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艺处理掺杂基本知识与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P,一般作为替位式扩 散杂质,实际情况更复杂, 包含了硅自间隙原子的作 用,称填隙式或推填式扩 散
替位扩散杂质:As, Al,Ga, Sb,Ge。 替位原子的运动一般是以近邻 处有空位为前题
4.2 扩散
填隙式( interstitial assisted kick-out)或推填式扩散 (Interstitialcy-assited)
在温度T,单位晶体体积中的空
位数
Nv
N
exp
Evac kT
每一格点出现空位的几率为
Nv/N,替位式原子必须越过的 势垒高度为Es; Es 约3 4 eV
跳跃几率为
Pv
exp
Evac kT
wk.baidu.com
v0
exp
Es kT
v0
exp
Evac kT
Es
慢扩散杂质
4.2 扩散
本征扩散系数:当NA、ND<ni(在一定温度下)时,
开关管及高速IC MOS晶体管及其IC
MIS IC,结型场效应 晶体管及其IC pnp管
作用 隐埋区 隔离区 基区 发射区 电阻 提高开关速度 源、漏、沟道、阱 半绝缘区
源、漏 集电区、发射区
杂质 Sb, As B, Al
B, P P, As, P-As, B
B:P Au, Pt B:P, As H, O, Cr
扩散的微观机制:晶体内扩散是通过一系列随机跳跃来实 现的,这些跳跃在整个三维方向进行,有多种方式,最 主要有:填隙式扩散;替位式扩散;填隙-替位式扩散
4.2 扩散
间隙式扩散(interstitial)
替位式扩散(substitutional)
间隙扩散杂质:O, Au,Fe,Cu,Ni, Zn,Mg
基本概念:结深 xj (Junction Depth);薄层电阻 Rs
(Sheet Resistance );杂质固溶度(Solubility)
4.1 掺杂
高温扩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杂质掺杂主要是由 高温的扩散方式来完成,杂质原子通过气相源或掺杂 过的氧化物扩散或淀积到硅晶片的表面,这些杂质浓 度将从表面到体内单调下降,而杂质分布主要是由高 温与扩散时间来决定。 离子注入:掺杂离子以离子束的形式注入半导体内, 杂质浓度在半导体内有个峰值分布,杂质分布主要由 离子质量和注入能量决定。 扩散和离子注入两者都被用来制作分立器件与集成电 路,因为二者互补不足,相得益彰。例如,扩散可用 于形成深结(deep junction),如CMOS中的双阱(twin well);而离子注入可用于形成浅结(shaIlow junction), 如MOSFET中的漏极与源极.
xj
1
x j
1
qNx j
1
qQ
Q:从表面到结边界这一方块薄层中单位面积上杂质总量
4.1 掺杂
杂质固溶度(dopant solid solubility)
✓ 固溶度(solid solubility):在平衡 条件下,杂质能溶解 在硅中而不发生反应 形成分凝相的最大浓 度。
✓ 电固溶度
✓ 超过电固溶度的杂质 可能形成电中性的聚 合物,对掺杂区的自 由载流子不贡献
的方块电阻,就知道了整个掺杂区域的电阻值。
重要性:薄层电阻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扩散入硅内部的净
杂质总量
4.1 掺杂
物理意义: 薄层电阻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扩散入硅 内部的净杂质总量
qn
1 1 qn
q 电荷, 载流子迁移率,n 载流子浓度 假定杂质全部电离 ,载流子浓度 n = 杂质浓度 N 则:
RS
微电子工艺学
Microelectronic Processing 第四章 掺杂原理与技术
张道礼 教授 Email: zhang-daoli@163.com Voice: 87542894
4.1 掺杂
掺杂(doping):将一定数量和一定种类的杂质 掺入硅中,并获得精确的杂质分布形状(doping profile)。
4.1 掺杂
As在硅中的固溶度: 21021 cm-3 As的电学可激活浓度: 21020 cm-3
4.1 掺杂
掺入的杂质是电活性的,能提供所需的载流子,使许多微结构和 器件得以实现。掺杂的最高极限约1021 atoms/cm3,最低 1013 atoms/cm3
晶片 硅 砷化镓 锗
器件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IC
4.2 扩散
间隙原子
推填子
4.2 扩散
间隙式扩散: Au, Ag, Cu, Fe, Ni等
间隙原子必须越过的势垒高度 Ei Ei 约为0.6 1.2 eV
跳跃几率和温度有关
Pi
v0
exp
Ei kT
振动频率0=1013~1014/s
快扩散杂质
T:绝对温度,k:玻尔兹曼常数
4.2 扩散
替位式扩散:B, P, As, Sb等
4.1 掺杂
薄层电阻 RS(sheet resistance)
方块电阻
薄层电阻定义为: RS
xj
t
w l
R l
8
wt
R RS x j
4.1 掺杂
RS:表面为正方形的半导体薄层,在电流方向呈现的电阻。
单位为 /
RS:正方形边长无关
R
l A
l wx j
xj
l w
RS
l w
方块时,l=w,R=RS。所以,只要知道了某个掺杂区域
Zn, Be:S, Si, Sn In-Ga, Al
4.2 扩散
扩散原理
扩散是微电子工艺中最基本的平面工艺,在约1000℃的 高温、p型或n型杂质气氛中,杂质向衬底硅片的确定 区域内扩散,达到一定浓度,实现半导体定域、定量掺 杂的一种工艺方法,也叫热扩散。
固相扩散:扩散是一种自然现象,由物质自身的热运动引 起。微电子工艺中的扩散是杂质在晶体内的扩散,因此 是一种固相扩散。
NMOS
BJT
BE
C
p well
p n+
p+
n-
n+
p
n+ p+
掺杂应用:MOSFET:阱、栅、源/漏、沟道等 BJT:基极、发射极、集电极等
4.1 掺杂
目的:改变晶片电学性质,实现器件和电路纵向结构。 方式:扩散(diffusion)、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 合金、中子嬗变。
4.1 掺杂
4.1 掺杂
杂质分布形状(doping profile)举例
4.1 掺杂
结深的定义
xj : 当 x = xj 处 Cx(扩散杂质浓度)= CB(本体浓度) ✓器件等比例缩小k倍,等电场要求xj 同时缩小k倍
✓同时
要求xj 增大
在现代COMS技术中,采用浅结和高掺杂来同时满足两方 面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