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审题立意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审题立意》【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理解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懂得审题要准确到位、立意要深刻新颖。
2.理解怎样进行审题,从哪些方面进行审题;了解文章立意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并熟练运用在写作实践中。
3.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文,写出符合题意、思想健康、立意新颖的文章。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怎样进行审题,从哪些方面进行审题;了解文章立意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并熟练运用在写作实践中。
2.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文,写出符合题意、思想健康、立意新颖的文章。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概念解读】1.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2.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
立意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3.审题与立意的关系:审题与立意是密不可分的,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和基础。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二.审题方法指导审题要点之一:把握住关键词【案例】1、《偶然的发现》范例:有一次,我“发现”母亲用笨拙的指法在电脑前认真练习打字,原来是为了帮我在网上找资料;还有一次,我“发现”连汉语拼音都没弄懂的母亲竟然在学英语的音标,原来母亲看我的英语单词不会拼,想帮我一起拼。
2、《生活中要经历失败》范例:“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累积是不可能有成功的,古今中外无数成功的名家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失败,在失败面前不灰心。
【课堂练习】目标:把握住关键词1、《温暖的时刻》2、《一次不寻常的考试》3、《最舒心的时候》4、《那一次,我真的很棒!》审题要点之二: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观察下列作文题目:《我最好的朋友》《这也是课堂》《其实并不是这样》《未曾说出的感激》《总有属于我的季节》《这还是我吗?》《再别家园》《比生命更美》请找出上面题目中的副词?副词有:最、也、其实、未曾、总、还、再、更【点评】副词出现在作文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我们极易忽视的。
《审题立意》优质教案(翻过那座山)

《审题立意》优质教案(翻过那座山)统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文题6翻过那座山·审题立意【单元目标】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根据审题立意的结果,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本次重点】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前指导翻过那座山晴空万里,白云飘飘,我在烈日下跟着大部队缓慢地前行。
布满额头的汗水顺着脸庞和脖颈,缓缓滑入衣中。
没多大工夫,衣服便黏在了身上。
我不舒服地扭了扭身子,无奈地继续跟着大部队向前,喉咙像火燎了一般,湿润的舌尖不断划过干燥泛白的嘴唇,让它得到一点水的滋润。
我的目光落在那里XXX已经不多的瓶上,只好握紧拳头,又缓缓地将目光移开,看向远方。
此时,却隐隐听见远处传来哗哗的流水声,我的心雀跃起来,仿佛有个小人在心内大喊着:“到了,到了,快到了。
”这样想着,不觉加快了脚步,飞快地向下走去。
然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我的心紧绷着,生怕一个没注意,便掉下去,万劫不复。
越怕甚么,越来甚么。
稍一分心,脚下一滑,我便向后倒去。
刹时,我的心跳像截止了一般,脑里一片空缺,认识突然放空,眼前的风景慢慢从眼前路过,胡乱挥舞的手碰到一根树枝,便本能地紧紧抓住。
我坐在地上,脸色煞白,努力平复内心的惊恐,心脏猛烈地跳动着,同伴紧张的问候声和安慰在耳边响起,唤回了我惊慌失措的思绪。
我慢慢从地上站起,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向下走去,清脆的流水声越来越近,抬头间,一道美丽的瀑布映入眼帘。
脚下不觉加快速率,不到十分钟,便抵达了山脚。
我愣怔在那里,心早已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
回过神来,跟着同伴走向远处的大石堆处,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头坐下来,将鞋袜脱了放在一旁,迫不及待地将脚探入水中。
冰凉的泉水冲洗着早已没有知觉的脚,泉水流过心中,滋润着心田,我不由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而旁边早已有人在水中泅水了。
我捧起一掬泉水,向脸上泼去,感受这柔柔的轻抚。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不由默默感叹:啊,我终于翻过了这座山!自豪感顿时在心中盛开成灿烂玫瑰,动人且芬芳。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

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 素材,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对考生的综 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03 中考作文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中考作文成绩不仅有助于考生顺利升入理 想的高中,还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 实的基础。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内容方面
02 仔细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和所指代的内容,确保 写作紧扣主题。
02 将关键词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相联系 ,寻找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明确写作范围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时间 范围、空间范围、人物范围等。
注意写作范围与题目要求的对应 关系,避免偏离主题或超出范围
。
在明确写作范围的基础上,进一 步细化写作内容,确保文章条理
点评
学生B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阳光这 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温暖和积 极向上的态度,但在文章结构和层次 上略显单调。
建议
可以尝试在文章中设置一些波折和转 折,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深度,同时 也可以通过描写不同场景下的阳光, 来丰富文章的内涵。
教师点评及建议
点评
学生C在文章中通过讲述自己跨越困难和挑战的经历,展现了勇气和毅力的重 要性,但在文章立意和深度上还需提升。
建议
在跨越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成长变化,同时 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等元素,来提升文章的立意和深度。
07
课程总结与延伸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讲解了中考作文的评分标 准及要求
传授了审题立意的方法和 技巧
分析了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及范文
强调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 的第一步
03
以书信的形式,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敬意,体现了亲情的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小沔中学胡文琴教学目标:1、认识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2、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教学重点: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作文时,第一步是做什么呢?二.审题1.何谓审题所谓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
(学生齐读)2.怎样审题(1)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要求。
(文体、人称、范围等)《这一天,让我铭记》:记叙文、第一人称、一天之内《一道风景线》(“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失误:自然景色、考试作弊、环境破坏、乞讨老人(2)审清写作重心,分析探究其中含义(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找准立足点。
《一道风景线》(“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失误:自然景色、考试作弊、环境破坏、乞讨老人注意:题目后的写作要求,字数、体裁等。
小结方法:逐词推敲,抓住限制条件,写作重心,分析探究其中含义。
3.试一试大家看这个题目,逐字推敲,看写作时该注意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本上。
小组讨论例:《这也是一种美》“这”(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也”(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美”(给人享受、教益)三、立意(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审题只是明确写作方向,而立意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1.什么是立意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
即:写本文的目的(学生齐读)2.立意的要求:(教师解说)明确健康新颖3.立意的技巧a 变换视角《珍惜》从“实”立意: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从“虚”立意: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顺向立意: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引言•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中考作文立意方法•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实战演练与点评•课程总结与展望01引言教学目的与意义01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0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中考作文取得高分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重点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针对不同类型作文进行审题立意。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题目内涵,提炼出独特、深刻的主题和立意。
1. 导入新课通过举例或故事引入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选取几篇典型的中考作文题目,进行示范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
3. 示范分析4. 分组讨论5. 练习反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作文题目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审题立意的思路和想法。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030201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2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仔细阅读作文题目,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确定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时间限制等。
审清题目要求分析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关键词语,构思作文的立意和中心思想。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揭示了作文的主题和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确定作文的写作范围,即需要讨论或描述的具体内容。
根据写作范围,选择恰当的材料和例子进行论证或描述。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中考作文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他在著作《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就曾经提出过,写文章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文章当以理致为心旅,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而为冠冕。
理致为心旅,心中要有格局,要有格调,要有思路,要有思想。
气调为筋骨,气调是字词和音韵背后的一个东西。
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气调,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好文章。
事义为皮肤,颜之推要求文章中要有“事义”,要用典合宜,以事实意义为文章的皮肤。
华而为冠冕,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身上的穿戴要美观好看,而对于文章来说,需要讲究行文的华丽优美。
一、中考作文四大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比如:微笑面对生活。
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比如:给自己一些话题作文: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你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
比如: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
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
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比如: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
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大业;长者的指导与教诲,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人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命不凡。
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教案: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
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
3、提高对人生的品位与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
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1.明确审题立意的重要性(教师讲授)我们学过《香菱学诗》,其中,黛玉教她写文最关键的是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主要是指研究和领会题旨,确立主题的能力。
学生在作文中只有正确理解了题意,并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
审题正确,是写作成功的先决条件。
审题不准,就会“偏题”“跑题”。
2.文题的分类(教师讲授,并展示例子,学生适当记录)(1)命题作文。
例:以《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为题。
(2)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只给一半题目,另一半由学生自行确定,如《第一次××》、《××赞》等等,要领是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作文。
这类作文比命题作文的限制要小得多,题材也就相应地宽得多,其审题立意的要领同命题作文相同。
(3)给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有着较大的区别,关键在于这里多出了材料,审题立意必须依据所给材料进行。
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是中心升华法。
运用这种方法审题立意时,不论所给的材料是记叙性的、议论性的、说明性的,还是寓言、漫画等,均应先读懂材料,然后在正确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再根据材料的中心提炼、升华。
如《画蛋》的材料中心是:达·芬奇成长是因为他在名师教导下打下坚实基础和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的结果,为此,就可依据这个中心提炼升华出名师出高徒、天才出于勤奋、勤奋出成果等方面的立意。
(4)话题作文。
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
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
例: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到暴风雪。
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审题立意一'写作目标1.了解审题立意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2.在写作训练与交流中,梳理审题立意的思路,提升审题立意能力。
二、评价标准1.审题能找到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变换不同角度思考,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
2.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能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3.立意时表达的思想有一定深度,能提出新颖别致的观点,选取熟悉且能驾驭的素材。
4.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对生活蕴含哲理的感悟。
三' 评价任务1.圈画出审题立意的概念及基本要求,说一说审题立意的注意事项。
2.举具体例子说明审题立意的方法,梳理出不同类型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
3.完成审题立意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评选“立意高手”,并说明依据。
4.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多积累素材。
四、习作任务题目1:《翻过那座山》要求: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写作时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不少于600字。
题目2:《写给的自己》要求:最是青春年少的年纪,最是肆意潇洒的时光,有太多的梦想等着去实现,也有太多的疑惑等着答案,有哪些话,是你最想告诉自己的?以《写给—的自己》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五' 审题指导《翻过那座山》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含义。
“山”是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方面思考。
2.“山”可以是学习、工作、实践中的某个障碍、困难,可以是思想上的偏见、狭隘、短视,可以是性格上的胆小、自私、偏激、懒惰,也可以是意外发生的误解、差错等。
“翻过”的意思可以是超过、克服、消灭、战胜、消除、克制、征服等。
因此,翻过那座山的意义是越过障碍,克服困难,战胜懒惰,消除偏见等。
3.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再从多个角度罗列材料,从中选择最恰当的作为写作题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二轮复习
惠州二模拟考试作文题目《永远相信》、江门一模作文题目《思考有价值》、广州一模作文题目《多走一步》,三次考的都是命题作文。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你为邻》、《不要轻易说“不”》,都是命题作文。
可见,命题作文广东近几年考得比较多。
而审题立意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学目标:
1、总结以往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结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主要问题:
1、偷换命题概念:
2、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3、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
(一)、偷换命题概念:
惠州二模:有首歌这样唱道: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回头风里有歌/歌里有泪/泪中有阳光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永远相信”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讲解:1、永远相信= 信任
2、很多学生容易把命题“永远相信”写成“信任”而离题了。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审查材料,就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3、学生齐读题目: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永远相信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坚持;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永远相信总会走出迷雾,有所收获。
4、也可以抓关键字眼:相信是指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信任是指:相信而敢于托付,是指彼此间的。
(方法:抓材料,抓关键字眼,理解内涵)
(二)、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1、拿到作文题的时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
(方法:追问展开,寻找切入点。
)
围绕:
为什么?
怎么样?
示例:思考有价值是什么?
思考有价值:为什么思考有价值?
怎么样思考才有价值?
讲解:1、思考有价值是什么:经过思考之后,有所收获。
2、为什么思考有价值:“学而不思则罔”,经过思考之后,会得出一些结论,认识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
比如: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真理的产生。
3、怎样思考才有价值:“三思而后行”,谨慎去思考。
堂上练习:
以《幸福》为题目,做审题立意设计。
(方法:追问展开,寻找切入点)
1、幸福是什么?
2、为什么要幸福?
3、怎么样才能幸福?
讲解:
1、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帮助别人时候的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幸福是家、幸福不等于金钱、幸福是追寻梦想
2、为什么要幸福?
人的一生难以会生病,遇到挫折和变故(日本地震),为了不留遗憾,我们要幸福。
小的方面,幸福可以调节家庭关系,维护彼此间的友谊;大的方面,幸福可以保持国家间的稳定。
3、怎么样才能幸福?
知足常乐,知足的人才会幸福、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幸福、有梦想的人才会幸福。
(三)、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
(方法:前后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高考的作文题一般都比较开放,学生往往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
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将开放性的命题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才能中心明确,立意深远。
示例:在困难中多走一步
多走一步在竞争中多走一步
多走成功的一步
堂上练习:
以《尝试》为题目,做审题立意设计。
(方法:添加语素)
(1)、前面添加: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2)、后面添加:尝试自立、尝试投稿、尝试游泳
课堂小结: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1、理解内涵——抓材料,抓关键字眼
2、寻找切入点——追问展开
3、添加语素——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课后作业:
底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二是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
也写作“底限”。
请以“底线”为题,做审题设计。
教学反思:
本堂作文课是针对几次大型模拟考试都是命题作文,并结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常见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开展的。
针对习作中的三个问题,教师一一讲授了方法,并相应举出了例子。
同时,也进行了堂上训练,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总的来看,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