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合集下载

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

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

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阐释马克思哲学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之一,是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哲学首先在欧洲兴起,并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这一哲学思想不仅对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哲学本身也提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思考。

那么,马克思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涉及到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之间的关系。

一、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源远流长,从十七世纪的莱布尼茨、康德到十八世纪的黑格尔、费尔巴哈、沃尔夫、席勒等轰轰烈烈的哲学名家,德国哲学影响着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

德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从认识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三个方面构成的三位一体,它注重世界的建构和这种建构的合理性,即追求一个总体的哲学系统。

其中,用一个单一原则来统摄整个世界观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流之一。

1.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被称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

莱布尼茨著名的单子论主张,万物皆生自单子,世界是由一切不同的单子以完美无缺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这个单子是不可分割的,是无限的,是理性和神智的原型和表征,同时也是构成个体和各种物体的最基本的单位。

2. 康德的“先验范畴”康德(Immanuel Kant)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反对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提出了先验范畴的概念。

康德认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依赖于先验范畴的,先验范畴是超越经验的,是人类理性活动的必然前提。

康德的“先验范畴”理论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派别。

3. 黑格尔的“合理与自由”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理论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时期,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合理与自由。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当然,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这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

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

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

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

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

同时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论文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论文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论文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紧密的源与流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康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和”实践观点”就直接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启示。

诚然,康德的认识论虽然具有先验唯心主义的倾向,但他的许多观点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启发作用,概括表现为:认识可以看作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康德既承认了认识来源于经验,又承认唯理主义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其能动性最主要表现在先验范畴对经验材料的整理上。

其次,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

康德的实践理性把人的尊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虽然康德所谓的实践,仅仅指的是道德实践,但马克思仍旧从中受到启发,他把实践扩展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之所在。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过渡者——费希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辩过程中,很少有人谈到费希特,但在理解评价马克思的立场和观点上,费希特显然是一个关键人物。

马克思非常熟悉费希特的立场、观点,并在他的一生中都保持着对费希特的兴趣。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特别是在《巴黎手稿》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极力主张的观点(对人类个体的理解)和费希特的“人类主体观”是十分接近的,显示出了他对人类有限性的理解。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意识到费希特的理论与他的关于人类有限性的特定观点是一致的,他甚至用费希特的语言来描述人,这就表明马克思明确地接受了费希特人类个体观的主要思路,即认为人类个体是有限的自然存在物,因而只能在改变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推进者——谢林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众所周知,恩格斯把他从谢林那里获得的观点与他本人对费尔巴哈的理解结合起来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我们在政治课上都学过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楼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个概念,楼主问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

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

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

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含义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11.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13.认识与实践相互关系原理;14.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1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关系原理;1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互关系原理;1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8.人的价值原理.。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自然也是阐释马克思哲学的主要参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弄清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理论来源;继承;发展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在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

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先河,他提出了星云假设,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的运动的问题。

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和的理论。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顶峰的巨大力量,他把历史看作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归根结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他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听黑格尔的课,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

两年后他开始转向了自然科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

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连续的、发展的、全面的和矛‎盾的。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和无‎矛盾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实质上都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正确的认识‎步骤是:物→感觉→精神(意识)或思维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唯物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

人的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片断‎(如感觉或概‎念)加以夸大,使之变成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⑴唯物主义有‎其社会阶级‎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的党性‎表现为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研究--以《路德维希·费尔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研究--以《路德维希·费尔巴
对于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德国的意识形态见解的对立 体现在:第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对现实的变革要求与德国 的意识形态见解的对现实的维护相对立,将德国的意识形 态见解理解为当时德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代表,即黑格尔哲 学。黑格尔维护普鲁士政府,反对革命;马克思代表劳动人 民,提倡通过实践改变人的非人处境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 变革。第二,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 的对立,体现在黑格尔的哲学立足于绝对精神,马克思的 哲学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将辩证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 辩证唯心主义相对立,将思维的辩证法改造成为现实物质 世界的辩证法。第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黑格尔 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相对立,体现在马克思将黑格尔的市民 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颠倒,反驳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古典 政治经济经济学,将人类的解放从政治解放引领到了经济 解放,确立了群众史观。
最后,“终结”也可以理解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中止,指 德国思辨哲学的完成。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退出 历史的舞台,德国古典哲学中止的地方是真正的科学的开 始,唯物主义本身没有被超越,而只是达到了彻底化而已, 马克思将作为认识自然界的原则唯物主义贯穿到了历史 领域中,从而将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了出来。
Theory Research
学 ★★ 理 ★★ 论
上和现实中都需要上升到意识形态。马克思哲学理论上发 展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和各国实践中产生的共产党和社 会主义国家,就是马克思哲学在发展中上升为意识形态的 表现。如果就意识形态利益的代表哲学而言,马克思哲学 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见解是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致力于把人从非人 的境况,即异化中解放出来,使人重新成为历史的目的,使 现实的人、感性的人、具体的人成为了历史的主体。德国哲 学是在近代资本社会的理性基础上构建的,这种理性是凌 驾于个人与自然之上的先验的存在,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认为是人类历史亘古不变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成为一个 永恒存在的、永远合理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是代表 意识形态利益的哲学观点的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十八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部分思想,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纠正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又正好反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正统一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发展一、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哲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他同人们的世界观、知识观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知识观等的理论表现形态。

而哲学是不断的继承与发展的,因此,每个时期哲学的思想和内容又不尽相同,而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活跃于德国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哲学。

它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康德为创始人、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第一个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人。

德国古典哲学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产生的。

当时西欧正经历着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腐朽的封建制度。

德国也面临着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但由于德国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不统一,新生的德国资产阶级极为软弱,它虽然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却缺乏勇气和力量去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统治,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改良。

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反映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化,它的理论往往是抽象的、思辨的。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和发展精神,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历史背景基础知识总结(3)

马克思主义历史背景基础知识总结(3)

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其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当时德国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夕,新生的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极为软弱。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达具有两重性。

它一方面用辩证法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实现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将其革命性包裹在抽象思辨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即使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亦远离现实,而用抽象的“人性”宣扬“全人类的爱”。

为新生的工业生产服务是当时哲学的重要历史任务,认识论、知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1724—1804)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并着重探讨了哲学基本问题。

他认为在认识外在世界之前,应当首先研究人的认识能力本身以及认识的可能性。

这种转变,被称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认为,哲学要成为一门可靠的学问,其判断必须既是先天的又是综合的。

他认为人的知识是由先天的知识形式和后天的感觉表象相结合而成,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就是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体现了他的认识论的二元论、不可知论的根本特征。

一方面,他承认在人之外有某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东西,即“自在之物”,知识的内容或材料来自感觉。

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们所得到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是纯主观的,不反映作为客体的“自在之物”。

“自在之物”在原则上是不能认识的,人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由“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心中产生的表象,即现象;而现象界却离不开人们的先天认识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意识自己的创造物。

这样康德就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人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现象界,从而把思维与存在割裂开来,陷入了不可知论。

“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或阶段。

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理论来源

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理论来源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理论来源三大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2.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6.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分别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立足点。

立足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各具其特点。

二者的辩证关系:a、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C、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他,就不能正确掌握唯物辩证法。

这一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我们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原因: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承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的真实原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澄清——重读《费尔巴哈论》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澄清——重读《费尔巴哈论》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澄清——重读《费尔巴哈论》摘要:19世纪下半年,资产阶级企图复活德国古典哲学来歪曲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迷惑无产阶级,党内思想一度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重新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也指出了与二者的根本不同。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渗透到工人运动内部,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影响最大的就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两个人,在此,恩格斯将马克思主义与二人的联系与区别做了重新阐释,重点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二者学说的不同。

一、恩格斯澄清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原因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有的著作中,只有《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并且这部著作出版较晚。

在恩格斯晚年,资产阶级处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无比尖锐,资产阶级不仅在政治上对无产阶级施压,而且企图利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残渣拼凑起来的折中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

(一)理论原因:德国古典哲学的复活19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爆发革命,巴黎公社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此时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随时有可能爆发,各国资产阶级为了镇压和反抗无产阶级运动高潮,他们不仅采取高压的政治措施,还意欲在思想上宣传资产阶级,进而麻痹无产阶级,以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为代表,以歪曲的形式复活了已经终结了的德国古典哲学。

(二)现实原因:指导新兴的工人政党19世纪40—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且在与巴枯宁、蒲鲁东和拉萨尔等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绝对胜利。

到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大都已经完成,无产阶级纷纷行动起来,为争取自身的利益不懈斗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补充:关于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Idealismus一词分别与Ideal和 Idee两词相关 与Ideal对应时,表示一种使理想成为现 实的追求,它以理想的东西为定向,为 理想所制约,热衷于不是按现实的意见, 而是按它“应该如何存在”的观点,对 看待现实性。



与Idee相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有 关。 在形而上学意义上,指认为理念才是真正的现实 性,感官只能认识它的影像。 在认识论意义上,认为我们知觉的时空世界中, 只能看到一个表面世界或现象界,在现象之后, 有一个我们无法认识的世界自身,或者是一种只 能在精神上思考的现实性。

写作背景:

1、当时思想家对唯物主义及费尔巴哈的误解 庸俗唯物主义者抹杀物质与意识的原则区别为二者 的关系就像胆汁与胆囊的关系,影响极坏,以至于 费尔巴哈拒绝将自己的哲学叫作唯物主义。
还有人认为费尔巴哈“相信人类进步”,承认 “理想的力量”,因而认为他是唯心主义者,错误 地看待费尔巴哈哲学的性质。
“世界是神创的,还是从来就有的?” 哲学家依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两大阵 营

2、完整、系统地阐发哲学基本问题
分两个层面: 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 意义:区分唯物与唯心两大阵营
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意义: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休谟、康德)
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节选

人的本质或上帝,我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 中,已经加以阐明。至于那异于人的本质。不 依靠人的本质的实体。亦即那不具人的本质、 人的特性、人的个性的实体,真正说来,不是 别的东西,就是自然。 人的信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这种依赖 感的对象,亦即人所依靠并且人也自己感觉到 依靠的那个东西,本来不是别的东西,就是自 然。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当然,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这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

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

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

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

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

同时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教材6页。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材39页。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B【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教材51页。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教材56页。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

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教材78-79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是德国古典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的⼀切变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具体思想起源19世纪西欧三⼤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思潮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思想家求索时代课题的尝试,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如,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等。

19世纪的三⼤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提供了⾃然科学前提。

从更⼴泛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不只这些,还有古希腊罗马哲学、⽂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条基本原则。

最早是由列宁提出来的,他在《共产主义》⼀⽂中批评匈⽛利共产党员库恩·贝拉时写道:“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产阶级专政:⽆产阶级专政是⽆产阶级⾰命的根本问题。

⽆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争》中明确提出⽆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切阶级差别的必然过渡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理论,其中是黑格尔的辨证唯心主义中的辨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并将其组合,统筹为辨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唯物主义是将历史社会作唯物主义的研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有一些著名的经济著作,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来源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

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

因此其主要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应该还包括世界文明文化思想的精髓!因为文明文化思想是可以继承的,楼主没说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因此除主要思想来源是以上三部分外,还应该包括世界文明文化思想的精髓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

马克思主义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分析黑格尔体系的矛盾,概括黑格尔体系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文章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与阶级实质,论述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学说,在有些人看来它是纯粹的矫揉造作,迂腐晦涩之物。

恩格斯则用其名言辩证地对其理论进行了逐层分析。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 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此言并非统治者的敲门砖,为国家机器寻求开脱。

他强调了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同时是必然的东西,因此有了“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的论断,进而表明了自己对国家存在的态度: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

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没有永恒的现实,但有永恒的不现实,因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所谓的必然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存在进化论,为什么社会性质在不断改变的原因,所以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故而得到了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经过恩格斯的剖析,在此处我们得到了反面命题。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事物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

绝对精神是能动的,它的运动从纯概念开始,然后“外化”为自然界,最后又回到绝对观念自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十八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部分思想,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纠正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又正好反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正统一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发展
一、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哲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他同人们的世界观、知识观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知识观等的理论表现形态。

而哲学是不断的继承与发展的,因此,每个时期哲学的思想和内容又不尽相同,而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活跃于德国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哲学。

它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康德为创始人、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第一个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人。

德国古典哲学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产生的。

当时西欧正经历着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腐朽的封建制度。

德国也面临着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但由于德国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不统一,新生的德国资产阶级极为软弱,它虽然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却缺乏勇气和力量去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统治,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改良。

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反映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化,它的理论往往是抽象的、思辨的。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和发展精神,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精神。

它既是哲学的历史精神,又是哲学的时代精神,贯穿于德国古典哲学之中,同时也对后来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变革,是人类认识史上优秀成果的综合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都是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这些先进的思潮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它们所提出而未解决的问题,又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以启迪,它们的失足之处也给马克思、恩格斯以鉴戒。

从社会根源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从理论来源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从而形成科学的、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可能总是永恒的、正确的,只有不断的发展、完善、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思想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与当时德国的社会状况和社会思潮是离不开的,他是对前人思想的总结和升华,是前人思想的发展。

而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源头之一,一方面,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

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之一,他为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继承,不是一味的照搬,引用,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也是黑格尔思想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这精髓,他又剔除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使其的辩正法具有唯物主义性质,因此
使辩证法成为正确的思想。

在克服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思辨形式的过程中,费尔巴哈的清醒的唯物主义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起了积极的影响。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马克思本人提供了前进的道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当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本原问题徘徊不定时,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在唯心主义占绝对统治地位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这使马克思主义仿佛找到了一条认识世界的坦途,因而恩格斯说“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热烈地影响了他。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而且还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

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部分思想时,并不是一味的全部照搬,而是有所继承和发展,他虽然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抛弃了辩正法中的唯心主义,并将唯心主义的辩正发改造成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在1843年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开始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批判,论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揭示了私有财产对政治国家的支配作用,并批判了黑格尔关于通过中介调和矛盾的理论,提出了关于矛盾类型的学说,这标着这,马克思对前者进行的改造。

另一方面,马克思虽然继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是抛弃了他的形而上学。

由于费尔巴哈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并在历史观上重新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即从抽象的人性、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历史。

马克思突破了抽象人性观点的界限,从实践出发来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指出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还改造着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1845年春,马克思写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彻底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精辟地、扼要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根本原理。

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类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唯物辩证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实践和认识、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加完善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德国古典哲学,虽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之一,但他和马克思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确实存在着继承与发展、基础与延续的关系,他们相辅相成,将正确的哲学思想,以不断发展的形式,延续下去,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盏闪亮的明灯。

参考文献:
[1]余源培,虞伟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M],1821年版.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294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年第一版.
[4]《辩证法研究》(上)[M],145页,孙正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