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论文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浅析古代文学论文写作古代文学论文一、研究者的阅读能力与层次:t1、阅读能力:t 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首先要过的是文字关。

因为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只有多方面掌握古代语言的文字、声韵、语法等知识,能够自如地阅读古文,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内容。

以广为流传的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为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城阙”“三秦”“五津”“宦游”“比邻”“歧路”“儿女”等字词的意思,是无法理解这首诗表现的内容的。

阅读能力还包括对作品内涵的领会能力。

譬如有时须了解等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要有相应的对策:如果针对考研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外找一些相关的历年考研试题,鉴赏作品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来,使部分想考研的同学复习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偏重点。

还可以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为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书,以便学生接触到更多经典的研究著作,对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面对部分未来要教中学的同学,因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模式存在问题,如何胜任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及如何适应并改变中学的教学,在教学中也可渗透并涉猎到相关的内容。

还有很多同学毕业要从事其他的工作,如文化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办公室治理文员、秘书工作,那教学时鉴赏作品的思维训练及领会精神内涵的层面训练、讲解作品中与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层面都对其走上工作岗位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帮助。

《老残游记》这部小说教学目的的现代性,除了以上所言,体现的更多的是审美体验和现实意义。

ZG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对策的构建任重而道远,不断的在教学中反思、总结经验,并回馈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需要全体教育者以科学合理的现代性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完善丰富的现代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依托,运用到实际授课当中,使这门课程真正从传统走向现代。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结业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结业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结业论文姓名:罗泽东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号: 200601080107 指导教师:兰毅与生命体验伴行的诗文永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华夏的诗文向来以登峰造极的艺术手法和炉火纯青的意境刻画闻名遐迩。

数千年来,华夏诗文为世人津津乐道,经久不衰。

除其华美典雅的辞藻韵律,带给人无比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鉴赏美感外。

还在于它拥有饱含洗尽铅华生命感悟的意蕴,能给予人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洗涤。

笔者以为:品诗,下者品词,中者品韵,上者品意。

顾名思义。

品诗初级阶段,乃品诗之遣词造句。

档次如同垂髫蒙童熟悉三字经千字文,囫囵吞枣,只知其形。

有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到了这个地步,可以称得上懂诗。

因为潜移默化之间,诗的韵律已经镌刻于脑海。

不谈出口成文,至少耳熟能详,信手拈来。

古时有典故高山流水,引喻知己难求。

华夏艺术,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都存在一个共同点:意蕴。

诗的艺术成就达到登堂入室的标志就是意蕴的有无。

不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思绪情感,显然不能称为会品诗。

除诗外,华夏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文学史里,词也是一颗得天独厚的明珠。

它格律虽不及诗精致,字斟句酌间也不如诗字字珠玑。

但它所修饰情感的细腻显然比诗犹有过之。

词起于隋唐,兴盛于赵宋。

受累于赵宋偃武修文,词总给人一种哀婉缠绵伤春悲秋的香闺女儿态。

但这显然不是词的真意。

如同诗中也有六朝遗风上官仪的“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的绮丽婉媚,词中也不乏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般豪情状语。

诗可以说写的是<a name=baidusnap0></a><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词表达的同样是生命。

两者若要永生,首要合情。

今人古月,今月古人,若说什么能隔世神交,唯有情感共鸣了。

宋代古代文学论文3400字_宋代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宋代古代文学论文3400字_宋代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宋代古代文学论文3400字_宋代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关于宋代古代文学论文3400字(一):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的新探索——王兆鹏《宋代文学传播探原》读后论文摘要:王兆鹏先生自上世纪末以来积极倡导并大力践行的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学术想象和发展空间,成功开辟了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和“新兴产业”。

其新著《宋代文学传播探原》是近年来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的重要创获。

王兆鹏先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总体上呈现出融通深广的特点,其基本内涵是在传承和完善乾嘉方法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科学的新方法和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学史的还原与建构。

这种方法和风格既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呈现出开放进取、面向未来的学术姿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中国气派”。

关键词:王兆鹏;宋代文学传播探原;古代文学研究;传播与接受;融通深广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攻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之时算起,笔者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了。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笔者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做过博士后,出过书,发表了50多篇论文,也评上了教授,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一是在古代文学这块早已经过前人反复爬梳、“精耕细作”的研究领域,如何才能寻找到富有创新意义和价值的研究课题?二是如何在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和学术风格,从而促进古代文学研究形成我们的本土特色和“中国气派”?相信恐怕不止笔者一人有这样的困惑,尤其是70后、80后的一代学者,他们当中怀有类似困惑的恐怕会更多。

而对于这两个问题,笔者最近在拜读了王兆鹏先生所著《宋代文学传播探原》[1](以下简称《探原》,包括王先生未收录于此书中的其他一些相关成果)之后,受教良多,深受启发。

笔者以为,王兆鹏先生近年来所积极倡导并大力践行的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可谓开辟了(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兴产业”,而其研究方法上的鲜明特色和学术风格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新的标识和范例,已经闪示出古代文学研究的“中国气派”的曙光了。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引言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为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从文学发展背景、代表作品、艺术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古代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一、文学发展背景古代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中国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学遗产。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变迁,展现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1.1 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时期人民的生活和感受。

《论语》、《墨子》等儒家经典也在此时诞生,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转折点,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

代表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陆机的《文选》等,展现了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和对社会变革的反思。

1.3 唐宋元明清文学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涌现出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

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曲、元代的戏剧、明清时期的小说等各具特色。

代表作品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苏轼的《水调歌头》、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二、古代文学代表作品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留下了许多千古传世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以其丰富的内容,又以其艺术的表现形式成为古代文学的代表。

2.1 《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朝代和地域的305篇诗歌,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爱情和社会道德观。

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源”。

2.2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创作而成。

这部小说以贾宝玉等人物的命运为主线,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起伏,被誉为中华文化的顶峰之作。

2.3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宋朝末年梁山泊起义军的英勇事迹。

古代文学参考论文

古代文学参考论文

古代文学参考论文古代文学参考论文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已经具备一定的范畴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古代文学参考论文篇1试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桥意象“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是跨越障碍的工具,其最基本的作用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言不尽意”的遗憾,明晰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成功地建构了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含蓄、凝练、朦胧的意境美。

“桥”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各种文学体式中经常出现,运用非常广泛。

《诗经·大雅·大明》写周武王之母太姒来归的情景:周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周文王对太姒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1](P100)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的最早的咏桥诗句,开中国古代文学桥意象的先河。

桥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情况进行解析。

一、构成画境的元件桥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首要内涵就是通过展现桥的实用性和外在美,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以桥为点睛之笔的优美画面,给读者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刘禹锡《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2](P108)就很好的写出了桥的实用价值。

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桥上春雨、桥下江水、桥边新柳、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共同构成一幅以桥为中心充满生机的小村初春图,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乔吉《(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窍黄云洞。

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

赑屭金环重,狻猊石柱雄,铁锁囚龙。

”[3](P620)写出垂虹桥的雏高大长、装饰精美,反映了当时桥梁建筑的水平之高,让读者于千百年后仍然可以在想象中领略此桥的壮美。

古代文学赏析论文3200字_古代文学赏析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赏析论文3200字_古代文学赏析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赏析论文3200字_古代文学赏析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古代文学赏析论文3200字(一):论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论文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实现良好发展的趋势。

这就需要对人才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古代文学作为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对人才创新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古代文学创新性思维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创新性思维的应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呈现增多趋势。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高校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地位的学科,通过不断加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可以促使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得以有效培养,且创新性思维人才逐渐成为社会不断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在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特点缺乏明确性、教学方式较陈旧等缺陷,这就会对人才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如何通过古代文学赏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促使学生思维得以有效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古代文学教学创新性思维的意义创新作为人类社会实现进步和良好发展的灵魂,创新性思维通常为人类思维实现有效发展的最高模式。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创新性思维具有显著的作用。

而人类思维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的创新,因此教育创新是当前社会实现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古代文学作为高校教学中的一门传统学科,其对学生所具备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指导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相关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学生对古代文学进行感受、分析、欣赏,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对学生所具备的想象思维进行培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在古代文学的实际教学中,实现教育的创新和思维的创新。

同时,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民族的情感、智慧、精神等相关内容的体现,从一定角度讲,古代文学属于极为重要的一门人文学科,其对学生所具备的人文素质的发展以及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学论文(共10篇)

古代文学论文(共10篇)

古代文学论文(共10篇)古代文学论文(一): 我的论文是古代汉语,不是古代文学.是具体的字,结构的分析.字体结构中,最原始的是“形”,象形,如甲骨文与金文(钟鼎文);其次是“音”,象声,后世所创的篆隶楷行草大都有其影子,隋唐之时才有“平上去入”的音声变化划分,之前能用而不能分,是一个难点;还有,“义”,古文学中讲的是本有义和象征义,不像现代文学里明朗区分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但又几乎随处可见其应用之处……希望能帮到你!古代文学论文(二): 什么叫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到了现当代,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古代文学论文(三): 中国古代文学家文集.像《唐宋八大家文集》之类的.具有收藏意义的.附1:1.《楚辞学论文集》姜亮夫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2.《唐诗论文集续集》刘开扬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3.《唐诗论文集》刘开扬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4.《唐诗论文集》刘开扬著北京:中华书局,1961.65.《楚辞论文集》游国恩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6.《乐府诗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 1957.6,7.楚辞论文集游国恩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8.谁是诗中疏凿手:中国诗学研讨会论文集莫砺锋编 2023.7,9.两小山斋论文集罗〓烈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710.唐诗论文集刘开扬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11.楚辞论文集蒋天枢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712.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 ,13.诗经研究丛刊: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十三辑中国诗经学会,河北师范大学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23.1014.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诗经学会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23.15.切问切.1981-2023:复旦诗派理论文集许德民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916.唐诗论文集刘开扬著北京:中华书局,17.东坡词论丛素轼研究论文集第一辑苏轼研究学会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8.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济南市社科研究所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519.词学研究论文集 (1949-1979)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安古典文学研究室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20.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新1版北京:中华书局,2023.921.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编.-1 中华书局/1964.4附2:1、《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8.2、《中国文学论丛》钱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83、《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54、《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45、《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6、《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127、《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陈岱孙,季羡林,张岱年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8、《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5古代文学论文(四):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有哪些【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0年《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是在四卷本基础上精选编辑而成,共选中国古代、近代文学批评论文(含论诗诗)66种,其中先秦5种,两汉4种,魏晋南北朝5种,唐8种,宋10种,金1种,元2种,明9种,清11种,近代11种.书中按作者时代编次选录,入选各篇,其与文学理论无关部分,采取节录方式,并有注明.凡入选文字,均兼采各种版本加以校勘,正文以一本为主,于篇末注明版本出处.在每篇正文之后,有注释与说明文字.全书选目精审得体,注释重字词训释,浅易明晰;说明既能阐发文本大意,又能明其渊源流变,于初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者,最为便利.文心雕龙注(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各包括25篇.上编前5篇带有导论性质,后20篇分述各文体特征与流变;下篇25篇主要讨论文学创作风格与批评的原则、方法,以及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末篇《序志》为全书序言.范注以清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为底本,参以孙仲容手录顾千里、黄荛圃合校本,谭复堂校本,日本铃木虎雄校勘记和赵万里校唐人残写本,并吸收了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等研究成果,进行校勘与注释.范注不限于疏通文句,凡与理解文本有关的文献,均详细引录,故与各种注本比较,最为详赡.书前附有铃木虎雄《黄叔琳文心雕龙校勘记》的“绪言”和“校勘所用书目”亦便于学者参考.诗品注 (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钟嵘《诗品》是一部专论五言诗及其诗人的文学批评著作,作者选择从汉到齐梁间诗人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评第,并在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钟嵘提倡“自然”与“真美”的诗歌理论批评风格.陈注参照多种版本,进行整理,并作注释,清通简要,便于初学.书后附录“诗选”,系注者所辑录钟嵘《诗品》论及的作品,尤便于读者检核、参考.书末缀有注者跋语,对钟嵘选诗、评第略有论及,亦具启发意义.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以禅喻诗、着重探讨诗歌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郭氏此书以明嘉靖本为底本,参考《诗人玉屑》所引加以校订,注释于胡鉴《沧浪诗话注》、胡才甫《沧浪诗话笺注》颇多节取,并兼采陶明《诗说杂记》中有关解释沧浪的论点.书前有“校释说明”,于沧浪之版本、观点作出简要的梳理与评价.书中依据原著《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顺序,分作“校”“注”“释”,校文多为考异,有纠谬之功;注文重在词语典故的出处,简要清明;释文在渊源探究与理论发明,兼具导读作用.书后附录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有助读者对严氏诗学观的了解.该书为目前和研究《沧浪诗话》最为详明的著述.原诗(清)叶燮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叶燮《原诗》是一部推究诗歌创作本原、以反对文学复古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理论批评著作,分为“内篇”“外篇”,其中关于“正”与“变”、“识”“才”“胆”与“理”“事”“情”诸端探讨,均多真知灼见.霍氏校注,以《清诗话》为底本,用叶燮《已畦集》本校勘,对《原诗》进行校正、分段、标点、笺注.书前冠有“前言”,对《原诗》理论思想与风格作简要介绍与评价,书中笺注着重于引语的出处和有参考意义的材料,词语一般未作解析.艺概 (清)刘熙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刘熙载《艺概》是一部谈文论艺的理论批评著作.作者讨论文艺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部分.刘氏在《叙》中自谓其评论方法是“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即用简炼的语言,作突出重点的评论,通过“触类引伸”,来显示复杂的内容.综观全书,尤其是论文、诗、词、赋的部分,其对作家作品的评定,对文学形式的流变,对艺术特征的阐发等,时有卓见确论.该版《艺概》,系王国安依据清同治十二年(1873)原刊本整理,加以标点,对原本个别错字,亦予纠正.书前有王国安所撰“前言”,对原书有条分缕析的介绍.人间词话新注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齐鲁书社1982年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系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下卷系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王氏零星论词言论.全书有“校”“注”两部分.“校”说明与其它版本(特别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作比较)文字重要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献的精审态度.“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其引文亦能注明出处,使人一目了然.书前有周振甫《序》和滕咸惠自撰的论文《略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其中滕文于《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以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论述较详,可供读者参考. 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 1984年《谈艺录》系钱钟书的一部以探讨我国古代诗歌艺术思想为主的说诗谈艺著作.本书为1984 年开明书店初版的修订本,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原书旧貌,仅稍有删改润色,计91条;下编乃对旧作进行逐处修订与增益,是为“补遗”,计18条.作者在新版《引言》中说:“上下编册之相辅,即早晚心力之相形”,可见此书堪称集作者一生谈艺之精髓.钱著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本事、考据、风格、理论多有涉及,然综观其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因小见大,如作者采用古代诗论评点方法,从细微入手,却能于中阐发诸如唐、宋诗之分类的重要理论问题.二是博中取精,亦即作者立条极为博杂,然对所及问题的认识,如“诗乐离合”“桐城诗派”等,皆极为深透.三是中西合壁,这于书中引录文献与理论思想,均可见作者融会中西文化艺术的学养.该书知识丰厚,论析精辟,是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必读佳作.古代文学论文(五): 国学经典读后感论文500字以内《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不错,《西游记》它的艺术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内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这儿,我只从弗洛伊德的"梦"论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西游记》.为了能使《西游记》的创作与梦联系上,我们先来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创立初期,由于他得天独厚的文学素养,他选择了与"语言"有密切联系的"谈疗法"来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来,精神病人被封闭压抑了的内心障碍,可以经由语言交谈而得以宣泄或净化.可见,精神分析学说在初期阶段就与文学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重视,考察病人的语言反应到对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语误,笔误,读误的心里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与作家的文学创作现象联系到一起了.这种联系实际上在标志着精神分析学说诞生的《梦的解析》(1900)一书中已显出端倪.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学创作上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作家与精神病患者联系在一起,而这一联系的桥梁就是"梦".弗洛伊德认为,作家的写作也是在做梦,只不过是在非睡梦状态下作梦,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内心无意识本能的变形显现,欲望的替代满足.我们往往会说自己作的梦是混乱,荒谬的,完全是一种变了形的东西.古代文学论文(六): 古典文学有哪些?(加作者)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整理。

古代文学鉴赏论文3800字_古代文学鉴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鉴赏论文3800字_古代文学鉴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鉴赏论文3800字_古代文学鉴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古代文学鉴赏论文3800字(一):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实践探索摘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涌现出许多璀璨的文学作品,成为时代的标志与象征。

自古以来就有对前人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习惯,我国古代文化鉴赏史与创作史相辅相成,自成体系。

通过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模式,能够掌握各个朝代的文学鉴赏理论,熟悉其中的规律与根本,有利于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与结构,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

笔者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概念,分析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意义,提出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视角转换;实践探索一、古代文学作品概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较为出名的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难得的瑰宝,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这不仅代表着我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与经久不衰的顽强生命力,还是我国文人雅客的先进思想与精神的集合体,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能够从中接触到作者内心所想、所感、所愿,能够历经历史的长河,跟千年之前的知音共享同一段经历与情感,产生思想与精神上的共鸣,这是文学作品带来的力量,也是千年之前的文人雅客带来的美妙交流。

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教材共四本,从上古神话到先秦两汉,从三国历史到唐宋元明,直至清末民国之前,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范围之内,整个教学时间大约为两年,但远远不能将其中的文化精髓一一讲解详细。

从文学鉴赏本身的内容来看,较为传统的鉴赏方法主要是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与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题目内涵、作者生平经历,在了解这些基本内容之后,就需要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中的思想内涵、艺术手段、艺术特征等。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

古代文学论文(选篇)1.管窥曹丕“经国大业”辞赋观之内涵及成因2.浅析曹丕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探因3.试论西晋寒族文学管窥曹丕“经国大业”辞赋观之内涵及成因摘要:曹丕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由《典论・论文》一文入手,解构了他辞赋观的深层内涵,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含义,即文学创作应当体现人生理想、成就伟业,流传后世。

文章最后还从个人、时代、文学三个角度对此种辞赋观的成因进行全面解读。

关键词:建安文学;曹丕;辞赋观;“经国大业”;成因曹丕是汉魏时期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昭明文选》作为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选录了《与吴质书》以及《典论・论文》,其中曹丕对自己的文学思想理论进行了充分阐释,而尤以《典论・论文》为是魏晋时期文学理论的发轫之作。

在论述中,曹丕对于文学的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在《与王朗书》云:“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

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若著篇籍。

……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

”《典论・论文》中写道:“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之言。

”由此可见,对于曹丕而言,文章的最基本的功用是应当能使作者名垂千史、流芳百世。

在曹丕眼里,就算时光流逝,生命终结,但“一家之言”却应当流芳百世。

谈其成因,首先,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分析,曹丕在文学创作上可谓是才高八斗的,陈寿说“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疆识,才艺兼该”。

钟嵘《诗品》中把他列为中品也是很好的例子。

他还在《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中》说“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也证明曹丕还善于运用权术。

作为文人骚客中的一员,同时又作为一个善用权术、长袖善舞的统治者,他能认识到文章的作用也是意料之中的。

宋代文学论文模板(10篇)

宋代文学论文模板(10篇)

宋代文学论文模板(10篇)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23)01017105作为一种富含批评意义的文学文本,文学选本在逻辑层面上可以被折解为物质外壳和理论内核:物质外壳是指选本赖以存在并承载其功能的文本样态,也就是选本的形态;理论内核则主要指选本的文学批评功能。

就选本形态而言,选家依照一定的择录标准将作品挑选出来之后,接下来就要以其中一种体例将作品编排成集,以其中一种文本样态正式呈现于读者面前。

通过对其中一历史阶段选本编排体例和文本样态的考察,我们可以观照此期选本编纂活动的进化程度及其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选本演进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

宋代文学选本数量繁富、门类广泛、形态多样、特色明晰①,在其编纂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但目前学界对宋代文学选本形态尚无全面、系统之阐论,本文拟对此略作探析,以为美芹之献。

通过翻检现存宋代文学选本,不难发现宋代文学选本形态在继承前代选本形态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变化与拓新。

具体而言,可以将其析分为单一形态与复合形态两种类型②。

一、单一形态:分体编录、依人系篇与分门别类单一形态具体包括分体编录、依人系篇与分门别类三种文本样态,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选本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分体编录对文体的区分,源于人们对文学自身特质认识的深化,是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较早明晰而具体地对文体进行辨析的是曹丕《典论・论文》,曹丕在文中将文体分为四类八种,提出:“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1](720)此后人们对文体的辨析越来越细密,如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论及33种文体,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分文体为59类,徐师曾《文体明辨》分文体为127类。

而随着对文体区分与辨析的深入,文学选本亦将区别不同文体进行选编著录――即分体编录――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编纂体例与文本样态。

在古人看来,选文编集,通过分体编录的方式为所收之文正名定份至关重要、无可轻忽,所谓“才量学文,宜正体制”[2](650)、“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3](77)。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范文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教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古代文学《试论中国帝王文学》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法。

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文学。

不过,主要从经济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集、文集的现象也有一些,但都谈不上深入的理论认识评价。

在中国文学经二十世纪初开始质的大变革至今历经百年、正待飞跃发展为新的中国文学伟大形态的今天,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规律出发来解析这一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

一、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中国古代帝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群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客观存在。

在先秦文学中,帝王文学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名姓的文学作品竟然是帝王文学。

《古诗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作品就是舜帝的《南风歌》。

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出了我国哲学和文学融为一体的最早作品——八卦。

在我国第一部政治议论散文集《尚书》中,收集了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编辑家之前历代帝王中产生的最有名的文章,如《尧典》、《大禹谟》、《秦誓》等。

而在孔子编辑的文学教材《诗经》中,包含了不少帝王所作的诗歌。

在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中,皇帝重视“文武之道",大都有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诗歌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表情达意的工具,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帝王自然也不例外。

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封建专制社会自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起,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籍、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有名的帝王,尽管“稍逊风骚"、“略输文采",但还是大都有诗歌创作传世。

帝王之中,也应当包括农民起义领袖中自立为帝的黄巢、洪秀全等人。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_古代文学学年论文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_古代文学学年论文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_古代文学学年论文古代文学是传播我国古代辉煌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一古代文学桃花题材和意象分析【文章摘要】桃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颇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桃花这一题材就出现在了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

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诗经》中的桃夭篇: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花是美好的象征,通过描写桃花之美反映出古人对美好品质的孜孜追求。

历代文学中,更不乏对桃花的描述和赞美,本文带你领略桃花之美,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

【关键词】桃花;中国古代文学;意象分析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桃花一直是美好和繁荣的象征,大多数描述桃花的文学作品都将桃花指向于女性。

有时桃花只作为风景用以渲染气氛,有时桃花被作者用于托物言志和借物拟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民俗信仰都赋予了桃花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变的是,桃花一直都盛开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成为人们咏叹不止的美丽象征。

1不同时期的桃花题材1.1桃花的命名与栽培据我国古代著名的山川地理之书《山海经》描述,野生的桃树主要生长于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山海经对于桃的描述也是十分之多,对桃的记载就有16处。

因为桃的果实可以食用,花朵也具有观赏功能,因此古人开始栽培种植桃林。

先秦时期的人们在种植基础上,逐渐懂得了如何更好的栽培桃以及运用它的观赏功能。

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栽培实践中,桃在古代逐渐分布广泛,桃文化也由此开启新的篇章。

1.2桃花在先秦文学中的运用先秦时期,人们主要从事简单的农业活动,对桃花赋予的文学内涵也是比较简单淳朴。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几笔便勾勒出桃花灿烂美好的样子,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

桃花的果实丰盈多汁,因此常被作为礼物送予他人,桃树枝繁叶茂,因此也将桃花看成是青春健康的象征。

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对桃花的描写,主要作用是用于比兴,古人借助桃花之美来赞扬人之美,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桃花奠定了后世桃我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和意象分析陈元瑞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文化的底蕴。

古代文学论文.doc

古代文学论文.doc

古代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论文篇1晚唐诗歌中的末日情结探析摘要:晚唐之时,帝国曾有的盛世景象已成为过眼烟云。

无疑影响了同时代诗人的文学创作,形成一个时代性的悲剧性基调,引发诗人对人生、国家、世界等根本问题的悲观思索,诗歌也不免打上了末世的色调。

晚唐诗歌所具有的悲剧精神是洞彻人心的,这种悲剧精神体现在他对生命本体存在问题的深度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晚唐诗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晚唐;诗歌;末日情结历史研究者普遍认为,唐代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不仅造成了唐王朝的国力衰退,更重要的是对文人士大夫的心灵造成的伤害。

盛唐以来唐人莫不以恢宏开放的士人心态自居,他们在看待世事万物的时候都有一种雄踞千古的豪迈之气,一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样的自信;或者是从容自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涓涓自然之情。

晚唐之后,士大夫的美梦开始破灭了,不断演化的边境战争,以及军阀割据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士大夫们看清楚了这个无药可救、一味衰败的时代,也收敛起了先前的那种希望及由此而来的振奋,终于将那种外向、开放的心理倾向给丢弃了,晚唐诗人们在这种时局中逐渐的走向了消沉,诗歌也不免打上了末世的色调。

一、晚唐诗歌末世情怀的意象表现晚唐诗歌末世情怀首先表现在对长安的描写上。

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自盛唐以来就是诗人们纷纷捕捉的对象,一系列的诗句透出了人们对唐王朝盛世的向往和赞美,比如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们遥想长安寄托的是对家国的挂记,是对无限功名的向往。

但是晚唐长安已经失去了耀眼的光芒,长安蒙上一层灰色,李山甫《寒食二首》: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赵嘏《经无锡县醉后吟》: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

长安也自然不再神圣,朝野倾轧、藩镇割据使李氏皇权威严不复,使得诗中的长安充满了憔悴沧桑的暮年之感。

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笔下,长安更是有着难以言说的哀愁,交织成晚唐文人对待帝京既依恋又疏离的矛盾心态,长安城同时也寄托了文人坎坷遭遇、末世心态的写照。

论古典文学_初二议论文1000字

论古典文学_初二议论文1000字

论古典文学_初二议论文1000字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达。

它不仅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还能启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古典文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文学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古代文学作品中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通过阅读古典文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例如《红楼梦》展示了清代贵族的生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阴暗面;《西游记》描写了唐代佛教与道教的争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

通过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独特之处。

古典文学是我们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们民族的古老智慧和艺术创造。

通过学习古典文学,我们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

这对于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古典文学对于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它们是文人智慧的结晶,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和情节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于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古典文学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古典文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少的人对古典文学产生兴趣,阅读古典文学的人数逐渐减少。

这导致了古典文学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

一些人认为古典文学过于古老、晦涩难懂,与现代社会脱节,因此对其价值产生怀疑。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和宣传,通过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创新。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我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她历史悠长,光彩夺目,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学经典形象和故事,因此我国古代文学经典是我们当代人值得不断学习、探索、挖掘的富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范文一: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创新中国古代文学一直是所有高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

但是现在,由于课时的减少、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得古代文学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

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活动中,将情感教学模式引入其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学科是各大高校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它是中文系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古代文学作品分析方法以及鉴赏技巧的基础。

学好这门学科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然而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上看,这门课程其实质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两门课程的结合体。

在各大高校中,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科书一般有两种,即《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本。

可见这门课程的内容之丰富,但是现在,随着我国教育不断进行深化改革,许多高校都侧重于设置时效性较强的课程,从而导致一些传统课程的课时大大减少,特别是古代文学这门课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大致地简单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分析,甚至有些教材内容被一笔带过。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繁荣,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

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教师依然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的落后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

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太过遥远,学习这门课程对自己没有多大的用处。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古代文学作品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尝试分析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体现,不仅是学术讨论的重点内容,同时还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珍贵文化资源。

本文整理了8篇优质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之第一篇:略谈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摘要:古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历经数百上千年的时间考验, 历代以来为人们所传诵。

但由于中国古今文化差异较大,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 不少读者心存茫然, 不知从何处着手。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是通过阅读, 充分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文化背景, 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去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就会让自己的心灵穿越久远的历史时空, 与数百上千年前的那位作者发生精神的共鸣。

关键词:古代文学,阅历,背景,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我们需要加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实现当代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珍贵文化资源。

但由于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具体历史文化环境下的精神产物, 而中国古今文化差异较大, 根据自己阅读、欣赏与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和经验, 就如何阅读、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几点参考意见。

一、结合人生阅历去阅读与欣赏文学的源泉是五彩缤纷的人类生活,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人类生活予以审美观照下的精神产物。

与此相应, 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 读者也首先应该注意从人类生活这一根本点出发。

而人类生活之于读者的主要体现, 就是他(她) 的人生阅历。

在很大程度上, 人生阅历影响并制约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我们注意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 静心阅读、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时, 就往往能够为作品的内涵与魅力所感动, 从而让自己的心灵穿越久远的历史时空, 与作者产生精神的共鸣。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中国是一个古代文学发展相当兴盛的国度,对于古代文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我国对于古代文学的重视程度,造就了古代文学教学的高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们能够掌握到足够的古代文学知识,还要有足够的文学素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古代文学中教育思想论文摘要:孔子在《为政》一书中曾这样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

”这句话也充分讲述了他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育思想一、温故而知新在孔子的名言中,我想大家都应该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很熟悉,对于孔子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分析和理解,首先,温故而知新中的“故”通“古”,也就是暗指过去的政治、历史、文化知识等;“新”也就是指今,通俗地讲就是指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想让他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过去的文化知识,更要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知识,这种文化要求来自各个方面。

孔子在《季氏》中还提到了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更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矜么;说得言语,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大家请教;将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到。

孔子主张他的学生们要善于创新。

创新就是做别人所没有做的,想别人所没有想的。

孔子曾非常谦虚地说自己无所作为,但实际上他对我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编写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和《春秋》,都是非常宝贵的著作,为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学而优则仕孔子一直认为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的这种观点也在《子路》中这样写道:“一言可以兴邦。

”他曾在《阳货》中这样写道“: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关于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关于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是一门充满前贤智慧,集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程。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古代文学领域中武则天故事研究一、武则天的个人生活相关文献研究《禁毁小说夜谭》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武则天事,中国小说重要素材之一,凡描述唐宫之事,都与武则天之事迹。

”事实确实如此,我国古代文学对于武则天在宫中的个人生活描写颇多,甚至多过描述她的政治生涯。

比如在明代小说《如意君传》中,就描述了武则天与她的男宠薛敖曹之间的故事,不过由于涉及过多性事描写而被社会所争议。

如今能找到关于武则天个人生活最早的记载就是《如意君传》一书的评价作品《读如意君传》了。

在此书中,作者黄训对《如意君传》予以了全面的否定,他认为该书为“言之污口舌,书之污坊册”的淫秽之物,可焚也罢。

从那以后,该书就没有为多少人所知。

直到,该书却被文学界再次提起,并与此研究出了一些成果,认为它在小说的体式、成书年代等方面都有研究价值。

王汝梅就在他的《明代艳情传奇小说名篇的历史价值》中指出,《如意君传》虽然推崇性事,描述了国君与平民爱欲的不雅之事,让性超越了伦理等级,但不能因此而掩盖了真实,所以他也在客观上对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批判,鼓励人们正视两性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正是描述武则天个人生活的《如意君传》,把性与国家的政治联系了起来,让描述性的场面变得复杂多面,为之后经典著作《金瓶梅》中的性描写拓展了自由的艺术描述空间。

另外像《隋唐演义》与《浓情快史》也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武则天政治背后的个人生活,显露出了在宫廷之下一位才能卓越的女性。

但是无论在哪部作品中,生活中的武则天都留给了读者一种心计多端,甚至有些可怕,且生命力极为旺盛的印象。

正是凭借她的卓越才智,才能玩弄几朝皇帝于股掌之间,独领风骚数十年。

从这些描绘武则天个人生活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众多作者对武则天的爱恨交加的评断,一位野心欲望不见底的政治家,一个放荡不羁的淫妇,让人唏嘘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佩服她超凡的个人能力,小说作品中交织着对她的丑化与美化,正是这样一个表现出非凡气质与才能的女人让我国文学对她的研究时至今日还不能休止。

古典名著论文(精选五篇)

古典名著论文(精选五篇)

古典名著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古典名著论文爱情能改变命运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爱情是美好的,爱情是人人向往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爱情,可是爱情中需要什么?爱情能够改变命运吗?爱情中有悲剧也有喜剧,就像杜十娘与王美娘,同样的身份,不同的命运。

美丽、善良的杜十娘,热情、重义轻财。

她看清了身边的那些沉溺于烟花之地的男人,深知他们不是可以让她托付终身的人,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很难归见父母,因此,她一心从良。

为赎身,早有准备,她跟老鸨争执时,机敏地抓住老鸨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老鸨没有翻悔余地,并且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处心积虑地攒下了一个百宝箱。

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她不惜一切代价,吃尽了苦头。

千挑百选之后,男主角终于出现了,她一心向李甲,决定托付终身,因此让李甲四处筹钱为自己赎身,而且还拿出了自己私蓄的银两,完成从良的心愿。

李甲,胆小懦弱,在筹钱为十娘赎身的时候他犹豫不定,担心带杜十娘归家其严父不会同意,想要中途辞别,但是后来在十娘拿出银两的时候,他又决定要娶十娘。

也许故事发展到这个时候还算是个喜剧,但是就在他们成亲之后,李甲担心其父不会反对而责骂他,便与十娘泛舟吴越江面之上,徐徐图之。

在途中,他们与一位富家公子相遇,富家公子目睹杜十娘美貌,便心生贪慕,就在与李甲喝酒的时候,巧言借由离开,他花言巧语诱惑李甲以千金银两的价格把杜十娘卖给了他,他看透了李甲的性格,拿家人来激将李甲同意。

而这一切都被杜十娘听到,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的时候,她内心痛苦、悲愤,万念俱灰。

杜十娘假装同意并且在交易的时候当众将她的百宝箱打开,一箱闪闪发光的银子让李甲看傻了眼,他无尽的羞愧和后悔,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随后十娘便抱着她的“希望的寄托”一起跳到了江中。

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李甲的性格和他那名门出身导致了杜十娘的悲惨命运。

唐诗三百首论文(五篇)

唐诗三百首论文(五篇)

唐诗三百首论文(五篇)第一篇:唐诗三百首论文《唐诗三百首》课程报告一:带有“花”字的唐诗(30句)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竛《寒食》)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赠孟浩然》)6.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7.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8.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9.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王维《青溪》)10.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李白《长干行》)11.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锁。

(王维《洛阳女儿行》)12.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13.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14.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15.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1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18.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杜甫《佳人》)19.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20.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22.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杜甫《丽人行》)23.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杜甫《哀江头》)24.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王维《桃源行》)25.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杜甫《春宿左省》)2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27.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元稹《行宫》)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作品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文学作品论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论古代文学及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摘要:文学创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学更是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经历多少朝代都依然会对当代人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从古代文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入手,简要研究其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以及如何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当代教育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古代文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其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拓宽知识面,更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唤醒国人对中华民族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坚守理想信念,完善人格。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期以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古代文学教育成为培养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渠道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联系现代教学理念的纽带。

一、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如果说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概念、范畴体系来理解和形容这个世界,客观地解释和看待事物的发展秩序,那么文学则是以情感的方式,用人类的主观情绪观察到的形象去表达、描述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一本科学著作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项事物,以及人类活动规律,而文学著作则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从理性及感性的角度帮助其全面地认知世界。

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一)关注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西方古代文学多用虔诚、崇拜的心态表达对天堂、神明的向往和敬意,但中国古代文学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人间而非天堂。

虽然佛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综合而言,其对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影响是有限的。

古代士大夫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世,而不是地狱、天上等虚幻的事物,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高度统一的入世思想。

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精神的代表人物,以唐诗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就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表现了其洒脱自信甚至是自负的张扬个性,也表达了怀才不遇、极度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情感,充分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杜甫则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表现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的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王维则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诗句以充满意趣和禅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们都借用诗来表现现实世界,又进而抒发自身的豪情壮志及忧虑愤懑、超脱世外的情感,聊以慰藉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踌躇满志、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无论哪个时代,即使昏君在位、佞臣当道,也没能抵挡住中国士大夫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抒发自身满腔热血的脚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使踌躇满志、坚韧不屈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

忠如岳飞,智如诸葛亮,勇如荆轲,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名将数不胜数,文化造诣极高者也多如牛毛,楚国屈原可谓是其中的翘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塑造了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刚健有为、宁死不屈的经典士大夫形象,展现了士大夫无所畏惧,勇于前行的进取精神。

虽然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墨客都有一腔报国志,或满腹才情,但明君不可求,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踪迹,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尤为坎坷,如杜甫、比干、王安石、李商隐、袁崇焕、左宗棠等,其中许多都既是文人,又兼有政客、将领的多重身份。

他们的诗歌、文章或透露着不得志的郁郁寡欢,或表达着对报国无路及对现实感到困惑的苦闷,但也有大量催人奋进的内容,展现出其倔强不屈、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三)以“和”为贵与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秉承以和为贵,例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和谐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指引着人们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

“中庸”的思想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儒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极大,孔子本人就提倡“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较好地体现了“君子之风”。

古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文人对现实的不满,但古代文学创作讲求“言情而得情之正”,故而在表达个人情绪时能够合理地掌握“度”,既偏重抒情,又使言语合乎礼仪,多遵循“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创作原则,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学平和、有礼、偏重理性的人文精神。

二、古代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升华。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只有利用中国千百年来人类活动遗留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智慧精神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思维,帮助其建立更为完善的观念体系和人格,引导其欣赏古文化的美,寻找并理解爱的真谛,才能促使人们找到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者说人格的养成方向。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全面发展在新社会中的实现方式之一。

古代文学应用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对于还没有完全建立观念体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寻找到精神层面的慰藉,也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无疑为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且古代文学中的韵律美、自然美、人情美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染,又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利渠道。

三、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措施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较好的留传和保存,但其中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完全地被当代人领会和吸收,且古代文学的表述方式、情感甚至文字的呈现方式等都与现代有较大的不同,要想利用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必须加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肯定与突显古代文学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价值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都会对古代文学教育造成一定影响,为传播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设立了较多障碍。

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传播文学内涵提供了契机。

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但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又是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在充分肯定古代文学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古代文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和巩固古代文学的地位,为实现其教学价值奠定基础。

一方面高校应准确意识到古代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提高古代文学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定期邀请优秀讲师以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及精神内涵为主题开展公开讲座,以各项实际活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准确选取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不仅仅是时间原因,也是对社会发展形态、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时代界定。

教学者必须意识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学并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只能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加深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

例如,“程朱理学”虽是由儒家学说发展而来的,但我们不可忽视其局限性及它给当时社会甚至现代带来的危害。

“程朱理学”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教师应细致分析其发展背景及相关历史,避免在没有深入研究其主要思想的前提下向学生灌输相关观念,产生与教育相悖的结果。

教师要明确分析当前的人文诉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而深度挖掘古代文学的内涵,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或诸如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将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素养。

即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诞生的文学形式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精神,在不同时代也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

因此,教学者应在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准确选取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部分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方能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向关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相对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中丰富的文学辞藻、文学形式及生动鲜活的人物事例体现着不同的人文精神。

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尤其是接触、吸收古代文学中对提升人文素质有益的内容,高校及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应充分带领学生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古代文学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内涵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度,从而在加深对古代文学认知的同时找到其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进行宣传扩散,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质量都是决定古代文学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重要条件,但这些不可控因素并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其情感宣泄的适度和表现方式的多元化、简约化,以及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堪称世界瑰宝,值得教师不断去钻研。

所以,教师应不断创新、变革古代文学教学,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教育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江宏.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教育,2010,(3):15-18.[2]常效东.关于大学古代文学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79-180.[3]徐珮.浅析古典文学教育对当代人文素质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2):114-116.[古代文学作品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