反而肯定它们的存在,只是要求一种“我与万物合而为一”的人格观念。
佛性,亦意译如来性、觉性、如来藏。
原指佛陀本性,后来就发展为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
这是中国佛教界对佛性的最一般的理解。
禅主张“人人皆有佛性”,《坛经》认为:“但识众生,即能成佛,若不识众生,觅佛万劫不得见也。
……离众生无佛心。
”强调了佛性人人本有,在成佛面前人人平等。
但因一切众生,无始至今,为杀盗淫妄,愚痴贪,迷却自性,像“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坛经》)。
所以虽有佛性,皆不能见。
修禅对于外境不能心有所染,凡夫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因心有执著,而不能自见本性,要由凡转圣,首先要破除妄执,无心于物,无意于事,一切修行,自在无为。
禅宗智慧就是三句话
禅宗智慧就是三句话
禅宗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人皆佛性,无念顿悟”,而且悟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如此便可净化心灵,提升境界。
用最通俗最直白的话来表述,就是三句话:
一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这是禅宗“天人本一”之大道。
在眼下名利风行的驱使下,终日奔波忙碌,身心疲惫不堪。
禅宗是一种回归本心的修行,其根本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安于现实,乐于日常,凡人皆可以本我之心实现人生的超越。
二是“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当今社会浮躁,生活喧嚣,都有功利之心,急于求成,很多吃饭成了不堪负重的工作和交际,睡觉也清净不下来。
禅宗名言有录:月影松涛含道趣,鸟语花香透禅机,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要活在当下,做在当下,想在当下,心放在当下。
三是“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好”。
这是讲一切皆空的人生境界。
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充分表达出禅宗“万物皆空”的智慧。
佛者,心也;心者,空也,学佛就是悟道,悟道就是怀空,此乃禅宗之真谛。
要想得开,放得下,就能吃得香,睡得甜。
禅悟人生的三种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生活的丰富。
大部分人一辈子劳劳碌碌都是为了追逐物质生活的丰富,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第二种就是更上一等的精神生活的丰富。
它已经超越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贪恋。
而是希望能自我实现,自己的潜能能够发挥出来,能够在各个领域之中有建树。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能够留下自己的,但是还有烦恼,还有生死的烦恼。
第三种更上一层楼的灵性生活得解脱。
像那些开悟的禅师一样,任何时候都是快乐无忧的。
因此,放下回归当下本自具足的智慧就是佛。
你不要认为说的那个禅师的境界很难达到,其实我们领悟了禅的智慧,真的肯放下,当下即是。
不要因为外部自我而淹没内部自我,要有弹性的生命。
降服自己的心是一切安乐的泉源,不降服自己的心,就会有烦恼和痛苦。
禅悟人生的行为体系呢?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要保持欢喜心,为什么?因为起烦恼心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
反而让我们失去善行,反而让内心失去了宁静。
如果这个事情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改变他呢?失火了就去救火呀。
我们也必须要能够消除招来苦难的心念,这些苦难和痛苦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都是自招的。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消除招感苦难的心念,并且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禅的智慧,佛的智慧。
降服自心是一切安乐的泉源,正如《金刚经》所说“三心不可得”,我们能够无忧无惧的活在当下,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从自己所有的念头解脱出来,练习不被自己的念头多困住,而不是尝试着去消除他们,这样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欢喜自在。
日本有个铁眼禅师发愿要刻印《大藏经》,经过了十年之久,筹足了资金不巧日本发生了水灾,带来了很多的饥荒。
他就把印经的钱全部去救济灾民。
第二次他又不屈不挠的筹钱印经,又遭遇了传染病的流行,他又把钱全部用来救助病苦。
然后又开始重新筹集资金,经过三次才终于把这部经书印成。
所以现在很多日本人还会告诫弟子们说:“铁眼禅师其实是刻了三套大藏经,前两套虽然没有形状,但比第三套更加的殊胜和庄严。
读禅悟人生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禅宗便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吸引着无数追求内心宁静和人生智慧的人们。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禅宗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六祖坛经》等禅宗经典,对禅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禅宗的核心理念禅宗认为,人生在世,烦恼无尽,而禅宗的修行便是帮助人们消除烦恼,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平和。
禅宗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即直接指向人的本性,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关键在于发现和回归自己的本性。
2.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禅宗认为,佛性本自具足,文字、语言只是辅助人们悟道的工具,过分依赖文字和语言反而会束缚人的本性。
3. 顿悟法门。
禅宗主张顿悟,认为修行者通过直接领悟,瞬间达到开悟的境界,而非循序渐进。
4. 修行在行。
禅宗强调修行不仅在禅堂,更在日常生活中,主张将禅的智慧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读禅悟人生的感悟1. 发现内心的宁静在阅读禅宗经典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内心的宁静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认知。
禅宗教导我们要放下执着,不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关注内心的感受。
当我们学会放下,内心的宁静便会油然而生。
2. 洞察人生的真谛禅宗认为,人生如梦,世间万物皆是过客。
通过阅读禅宗经典,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于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不要为过去的遗憾而懊悔,也不要为未来的未知而担忧,把握住每一个瞬间,便是人生的意义。
3. 学会包容与接纳禅宗强调“无我”,即放下自我,接纳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执着而与他人产生矛盾。
通过禅宗的修行,我学会了包容与接纳,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人的不足,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勇于面对困境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境。
禅宗教导我们要勇于面对困境,将困境视为成长的契机。
在困境中,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
禅悟人生经典句子
禅悟人生经典句子禅悟人生,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是一种领悟生命真谛的智慧。
禅悟人生经典句子,是古往今来哲人智者对生命、人生、人性的深刻思考和领悟的结晶,它们凝练着智慧的火花,激励着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们心灵的指南针,引领着人们走向内心的深处,找寻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修禅静坐,悟心灵本然”,这句话出自《禅宗文选》,它告诉我们,通过修禅静坐,可以使心灵得到平静,领悟内心的本然。
禅宗的修行方式,让人们能够摆脱外在的纷扰,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在内心的宁静中,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心是最好的药”,这是一句禅宗名言,它告诉我们,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最好的药物,可以治愈心灵的创伤,使人重获健康和活力。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内心的烦躁和不安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
而禅宗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修禅静坐,让内心得到平静,才能找到心灵的疗愈之道。
“放下执念,心即自在”,这句话出自《心经》,它告诉我们,只有放下执念,才能使内心得到解脱,才能使心灵得到自在。
人们常常因为执念而困扰,执念成为了人们内心的桎梏。
而禅宗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放下执念,才能使内心得到解脱,才能使心灵得到自在。
“行住坐卧,处处皆禅”,这是一句禅宗名言,它告诉我们,禅修不仅仅是在坐禅时进行,而是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禅宗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使内心得到平和与宁静,才能使心灵得到自在。
禅悟人生经典句子,是古往今来哲人智者对生命、人生、人性的深刻思考和领悟的结晶,它们凝练着智慧的火花,激励着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们心灵的指南针,引领着人们走向内心的深处,找寻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愿我们能够在禅悟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领悟生命的真谛,成就内心的自在与解脱。
禅学智慧深度解析
禅学智慧深度解析
禅学是一种源自于中国的佛教思想,主张通过静坐冥想、直接体验等方式来达到心灵的超越和自我觉醒。
禅学的智慧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人生哲学、修行方法、内在觉知等等。
以下是对禅学智慧的深度解析:
一、人生哲学
禅学强调“涅槃”,即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它认为,生命的本
质是空性,而痛苦则源于贪婪、憎恨和无明等三毒。
因此,禅学主张放下执念、抛弃欲望,从而摆脱痛苦的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二、修行方法
禅学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坐禅、行禅、禅宗艺术等。
其中,坐禅是最基本的修行方式,它强调通过端正的坐姿、深入的呼吸和内观觉知等方式来培养内在的平静和专注。
行禅则是在行走时保持专注和觉知,从而将禅学的境界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禅宗艺术则是通过绘画、书法、茶道等艺术形式,表达禅学的智慧和境界。
三、内在觉知
禅学强调内在觉知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对自己内心的观察和认识,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达到心灵的喜悦和平和。
因此,禅学推崇直接体验,强调抛弃概念和观念,直接感受自己的内在世界。
总之,禅学智慧的深度解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禅学的精髓,更能够启迪我们的人生观和修行方法,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生命境界和内在修养。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PPT+邱紫华
无凡无圣
处逆如顺
处顺如逆 以退为进 消除贪欲 淡泊名利 淡泊享乐 自得其乐
“平常心”就是随缘任运、自然而然、处 逆如顺、处顺如逆的人生态度。富了不摆阔;
得意不忘形;贫穷不卑贱;困境不烦恼。
雪峤圆信的诗句:“青山个个探头看,看
我庵中饮苦茶”。你身处贫困之中,依然能够Βιβλιοθήκη “苦中作乐” ,就是具有禅的境界的人!
1. “陋室空堂,当年笏(音:虎)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2.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里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膏梁:肥肉和 细粮,泛指美味的 饭菜。)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3.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妙理,非关文字。”不立文字就
是采用比喻、象征的方式,或者 说采用弯弯绕的方式表达思想情 感。这就叫做“绕路说禅”。
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 宝玉盘着腿,合着手,闭着眼,撅着嘴道:“讲来。”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又 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爱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 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 宝玉道:“有如三宝。” 黛玉听了这话,低头不语。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PPT+邱紫华共32页PPT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Thank you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本性禅,指中国独创的禅宗。
“宗”,指直契佛心,以与依靠佛陀经教入门并传授的“教”相区别。
禅宗在中国的产生,是佛教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出世的印度佛教在重视人文精神的中国土地上一次成功的文化移植。
随着大批知识精英加入佛教传播行列,开始用中国的社会伦理思想和思维方式改铸印度佛教,佛教逐渐走向入世、注重伦常日用和清通简要的道路。
在思想体系上,禅宗以大乘的般若空观和涅槃佛性论为理论基础,融合了中国儒家的心性论和老庄的自然主义态度。
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和世界的实相。
如铃木大拙所说,“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王雷泉等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这个奴役,是心灵自己设置的牢狱,即烦恼障和所知障,把完整的世界割裂成支离破碎,导致一叶障目、盲人摸象。
这种心结、心狱,按阿部正雄的分析,即人的自我疏离和焦虑,是人的局限性所固有的,阻碍我们对世界的真实认识。
《坛经·般若品》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菩提,是开悟的智慧。
禅宗直指人心,将出世的理想和境界,统统收摄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具的觉悟自性,通过般若智慧的修行而获得主体的自由。
顿悟在禅宗里有“迅速地体悟”、“不依固定修行阶次的体悟”和“不拘时间场合任运于平常生活中顿悟”这三层涵义,而禅宗的重点是在悟后如何重新面对人生和世界。
正如南泉普愿禅师所说“须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
”须向那边会了,即禅宗所说的顿悟,它解决宗教解脱的向上门问题。
却来这里行履,则开拓了面向社会现实的道德实践的向下门。
因此,超越的佛法必须落实在现实人生。
禅宗的根本任务就是如何在现实生命中动态地把握住超越的佛心佛性和内在的本心本性的终极合一。
由于禅宗的这一挑战,而深化了儒家的心性论,完成了沟通中国思想中的宗教解脱与哲学智慧的历史使命。
只有把握住禅宗向上和向下两门,才能理解禅为何在现代依然焕发异彩。
明心见性提升人生境界《坛经·行由品》开宗明义指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明心见性,是《坛经》的核心思想。
这段总纲性的话语有四个关键词,涵盖了全部《坛经》乃至整个禅宗的大意。
1. 菩提自性。
菩提,指觉悟的智慧;自性,指人人心中本来具有的佛性。
《坛经》标举菩提自性,从终极根源上指出生命的本质,也为主体指出达到最高价值的能力。
在终极意义上,我们凡夫生命的本质与至高无上的佛是统一的,并与终极存在的法界、真如融为一体。
在《坛经》中,“自性”一语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意义,不是为中观学所否认的自性。
中观学破斥的自性是指所谓恒一不变、实有独立、可以不依赖其它事物的关系而自在自有的事物。
2. 此心。
即人的日常之心。
心从本质上讲,指我人具足的佛性本来清净。
但本自清净的真心恰恰处在士农工商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七情六欲、是非烦恼所纠缠。
故心是烦恼与菩提、迷与悟、邪与正、妄与真、染与净的动态统一体。
大乘唯识学分析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五位百法,光是讲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就有五十一种,而在五十一个心所法中,烦恼心所即占二十六个。
凡夫由于迷失真性,处于无明状态,故需通过修行,用般若智慧除去妄心见真心。
故学佛不向外求,只要直指本心,藉妄修真,也就是即烦恼而成菩提、即生死而成涅槃、即世间而出世间,显发本来具足的觉性,就能成佛。
3. 用。
“但用此心”,用的是般若智慧。
禅宗“明心见性”的宗旨,关键在一切处所、一切时中,修般若行。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般若品〉)用智慧明心,用智慧见性,用智慧藉妄修真,用智慧直达心的本源。
“取”,是对现实世界的割裂和执着;“舍”,是对现实世界的逃离和放弃。
执着有,或者执着无,都是“住法”,都是“染著”。
用般若智慧,使心灵保持自由的通达状态,才能如实对应客观世界。
具体言之,就是以无念法门为核心的禅宗修道三纲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定慧品〉)4. 直了成佛。
指彻见自心之佛性,即达到终极本源的方法顿悟法门。
佛性与人的本性同一,本来清净,只因一向被妄念的浮云遮蔽,所以未能自悟。
因此,直截了当地明了心是生命升堕的枢纽,由主体的心来决定选择人生的凡圣、世界的净秽。
则现实生命的实践(途中)与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家舍),当下就在“直了”中得到统一。
所谓提升人生境界,即开佛的知见、见与佛齐;心包太虚、量周法界。
禅宗的主要思想是佛性本有,不假外求,解脱全凭自力。
因此,“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疑问品》。
有什么样的眼界,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
开佛知见须向那边会了佛的本义是觉悟者,佛的知见,就是佛的智慧。
何为佛的知见、何为众生知见,可从禅宗史上著名的风幡之争说起。
惠能至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众骇然。
”(《坛经·行由品》)论风动者,认为动是风之本性,幡看似在动,其实是风自动而已。
而论幡动者,则认为同样是风过,只见幡动而山石纹丝不动,可见是幡之本性能动。
其实,万法本闲,惟人自闹。
万事万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不能离开缘起法而孤立地偏执其中一个方面。
所谓“心动”,即落入分别心中,则风为能动,幡为所动,能所与心境截然对立,则成世间知见。
而惠能是以佛的知见观照实相,超出了能所对立的分别。
“风幡动还是心动”之辩,要与惠能接下来对印宗说“佛性是不二之法”联系起来考察。
“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可见,凡夫的世间知见,是对统一的主客观世界妄加分别;而智者的出世间知见,是超越思量分别,了达不二的实相。
如何了达不二之法?要认识完整的世界,必须使主体认识打破一切人为的分别,用统一的思维观照统一的世界。
惠能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题时,有大量独创性的发挥。
“摩诃”本义是大,在此阐发为“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即打破心灵的枷锁,使心中本具的觉悟自性向法界完全敞开,超越一切意识中人为分别的两极对立,如方圆大小、青黄赤白、上下长短、嗔喜、是非、善恶、头尾等“边畔”。
当心量定位在法界,则万法皆在自性的观照中。
法界,是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涵盖世间出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源和真理,也是佛果成就的世界。
在法界中,万事万物各有特殊性质而又处于统一的整体之中。
所谓“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在一切差别现象中显出统一的法性,每个个体所见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结为终极的空性;而法性则体现在差别的现象中,又从终极的空性展开一切现象。
般若的智慧,就是让我们定位在法界,同时法界之中事物又各有分齐,各有其质的规定性,又是个个的不相混乱。
这样,我们所经历的任何现象,所从事的任何事业,都不会妨碍法界之理,从而得到心灵的大自在。
当修行者的眼界与心量达到与佛等量齐观的境界,以“不取不舍,亦不染著”的智慧妙用,达到“去来自由,心体无滞”。
这个境界,即是“无有一法可得”,而又“一真一切真”的“真性自用”。
波罗蜜,通常译为“到彼岸”,惠能进一步解释为“离生灭”。
此岸是生灭无常的生死世间,彼岸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生灭从何而起?在于著境。
一旦落入相对的分别之中,就如同水里波浪一样,陷入生生灭灭的世间。
因此,离生灭,就是消除此岸与彼岸的分别,“如水常流通”,把世间永流不息的波浪都汇归到大海,就是永恒,就是彼岸。
七岁就出家的法达,自恃诵《法华经》三千部,对惠能心存傲慢。
惠能以法达的名字对他开导,说他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的念诵,何曾领悟经文的精神实质。
“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
”(《六祖坛经·机缘品》)佛法,有证法和教法。
一切佛经,无论深说、浅说,方便说、究竟说,都是帮助人进入唯悟乃至的实相。
佛经所指涉的真理是圆满统一的,故说“法即甚达”、“经本无疑”。
但人有愚智之分,故对佛经的理解有正疑深浅之别。
惠能在对法达的层层开导中,通过对《法华经》宗旨的阐发,提出禅宗几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首先,扣住佛之知见,把《法华经》的宗旨与禅宗的宗旨融会贯通,即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其次,区分佛之知见与众生知见。
众生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此即是世间。
佛之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此即是出世间。
第三,提出“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的重要思想。
凡夫处于迷时,借助善知识开导,以《法华经》帮助超凡入圣;悟道后则自度度人。
一切经教皆是佛为人而置,若把经教及仪式对象化,则反成解脱的障碍。
由此以《法华经》为喻,引申为“转物而不为物转”,道在流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由此可见,禅的智慧就是开佛知见。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
是时,众皆默然。
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
(《五灯会元》卷一)正法眼藏,即《法华经》所谓之“佛知见”,也指依彻见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内心之悟境。
拈花微笑的公案,表示禅宗不滞教门之文字语言,直接洞见心地了悟之意。
由此概括代表禅宗成熟期的思想特点:“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的智慧在通达,也体现在宗门和教下兼通。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坛经·般若品》)“心通”也称“宗通”,指佛教修行悟道的根源性、神圣性的本原;“说通”也称“教通”,指藉助语言文字和经典,把佛所悟到的法在人间传播。
无论是宗门还是教下,关键在于“通”,通就是通达、通透、流通。
即运用般若智慧,彻底打通在凡夫与佛、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菩提、教与宗、渐与顿之间的壁垒,如慧日般照亮众生的迷暗。
不离世间却来这边行履惠能用透彻的哲学智慧,指明理想的佛国世界,就在我们脚下的世界,要通过不懈的菩萨行实践,转变我们当下这个世界。
《坛经·般若品》开演“欲求见佛,但识众生”的原理,指出三藏十二部一切大小乘佛经,都是为众生而建立。
佛道必须在世间众生中流通,对此无相颂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既然佛性与本性同一,净土秽土亦在一心之转,西方净土在娑婆世界中成就,故“淤泥定生红莲”。
既然成佛的依据和理想境界皆在现实的人世,故“运水搬柴,无非妙道。
”生活世界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场,其自我修行的方法就是无念法门。
什么是无念?“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心不为任何形象、外境和名相所执著,这是精神的完全解放,如此才能使我们的生命与法界、众生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