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香山相关的散文(名家经典)
香山红叶文章
香山红叶文章香山红叶。
每年的秋季,北京的香山公园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红叶盛宴。
在深秋的季节里,香山公园内的枫树、银杏树等各种树木都会变得火红一片,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香山公园的红叶景观已经成为了北京秋天的标志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赏秋。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的西郊,是一座集山水园林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公园内有香山寺、万寿山、慈恩阁等多处景点,而其中的红叶景观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每年的秋季,香山公园内的树木都会逐渐变红,整个山林仿佛笼罩在了一层绚丽的红色之中。
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红叶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红色的童话世界之中。
走进香山公园,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往上走,两旁的树木已经开始变红,一片片红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游客们招手。
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红叶的颜色也变得更加浓烈,整个山林都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站在山顶远眺,整个香山公园都被红叶所覆盖,宛如一幅巨大的红色地毯铺展在脚下,美不胜收。
除了红叶,香山公园内的其他景观也同样令人心驰神往。
香山寺是公园内的一大亮点,古老的建筑与红叶相映成趣,更显得古朴典雅。
而万寿山上的观景台更是能让游客一览整个香山公园的美景,站在观景台上,红叶、古寺、青山、碧水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除了观赏红叶外,香山公园还有许多其他的娱乐项目,如登山、赏花、观景等,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尤其是在秋季,香山公园还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书画展、摄影展等,让游客在欣赏红叶的同时,还能领略到一些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香山公园的红叶景观是北京秋季的一大亮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红叶的美丽让人陶醉其中,让人仿佛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压力,找到了一份心灵的宁静。
如果你来到北京的秋季,一定不要错过香山公园的红叶,那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思念,徜徨在香山的十月抒情散文
思念,徜徨在香山的十月抒情散文思念,徜徨在香山的十月抒情散文包裹在十月摇曳的枫叶,哪里也感觉不到梦幻的碧绿,站在标识的导图前,感觉不到美轮美奂。
面前的山顶被淡淡的薄雾,轻轻掩藏,从石阶缓缓流淌出的音符,惊吓了树枝上的露珠。
耳缘、手心、脚背感觉到丝丝凉意。
望不尽层林尽染的山峦,仿佛挂满了苦日寻找的红豆,从此,思念,徜徨在香山的十月。
逃脱不了喧嚣的城堡,躲到没有人烟的海滩。
在没有枫叶的季节,习惯了静静地漫步在湖畔;在没有枫叶的季节,习惯了对月低吟;在没有枫叶的季节,窗前砰出的多是思念的情素;在没有枫叶的'季节,知道有人在云的另一端同样徜徨!在没有枫叶的海滩、在没有枫叶的山岗,很想恬淡地坐下来,梳理心中柳絮般的愁畅,很想有一天,在枫叶遥曳的十月,在那没有风霜染过的山顶,借着不愿归山的斜阳,撕扯那永不陌生的身影。
如果说爱可以停留在枫叶摇曳的季节,那么思念就可以随风飞扬在天涯。
感觉月光将身影拉长的时刻,知道今夜留不住梦的天使?当窗前的落叶飘飘洒洒,树梢挂满了细细晶莹的晨露,那一刻,满眼都是遥曳的枫叶,还有重复着的凄美,直到星光渐稀,直到思维一片空白。
每当满眼枫叶摇曳时,一直想躲进蓝蓝的海,躲进青青的山,躲进被丰收与金黄铺就的田野,想着枫叶摇曳的十月,在那枫叶铺满的石阶,牵手的刹那,喜悦,眩晕与枫叶一同摇曳,所有的梦幻在遥曳的枫叶中徘徊,在忧伤的十月流泻,在没有枫叶伴舞的音符中嘶哑。
沉醉在枫叶摇曳的十月,沉醉在人头潺动的石阶,沉醉在泪眼望尽的镜湖,这怎么能叫人不遐想,怎么能遗忘定格在忧伤的影像,于是,因枫叶的轻柔而毅志坚定.因枫叶的飘逸而业精于磬,因枫叶的演绎而硕果累累。
望着窗外,还不是枫叶遥曳的季节,心细细碎碎地,在鸟儿的叽叽喳喳中迷失了。
满树的繁花,在一夜间悄然地,散落在铺满枫叶的路面,花瓣无助地依倚在枫叶之中,无论如何也不能低头将它们拾起,分不清哪是落花,哪是枫叶,拾起的是梦里飘飞的孤魂,包裸着一段斑斓的梦。
香山红叶杨朔散文
香山红叶杨朔散文【篇一:香山红叶杨朔散文】香山红叶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
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老向导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
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
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
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老向导说:还不是正时候。
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老向导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
好清静的去处啊。
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老向导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
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
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
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
谁知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
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
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
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
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醉赏香山红叶散文
醉赏香山红叶散文醉赏香山红叶散文吃惯了家常便饭,总得换换口味,偶尔聚聚餐,改善改善饮食。
生活也是如此,每天循规蹈矩,吃喝拉撒睡,犹如一潭死水,偶尔也抛掷一粒石子,溅起浪花,激起波澜,激情迸发,情趣更添。
过了霜降,天天是雾霾笼罩。
突然,一夜大风吹散了雾霾,晴空万里,秋阳高照,空气质量不错,遇到这样的好天气,心情也随之好起来。
几个好友商量,一年一度的北京香山红叶节,我们不能错过吧,几个好友一拍即合:走!赶北京集,去香山赏红叶。
的确,去趟北京就像赶个集一样。
火车站就在家门口,上了火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早出晚归,一天就能玩个痛快。
“说走咱就走哇!”去火车站买票去,明天就出发!“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
好汉歌里的两句歌词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只要说去哪了,一人提出,大家响应,毫不犹豫,背起背包就出发。
所谓“你有我有全都有哇”不管谁的相机或手机里的相片,只要传到网上,大家相互分享。
临行前,我设计了出行方案,连返程火车票一块买,到了西客站先去天安门广场,因为我们这一代对天安门有种特殊的感情。
如果能买上更早的火车票,赶上升国旗更好了。
听说天安门为了迎接APEC 国际会议,重新装扮一新。
耳闻不如一见,去看看,照几张照片,然后从天安门再去圆明园,再去香山,时间充裕再去香山附近的森林公园。
十月二十六日,我们买了二十七日五点半的车票,和晚上十一点四十五的返程票。
昨天清晨,五姐妹每人背一个挎包,带上相机、手机,有说有笑,欢快的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七点钟到达西客站,下了车,赶紧去找去天安门的公交车。
出乎意料,星期一天安门封场。
临时改变计划吧,我提前在网上查的在天安门东乘地铁一号线,在西单转四号线,到圆明园,再坐696路公交车去香山,结果全部落空。
姐妹们商量,直接去香山吧,问问交警和服务人员,去香山乘几路车,在哪倒车。
我们这一询问,引来了后面的“跟屁虫”。
“香山的红叶只红了30%,去长城吧,长城的红叶红了70%。
我们是老年团,每人150元,包午餐,包门票,很划算的。
关于香山红叶红满天散文(通用19篇)
关于香山红叶红满天散文(通用19篇)香山红叶红满天散文篇1今年11月上旬,我随家人来到了北京香山,游玩观赏枫叶。
在香山大门口,一个五颜六色的花池把喷泉捧在中间,喷泉会喷出不同的图案,在各式各样的喷泉下座落着五个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进入大门,中央有一座小桥,下边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有鱼,还有落下的枫叶。
在桥的两边有两棵枫树。
左边的那棵是黄色的,右边的的那棵可真是爱美啊!头发竟是三种颜色,头顶是金黄色的,中上方是红色的,下方则是绿色的,美丽极了。
欣赏完后,我们便开始向上走,才走三四步,就在眼前呈现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外国人”——枫树,它的头发是金黄金黄的,漂亮极了。
在山下就有了这么好看的枫树,那山上呢?我们迫不急待地向上走去。
路两边有着不同的植物,如野草莓、松树、野葡萄等植物;还有几棵高大粗壮的树,我和弟弟都抱不住呢!但它们一点儿也不显老,仍是长得那么茂盛。
就这棵树上,我们发现了一只小松鼠,它的警惕性太高了,我还没来得及观察它,它就蹿了。
走在山路的一半时,有一个亭子,从亭子里向下望,红绿交错,景色美极了!休息片刻后,我们便继续向上走。
一路上都是高大的树。
到了香炉峰时,我们看到了一大片无边无际的枫叶红;当中还混合着一些绿油油的叶子,景色美极了!一路上有说有笑地游赏完了香山的枫叶,游赏过后,在脑子里突然呈现出了一句诗:“霜叶红于二月天”。
香山的风景真美啊!香山的枫叶真红啊!香山的空气真好啊!香山红叶红满天散文篇2几年前,我和妈妈去北京香山看红叶。
坐了二个多小时的飞机就到了北京,我和妈妈下了飞机,坐客车去宾馆安顿好,便出发去香山看红叶。
我走在山道上,满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叶。
一阵风吹过,那红得似火的枫叶,满天飞舞,像一个身穿红衣的姑娘在翩翩起舞,多么迷人啊!我捡起一片片枫叶,这枫叶多么像一只小手啊!下了山,我和妈妈看见了山道旁有人卖枫叶书签,我们买了几片做纪念。
回到宾馆,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惑:为什么香山的枫叶会那样的红?我问了妈妈,妈妈说:“事情的答案要自己去寻找才是最好的方法,你可以回去自己去寻找答案!”回到家后,我一放下旅行包,顾不上休息,便打开电脑查起资料来。
北京香山红叶游记散文(精选8篇)
北京香山红叶游记散文(精选8篇)北京香山红叶游记散文(精选8篇)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香山红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香山红叶游记散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北京香山红叶游记散文1香山在北京西北郊的西山东麓,是西山风景区中最美丽的一个公园。
它以山高林密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中外许多游人。
香山的风景四季宜人。
这里是春游、消夏,以及冬天观雪的好地方,而最诱人的还要算是秋天。
霜秋季节,人们络绎不绝赶到这里观赏红叶。
人们对红叶的喜爱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唐代诗人杜牧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把红叶写得胜于“二月花”,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春天的红花虽然色彩鲜艳,但不如秋天红叶的色泽深沉、透彻。
而香山的红叶就更加秀美,每逢秋天,整个山坡被红叶覆盖着,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
陈毅同志说得好:“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为什么这些树叶秋天会变红呢?原来,绿色植物体内除有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叶红素等。
叶绿素只有在阳光充足、暖和的时节才正常工作,所以在夏天,一般植物都显深绿色,而黄护树中含有的叶红素比一般树木多,当秋天来到,气温下降,阳光照射也比夏天减弱了。
叶绿素的正常工作减退了,而叶红素却越来越明显,逐渐遮住了叶绿素,叶子就变成了红色。
香山的红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野械、柿、枫树等,而构成香山红叶特色的是大面积的黄护树。
黄护树是一种乔灌木,高一丈多,多分枝,叶子呈卵形,长9分到1寸不等,原产于我国河南、山东及四川,欧洲南部也有分布。
黄护树的树叶经霜打后比枫叶还要红,还要艳丽得多。
黄护树是怎样在香山落户的,现在还不清楚。
据说是在乾隆年间移植来的。
不过当时只在泉西南的山坡上有一小片红叶村而已。
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了,在公园的南山,从驯鹿坡到森玉笛以西,半山腰以上,遍山满岭都是黄护树,这大概是近两百多年繁殖的结果。
香山红叶散文
香山红叶散文金秋十月,又是一个收获得季节,香山的红叶也一定很红了吧。
早就听说香山的红叶很美,来美丽的北京以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去了很多关于美的地方,也感受到了许多许多的美。
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美的文字,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那美岂是用我的语言所能表达得出的。
早有去香山看红叶的打算,这个美的想法,红的想往也因种种原因搁浅了,可总经不起那红、那美的诱惑,想起年年的红叶飘落,对那香、那红、那美的想往不但不减,反而许多、许多的加深。
激于对那香、那红、那美的渴望,最终下决心在这个周末开始我那对那香、那红、那美的旅程。
想起要去那香的山,看那红的叶,心里自然红的很,美的很。
坐在公交车上,心中早以有了那香、那红、那美的模样:有山、有水、有绿草、有鸟鸣、这个季节可能少有花香,那水也一定很红、很红。
“下一站是香山公园,有去香山的乘客请准备下车。
”随着那甜美的声音向公交车车门走去。
走下公交车,街道一眼是望不到尽头得,并不是它有多远,而是缓慢的人流挡住了视线。
因为是一条上坡的街道,路面看上去总会觉得是一个上下涌动的人流构成的活动的彩街。
大约得走七百米左右的街道就能到达香山的东门。
沿街是各色的小吃,以烧烤、水果、饮料居多。
都用红叶有关的词句做着红色的广告语。
音乐声、叫买声、谈笑声、脚步声夹杂着糖炒栗子的脆响声,烤肉串、烧鱿鱼的刺啦刺啦的炸爆声。
使的整个街道热闹异常。
一片繁华的景象。
走进东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勤政殿。
在勤政殿门前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次专业人士对香山公园的讲解。
对于初次来到香山的游人会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激于对那红的喝望。
我错过了讲解中的红,收起想象中的红,走进了视野中的红,放眼望去,香山近在眼底,眼前以是红红的一片,从山底向上望去,那红红的红叶正发出一闪一闪的光泽,像是在招唤着游人和我:“上来吧,上来吧。
到这红的世界,美的世界来吧。
你会拥有一颗红的心、美的心、愉悦的心。
”迎着那招唤,信步走进了那红红的香山,走近了那红红的红叶,轻轻的抚摸着那红,暖暖地被那红、那美感动着:“这就是我想往的红、神往的美!我终于见到了你。
诗散文之梦幻香山
诗散文之梦幻香山诗散文之梦幻香山又逢周末。
傍晚,聚友驾车,去一个充满神奇传说的地方。
铅灰色云层低得似乎就盖在了头顶,天色阴晦暗淡,郁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无论是驾车的,还是乘坐的,人人心头都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抑。
将遭遇夏季来临前难得一见的暴雨。
天气预报又说,明天太阳。
是真是假,准与不准,信与不信,这些都不重要,我们依然按期出行。
一道闪电照亮了黑沉沉的天地,云层被突降的闪电撕裂一道长长的缺口,倏忽,似水库闯开了大闸,在云层中积攒已久的雨水铺天盖地,倾泻而下,瓢泼如盆。
狂妄的风携着黄豆大小的雨滴迎面扑来,拍打着大地万物,拍打着车体车窗,车上的人都仿佛被拍打得睁不开眼睛。
一声接着一声,霹雳自高天降落,震人灵魄,一个又是一个,炸雷临头顶轰鸣,撼人心魂。
车辆摇晃罢动,给人感觉已根本承受不住暴雨的冲击洗礼,却倔强地张大双眸,低着头,躬着身,在风雨中异常艰难地一点一点向前。
车灯发射出如剑光芒,剌透前方混沌,道路不再蒙胧。
暴风骤雨忽然就那么歇止,在不经意间移位换形。
来到一处小山边缘,车辆沿山边新修不久的油路上行,直至高耸的坝堤。
倾刻,我们心胸豁然开朗,一湖绿水尽收眼底,环湖路向远方蜿蜒。
山谷中弥漫的云烟水雾,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山风吹散,延绵不绝的群山终于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
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稍作修整,我们随主人引领就餐。
从后山采摘的野厥,从竹林挖出的嫩笋;从田头抓的黄鳝泥鳅,从湖尾捞的细鱼小虾;自养的鸡,自喂的鸭;自做的.干菜,自作的青蔬;自酿的谷酒,自打的豆花……摆出满满一桌自产佳肴。
一半是大自然的清香,一半是黑土地的芬芳。
我不忍举箸,你欲滴馋涎。
不住露营基地,夜宿寻常农家,只为咀嚼一番别样的自然滋味,那种禅味感触,愉悦爽心。
夜幕苍茫。
地坪中,我们,你坐以竹杆制作的竹凳,我靠用幼松做成的木椅,望星月,窥波粼,观山影;听林涛,闻竹音,聆虫鸣。
山野是如此的宁静沉寂,暮春的夜晚仍有凉意袭人。
夜色仿佛从树梢间的蛛网下滑落,悄悄然,就主宰了整个世界。
香山居士(七篇)
最新香山居士(七篇)香山居士篇一在美丽的眼镜湖欣赏过后,我迈着步子走向了香山。
还未上去,就看到山上有一场“大火”,这就是著名的香山红叶。
那红叶就如山涧披上了火红色的衣裳。
我虽然在明信片、广告上看到过香山,但眼前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真是“停车坐爱风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呢。
上了香山不一会儿,我就觉得“秋风秋雨秋煞人”这句话有些不真实,秋风吹过之后,我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温暖与热烈。
那枫叶还像是美丽的奥运圣火,在空中舞动着,迎接20xx年的到来;我又想到了一颗一颗闪闪的红星,在发光发彩。
太美了!这时候,一个飞快的身影从我身边跑过。
原来是一只小松树,眼睛亮亮的,大尾巴毛茸茸的,摇摆不停,还拿着食物跑来跑去。
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看到人后非常害羞。
小松鼠们也在充分享受着那快乐的、热闹的秋天光阴。
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好朋友,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
我并没有登上山顶,但是我感受到了这红色与绿色陪伴我的登山光阴,以及夕阳给我的支持。
大自然无私无畏地为我们奉献着,他是多么的伟大啊!大自然给予我们幸福和欢乐,我们每个人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善待自然,回报自然。
大自然需要我们的爱、支持与鼓励。
在香山的美妙光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香山居士篇二“十一”假期到了,母亲说要带我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想,如今是秋天,香山风景一定别具一格。
于是,我们全家开着汽车来到著名的香山公园游览。
买好票,我们就开始登山了。
虽然枫叶变红还不到时候,可是总是有几片着急的叶子已经微微涨红了笑脸,为枫叶增添了一丝得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游香山还真有情趣啊!我们接着往上走,这山越高越陡。
咦,我突然发现一些植物竟从岩石缝里长了出来,那块石头上没有阳光照着,雨水也浇不到,但它们仍然奇迹般地活着,我真佩服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而且,它们长得是那么翠绿,那样坚韧,与枫叶形成了鲜明的比照,给香山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知爬了多久,我感觉腰也酸了,腿也疼了,还又渴又累,就坐下来歇了一会儿。
与香山相关的散文(名家经典)
丹黄朱翠话香山周沙尘香山公园位于首都西北郊西山东麓,在西山八大处的北面,碧云寺以南,面积4400亩。
立冬那天,我们结伴去游香山,同车有人说:“香山,顾名思义,一定是四季到处都有芳香!”惟恐以讹传讹,就我所知,便说起了香山。
“鬼见愁”(又名乳峰石),是香山公园中的最高峰,海拔557米。
因为山势高,常含云吐雾,山上两块巨石很像香炉,据说这就是香山得名的来历。
在古代“鬼见愁”还有个名儿叫“重阳亭”。
查考文献不见有在主峰上建造了什么亭子的记载,可能是皇帝上山时,那些尾随其后的呼诺之辈,把他的“缎幄”叫做亭子,也未可知!香山不是据以什么“芳香”得名,那是可以肯定的。
但它的确很“翠”,它与玉泉山、万寿山不同,没有大面积的湖水,然而,山林之胜,却远远超伦前者。
香山的翠,并非始自近代,而是自古已然。
明朝孙丕扬就写过这样的诗句:“人传宝地紫光收,天语香山翠色浮。
”比孙丕扬稍晚的袁宏道也作诗予以肯定:“真人天眼自超伦,翠色香山此语真。
”从这些题咏中可以看出,香山的翠是历史悠久的,称之谓“山林公园”,是很自然的。
它那绰约多姿的峰峦,像翠玉似的随势起伏,翠柏苍松,无处不有。
因有“香山”之名于前,又有金完颜雍于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 86年)三月建成香山寺于后,尔后还作了皇帝的“行宫”,香山就有了名气。
到了元代以后,又增过一些修建。
明代香山就已有一定的规模了。
“凿翠置殿榭,级石上穹吴,高卑各称妙,曲尽结构巧。
有泉如线缕,盘转出松抄……绔丽谁所营,民力为兹槁”(明李梦阳诗)。
清弘历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在过去的旧址扩建了许多殿宇、台谢、亭阁、塔坊,并改名为静宜国,作为清代皇帝避暑消夏的离宫,与静明园(玉泉山),清漪国(万寿山)并称为“三山”。
弘历经过一番经营,自鸣得意地说:“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
”香山通过弘历之手大肆劳民伤财之后,修得更有排场,当时就出现了所谓二十八景。
从这些景物的名称看,也是在突出了一个“翠”字。
香山游思的散文
香山游思的散文一个人无论走得多好,行得多远,飞得多高,乡情依然是我们的“根”。
乡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没法忘记的东西。
没有了乡情,便犹如随风飘摇的一株枯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感到独立难支。
唯有“根”在,来路是眉目清楚的,去路是富有牵挂的。
有“根”就有希望,有“根”就有梦想,有“根”便有思念,有“根”便有向往。
“根”不在了,前行的路虽然平坦宽敞,而回过头,一切都会变得模糊不清。
这就是乡情,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老家。
在陕南流水镇香山长大的我们,早就听说北京也有一香山,特别是香山红叶是最浓最深最重最别具风格的秋色,远近闻名,愿望能去看看,感受一下两香山同名不同命的滋味与风情。
金秋时节,成行。
北京香山脚下,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世间最美的乐声—婚礼进行曲,在时空里飞扬,堂妹与堂妹夫鸳鸯双栖,比翼双飞。
堂妹夫能精心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婚礼场所,意味着堂妹在寻觅之后遇到了自己的幸福,作为娘嫁人的我们都发自内心的高兴和祝福。
在参加完那浪漫的中西结合式婚礼后,曾对此香山有过无数次遐想的好奇心已使脚步迫不及待,思绪飞扬。
然而仰望已久的香山,崇拜有加的香山,超越梦寐的香山,根植着曾经的期盼、梦想、激情,文学的种子在脑海里挣扎,就是蹦不出多情的文字,更别说是触动、生根、发芽和开花结果的灵感。
我们是流水的香山人,老家曾经是我们一心要逃离的地方。
虽然那里有我们成长的美丽痕迹,但是我们从小却愿望着离开那个贫瘠的家园,有人是连滚带爬着出来的,有人是歇斯底里的跑出来的,有人是脚步坚毅的走出来的,还有的是逃心似箭的飞出来的。
美丽自然而又淳朴的老家香山却留不住他喂养过的孩子,而北京香山确是人人向往之香山,差别就这么大。
老家香山在陕南,只是少数人知道的香山;北京香山在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香山,地球人都知道,都要去游香山、说香山、写香山。
我们一行也毫不例外,然而人在这美丽的北京香山中,情感里却满满的全是老家香山。
清晨,当北京人还在徜徉在梦乡里,我们已怀揣虔诚,徒步穿越,领略香山,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大美自然。
香山 散文
香山散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香山,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著名的山丘景区,也是北京的名胜之一。
香山因其山形如香囊而得名,又因山上的香火薰扑四溢而得名。
香山面积约200公顷,海拔557米,是京城的一个重要休闲和旅游胜地。
这座山丘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从香山上俯瞰,可以看到整个北京城的全貌,远处的故宫、北海、颐和园尽收眼底。
香山的山上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四季各有千秋。
春天,山上的樱花盛开,白白的花瓣如雪花飘落;夏天,山上翠绿的树木和清凉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秋天,山上的红叶如火如荼,让人陶醉在秋的美丽中;冬天,雪花飘飘,山上如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香山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香山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相传汉武帝曾在这里建起香榭,作为休憩之地。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门前冷落一庭斋,清风拂地柿枝开。
兀坐重来数十载,未消前日诗梦回。
”这些历史故事,让香山更加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香山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很多文人雅士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世的作品。
著名作家郁达夫曾在香山游玩,写下了《香山梦》,描述了自己在香山的心情和见闻。
现代作家贾平凹也曾在香山静心写作,用自己的文字描绘了香山的神奇之处。
这些作品让香山成为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座美丽的山丘。
香山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文化庇护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恬静和文化的深邃,能够在这里放下烦恼和纷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每到周末,香山都是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带着家人或朋友,来到这里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香山的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是远离城市喧嚣的理想去处。
香山是一个兼具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绝佳之地。
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文人雅士,成为了北京的一张名片。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文化的魅力,也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欢愉。
香山 散文
香山散文
香山的散文,可以围绕香山的自然美景、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等方面进行撰写。
以下是一篇简短的香山散文示例:香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香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走进香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苍翠欲滴的树木和蜿蜒曲折的山路。
沿着山路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中。
微风拂面,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沿途还可以看到各种野花野草,它们在山间自由生长,为香山增添了一抹生机和色彩。
在香山的深处,隐藏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香山寺和碧云寺。
香山寺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是北京市内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而碧云寺则是一座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于一体的寺庙,其建筑风格独特,深受游客喜爱。
除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香山还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
在香山的山脚下,有许多当地居民在此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香山的美,为游客提供着热情周到的服务。
在香山的游览中,
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感受到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
总之,香山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我们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品味历史文化,领略古人的智慧;更可以感受当地人的热情,体验人文的温暖。
香山,是一处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探索的美丽之地。
香山第三观景台的散文份
香山第三观景台的散文(1)份香山第三观景台的散文 1这个观景台长约五十米,边上有石栏围着,最宽处不过五米。
里面外面都是四丈多高的陡壁,牵满了爬山虎,厚厚的像绿毡,看不见陡壁上的泥土和石头。
观景台里面是一排树木,没有刻意搭配,多数是凤凰花树。
下面的观景台,大树高出这个台很多,挡住了人的视线,很难看到街上的风景。
这个观景台,两头的凤凰花树很大,够一个人合抱,树枝向四周略垂伸展,长长地枝条伸到台外去了,看上去就是一把巨大地绿伞,尤其是南端尽头的那一棵。
外面边上是花岗石石栏,比较简单,栏杆每长两米远,中间的两头,各用一块月牙状石块支撑着上下石樑,两米一根石柱,柱高一米,高出栏杆柱头一尺,顶部是个球形。
整过栏杆都没有打磨,很粗糙,但是很美观,大概就是粗犷美吧。
南端尽头有一个花岗石圆桌,旁边摆放四个腰鼓状地花岗石石凳,石桌下地面上也是用花岗石毛石铺成的,大概是为了防滑,其他地方都是用六边形,直径五寸的彩瓷砖铺成,就像蜂巢。
每天晚上,这里就聚集五六个老头,天南海北尽情的'聊天,听小收音机播放新闻,直到九点,老头们才相邀离开。
这里的空气很好,特别是夏天,凉风习习,令人流连忘返。
十一点钟以后,公园里跳舞的老大姐,和乘凉的老大哥们都回去了。
皓月当空,公园里就十分安静,只有三五对情人,在灯火阑珊处拥抱狂吻。
夏秋季到了这里,汗水湿透了衣背。
人就像是站在蒸笼里,四面涌来的都是腾腾热气。
都迫不急待走到圆石桌坐下。
凉风徐徐吹来,慢慢地浑身上下凉起来了,不到五分钟,汗水干了,人也舒服了。
这时,边享受凉风抚慰,边凝视香洲城万家灯火。
一眼看去,高楼如林,玻璃窗户透出不同颜色的灯光,给城市平添十分美色。
城市的喧闹,到这时也显得疲惫,五颜六色地灯光相继减少,只有高楼上地广告灯箱,不停地滚动着,还是那么显眼。
还有临夏路夜餐店,划拳猜令的吆喝声,和啤酒瓶的碰撞声,击碎了宁静的夜空,也能惊醒陷入沉思的人。
身上凉爽舒服了,忘记一天的疲劳,一切都感到充实自信,真舍不得离开。
雨中游香山游记散文
雨中游香山游记散文雨中游香山游记散文香山红叶早在多年之前,就招人魂了。
观赏致美的景物,第一要有时间,第二得有机遇,香山的美,总滞留在文字图片、影视剧的镜头。
游香山的奢望,天边的云彩一般,远远近近的招摇,渴望不可及。
平凡的日子里,偶有幸福前来敲门。
出差的间隙,却有了一次和香山亲密接触的机遇,虽然不是红叶正红的季节,游香山的愿望能实现,岂不是一件幸事。
六月中旬的香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远山近景,无不被稠密的'绿笼罩。
天公作美,竟有微雨轻飘,空气清凉。
同行的老高说:雨游香山,岂不更多了一种情调。
于是乎,俩人兴高采烈,林间小鸟般,轻盈跨入香山大门。
其实,早在入门之前,已被这皇家园林的气派所震撼。
头门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左右两侧各有一尊铜制祥瑞之狮,无不显示出皇家的霸气与威严。
细雨里的香山,更多了一份妩媚,多了一份轻柔的嫩美。
早闻始建于七百年前的金代香山公园,是皇家的行宫和香山寺。
元、明两代屡加修建使得皇家园囿初步形成规模。
清代乾隆年间,对香山更是大兴土木,使之规模更加宏大。
令人痛心的是1860年和1900年香山的大永安寺惨遭八国联军疯狂抢劫和焚毁,建国后历经修复与完善,才得以看到修缮之后皇家园林先前的模样。
入东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十八景之首”的是勤政殿,该殿曾在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有政府出资修缮,又显现出了古时皇家园林的气派。
殿上悬挂的匾牌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写。
其实,更吸引眼球的是殿前那精致石桥,以及桥下两三株新荷,荷花在细雨里亭亭玉立,稚嫩的花朵初绽,白里透着红,如同姑娘羞红时的脸颊。
雨水轻点在荷花嫩嫩的花蕊上,那种令人心疼的嫩,才最易勾起人的惜玉怜香......顺石板径向北,小径两侧是三叶草、马鞭草及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在细雨里静静开着,有如一张张的笑脸,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前行不远到了一处建筑群:听雪轩。
沿湿漉漉的台阶而上,是长长的一堵白石灰墙,白白的墙面上布点缀着菱形、扇形的小窗,灰蓝色的小瓦顶,清素雅道,古朴精致。
初一散文:香山
香山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一散文的香山,欢迎阅读。
周六带团去香山。
上上周去了一次香山,那时天气还暖和。
几乎看不到红叶,然而舒适的温度,丰富新鲜的氧气,高大绿色的树木,仍令大家心情愉快。
巧的是,尽兴而游,在约定的集合时间快到,我们赶回车上时,才下起了小雨,很幸运。
这回去,已经是深秋了。
人很多。
车停在下面的香泉环岛停车场。
一路走上去,所见之处,都是上山观红叶的人群。
虽然拥挤,却是气势磅礴,气氛热烈。
本来安静晴朗的天气,这时候,起了风。
一阵大风旋过,路两边高大的扬树的叶子如雨般纷纷撒落。
大家被这情景感染,不禁停下来。
我更是高兴的喊起来,张开手臂去拥抱这叶子的雨。
进到香山,深秋的天气是那样怡人。
丛林,有的已经一树金黄,有的仍葱翠茂绿,而最著名的香山红叶的栌树,终于是红叶满枝了!很幸运,这次终于在最好的时间来到了香山。
大风不断袭来,卷起阵阵树叶雨落在我们的头顶,肩头,口袋里,呵呵~~好美!眼镜湖,五六米高的喷泉水柱被风吹的斜飞。
阳光穿过,美丽的彩虹便轻而易举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大家都欢呼起来。
湖右边的石台上,一个男生正在那照相,这时大风吹来的水瀑将他完全地包围。
他却不紧张,更不跑掉,只是用外套由头顶披下来。
俨然是在享受这样一场意外而来,执意要亲近他的暴雨。
或者,这,是他所期待的,心情的释放时刻。
走到眼镜湖中间的桥上,再看那片石台,居然看到,一群大学生正在那片暴雨区中摆着POSE。
他们用一种勇敢的姿态背对着水瀑,紧紧相靠相挟,等待一阵又一阵水瀑的袭击。
年轻的心期待挑战,哪怕知道要来的,是暴风雨。
虽然看到的是背影,却知道,在他们的脸上,是灿烂的热情和勇敢!我真的希望,我正是其中的一员。
终于,这些家伙一股脑的四散跑开,满湖面都是是他们爽朗欢快的笑声,满视线都是他们雀跃的身影。
一路走过碧云寺、见心斋、琉璃塔后,一群人走成了几个,身边除了哥哥,就还有一家三口。
把他们也放了单飞,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跟哥哥随意地漫步香山。
双清别墅的几株高大的银杏树已经通体金黄。
香山秋实的抒情散文
香山秋实的抒情散文
七月的北京,阳光照着大地,偶尔有阵阵微风拂过。
学习了一天的我,伴着夕阳,和父母驱车来到了香山。
傍晚的山脚下,是美的。
山脚下,各种各样的商店聚在这里。
卖商品的小贩在努力地叫卖着;不同风味的小饭馆以各种明晃的标牌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店主们,时不时出来探探头,希望能揽一些生意。
纪念品店早已被游览香山的人挤得水泄不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交错在这些商店中间的,则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咖啡馆。
它们不在明显地段,它们没有打广告,它们亦没有明显的标牌,但里面依旧人满为患,却没有一点声音。
穿着休闲装的人在沙发上看书,穿着西装的人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亦或者,有的人在品尝着咖啡,看着杂志。
这样寂静与喧闹交错之美,是香山所特有的。
当太阳从山后退去,留下的只有繁星点点的夜空,我们开始登山。
夜晚中的香山,比白天安静了许多。
山脚下的店铺把山下照的灯火通明;山上,能隐约看见些许灯光,山峰,还有参天的古树。
登山途中,偶尔碰见一些像我们一样登山的市民;偶尔碰见一些下山的游客;偶尔碰见一队巡山的警卫。
到了山腰,古庙在夜色中变得略微模糊,只有棱角还依稀可见,池塘中的鱼儿已在休息,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蝉时而在鸣叫。
到了山顶,眺望远方,北京城区的灯火通明,山脚下,时而能听到汽笛声,山坡上,几颗参天古树还可看清,其余的,只有繁星点点的夜空与无尽的黑暗。
夜晚的香山,是美的,它给人以一种朦胧之美,寂静与清幽之美。
能够在一天晚上,逃离城市的喧嚣,体验香山之美,真好。
散文阅读《香山野桃悄然开》
香山野桃悄然开黄亚洲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
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
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
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
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
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
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
(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
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
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
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故乡的香山散文
故乡的香山散文说是“狗尿苔长在金銮殿上”所使然,似乎有点不雅,事实却又正是那么回事。
反正北京的香山是中外驰名的,尤其是到香山看红叶更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让我来看,香山的红叶可要比黑龙江大森林中秋日里那七彩斑斓的各色叶子逊色得多了。
虽然在保持的时间上可能较为短暂,昙花一现或许只在瞬间,不是也很值得秉烛夜赏的吗?北京的香山也的确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帝都之区兀然而立的一座山,达官贵人们争相遨游消遣,家国多的又是银子,自然会倍加修缮和改造的。
同样是香山,江苏张家港的香山濒临长江,周边又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相形映衬之下其山势应该更加嵯峨峻拔,令人向往,却并不敢与北京的香山比肩。
我的故乡也有一座香山,方圆十里二十里之内还约略有人知道有这么一座山,超出了这个范围,能够知道有这么一座山的人们可就微乎其微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无名之山,不仅儿时是我的乐园,即使是现在也令我每每思之而神往。
她有不同于北京香山的独到之处;也有不同于北京香山的四时美色;更有在北京香山无法享受得到的那种恬淡、闲适、静谧和温馨。
倘若谁有所怀疑,那就去亲身感受和体验一次,一定会让你幡然而大悟,思念和想象着再去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更多次。
故乡的香山方圆之间大约有十几里的范围,也有几座主峰,我所能叫得出名字的就有玉皇顶和回头山。
这两座山峰又都有着极其美丽的传说。
玉皇顶据说是当年玉皇大帝下凡视察人间时的驻足歇脚之处,在玉皇大帝眼里,也许能够和泰山的玉皇顶等量齐观吧。
回头山则是离开香山群峰聚簇约一里以外,单独孤立矗起的一座山峰。
据说当初这座山也在群山环绕之间,不过已是修炼成仙。
他仰慕三十里之外南海龙宫里的小龙女,意欲前往南海找小龙女幽会。
未料正好被下凡玉皇顶视察人间的玉皇大帝看到,玉皇大帝授命托塔李天王加以阻止,于是托塔李天王朝着那山晃一晃他手中的宝塔,那山便定住在那里。
这山本想转回头去乞求玉皇大帝饶他一次,至少让他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可是玉皇大帝不肯开恩饶恕,另外又移来一座山峰补了他的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黄朱翠话香山周沙尘香山公园位于首都西北郊西山东麓,在西山八大处的北面,碧云寺以南,面积4400亩。
立冬那天,我们结伴去游香山,同车有人说:“香山,顾名思义,一定是四季到处都有芳香!”惟恐以讹传讹,就我所知,便说起了香山。
“鬼见愁”(又名乳峰石),是香山公园中的最高峰,海拔557米。
因为山势高,常含云吐雾,山上两块巨石很像香炉,据说这就是香山得名的来历。
在古代“鬼见愁”还有个名儿叫“重阳亭”。
查考文献不见有在主峰上建造了什么亭子的记载,可能是皇帝上山时,那些尾随其后的呼诺之辈,把他的“缎幄”叫做亭子,也未可知!香山不是据以什么“芳香”得名,那是可以肯定的。
但它的确很“翠”,它与玉泉山、万寿山不同,没有大面积的湖水,然而,山林之胜,却远远超伦前者。
香山的翠,并非始自近代,而是自古已然。
明朝孙丕扬就写过这样的诗句:“人传宝地紫光收,天语香山翠色浮。
”比孙丕扬稍晚的袁宏道也作诗予以肯定:“真人天眼自超伦,翠色香山此语真。
”从这些题咏中可以看出,香山的翠是历史悠久的,称之谓“山林公园”,是很自然的。
它那绰约多姿的峰峦,像翠玉似的随势起伏,翠柏苍松,无处不有。
因有“香山”之名于前,又有金完颜雍于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 86年)三月建成香山寺于后,尔后还作了皇帝的“行宫”,香山就有了名气。
到了元代以后,又增过一些修建。
明代香山就已有一定的规模了。
“凿翠置殿榭,级石上穹吴,高卑各称妙,曲尽结构巧。
有泉如线缕,盘转出松抄……绔丽谁所营,民力为兹槁”(明李梦阳诗)。
清弘历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在过去的旧址扩建了许多殿宇、台谢、亭阁、塔坊,并改名为静宜国,作为清代皇帝避暑消夏的离宫,与静明园(玉泉山),清漪国(万寿山)并称为“三山”。
弘历经过一番经营,自鸣得意地说:“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
”香山通过弘历之手大肆劳民伤财之后,修得更有排场,当时就出现了所谓二十八景。
从这些景物的名称看,也是在突出了一个“翠”字。
例如,什么“绿云舫”、“听法松”、“翠微亭”、“青未了”,还有那称之谓“翘首眺青莲”的芙蓉坪,深廊深处又半镶碧纱;太阳落山时,翠色愈重的重翠崦;绚秋林,更是“丹黄朱翠,幻色炫采”。
而在削壁山岩之间,刻满的题咏:如“梦屏”、“翠云”、“留青”、“飞秀”,等等,也都不难理解是因“翠”而作。
同车的老陆似乎听出了我在致力为香山的“翠”叫好,接过话题说:“若是从北门入园,遥望山岭层叠,真是苍翠欲滴。
”诗云:“山行弥日山亦奇,乱峰扶翠纷参差。
”张养浩写的这个“翠”字,可谓至佳了。
是这样,“树深时见鹿,晌午不闻钟”,万寿山和玉泉山却无这样的意境,它们要露得多。
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人与路在这山林公园中的比例是何等细小!谈笑之间,车到北辛村。
行行复行行,过买卖街,就到了东大门。
进了东大门有四条主要路线可以攀登山顶。
一条是从西面上山,经过“玉华山庄”到“鬼见愁”。
玉华山庄位于山脉中部,是个庭院型的风景点,层层亭台颇像花园,幽雅宜人。
第二条路线是进了宫门,南行旋即折西,过原香山饭店往前,可达“双清”和“半山亭”。
“双清”是与半山亭对峙的一个小院,因院北有两个山泉从山脉中奔腾而出,流入两个小池,终年不涸,故名“双清”。
传说双清是金章宗“梦感泉”的故址。
第三条路是由宫门往北,可以游览眼镜湖、见心斋、昭庙、琉璃塔。
第四条路线是在入宫门后,向西南行,绕过“十八盘”,经过洪光寺旧址,直登饶有奇趣的“鬼见愁”。
我们是从第一条路线往上攀登,到达形势险峻的顶峰的。
这里地势高,园子里树林又很密。
因此,我想春天一定来得迟,去得也晚,夏季定是非常清凉,无疑是良好的避暑佳境。
引首南望旧日“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又使我想着,当冬雪初霁,山岭树梢一片银装,积雪闪耀不溶,必然格外绚丽。
春天当是更加动人,西南山坡上的林区,层林生势旺盛,恰似大片彩霞,在青翠的松柏之间浮动,景色绝妙,还有杏花、桃花、梨花和丁香,等等,争妍斗艳,烂漫似锦,倒也确是芳香十里。
然而,香山最著名的还是秋色。
深秋,初霜为伴,我眼下已是万山红遍的醉人景色。
遍山满坡的黄栌,叶子红得像火焰一样。
陈毅诗:“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也使人更爱红叶。
红叶是惹人喜爱的。
和我们同上“鬼见愁”看一看的游人中,绝大多数都来自祖国各地,又几乎全是来看红叶的。
闲谈中,知道他们之中又大都受了九世纪六十年代杜牧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影响。
身临绝顶,放眼全园,香山范围广大,名胜古迹很多,游览路线四通八达,四季风景又各有特色,抬头远眺,眼底是一片苍茫,远处永定河水在西边大峡谷间向西流去,形同白色飘带,卢沟桥隐约地横跨河上。
石景山、颐和园、玉泉山历历在目。
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广阔,这又使我的思绪纷呈,感到这里比园子里的“翠”,还有更丰富的自然和艺术结晶。
我们下山是走的第四条路线。
走在“十八盘”的山林间,清脆朗朗的笑声,断断续续从层林深处传来,我感到是置身在“深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意境之中了。
忽然记起了李白的诗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由此,我对这山林公园的翠,又深了一层感受。
游程最后的风景点,是静翠湖。
这里的翠更是惟妙惟肖了!说“静”的确也静,它在一片谷地中间,四周尽是丘陵。
似乎和这游人如织的整个园子,并无联系。
绕行湖岸,随意回顾,你周围的景色,除了翠的还是翠的。
垂柳是翠的,榛莽也是翠的,那密布的古柏古松,则耸翠云霄,气势非凡。
从湖的此岸相望彼岸,游人在翠微之间若隐若现。
此刻,我真的肯定了,这山林公园的翠是无与伦比的。
如果在园子里建造一幢山林旅舍,让那些流连忘返的游人住下来,欣赏山林中的夜色,我想拍手叫好者,定大有人在。
摘自:《旅行家》1980年第1期香山红叶杨朔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
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刘四大爷做向导。
刘四大爷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向导,于今已经七十七岁,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刘四大爷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
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
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
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刘四大爷说:“还不是正时候。
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刘四大爷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
好清静的去处啊。
沿着石砌的山路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刘四大爷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
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到算工账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槽。
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
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找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已回家去找人帮着抬。
谁知返回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
”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
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刘四大爷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
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
”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刘四大爷又笑笑说:“这都是些乡村野话,我怎么听来的,怎么说,你们也不必信。
”听着这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谈些离奇的传说,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
我们不会那么煞风景,偏要说不信。
只是一路上山,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
茫茫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
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
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
我们都忘了看红叶。
红叶就在高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
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
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象枫叶?”刘四大爷说:“本来不是枫叶嘛。
这叫红树。
”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
”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
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
我不觉叫:“哎呀!还香呢。
”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
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
怪不得叫香山。
”刘四大爷也慢慢说:“真是香呢。
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导,早先就没闻见过?”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
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象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
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刘四大爷就在满山的红叶香里,领着我们看了“森玉笏”、“西山睛雪”、昭庙,还有别的香山风景。
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
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一翻身边带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
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
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
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
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
不用说,我指的是刘四大爷。
冬日香山梁衡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