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思路导图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绿色植物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3课时。
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一定的特征,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
”本单元包含“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被子植物的一生”两个专题。
专题一通过植物的分类了解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及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得出它们的生殖方式,形成初步的分类印象。
专题二主要是讲解绿色开花植物经历的一生,主要通过与第一节进行生殖比较,得出生殖方式。
通过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引入,分别讲解复习了种子、根、茎、叶、花、果实这六大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步步引入,形成知识体系。
专题二覆盖了好几个章节的内容,不拘泥于教材,可以更好的拓展和延伸,形成知识网络。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植物的分类和被子植物的一生,难点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每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的哪一部分。
植物界是学生学习分类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生物类群,也是学生感性认识最丰富的部分。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多种多样,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还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即植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懂得保护我国的珍惜植物,增强热爱大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对生物圈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3、掌握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4、了解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5、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思维导图校本课程设计-第一课-《让你惊讶的人脑潜力》教学设计
·不是只有几百万,而是约1万亿个脑细胞。其中负责思考的脑细胞(神经元)就有1000亿。
·这些脑细胞只有针尖那么大。我们放大来看一看。【看一看】出示图1-1“多级神经元(神经细胞)反映思维导图结构”
【你发现了什么?】看到了脑细胞的结构,你都发现他什么特点了?组内可以一起商量一下。
学生表达。
看起来都像是超级章鱼,中间有身体,周围有成百上千的触须。每根触须都像是树干,从细胞中央向四周发散。反映思维导图结构”有根特别大且长的分支,信息就是由它传递的。
·关于左右半球——说的是大脑!不是地球!
【说一说】听说过么?听说过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者间的分工是不同。
【小调查】现场谁是左撇子?
【看一看】出示思维导图:大脑左右半球的主要智力功能
右半脑负责:节奏、空间感、想象、白日梦、色彩。
左半脑负责:词汇、逻辑、数字、顺序、分析和列表。
我们常将人区分为左脑人(科学家)和右脑人(艺术家),但是本身两个半球是同时工作的,我们是可以共同开发的。
思维导图校本课程设计
第一课《让你惊讶的人脑潜力》
上课
一、导入
0—3
特别高兴能和大家来到新一学期的思维导图课。
我们共同学习之前,先做个【小调查】
平时学习的时候,有多少同学觉得自己脑子都不够用了?
学生反馈
是啊,人类自己也开始发现这个问题了,在近几百年来,人们才开始收集有关大脑结构和机制的信息,尽管完全了解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少的一部分,已经足以使我们发生巨大的改变。今天第一讲,我们要一起去看看,让人惊讶的在座每一位的大脑潜力。
·【小结】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的时候,脑细胞之间就建立起一个通道,就像在丛林之中清出一条小路来一样。出示图“丛林——小道”第一次得费点劲,因为你必须清除掉一路的杂草缠藤。第二次就容易多了,因为第一次走过这里的时候已经做了很多清障工作,你从这里走过的次数越多,存在的阻力就越小。这一点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思考”发生的次数越多,它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教学设计中常用的八种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中常用的八种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圆圈图Circle Map起泡图Bubble Map双起泡图Double Bubble Map树型图Tree Map括号图Brace Map流程图Flow Map复流程图Multi-Flow Map桥型图Bridge Map【拓展阅读】思维导图学习一、在创作思维导图中出现思维阻滞怎么办?1.增加空白线条如果暂时出现了思维障碍,可以先继续在思维导图上加上一些空白线条。
这会对大脑提出挑战,刺激大脑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东西,使其在你无限的联想能力帮助下“茅塞顿开”。
2. 提问题提问题是大脑借以积累系列知识的主要方式。
给自己提一些合适的问题,会引起一些打破思维障碍的反应。
3. 增加图像在思维导图上增加图像,可以使进一步触发联想和易于回忆的可能性更大。
4. 保持无限联想的能力意识保持这个意识,会让大脑处于自由状态,而不是受制于既有的习惯。
二、线条分支一定要由粗到细吗?在思维导图的线条中,中央的线条更粗一些,加以突出以后,较粗的线条立即向你的大脑发出一个信号,让你注意中心思想的重要性。
如果你的思维导图是处在探索阶段,也许你会发现,在思维成图的过程中,一些周边思想实际上比中心思想更为重要。
在这些情况下,只要合适,你就可以简单地把外围的线条加粗一些。
有的曲线条会更大程度地增强视觉兴趣。
三、为什么字的长度一定要等于线的长度?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一样,让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靠的更近,因而也就有助于产生联想。
另外,所节约的空间也让人能够包括更多的信息在一张思维导图上。
四、是否可以把整个支干脉络圈起来?绘制导图时,我们可以为导图的分支添加边界线,定下分支的独特外形。
这个独特的外形可以激发包含在这个分支里的信息记忆。
对于更为高级一些的记忆专家而言,这些外形可以成为“活的图片”,极为成功地强化回忆起来的可能。
思维根据随意的外形构造图像,因而也就让外形更易于记住。
在思维导图中创造外形,会帮你在一个更为容易回忆的形式里组织许多的数据。
初中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丰富的图形世界适用年六年级级所需时共 4 课时,课外2 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丰富的图形世界”主题单元结构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探究与活动(“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三大部分。
本章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知道常见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
3、掌握正方体的截面,了解圆柱、圆锥的常见截面4、会画正方体的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并会据视图摆实物。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日常生活中的几何体有哪些?如何分类?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2、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哪些?3、正方体的截面可能有什么形状?4、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如何画?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专题一:生活中的几何体( 2 课时)专题二:探究与活动(课内2课时+课外探究性学习)专题三: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1 课时)专题一生活中的几何体所需课时共2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知识技能: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观察、摸索、讨论中直观认识立体图形,了解球体、柱体、锥体的特征;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上《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
第二课时数的大小比较
一、复习。
在〇里填上“›”、“‹”或“=”,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985〇1020 504〇725 687〇678
二、探究活动。
1.出示我国部分省份的土地面积,请学生选择任意两个省的面积进行大小比较,用自己的话说说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2.尝试排列大小: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00360 10213800 5001370 680590
3.交流学习体会。
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数的大小。
93604和903604 370300和307300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多位数的改写与省略
. Word 文档。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一次函数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13课时,每周5课时,课外4课时研究概述: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通过实际例子,建立函数解析式,归纳解析式特点,再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学生建立了一次函数概念后,再通过例题的分析解决,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从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并培养良好的思维惯。
本单元揭示了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即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容易联想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实际上它们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由此,本单元安排了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讨论,利用一次函数图像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和深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根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在内容编排上,依然遵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直观感知到得出一般结论这样的认识过程。
让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体验和领悟函数思想和方法,理解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的联系,拓宽思路,并为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打下基础。
本单元最后四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认识数学的实际应用的价值。
研究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主合作唤醒一次函数基本知识。
2.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2.体会数学的人文性、合理性、严谨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归纳函数性质、体验数形结合法的应用。
2.能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一次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是有人们需要产生的,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同时渗透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教育。
第16课 学画思维导图(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第16课学画思维导图(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教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6课,主题为“学画思维导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并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思维整理和信息整合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
2. 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技能,提高思维整理和信息整合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规划与管理。
教学难点:1.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 思维导图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思维导图案例、绘制工具(彩笔、白纸等)。
2. 学生准备:彩笔、白纸、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案例展示思维导图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尝试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绘制心得。
5. 成果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并进行简要介绍。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1. 第16课学画思维导图2. 内容:-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作业设计:1. 课后绘制一幅关于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规划与管理。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思维整理和信息整合能力。
初中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圆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圆适用年级九年级所需时间课内7课时,课外2课时主题单元研究概述“圆”是在小学学过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圆的概念、性质、圆中有关的角、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圆和正多边形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
本章共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是圆,主要是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圆的概念和性质是进一步研究圆与其他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包括三部分内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正多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多边形,它有一些类似于圆的性质。
接下来的主要内容是一些与圆有关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这些计算不仅是几何中基本的计算,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运用这些知识也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将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易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图形很多是圆和直线形的组合,而且题目也相对复杂,应以新代旧、新旧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已知与未知、简单与复杂、特殊与一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把未知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化为特殊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研究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相识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圆内接四边形的特征。
2.相识切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会过一点画圆的切线。
3.相识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探索若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用等分圆周画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及全面积。
初中数学《不等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不等式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说明:课内共用2课时,课外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中首先以实际问题为例,结合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引出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概念,然后类比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并运用它们解简单的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本单元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性质。
解不等式就是求出对其中未知数的大小的限制,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对于不等式性质的认识,解不等式的方法就能很自然的产生,教学中可以类比方程、等式的性质等来讨论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什么是不等式,能依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学习活动设计活动1问题1:你能猜想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吗?x+3>6 2x<4 2x+3>7问题2:你还记得等式有哪些性质吗?活动2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人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通过天平演示,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活动31、用“>”或“<”填空.(1)-1 < 3 -1+2 3+2 -1-3 3-3(2) 5 >3 5+a 3+a 5-a 3-a(3) 6 > 2 6×5 2×5 6×(-5)2×(-5)(4) -2 < 3(-2)×6 3×6 (-2)×(-6)3×(一6)(5)-4 >-6 (-4)÷2(-6)÷2 (-4)十(-2)(-6)十(-2)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用几个例子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3、让学生充分发表“发现”,师生共同归纳。
初中数学《平行线》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数学《平行线》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平行线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 6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章是初一下册第五章的内容,包括“同位角”、“并行线和它的画法”、“并行线的性质”、“并行线的判定”,主要内容是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
本章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图形的平移、图形与坐标、圆、视图与投影等后续知识和进行推理论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教科书首先以章头图为案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直线平行现象在第二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直线的平行,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上章又学习了角的表示,角的比较和度量,对顶角,余角,补角,垂直等内容,这些都为本章的探索打下基础。
本章设置观察,实验与探究等活动,先探究直线平行的性质,再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图文并茂的依次呈现,试图在探索性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行的理解,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了探究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课本首先引入了“三线八角”、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一对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相等和互补)联系在一起。
本章以直观为基础,将直观与说理相结合,运用平行的有关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本单元提供了较多的数学活动,意在探索图形性质,培养推理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与有据的表达能力,再逐步过渡到书写理由。
本章还注意以问题的形式展开学习过程,如10.3节中接连提出九个逐步深入地问题,学生通过依次回答各个问题,自然地得出并行线的性质,从中体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给学生创设独立探索的空间。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通过变式或复杂图形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初中数学《图形与变换》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图形与变换适用年九年级级所需时课内6课时,课外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图形与变换这一主题单元,与轴对称、中心对称一样,图形的平移、旋转和位似也都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
它们不仅为现实世界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也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因引,图形有平移、旋转和位似是“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内容。
探索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和位似的性质,体验平面图形的变换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本章学习的重要目标。
坐标和图形变换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图形与坐标”的重要内容。
“图形与坐标”将图形放入直角坐标系中,通过量化的方式研究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形的统一,是用。
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基础。
因此,本章中的坐标和图形变换是数形结合思想的直接体现,是几何图形与代数问题相结合的纽带和桥梁。
本单元的重点是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位似的概念及性质,直角坐标第中多边形的平移和位似。
难点是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
在本主题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把图形与变换设计成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
第一专题是平面图形的平移。
这一专题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学生的动手演示,合作探究,最后探索出平移的基本性质,并且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二专题是平面图形的旋转。
这一专题主要也是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学生的动手演示,合作探究,最后探索出颤动的基本性质,并且能在平面内画出旋转任一角度后的图形,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三专题是平面图形的位似。
这一专题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学生的动手演示,合作探究,最后探索出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一个多边形(有一个项点在原点,有一条边在x轴上)的顶点坐标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得的图形与原多边形相位似。
这三个专题中,第三个专题是在前两个专题之后,又一种图形变换,但位似与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和旋转不同,位似变换改变图形的位置和大小。
初中语文《变形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变形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初中语文《变形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 5课时(专题一3课时,专题二2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的三篇课文。
本单元以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蜕变为主题。
学习重点是感知文本内容、感悟人生飞跃。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细品他人的变形记。
国事让我们成长,以《最后一课》为例。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细读文章,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思想内涵;学生领会文章思想内涵后,激发爱国热情。
体悟到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及人物的变形。
家事让我们成长,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的理论指导,让学生从中获得对人生健康成长与自身成熟的有益的启示。
平常事让我们成长,以《猫》为例;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专题二:主宰自己的变形记。
结合学过的三篇文章和学生搜集到的其他关于人生蜕变的文章,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人生,交流讨论比较后的发现和收获,理解国事,家事,平常事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变成为自己人生的宝贵经验,并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感悟力和叙述,写作能力。
专题一与专题二是理解,提高,吸收,应用的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力图实现读和写的结合,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的结合,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本,归纳故事情节。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平⾯直⾓坐标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平⾯直⾓坐标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平⾯直⾓坐标系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平⾯直⾓坐标系适⽤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 5课时,课内4课,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平⾯直⾓坐标系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
主题单元结构包括“有序数对”、“平⾯直⾓坐标系”、“⽤坐标表⽰地理位置”“⽤坐标表⽰平移”四部分,四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展⽰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专题⼀由实际中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利⽤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结合数轴上确定点的位置的⽅法,引出平⾯直⾓坐标系,学习平⾯直⾓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专题⼆学习坐标⽅法的简单应⽤,⽤坐标表⽰地理位置体现了坐标系在实际⽣活中的应⽤。
要⽤坐标表⽰地理位置,就要考虑如何建⽴坐标系的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平⾯直⾓坐标系和⽤坐标表⽰平移,难点建⽴适当的直⾓坐标系,利⽤平⾯直⾓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利⽤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易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展⽰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学⽣可以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数学模型,应⽤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思维能⼒。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能⽤有序数对表⽰实际⽣活中物体的位置。
2.认识平⾯直⾓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在给定的直⾓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能建⽴适当的平⾯直⾓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位⾓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4.在平⾯直⾓坐标系中,能⽤坐标表⽰平移。
过程与⽅法:1.通过如何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平移与坐标的关系,发展形象思维能⼒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步提⾼⽤数学的意识,激发兴趣。
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教学背景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使用Word、Excel或PPT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有用信息。
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发现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更有趣更高效的图式笔记,它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思维,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有条理。
好东西要善于利用,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想到了教大家绘制思维导图这一教学专题。
教学思想大家都知道思维导图的种种作用和妙处,但对于如何切实地应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手足无措,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从最根本的绘制思维导图开始,以“PPT的深度应用”为例教会大家如何绘制思维导图、美化思维导图。
让大家对于思维导图不再只是看着好,而且能够学会实操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以“PPT的深度应用”教学思维导图为例的实践操作,让参培教师学会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美化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课程设计思路一、介绍什么是思维导图什么是思维导图?它是由英国的东尼.巴赞先生提出来的。
首先来欣赏几幅实例图:这是一幅树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也呈树状结构,就和这棵大树的结构一样,中间的树干是主题,也叫中心主题。
它的根部和头部做为一级一级的分支向四周放射,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表达。
第二幅是以家庭事务为中心主题的思维导图。
它把一周内的每一天做为一级主题,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等这都是一级主题,爸爸和孩子是二级主题,商务和游泳做为三级主题,会议是四级主题。
每一条主题用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每条线上都使用了一个关键词,还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图文并茂,有助于联想和想象。
第三幅春雨的色彩是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课文,简单的一幅思维导图把这篇课文图文并茂的呈现了出来,学生看着导图听老师讲授要比看着纯文字的教材效果好得多,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归纳能力。
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是一个工具,是终极的组织性工具,是大脑思维可视化过程的一个工具。
二、介绍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和步骤绘制思维导图有手绘和计算机软件绘制,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有很多,如:Mindmanager?? Xmind?? Startree?? Mindmap今天以“PPT的深度应用”教学导图为例,用MindManager 14这款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
初中音乐《行进之歌》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实用文档行进之歌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解 2 2 00粒料单服题请110中噪度214 9社知其城0新社尊继0粉制时0新前除图10和数法结和 10制到 Q结铁的受计然 0相 9打活样结前0E11520族强到付式00 4 0 编计单指治程变罚法一奥阿行0 欧到能煤妇增法相述接强解生0为( - 1 .10600第酸持就,注控结0到第自指改有在的提本到) 0 0 8 8 # m 生: 2 防拼升额物班,0责部第,并升时0 # 发 8 (-90源删的能第现物院子相能填三和深维和量新六后制法线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聆听进行曲,能够听辩出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2、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3、了解几首不同风格进行曲特点;4、自主探究进行曲的功能和运用的场合。
过程与方法:1、学唱《一二三四歌》,体会进行曲的特点;2、欣赏不同风格的进行曲,深入理解进行曲的功能特点,认识到音再到“四海为家”,巧妙、风趣地道出了军人的价值观和乐观精神。
形象地刻画了军人的情感,军人的美好和军人的品德。
3、出示歌谱,学习歌曲后半部分的伴唱与掌声伴奏。
采用分组和分声部练习的方法,练熟后再合到一起,教学难点在这里解决。
要注意二声部的和谐和节奏的准确。
4、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先唱会歌曲的旋律,再视唱歌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先由教师示范、教师唱谱学生填词,再过渡到学生视谱。
5、全体学生齐唱歌曲(学生跟着伴奏),并考虑这首歌的艺术处理,重点是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和歌曲演唱的速度。
6、歌曲结构分析:《一二三四歌》为带有扩充的二部曲式,G 大调,4/4拍。
乐段A(1—8 小节), 以四个乐句构成,每两小节为一个乐句。
其中第二乐句的节奏是第一乐句节奏的重复。
节奏多用附点音符,使人感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军营气氛,像号令,像走步,像行军,像列队...乐段B(9—29 小节),乐句逐渐加长,特别是乐句4,为了扩充效果的加强,又增加了一个伴唱声部,使一、二声部形成带有衬词“嘿嘿”和“一、二、三、四”的二个声部,最后以“一、二、三、四”的交错出现,将歌曲推向高潮。
初中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圆适用年九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10课时,课外2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章是在学习了这些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通过折叠、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
在“圆”这一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24.1 圆”一节首先介绍圆及其有关概念。
然后让学生探究与垂直于弦的直径有关的结论,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
“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节首先介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并通过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引出了反证法;然后介绍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以及与切线有关的结论;最后介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一节揭示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介绍了等分圆周得到正多边形的方法。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一节首先介绍弧长公式,然后介绍扇形及其面积公式,最后介绍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点击打开链接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并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定理,探索并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2)探索并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和正多边的有关计算( (4)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测量、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了解概念,理解等量关系,掌握定理及公式((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3)在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归纳的数学思想((4)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5)探索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理解公式的意义、理解算法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利用现实生活和数学中的素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对应课标(1)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初中音乐《小调》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时
专题一概述 (说明: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本专题的主要 学习内容以及学习重点和难点、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通过学习《一根竹竿容易弯》通过学唱,感受乐曲的旋律、歌词及所 表达的情感,本专题重难点是唱好歌曲,感受歌曲的语言特点。学习 活动和成果是学会演唱歌曲,创编小调。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 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衔接)
资源
频
常规资 钢琴
源
教学支 多媒体教室
撑环境
其他 无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设计构成本专题学习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这 些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所设计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
.
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有一首歌想送给大家听,不过可不是白天呀,
听的时候你的思考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
教师演唱:正月里是新年。。。。。
适用年 初一年级
级
小调
所需时
课内 2 课时,每周 1 课时,课外公用 1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 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 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本单元着重介绍各地的小调。民歌主要分为山歌、劳动号子 和小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小调的特点及了解她具有永恒 的历史文化作用。本单元由三个专题组成:一是学会演唱一首小调的 歌,二是欣赏各地的小调,三是探究小调及编创。重点是通过学唱与 欣赏感受小调这一音乐体裁形式对社会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价值,掌握 其特点及风格,对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感到骄傲。通过三个专题 的划分及单元主题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掌握本 单元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对中国民歌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学生
SWTO分析
T威胁
课程中需要记忆船舶号灯种类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掌握, 对后续课程有影响。
知识目标
O机会
利用学生对手机等新兴电子产品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潜 能,使学生掌握并应用知识。
掌握各类船舶在不同动态下应显示的号灯、号型
技能目标
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模拟状态下进行识别船舶类型以及 动态
素质培养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教学机智 学生创新 再教设计
教学反思
船舶号灯号型识别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前导内容、本节内容、后续内容
分析教材
S优势
本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在大二下学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已 经适应大学教学方式,并且专业课程已学习一学期,对本
专业已有一定了解。
W劣势
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烈。
自主学习法
课后通过学习通进行作业练习,巩固知识。
感性知识 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 检查巩固知识
情景导入
案例引入
视频编辑案例
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责任如山、安全第一、服从指挥
思想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海员道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 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航海,高尚的思维品质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课前:学习通
课中:虚拟仿真
课后:终端模拟测验
参观教学法
通过参观航海模拟器,对考核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理论 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