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临证思路与中医学方法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问题
•1、中医学临床与科研过程中的思路 1 •2、中医学临床与科研过程中的方法 2 •3、中医学临床与科研过程中的技巧 3 •4、中医学下一步的发展展望 4
一 思路
•1、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 1 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 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 抗病的趋向,或汗,或吐,或下, 抗病的趋向,或汗,或吐,或下,或进 或睡眠,等等。 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 体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误治。 体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误治。
wenku.baidu.com
•
演绎法就是要以脏腑经络先后脉 证为纲,把握病理发展趋势, 证为纲,把握病理发展趋势,将疾病的 治疗建立在脏腑、六经辨证的基础之中, 治疗建立在脏腑、六经辨证的基础之中, 并按疾病的传变规律,进行防治性治疗。 并按疾病的传变规律,进行防治性治疗。
5、辨病论治
•
辨病分为辨中医的病和辨西医的 病。 中医认为疾病的本质和属性, 中医认为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 是通过“ 的形式表现于临床的, 是通过“证”的形式表现于临床的,所 是认识疾病的基础; 以“证”是认识疾病的基础;而“病” 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映。 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映。 辨病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基本矛盾; 辨病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基本矛盾;辨 证则是认识和解决疾病某一阶段中的主 要矛盾。 要矛盾。
结束语
• 中医学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整体 中医学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 调理。 调理。 • 中医学需要振兴、需要发扬光大、 中医学需要振兴、需要发扬光大、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中医 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结束语
• 西医学的优势我们不能否定,但西 西医学的优势我们不能否定, 医学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我们随处可见。 我们随处可见。 •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 中医和西医, 系,需要我们借鉴其各自的长处来 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 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
漫谈中医临床与研究 过程中的思路、 过程中的思路、方法 与技巧
山东济宁市中医院内三科 李宗强
热烈欢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 届毕业生顺利毕业,预祝大家学有所成,万 事顺心。 李宗强 山东济宁市中医院 2011年7月
主讲人李宗强的相关材料
•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 山东中医药学会委员 • 济宁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济宁市中医药癌症康复俱乐部学术带头 人、常务理事 • 伤寒论经方研究者和实践者 • 中医“火神论”研究者 中医“火神论”
二
方法
1、常规法
•
根据中医学“四诊合参”的原则, 根据中医学“四诊合参”的原则, 详细而准确的掌握患者的证候资料并进 行分析后,首先运用八纲辨证方法, 行分析后,首先运用八纲辨证方法,分 析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 析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邪正的消 病情的浅深,再根据病情, 长、病情的浅深,再根据病情,辨明其 属于内伤、外感何种范畴, 属于内伤、外感何种范畴,选择适于外 感或内伤疾病的辨证方法进一步分析之。 感或内伤疾病的辨证方法进一步分析之。
4、慢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 慢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 慢性病不可以导致人死亡, 慢性病不可以导致人死亡,但慢性病的 并发症可以导致人死亡; 并发症可以导致人死亡;人没有一个是 完全健康的, 完全健康的,发病与不发病的关键在于 正气的强弱、饮食的合理、情志的舒畅、 正气的强弱、饮食的合理、情志的舒畅、 生活起居的规律等; 生活起居的规律等;慢性病没有能完全 治好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主症、 治好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主症、 调整机体免疫力、积极处理并发症; 调整机体免疫力、积极处理并发症;确 保疾病治疗效果明显的前提是患者的心 态、行为,其次才是医生的水平,再高 行为,其次才是医生的水平, 明的医生, 明的医生,患者不按照其要求去做效果 依然不很理想。 依然不很理想。
•
•1. 1. 中、西医辨病明确后分型论 治 举例以中医诊治高血压的常见分型 说明 •2. 2. 宏观整体的辨病与辨证用药相结 合 •3 从病, 3 无“证”从病,灵活施治
三 技巧
•1.一切从中医学传统观念做起,大力 1 一切从中医学传统观念做起, 倡导中医学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运用。 倡导中医学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运用。 •2.能将古人辨证论治的精髓应之于现 2 代临床。 代临床。 •3.重视六经辩证法、脏腑辨证法以及 3 重视六经辩证法、 卫气营血辩证的运用。 卫气营血辩证的运用。
•
•当辨证已辨识清楚,就应按照中医 当辨证已辨识清楚, 当辨证已辨识清楚 理论拟出相应的治法及方药, 理论拟出相应的治法及方药,这时 的基本思维方式应该是以理立法, 的基本思维方式应该是以理立法, 以法施治和调护, 以法施治和调护,即理法方药贯通 一致。 一致。
2、抓主证法
• 在临床辨证时,许多医家重视抓主证。 在临床辨证时,许多医家重视抓主证。 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征候。 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征候。 所以,主证是纲,纲举目张, 所以,主证是纲,纲举目张,选准并解决 了主证,附属于主证的兼证、 了主证,附属于主证的兼证、变证夹杂证 也迎刃而解。 也迎刃而解。 当确定抓住了主证之后, 当确定抓住了主证之后,就应当机立 迅速以相应方药治之,如太阳病中风, 断,迅速以相应方药治之,如太阳病中风, 但见汗出、发热、恶风,即可投以桂枝汤。 但见汗出、发热、恶风,即可投以桂枝汤。
4、演绎法
•
疾病的发生发展一直是处于动态的 变化过程中,无论外感、内伤, 变化过程中,无论外感、内伤,其临床 证候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证候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病势的 进退而时刻变化着。 进退而时刻变化着。由于脏腑之间有互 为表里、生克乘侮的关系, 为表里、生克乘侮的关系,而脏腑又与 六经密不可分,不少经络病证, 六经密不可分,不少经络病证,常常通 过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 过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出来,所以各脏 经络的疾病又是相互影响, 腑、经络的疾病又是相互影响,互相传 变的, 变的,而这种传变又多具有一定的规律 和范围。 和范围。
•7、方剂的配伍十分巧妙,方剂的用量 7 方剂的配伍十分巧妙, 比例也很精妙, 比例也很精妙,方剂的随证加减更有研 究价值; 究价值;只要辨证准确即可投以相应方 不会加减可以用原方, 剂,不会加减可以用原方,但是不可以 心不明了”的去加减运用。 “心不明了”的去加减运用。
•8、方剂运用经验需要随时随地的去总 8 前人的经验只能代表前人, 结,前人的经验只能代表前人,可以指 导我们, 导我们,只有自己细心去领会了才能变 成自己的经验。 成自己的经验。
•
•
即如果对病证一时辨识不清楚, 即如果对病证一时辨识不清楚, 可根据已获得的四诊资料, 可根据已获得的四诊资料,按拟诊病证 进行试诊,又称“诊断性治疗” 进行试诊,又称“诊断性治疗”,先行 投以药物、食物以探病,投石问路, 投以药物、食物以探病,投石问路,仔 细观察疗效结果,再引进一步治疗, 细观察疗效结果,再引进一步治疗,在 试诊过程中,不断审证求因,对因施治, 试诊过程中,不断审证求因,对因施治, 加减化裁,补偏救弊。 加减化裁,补偏救弊。
•
3、试诊法
• 试诊法又称之“探诊法” 试诊法又称之“探诊法”,明代医 家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宗录,论治篇》 家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宗录,论治篇》 探病之法,不可不知, 云;“探病之法,不可不知,如当局临 或虚实有难明,寒热有难辨, 证,或虚实有难明,寒热有难辨,或病 在疑似之间,补泻之意未定时, 在疑似之间,补泻之意未定时,即当先 用此法” 用此法”。
•9、中药方剂学的临床科研方向不是趋 9 向于药理学研究和降低客观指标; 向于药理学研究和降低客观指标;而应 该是首先重视“病的人”的主观感觉, 该是首先重视“病的人”的主观感觉, 然后再去追求客观的改变才是。 然后再去追求客观的改变才是。
•10、中医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儿童抓起, 10、中医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儿童抓起, 10 只有培养一代具有传统观念、 只有培养一代具有传统观念、敢于探索 的中医学科接班人, 的中医学科接班人,才能保得住中医国 方剂的记忆与理解、 粹。方剂的记忆与理解、运用亦是培养 一代新人的前提条件之一。 一代新人的前提条件之一。从小认真背 长沙方歌括》《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 诵《长沙方歌括》《汤头歌诀》;具有 一定文化基础后再去研究方剂的精妙之 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 处,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认真 总结用方经验, 总结用方经验,再去深研中医学的经典 理论, 理论,而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2、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 2 光读书不实践, 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 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 是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 是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 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 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 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 3、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 难在鉴别。换句话说, 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 眼光,学思路,学方法。 眼光,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 没有科学的方法, 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 态度,是学不到真正的中医的。 态度,是学不到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 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 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 用理政的标准, 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 能看病的中医。 能看病的中医。
•4.通过观察患者病情,能够举一反三 4 通过观察患者病情, 的综合考虑下一步的治疗方向、 的综合考虑下一步的治疗方向、治疗原 则和治疗思路。 则和治疗思路。 •5.不提倡理论上的中西医结合,但不 5 不提倡理论上的中西医结合, 否定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否定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6.处方用药简练,配伍合理。 6 处方用药简练,配伍合理。 •7.大量使用附子、半夏,但对这些药 7 大量使用附子、半夏, 物的煎法非常严格要求。 物的煎法非常严格要求。
•5、中药方剂是中医学的瑰宝,认真领 5 中药方剂是中医学的瑰宝, 悟古人用方的思路与方法是学好、 悟古人用方的思路与方法是学好、用好 方剂的前提,而不是大力推崇“ 方剂的前提,而不是大力推崇“一方统 百病”的中医学谬误。 百病”的中医学谬误。
6、学中医要敢于实践、敢于探索, 学中医要敢于实践、敢于探索, 更重要的是敢于创新。 更重要的是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