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与催化作用_参考答案剖析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问题1:实际工业上催化正反应、逆反应时为 什么往往选用不同的催化剂?
一、对某一催化反应进行正反应和进行逆反应的 操作条件(温度、压力、进料组成)往往会有很 大差别,这对催化剂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
二、对正反应或逆反应在进行中所引起的副反 应也是值得注意的,因为这些副反应会引起催 化剂性能变化。
催化作用改变反应历程而改变反应速度
催化作用改变反应历程而改变反应速度
CH3OH+O2=HCHO+2H2O
酸碱型及氧化还原型催化反应比较
比较项目
酸碱型催化反应
催化剂与反应物之 电子对的接受或电荷密度
间作用
的分布发生变化
反应物化学变化 非均裂或极化
4. 催化剂的寿命
1.2 催化反应及催化剂的分类
按催化反应系统物相的均一性进行分类
均相催化反应
非均相(又称多 相)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
均相催化反应是指 反应物和催化剂居 于同一相态中的反 应。
非均相催化反应是 指反应物和催化剂 居于不同相态的反 应。
酶催化反应同时 具有均相和非均 相反应的性质。
按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反应类型 加氢 脱氢 氧化
羰基化
聚合 卤化 裂解 水合 烷基化,异
常用催化剂
Ni,Pt,Pd,Cu,NiO,MoS2,WS2,Co(CN)63Cr2O3,Fe2O3,ZnO,Ni,Pd,Pt V2O3,MoO3,CuO,Co3O4,Ag,Pd,Pt,PdCl2 Co2(CO)8,Ni(CO)4,Fe(CO)3,PdCl(Pph3)3*,RhCl 2(CO)Pph3 CrO3,MoO2,TiCl4-Al(C2H5)3 AlCl3,FeCl3,CuCl2,HgCl2 SiO2-Al2O3,SiO2-MgO,沸石分子筛,活性白土 H2SO4,H3PO4,HgSO4,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 H3PO4/硅藻土,AlCl3,BF3,SiO2-Al2O3,沸石分
考点05 催化剂(解析版)
1.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答案】C2.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 使用催化剂不会增加产物的量C. 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需要催化剂D. 不同的反应选择的催化剂可能不同【答案】A【解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产物的量;不同的反应选择的催化剂可能不同。
本题选A。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D.电解水时,往水中加少量NaOH,可使电解速率明显加快,所以NaOH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解析】在电解水时,加少量NaOH,可增大水中离子浓度,增强水的导电性,NaOH并没有改变反应机理,故不是催化剂。
另外,有些反应是不需要催化剂的,如中和反应等,所以答案选B。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答案】A5.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但是反应的热效应不变,错误。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思考题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催化反应的反应热、活化能是否与非催化反应的相同?为什么?(1)不改变反应热:因为催化剂只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来降低活化能,而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是由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体系中的相对能位来决定,反应物与产物的结构确定了它们的相对能位,即不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焓,因此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
(2)降低活化能:因为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使反应沿着一条更容易进行的途径进行。
2.催化剂能否改变化学平衡?不会改变,因为反应终了时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不会影响反应体系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状态函数,决定于过程的始态与终态,与过程无关),因而也不会影响平衡常数K。
3.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的含义是什么?(1)活性定义:一般,指定条件下(压力、温度)一定量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来衡量)。
对于反应其反应速率为(2)选择性定义:当反应可以按照热力学上几个可能的方向进行时,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加速其中的某一反应。
4.影响催化剂的寿命的因素有哪些?①化学稳定性:化学组成与化学状态稳定,活性组分与助剂不反应与流失;②耐热稳定性:不烧结、微晶长大和晶相变化;③抗毒稳定性:抗吸附活性毒物失活;④机械稳定性:抗磨损率、压碎强度、抗热冲击。
决定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破碎和磨损5.载体在催化剂中的作用是什么?①分散活性组分:提供大表面和孔隙结构、节省活性组分、提高抗中毒能力、提高抗烧结能力(热量散发和移去)、提高机械强度(粘结剂)②提供催化活性(双功能催化剂)③调变活性相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大小6.结构型助剂与调变型助剂有何区别?结构性助剂:通过对载体和活性组分的结构作用,主要是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调变型助剂: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剂的选择性7.一个好的工业催化剂应满足哪些条件?(1)高活性:缓和的反应条件 低压、低温、高空速、大处理量 降低装置造价 降低操作费用 提高过程经济性 (2)稳定性好:长寿命、使用时间长 活性下降慢 抗烧结、中毒、结焦、污染能力强 降低催化剂费用提高过程经济性8.何为转化率、收率和比活性?如何计算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1)转化率:已经转化的物料量占总进料量的比例大小产率:生成的目的产物量占反应物初始总量的比例选择性: 目的产物占总产物的比例(m%, mol%)9.固体催化剂按导电性分为几类?每类催化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导体、半导体与绝缘体第二章 与 第三章1.说明吸附热、吸附活化能、脱附活化能随表面覆盖度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并画出变化关系图。
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催化原理是化学工程和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示例,这些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催化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习题一: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
它通过提供一种能量较低的反应途径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
习题二:请解释什么是催化剂的中毒现象。
催化剂的中毒是指某些物质与催化剂表面发生不可逆的吸附,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的现象。
这些物质被称为毒物,它们可能堵塞催化剂的活性位点,阻碍反应物的吸附和反应。
习题三:描述催化剂的再生过程。
催化剂的再生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催化剂表面的毒物或其他沉积物,恢复催化剂活性的过程。
常见的方法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或压力变化等。
习题四:解释什么是催化选择性。
催化选择性是指催化剂在催化某一特定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地促进目标反应的进行,同时抑制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产物的纯度和反应的经济性。
习题五:简述催化剂的分类。
催化剂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均相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在同一相中,通常是溶液中的催化剂。
2. 多相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在不同相中,例如固体催化剂与气体或液体反应物。
3. 生物催化剂:如酶,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习题六:讨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 浸渍法:将活性组分溶液浸渍到载体上,然后干燥和焙烧。
2. 共沉淀法:将活性组分和载体的前驱体混合,通过沉淀反应形成固体催化剂。
3. 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形成均匀分布的活性组分和载体的复合材料。
习题七:描述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可能包括:1. 物理失活:如催化剂颗粒的磨损或烧结。
2. 化学失活:如催化剂表面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活性位点的丧失。
考点08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解析版)
一.选择题1.(2018•襄阳)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答案】A。
2.(2018秋•东安县校级期末)如图图象正确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C.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水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D.燃烧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解析】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图象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随着反应的发生,二氧化锰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反应结束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再改变,错误;C、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的发生,生成水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反应结束,但一开始溶液中就有水,故图象错误;D、燃烧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集气瓶中的氧气不断的被消耗掉,当氧气浓度较低的时候,燃烧就结束了,因此氧气不能完全消耗掉,正确;【答案】D。
3.(2018秋•新吴区校级月考)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A.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质量减少D.质量增加【答案】A。
4.(2018秋•小店区校级月考)a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其中氯酸钾的质量相等。
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因a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b为固体氯酸钾,由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a反应快,时间短;a中混有二氧化锰,且氯酸钾的质量相等,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显然只有D符合【答案】D。
5.(2018秋•荣昌区校级月考)如图为制氧气的装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或者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B.不使用催化剂该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答案】A。
(完整word版)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复习总结
催化剂的作用的特征有哪些?催化剂能否改变化学平衡?(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2)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4)催化剂的寿命。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其自身并不进入反应的产物,在理想的情况下不为反应所改变。
但在实际过程中不能无限制的使用,催化剂经过多次使用后会失活。
催化剂如何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根本不同的。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路线,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作用可分为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两种。
如果催化剂和反应物同处于气态或液态,即为均相催化。
若催化剂为固态物质,反应物是气态或液态时,即称为非均相催化。
在均相催化中,催化剂跟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通常结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物即活化络合物。
这一过程的活化能通常比较低,因此反应速率快,然后中间物又跟另一反应物迅速作用(活化能也较低)生成最终产物,并再生出催化剂。
该过程可表示为:A+B=AB(慢)A+C=AC(快)AC+B=AB+C(快)式中A、B为反应物,AB为产物,C为催化剂。
由于反应的途径发生了改变,将一步进行的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两步反应的活化能之和也远比一步反应的低。
该理论被称为“中间产物理论”。
在非均相催化过程中,催化剂是固体物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存在一些能吸附反应物分子的特别活跃中心,称为活化中心。
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形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从而降低了原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能迅速进行。
催化剂表面积越大,其催化活性越高。
因此催化剂通常被做成细颗粒状或将其附载在多孔载体上。
许多工业生产中都使用了这种非均相催化剂,如石油裂化,合成氨等,使用大量的金属氧化物固体催化剂。
该理论称为“活化中心理论”。
催化剂可以同样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
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
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现象。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一、催化剂的特性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二、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1.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2.催化剂能与反应物形成中间产物,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3.催化剂能吸附反应物或产物,从而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
三、催化作用的应用1.合成反应:如合成氨、聚合反应等。
2.分解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分解等。
3.置换反应:如硫酸铜与铁反应等。
4.氧化还原反应:如汽车尾气净化、燃料电池等。
四、催化作用的影响因素1.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
2.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用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3.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浓度等反应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催化效果。
五、催化作用的研究方法1.动力学方法:通过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探讨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
2.催化剂表征方法:如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等。
3.反应机理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催化反应的具体途径。
六、催化作用在工业中的应用1.化工生产:如合成氨、炼油、制化学品等。
2.环境保护:如汽车尾气净化、废水处理等。
3.能源转换:如燃料电池、煤的催化转化等。
七、催化作用的未来发展趋势1.绿色催化:开发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实现绿色化学反应。
2.纳米催化:利用纳米技术,研制高性能催化剂。
3.生物催化:研究生物催化剂,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等领域。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考化学知识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中考化学知识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注意
①催化剂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或减慢的含义
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的,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剂做催化剂。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_参考答案
1、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不能改变反应的热力学平衡位置,且自身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
2、催化剂活性、表示方法(1)活性定义:一般,指定条件下(压力、温度)一定量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来衡量)。
(2)表示方法:对于反应, ,速率3、催化剂选择性、表示方法(1)定义:当反应可以按照热力学上几个可能的方向进行时,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加速其中的某一反应。
4、载体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8①分散作用,增大表面积,分散活性组分;②稳定化作用,防止活性组分熔化或者再结晶;③支撑作用,使催化剂具备一定机械强度,不易破损;④传热和稀释作用,能及时移走热量,提高热稳定性;⑤助催化作用,某些载体能对活性组分发生诱导作用,协助活性组分发生催化作用。
5、催化剂选择考虑因素:选择性>寿命>活性>价格工业催化剂:6、催化剂一般组成1)活性组份或称主催化剂2)载体或基质3)助催化剂7.催化剂分类按物相均一性:均相催化、多相催化、酶催化按作用机理:氧化还原催化,酸碱催化(离子型机理,生成正碳离子或负碳离子)配位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发生配位作用而使反应物活化。
按反应类型分类:加氢、脱氢、部分氧化、完全氧化、水煤气、合成气、酸催化、氯氧化、羰基化、聚合8、多相催化反应的过程步骤可分为哪几步?实质上可分为几步?(1)外扩散—扩散—化学吸附—表面反应—脱附—扩散—外扩散(2)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过程9、吸附是如何定义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本质不同是什么?吸附:气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固体表面上气体的浓度高于气相主体浓度的现象。
固体表面吸附:物理吸附:作用力:van der Waals力静电力: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分子间的静电吸引力诱导力:容易极化的分子被极性分子诱导产生的诱导偶极子和永久偶极子之间的作用力色散力:原子电子密度的瞬时诱导邻近原子产生偶极而致的两个瞬时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吸附:作用力:价键力,形成化学键本质:二者不同在于其作用力不同,前者为德华力,后者为化学键力,因此吸附形成的吸附物种也不同,而且吸附过程也不同等诸多不同。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第二章_催化剂的表面吸附和孔内扩散
CH4 + 2M—— CH3M + HM 缔合吸附: 具有电子或者孤对电子的分子不先解离即可发生吸附
21
缔合与解离吸附并存:
吸附强度规律: 炔烃 > 双烯烃 > 烯烃 > 烷烃
O2 > C2H2 > C2H4 > CO> H2 > CO2 > N2
22
2.2.2. 化学吸附态
吸附态:分子或原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时的 化学状态、电子结构及几何构型 实验检测方法: 红外光谱 俄歇电子能谱 低能电子衍射谱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X-射线光电能谱 紫外光电子能谱 表观电位能谱 场离子发射及质谱 闪脱附技术等
A+
B A+ B
A+
B A+
金属表面示意图
离子型晶体的表面示意图
9
温度对物理、化学吸附的影响
吸 附 量
4 1
物理吸附
2
化学吸附
3
化学脱附
温度
10
2.1.3 化学吸附位能
氢分子在Ni表面由物理吸附转为化学吸附示意图
H H H H H H H H H
Ni
Ni
Ni
Ni
Ni
Ni
H
H
H
H
Ni
Ni
Ni
32
烯烃与面心立方金属 [100]晶面原子成键类型。
33
2、金属氧化物表面
A、烯烃作为电子给体吸附在正离子上。
B、比在金属上的化学吸附要弱(主要是金属离 子的电子反馈能力比金属弱)。 C、烯烃的各种吸附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能发生双键异构化、顺反异构化、氢同 位素交换等反应。
34
五、炔烃的化学吸附态
第三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_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4. 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及其催化作用
概述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组成:常为复合氧化物(Complex oxides),
即多组分氧化物。 VO5-MoO3,Bi2O3-MoO3,TiO2-V2O5-P2O5,V2O5MoO3-Al2O3,MoO3-Bi2O3-Fe2O3-CoO-K2O-P2O5-SiO2 (即7组分的代号为C14的第三代生产丙烯腈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
(2)钙钛矿结构 这是一类化合物,其晶格结构类似于矿物CaTiO3,是可用 通式ABO3表示的氧化物。A是一个大的阳离子,B是一个 小的阳离子。在高温下钙钛矿型结构的单位晶胞为正立方 体,A位于晶胞的中心,B位于正立方体顶点。此中A的配 位数为12,B的配位数为6.
结构要求: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
任何稳定的化合物,必须满足化学价态的平衡。当晶格中
发生高价离子取代低价离子时,就要结合高价离子和因取 代而需要的晶格阳离子空位以满足这种要求。例如Fe3O4的 Fe离子,若按γ-Fe2O3中的电价平衡,晶体中有8/3的Fe3+, 1/3的阳离子空穴。阳离子一般小于阴离子。可以书写成
组分中至少有一种是过渡金属氧化物。组分与组分之间可
能相互作用,作用的情况常因条件而异。复合氧化物系常 是多相共存,如Bi2O3-MoO3,就有α、β和γ相。有活性相 概念。它们的结构十分复杂,有固溶体,有杂多酸,有混 晶等。
概述
金属催化剂作用和功能
有的组分是主催化剂,有的为助催化剂或者载体。主催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剂作用
硫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一般是其氧化物母体先经高温
熔烧,形成所需要的结构后,再在还原气氛下硫化。硫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_参考答案
催化剂与催化作⽤_参考答案1、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反应的热⼒学平衡位置,且⾃⾝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
2、催化剂活性、表⽰⽅法(1)活性定义:⼀般,指定条件下(压⼒、温度)⼀定量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来衡量)。
(2)表⽰⽅法:对于反应, ,速率3、催化剂选择性、表⽰⽅法(1)定义:当反应可以按照热⼒学上⼏个可能的⽅向进⾏时,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加速其中的某⼀反应。
4、载体具有哪些功能和作⽤?8①分散作⽤,增⼤表⾯积,分散活性组分;②稳定化作⽤,防⽌活性组分熔化或者再结晶;③⽀撑作⽤,使催化剂具备⼀定机械强度,不易破损;④传热和稀释作⽤,能及时移⾛热量,提⾼热稳定性;⑤助催化作⽤,某些载体能对活性组分发⽣诱导作⽤,协助活性组分发⽣催化作⽤。
5、催化剂选择考虑因素:选择性>寿命>活性>价格⼯业催化剂:6、催化剂⼀般组成1)活性组份或称主催化剂2)载体或基质3)助催化剂7.催化剂分类按物相均⼀性:均相催化、多相催化、酶催化按作⽤机理:氧化还原催化,酸碱催化(离⼦型机理,⽣成正碳离⼦或负碳离⼦)配位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发⽣配位作⽤⽽使反应物活化。
按反应类型分类:加氢、脱氢、部分氧化、完全氧化、⽔煤⽓、合成⽓、酸催化、氯氧化、羰基化、聚合8、多相催化反应的过程步骤可分为哪⼏步?实质上可分为⼏步?(1)外扩散—内扩散—化学吸附—表⾯反应—脱附—内扩散—外扩散(2)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过程9、吸附是如何定义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本质不同是什么?吸附:⽓体与固体表⾯接触时,固体表⾯上⽓体的浓度⾼于⽓相主体浓度的现象。
固体表⾯吸附:物理吸附:作⽤⼒:van der Waals⼒静电⼒: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分⼦间的静电吸引⼒诱导⼒:容易极化的分⼦被极性分⼦诱导产⽣的诱导偶极⼦和永久偶极⼦之间的作⽤⼒⾊散⼒:原⼦内电⼦密度的瞬时诱导邻近原⼦产⽣偶极⽽致的两个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作⽤⼒化学吸附:作⽤⼒:价键⼒,形成化学键本质:⼆者不同在于其作⽤⼒不同,前者为范德华⼒,后者为化学键⼒,因此吸附形成的吸附物种也不同,⽽且吸附过程也不同等诸多不同。
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催化原理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学习催化原理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的详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催化剂是指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反应结束时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是因为它们能够与反应物发生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物的构型和能量分布,从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2. 请解释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
催化剂的选择性指的是在多个可能的反应路径中,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促使某一特定反应发生,而不发生其他副反应。
这是因为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特定的反应路径被选择。
催化剂的活性指的是催化剂促进反应的能力。
活性取决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表面特征。
高活性的催化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实现高效的反应,从而节约能源和资源。
3. 请解释催化剂的中毒现象。
催化剂的中毒现象指的是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活的现象。
中毒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种主要原因是催化剂表面被吸附的杂质或反应物所占据,导致活性位点被阻塞或破坏。
催化剂的中毒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或完全停止,需要进行催化剂的再生或更换。
4. 请解释催化剂的选择性中毒现象。
催化剂的选择性中毒现象指的是在催化剂选择性降低或失活的现象。
选择性中毒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希望的反应路径被选择,或者是催化剂被吸附的杂质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导致选择性发生变化。
5. 请解释催化剂的活性中毒现象。
催化剂的活性中毒现象指的是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活的现象。
活性中毒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活性位点的损坏或阻塞,或者是催化剂表面被吸附的杂质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导致活性降低。
工业催化原理—作业汇总(含答案)
第一章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1、简述催化剂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①催化剂存在与否不影响△Gθ的数值,只能加速一个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②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得以实现的;③催化剂对加速反应具有选择性。
2、1-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所用催化剂为MoO3/BiO3混合氧化物,反应由下列各步组成(1)CH3-CH2-CH=CH2+2Mo6++O2—→CH2=CH—CH=CH2+2Mo5++H20(2)2Bi3++2Mo5+→2Bi2++2Mo6+(3)2Bi2++1/202→2Bi3++02—总反应为CH3-CH2-CH=CH2+1/202→CH2=CH-CH=CH2+H20试画出催化循环图。
CH3-CH2—CH=CH2Bi3、合成氨催化剂中含有Fe3O4、Al2O3和K20,解释催化剂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Fe3O4:主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组成,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Al2O3:构型助催化剂,减缓微晶增长速度,使催化剂寿命长达数年K20:调变型助催化剂,使铁催化剂逸出功降低,使其活性提高第二章催化剂的表面吸附和孔内扩散1、若混合气体A和B2在表面上发生竞争吸附,其中A为单活性吸附,B2为解离吸附:A+B2+3*→A*+2B *,A和B2的气相分压分别为p A和p B。
吸附平衡常数为k A和k B。
求吸附达到平衡后A的覆盖率θA和B的覆盖率θB.解:对于气体A:吸附速率v aA=k aA P A(1—θA—θB);脱附速率v dA=k dAθA平衡时:v aA=v dA ,即θA=(k aA/k dA)P A(1—θA—θB)=k A·k B(1—θA—θB)对于气体B:吸附速率v aB=k aB P B(1—θA-θB)2;脱附速率v dB=k dBθB2平衡时:v aB=v dB ,即θ2= k B P B(1—θA—θB)2。
催化化学 系统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催化作用的定义:答:“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但它本身并不因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消耗,它也不会改变反应的最终热力学平衡位置。
2从催化作用的定义中可得出哪些结论:答:催化作用的定义可体现如下内函:一、催化剂只加速热力学可行的反应;二、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三、k正与k逆有相同倍数增加;(注:上面讨论的催化剂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是指对一平衡体系或接近平衡体系时,催化剂以同样倍数提高正逆方向反应速率常数,在远离平衡时,催化剂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当然是不同的。
)四、改变反应历程;五、降低了反应活化能3催化剂成分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答:催化剂成分主要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三部分构成,它们所起作用分别描述如下:(1)、活性组分(active components)活性组分对催化剂的活性起着主要作用,没有它,催化反应几乎不发生。
构成活性组分的主要有:金属、半导体氧化物和硫化物、绝缘体氧化物和硫化物等。
(2)、载体(support or carrier)载体有多种功能,如高表面积、多孔性、稳定性、双功能活性和活性组分的调变以及改进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等。
最重要的功能是分散活性组分,作为活性组分的基底,使活性组分保持高的表面积。
常用的载体材料主要为高熔点氧化物、粘土和活性炭等。
(3)、助催化剂(promoter)助催化剂本身对某一反应没有活性或活性很小,但加入它后(加入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 %),能使催化剂具有所期望的活性、选择性或稳定性。
加入助催化剂或者是为了帮助载体或者为了帮助活性组分帮助载体:帮助控制载体的稳定性、抑制不希望有的活性、获得双功能的活性等;帮助活性组分:对活性组分的助催化剂可能是结构的或电子的。
4转换频率(Turnover Frequency)的定义是什么?答:单位时间内单位活性位上转化反应分子(底物)的数目.5活性位(active site)的定义是什么?答:在催化剂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那部分原子或原子集团。
第28天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28天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学习要点]1.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2.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之间的关系。
[家教点窍]1.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
3.对催化剂的说明:(1)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不是加快反应速度。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而不是性质不变。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典型例题]例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各种不同说法:①催化剂有催化作用;②催化剂可加快自身的反应速度;③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④催化剂也称为触媒;⑤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⑥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自智周万物并不参与反应,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只有①④ (D)②③⑥解析初中化学中,常常将有氧化作用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有催化作用的物质称为催化剂,还有还原剂、腐鉵剂、致冷剂、干燥剂、指示剂和溶剂等。
所以正确。
催化剂的作用“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而且反应速度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情况,而不单纯指“加快反应速度”所以错误,而正确。
催化剂的概念中所说“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意味着催化剂本身“不参加反应”,事实上,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通常是参与反应的,如:催化剂A在B和C反应生成BC时的作用可表示为B+A→BA,BA+C→BC+A,这一整个过程也−−→BC。
因为催化剂往往参与反应,根据上面的示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反可表示为B+C A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物理性质却可能有所改变,所以,③、⑥错误,催化剂在生产和科研领域中也称为触媒,有时还叫做接触剂,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答案 (B)[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反应速度一定加快(B)不使用催化剂反应不能进行(C)催化剂可以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一切性质都不改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含氧化合物都能得到氧气(B)氯酸钾里如不加入二氧化锰,加热后不能得到氧气(C)氯酸钾里如不加入二氧化锰,加热后,生成的氧气较少(D)单独加热氯酸钾也能得到氧气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它能对化学反应比较缓慢的物质起催化作用(B)实验室也可用高锰酸钾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迅速制氧气(C)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也能很快放出氧气(D)二氧化锰只能作催化剂4.对于催化剂来说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质量与物理性质 (B)质量与化学性质(C)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D)质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叫催化剂(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D)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称之为质量守恒定律6.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干燥生成的氧气(B)使氧气的生成量增加(C)提高氧气的纯度(D)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7.某化学反应分两步进行,(a)X+Y →Z+W ,(B)W →X+H 。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CH3OH+O2=HCHO+2H2O
反应产物具有选择性的主要原 因仍然是由于催化剂可以显著 降低主反应的活化能,而副反 应活化能的降低则不明显
甲醇氧化反应的不 同能垒变化示意图
催化作用的特征(4)
-催化剂的寿命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其自身不进入 反应的产物,在理想的情况下不为反应所改变。 • 催化剂在参与反应过程中,先与反应物生成某 种不稳定的活性中间络合物,再继续反应生成 产物,催化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催化剂象这 样不断循环起作用。一定量的催化剂可以使大 量的反应物转化为大量的产物。 • 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并不能无限期地使用, 在长期的反应条件下和化学作用下,会发生不 可逆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晶相变化、晶粒分散 度的变化、组分的流失等,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实例
反应物 催化剂及反应条件 产物 Rh/Pt/SiO2,573K,7×105Pa Cu-Zn-O,Zn-Cr-O,573K, 1.0133×107~ 2.0266×107Pa 乙醇 甲醇
Rh络合物,473~573K, 5.0665×107~ 3.0399×108Pa CO+H2
• 多相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与反应物分子分散 于不同相中的催化剂,它与反应物之间存在相 界面,相应的催化反应称为多相催化反应。 • 均相催化剂:指反应过程中与反应物分子分散 于同一相中的催化剂,相应的催化反应称为均 相催化反应。 • 酶催化剂:酶是胶体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其催 化反应具有均相催化反应和多相催化反应的特 点:淀粉酶使淀粉水解成糊精:淀粉酶均匀分 散在水溶液中(均相),但是反应却是从淀粉 在淀粉酶表面上的积聚多相)开始的
载体
• 载体是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剂、支撑体,是 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将活性组分、助催化剂 负载于载体上所制得的催化剂,称为负载型催 化剂。 • 载体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可划分为低比表 面和高比表面两大类。 • 载体关系到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热稳定性、 机械强度,也关系到催化过程的传质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不能改变反应的热力学平衡位置,且自身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
2、催化剂活性、表示方法(1)活性定义:一般,指定条件下(压力、温度)一定量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来衡量)。
(2)表示方法:对于反应, ,速率3、催化剂选择性、表示方法(1)定义:当反应可以按照热力学上几个可能的方向进行时,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加速其中的某一反应。
4、载体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8①分散作用,增大表面积,分散活性组分;②稳定化作用,防止活性组分熔化或者再结晶;③支撑作用,使催化剂具备一定机械强度,不易破损;④传热和稀释作用,能及时移走热量,提高热稳定性;⑤助催化作用,某些载体能对活性组分发生诱导作用,协助活性组分发生催化作用。
5、催化剂选择考虑因素:选择性>寿命>活性>价格工业催化剂:6、催化剂一般组成1)活性组份或称主催化剂2)载体或基质3)助催化剂7.催化剂分类按物相均一性:均相催化、多相催化、酶催化按作用机理:氧化还原催化,酸碱催化(离子型机理,生成正碳离子或负碳离子)配位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发生配位作用而使反应物活化。
按反应类型分类:加氢、脱氢、部分氧化、完全氧化、水煤气、合成气、酸催化、氯氧化、羰基化、聚合8、多相催化反应的过程步骤可分为哪几步?实质上可分为几步?(1)外扩散—内扩散—化学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内扩散—外扩散(2)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过程9、吸附是如何定义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本质不同是什么?吸附:气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固体表面上气体的浓度高于气相主体浓度的现象。
固体表面吸附:物理吸附:作用力:van der Waals力静电力: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分子间的静电吸引力诱导力:容易极化的分子被极性分子诱导产生的诱导偶极子和永久偶极子之间的作用力色散力:原子内电子密度的瞬时诱导邻近原子产生偶极而致的两个瞬时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吸附:作用力:价键力,形成化学键本质:二者不同在于其作用力不同,前者为范德华力,后者为化学键力,因此吸附形成的吸附物种也不同,而且吸附过程也不同等诸多不同。
10.催化剂的孔结构参数包括1)密度ρ=m/v V=V隙+V孔+V真堆密度:ρ堆=m/v 颗粒密度:ρP=m/(V-V隙)=m/(V孔+V真or骨架)真密度(骨架密度):ρ骨架=m/(V堆-(V孔+V隙)) 视密度:ρ视=m/(V堆-(V孔+V隙))2)比孔容在体积为V的容器中装满重量为W的催化剂颗粒或粉末,抽真空后,充入氦气,测定出充入氦的体积VHe,即:容器内除去催化剂骨架体积以外的所有空间体积。
然后,将氦抽出,并在常压下充入汞,测定出充入汞的体积VHg,即:除去催化剂骨架体积和颗粒中的孔隙体积以后容器中剩余的体积。
也就是说,催化剂的孔容:V孔=VHe-VHg3)孔隙率4)平均孔径 5)孔径分布 6)孔的形状与连通性11、为何说Langmuir吸附为理想吸附?基本假设是什么?模型假设:①吸附表面均匀,各吸附中心能量相同;②吸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③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分子与吸附中心碰撞进行吸附,一个分子只占据一个吸附中心;④在一定条件下,吸附与脱附可建立动态平衡。
12.扩散类型(1)扩散定义:分子通过随机运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传播的现象。
①常规扩散(容积扩散)多孔固体介质的孔径≥100nm;孔径尺寸大小> 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间碰撞几率> 分子与孔道壁的碰撞几率;扩散阻力主要为分子之间的碰撞。
②克努森(Knudsen)扩散多孔固体介质的孔径≤100nm;孔径尺寸< 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间碰撞几率< 分子与孔壁的碰撞几率;扩散阻力主要为分子与孔壁的碰撞。
③构型扩散沸石微孔尺寸与扩散分子尺寸接近,分子尺寸的微小变化可使扩散系数显著改变。
(孔径<1.5nm)扩散阻力与分子形状、临界尺寸、分子与孔壁的相互作用、分子的旋转和扭转等多种因素有关。
④表面扩散13.固体表面性质固体表面的原子:存在自由价,表面不饱和位,具有趋向于饱和的性质;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自由价相互作用;固体表面自由能减小固体表面自由能:处于平衡态的凝聚物质,其形状倾向于具有尽可能小的表面积,使表面自由能趋向于最小固体表面的吸附:自发过程,表面自由能减小(吸附的推动力)14.各类化合物在不同固体表面的吸附态(1)氢的吸附态:(2)氧的吸附态:负离子态:O2-*, O2 2-*, O-*, O2-*,分子氧:O2*,不稳定的O3-*(3)氮的吸附态:二位吸附和多核吸附,低温:二位吸附(4)CO的吸附态:线形结构、键合、桥式结构、孪生吸附(5)烃类的吸附态:饱和烃(CH4):解离吸附、不饱和烃:非解离吸附为主15、催化剂的比表面测定有哪些实验方法?(1) BET法测比表面积1)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依据BET提出的多层吸附理论以及BET吸附等温曲线进行测定和计算的。
利用BET方程进行作图,采用试验采集数据并利用图解法进行计算。
2)最常用的方法:N2吸附法3) BET理论假设:固体表面均匀;吸附脱附不受周围分子影响;由于范德华力,不一定第一层吸满后才发生多层吸附。
(2)色谱法测定比表面积色谱法测定比表面积时载气一般采用He或H2,用N2做吸附质,吸附在液氮温度下进行。
16.金属催化剂的特性多为d区元素(IB,VIB,VIIB,VIII族元素)外层:1~2个S电子,次外层1~10个d电子未成对的d轨道,可以被S电子或p电子配对,形成化学吸附特征:1)裸露的表面,配位不饱和,亚稳状态2)金属原子之间有凝聚作用(是具有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以及机械强度的原因,化学键非定域性并由此获得了额外的共轭稳定化能,金属很难在原子水平进行分散)3)以“相”的形式参与反应为何能作为催化剂:过渡族金属有空的d轨道能够接受成对电子和共轭键,同时也能够重新恢复为空轨道。
这样就能够使得反应物间活化能降低,从而催化反应发生。
17.化学吸附与催化逸出功Ф电子脱离金属表面所需要的最小能量;或者能带中为最高空能级与最高填充能级的能量差。
电离势I将电子从反应物中移到外界所需的最小功。
或者反应物失去电子的难易Ф>I:反应物e→催化剂正离子吸附Ф<I:催化剂e→反应物负离子吸附Ф≈I:共价键18.吸附强度与催化活性:火山型例如:HCOOH →H2+CO2☆IR证明生成类金属甲酸盐中间物☆预料催化活性与甲酸盐的稳定性有关,而其稳定性与生成热有关。
☆生成热越大,稳定性越高(→吸附强弱)☆Pt,Ir,Pd,Ru中等吸附热,高的催化活性。
即可生成足够量的表面中间物,又交易进行后续的分解反应。
19.电子因素与催化:能带理论原子状态:电子层结构存在着分立的能级晶体形式: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分立的电子能级扩展为能带电子属于整个晶体,在整个晶体中自由往来--电子共有化电子共有化:最外层or次外层电子比较显著。
只能在能量相近的能级上发生。
20.Fermi能级: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能带理论:能级是连续的,电子共有化。
s轨道合成的S能带相互作用强,能带宽,电子密度小。
d轨道合成的d能带相互作用弱,能带较窄,电子密度大。
电子占用的最高能级为Fermi能级。
21.过渡金属晶体的能带结构价电子涉及到s与d能带;s能带与d能带重叠,s能带电子可以填充到d能带中,使能量降低22.d带空穴与磁化率d带空穴是指d能带中未充填电子的空能级。
d带中较密集的能级间距允许电子保持不成对,饱和磁矩在数值上等于d能带中的未配对电子数。
金属的磁化率决定于未配对电子数,金属的磁化率可以表示d带空穴的大小。
23.d带空穴数与吸附热d带空穴或空能级可以用于与吸附质键合。
Fermi能级越低,d带空穴数越大,吸附越强。
吸附时电子转移数与d带空穴约等是吸附热适中24、金属的价键理论认为过渡金属原子以杂化轨道相结合,杂化轨道通常为s、p、d等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称之为spd或dsp 杂化。
杂化轨道中d原子轨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d特性百分数,表以符号d%它是价键理论用以关联金属催化活性和其它物性的一个特性参数。
金属的d%越大,相应在的d能带中的电子填充的越多,d空穴越小。
加氢催化剂一般d%在40-50%之间为宜。
d特性%-金属原子的d电子参加dsp成键轨道的程度25.晶体结构对催化作用的影响:几何因素多位理论--对多位吸附,几何适应性与能量适应性的研究称为多位理论。
金属的化学吸附活性:电子因素或者几何或集合因素26.多位理论的几何适应性前苏联Баландин巴兰金1929年提出催化剂上有多个活性中心对反应物分子发生影响。
催化剂晶体晶格的空间结构(分布和间距)与反应物分子将发生变化的那部分结构呈几何对应关系时,被吸附的分子容易变形活化,即旧的化学键容易松弛,新的化学键容易形成。
因为反应物分子的原子与活性中心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近距离(零点几纳米)的,几何因素影响距离,从而影响这种近距离相互作用,这成为几何对应原理。
几何因素:吸附部位的最邻近的配位数和二维的对称性27、金属对气体分子化学吸附强度顺序:28、固体酸酸性来源和酸中心的形成是怎样的?(1)来源:电离、提供电子、接受电子。
(2)1)浸渍在载体上的无机酸中心的形成 2)卤化物酸中心的形成3)金属盐酸中心的形成4)阳离子交换树脂酸中心的形成5)氧化物酸碱中心的形成6)杂多酸化合物酸中心的形成29、固体酸的性质包括哪几方面?1)酸中心的类型:通常与催化剂作用相关多为B酸和L酸。
2)酸中心的浓度(酸中心的数目):指单位催化剂表面或单位催化剂质量所含酸中心的数目的多少。
3)酸中心强度:指给出质子( B酸)或者接受电子对( L酸)能力的强弱。
30、均相酸碱催化机理是怎样的?一般以离子型机理进行,即酸碱催化剂与反应物作用形成正碳离子或负碳离子中间物种,这些中间物种与另一反应物作用,生成产物并释放出催化剂,构成酸碱催化循环。
31、分子筛催化剂的特点是什么?①具有较高活性;②具有较高选择性,可择形催化;③具有较灵活的调变性;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2、试说明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为三种类型:一是金属颗粒和载体的接触位置处在界面部位处,则分散了的金属可保持阳离子的性质;二是分散了的金属原子熔于氧化物载体的晶格结构中或与载体形成混合氧化物;三是金属颗粒表面被来自载体氧化物涂释。
正是由于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结果使得电子流体在二者之间转移,出现电荷的位移。
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催化过程发生了变化。
33、试说明金属催化剂的哪些特性对其催化作用有较大的影响?(1)金属催化剂晶格缺陷及其对催化作用的影响点缺陷是指在晶格上缺少原子或者有多余的原子,造成缺陷的原因大致有三种:①机械点缺陷②电子缺陷③化学缺陷。
(2)金属催化剂不均一表面对催化作用的影响34、酸碱定义Lewis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够提供质子的物质称为B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B碱Lewis酸碱电子理论:凡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L酸),凡是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软硬酸碱理论:不易失去外层电子的酸为硬酸(HA),易失去外层电子的酸为软酸(SA);难失去电子对的碱为硬碱(HB),易失去电子对的碱为软碱(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