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医学影像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诊断医学影像学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际影像学检查操作,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影像学解剖结构、常见疾病影像表现等内容,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医学影像学概述1.1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史1.2 医学影像学的分类及应用1.3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2. 影像学解剖学2.1 头颅影像解剖学2.2 胸部影像解剖学2.3 腹部影像解剖学2.4 骨骼影像解剖学2.5 颈部、四肢及盆腔影像解剖学3. 影像学常见疾病3.1 头颅疾病影像表现3.2 胸部疾病影像表现3.3 腹部疾病影像表现3.4 骨骼疾病影像表现3.5 颈部、四肢及盆腔疾病影像表现4. 影像学检查常用设备4.1 X线检查4.2 CT检查4.3 MRI检查4.4 超声检查4.5 核医学检查5. 影像学诊断技能5.1 影像学报告撰写规范5.2 影像学诊断流程及注意事项5.3 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解读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教学方式,讲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设备、常见疾病和解剖结构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影像学科室,了解影像学检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流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 病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影像学病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医学影像学整体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40%。
五、教材主要教材:《医学影像学教程》辅助教材:《医学影像学技术与诊断》六、教学资源1. 影像学科室现场教学资源2. 医学影像学教学PPT3. 电子书籍及网络资源以上就是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希望本课程能够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影像学基础,使其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能够胜任各项医学影像学的工作任务,为患者的诊疗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25016课程负责人:课程中文名称:医学影像学课程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学分数:2.5学分课程学时数: 54 学时(理论:36 学时;临床见习:18 学时)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五年制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包括X线、CT、B超、核医学、MRI、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学科。
其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于:1、掌握医学影像学各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与基本病变表现2、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3、了解各系统影像学检查技术4、熟悉不同成像技术在不同系统中的诊断价值及其限度。
5、了解各系统少见病及疑难病的影像学表现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包括理论和见习)内容学时医学影像学总论 4骨骼与肌肉系统 10肺与纵隔 12心脏与大血管 6急腹症及食管与胃肠道 6肝胆胰 6泌尿系统 3中枢神经系统 4介入放射学 3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及病例图片演示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X线的特性和成像原理。
掌握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的概念及方法2、熟悉CT原理、CT的图像特点、临床应用及限度3、熟悉不同成像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4、了解USG、CT、MRI及DSA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5、了解影像诊断的原则、步骤及正确选择应用教学内容第一章 X线成像1、重点讲授X线的特性与成像原理及X线图像特点2、 X线检查技术:简述普通检查和特殊检查,重点讲解造影检查。
3、简单介绍X线的临床应用和X线检查中的防护4、简述DR成像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5、简单介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原理与临床应用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1、简述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2、重点介绍CT图像特点3、简述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三章超声成像 (自学)第四章磁共振成像1、简述MR成像原理2、重点介绍MR的图像特点及MR的临床应用第五章不同成像的观察、分析及综合应用1、重点介绍X线,CT成像的观察与分析原则2、简述医学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3、简述不同成像方法的优选和综合应用第六章 PACS与信息放射学简述PACS原理及应用和信息放射学第二篇:骨骼与肌肉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骨、关节的检查技术。
03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前言一、学时分配:总学时、学分:理论课授课32学时,实习2周,4.0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院系、教研室: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放射教研室。
三、课程性质和任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使用。
该课程的医学影像学所指仅为放射学,普通X线、CT、MRI、DSA成像诊断学。
学习任务主要为上述成像诊断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次要内容为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学习完本课程为作一名临床医生打下影像学诊断的基本功。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身体各个组织结构按系统划分,分成胸部组织器官,腹部组织器官,中枢、五官组织器官,骨骼、关节与肌肉组织器官,又将这些组织器官分成六个系统: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肌、关节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中枢五官系统。
对这六个系统的正常表现,基本病变和常见病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
(二)基本技能:学习透视方法、胃肠道检查方法、CT检查方法、MRI检查方法。
五、必须先修习的课程:通识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内、外、妇、儿的大课及实用课程。
六、教材、参考书籍、专业杂志和学习网站:1、教材:医学影像学第五版主编:吴恩惠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2、参考书:磁共振成像诊断学第一版主编:高元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9月3、专业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放射学实践。
4、学习网站:(1)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 ttp://202.114.128.246/shenbao/newyingxiang/index.asp (2)中华放射学杂志: /default.html(3)临床放射学杂志: lcfs@(4)放射学实践:七、学习内容安排第一次课(3学时)医学影像学总论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 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和临床应用,x线分析与诊断,CT、MRI、DSA基本概念,MRI图像特点。
2、熟悉X的产生、x线各种检查方法的合理应用。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英医班)专业使用>山东大学医学院二○○二年五月前言影像诊断学是利用各种成像技术显示的人体解剖、生理、生化及病理变化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内容包括X线、CT、DSA、超声、MRI及介入放射科学等。
总论部分重点讲授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价值、使用范围及限度,以使学生对影像学的发展及诊断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
在各章中,也相应增加了有关内容。
每章中所介绍各种成像技术内容的多少则以其对诊断价值的大小依据。
介入放射学作为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作扼要介绍,使学生了解影像学不但有诊断价值,还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但因学时数的限制,仅在总论中扼要介绍其临床应用。
影像诊断学教学时数分配表理论实践总论4(4)2(2)骨关节4(6)4(4)胸部肺与纵隔4(6)4(6)心与大血管2(2)2(2)腹部急腹症、消化道、肝胆胰4(6)4(6)泌尿2(2)2(2)中枢与头颈2(4)2(2)共22(30)20(24)注:括号内为总学时54学时分配,非括号内为总学时42学时分配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1、了解从放射诊断学到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过程2、掌握医学影像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3、了解X线诊断的价值、限度、地位4、了解X线检查方法5、掌握X线特性及X线成像原理6、了解USG、CT、MRI及DSA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7、了解影像诊断的原则、步骤及正确选择应用第一章X线成像1、了解X线的发现和X线机的基本构造。
2、掌握X线的特性及X线影像形成原理。
3、建立密度概念,掌握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
4、了解透视、摄片、断层及造影检查方法。
5、掌握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及综合应用。
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1、了解CT的基本原理。
2、了解CT的成像特点、CT值的概念。
3、了解CT的检查方法:平扫、造影增强。
4、了解CT诊断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了解DSA的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第四章超声成像了解USG成像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第五章磁共振成像1、了解MRI的成像基本原理及图像特点。
《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I 前言医学影像学是运用各种成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成像,以唯物辨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门临床学科。
医学影像学包括传统X线、CT、MRI、超声和介入等。
传统的X线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也是本学科讲授的重要内容,CT诊断在国内已经较为普及,且诊断价值较大,因此扩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部分也作为重点内容。
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的MRI也将作简要介绍。
教学分两大部分,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
总学时数为64学时,理论、实验各32学时。
《医学影像学》共六篇二十一章,结合本地区发病特点及学时数,重点讲授七大内容,包括总论、骨关节、呼吸、循环、消化、泌尿、中枢神经系统等。
总论部分重点介绍医学影像学的内容及发展,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与限度,同时对介入放射学也作较详细的介绍。
各论部分重点讲授各系统正常及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并讲授一些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 实验教学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验证和补充,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授课内容。
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使学生能初步独立分析主要影像学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能初步独立分析CT及MRI征象。
教学方法上,常规使用多媒体教学。
要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解。
除此,每次理论课后都有相应学时的实验课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材如X线片、CT片、MRI片、录象、标本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妇产科学、口腔医学、医学美容、急救医学、法医学、临床心理学和眼耳鼻喉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临床本科-《医学影像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前言《医学影像学》第五版教材反映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面对本学科的迅猛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问世和普及应用,《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新版教材内容丰富,以系统和病种为中心编写,各种疾病的诊断均涉及X线、CT、USG、MRI等。
本次修订力求在有限的规定学时内,反应本学科结构的系统性和学科发展的趋势,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启发式教学,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教学要求X线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学时数的限制,应适当删减。
CT诊断日益普及,应加大教学的比重。
MRI发展很快,可作必要介绍。
USG我校单独开课,可在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中进行简要比较评价。
二、教学内容总论主要介绍各种成像技术学的基本原理、成像设备、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与限度,使学生了解各种成像诊断的基楚知识。
对近年来发展的信息放射学作适当介绍。
由于成像技术的发展,总论的大课时数作相应增加。
各论重点介绍骨骼系统与关节、肺与纵隔、心脏与大血管、食道与胃肠道、肝胆胰脾、中枢神经几个系统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启发性的讲授几个代表性的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对每一疾病应先简述其临床病理,再介绍不同成像技术,主要是X线和CT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进行以系统为中心的病种教学,使学生对一个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各论中急腹症、泌尿系统与肾上腺、女性和男性生殖系统、腹膜腔与腹膜后间隙、头颅部等内容作为自学内容。
介入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很快,应作为专题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学不仅是诊断,而且可以在影像系统导引下对多种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强思想性、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医学影像思维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医学影像学”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加入,“医学影像学”已进入了以数字化为主流的新阶段。
它是一门包含X线、CT、MRI、超声、介入放射学等多项高科技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基础学科。
本课程目的是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了解现代医学影像学科已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向发展,是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的重要支柱。
通过教学,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应了解医学影像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图像特点、分析与诊断方法以及应用价值和限度;熟悉和掌握各种成像诊断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应用影像诊断手段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超声诊断、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三部分。
超声诊断在临床的应用极为广泛,成为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让学生学习了解超声成像原理、设备、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原则和临床应用范围。
影像诊断包括X线、CT和MRI诊断,X线诊断学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让学生重点掌握X线特性和成像原理及各系统的正常X 线表现、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和各系统主要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同时以疾病为主线,适当讲授CT、MRI表现,使学生对疾病的影像诊断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介入性放射学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技术要求高,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在课程教学中将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介入放射学知识,该章节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本课程共58教学学时,内容包括总论、骨骼和肌肉系统、胸部、腹部、中枢神经系统和超声六篇。
教学课程安排为主讲34学时,以理论讲课为主。
辅讲24学时,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础,结合影像图片、幻灯和多媒体教材,巩固和扩展理论课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读片和影像诊断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一)教学内容及要求1.X线的产生和特性熟悉X线的产生和了解X线机的基本构造。
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中医 5 年制学生用) 实验室名称: 影像技能实验室
总学时: 54 实验学时 6
面向专业(层次)或专业方向: 中医学(本科)
应开实验项目:3 个
实验类别: 专业
考核方式: 考查
撰写负责人: 曾亮
一、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地位: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
目的: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影像学表现的方法。
2、《医学影像学》实验指导讲义,自编教材。 三、实验项目
序 号
实验项
学 时
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分 组
必 修
限 选
任 选
验 证 性
设 计 性
综 合 性
人 数
[目的要求] 骨与关节系统常见疾病
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方法及步骤]
首先由教师扼要总结大课所学内容并
骨与关
节系统 2 示教X线片、CT片、MR片,然后学生 √
1
1
分组阅片、讨论。
√
5
读片
[实习内容]
一、骨与关节X线、CT、MR检查方法
二、骨与关节正常的影像学表现
三、正常X线表现
[目的要求] 掌握腹部与消化道常见疾
病影像学表现
腹部与
[方法及步骤]
消化道
先由老师示教所学内容的X线片、
2
1
2 常见疾
CT片,然后学生分组阅片、讨论。
√
√
5
病读片
[实习内容]
一、腹部与消化道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消化道正常X线表现
[目的要求] 掌握泌尿系统检查方法
及影像学正常表现
[方法及步骤]
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和合理的选择、人体各系统正常的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为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有:课堂讲授和阅片练习、临床见习。
总学时:83,其中理论学时:51 实践学时:32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总论(理论4学时+实践2学时)1.教学内容(1) X 线成像基本原理;(2) X 线基本特性;(3) X 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和合理临床应用;(4) X 线分析和诊断;(5) CT 、MRI 及DSA 基本概念,MRI 图像特点;(6) X 线的产生。
(7) 见习临床X 线、CT 、MRI 、DSA 机基本装置及应用。
2.基本要求(1) 掌握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 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和临床应用,X 线分析与诊断,CT 、MRI 、DSA 基本概念,MRI 图像特点。
(2) 熟悉X 的产生、X 线各种检查方法的合理应用。
CT 、MRI 、DSA 的成像原理,CT 、MRI 、DSA 机基本装置,CT 、MRI 、DSA 的临床应用,CT 、MRI 、DSA 的分析与诊断。
(3) 了解信息放射学(如数字X 线成像(DR )和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课程号 304444 课程名称中文名:医学影像学英文名:Medical Imaging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 □素质教育选修课 核心课程必修课 □专业方向选修课 □专业教育机动课程选修课 学分 4 周学时 3-2主要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五年制先修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PACS)的一般概念),电子束CT。
3.重点与难点(1)重点X线基本特性(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波长范围为0.0006~50nm。
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电离效应),X线成像基本原理(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特性,即其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Image Diagnosi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011 课程总学时71(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时39)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相关各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是以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基础知识。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临床CT诊断学》李果珍主编《X线诊断学》荣独山主编《CT与MRI影像解剖学图谱》姜树学主编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分三部分:包括平时实习课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期末实习读片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占10%,理论知识考核占70%,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占20%,要求三项成绩总分相加大于60分为及格。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性,理论与实习课课时数比约1:1.25。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配以大量的影像图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为直观的理解。
实习课分为四部分,包括带教老师简单介绍实习内容要求、带教老师讲解见习片内容、学生独立读片及带教老师疑难解答、带教老师分析学生在阅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内容做总结分析。
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X线、CT、MR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X、CT、MR图像的特点2观察异常X、CT、MR表现的要点及其诊断方法和原则(二)熟悉:1.X、CT、MR影像学多种成像技术2.各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适用范围(三)了解:1.影像信息的存储和管理2.X线检查中的防护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X线成像(一)详细讲解:1.X线图象特点2.X线图像解读原则与方法(二)重点讲解:1.X线穿透性及其衰减效应的特性及与此相关的X线成像原理2.人体X线密度的概念:自然对比、人工对比3.X线检查方法:透视、摄片普通检查优缺点;软线摄影的特殊检查优点与应用;造影检查及其方法与适用部位4.数字X线成像优点5.X线诊断临床适用范围(三)一般介绍:1.X线设备2.数字X线成像技术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4.X检查中的防护原则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一)详细讲解:CT图象特点:(二)重点讲解:1.CT图像解读原则与方法2.CT成像原理3.CT设备有关螺旋CT概念4.CT检查技术有关普通CT检查之平扫与增强扫描内容5.CT诊断临床适用范围(三)一般介绍:1.CT设备除螺旋CT以外的内容2.CT检查技术中图像后处理与灌注成像内容第三节、超声影像参阅超声章节内容第四节磁共振成像(一)重点讲解:1.MRI成像原理2.MRI图象特点(二)详细讲解:1.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质子加权成像(PDWI)2.流空效应、MRA、 MRCP3.MRI对比增强效应及伪彩色功能成像(三)一般介绍:1.磁共振设备2.MRI检查技术及有关常见检查序列3.MRI图象的解读4.MRI诊断临床应用第五节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一)重点讲解:1.影像图像解读的内容与基本方法:即以解剖、病理生理为基础,根据影像所见分析病变的部位、分布、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数目、邻近器官和组织改变,器官功能改变等,并动态观察、全面分析2.影像诊断思维,重点讲解影像结合临床资料的诊断原则(二)详细讲解:影像诊断包括明确诊断、排除性诊断与可能性诊断三种诊断结果及其临床价值评价,明确影像学诊断是以影像表现特点为主要诊断依据,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及其它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作出较正确的影像诊断;同时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手段中重要部分,但有局限性第六节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与信息放射学(一)重点讲解:1.图象存储与传输系统即PACS系统的概念2.信息放射学的概念与内涵(二)一般介绍:1.PACS系统的原理与结构2.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三)、专业词汇:1.DR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自然对比与平片4.螺旋CT5.CT图像6.CT值7.CT增强扫描8.磁共振成像(MRI)9.T1加权成像(T1WI)、T1加权成像(T2WI)10.流空效应11.PACS12.信息放射学超声成像技术与应用一、超声检查技术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超声的概念、超声波的物理性质及超声图象特点㈡熟悉: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㈢了解:常见超声检查技术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超声波的定义,超声波的物理性质,超声图象特点要求学生掌握㈡重点讲解: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2.超声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㈢一般介绍:常见超声检查技术二、心脏超声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正常心脏及二尖瓣病变的超声表现㈡熟悉:房间隔缺损以及法四的超声诊断㈢了解:主动脉瓣病变和冠心病的超声表现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正常心脏的超声表现(二维的重要切面),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要求学生掌握(二)重点讲解: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和法四的超声诊断(三)一般介绍:主动脉瓣病变和冠心病的超声表现三、肝脏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肝脏正常声像图与肝癌的超声诊断(二)熟悉:肝脏超声解剖及肝转移性肿瘤、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肝硬变的声像图表现(三)了解:门脉高压、脂肪肝、淤血肝的声像图表现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正常肝脏声像图。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的检查和诊断。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形态和性质,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医学影像学概述医学影像学概述部分应包括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学生应了解各种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如X线摄影、CT扫描、MRI、超声检查等。
二、放射解剖学放射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中的形态学特征。
学生需要学习各个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并能够在影像上准确识别和定位各个解剖结构。
三、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这一部分应包括各个器官和系统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识别和评估各种病变,如肿瘤、炎症、损伤等。
此外,还应重点讲解一些重要的疾病,如肺癌、脑卒中、骨折等,并介绍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
四、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临床问题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能够解读和报告影像学检查结果。
此外,还应介绍一些特殊的影像学技术和介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五、医学伦理和法律医学影像学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和安全,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他们应该明白医学影像学的职业道德要求,如保护患者隐私、正确使用影像学技术等。
此外,还应介绍一些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处理等。
六、医学影像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影像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医学影像学的研究,并能够正确解读研究结果。
七、医学影像学的未来发展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引言: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使用多种成像技术,可以对人体进行全面的非侵入性检查和诊断。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联。
一、课程目标1. 理解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发展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及其原理,包括X射线、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等。
3. 理解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4. 掌握医学影像学报告的撰写要点和规范。
5. 了解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交叉应用,如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等。
二、课程内容1. 医学影像学概述1.1 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1.3 医学影像学的分类和应用范围2. X射线成像2.1 X射线的产生和基本性质2.2 X射线成像的原理和技术2.3 常见的X射线成像设备和器材2.4 X射线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限制3. 超声波成像3.1 超声波的原理和特点3.2 超声波成像技术和设备3.3 超声波在不同病症诊断中的应用和局限性4. 计算机断层扫描(CT)4.1 CT的基本原理和技术4.2 CT成像设备和器材4.3 CT在各种疾病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和限制5. 核磁共振成像(MRI)5.1 MRI的基本原理和技术5.2 MRI成像设备和器材5.3 MRI在不同病症诊断中的应用和局限性6. 医学影像学报告撰写6.1 医学影像学报告的基本结构和要点6.2 如何准确、清晰地描述影像所见和诊断结论6.3 医学影像学报告的规范和格式要求7. 医学影像学的交叉应用7.1 医学影像学与放射治疗的关系及其应用7.2 医学影像学在介入放射学中的作用和应用7.3 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协同工作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医学影像学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和应用范围。
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及病例图片演示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X线的特性和成像原理。
掌握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的概念及方法2、熟悉CT原理、CT的图像特点、临床应用及限度3、熟悉不同成像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4、了解USG、CT、MRI及DSA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5、了解影像诊断的原则、步骤及正确选择应用教学内容第一章X线成像1、重点讲授X线的特性与成像原理及X线图像特点2、X线检查技术:简述普通检查和特殊检查,重点讲解造影检查。
3、简单介绍X线的临床应用和X线检查中的防护4、简述DR成像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5、简单介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原理与临床应用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1、简述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2、重点介绍CT图像特点3、简述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三章超声成像(自学)第四章磁共振成像1、简述MR成像原理2、重点介绍MR的图像特点及MR的临床应用第五章不同成像的观察、分析及综合应用1、重点介绍X线,CT成像的观察与分析原则2、简述医学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3、简述不同成像方法的优选和综合应用第六章 PACS与信息放射学简述PACS原理及应用和信息放射学第二篇:骨骼与肌肉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骨、关节的检查技术。
2、熟悉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概念及其X线表现。
4、掌握骨关节外伤、脊柱结核、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以及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鉴别诊断。
掌握脊柱结核与脊柱骨折的鉴别诊断。
6、熟悉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7、熟悉椎间盘突出的MRI表现8、了解骨与关节CT及MRI表现教学内容:概述:骨、关节及邻近的肌肉有良好的自然对比,疾病较多,X线检查的准确性较高,是骨、关节疾病理想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前言“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DSA、CT、MRI、DSA、介入、超声和γ闪烁摄影等,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超声另编,γ闪烁摄影等在其他学科讲授,但在总论中应予介绍,使学生有完整的概念。
放射诊断学是利用放射线进行疾病诊断的一门学科。
本教材主要是X线诊断,顺应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增加了有关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MRI)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等内容的比重,并介绍近年来发展的信息放射学。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以三基即总论、各系统的正常X线、CT、MRI表现和基本病变X线、CT、MRI表现为主,并适当编入部分疾病的X线、CT、MRI诊断,以保持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按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医学影像学”学时为54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和时数授课内容讲授时数36 见习时数18 总论 3 中枢神经系统 3 2 头颈部、五官 3 1 呼吸系统 5 3 循环系统 3 2 消化系统 6 3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 2 2 生殖系统、乳腺 2 1 骨、关节与软组织 6 3 介入放射学 3 1 课堂讲授与见习的比例为2:1(36:18)。
第一篇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X线、CT、MRI诊断学应用原理和概况。
二、熟悉常用的X线、CT、MRI检查方法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正确使用。
三、了解X线、CT、MRI诊断的方法、原则、价值、限度和地位。
四、了解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学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 阐明“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临床学科,主要包括X线、超声、CT、MRI、γ闪烁摄影诊断及介入放射学等。
目前,本学科重度讲授X线、CT、MRI诊断和介入放射学。
X线诊断学是应用X线的特性通过摄影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
-------------------------------------------------------------------------------------------- 第一章X线成像第一节X线成像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1)X线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2)X线的特性:穿透性、感光性、荧光作用、电离作用二、X线成像基本原理三、X线成像设备第二节X线图像特点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一、普通检查透视X线摄影二、特殊检查 1)体层摄影 2)软线摄影 3)其他:放大摄影,荧光摄影三、造影检查1)对比剂分类:高密度对比剂,低密度对比剂2)造影方法:直接引入,间接引入3)造影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剂反应的处理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第四节X线分析与诊断一、诊断原则(分析要点:病变描述的七个要素)二、诊断步骤第五节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第六节X线检查中的防护一、X线的剂量二、安全的条件三、X线防护的意义四、X线防护的方法和措施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第一节 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一、CT成像基本原理二、CT设备:普通CT 螺旋CT 电子束CT 第二节 CT 图像特点一、像素与空间分辨力二、密度与CT值第三节CT检查技术一、普通CT检查1)平扫2)对比增强扫描3)造影扫描二、高分辨力CT检查三、CT检查技术 1)再现技术:SR, MIP, VR, CTA 2)仿真内镜显示技术第四节 CT分析与诊断一、诊断原则二、诊断步骤第五节 CT诊断的临床应用第三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一节 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第二节 DSA检查技术第三节 DSA的临床应用第四章超声成像第一节 USG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一、超声的物理特性二、超声成像基本原理三、超声设备第二节 USG图像特点第三节USG检查技术第四节 USG分析与诊断第五节USG诊断的临床应用第五章磁共振成像第一节 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一、MRI成像基本原理二、MRI设备第二节MRI图像特点一、多参数成像一、多方位成像二、流动效应三、质子驰豫增强效应与对比增强第三节 MRI检查技术一、脉冲序列二、脂肪抑制三、MRI对比增强检查四、MR血管造影五、水成像六、功能性MRI成像七、MRI检查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节 MRI分析与诊断第五节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第六章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第七章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学第一节数字化X线成像一、DR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二、DR的临床应用第二节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一、PACS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二、PACS的临床应用第三节信息放射学第八章医学图像的存档和通讯系统一、PACS定义二、PACS产生的背景三、PACS的组成四、PACS系统的安全性 -------------------------------------------------------------------------------------------- [教学方法] 理论课以多媒体幻灯片为主,见习课以影像教学片读片为主。
[见习内容] 针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用典型的影像教学片示教。
[预习要求] 预习骨关节章节的内容 [复习与思考题] 重点为本章节掌握、熟悉内容进行复习与思考。
[参考资料] 《医学影像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X线诊断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中枢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一、了解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的常用检查方法。
二、熟悉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三、掌握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CT、MRI表现。
[教学时数] 理论课:6学时;见习课:2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阐明中枢神经系统X线、CT、MRI检查的特点及诊断作用与限度。
-------------------------------------------------------------------------------------------- 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脑一、检查技术 1)颅骨平片2)脑血管造影 3)USG 4)CT 5)MRI二、影像观察与分析1)正常颅骨平片表现2)脑血管造影3)脑USG 4)脑CT 5)脑MRI 三、疾病诊断1)脑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脑外伤(颅内出血、脑挫裂伤、开发性脑损失)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3)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动脉瘤、血管畸形)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4)颅内感染(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脑囊虫病)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5)多发性硬化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6)先天性畸形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7)新生儿脑病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节脊髓一、检查技术1)脊椎平片2)脊髓造影CT检查MRI检查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1)脊椎平片2)脊髓造影3)脊椎CT 4)脊髓MRI三、疾病诊断 1)椎管内肿瘤 2)脊髓损伤3)脊膜膨出4)脊髓空洞症第二章头颈部第一节眼和眼眶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1)眼眶平片2)眼眶CT3)眼眶MRI 4)眼眶USG二、疾病诊断5)眶内肿瘤6)炎性假瘤7)眼格氏病8)眼眶外伤和眶内异物第二节耳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1)乳突平片2)CT检查3)MRI检查二、疾病诊断 1)中耳乳突炎2)中耳癌3)先天性耳畸形第三节鼻和副鼻窦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1)鼻窦平片2)鼻窦CT检查 3)鼻窦MRI检查二、疾病诊断1)鼻窦炎2)鼻窦囊肿 3)鼻窦肿瘤第四节鼻咽与喉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1)鼻咽与喉平片 2)鼻咽与喉CT 检查 3)鼻咽与喉MRI检查二、疾病诊断 1)咽部脓肿 2)鼻咽癌3)喉癌第五节腮腺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1)平片检查2)腮腺造影3)腮腺USG 4)CT检查5)MRI检查二、疾病诊断 1)涎石2)腮腺炎 3)腮腺肿瘤第六节颌面部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1)平片检查2)CT检查3)MRI检查二、疾病诊断 1)颌骨肿瘤2)口腔癌 3)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第七节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 1)平片检查 2)CT检查 3)MRI检查 4)USG检查二、疾病诊断1)甲状腺肿2)甲状腺炎3)甲状腺囊肿4)甲状腺肿瘤5)甲状旁腺肿瘤----------------------------------------------[教学方法] 理论课以多媒体幻灯片为主,见习课以影像教学片读片为主。
[见习内容] 针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用典型的影像教学片示教。
[预习要求] 预习介入放射学章节的内容 [复习与思考题] 重点为本章节掌握、熟悉内容进行复习与思考。
[参考资料] 《医学影像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X线诊断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一、了解呼吸系统的X线、CT、MRI检查方法。
二、掌握呼吸系统的正常表现及基本病变的X线、CT表现。
三、掌握肺炎、肺结核及原发性肺癌的典型X线、CT、MRI表现。
四、熟悉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及影像表现。
[教学时数] 理论课:5学时;见习课:3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概述呼吸系统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常见病多,X线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有效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但有限度,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一章肺与纵隔第一节检查方法一、X线检查1)透视2)X线摄影——常用位置3)特殊检查(体层摄影,高千伏摄影)4)造影检查(支气管造影,血管造影)二、CT 三、MRI 四、USG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一、正常胸部X线表现 1)胸廓:软组织骨骼胸膜2)肺3)纵隔4)膈二、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1)支气管阻塞性病变肺过度充气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一侧性肺不张肺叶不张肺段不张小叶性肺不张2)肺实变3)结节状阴影4)肿块阴影5)空洞与空腔阴影6)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7)钙化阴影8)胸腔积液游离性胸腔积液局限性积液9)气胸和液气胸10)胸膜增厚、粘连、钙化三、正常胸部CT表现1)纵隔2)肺野和肺门3)肺叶及肺段四、胸部病变的基本CT表现 1)阻塞性肺不张2)肺气肿与过度充气 3)肺实变 4)肺肿块5)空洞与空腔 6)肺间质病变 7)胸膜病变五、正常胸部MRI表现(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六、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第三节疾病诊断一、支气管扩张症(包括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1)X线表现 2)支气管造影3)HRCT 二、肺炎(包括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1)大叶性肺炎病理临床X线表现、CT表现 2)支气管肺炎病理临床X线表现、CT表现 3)间质性肺炎病理临床X线表现、CT表现三、肺脓肿(包括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1)病理 2)临床3)X线表现、CT表现四、肺结核 1)临床与病理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和机体的免疫力的关系结核的分型 2)影像学表现原发性肺结核 X线表现 CT表现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X线表现 CT表现继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 CT表现胸膜炎型 X线表现 CT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五、肺肿瘤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央型肺癌外围性支气管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2)肺转移性肿瘤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CT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六、纵隔原发肿瘤1)临床与病理(纵隔的解剖和分区、好发肿瘤,纵隔肿瘤的基本症状)2)影像学表现前纵隔肿瘤:胸腺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中纵隔肿瘤: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后纵隔肿瘤:神经源性肿瘤3)诊断与鉴别诊断七、七、胸部创伤 1)骨折 2)气胸,血胸及血气胸 3)肺挫伤4)肺撕裂伤及肺血肿 5)气管及支气管裂伤6)纵隔气肿及血肿-------------------------------------------------------------------------------------------- [教学方法] 理论课以多媒体幻灯片为主,见习课以影像教学片读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