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细心观察记录生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主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01了解·单元要求和任务亲爱的同学,你好。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任务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

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都以自然之景为主题,“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因此,这个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从“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切入,让我们学会用心观察生活,勤于记录生活。

依据第一单元三篇写景抒情散文和四首古诗的文本特点,可以将“景物描写”的写作主题分解为三点:选好景物、写好景色、情景交融。

其中“选好景物”是基础,“写好景色”是单元写作的重点,“情景交融”是基于前两点进行大量训练后的提升训练。

02体验·过程指导与尝试任务一:选好景物活动一:请认真观察初中学校,并记录让你印象深刻校园景物,写在下列横线上,不少于15处。

活动二:按照印象深刻程度保留10处印象最深刻的,其它删除,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活动三:任选5种景物进行描写,各写1—2句话。

任务二:写好景物活动一:模仿下面语段,选择恰切的动词、叠词、形容词、副词等描写校园景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精彩动词)出来,嫩嫩的(叠词),绿绿的(叠词)。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副词)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叠词),草软绵绵的(叠词)。

(顺序:由近及远)(《春》朱自清)选择“任务一”中2处校园景物句进行修改,突出景物特点:1.2.活动二:模仿下面语段,选择恰切的修辞描写校园景物,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呼告等。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呼告、拟人、排比)(《雨的四季》刘湛秋)选择“任务一”中2处校园景物句进行修改,突出景物特点(不重复):1.2.任务三:情景交融活动一:写景的散文与诗歌通常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是景物描写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导学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导学案 苏教版

从生活中找“米”学习目标1.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要做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去找“米”,抓住生活中那灵动的一瞬间所表现的美。

●重点: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从生活中选材。

预习导学1.选材着眼于普通人、平凡事,捕捉其闪光点写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写家庭的欢乐、苦恼,写同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

事实上,许多深刻的道理往往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中,等待我们去发现。

从平凡的小事中探寻人性最本质的东西或人类最闪光的精神世界,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耐人寻味的感动。

2.选材着眼当代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

一切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都不应该有所顾虑,有所回避:鲁迅、金庸、韩寒都可以谈谈;克隆技术、纳米材料、反恐战争、奔月计划、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超级女声……都可以是我们关注的题材。

3.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凡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生活,往往容易有深切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抒自己内心的情。

选择这种熟悉的材料,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最具有感染力。

文章切忌胡编滥造,缺乏真情实感。

4.选择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

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精彩片断、一瞬间等细小的方面来表现主题。

“实”“小”是选材的不二法门,通过“小”来折射出时代的光辉,反映时代的动态,感悟人生的真谛。

合作探究问题一:扣住中心选材是选材的第一个标准,但是同样十个材料都与中心有关,怎么办呢?阅读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后,你有什么感悟呢?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

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

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

《写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写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写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导学案第一课时《写作让生活更美好》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写作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2.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提高写作表达能力,让生活更加美好。

导学内容:1.写作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2.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的方法。

导学过程:一、写作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1. 通过写作,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2. 写作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促进与他人的沟通交流;3. 写作是一个提升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4. 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释放情感,让生活更加美好。

二、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1. 写作要素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等,每个部分都要清晰明了,符合文体表达规范;2. 写作技巧包括选题、构思、写作、修改等环节,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重复和冗长;3. 写作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准度,避免生僻词和口语化表达,保持语言简洁清晰。

三、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的方法1. 多读书,汲取优秀作品的营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2. 多写作,勤练字帖,增加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3. 多思考,勤于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 多修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复修改,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导学总结:通过学习本导学案,相信大家对写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写作中找到乐趣,让生活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写作让生活更美好》导学案第一部分:导学目的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本导学案将带领学生探讨写作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习作_生活万花筒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习作_生活万花筒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习作_生活万花筒》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习作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掌握生活万花筒的写作方法和要点;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导学内容:
1. 习作是一种反映自己生活体验和情感的文学形式,具有真实性和奇特性;
2. 生活万花筒是一种以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素材,展现生活多彩多姿的写作形式;
3. 写作要注重细节描写、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运用。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关于生活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值得记录的细节。

2. 进修:介绍习作和生活万花筒的观点,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写作方法。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万花筒的写作练习,引导他们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细节,展开描写和情感表达。

4. 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习作,互相进修和交流经验,提升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总结习作和生活万花筒的写作要点,强调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欲望。

四、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习作和生活万花筒作品,进修他人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
2.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写作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写作技能和自大心;
3.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留心细节,多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不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作业安置:
1. 让学生继续完成生活万花筒的写作练习,要求他们在作品中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或学校的写作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锻炼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上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

七上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也许有些同学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

其实,写作不是什么“高难动作”,面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

如何培养热爱写作的兴趣呢1.留心生活,积累素。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

作文本应是真实、生动的生活写照,而不是枯死的文字的堆砌。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每天上课.放学,从家里到学校,没什么新鲜事,有什么好写的呀这就要看你会不会观察、积累,能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了。

生活就是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每一处动人的景致,每一个寂静的角落,每一个身边的......这些都蕴藏者值得写的内容。

如"生活小事":“我”帮妈妈捶背,姥爷带“我”看病,爸爸打工来...... “身边的人”:贪吃的舅舅,节俭的奶奶,严厉的老师......这些都是你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此外,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插,或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帮助你积累内容素材和语言材料。

2.喜欢阅读,积累语言。

生活的积累解决了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但怎么写呢杜甫立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誓言,他也确实为此博览群书。

广泛的阅读能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首先,我们要重视课内阅读。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美文,我们通过课内阅读,可以学习名家先进的写作技巧。

其次,要拓展课外阅读。

除了教科书,我们还可以大量阅读经典名著、童话故事、名人传记、散文小说等课外书。

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做好摘抄,批注,写心得的工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积累优美的语段,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文章的赏析能力,在品读中学会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

3.注意细节,写出意义。

阿托尔斯泰说过:“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结点。

《写作_学会观察生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写作_学会观察生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写作_学会观察生活》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写作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学会通过观察生活来积累写作素材和灵感;3.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培育观察力和沉思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观察生活?观察生活是指通过观察四周的人、事、物来积累写作素材和灵感的过程。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屡屡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价值,通过观察生活,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有趣、感人的故事,从而打造更加生动、具有共鸣的作品。

2. 观察生活的方法有哪些?a. 用心去观察:细致入微地观察四周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不同的地方和特点;b. 多角度观察:换个角度沉思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同一个事物,可以发现更多可能的写作灵感;c. 记录观察:准时记录观察到的事物,并在日记、笔记本等载体上做好分类整理,便利日后的写作创作。

3. 观察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观察生活可以使我们更加敏锐地抓取生活中的美妙与感动,激发创作灵感,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生活,我们还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培育对生活的热忱和感悟,拓展视野,增长见闻。

三、导学活动:1. 自我观察实践:每天抽出一段时间,用心去观察四周的人、事、物,并准时记录下观察到的点滴。

可以选择一个详尽的主题,如“家庭生活”、“学校园地风景”等,进行深度观察和记录。

2. 观察生活作文写作:依据观察到的素材和灵感,撰写一篇关于生活的作文。

可以选择自己熟识的主题进行写作,也可以尝试挑战新颖有趣的题材。

3. 分享观察心得:与同砚们分享自己观察生活的心得体会,沟通写作阅历和技巧,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4. 阅读范文进修:阅读优秀的生活观察类作品,如《独木舟》、《草房子》等,进修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观察方法,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和创作激情。

四、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自己观察生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要求具有生动细致的观察描写和深刻感悟。

2. 搜集并整理一些优秀的观察生活作品,筹办在下次课上与同砚们分享。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班级:姓名:小组:课标及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学习写记人叙事的文章,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能在作文中叙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2.从寻常小事,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素材。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从平常小事捕捉发光点,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学1、情景(问题)导入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

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

文章生动有趣能吸引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

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想,首先一定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

2、目标导学?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

?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一篇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文章。

?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二、自学请从你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篇,说说最打动你的一个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写的素材。

三、助学(一)触动与分享(例文赏析)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能打动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引导学生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感动点。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互动。

作文:踮起脚尖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

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
2、用心感受生活。
3、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1、积累关于亲情的精美文句。
2、学会在生活小事中观察与体验亲情,按要求完成写作实践。
3、感受亲情的温暖,感悟亲情的伟大。
重 点
指导学生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捕捉真切的情感,写出好的作文。
难 点
帮助学生能结合具体的事例写作
努力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与写作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备 习一个片段(内容真实,突出重点):从这件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还受到过哪些启发?收获了哪些灵感呢?校园、家庭、社会等。
认真思考,作好笔记,质疑。
有的学生抓不住要点,教师予以指导
学生自主写作
写作实践
1、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记录你的观察与思考。
2、步入初中,有了新的老师同学,选择一个最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3、家庭是成长的摇篮,一定有不少的回忆和温暖吧,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教师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
1、观察生活。学会观察生活,就要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2、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不只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
3、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观察和思考要立足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这样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内容空洞、思想贫乏。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活动目标】1.知识与水平:学习“积累作文素材”和汲取写作技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在词语接龙和片段观察活动、作文训练中充实学生作文素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緑色作文”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4总目标:解决七年级新生怕写作文和不会作文的老大难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重点】1.词语接龙2.观察活动和片段作文练习【活动过程】一、写作指导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2.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要注意几点。

(1)学会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2)感受生活,不但用眼睛看、耳朵听,更要用心去感悟。

(3)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4)在经典作品中汲取写作技巧和积累有用素材。

二、现场活动1、分组实行词语接龙。

各小组开头的字分别是:教育面向现代化2、展开观察活动。

3、学生依前观察所得作文。

4、各小组交流。

5教师评价后小结。

三、课后作业1.写作要求以家庭生活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写一篇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2.写作提示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

作为社会的人,首先并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亲同手足的兄弟姐妹。

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方面,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很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

在选材上,应注意着重选择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戚之间的或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感人真情。

在立意上,能够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能够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能够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能够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

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提醒自己不能远离或偏离“亲情”这个话题。

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能够记述一段故事(如《散步》),也能够描写几个片断(如《秋天的怀念》)。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作文导学案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作文导学案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作文导学案课堂学习:一、文本引路,初探写法1、回忆本单元课文,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篇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2、这些分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写作启示?二、活用写法,完善片段1、通过上面的学习,我能将自己的片段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和同学交流。

2、小组内进行评价,推荐优秀片段在班上交流。

三、对比展示,共同进步1、小组交流:选出片段修改中最能遵循写作启示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准备展示。

2、代表展示:重点说出修改前后的不同之处以及修改的理由。

四、总结归纳,写作方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通过练写和评改,学习写一件事,能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过程:一、赏析范文,再探写法我的新同学他像一朵凌寒开放的菊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却芬芳四溢,沁人心脾。

他个子不高,中等身材,高高的鼻梁,一对明亮的双眼,黑色的双眸透出他的深邃,脸上那层出不穷的青春痘透出他的青春活力。

午饭过后,教室如菜市场,嘈杂声连绵起伏。

我如同深陷一片巨大的“泥潭”之中,逗闹声、游戏声、哼歌声、背单词声,让人耳不暇接,坐立不安。

就在此时,一个人引起我的注意,他如同一只鹤站立在鸡群之中。

他面容冷静,对身边的噪声置若罔闻,不屑一顾;他只是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真是一只“出淤泥而不染”的红莲。

“你身边这么吵,你也能静心写作业?”我带着疑问,并拍拍他的肩膀问。

“你把心沉下来后,就不会感到吵了,”他转向我,平静地说,“首先自己要心静。

”“唉!你成绩这么好,还这样专心。

”我叹了一口气说,“我成绩这么糟,却总不能静下心学习。

我算完了!”他可能看到我满脸的愁云,就安慰说:“你不能这样说:你要时刻问自己,是否自己已经将心沉下来了。

要知道,珍珠总是沉在海底,浮萍总是浮在水面。

内心沉得下来,才不在乎外界的噪音,才在有限时间里有所收获。

如果你能这样,成绩一定能提高。

”顿时,他的话,像千丝万缕的阳光,驱散了我心中的迷雾,惆怅的心情顷刻化为乌有,我眼前仿佛一片霞光,深深地鼓舞着我。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导学案导学案:生活万花筒【导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万花筒”的寓意和意义。

2. 学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3. 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和积极主动的行动力。

【导学过程】导入: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体验和感受呢?引导:生活的万花筒里有快乐、有困难,有挫折、有成功,甚至还有失败和失望,但人生就是这样多彩多姿。

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经历,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才能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人。

示例一:快乐的万花筒快乐是生活的一种美好体验。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平时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寻找快乐的呢?作业一:以“快乐的万花筒”为题,写一篇自己的作文,描述你们生活中的快乐经历。

字数不少于150字。

示例二:困难的万花筒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困难给我们的是成长的机会。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曾经面对过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作业二:以“困难的万花筒”为题,写一篇自己的作文,描述你们曾经面对的一次困难及如何解决的过程。

字数不少于150字。

提醒:在写作文时,要提炼出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情节,描述清楚事件的经过,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收获都写进去。

【导学总结】同学们,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五彩缤纷。

在快乐的万花筒中,我们要懂得珍惜,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在困难的万花筒中,我们要勇敢地挺身而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作业的要求是写作文,大家要注意在写作文时,要提炼出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情节,描述清楚事件的经过,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收获都写进去。

同时,作文要做到有主题,条理清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慢慢来,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拓展练习】练习一: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快乐和困难,你是如何应对的?练习二: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你有什么想要告诉自己的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活动,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万花筒”的寓意和意义,并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写作 学会记事(导学案)

写作 学会记事(导学案)

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写作学会记事【目标导航】1.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2.引导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对叙事的六要素要熟记于心。

3.能够把叙事六要素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独立地完成叙事作文,做到思路清晰、中心明确。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二、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周记可详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记事。

【写作要求】叙文一般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叙述。

【范文引路】在好奇中成长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她,总与它形影不离。

上课的时刻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会捧着它吧。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导学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导学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写一件生活小事,清楚地交代记叙文的六要素。

2.进行适当的描写,还原生活情景,抒发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1.抒发真情实感,生动具体叙事。

2.使学生学会叙事记叙文的六要素,掌握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使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素材,并能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地叙述一件事。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一件小事,其实要求很简单:我们写作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这些记叙要素,就在我们的身边,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

以“我”为人物圆心,以“今天”这个时间为半径,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地点为范围画圆。

请同学们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去搜寻,不放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进行选择与组合,写好一件小事,要注意安排好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当然要写好也不简单: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作,回归自我,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还要捕捉身边小事的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回归生活,才能更真实地表达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其他人带给你的真情。

二、课文引路记叙文应该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的文章,首先让我们回顾学过的课文,是怎样将这两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呢?1.请同学们回顾在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中,哪些课文只记叙了一件事?用一句话说出文章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重点引导:《散步》写“我”一家四人在春天去田野散步的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2.教师小结:这三篇课文都是用一件小事来表现生活,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耐人寻味,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看来真的是小事不小啊。

3.这三篇文章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小事上做透了文章。

请找出并分析《散步》《秋天的怀念》中最值得你学习的描写方法。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2.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细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

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其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2.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细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

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其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读一读,从书中获得启发阅读教材,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的一种方式,写作要从写起,写自己的事情,写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不同的、不同的,有趣的、的、的写进作文里。

,让人变得更。

,。

二、探究案★任务二:看一看,从生活中捕捉素材1.我们先看一个故事,看能从故事中获得什么样的启发?锦囊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

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心打磨,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获得的启发:2.阅读下面语段,思考作家是如何观察自然的?语段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观察角度:语段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朱自清《春》)观察角度:语段三: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素养目标1.能从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来记录。

2.能清楚、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详写事情的经过。

3.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重点:能清楚、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详写事情的经过。

知识链接写记事记叙文的一般步骤1.当我们要写一件事时,第一步要确定叙事的六要素。

2.在确定六要素之后,我们要做到脑子里有清晰而详细的关于事的“录像”。

3.当脑子里有了事的“录像”资料后,在写作时,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脑子里的“录像”资料重播出来,这样,我们可以一边播放脑子里的“录像”,一边写出相对应的行为句子来。

自学互查1.查阅资料,了解“如何才能写好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1)叙写一件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要做到:①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②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③对重要的情节做较为详细的描写;④对涉及的人物做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①顺叙,就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分析清晰。

②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③插叙,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在不改变全文中心的情况下,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过渡就是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①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的感受。

写作时不是写空话、假话、套话,而是大胆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做到有“真情实感”。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注意过下面这些场景或细节呢?1.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3.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4.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5.你的同学进教室时,开门、关门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6.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活动二: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如何积累写作素材?1.仔细观察生活,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家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到手到心到,多读多记勤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熟悉的细节,表达动人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写法指导,学以致用写作实践一1.说说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景技巧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例文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文实践活动导学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语文实践活动导学案【部编版】

写作语文实践活动1.学习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了解文学,喜爱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2.培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重点:掌握有感而发的写作方法;培养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1.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认识。

请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挑选最精彩的一部或一篇。

作品确定后,再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写出发言提纲或比较详细的讲话稿(文章);或将相关课文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或在掌握有关文字、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出一期黑板报;或利用电脑制作相关的课件。

3.评析文章。

我看宋江——读《水浒》有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水浒》这部惊心动魄的文学名著。

我感动着,为了一百零八将“替天行道”的壮举;我热血沸腾着,为了英雄们的豪迈;我悲叹着,为了好汉们的悲惨命运。

同时,我也疑惑着,这一百零八将的首领宋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我觉得,宋江并不能算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他既没有武松打虎、鲁达拳打镇关西的壮举,也没有赫赫的战功,他的声名远扬只在于他具有一个政治家的谋略。

作者让梁山原首领显盖死去,让宋江继位,因为只有他才能“磨得人心一样平”。

这不,连脾气暴躁的“黑旋风”都心甘情愿地叫他哥哥。

宋江将他政治家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一百单八将上下一心,攻下祝家庄,打败高太尉。

读到这些故事情节,让人不得不佩服宋江的政治家谋略。

但宋江只是一个“偏安”的政治家,他喜欢名正言顺,而不是一辈子窝在梁山当强盗,于是,他选择了接受“招安”,他带着自己的兄弟同方腊残杀,结果好汉们死伤大半。

宋江想过安稳的日子,但是他忽略了他的兄弟们作为英雄好汉的脾气秉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训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导学案【课标要求】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
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学习目标】
1、积累关于亲情的精美文句
2、学会在生活小事中观察与体验亲情,按要求完成写作实践
3、感受亲情的温暖,感悟亲情的伟大
【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感受真情;运用技法,真实写作。

【教学难点】
努力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与写作的有心人
一、课前作业
认真观察父母关心自己的一件事,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写作一个片段(内容真实,突出重点):
从这件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二、新授
(一)发现
锦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

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李贺的妈妈看着儿子那装满记有诗句纸条的锦囊,十分心疼地说:“唉呀!孩子啊,早晚得把你的心呕出来才罢休吗?”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诗袋
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资料链接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着名作家,
只念了三年书,十岁左右开始干活谋生。

他干过各
种职业,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
和反抗性格。

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
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组织上交给
自己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在一次激战中,
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丧失了80%
的视力。

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

伤势有所好转,他就马上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后
来他染上了并患了,常处于昏迷状态。

到,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
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他完成了自传体小说《》。

1、回忆一下,你阅读过的《》一书
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2、结合小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你明白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写作故事,请简要地说一说。

(二)语言积累
一首关于亲情的诗
一首关于亲情的歌
一句关于亲情的名言
(三)、技法指导
1、如何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2、如何拟好作文题?
3、如何写好生活类作文?
三、写作实践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

父母亲人的关爱,一定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吧。

请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提示:
1、真实取材,有感而发,写作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忌写假话、空话;
2、巧用写作手法,可以仿《散步》,以小见大;可以仿《秋天的怀念》,借景抒情;可以仿《金色花》,并列组材。

四、范文欣赏
(要写实事,写小事,写真人,杜绝胡编乱造。

要深入思考、细心揣摩,从生活小事中,从家长的生活细节中体会出所蕴含的的情感和意义。


我爱我家
推开我的房间的门,会看见有一张全家福挂在墙上。

中间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就是我。

左边头发卷卷的是我老爸。

这头发不是烫的,
而是天生的。

右边是我老妈,她戴着一副眼镜,还做着“yeah”的手势。

先说说我老爸。

别说我爸看起来有点老,可是他已经去过好多国家了。

我老爸英语也很好,每天开会里说的全是英语。

我老爸还爱运动。

只要有时间,就去一兆韦德。

如果那时我正好没事干,爸爸就会让我去游泳。

我们在游泳池里比赛游泳、潜水、憋气等,可开心了。

我爱爸爸。

说起老妈,就三个字:真唠叨。

我真想让妈妈闭嘴。

瞧,我早上刚起床妈妈就说:“快点起床,吃早饭!”刚回到家的我就听见妈妈说:“快去洗个澡,身体粘粘的。

”写作业时老妈又说“坐直了,快点写!”睡觉前说“快点睡,,明天还要上学呢!”唉,在睡觉前也能听见老妈的唠叨。

不过妈妈这样做是为了我有好习惯,我也就不觉得烦了。

我爱妈妈。

最后说说我吧。

我今年12岁了。

可是一米四还不够的我还不够60斤。

可是我得体育是很好的。

50米跑了8秒3;就是海棉球也扔的很远很远。

所以我爱上上体育课。

说到上课,我的烦恼也在脑海里浮现了。

那就是——写作文。

只要老师一说要写作文或小练笔,我的头就大了。

所以每次写作文都至少要两个小时。

这就是我。

我们的家是幸福的,快乐的。

我爱我们全家!
我爱秋天
有人喜欢花红柳绿的春天,有人喜欢那骄阳似火的夏天,也有人喜欢那大雪纷飞的冬天,而我却偏偏喜欢那果实累累的秋天。

秋天是花的季节。

你瞧:尽管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脸。

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富贵漂亮,也没有玫瑰那么芬芳,但是它是秋天的象征。

瞧:那黄的塞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开着,有的像扁盘,有的像无数条龙在空中飞舞,还有一下子开放出千千万万朵小菊花,好似满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

它总是以自己纯洁、朴实的高尚品质装点着秋天这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树木展现美丽的季节。

虽然草坪已有些发黄,杨树、梧桐树的叶子开始掉落,但是,凉爽的秋风吹过,树上那金黄的叶子岁风飘落,发出沙沙的响声,踩上去软绵绵的,真舒服,这就像给灰色的大地穿上了金色的盛装,尤其是银杏树,风一刮,把树上的黄叶刮到地面,就像一个舞蹈演员在地上轻盈地旋转,也像一只黄色的蝴蝶起舞。

在这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还有一片绿洲:那就是苍翠挺拔的松树和柏树,他们无论春、夏、秋、冬总是那么翠绿。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田野里的稻谷已成熟:沉甸甸的稻穗压的秆子弯了腰,一阵风吹过,田野里掀起金色的浪花;那黄澄澄的鸭梨压弯了树枝;柿子、苹果像小灯笼似地挂满枝头。

一片片枫树林红得那么可爱,那么充满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使人不由得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好诗句。

秋天的天那么高、那么蓝。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的,一会儿排成“人”字形的,它们将要飞向温暖的南方。

秋天的景色真令人神往和陶醉!
秋天的景色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姑娘从远处走来。

我们看见大雁往南飞有时排成一个“人”字,有时排成一个“一”字呢。

风筝在空中飞来飞去,有时候在空中抖了一两下。

到了果园里,梨树的叶子把黄色的小灯笼——梨子给遮住了,梨子在叶子里手拉着手翩翩起舞;她把红色给了苹果树,红彤彤的苹果像小朋友的脸颊,一陈风吹来,它好像在向人们频频点头,苹果娃娃们跟人们说:“快来摘我呀!快来摘我呀!我最红,最嫩,最好吃的那个苹果”;她把紫色给了葡萄,葡萄挤来挤去,争着要人们去摘呢!香蕉手拉着手,像那路边的菊,红的像火、白的像地雪、紫的像玉……
秋姑娘来到了田野里,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玉米露出了黄色、白色的牙齿;豆子身体壮壮的,谁也比不过它;稻子翻起了金色的波浪。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
谢谢你秋天,你让大地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感觉。

美丽的瞬间
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躁,使我已经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失去了欣赏它的眼光和心情,也许,真该在这种乏味的生活中添加些许调味剂吧?心情的压抑,旁人的无聊,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对某事而震撼,而感动了。

天阴沉沉的,大片大片的乌云遮盖了天空,看来是要下雨了,路上的行人都匆匆地走着,只有我在行人道上,慢悠悠地踱着步子,手里拔弄着一片叶子,张望着想要寻找点什么。

一辆骑车按着喇叭飞驰而过,就在那一瞬,我看到一名中年人果断地讲他面前的两个女孩子拉到了路边。

我的心为之一颤。

他们是父女?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些对我都不重要,我知道那一瞬间的美丽给了陌生人一段永久的感动。

雨开始下了,我躲进了一家小超市。

店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我抖了抖身上的雨,才发现她正怪异地注视着我,我翻了翻口袋,这时才意识到我一分钱也没带,我尴尬地低着头,心里直打鼓,支支吾吾,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听说有些开店的可凶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不买东西,是不会给你走的。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马上递来一条毛巾,关心地说“擦擦吧,否则会着凉感冒的。


我感激地笑了笑,又是一个“美丽的瞬间”。

雨停了。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格外轻松。

原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丽,关键是要学会用我们的眼镜去捕捉这些美丽的瞬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