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近似值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什么是数的积的概念;2.掌握数的积的近似值的概念;3.通过具体的例子,掌握计算数的积的近似值的方法;4.发现数的积的近似值和数的大小有关系;5.发现数的积的近似值和数的位数有关系;6.理解数的积的近似值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数的积的近似值的概念;2.计算数的积的近似值的方法;3.发现数的积的近似值和数的大小有关系;4.发现数的积的近似值和数的位数有关系。

难点:1.理解数的积的近似值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安排1. 概念解释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数的积?通过让同学们举出一些例子,引入数的积的概念。

然后解释数的积的概念。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数的积的近似值?解释数的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计算数的积的近似值的方法通过几个例子,讲解计算数的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例如:•8.9 × 6.3 ≈ 9 × 6 = 54;•77 × 42 ≈ 80 × 40 = 3200.3. 发现数的积的近似值和数的大小有关系通过几个例子,让同学们发现数的大小和数的积的近似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例如:• 6 × 7 < 8 × 5;•15 × 9 > 10 × 12.4. 发现数的积的近似值和数的位数有关系通过几个例子,让同学们发现数的位数和数的积的近似值的位数有什么关系。

例如:•23 × 19 ≈ 20 × 20 = 400;•266 × 19 ≈ 300 × 20 = 6000.5. 数的积的近似值的作用通过几个例子,让同学们了解数的积的近似值的作用。

例如:计算机工程师需要完成一项大型数据计算任务,需要计算 15,000 个数的积,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数的积的近似值为 20,000,000,S此时计算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研组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研组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研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求积近似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求积近似值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不够灵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求积近似值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独立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体会“四舍五入”法的含义。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共同探讨更高效的方法。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舍五入”法。

5.练习巩固: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研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研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研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对求一个数的近似值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难点:理解在求积的近似值时,为什么要进行四舍五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学生分组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某商场举行优惠活动,一件商品原价200元,现进行8折优惠,请问优惠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数,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求积的近似值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场合会用到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范围。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内容

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内容

积的近似值教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在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求积的近似值的过程。

2.知道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补0;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自己确定的小数位数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教学准备:猕猴桃图片。

教学方案:有点酸。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人们称之为“水果之王”。

……2.介绍猕猴桃的含糖量,让学生理解“每千克猕猴桃含糖0.08千克~0.14千克”的实际意义。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种水果了解的还不少。

猕猴桃是各种水果中营养成份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它的含糖量也很高,你们知道吗,每千克猕猴桃含糖在0.08千克到0.14千克之间。

教师板书:猕猴桃每千克含糖:0.08千克~0.14千克师: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每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0.08千克,最多含糖0.14千克。

二、解决问题1.最低含糖量问题。

(1)提出“0.6千克猕猴桃至少含糖多少千克”的问题,师生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估计0.08×0.6的积是几位数。

师:一位阿姨买了0.6千克猕猴桃,要算0.6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多少千克?怎样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

0.08×0.6师:先估计一下,0.08×0.6的积有几位小数?生:三位。

(2)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尝试。

师:你们能用竖式算出结果吗?试一试!学生自主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出现的计算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3)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书,重点讨论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明白0.08×0.6的积是三位小数,而8×6的积只有两位,所以要在48的师:谁愿意把你的竖式计算过程介绍给大家?学生说,教师板书:左边补一个0占位,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写0。

师:0.08×0.6的积是三位小数,而8×6积只有两位,怎么办?生:在48的左边补一个0占位,在0的左边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写0。

积的近似值说课稿

积的近似值说课稿

积的近似值说课稿一、说教材《积的近似值》是数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位于小学数学课程的高年级阶段。

本文主要围绕乘法运算中积的近似值展开,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四舍五入法、截位法等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作用与地位《积的近似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乘法知识的巩固,也是为之后学习小数乘法、分数乘法等更复杂运算打下基础。

此外,求积的近似值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四舍五入法、截位法等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3. 积的近似值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测量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明确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四舍五入法、截位法等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难点1. 掌握四舍五入法、截位法等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确保他们能够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说教法在教学《积的近似值》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凸显我的教学特色。

1. 启发法:-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积的近似值?”- 使用实例启发学生,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测量长度时的近似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问答法:- 在讲解四舍五入法和截位法时,设计一系列问题,如“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截位法是如何操作的?”-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适时给予反馈,通过问答形式巩固知识点。

《积的近似值》小数乘法PPT课件3-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积的近似值》小数乘法PPT课件3-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
积的近似值
•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 小数的近似值。
• 重点: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的求积的近似值。 • 难点:灵活地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 学法:独立思考。
• 1、口算
• 0.5×0.6 0.3×0.3
• 3.5×0.2 0.7×0.11
• 3.2×3 0.125×8
蔬菜种类 单价 数量 总价 合计
白菜 萝卜 西红柿
1.20 50 1.36 45.4 0.83 45.5
60元 159. 61.74元5元1 37.77元
1、算一算, 应付多少元? 2、你认为保留几位小数合适, 为什么? 3、在取近似值时你是怎么想的?
基本练习:
• 保留一位小数 • 7.2×0.09 0.86×3.2
3计算下列各题,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0.73 × 2.02 • 8.4 × 0.69 • 5.9 ×0.76
• 二、新授: • 引入新课:
• 在实际应用中, 小数乘法乘得 的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 这时可以根据需要, 用四舍五 入法求出积的近似值。
例3:王大伯家前年收入3.18万元, 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去年 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
小数)
•在解答求近似数的应用题中应该 注意什么问题?
猜猜跳水王子的得分
奥运会上,电脑给跳水运动员
的准确计分是一个三位小数,
我国跳水王子田亮的成绩保留Biblioteka 一位小数后是9.8分,请问田
亮的成绩最高可9能.是84(9
)
分,最低可9.能7是(
)分.
50
• 4、思考题: • 7.0与7哪个更精确?
• 提示: • 哪些数的近似值是7.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积的近似值-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积的近似值-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积的近似值- 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积的近似值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估算积的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意义;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分解法和乘法分配律估算积;3. 能够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掌握四舍五入法、分解法和乘法分配律在估算积中的应用;2. 理解积的近似值与精确值之间的关系;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计算器、练习题;2. 学生准备:草稿纸、计算器、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结合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估算积的方法。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估算积的比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积的近似值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积的近似值2. 主要内容:-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意义- 四舍五入法、分解法和乘法分配律在估算积中的应用- 积的近似值与精确值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3. 示例题目:略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估算积的方法;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积的近似值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引言数学五年级上册中,有关于如何求积的知识,也就是学生们常说的乘法。

在课堂上,老师们会让学生们通过口算和列竖式的方式来求积,但是这种方式往往耗时长,容易出错。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积的方法,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近似值来求积,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什么是近似值近似值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使用近似的值,从而简化计算的过程。

当给定的数据过于复杂或过于大时,我们可以使用近似值来简化计算。

我们常通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或两位的方法来得到近似值。

如何使用近似值来求积求积的原理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结果。

当我们用近似值来做乘法时,可以使用下列步骤:1.把两个数近似到个位数或十位数,留下一两个数作为余数。

例如:如果我们要求的积是 23 × 47,我们可以近似到 20 × 50,余数为 3 和 7。

2.将第一个数(即 20)除以 10,将第二个数(即 50)除以 10,分别变成 2 和 5。

3.将余数(即 3 和 7)加到相应的数(即 2 和 5)上。

例如:2 + 3 = 5,5 + 7 = 12。

4.将新得到的数相乘,得到近似积。

例如:5 × 12 = 60,这个结果就是23 × 47 的近似积。

下面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近似值来求积:假设我们要求的积是 17 × 22。

我们首先将这两个数近似到个位数或十位数,留下一两个数作为余数。

我们将 17 近似到 20,余数为 3;将 22 近似到 20,余数为 2。

接下来将 20 分别除以 10 得到 2 和 2。

然后我们将余数加到相应的数上,得到 5 和 4。

最后将 5 和 4 相乘,得到 20,即为 17 × 22 的近似积。

总结使用近似值来求积,能够简化计算的过程。

以数字为例,当数据过于复杂或过于大时,我们可以通过近似值来简化计算,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近似值的概念,并在实际计算中应用近似值来求积。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积的近似值》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积的近似值》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3、出示第14页练习三的第4题。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积,然后让学生把算的积保留两位小数。
(三)、课堂小结 师:对于积的近似值,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体验? 总结: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是先求出积,再根据要求一般用“四舍
五入”法保留小数的位数。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或 题目的要求取积的近似值。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求出下面各题的近似值。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7.2×0.09≈
0.86×3.2≈
0.28×0.7≈
5.89×3.6≈
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求积的近似值的?
引导学生说出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值。
2.引入新课。 出示问题:小明的妈妈今天去菜市场买了1.5千克鱼,鱼每千克4.75元。 你知道小明的妈妈要付多少钱吗?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解答并讨论出结果,最后汇报交流。 因为4.75×1.5=7.125(元),所以当学生汇报可能有:7元,7.1元, 7.13元等。这时老师可以适时问:为什么不能按计算的结果来付钱呢? 学生汇报:因为钱的最小单位是“分”,也就是小数点后第二位。所以 最多只能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答情况,选择不同解法的同学汇报 。 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有:
①3.45×8.5=29.325(元),所以李奶奶该缴29.325元的水费。 ②3.45×8.5=29.325(元),29.325元≈29.33元,所以李奶奶该缴
(2)出示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大家想一想,你赞成哪种付钱 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再汇报。
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 详案优秀教案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 详案优秀教案

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教案武胜中心秀观王在东教学目标:1、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能利用原有的求小数近似值的经验,主动学习求积的近似值。

3、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进一步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意义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求近似值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保存积的位数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口算××××0.01=2、求出下面每个小数的近似值。

(课件出示)二、走进生活1、教学例1〔多媒体出例如1情境图,让学生描述图中的细节信息〕水厂收费上门到奶奶家收取水费。

奶奶家这个月用水8.5吨,每吨水3.45元,奶奶应缴多少元?3、列式计算奶奶应该缴消费金额。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答情况,选择不同解法的同学汇报学生1:我是这样算的:×8.5=〔元〕,所以李奶奶该缴元的水费。

学生2:我是这样算的:×8.5=〔元〕,元≈元,所以李奶奶该缴元的水费。

教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大家想一想,你赞成哪种?为什么?大家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到底选择哪一解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4、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思考以下问题〔1〕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哪个数位?〔3〕现在我们算出的积有几位小数?〔4〕要精确到分该怎么办?〔5〕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多少?×≈29.33〔元〕5、计算钱的数额时,要先计算出应付的钱数,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应保存的小数位数,较小的钱数可保存两位或一位小数,较大的可保存整数〔特殊情况除外〕。

教师:你们能用这些发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学生:能!〔课件出例如1后面的两个练习,学生独立解答。

〕三、课堂小结1、师:为什么积要取近似值?生:根据实际需要。

2、师:怎样取积的近似值?生:用四舍五入四、拓展应用〔课件出示练习题〕。

《积的近似值》教案及反思

《积的近似值》教案及反思

《积的近似值》教案及反思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of approximate v alue of product《积的近似值》教案及反思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求近似值的方法,学会求积的近似值,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值.(练习十五第1题)①先让学生说说"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②学生交流并说说方法.师强调1.9736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2,引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常会遇到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例如小数乘法中,有时积不需要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积的近似值)这节课,我们就用"四舍五入法"来求积的近似值.[设计意图:把练习十五的第一题提前处理,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方法上的铺垫.]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题,弄清题意.提问: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1.6倍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18×1.6(2)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些什么(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教师有意指一指"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学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4)明晰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先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在学生表述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①乘积保留两位小数,你是怎么想的(明确求积的近似值,看保留小数的后一位"四舍五入")②横式上为什么用约等于号(明确得数是写积的近似值)(5)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积的近似值学生交流.(6)教师结合板书小结: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写横式得数时,注意要用约等于.[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在以上环节中,先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的过程,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明晰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2,实际应用.谈话: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要求积的近似值呢学生交流,可能会说到付钱时要保留两位小数,让他说说理由.教师说明:因为人民币最小是分,所以付现款时,通常要保留到"分",就要通过"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实践中的用途,从而体验数学的实际价值.]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0.86×3.2(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5.89×3.6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怎样求积的近似值2,练习十五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想法.[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四,全课总结.今天,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一起学会了求积的近似值,谁来说说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2,3,5题.课后反思:课前谈话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很生疏,真正掌握的学生很少,这时我意识到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我当初的预设有了很大的出入,那么在学习求积的近似数之前,必须让学生学会四舍五入,所以我在引入主题图之前,我先给学生复习了求一个整数,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重点在四舍五入时根据哪个数位进行判断,通过对几组不同的整数,小数进行取近似数,让学生演板,解释和订正,让全体同学从这个环节中掌握了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情境图顺利导入新课.在顺利解决了教材例题之后,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理解还不够完善,我就在课堂巩固这个环节,相机加入人民币的近似数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争论中解决了这一认知难点,从而完成了对教材知识的扩充,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某些积的近似值的特殊性.反观这节课,因为有了课前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的了解,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较准确的切入了学生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后面的知识扩充留有余地.但是这节课学生之间交流的活动较少,练习的形式不够多样.此外,针对班上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将是后期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三篇)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三篇)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并不陌生,但是,“求积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我首先通过复习引出“四舍五入”法。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多注意让学生互相交流,归纳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注意了习题的形式多样,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足之处是横式中的“≈”号个别学生不会写,还有答句中没有用“大约”等词。

原因是我没有指导学生书写“≈”号答的时候只是例题点一下。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二)一、是从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做数学,教学中多次营造现实情景,用“‘分’后面小钱怎样处理”,“操场面积保留到哪位”等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体会近似值的产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在学生掌握近似值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是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教学中提供了很多让学生表达,倾听,提出自己想法的情景后体会,如讨论“分”后面的“千”怎样处理,讨论操场面积用近似值还是用精确值表示,截取到哪一位,这些交流后讨论都深化了学生对近似值的理解,丰富了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是创造性使用器材,如把例子情景化,把练习二第三题进行改造后作拓展数学内容,这样创造性使用器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能体现生活中的数学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三)在数学教学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近似值。

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常见,尤其是在涉及到计算、测量和估算等方面。

而其中一个非常常见的近似值概念就是积的近似值。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积的近似值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些困难和误解。

因此,我对于这一概念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希望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积的近似值。

积的近似值学案

积的近似值学案

积的近似值学案引言在数学中,积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结果。

计算积的精确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使用近似值来表示积。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来计算积的近似值,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方法一: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近似值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小数部分四舍五入为最接近的整数。

对于积的计算,我们可以先计算出精确的结果,然后将其四舍五入为一个合适的小数位数。

例如,对于计算3.14乘以2.718的积,精确结果是8.53952。

如果我们希望保留两位小数并使用四舍五入法,那么近似值为8.54。

四舍五入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快速计算近似值。

然而,它的缺点是无法保证近似值的精确度,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方法二:截尾法截尾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计算近似值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小数部分直接去掉,只保留整数部分。

对于积的计算,我们可以先计算出精确的结果,然后将其截取为一个整数。

例如,对于计算1.618乘以1.414的积,精确结果是2.287812。

如果我们使用截尾法,那么近似值为2。

截尾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整数值。

然而,它的缺点是无法保留任何小数位数,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方法三: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是一种常用的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数表示为一个数字乘以一个基数的幂。

对于积的计算,我们可以使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近似值。

例如,对于计算2.5乘以10的5次方的积,精确结果是250000。

如果我们使用科学记数法,那么近似值为2.5*10^5。

科学记数法的优点是能够清晰地表示数的数量级,并且可以保留较多的有效数字。

然而,它的缺点是可能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并且对于一些人来说,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式可能不太直观。

方法四:近似值的误差估计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数学知识来估计近似值的误差。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泰勒级数展开式来近似计算。

对于积的计算,我们可以使用前几项泰勒级数来计算近似值,并通过增加项数来提高近似值的精确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1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发,揭示课题:
1、口算。

1.2×0.30.7×0.50.21×0.8 1.8×0.5
1.25×80.25×0.4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课件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1.283
5.904
2.876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示课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
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②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③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2、、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3、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1)算出准确的积;(2)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是几;(3)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连接。

三、巩固练习:
1、P11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
4.95 (保留两位小数)
1 0 .
2 8 6
3 . 2 7
× 0. 3 2 × 1. 5
2 0 5 7 2 1 6
3 5
3 0 8 5 8 3 2 7
3.2 9 1 5 2
4. 9 0 5
四、畅谈收获: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P8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求小数积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