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4)

合集下载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在学习病理学时,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病理学复习的重点资料,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以下为详细内容:第一部分:细胞损伤与适应1. 细胞损伤的类型1.1 物理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创伤、烧伤)1.2 化学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药物、重金属中毒)1.3 生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如病毒、细菌感染)1.4 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损伤2. 细胞的适应性变化2.1 肥大与萎缩2.2 良性与恶性增生2.3 组织化与纤维化第二部分:炎症与免疫反应1. 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1.1 血管反应与炎症介质释放1.2 炎症细胞的迁移和吞噬1.3 炎症细胞的趋化与激活1.4 炎症的局部与全身反应2. 免疫反应与炎症2.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2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调节2.3 免疫反应与炎症的关系第三部分:肿瘤学1. 肿瘤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2 原发性与继发性肿瘤的概念1.3 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 癌症的发生与发展2.1 癌症的基因突变和致癌机制 2.2 癌症的细胞周期与增殖2.3 癌症的侵袭与转移第四部分:循环系统病理学1. 心血管疾病与动脉硬化1.1 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2 动脉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1.3 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2. 心脏瓣膜病与心肌病2.1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和病理变化2.2 心肌病的类型与病理特点第五部分:消化系统病理学1. 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1.1 胃肠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2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机制1.3 胃癌与肠癌的病理特点2. 肝脏疾病与肝硬化2.1 肝脏的解剖结构与功能2.2 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机制第六部分:肾脏病理学1.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1 肾单位的组成与功能1.2 肾小球肾炎的分类与病理变化1.3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机制2. 肾小管功能障碍与血管性肾病2.1 肾小管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2.2 血管性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第七部分:神经系统病理学1. 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1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2 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1.3 脑肿瘤的病理特点2. 神经变性病与脊髓损伤2.1 神经变性病的分类与病理变化2.2 脊髓损伤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总结:通过本篇完美版的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我们了解到细胞损伤与适应、炎症与免疫反应、肿瘤学、循环系统病理学、消化系统病理学、肾脏病理学和神经系统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大全04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大全04
A.碱中毒 B.左心衰竭 C.肾衰竭 D.合并肺炎 E.合并呼吸衰竭 25.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 A.肺实质受损害 B.小气道受损害 C.呼气阻力增加 D.肺组织实变 E.肺功能不全 26.发生肺肉质变是由于 ( ) A.慢性肺淤血、纤维增生 B.肺内肉瘤细胞弥漫浸润 C.肺内癌细胞实变 D.肺内渗出物机化 E.硅肺致肺弥漫纤维化 27.易导致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的肺部疾病不包括 ( ) A.硅肺 B.石棉肺 C.肺结核 D.间质性肺炎 E.支气管扩张症 28.慢性胃炎是 ( ) A.病菌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 B.病毒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 C.支原体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 D.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胃黏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 E.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 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
.
.
16.在慢性炎症组织中哪种细胞最多见 ( )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7.下列哪种病变不易发生机化 ( ) A.脑软化灶 B.脑血栓形成 C.脑陈旧性血肿 D.肾梗死灶 E.肾脓肿 18.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 )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排出 E.吸收 19.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 ) A.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 B.肝细胞 C.心肌细胞 D.唾液腺 E.神经细胞 20.诊断肿瘤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CT 检查 B.X 线透视 C.超声波检查 D.脱落细胞学检查 E.活组织检查 21.高血压致脑出血的最常见部位是 ( ) A.脑桥 B.延髓 C.丘脑 D.基底节、内囊 E.小脑 22.关于风湿病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风湿病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属变态反应性疾病 B.以心脏病变对患者的危害最大 C.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D.风湿性关节炎可致关节畸形 E.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 23.下述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中,哪一项不引起肺淤血 ( )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以上都不是 24.某患者,患阻塞性肺气肿多年,因感冒出现咳嗽、气急、心悸加重住院,查体发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该患者 最可能诊断 ( )

病理学(四)_真题-无答案

病理学(四)_真题-无答案

病理学(四)(总分58.5,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风湿小体最多见于A.心肌细胞之间B.心外膜血管旁C.心肌间质血管旁D.皮下结缔组织E.心内膜下结缔组织2.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损害的血管是A.全身大、中动脉B.全身细、小动脉C.全身细、小静脉D.全身中、小动脉E.全身中、小静脉3. 关于原发型肺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多见于儿童B.多数患者须经积极适当的治疗才能痊愈C.结核菌易侵入淋巴管播散D.肺内原发灶多位子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肺膜处E.原发综合征是其病变特点4. 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新生血小板增多B.涡流形成C.纤维蛋白溶酶增加D.组织因子释放E.血管内皮损伤5. 肉芽组织与肉芽肿的光镜下区别在于A.局部是否有单核巨噬细胞结节形成B.局部是否有淋巴细胞浸润C.是否有纤维细胞增生D.病灶内是否有单核细胞浸润E.是否含有毛细血管6. 下列哪项不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A.免疫检查呈连续线状荧光B.蚤咬肾C.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D.电镜下驼峰状致密物沉积E.大红肾7. 伤寒的典型病变是A.肠道淋巴组织增生B.脾肿大C.伤寒肉芽肿D.皮肤玫瑰疹E.败血症8. 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A.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B.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性C.心肌局灶性变性、坏死D.Aaehoff小体形成E.心外膜纤维素渗出9. 下列哪种细胞是永久性细胞A.骨骼肌细胞B.肝实质细胞C.间皮细胞D.食管的黏膜上皮E.平滑肌细胞10. 急性菌痢肠黏膜溃疡形成的原因是A.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使假膜溶解脱落B.肠壁血液循环障碍C.细菌毒素D.血栓形成E.肠内容物的机械性损伤11. 死者男性印岁,生前有高血压病史。

尸体解剖发现:左心室扩张,室壁厚约1.5cm,但瓣膜耒见异常。

镜下心肌间质血管旁可见少数梭形瘢痕。

病理学第四章

病理学第四章

1.第1题体表急性炎症的主要症状是A.红B.肿C.痛D.热E.以上都是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此题得分:2.第2题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A.嗜酸性白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B.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D.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3.第3题关于浆液性炎症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皮肤二度烧伤时出现的水疱B.结核性胸膜炎时的胸腔积液C.风湿性关节炎时的关节腔积液D.高热时口唇附近出现的疱疹E.亚急性重症肝炎时的腹腔积液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此题得分:4.第4题在慢性炎症组织中,哪种细胞最多见A.中性白细胞B.嗜酸性白细胞C.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性白细胞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5.第5题急性炎症早期,下述哪种细胞多见A.中性白细胞B.嗜酸性白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此题得分:6.第6题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炎症,组织内哪种细胞多见A.中性白细胞B.嗜酸性白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此题得分:7.第7题下列哪一项叙述符合脓毒血症的概念A.细菌大量入血,但不引起中毒症状B.细菌的毒素入血,出现中毒症状C.细菌入血繁殖,产生毒素,出现中毒症状D.细菌随血流运行,在内脏引起多个脓肿,出现中毒症状E.以上都不是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8.第8题下列叙述渗出液的作用中,哪一种对机体不利A.带来各种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B.稀释毒素或有害刺激物C.纤维素不能被溶解吸收,发生机化D.纤维素形成有利于限制病灶扩散E.纤维素形成有利于吞噬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9.第9题渗出液容易凝固是因为渗出液中含有A.较多的炎细胞B.较多的红细胞C.较多的蛋白质D.较多的纤维素E.较多的凝固酶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0.第10题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进入组织间隙的现象称为A.白细胞附壁B.炎细胞浸润C.阳性趋化性D.阴性趋化性E.白细胞吞噬作用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1.第11题下列哪一种细胞是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细胞A.浆细胞B.异物巨细胞C.郎罕巨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中性白细胞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2.第12题急性炎症疼痛是由于A.液体渗出压力作用B.组织胺的作用C.5-羟色胺的作用D.激肽类的作用E.以上都是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3.第13题细菌性痢疾属哪一种炎症A.纤维素性炎B.浆液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E.卡他性炎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4.第14题下列哪一种疾病是以变质为主的炎症A.大叶性肺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肾小球肾炎D.结核性胸膜炎E.病毒性肝炎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5.第15题炎症时中性白细胞游出是由于A.血管壁通透性升高B.血管内皮破坏C.毛细血管基底膜破坏D.血管内静水压增高E.以上都不是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6.第16题具有吞噬能力的炎细胞主要是A.中性粒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及浆细胞D.A+BE.以上都是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7.第17题假膜性炎症是指A.浆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B.浆膜发生的化脓性炎C.粘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D.粘膜发生的化脓性炎E.粘膜发生的化脓性炎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8.第18题与单核巨噬细胞不相关的特性是A.处理传递抗原信息B.表面有C3b受体C.免疫监视功能D.表面有Fc受体E.表面有SIg答案:E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9.第19题属于化脓性炎的病灶是A.结肠嗜酸性脓肿B.睾丸树胶样肿C.肝阿米巴脓肿D.淋病尿道炎E.骨结核时脊柱旁脓肿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20.第20题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是A.局部的血管反应B.红细胞漏出C.血浆渗出D.炎症介质释放E.纤维素渗出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此题得分:21.第21题不符合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A.白细胞靠边B.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着C.内皮细胞主动收缩,使白细胞得以游出D.白细胞通过阿米巴运动游出血管E.白细胞向炎症灶定向运动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22.第22题急性炎症时局部组织肿胀,主要原因是A.动脉充血B.静脉阻塞C.富于蛋白的液体渗出D.组织增生E.以上都不是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23.第23题一般来说,炎症的基本病变早期以------------------和------------------为主,而后期以------------------为主。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萎缩: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叫化生变性: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病理性钙化:如果在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组织内有固体钙盐沉积,则称之为病理性钙化。

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凋亡: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

一般表现为单个细胞的死亡,不伴有炎症反应。

坏疽: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够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脂肪样变性: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内一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如果这些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曾多,成为脂肪样变性。

玻璃样变性: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值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在HE染色切片中呈现均值红染。

可发生在结缔组织、血管壁、有时也可见于细胞内。

瘢痕: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淤血:指器官局部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发生的淤血。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小叶中央部因高度淤血呈暗红色,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

肉眼观,淤血、脂肪变性相间存在,使肝的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文。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存在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过程。

血栓:血栓形成中出现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动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却养而发生的坏死。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目的的局部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和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的一系列化学因子。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四章)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四章)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四章)炎症1. inflammation(炎症)①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②对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③炎症的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和增生④血管反应和渗出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2. alteration(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变性和坏死3. exudation(渗出)①炎症局部组织;②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③进入组织间隙、体腔和黏膜表面等4. proliferation(增生)①炎症局部组织;②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③数量增加5. 速发短暂反应(immediate transient response)炎症介质介导的细静脉内皮细胞收缩,迅速出现,持续时间短,常见于过敏性炎等6. immediate sustained response(速发持续反应)①内皮细胞损伤;②血管通透性增加;③迅速出现,持续时间长(直至血栓形成或内皮细胞再生修复为止);④常见于严重烧伤及化脓性细菌感染等7. delayed prolonged response(迟发延续反应)①内皮细胞损伤;②血管通透性增加(累及毛细血管和细静脉);③发生较晚,持续时间长;④常见于轻-中度的热损伤或X线和紫外线照射伤等8. chemotaxis(趋化作用)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9. opsonin(调理素)是一种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10.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是一种能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主要来自血浆和细胞11. bacteri emia(菌血症)①血液中查到细菌;②无全身中毒症状12. tox emia(毒血症)①血液中查不到细菌,但有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②有全身中毒症状13. septic emia(败血症)①血液中查到细菌,并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②有全身中毒症状14. py emia(脓血症), 又称脓毒血症,①化脓性细菌;②败血症;③迁徙性脓肿15. phlegmon or cellulitis(蜂窝织炎)①溶血性链球菌②疏松结缔组织③弥漫性、化脓性炎④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溶血性链球菌分泌①透明质酸酶,可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②链激酶,可溶解纤维素16. abscess(脓肿)①限局性、化脓性炎;②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③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病理学4-10章的重点

病理学4-10章的重点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

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

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的结果。

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

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产生、黑色素:酪氨酸氧化谢形成胆汁的有色成分、胆红素:在肝内经代,常见于器官萎缩、胆褐素:消耗性色素心衰竭出血和溶血性疾病、左、含铁血黄素:陈旧性病理性色素沉着4321⎪⎪⎪⎪⎪⎪⎩⎪⎪⎪⎪⎪⎪⎨⎧⎩⎨⎧⎩⎨⎧⎪⎩⎪⎨⎧病肾小球肾炎、酒精性肝的圆形或类圆形小体为细胞质内出现均红染、细胞内玻璃样变粥样硬化纤维斑块间质、淤痕组织、动脉见于萎缩的子宫和乳腺为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见于增生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脆性增加,可破裂出血细动脉管壁弹性减弱,狭窄,局部淤血者血压持续增高,管壁致:外周阻力增加,患膜的细动脉患者肾、脑、脾及视网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玻璃样变321 ⎪⎩⎪⎨⎧⎩⎨⎧骨化性肌炎—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

病理学进展考前资料

病理学进展考前资料

一、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神经元原发性变性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变化特点:1、以受累神经元的变性、萎缩、死亡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为主;2、选择性地累及某1~2个功能系统的神经细胞而引起受累部位相应特定的临床表现,如累及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病变→痴呆;基底核椎体外系→运动障碍小脑→共济失调等。

3、不同的疾病可有其特殊的病变:如:在细胞内形成包含体或神经原纤维缠结等病变。

共同的临床特点1.起病隐袭2.症状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病程长3.选择性损害,病灶对称4.临床表现多样化,常有重叠5.常规实验室检查变化较少,也无特异性6.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脑和脑室的萎缩性变化二、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三、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①淀粉样物质沉积:常见β-淀粉样蛋白;②遗传因素:10%的患者有遗传倾向,相关基因在第21、19、14、1号染色体上;③神经细胞的代谢改变:τ蛋白等细胞骨架蛋白呈现过度的磷酸化神经微丝和微管异常积聚神经原纤维缠结。

④受教育程度:受教育越高,发病率越低。

⑤继发性的递质改变:最主要的改变是乙酰胆碱的减少。

病理变化:镜下观:1. 老年斑 2. 神经原纤维缠结 3. 颗粒空泡变性 4. Hirano小体四、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泛称为灰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因其外面包有髓鞘,色泽白亮,泛称为白质。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五、神经元损伤的基本病变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对缺氧、中毒和感染最为敏感。

1.神经元急性坏死2.尼氏小体溶解3.单纯性神经元萎缩4.神经元内包涵体形成5.神经原纤维变性或缠结1.神经元急性坏死原因: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压、癫痫、严重急性中毒或感染常见部位:常见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和小脑Purkinje细胞镜下:红色神经元(red neuron):早期胞浆内微空泡形成(线粒体肿胀)。

《病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病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病理学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研究:(三大方法——ABC法)①尸体解剖检查(尸检);②活体组织检查(活检);③细胞学检查。

2实验病理学研究:(两大方法)①动物实验;②组织和细胞培养。

3四大观察方法:①大体观察(肉眼观察);②光镜观察;③电子显微镜观察;④免疫组化观察。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修复【细胞适应的四种表现】:萎缩、肥大、增生、化生*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常见局部性萎缩的五种类型】:(原因、发病机制)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化生的三种类型】:①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②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化生肠上皮③骨组织化生:纤维组织化生为软骨组织适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子的刺激而存过的过程。

*脂褐素:萎缩细胞胞质浓缩,胞质中见褐色颗粒,电镜下为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细胞器残存体,称脂褐素。

(在心肌细胞及细胞内多见,常位于胞核的两端或周围。

)*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增生可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概念、病理变化)*变性:细胞损伤后,因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细胞质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蓄积。

【变性五大类型】:*①细胞水肿:细胞质内水分增多而致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

(肝、心、肾)*②脂肪变性:或称脂肪变,指非脂肪细胞胞质内出现明显脂肪滴。

(肝、心肌、肾小管上皮)*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排列,构成形似虎皮的斑纹。

*③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指在细胞内、结缔组织、细动脉壁在HE染色切片中出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一、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转归,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认识疾病地本质,为防止疾病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研究:1、尸体解剖;2、活体组织检查;3、细胞学检查2.实验病理学研究:1、动物实验;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解剖病理学观察方法:肉眼观察、镜下观察和分子检测第一章:疾病的概论一、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健康是人的身体、生理、心理所处的一种良好的状态)二、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三、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

(其他: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四、疾病发生的条件:在病因的作用下,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其他因素。

条件不能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仅能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诱因是疾病发生条件之一(疾病发生的条件中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分类:1、内部条件:年龄、性别、免疫状态;2、外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气候,生活工作环境五、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1.疾病过程中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对抗,贯穿疾病的始终,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

以损伤为主,疾病会逐渐恶化致死亡;以抗损伤为主,疾病会逐渐好转至康复)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所有疾病都是整体疾病)六、疾病发展的基本机制:1、神经机制2、体液机制(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3、组织细胞机制4、分子机制(蛋白质和核酸:主要分子基础,染色体基因不是分子机制)七、疾病的过程:1、潜伏期;2、前驱期;3、临床症状明显期3、转归期(康复和死亡)康复:1、完全康复: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结构改变全面修复,功能代谢恢复正常,又称痊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它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诊断疾病以及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病理学复习的重点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这部分内容是病理学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萎缩:包括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的类型及原因。

肥大: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理解其机制。

增生:了解增生的原因和常见例子。

化生:重点掌握常见的化生类型,如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等。

2、细胞损伤细胞水肿: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脂肪变:好发部位和病变特点。

玻璃样变: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淀粉样变、黏液样变等:了解其概念。

3、细胞死亡坏死:重点掌握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等)及结局。

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凋亡的形态特点。

二、损伤的修复1、再生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

干细胞在再生中的作用。

2、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成分、作用及形态特点。

瘢痕组织:形成过程和对机体的影响。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和淤血充血的类型和原因。

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2、出血出血的类型: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出血的后果。

3、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4、栓塞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等。

栓塞的后果。

5、梗死梗死的原因、类型(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及病理变化。

四、炎症1、炎症的概述炎症的概念和原因。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3、急性炎症炎症介质:了解常见炎症介质的作用。

急性炎症的类型: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4、慢性炎症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

肉芽肿性炎:概念、类型及病理特点。

五、肿瘤1、肿瘤的概述肿瘤的概念。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2、肿瘤的形态大体形态: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病理学复习资料(备注:加粗部分为⽼师上课重点强调内容,楷体部分为上个学期的试卷内容,楷体加粗为以上都是)第⼀章:1.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2.病理状态:指发展极慢或者相对稳定的局部形态变化。

第⼆章(⼀)适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的刺激作⽤⽽得以存活的过程。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

肥⼤: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引起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

增⽣: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增多。

化⽣:⼀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因受刺激因素的作⽤转化为另⼀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的过程。

(主要存在于上⽪组织)(⼆).损伤:变性+死亡(1)变性: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细胞质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蓄积。

种类:1细胞⽔肿:是指细胞质内⽔分增多所致细胞体积增⼤(原因:缺氧、感染、中毒)⾁眼观:体积增⼤、颜⾊苍⽩⽽浑浊;光镜下:细胞弥漫性肿胀,有颗粒变性;重度⽔肿细胞质淡染、清亮,称为⽓球样变性。

2脂肪变性:是指⾮脂肪细胞胞质内出现明显脂肪滴。

(多发⽣于肝)肝脂肪变:⾁眼观:肝体积增⼤、边缘钝、⾊淡黄、质软,切⾯油腻感,称为脂肪肝;光镜下:⼲细胞和周见许多圆形⼩空泡,并可融成⼤空泡。

⼼肌脂肪变:⾁眼观:“虎斑⼼”;光镜下:脂肪滴常位于⼼肌细胞附近,较⼩,排列呈串珠状。

3玻璃样变性:⼜称透明变性,是指在细胞内、结缔组织、细动脉壁在HE染⾊切⽚中出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状的蛋⽩质蓄积。

4黏液样变性:是指细胞间质内出现黏多糖和蛋⽩质的蓄积。

5病理性钙化:在⾻和⽛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性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2)死亡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基本病理变化:细胞核的变化是坏死的标志性改变,表现为: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胞质红染,合成⼀⽚模糊⽆结构的颗粒状。

(2)坏死的类型:①凝固性坏死,多见于脾、肾和⼼等器官的缺⾎性坏死。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学复习资料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门学科。

2.地位: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3.尸检是病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4.活检是确诊肿瘤的精标准。

5.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处于一种完好的状态。

6.亚健康: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状态。

7.疾病: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发生紊乱而导致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8.疾病的经过:①潜伏期②前驱期③症状明④转归期9.发病学的主要体现:①自稳调节紊乱②因果转化规律③损伤与抗损伤反应④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10.适应: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耐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得以存活而在代谢、功能和结构上发生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的过程。

1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1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13.增生: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1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15.变性: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和组织发生物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物质的出现。

16.坏死(1)凝固性坏死,常发生在心、肝、脾、肾。

(2)液化性坏死,常发生在脑、脊髓、胰腺组织。

(3)坏疽①干性坏疽部位:动脉阻塞,静脉通畅的四肢末端病变:局部干燥、皱、黑、与正常组织界清,中毒症状轻②湿性坏疽部位:通外界的内脏器官病变:局部湿肿,黑或灰绿,恶臭,界不清,中毒症状重③气性坏疽部位: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病变:局部蜂窝状,大量气体,捻发感,中毒症状重(4)坏死的结局①溶解吸收②分离排出③机化④包裹⑤钙化17.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有炎细胞浸润。

功能:①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②抗感染,保护创面③机化或包裹血凝块,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18.充血:指动脉输入血量增多,导致器官或局部组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血量多于正常。

后果:脑充血引起头痛,头昏。

病理学第4章

病理学第4章
②边集的白细胞贴附在内 皮细胞称附壁现象;黏 着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上的白细胞伸出伪足, 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从 内皮细胞连接处的缝隙 中逸出血管外,即白细 胞游出(图4-2)。
白细胞游出
2.吞噬作用
①识别和附着。 ②吞入。 ③杀伤和降解。
3.炎细胞种类和功能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嗜酸粒细胞 淋巴细胞 桨细胞 嗜碱粒细胞
(二)病理变化
特点 ①常见的变质有细胞水肿、
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液化性坏死、 凝固性坏死和细胞凋亡等。间质可发 生纤维素样坏死等。②发生变质的组 织代谢增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二、渗 出
炎症组织血管中的液体和细胞 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 体腔、体表、黏膜表面的过程,称 渗出。渗出的成分称为渗出物。以 血管反应为核心的渗出现象是炎症 的重要标志,在局部具有重要的防 御作用。
①炎症介质:如缓激肽、前列 腺素刺激神经末梢
②局部压迫:如肝炎时肝大压 迫包膜引起的肝区疼痛等。
5.功能障碍
①炎症区实质细胞变性、坏 死、代谢障碍,是引起功能 障碍的主要原因。
②其次是渗出物的压迫与阻塞, 局部疼痛也可导致组织、器 官的功能障碍。
二、全身反应
1.发热 不同的炎症热型也不相同。细菌的
①渗出物主要是纤维蛋白原,继而形成 纤维素。凡是能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的因素,如细菌毒素,内、外源性毒物 等都可导致纤维素渗出。
②纤维素性炎常发生黏膜、浆膜和肺。发 生在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由纤维素、坏死 组织和白细胞等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 色膜状物,称为假膜,故又称假膜性炎。
3.化脓性炎
致病菌多为葡萄
(一)渗出的过程
渗出过程非常复杂,各种血液成分
TEXT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绪论周韧篇整理和复习题第一章.病理学研究中的现代技术和方法•诊断病理学始于19世纪。

•二十世纪,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二十一世纪,分子病理诊断新的WHO疾病病理诊断和分类原则: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学——对疾病研究、认识的一种趋势研究范畴:现代病理学 + 经典病理学方法:形态、细胞表型、基因型、随访检验病理形态学和功能异常着手点:1.形态学例:肉瘤和癌的区别霍奇金病的亚型2.细胞表型——免疫组化的应用例:不同淋巴细胞的区分3.细胞基因型例:肿瘤4.随访检验肿瘤的组织学起源和形态学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肿瘤病因:癌症的直接根源必定是某种细胞破坏与意外的结合,由此导致人体正常细胞恶化。

一些假说:突变聚集的结果,突变改变了细胞内DNA的特定位置(肿瘤抑制基因、致癌基因)无序过程的结果(墨菲定律和达尔文理论合二为一)本质上是一种DNA疾病本质上是激酶成瘾性疾病5、6个不同的调节系统必须依次受到干预后,才能使正常细胞生长成为癌症(标准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A.Weinberg提出】Boveri 1914Muller 1951Alfred 1971Loeb 1974 癌症理论发展的分界点Weinberg 1986Vogelstein 1997Duesberg 1999Reid, 2002方法:1.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 CGH(比较基因组杂交),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2.肿瘤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染色体不平衡分析和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的检验3.肿瘤DNA不稳定性分析4.肿瘤的单克隆性分析重排检测靶向治疗1.肺癌:EGFR激活触发信号瀑布机制,导致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入侵和转移,在各种人类肿瘤中EGFR 高表达很常见。

抗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特异地、竞争性地结合在EGFR激酶功能区的ATP结合位点。

EGFR抑制剂Gefitinib(吉非替尼)和Erlotinib(埃罗替尼)用于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邓红病理学技术近几年发展如何?大体观察→光镜技术(免疫组化)→电镜技术(激光扫描)→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FISH,PCR)→计算机技术(FCM)肿瘤间质包括哪些成分?血管、内皮C、成纤维C、炎C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CAF)的特征及可能来源。

TAF特征:纺锤形或星状,浅嗜酸性胞浆,核仁较小,ECM丰富,缝隙连接TAF来源: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周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方式、可能机制及在肿瘤中的意义。

自分泌、内分泌、旁分泌突触传递、缝隙连接、锚定连接自由基:又称游离基,是具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活性氧:含氧并具有较强活性的氧的代谢产物。

自由基反应特点;链式反应:链的引发、链的增殖、链的终止常见活性氧检测方法;超氧阴离子•O2-:直接法:ESR 间接法:测SOD羟自由基•OH:直接法:ESR 间接法:加入清除剂(苯甲酸,甘露醇)从哪些方面反映自由基与炎症和肿瘤的关系密切?与炎症:自由基使损伤组织细胞、促炎症介质形成与肿瘤:氧自由基影响癌细胞分裂分化、促其侵入转移与抗肿瘤治疗:高浓度氧自由基杀癌、清除自由基及恢复DNA损伤来抗癌肿瘤标志物:能在特定类型癌症患者的血、尿或体液中含量高于正常的可检测物。

TM可能是肿瘤本身或反应物。

常见TM:肝癌——AFP;结肠癌——CEA;乳腺癌——ER≺黑色素瘤——S100;血液淋巴瘤——CD45;肺癌——TF1;胃肠道癌——CDX-2杨泽然RNAi:单链miRNA或双链siRNA诱导转录后,引发mRNA降解,产生基因沉默miRNA:动植物均有的内源性、约22nt非编码小RNA,可调控基因表达siRNA: 由Dicer 产生的小RNA,约21~25nt简述microRNA的生物学来源和对靶基因的调节方式内源性mRNA→Drosha剪切→Dicer剪切→miRNA→与RISC结合→再结合mRNA抑制蛋白翻译简述mir-1, mir-133a, miR-195, mir-208在心肌肥大发生中的作用miR-1:抑制心肌肥厚,参与心律失常发生,正常下高表达miR-133a:抑制心肌肥厚,参与心律失常发生,正常下高表达miR-195:促进心肌肥厚miR-208:应激引起THRAP1表达抑制,促进心肌肥厚简述mir-126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1、靶向抑制VEGF负调节子Spred-1→增强内皮细胞对血管生成信号的反应2、抑制PI3K负调节亚单位PI3KR2→增强VEGF的促血管新生信号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 :骨髓的多潜能成年祖细胞发育成为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原始血管床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在血管床的基础上,内皮细胞出芽形成新的血管分枝,并连成毛细血管性网络。

病理学复习重点精选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精选版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1、适应:指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对于持续性的内外刺激作出的非损伤性应答。

在形态学上可分为萎缩、肥大、增设我难过和化生。

2、化生:为适应环境变化,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由另一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分化成熟细胞所代替的过程。

3、上皮细胞化生:慢性支气管炎、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柱状纤毛上皮可化生为鳞状上皮。

4、间叶组织的化生:间叶结缔组织化生为骨、软骨和脂肪组织。

5、损伤:当内外因素的刺激作用超过了组织细胞所能适应的程度,组织和细胞即可发生损伤。

6、可逆性损伤:多为细胞变性,即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7、水样变形:细胞内水分增多,导致细胞肿胀,亦称细胞水肿。

1)肉眼: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边缘外翻,颜色苍白,表面失去光泽,如用沸水煮过。

2)镜下: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因水分增多呈透明状,淡染,也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严重时胞核染色质变淡,整个细胞膨大,变圆如气球状。

8、脂肪变性:除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常发生于肝、心脏和肾。

(病理变化见P13)9、虎斑心:脂肪变性的黄色条纹与未受累的心肌相间排列,构成状似虎皮的斑纹。

10、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常发生在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有时也在细胞内。

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主要见于纤维瘢痕组织肉眼:为灰白、半透明、质地致密坚韧、缺乏弹性的组织。

镜下:瘢痕组织内纤维细胞和血管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胶原纤维增粗,并合成均质化的无结构红染是毛玻璃状物质,呈梁状或片状分布。

2)血管玻璃样变性;由于长期的细小动脉痉挛,使细小动脉内膜因缺血、缺氧而发生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入内膜下,并发生凝固、沉积,使细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

3)细胞内: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过多的蛋白质并发生沉积。

镜下见细胞浆内可见到圆形、红染的小体或团块。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4)

病理学进展复习资料 (4)

绪论1.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形态、细胞表型、基因型、随访检验(1)细胞的表型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基本原理: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分型,肿瘤起源的判断,靶向药物的筛选,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病原体的检测等。

优势: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特异性强,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的优点,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

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不足:操作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

(2)细胞的基因型变化: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CGH FISH,肿瘤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肿瘤DNA 不稳定性分析,肿瘤的单克隆性分析。

二.FISH基因定位(FISHmapping)原理:基因定位时,不但需要确定某段靶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尚需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靶序列在线性DNA 分子的排列次序和距离,才能绘出基因图。

一般用同位素杂交:先确定每一靶序列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然后根据它们到端粒的距离确定出线形排列次序。

而用FISH 方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针能同时与中期染色体杂交,只要根据两种颜色杂交位点的相互位置,就能直接确定次序。

但中期染色体是线形DNA 分子经过折叠和包装后形成的,若两个靶序列相距很近,例如间距小于1Mbp,受包装过程的影响,它们在线形DNA 分子上的排列与在中期染色体上的排列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简述现代病理学方法有哪几类?请例举两种你熟悉的现代病理学方法,简述其原理、优势和不足。

形态、细胞表型、基因型、随访检验(1)细胞的表型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基本原理: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的分型,肿瘤起源的判断,靶向药物的筛选,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判断病原体的检测等。

优势: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特异性强,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的优点,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

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不足:操作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

(2)细胞的基因型变化:肿瘤染色体不平衡分析:CGH FISH,肿瘤等位基因不平衡分析,肿瘤DNA 不稳定性分析,肿瘤的单克隆性分析。

二.FISH基因定位(FISHmapping)原理:基因定位时,不但需要确定某段靶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尚需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靶序列在线性DNA 分子的排列次序和距离,才能绘出基因图。

一般用同位素杂交:先确定每一靶序列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然后根据它们到端粒的距离确定出线形排列次序。

而用FISH 方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针能同时与中期染色体杂交,只要根据两种颜色杂交位点的相互位置,就能直接确定次序。

但中期染色体是线形DNA 分子经过折叠和包装后形成的,若两个靶序列相距很近,例如间距小于1Mbp,受包装过程的影响,它们在线形DNA 分子上的排列与在中期染色体上的排列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学者们发现,靶序列之间在间期核的平均相对距离与它们在线形DNA 分子上的距离呈正相关。

利用间期核FISH 分析不但能排除染色体包装的影响,还能提高测距的分辨率。

优点:可帮助基因定位与基因制图,FISH 已经极大地加速了人类基因定位和基因制图的进程。

可帮助基因诊断,更加精确、直观、明了。

FISH 为研究基因的扩增和缺失提供了新的方法,能将基因扩增和染色体重复分开。

不足:虽FISH 基因定位已简化基因定位的步骤,提高了效率,但仍然成本较高,暂时不适合普及使用。

四.原位分子杂交原理:是应用特定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与组织或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杂交后的信号可以在光镜或电镜下进行观察。

优势: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位精确、定量可能,因此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

不足:限制于存在适合核酸分子杂交的组织中,且由于成本问题,不适合大规模临床推广。

(3)形态学着手点三.电子显微镜技术原理: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生物样品的透射以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的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精密仪器。

可见到细胞内的细胞器、细胞骨架或大分子水平的变化,细胞内的病毒颗粒等。

优点:可比较直观的看到某些组织的具体形态,进而比较直观且充分说明病变的情况。

可很好的帮助病理诊断以及研究。

缺点:切片的处理繁琐,切片的制作要求高,切片观察也比较费力。

且电镜观察局限于局部,较难对病变的整体进行判断,存在局限之处。

(4)随访检验2.例举你所感兴趣的现代病理学前沿领域的动态:领域、现状、问题所在、现有的解决办法、可能的解决方案。

乳腺癌相关3. 现代癌症研究中的重要人物科学上有哪些贡献?Weinberg 发现了第一个癌的抑制基因RB。

V ogelsteinB 等人从分子水平上建立了解释导致肠癌发生的模型。

V ogelstein 和Lengauer 合作发表肠癌细胞中染色体得到和失去的显著性提高,并提出染色体的不稳定早于原癌细胞与抑癌细胞突变之前。

第一个病毒癌基因的发现:Duesberg PH 是发现者之一。

经过紧20 年的反潮流研究,几乎被踢出美国NIH 的Duesberg 于90 年代末和他的学生们提出了癌变的非整倍体假说。

Reid 识别出人体子宫颈癌和肠癌的周期性的非整倍体模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A.Weinberg 提出:“5、6个不同的调节系统必须依次受到干扰后,才能使正常细胞生长成为癌症。

”——Weinberg 是标准模式的创立者之一。

乳腺病理进展——张伟1.乳腺癌目前常用的组织学分级系统?如何分级?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依据:腺管形成(明确的中央腺腔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多形性(1 级: 大小一致,<1.5(正常乳腺上皮),核仁不明显2 级: 轻-中度多形,1.5-2 倍(正常乳腺上皮),小核仁3 级:>2 倍(正常乳腺上皮),泡状核,核仁明显)和核分裂象计数(增殖最活跃区计数)乳腺浸润性癌的危险评估体系中,低级别是低度危险指标,中级别和高级别是中度危险指标。

1)腺管形成①明显腺管(>75%)1 分②中度分化腺管(10%-75%) 2 分③细胞呈实性片块或条索状生长(腺管<10%) 3 分。

2)细胞多形性①细胞核大小、形状及染色质一致为1 分。

②细胞核中度不规则为2 分。

③细胞核明显多形性为3 分。

3)核分裂相(×400) ①0-9/10HPF 1 分②10~19/10HPF 2 分③>20/10HPF 3 分各标准的3 项指标所确定的分数相加,3~5 分为I 级(分化好),6~7 分为Ⅱ级(中等分化),8~9 分为Ⅲ级(分化差)。

2.乳腺癌相关分子标志有哪几类?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反映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Her-1,Her-2,c-myc,ras,p53,muc1增殖与凋亡相关标志:Ki67,p27,bcl2,CyclinD1激素受体:ER,PR特异性蛋白:Telomerase,MG等Her-2基因/Erb2:编码酪氨酸激酶活性的Her-2,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Her-2 状态是除淋巴结转移外对乳腺癌预后最有价值的标记。

也可以作为靶向药物的预测指标。

激素受体:正常乳腺有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癌变时ER、PR 全部或部分消失,表明肿瘤受内分泌调节,可内分泌治疗。

受体阳性肿瘤普遍好于受体阴性肿瘤。

端粒酶(telomerase):正常组织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

表达与淋巴结阳性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预后良好的指标乳腺珠蛋白MG:MG mRNA 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骨髓微转移和外周血乳腺癌细胞的新标记物。

3.什么是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本的分型有哪些?•将大规模基因表达谱作为特征性的“分子标签”。

以肿瘤分子表达差异为基础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提出对于解决肿瘤的异质性、分期的合理性、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五型:管腔A型(Luminal A):ER(+)HER-2(—)Ki-67低表达管腔B型(Luminal B):ER(+)HER-2(—)或过表达Ki-67高表达Her2 过表达型:ER(+)HER-2 过表达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ER(—)HER-2(—)CK5/6+&/or EGFR+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ER(—)HER-2(—)CK5/6&—/or EGFR——(名解?)4.乳腺微浸润癌?•浸润灶的最大径≤1mm,可以是单灶或多灶多见于高级别导管原位癌如果为多灶性,则以直径最大灶计算,而不累加占所有乳腺癌<1%5三阴性乳腺癌?ER、PR和Her-2均为阴性表达;乳腺癌中占10-17%;好发于40岁以下妇女;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15%病理学特征:导管癌,高组织学分级;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况无关;与基底样乳腺癌极相似内分泌和抗Her-2 治疗无效,化疗是唯一选择补充:(ER 状态决定是否要接受内分泌治疗目前诊断金标准:IHC免疫组化)AS—马丽琴一、名解(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胆囊收缩素(CCK):一种典型的脑肠肽, 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 具有明确的抗内毒素休克、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及病理过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催化超氧化物离子O2-的歧化反应的酶,是需氧生物体内唯一以氧自由基为底物的酶,能够清楚体内的氧自由基,让机体免于自由基的损伤,对机体抗氧化的有保护作用。

二、简答题:AS定义:指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伴有内膜纤维组织增生、组织坏死及钙化等,形成粥样斑块,导致管壁硬化。

1.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可能机制,举例说明(1)脂质渗入学说--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

(2)平滑肌突变学说(3)炎症学说(4)内皮损伤学说(5)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6)自身免疫学说最新:自身免疫性AS与血栓形成有关,抗B2-GPI(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体识别oxLDL-B2-GPI复合体形成IC复合物被巨噬细胞摄取—泡沫细胞【过程】LDL通过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渗入内皮下间隙,单核细胞迁入内膜转化为巨噬细胞;ox-LDL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结合而被摄取,形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动脉中膜的SMC经内弹力膜窗孔迁入内膜,吞噬脂质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SMC增生迁移,合成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帽;ox-LDL使泡沫细胞坏死崩解,形成糜粥样坏死物,粥样斑块形成。

2.胆囊收缩素(CCK)有哪些作用脑肠肽(1)促进胆囊收缩;(2)促进胰酶分泌,并可协同促胰液素促进胰液HCO3-分泌;(3)松弛oddi 括约肌,降低食管的括约压力,缓解胃排空,增强小肠和结肠运动;(4)参与调解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及病理过程,与摄食、饱感和镇痛有密切关系。

(受体作用)比如有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同时还可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并且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上调巨噬细胞B7.2,降低LPS诱导的B7.1),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对抗LPS诱导的IOS等)。

CCK-8的心血管功能调节(双向调节血压)和细胞保护作用(脾脏在应激时候对CCK清除减少)小分子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心血管功能调节及细胞保护作用正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CCK-8具有抗氧化作用, 可部分抑制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OD,NOS表达。

CCK在生理状态下(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壁)不表达或极少量表达,而动脉粥样硬化组CCK表达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