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09年政治学原理试题真题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现象。
B. 政治制度。
C. 政治行为。
D. 政治思想。
答案,A。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历史研究法。
B. 实证研究法。
C. 比较研究法。
D. 逻辑研究法。
答案,B、C。
3. 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包括()。
A. 国家。
B. 政府。
C. 政治权力。
D. 政治制度。
答案,A、C、D。
4. 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
B. 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
C. 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
D. 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
答案,A、B、C、D。
5.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阶段。
A. 古典政治学阶段。
B. 近代政治学阶段。
C. 当代政治学阶段。
D. 未来政治学阶段。
答案,A、B、C。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政治学?答,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等内容。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
三、论述题。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
政治现象包括国家、政府、政治权力、政治参与等;政治制度包括政治组织、政治程序、政治规则等;政治行为包括政治决策、政治行动、政治交往等;政治思想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以验证和检验政治理论和观点;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其异同和规律;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以探讨政治现象和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199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199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1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4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北京大学3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北京大学359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07年北京大学647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9年北京大学65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66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北京大学6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2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199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北大政府循理孕蹄研究生入学毛业律历年真瓯与衩城预刑(硕士部分)使用说明:1.本资杵为内都吏源,仅儒辱考,不讣需中-不得泽躅:1.全志试趣由参加过考试的考生枝■■:陪写而成..诣格永寤与史亢二'■;苦I学院元美.3、本曩料格鼻曾鑫琪考生热市*;:「、匚:5*旺老生星专肮中".”-『一号尤方,考页*2/痛吧*基新•勺%而宜注堂裹邛羸我炒技注■-;-岌*凯从而.耍利通过考%小育购亍M之母碇充生自义谤江螭学二*.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的$年全真嚣题)注葱,洋考生卷滴考试鲤目•将答案象~写乏答题纸上.答碧职爸在试睡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名词解暮卜以格泱为3、政治选拳』、夫和政体5、吱力集团一'筒答题''刘W"刷时切社会也临统思瞰的跆出?2、政治合制洌于蝉统治育什么意义?3、人们参与政治的基本劫机有哪些?4'政治改革有哪些基本特征?三、型述题1、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分析畋激力的本监跄试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199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1999年全真试题)注童:清考生看清考试题目,将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答睫清标明映号・在试题篇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名词解牌(5*4〉1、公共选择务政治选举3、政治决策4、民主集中制二、简答JS(1DM)1,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刑L制度分析对政治分析的意义和局限3、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与联系L政治权力对政治民主的作用三、论述露(20*2)1、用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分析政府职能,2、试论述政治民主、依法治国'市场经济三者间的关系,200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10X6 )1.政治动机2.合作性政治社团3-国家元首4.政治协调二、简答(20X2)1.为什么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是同一利益主体内部两部分利益的矛盾?2.为什么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联邦制国家与邦联制国家的区别何在?4.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怎样的不同性质?三、论述(30X2)1.规范性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实证性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政治学原理》试题与习题
《政治学原理》试题与习题第一章一.单选1.()是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论理学彻底分家的人。
A.亚里士多德B. 马基雅维利C.马丁.路德D.韦伯(B)2.以下哪一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关于政治的基本特征?()A.政治是要争取和保持政权B.政治是阶级斗争C.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D.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C)3.政治关心的权威性的分配是指()。
A.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分配B.对整个社会分配具有权威性的政策C.直接影响社会每一成员利益的分配D.对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B)4.政治参与者处于总体冲突之中和没有意识到共同利益,每一方采取的策略是追求全面的胜利,结果是输家多于赢家甚至都是输家。
这样一种政治情形属于()。
A.非零和博弈B.积极的非零和博弈C.消极的非零和博弈D.零和博弈(C)5.政治参与者有分歧,但存在共同利益,为此他们采用的典型策略是讨价还价,结果是赢家多于输家或者每一方都是赢家。
这样一种政治情形属于()。
A.非零和博弈B.积极的非零和博弈C.消极的非零和博弈D.零和博弈(B)6,博奕的核心是()A.严格遵照规则B.一定要有局中人C.局中人在追求目标时要依赖其所掌握的资源D.策略的运用(D)7,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主张政治的过程或政府的过程被看成是彼此相吸引并相互排斥的团体构成的系统,政府的决策是利益集团和政府机构各自的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理论属于()A. 政治系统论B.结构——功能分析C.沟通理论D.团体理论(D)8,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政治系统论得代表人物是()A.戴维.伊斯顿B.阿尔蒙德C.卡尔.多伊奇D.阿瑟.本利特(A)9,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主张政治的分析应调查系统或社会成员之间的正式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目的(功能),这种理论属于()A. 政治系统论B.结构——功能分析C.沟通理论D.团体理论(B)10,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沟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戴维.伊斯顿B.阿尔蒙德C.卡尔.多伊奇D.阿瑟.本利特(C)二.多选1.历史上人们关于政治的观点有()。
政治学原理历届考题及答案最新版
试卷代号:220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试题2006年1月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1.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4.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5.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7.宪法和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8.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2.()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游行3.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4.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5.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
A.现代化 B.开明化 C.清明化 D.法制化6.善治模式的特征是()。
A.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 B.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 C.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D.主体未必是政府7.政治权力具有()的特性。
A.权威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 D.强制性 E.支配性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9.()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002-2012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历年真题
2002-2012年山东大学考研政治学原理考研历年真题目录2002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2)2003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3)2004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4)2005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5)200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6)2007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7)2008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8)2009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9)2010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10)2011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11)2012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12)2002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5个,每个6分,共30分)1、政治权力2、政治选举3、联邦制国家4、压力集团5、政治社会化二、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政治权利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得分权制横原则3、简述政治心理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4、简述政治改革与政治革命的关系三、论述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列举并评述几种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试述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和社会作用3、试述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2003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政党制度2、民族主义3、政治4、国家特征5、政治革命二、简答1、西方封建制度的特征是什么?2、君主立宪制的特征?3、法西斯政党制度有什么特点?4、简述国家权力的基本特点。
5、简述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论述题1、《共产党宣言》的政治学观点是什么?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比较。
3、中国政治改革的内容。
2004年山东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民族2、政治文化3、契约论4、法西斯国家5、国际组织6、两党制二、简答题1、我国为什么实行单一制?2、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的关系3、国际政治关系的特点是什么?4、简述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5、简述几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6、国家机构的特征三、论述题1、论述政治团体再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论述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及意义3、论述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表现。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权力的基本形式包括()。
A. 立法权和行政权B. 行政权和司法权C. 立法权和司法权D.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答案:D2.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托马斯·霍布斯B. 约翰·洛克C. 让-雅克·卢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民主政治的核心原则是()。
A. 人民主权B. 权力分立C. 社会平等D. 法治原则答案:A4. 国家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于()。
A. 军事力量B. 外交手段C. 经济实力D. 意识形态答案:C5.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捐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政治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框架,它决定了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运作方式。
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能够保证政府的有效运作,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它还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通过法治手段实现社会公正。
此外,政治制度对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也有着重要影响。
2. 描述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
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第一,人民主权,即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
第二,权力分立,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的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第三,法治原则,即所有公民和政府机构都必须遵守法律,确保公正和秩序。
3. 阐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关于政治生活的观念、价值和态度的总和。
它对政治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政治文化能够促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
相反,一个消极的、分裂的政治文化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
政治文化还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对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
三、论述题1. 论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其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传统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二是法理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和宪法的规定。
《政治学原理》试题与习题
《政治学原理》试题与习题第一章一.单选1.()是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论理学彻底分家的人。
A.亚里士多德B. 马基雅维利C.马丁.路德D.韦伯(B)2.以下哪一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关于政治的基本特征?()A.政治是要争取和保持政权B.政治是阶级斗争C.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D.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C)3.政治关心的权威性的分配是指()。
A.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分配B.对整个社会分配具有权威性的政策C.直接影响社会每一成员利益的分配D.对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分配(B)4.政治参与者处于总体冲突之中和没有意识到共同利益,每一方采取的策略是追求全面的胜利,结果是输家多于赢家甚至都是输家。
这样一种政治情形属于()。
A.非零和博弈B.积极的非零和博弈C.消极的非零和博弈D.零和博弈(C)5.政治参与者有分歧,但存在共同利益,为此他们采用的典型策略是讨价还价,结果是赢家多于输家或者每一方都是赢家。
这样一种政治情形属于()。
A.非零和博弈B.积极的非零和博弈C.消极的非零和博弈D.零和博弈(B)6,博奕的核心是()A.严格遵照规则B.一定要有局中人C.局中人在追求目标时要依赖其所掌握的资源D.策略的运用(D)7,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主张政治的过程或政府的过程被看成是彼此相吸引并相互排斥的团体构成的系统,政府的决策是利益集团和政府机构各自的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理论属于()A. 政治系统论B.结构——功能分析C.沟通理论D.团体理论(D)8,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政治系统论得代表人物是()A.戴维.伊斯顿B.阿尔蒙德C.卡尔.多伊奇D.阿瑟.本利特(A)9,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主张政治的分析应调查系统或社会成员之间的正式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目的(功能),这种理论属于()A. 政治系统论B.结构——功能分析C.沟通理论D.团体理论(B)10, 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沟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戴维.伊斯顿B.阿尔蒙德C.卡尔.多伊奇D.阿瑟.本利特(C)二.多选1.历史上人们关于政治的观点有()。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经济基础B. 政治权力C. 社会结构D. 文化传统2. 以下哪一项不是政治权力的来源?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教育3.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A. 君主制B. 民主制C. 独裁制D. 所有以上4. 政治参与的途径不包括:A. 投票B. 抗议C. 网络舆论D. 个人修养5. 政治文化是指:A. 政治制度的总和B. 政治行为的规范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D. 政治权力的分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7. 解释政治制度与政治过程的区别。
8. 描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政治意识形态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10. 分析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政治权力2. 答案:D. 教育3. 答案:D. 所有以上4. 答案:D. 个人修养5. 答案: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二、简答题6.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包括法律、传统、民主选举和道德认可。
法律为政治权力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界限;传统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政治行为模式;民主选举体现了民众对政治权力的授权;道德认可则是基于社会价值观对政治权力的认同。
7.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中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如君主制、民主制等。
而政治过程则是指政治权力如何被运用、政治决策如何形成以及政治行为如何展开的动态过程。
8.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它不仅能够反映民众的意愿和需求,还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投票、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参与社会组织等,这些途径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治环境。
三、论述题9. 政治意识形态是一套关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的观念体系,它影响着个人和集体的政治行为。
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会引导人们支持不同的政策和政治行动,从而影响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政治制度B. 政治行为C. 政治思想D. 政治文化答案:B2. 政治权力的来源是()。
A. 法律赋予B. 人民授权C. 个人能力D. 历史传统答案:B3.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讨论D. 所有以上答案:D4. 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公正C. 政治制度D. 军事力量答案:B5. 政治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 资源分配B. 社会控制C. 权力运作D. 价值整合答案:D6. 政治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7.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B. 传统C. 民意D. 权力答案:C8.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政治民主化C. 社会稳定D. 国际地位提升答案:B9. 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经济理论B. 政治哲学C. 社会制度D. 文化价值观答案:B10. 政治沟通的主要目的是()。
A. 信息传递B. 利益协调C. 权力分配D. 社会动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
A. 君主制B. 共和制C. 民主制D. 独裁制答案:ABCD2. 政治行为的主体可以是()。
A. 个人B. 政党C. 政府D. 国际组织答案:ABCD3.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知识D. 政治行为模式答案:ABCD4.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
A. 投票B. 抗议C. 游说D. 参政答案:ABCD5. 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有()。
A. 强制力B. 影响力C. 权威D. 资源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答案:正确2. 政治权力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
政治学原理八套试题与答案
第一单元1.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单项选择题.(1)西方神权政治观的代表人物是:A. 洛克 B.亚里士多德 C.托马斯·阿奎那D.卢梭(2)政治的首要功能是:A.维护社会秩序B.化解阶级矛盾C.有效地治理国家D.消灭集权政治(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法家学派政治学特征的是:A.重视道德教化 B.强调法术治国 C.主张无为而治 D.尊崇克己复礼(4)提出“为政以德”,强调为政者道德力量的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5)开辟政治学学科的第一人是:A.亚里士多德 B.孔子 C.老子 D.庄子(6)下列选项,一般不属于政治权力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功利性权力 B.合法性权力 C.强制性权力 D.民主性权力(7)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A.荣誉B.统治C.利益D.政权(8)权威与权力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被认为是:A.合法的权力B.强制的权力C.正当的权力D.合理的权力(9)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方法论是:A.阶级分析 B.利益集团理论 C.政治文化分析 D.国家分析(10)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础是:A.经济决定论 B.政治决定论 C.制度决定论 D.文化决定论2.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的时期有:A.古典主义时期 B.传统主义时期 C.行为主义时期 D.后行为主义时期(2)中国儒家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包括:A.君权神授 B.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D.克己复礼(3)儒家的经典著作有:A.《孟子》B.《论语》C.《说难》D.《道德经》(4)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包括:A.阶级斗争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C.政治决定论 D.文化决定论(5)西方行为主义时期政治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关注法律 B.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 C.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 D.主张“价值中立”(6)在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主要表现形式有:A.强制性权力B.功利性权力C.操纵性权力D.人格型权力(7)政治权力的基础:A.武力B.财富C.技能D.知识(8)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包括:A.历史制度主义B.行为主义C.理性制度主义D.理性选择制度主义(9)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有:A.政治理论与方法论B.行政管理C.国际政治D.比较政府与政治(10)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A.自愿的服从B.自愿的支持C.被迫的服从D.被迫的支持3.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真题政治学原理试题及其答案解析(2009)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政治学原理历年真题及其答案解析(2006-2011)2009年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治理(1)治理是一个比政府更为宽泛的概念,广而言之,它指协调社会生活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因此,政府可被视为包括在治理中的组织形式之一,换言之,没有政府的治理是可能的。
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来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求,它旨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汇总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的增进公共利益。
(2)治理的主要模式包括市场、等级、网络和社区。
市场利用供求力量建构的价格机制来协调社会生活;等级,包括官僚制和政府组织的传统形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来发挥作用;网络,作为一种平面的组织形式,以实质上平等的行动者或社会机构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为特征;社区式的治理模式通过社区治理在国家最小干预的情况下结界社区面对的共同问题,从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为宏观上驾驶和控制和及微观上的参与、互动、协商。
通常认为,治理有以下四个特征:A.治理不是一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3)治理的最高境界是善治。
它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一种新的关系,是二者的最佳状态。
善治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民间社会是其现实基础,其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legitimacy)、透明性(transparency)、法治(rule of law)、责任性(accountability)、回应性(responsiveness)、有效(effectiveness)、参与(cicil participation)、稳定(Stability)、廉洁(cleanness)、公正(justice)。
2.个人主义(1)个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法文“individualisme”,它是欧洲对法国大革命及其精神渊源——启蒙思想反思的产物。
《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附件2:国家标准《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数据结构》《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__________。
3.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4.在体制下,立法机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象征,代表____________行事,它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职责。
6.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____________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
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___的政治行为。
8.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选择题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西塞罗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A.孔子B.韩非C.庄子D.荀子3.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合法性B.治民之术C.统治术D.治国之道4.()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B.经验主义C.现实主义D.理想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国家B.共产党C.民族认同D.利益6.()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理论与策略7.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苏维埃政权形式B.委员会政权形式附件2:国家标准《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数据结构》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8.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行政机构B.国家元首C.司法机构D.立法机构9.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为特征。
A.组织的多元化B.两院制C.多党制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10.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政治学原理》往届试题和自测题
《政治学原理》期末总复习资料(中央开放免试生用)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1、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2、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4、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5、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7、宪法和宪政制度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8、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ABCD )。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官本位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权力本位2、(A)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B、监督C、集会D、游行3、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D )。
A、权威B、平等C、自由D、自治4、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B、监督C、法治D、选举5、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过程。
A、现代化B、开明化C、清明化D、法制化6、善治模式的特征是(ABCD)。
A、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B、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C、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D、主体未必是政府,7、政治权力具有(ABCDE)的特性。
A、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D、强制性E、支配性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B、支部型C、单位化D、代表性9、(D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政治学原理简答题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2208 课程代码:02031 考试及成绩:考试方式为闭卷、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填空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___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宪政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____得以传播和沿袭。
政治社会化3.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____,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人民团体4.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和复合制。
单一制5.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_____,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仁政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公正二、选择题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全选)。
A.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D.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2.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D)。
A.自由经济B.弱国家C.干预经济D.强国家 3.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全选)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政府B.政党C.利益集团D.选民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全选)。
A.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5.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B.选举C.弹劾D.罢免6.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CD)。
A.民主权B.财产权C.生存权D.自由权7.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经济现象B. 社会现象C. 政治现象D. 文化现象2.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A. 个人魅力B. 传统习俗C. 法律制度D. 人民授权3. 以下哪项不是政治制度的类型?A. 君主制B. 民主制C. 专制制D. 封建制4.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是:A. 投票选举B. 社会运动C. 媒体宣传D. 个人游说5. 政治文化的核心是:A. 政治信仰C. 政治价值观D. 政治知识6. 政治意识形态的分类不包括:A. 自由主义B. 保守主义C. 社会主义D. 民族主义7. 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涉及: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所有上述选项8.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A. 教育B. 家庭C. 媒体D. 宗教9.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 经济增长B. 社会稳定C. 民主化D. 国家统一10. 政治系统的功能不包括:A. 资源分配B. 社会整合D. 文化创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政治权力的来源可以是:A. 强制力B. 经济控制C. 社会地位D. 法律授权12. 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由以下哪些因素推动:A. 技术革新B. 社会需求C. 外部压力D. 内部冲突13. 政治参与的障碍可能包括:A. 信息不对称B. 政治冷漠C. 经济不平等D. 制度限制14. 政治文化的功能包括:A. 社会整合B. 政治动员C. 政治稳定D. 政策制定15. 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包括:A. 指导政治行为B. 形成政治认同C. 影响政策选择D. 促进社会变革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17. 描述民主制与专制制的主要特点。
18. 解释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19. 阐述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0. 论述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政治学原理往届试题荟萃
政治学原理往届试题集萃(06年7月一2014年1月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06年7月)2、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06 年7月;10年1月;11年7月)3.、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公青团、妇联等。
(06年7月;09年7月D4、分^制衡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06年7月)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仪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06年7月,08年7月、11年1月)6、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弓[出人民主义学说。
(06年7月)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弓1出人民主权学说。
(2008 年7 月)8、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06年7月;09年7月;11年7月)9、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方面的内容。
(07年1月)10、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07年1月)11、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的情况。
(07年1 月)12、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07年1月)13、古典民主观以直接民主为蓝本,把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07年1月)1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07年1月;09年7月)15、柏拉图在《理想国》艺术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
(08年1 月)16. 19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07年7月)17、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一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人大政治学理论考研历年真题汇总【分类整理,绝密】
人大政治学理论考研历年真题汇总(分类整理)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政治学原理625+政治学综合808试题汇总I、政治学原理625历年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政治学原理625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奇里斯马权威2、国家元首3、政治冷漠4、政治沟通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2、简述制衡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析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基本活动方式。
2、试论健全与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与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政治学原理625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政治参与2、结构功能主义3、功利性权力4、内阁制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国家能力。
2、简述权威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析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
2、运用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政治腐败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政治学原理625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国家能力2、政治体系3、人权4、法理型统治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官僚的作用。
2、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用政党理论分析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
2、试析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政治学原理625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政治文化2、多元主义3、政治制度4、意识形态5、压力集团6、合法性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2、简述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3、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4、简述人权的基本内容。
5、简述精英统治论。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1、论述西方国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样式。
2、政治发展理论评述。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年政治学原理625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制度主义2、行为主义3、议行合一4、自由主义5、兼容性政党(catch-all party)6、福利国家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
模板-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0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2208 课程代码:02031 考试及成绩:考试方式为闭卷、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填空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___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宪政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____得以传播和沿袭。
政治社会化 3.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____,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人民团体 4.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和复合制。
单一制 5.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_____,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仁政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公正二、选择题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全选)。
A.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2.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D)。
A.自由经济B.弱国家C.干预经济D.强国家 3.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全选)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政府B.政党C.利益集团D.选民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全选)。
A.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5.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B.选举C.弹劾D.罢免 6.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CD)。
A.民主权B.财产权C.生存权D.自由权 7.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民族2、政治文化3、契约论4、法西斯国家5、国际组织6、两党制
二、1、我国为什么实行单一制?2、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的关系3、国际政治关系的特点是什么?4、简述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5、简述几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6、国家机构的特征
三、1、论述政治团体再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论述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及意义3、论述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表现。
政治学原理
一、1、国家职能2、国家利益3、国家历史类型4、立法机关5、间接院外活动6、国际政治
二、1、简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原始民主制的基本特征3、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类型4、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5、美国两党制的特点6、阿尔蒙得怎样论述政治文化含义特征
三、1、试述西方与中国封建制国家的异同
2、分析政治改革两种方式主要内容
二、简答:
1、行为主义政治学2、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3、政体复杂性与多样性4、官僚制特点5、资本主义司法独立原则6、主权国家基本要素
三、论述:
1、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3、中国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2008
名词解释
体制外政党国际组织政治发展行为主义革命主权国家
简答:
1、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
3、试述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1、政党制度2、民族主义3、政治4、国家特征5、政治革命
二、简答1、西方封建制度的特征是什么?2、君主立宪制的特征?3、法西斯政党制度有什么特点?4、简述国家权力的基本特点。5、简述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论述题1、《共产党宣言》的政治学观点是什么?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比较。3、中国政治改革的内容。
2、政治参与的特征
3、跨国公司影响世界政治事物的表现
4、20世纪西方政治的特征
5、威权政体的特征
论述:结合中国实际论述政党的政治功能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论述权力、权威和暴力的区别和联系
2009
一、名词解释
国家
应得权力
合法政党
全球化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政治涵义
2、简述利益集团特征
3、简述政治社会化的深刻涵义
4、简述政府Leabharlann 政党组织与政府外政党组织关系模式三、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专制国家的特征及其孕育的现代政治因素
2、试述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主要观点(主要内容)
02
政治学原理
一、1、政治权力2、政治选举3、联邦制国家4、压力集团5、政治社会化
二、1、简述政治权利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得分权制横原则
3、简述政治心理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4、简述政治改革与政治革命的关系
三、1、试列举并评述几种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试述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和社会作用
3、试述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主要内容
2006
一、名词解释(5个,每个6分,共30分)
1、国家权力2、君主立宪制3、两党制4、直接院外活动5、政治社会化
二、简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评价政治就是管理。
2、国家和氏族的区别。
3、民族的特征。
4、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
5、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6、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三、论述题(3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评述一下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2评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请论述一下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特点、内容。
2007
政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政体2、政治统治3、一党独大的多党制4、院外活动5、参与型政治文化6、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