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章法钤印与格式

合集下载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臵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臵。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书法作品盖印章的规矩

书法作品盖印章的规矩

书法作品盖印章的规矩
书法作品盖印章时,一般需要遵循以下规矩:
1. 盖章位置:印章应该盖在作品的右下角,留有足够的空白区域。

2. 印章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的印章,以不掩盖或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为原则。

3. 印章颜色:常见的印章颜色有红色、黑色和白色。

红色印章表示庄重和权威,黑色印章则更加稳重和正式。

选择与作品风格相符的颜色。

4. 印章内容:印章上通常刻有姓名、艺名、签名或寓意等个人标识。

内容应简洁明了,字体端正,以保持整体协调和美感。

5. 盖章顺序:在盖章之前,要先确定作品已经干燥,避免出现模糊或晕染的情况。

同时,先盖主印章,再盖辅助印章,保持顺序有序。

6. 盖章力度:掌握适度的力度,使印章清晰可见,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作品。

7. 保持整洁:在盖章之前,可以使用软毛刷清理作品表面的灰尘和杂质,确保作品整洁无瑕。

- 1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矩并非严格的书法盖章规定,而是一些常见的约定和习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艺术创作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 2 -。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册页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有单 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数十页 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玩赏保 存。
匾额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 牌子,形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 认醒目,浑厚凝重。在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 装饰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经济,富有时 代感。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 庄重严肃。
纪月方式月令别称:
七月:孟秋、初秋、新秋、上秋、兰秋、肇秋、 首秋、早秋、瓜时、凉月、兰月、瓜月、巧月。 八月:仲秋、中秋、正秋、桂秋、桂月、爽月、 壮月、大清明、仲商。 九月:季秋、晚秋、暮秋、杪秋、菊秋、凉秋、 三秋、菊月、咏月、朽月、玄月、季商、暮商、霜 序。 十月:孟冬、初冬、上冬、开冬、良月、吉月、 阳月、小春月。 十一月:仲月、中冬、仲冬、畅月、子月、雪月、 寒月、龙潜月。 十二月:季冬、严冬、残冬、末冬、穷冬、暮冬、 杪冬、腊月、冰月、除月、严月、暮岁、暮节、穷 捻、穷纪、嘉平。
纵式
横式
行列布白方法
1、纵有行 横有列
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 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 整齐美。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 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 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 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初学分布的人, 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
(二)落款的种类
1、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 上正文 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写在正文左侧,也称“下款”。 2、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右侧上方; 下款则为单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 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 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 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yǎ shǔ] 、惠存” 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 念”等等; 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 等。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如果作品所剩空 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硬笔书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

硬笔书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

硬笔书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要写好一幅作品,就必须讲求点画的组织,文字的安排,幅式的布局,这就叫章法。

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体现在作品的如下三方面:一、幅式硬笔书法作品的幅式跟传统的毛笔书法一样,有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横幅、扇面,匾额等。

1.条幅:条幅又称直幅,也就是直写的单条,书写格式为顶头起行,从上而下,由右向左,一般写两三行居多,最后落款钤印。

2.对联:对联又称楹联,两条字数相等,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视其情况落上单款、双款或穷款。

如是长联,应排成龙门式,上联从右向左竖排,下联从左向右竖排。

最后落双款。

3.中堂:中堂原本是挂在厅堂正面墙上的字画,它通常是整纸使用,大则六尺整纸,小则三尺整纸,为竖式长方形,硬笔书法的中堂书写格式有两种。

一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格式跟条幅样;二是从左至右横行书写。

如正文有标点,首行应空两字,如没有标点,首行应顶格写,最后落款钤印。

4.斗方:斗方为某一尺寸见方或上下左右稍有长短的幅式,它跟中堂一样有横竖两种写法,其行款也跟中堂一样。

5.横幅:横幅如同条幅,也通常采用竖行由右向左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如正文只有2-4字,采取横向单行书写。

特长的横幅称长卷或手卷。

最长的硬笔书法长卷可达数千米。

如江苏武微波88-91年创作的《红楼梦》长卷全长为四千五百米。

6.扇面:扇面主要分为折扇和团扇。

硬笔书法多采用折扇幅式。

折扇是由许多上宽下窄的条状面组合而成,自然分行,上下边缘线均呈圆弧线。

在书写折扇时,扇面上的字必须随扇形排成圆弧状,决不可象其它幅式那样字与字、行与行保持平行。

正文字少,可以一字一行或两字一行排于扇面的外上缘,内下缘留出大片空白。

如果字数较多,可采取上齐下不齐形式以单行字多,双行字少间隔排列,每逢单行通行写,每逢双行则可视其情况灵活安排成一、二、三、四字等,一般应单行与单行的字数保持一致,双行与双行的字数保持一致。

如扇面的正文为行草书,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的字数可以不一致,但它们所占空间必须保持一致。

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

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

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书法的章法幅式和章法布局以及款识用印章法,篇章布局之法。

一幅书法作品无论长短大小,都应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既要考虑字与字、行与行以及通篇的相互关系,又要考虑到幅式、题款、用印等的相互配合。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分行布白:再好的书法作品,也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所谓:“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

”“布白”是研究字体结构组织的方法。

布乃分布,白是空白。

留白太多,字就稀疏散漫,太少则拥挤促迫,乱则失控,匀则平板失势。

如何因势布局,就要看作者布白的技巧了。

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1.因纸定字或因字定纸指根据书写内容来选择纸张或根据纸张大小来选择内容,即看字纸何者为先,纸大字小白压黑,有空旷凋零之感,纸小字大而多则拥挤充塞。

好的作品在字纸关系上应黑白相映,虚实相生,疏密相称。

2.格式适当字数较多的横幅或立幅,不应四角齐平,可以实三虚一,即左下角空出几个字,其它三角可满而实,以虚实相生,黑白相间。

左下角空字多少无定规,但篆、楷、隶等较规则字体最后一行不宜只写一个字,否则太显孤单,所谓“单字不成行。

”3.首字管领唐代孙过庭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首字有通领全篇的作用。

一般来说,标准字体求匀,而行书、草书第一字应粗壮凝重,尾字也相应厚重,以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4.四边留白,行间透气在纸上写一幅字,不能安排得顶天立地,拥塞不堪,应四边留白,宽窄适度,行间透气,不犯不离。

在书写之前,先将纸的四边折出,在折框内安排书写内容,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边白,行间也要留出相应的空隙。

5.行列有序,行气贯通可分为有行有列、有行无列两类:有行有列适应于篆、隶、楷,讲究横有行,竖有列,每行每列字的中心都应相对并处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布字歪斜,偏离中心线,就会产生左右摇摆、黑白失调的感觉。

由于字体的关系,一般要求楷字行列相等,篆书行宽列窄,隶书行窄列宽。

有行无列一般适应于行、草二体,但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无行无列,也应行气贯通,浑然天成,不宜故作参差错落,曲折蛇行,使全篇行气割裂,杂乱无章。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照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防止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假设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那么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共74页文档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共74页文档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 钤印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Hale Waihona Puke 旧林,池鱼思故渊。谢谢你的阅读

古诗词书法作品格式

古诗词书法作品格式

古诗词书法作品格式一、竖式书写。

1. 正文。

- 书写时字与字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不能挤成一团。

就像排队一样,每个字都得有自己的小空间,这样看起来才清爽。

而且每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行距,行距比字距稍微大一点,这样整个作品才有层次感。

2. 落款。

- 落款在正文的左边。

如果正文是写的一首完整的古诗词,落款可以简单地写书写者的名字和书写的时间,比如“戊戌年XX书”。

要是想更详细一点,可以加上书写地点之类的,像“戊戌年秋于XX书”。

- 落款的字要比正文的字小一些,这样才能突出正文的主体地位。

就好像正文是主角,落款是个小配角,不能抢了正文的风头。

3. 钤印。

- 印章一般盖在落款的下面。

印章有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之分。

可以只用一个印章,也可以一朱一白搭配使用。

印章就像是给整个书法作品点上了一个小亮点,让作品看起来更正式、更有韵味。

不过要注意印章的大小要和落款的字相协调,不能太大或者太小,不然就会显得很突兀。

二、横式书写。

1. 正文。

2. 落款与钤印。

- 落款在正文的下方,可以居左或者居右,现在居右的情况比较多。

落款的内容和竖式书写差不多,也是书写者的名字、书写时间等。

钤印也是盖在落款的附近,要注意和落款以及正文的整体协调性。

三、扇面书写。

1. 折扇面。

- 折扇面书写可有意思啦。

因为扇面是弧形的,所以在书写的时候字的排列要根据扇面的形状来调整。

一般是从右向左沿着扇骨的方向写。

靠近扇轴的地方字比较小,越往外字可以越大一点。

这样写出来的字就像扇骨一样,有一种放射状的美感。

- 落款可以在正文的左边或者在正文的最后一行的下面,钤印也跟着落款的位置来安排。

如果在扇面上写一首绝句,那要精心安排每个字的位置,让整个扇面看起来满满的都是诗意。

2. 团扇面。

- 团扇面就像是一个圆形的小天地。

书写时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是把字写成一个圆形,环绕着团扇的中心;也可以像写横式作品一样,只是要把字的排列调整成适合圆形的形状。

比如说写一些描写月亮或者团圆的古诗词在团扇上就特别合适。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隆尧县职教中心陈军华一、硬笔书法的章法所谓书法的章法,是指书法作品整篇的布局。

硬笔书法的章法是指硬笔书法作品整篇的布局。

无论是软笔书法的章法,还是硬笔书法的章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作品内容的确定、作品款式的选定、纸面大小的设计、字距行距的安排、落款印章的定位以及如何处理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互相映照、关联、呼应、和谐、统一的关系等。

二、硬笔书法作品的构成无论是软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其完整的作品都由正文、落款、印章三部分构成。

(一)正文正文是书法作品的核心。

正文内容总的要求是: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内涵丰富,时代感强。

如诗词、歌赋、对联、格言、佳句、散文等。

(二)落款1、落款的含义落款,又叫题款、款识(zhi),是指书法作品正文以外的说明性补充文字。

2、落款的类型(1)多款书法作品有三行或三列以上的题款称之为多款。

(2)双款书法作品有两行或两列的题款称之为双款。

双款又有上款、下款之分,书法作品正文之前的题款称之为上款;书法作品正文之后的题款称之为下款。

(3)单款书法作品中只有一行或一列的题款称之为单款。

单款又有长款、短款和穷款之分。

书法作品中题款内容多而长称之为长款。

长款不仅写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还加上书写者创作时的感想或缘由等文字。

书法作品中题款内容只有书者姓名的称之为穷款。

此外,还有横款和竖款之分。

书法作品中题款横写的称之为横款;书法作品中题款竖写的称之为竖款。

3、落款的顺序(1)单款长款的书写顺序正文内容出处(作者姓名、体裁、题目或数量等)+书写时间+书写者姓名(字号)+书写地点。

如:“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戊子年仲夏龙传人书于羊城”。

(2)单款短款的书写顺序正文内容出处(作者姓名、体裁、题目或数量等)+书写时间+书写者姓名(字号)。

如:“苏东坡一首丁亥年仲夏黄小龙书”。

(3)双款上款的书写顺序长辈称呼+谦辞如“**恩师斧正”(4)双款下款的书写顺序敬辞+正文内容出处+书写时间+书写者姓名如“敬录杜甫诗句甲子年仲夏黄小龙书”4、落款注意事项1)落款中的时间多用阴历(俗称农历)的纪年。

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后,该如何盖印?

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后,该如何盖印?

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后,该如何盖印?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大致包括正文、落款和钤印三部分。

其中钤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字好、章法好、落款雅致,钤印的恰到好处也最能体现一个书家的审美和情趣。

印章一般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印文为盖印漏白之印,阳文反是。

阴阳文作为名章盖印时应保持“上阴下阳”的盖印原则,并且名章在上,字号章在下。

常用的印章有以下几种:引首章引首意为题款二三字的右侧,所以称之为“引首”,一般多为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等。

内容严格来讲应该同作品的内容相契合。

一般可包含斋号章、雅趣章、年号章、月号章等等。

闲章闲章一般作为“补白”使用,多指包含姓名、斋号等等名字之外的印章,内容多为雅趣吉语、诗句、劝诫之言,一个人闲章的内容和运用也是一个书家雅趣的最好体现。

引首章、压角章、鉴赏章等等都属于闲章的范畴。

闲章一般不宜过大,多为小印,内容宜少而精。

名章一般指姓名章,可阴可阳。

书家多有字号,这时注意盖印应当“上阴下阳”的原则。

姓名章忌用随形印刻制,姓名章、斋号章多为方章。

盖印原则一般款字最后一个字需要留出一个字的位置来钤印。

引首印一般在正文的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中间位置往右。

落款印根据需要可以盖一方印,也可以钤两方印,这是需注意“上阴下阳”,印的大小应该不大于落款的字的大小。

若是盖两方印,两方印中间应当间隔一个字或者一方印的距离。

如何盖印?书家在盖印的时候要选较好的印泥,忌用办公印油。

较好的印泥能传之久远,色泽持久,增加作品的雅致。

常用的印泥较好的有“八宝印泥”以及“西泠印泥”等等。

再者是盖印,盖印的时候一般需在宣纸的下面垫一块较硬的纸板物也有专门的印垫,此外为了防止印章盖歪,也有的书家会选择用印规盖印。

书法纸古诗格式

书法纸古诗格式

书法纸古诗格式
一、竖式写法。

1. 传统格式。

- 正文。

- 落款。

- 在正文的左边,一般空一到两列的位置开始写落款。

落款内容包括书写者的姓名、书写的时间(比如戊戌年春月之类的)等。

如果是临摹作品,还可以写上“临某某某帖”。

落款的字要比正文的字小一些,这就好比正文是主角,落款是配角,配角不能抢了主角的风头。

- 钤印(盖章)
- 在落款的下面合适的位置钤印。

印章的大小也要与字的大小相协调,不能太大或者太小。

如果印章太大,就像一个巨人站在一群小人中间,很突兀;如果太小,又容易被忽略,就像一个小蚂蚁混在人群里,找不到它的存在。

2. 变体格式。

- 有时候,为了追求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可以采用不等列的写法。

比如正文写三列,最后一列可以写落款。

这种格式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就像一群人站成不同的队列,有高有矮,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但是这种格式比较难把握,就像走钢丝一样,需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才能驾驭得好。

二、横式写法。

1. 现代格式。

- 正文。

- 落款。

- 在正文的下方靠右的位置落款。

落款的字体风格最好与正文相呼应,如果正文是楷书,落款可以用行书或者楷书;如果正文是行书,落款也可以用行书或者行草。

这就像穿衣服搭配一样,要整体协调,不能正文穿得规规矩矩,落款却穿得花里胡哨,那样就不协调了。

- 钤印(盖章)
- 在落款的左边钤印。

印章的位置要恰到好处,不能离落款字太远,也不能压到落款字,就像给一幅画最后添上一个点睛之笔,位置不对就达不到效果了。

书法作品写好后该怎么盖章,你之前使用的方法对吗?

书法作品写好后该怎么盖章,你之前使用的方法对吗?

书法作品写好后该怎么盖章,你之前使用的方法对吗?
书法作品落款后,算是整体创作完成。

还要印上书法家的印章。

在盖章之前要仔细检查一下所书文字是否有误。

一般要刻几方印,即:姓印,名印,姓名印,斋馆印,起首印,闲章印。

印章一般是在款字最后一字处要空出一个字位置,再来盖印。

起首印一般印在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之间。

落款的印,根据需要可以印一方,也可以印两方,若印两方即以一朱一白为妙。

闲章印要根据布局得需要要才可盖印,不要画蛇添足,以影响布局和整体效果。

印章使用多大最好呢?一般规矩是宜小不宜大。

印章的大小,根据款字的大小来定印章,印章大小应与款字大小相接近为宜,绝不可超过款字的大小。

印章有好恶之分,好的印章可为作品争色,差的印章适得其反。

故书家用印一定要讲究,可专门请篆刻家刻一套印来使用。

印章的印泥也要十分注意,切不可使用一般办公用的印油,若印上去了油迹会扩散,影响作品效果。

印泥要到专业书画用品商店去买著名的印泥如:西泠印社,漳州印泥,光明印泥,潜泉印泥等。

印章时,要在书法作品印章的位置下边垫一些平整之物,如一本书或较硬的橡胶皮。

印章时用力不宜太大,印上去后,前后左右均匀用力,使四个角都能呈现出来。

书法作品落款有讲究,不能任性乱盖章

书法作品落款有讲究,不能任性乱盖章

书法作品落款有讲究,不能任性乱盖章落款,是在书画作品主体内容完成后,作者的签名、签印、年月、轩号等,以示作品的完整性。

落款的分类1、单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三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书〕。

2、双款双款: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职位,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画题款常识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书法作品的书写格式

书法作品的书写格式

书法作品的书写格式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

在书写书法作品时,书写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作品的整体美观,还体现了书写者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平。

下面将从纸张格式、文字排列、笔法技巧、印章钤印、作品装裱等方面详细介绍书法作品的书写格式。

一、纸张格式在书写书法作品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纸张和格式。

一般来说,书法作品常用的纸张是宣纸或毛边纸,尺寸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常用的格式有横幅、条幅、对联、扇面等。

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横幅要注意文字的横平竖直,条幅要注意文字的排列和布局,对联要注意上下联的对应和对称,扇面要注意文字的弧度和间距。

二、文字排列文字排列是书法作品的关键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美观。

在排列文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遵循书写规律,按照文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进行排列,做到横平竖直,点画呼应,虚实相生。

2.要注意字距和行距的合理安排,避免过疏或过密,以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美观。

3.要根据纸张格式和文字内容进行布局,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三、笔法技巧笔法技巧是书法作品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

在书写书法作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用合适的毛笔,不同的毛笔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保持手臂和手腕的灵活和稳定,做到运笔自如。

3.要注重笔画的起承转合和轻重缓急,表现出文字的韵律和节奏感。

4.要根据不同的文字内容和形式进行笔法表现,表现出书写者的个性和情感。

四、印章钤印印章钤印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还是一种文化象征。

在选择印章和钤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择合适的印章,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大小、形状和质地合适的印章。

2.要注意钤印的位置和数量,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布局。

3.要注意钤印的颜色和效果,选择与作品相配的颜色和效果,使作品更加美观和突出。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书法的创作形式——章法、格式和款式

书法的创作形式——章法、格式和款式

书法的创作形式——章法、格式和款式书法作品的创作形式:章法、格式、款式(1)章法是指书法作品中线结构的组织,它包括单字中对点画的组织和作品中对单字的组织。

而习惯上把単字中对点画的优化组合称为結字、结体,也称“小章法”;把作品中对字与字之间的组合,称“大章法”;但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都有正文、落款、印章三个方面构成,而三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且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格式立轴:是指长方形的独幅作品,一般是将整张宣纸竖着对开,自上而下、从右到左,逐行书写。

屏条:由条幅组成的书法作品叫屏条。

大多由4、6、8成偶数搭配。

中堂:指整张宣纸书写的书法作品。

它因悬挂在老式堂屋正中而得名。

幅:与立轴相对,是将宣纸横着对开书写而成。

长卷:指行制扁长、卷着保存的书画作品,其长度不受限制。

扇面:是圆弧形的作品,有折扇和圆扇等。

斗方:是长和宽比例相仿的书画作品。

楹联:又称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

两联之间,字数相等,字性、内容相对。

(3)款式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在布局上对正文起补充、平衡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文字组织去补充与发挥作者的创作才能,表现作者学识修养的重要方面。

一、册页册页顾名思义,是将画幅装裱成一页一页,犹如书本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阅。

中国书画装裱体式之一。

因画身不大,亦称“小品”,又称册叶,叶册。

册页的基本形式,又可大别为三种:1、蝴蝶装:左右翻开,相对摺合,画幅中线为折痕,左右展开如蝴蝶两翼,也称摺装。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

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故名之为”蝴蝶装”。

五代雕版印刷的监本经书,上呈时是一百三十策(册)。

既然称策,必为书之方册,因卷轴装称”卷”,不称册,加之唐时唐人写经已有个别为蝶装,故五代之经书当为蝴蝶装。

书法作品选印、用印与钤印有什么技巧、规则和法度?

书法作品选印、用印与钤印有什么技巧、规则和法度?

书法作品选印、用印与钤印有什么技巧、规则和法度?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

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起首印、闲章等。

一、印章的作用1、印章的使用应与书法创作相匹配。

(1)篆刻水平与书法创作水平相匹配。

如果篆刻粗劣,反而会成为书法上的污点。

(2)篆刻的风格要与书法作品相协调。

一工俱工,一放俱放,才能相得益彰。

(3)闲章的文字内容与书法创作主题相契合,有点明、加深主题的作用。

或藏弦外之音,使观者有余味。

2、印章能调整、强化书法构图。

(1)平稳重心。

印有轻重,朱文轻,白文重。

两印相叠,朱文在上,白文在下。

印有大小,小的在上,大的在下。

方形印最重,其次是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其它形状一般不用。

姓名印、压角印一定要用正方形。

起首印以长方、椭圆形为多。

边形可用长方、椭圆、圆形。

(2)增加变化。

死板之处加印可使其变化,空疏处添印可使其充实,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平正。

二、书法作品的钤印须知1、引首章:书法作品应钤在右边第一列的第一、二字之间的右侧,或第一字的右侧并稍高于字头。

2、压角章又称押角章:一般只用在书画上,是画中最大的印,书法作品可不用。

3、姓名印是钤在落款下面,一到二枚,不宜太多。

如落款是有姓有名,可只用姓或名章。

后面的次序是字号印、年龄印、斋馆印。

斋馆印可当闲章使用,但要取正方形之外的形状,姓名印不可作闲章使用。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

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

4、闲章钤在画幅的左、右两侧。

如左右都用,不应平行。

三、钤印时的注意事项。

1、用印时主要是不要盖反,盖歪,盖糊。

2、印章大小适中。

印章要与作品匹配,应与题款字等大或略小。

使用多枚时,应上小下大。

3、数量宜少。

古代常用奇数,书法作品一般印不过三,画作也不宜用印过多,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书法作品章法钤印与格式

书法作品章法钤印与格式

书法作品章法钤印与格式格式与章法格式与章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作品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关键。

格式与章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后期第一次出现了比较纯粹的赏玩意识,是在书法历经实用、雅玩(宋代手卷是其典型的反映)、赏玩过程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

书法格式与文体有关,受载体形状所限,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已被固定。

章法与格式有关,但不等于格式。

一定的格式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书体书写,所表现的章法会各不一样。

章法通常也在进行创作之前被确定,却常常又在瞬息的运动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一、书法作品的格式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书法篇幅的规格形式。

书法作品的格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卷、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条幅条幅指长方形的幅式作品,其长与宽悬殊比例比较大,亦称直幅或者立轴,通常将宣纸竖向对裁或将宣纸裁成长条形,装裱之后就成了“立轴”。

(二)屏条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

除独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

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立的,但字体、风格需要统一。

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

常见的有:四幅、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

(三)对联对联即因为书写中国独有的楹联文体而形成的特殊格式。

普遍运用于春联的书写和传统建筑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画的两边。

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文字音律上平仄相对,书写时左右应有呼应之感。

如果字数较多的长联,可以分行书写,上联自右向左排行、下联自左向右排行,这种长联称做龙门对。

(四)横披横披指横幅作品,横长竖短。

这种格式可以写少数字,自右而左写一行,也可以横式直写形成多行书长篇字。

横披大的可用于建筑物上、大厅会议室中悬挂,小的可用于斋室居所布置。

(五)中堂因悬挂于厅堂正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一般为一比二。

常见的有长四尺、五尺、六尺等整张宣纸写成。

内容可以写长诗或短文,或只写几个大字,甚至只写一个大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作品章法钤印与格式格式与章法格式与章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作品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关键。

格式与章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后期第一次出现了比较纯粹的赏玩意识,是在书法历经实用、雅玩(宋代手卷是其典型的反映)、赏玩过程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

书法格式与文体有关,受载体形状所限,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已被固定。

章法与格式有关,但不等于格式。

一定的格式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书体书写,所表现的章法会各不一样。

章法通常也在进行创作之前被确定,却常常又在瞬息的运动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一、书法作品的格式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书法篇幅的规格形式。

书法作品的格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卷、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条幅条幅指长方形的幅式作品,其长与宽悬殊比例比较大,亦称直幅或者立轴,通常将宣纸竖向对裁或将宣纸裁成长条形,装裱之后就成了“立轴”。

(二)屏条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

除独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

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立的,但字体、风格需要统一。

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

常见的有:四幅、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

(三)对联对联即因为书写中国独有的楹联文体而形成的特殊格式。

普遍运用于春联的书写和传统建筑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画的两边。

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文字音律上平仄相对,书写时左右应有呼应之感。

如果字数较多的长联,可以分行书写,上联自右向左排行、下联自左向右排行,这种长联称做龙门对。

(四)横披横披指横幅作品,横长竖短。

这种格式可以写少数字,自右而左写一行,也可以横式直写形成多行书长篇字。

横披大的可用于建筑物上、大厅会议室中悬挂,小的可用于斋室居所布置。

(五)中堂因悬挂于厅堂正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一般为一比二。

常见的有长四尺、五尺、六尺等整张宣纸写成。

内容可以写长诗或短文,或只写几个大字,甚至只写一个大字。

(六)斗方可以将斗方视作中堂的特殊形式,它的长与宽相等,既可以将其装裱成中堂那样独立悬挂,也可以将其做成方形镜面,镶嵌在镜框之中。

(七)匾额大都悬挂在亭台楼阁、厅堂馆室的上面,一般匾额字体多为楷书、隶书和行书,也有古朴的篆书。

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庄重严肃。

独立悬挂或者配以对联。

(八)手卷是书法作品中左右展开较长的一种格式,因为其形成长度远远大于宽度,而且长度太长无法悬挂,只能用手边展开、边欣赏、边卷合,所以得名,也叫“长卷”。

其内容大多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一首(组)诗词。

手卷篇幅较短的有三、四米,长的可达十米以上,宽度一般为三十至五十厘米之间。

卷首外有“题签”,卷内开头有“引首”,后有“题跋”。

(九)册页是装订成册的尺寸较小的书法作品,八开、十二开、十六开不等,作品篇幅也不等,一般是折叠起来的,每页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象长卷那样写多篇诗文,若长江万里,一泻无余。

册页可以书画合册,大多的册页用于不同的作者创作,因为便于携带,常常是书法家题字创作的理想格式。

(十)扇面扇面指随扇形书写的作品。

扇面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接近椭圆或者就是团形的团扇,书写时要能充实饱满,也可以圆中取方,设方构图。

一种是折扇式,这种格式书写时,以折痕分行,呈圆心辐射状,上宽下窄,外大内小。

章法并非一律,可用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布局,适合扇形弧线式规律,一定得注意,不可过密,密则满;不可过松,松则散。

这种格式显得活泼优美,尤其是小幅作品点缀性强。

二、书法作品的章法章法又称布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对一幅作品如何进行整体安排,对每一个局部如何进行整体处理的方法。

它涉及到处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关系。

在书法创作中,一笔之误,一字之差,都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不仅对一个字的结构来说是如此,就是对整幅作品来说也是一样的。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为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

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可见章法的重要性。

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也有结构。

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章法之要旨。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邓石如传》云:“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道出了对一幅书法作品的黑与白,虚与实的艺术处理方法。

如果不懂得处理“黑白”关系,不懂得“集众字而成篇”,即使单个字处理得很好,但通篇观之,也会杂乱无章,缺乏韵味。

作为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钤印构成,三者合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具体的要求分述如下:(一)正文正文,是一幅书法作品的主体部分,也是章法处理的关键部分,即创作者对所选择的文字内容的书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按照一般的习惯,欣赏书法要读,这就要求书法创作过程的书写符合识读序列,于是行、列随之建立。

行列布白方法大致有三种形式:有行有列法: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整齐美。

它几乎像阅兵式行进的方阵,前后左右都必须保持在纵横的直线上,步伐整齐,精神抖擞,书写时,每个字的中心要对正,不能偏高偏低,偏左偏右。

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

这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

初学分布的人,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

但在习作中要努力排除“匠气”,一刻也不放松自然法则的投入,以及情感、思绪的宣泄。

自然和严整在有行有列法则的布局中,不是矛盾地存在着,而是相依的整体,即严整要在自然的和谐中建立,自然的和谐要从严整的秩序中表现出来。

如果矛盾地、孤立地认识二者的关系,将导致“状如算子”,便不是书。

有行无列法:简单地说,就是竖成行、横无列的布局形式。

这种分布注意的是行气的贯通而有活力。

书写时应遵循文字结构和运笔的规律,根据笔性自然地向中心左右偏离,使行的垂直中心左右偏离,在运动中求得重心的统一,构成这样的行气才是散列的行气应守的原则。

一篇数行,每行的波动不但要考虑本行的偃仰向背,而且要照顾与它行的关系,尤其注意与相邻行的错落,力求做到左右顾盼、避让有致。

有行无列法整齐而有变化,使人轻松愉快,适合各种书体,行、草书尤为多用。

这种分布是古今书法创作的主要形式。

无行无列法:就是指作品的分间布白纵不成行,横不成列,上下左右,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这种形式主要出现于古代一些书法遗迹中,因为先秦以前的文字,其形态直接取材于自然,颇具天趣,尚没有注意到纵横的排列。

后来在草书的创作中,也有采用这种形式的。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无行无列是视觉的错觉,如果按照识读序列,或竖成行,或横成列,纵横关系呈现一片迷乱,神秘得令人难以捉摸,有如乱石铺街,字形大小参差错落,变化多姿,浑然一体。

这种形式不是事先可以用尺寸观念来度量,而是修养有素的人在即兴状态下来进行的。

书写时通常精神兴奋,甚至得意忘形,无拘无束,可以尽情挥洒,唯求自然的契合,所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只宜观赏,实用价值不大,初学者更是难以把握。

象郑板桥的许多作品都是这种分布,另外,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也是这种分布。

(二)落款落款是中国书画的一个特点,又称款识和题款。

最初为了实用的需要而产生,意在说明正文的出处、馈赠的对象,作者的姓名、籍贯,创作的地点、时间,以及抒发创作感受等等。

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书法作品艺术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整幅章法中起着补充、协调、映衬的作用。

落款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部分,但款识安排合宜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

古人谓之:“妙款一字抵千金。

”款字往往又能反映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所以在书法创作中,不仅讲究作品的正文布局,落款方面也要下工夫。

落款可分为单款、双款、穷款三种。

“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上正文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双款”包括上下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惠存”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念”等等;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等。

如只落姓名,则叫“穷款”,如果作品所剩空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一幅作品究竟是用单款、双款还是穷款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没有固定格式。

如创作对联时。

可落穷款,可落单款也可落双款;如是长联,应落双款,上下款应落于形成龙门式的上下联末行。

如果是条幅、中堂、斗方、扇面的上下款,一般都应落于正文之后,款字少应接在正文之下,款字多则另行落之,少则一行,多则数行。

这根据不同的幅式来选择落款的位置,可使整幅作品增色不少。

此外,落款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l、落款的字体必须与正文协调。

款字与正文字体书法可以完全一致,可以有所区别,也可以完全不同,需要根据正文字体来定。

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草不用楷。

传统的作法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动不挈静”、“今不越古”。

若以大小篆为正文,就用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落款;若以隶、魏、楷为正文,就用楷、行、草书落款;实际上,通常以行书落款较多,这样既易识别,又避免了呆板。

2、落款的字体大小必须与正文协调。

一般情况下,款字应小于正文的字体。

具体落款的时候,款字还应该根据留白大小而定。

如果留白大而款字太小,则无法稳住作品重心;如果留白小而款字太大甚至大过正文,则轻重失调,喧宾夺主。

也有这种情况,即在正文写完以后仍然留有较大的空间,作者可以顺着正文的笔意就势而下,所落的款字与正文浑然一体,字体同等大小也是允许的。

3、上款不能与正文齐头,一般应低于正文一字为宜,下款,与正文另起一行的单款(除匾额),包括款后的印章,均不能与正文齐平,应留有一定的空白,否则,会给人以呆板及闷塞之感。

4、如果作品末行的正文较少而后面的留白较多,则应增加款字填补余白;如作品本身正文较少而后面出现大块空白,款字可少则数字、数十字,多则上百字,但款文尺幅不得超过正文尺幅。

5、落款与正文如果同行,二者之间应留有间隙,不得挤得太紧。

其间隙一般为一个款字左右。

6、如果作品写的是现代诗词或现代文稿,则落款中的时间可用公元纪年法,这样会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也更有利于体现时代气息。

如果作品写的是古诗词或古代文稿,则落款的时间可用干支纪年法。

纪月方式为:一年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称孟,第二个月称仲,第三个月称季,如孟春、仲春、季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