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面积计算讲解

合集下载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的口诀是根据烧伤面积的百分比来估算。

以下是根据烧伤程度的不同,常用的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1. 九成法(九倍法):
头部,前额、后脑、两侧各占1%。

上肢,前臂、后臂、手掌各占9%。

前胸、后背、腹部、臀部、下肢各占18%。

腹股沟区域占1%。

生殖器区域占1%。

2. 增加法:
头部,前额、后脑、两侧各占1%。

上肢,前臂、后臂、手掌各占3%。

前胸、后背、腹部、臀部、下肢各占9%。

腹股沟区域占1%。

生殖器区域占1%。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口诀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烧伤面积还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测量和评估。

另外,这些口诀适用于成人,对于儿童的烧伤面积计算可能会有所不同。

烧伤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烧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测量和判断,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常用的方法:九成法和自身面积法。

1. 九成法:将小儿身体按照面积的九个百分比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的面积百分比大致为:头部占9%,前胸占18%,后背占18%,上肢各占9%,下肢各占14%,会阴占1%。

通过测量烧伤区域的面积占九个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可以计算出烧伤面积的大小。

2. 自身面积法:根据小儿自身的身高体重来计算烧伤面积。

根据生理表格可以找到相应的体表面积系数(例如,Du Bois公式或Mosteller公式),将小儿的体表面积系数与体表面积相乘,即可得到烧伤面积的大小。

请注意,这些方法只是用于大致估算烧伤面积,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应当咨询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

此外,烧伤严重程度的评估还需要考虑烧伤深度、烧伤部位以及小儿的年龄等因素。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烧伤的程度和范围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Rule of Nines(九分法):这是一
种常用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将人体分为头部、上肢、下肢、前胸、后背、腹部和会阴七个部位,每个部位的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九分之一。

根据烧
伤的程度和范围,可以计算出烧伤面积的百分比。

2. Lund and Browder Chart(伦德-布劳德图):这是一种更精确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将人体
分为多个部位,并根据年龄和身体部位的不同,给出不同的面积比例。


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烧伤面积的百分比。

3. Palm Method(手掌法):这是一种简单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将手掌的面积作为一个单位,
根据烧伤面积与手掌面积的比例来计算烧伤面积的百分比。

这种方法适用
于小面积的烧伤。

总之,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
便更准确地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烧伤面积的计1

烧伤面积的计1

烧伤面积的计算(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以烧伤皮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即中国九分法:在100%的体表总面积中:头颈部占9%(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双上肢占18%(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躯干前后包括会阴1%占27%(9×3)(前躯13%,后躯13%,会阴1%);双下肢(含臀部)占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9×5+1),(女性双足和臀各占6%)。

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掌(包括手指掌面)其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以此计算小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时用100减去用病人手掌测量未伤皮肤,以此计算烧伤面积。

临床上通常把成人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二度烧伤称为轻度烧伤;烧伤面积11-30%或是三度烧伤10%以下称为中度烧伤;烧伤面积31-50%或三度烧伤11-20%称为重度烧伤。

以上病人如果伴有休克,中度吸入性损伤或是伴有合并伤者则严重程度升一级。

总烧伤面积超过50%或三度烧伤超过20%则称为特重度烧伤。

中国九分法: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按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计烧伤面积,即头颈一个"九",双上肢两个"九",躯干三个"九",双下肢(包括臀部)五个"九"再加"一"。

为便于记忆,按自上而下,由远而近的顺序,将发部、面、颈;双手、双前臂、双上臂;臀部,双足、双小腿、双大腿;躯干;会阴的面积编成顺口溜: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

儿童则因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相对较小,随年龄而变,以12岁作为年龄分界线,在计算面积时,相应加减年龄因素。

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烧伤面积计算公式:一、是以烧伤部位与浑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成人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 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 6%、双手 5%)共占 18%;躯干(前 13%、后 13%、会阴 1%)共占 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 13%、双臀 5%、足 7%)共占 46%。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风光积的1%计算。

3、小儿头大,肢体较大小,需用以下公式计算。

小儿二、小儿的躯干和上肢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率与成人同样,头大下肢小,并跟着年纪增大而改变,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头面颈部面积%= 9+( 12-年纪)臀部及双下肢面积%=46-( 12-年纪 )烧伤补液公式胶 -晶混淆公式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补液公式(即胶 -晶混淆公式)是当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补液公式。

1.Brooke 公式伤后第 1 个 24h 补液量为胶体液( ml)+乳酸钠林格液( ml)+5%葡萄糖液 2000ml(基础水分)。

胶体液( ml)=Ⅱ、Ⅲ度烧伤面积( %)×体重( kg)×0.5。

乳酸钠林格液( ml)=Ⅱ、Ⅲ度烧伤面积( %)×体重( kg)×1.5 计算所得总补液量的多半在烧伤第 1 个 8h 内补给,第 2 个和第 3 个 8h 各增补其总量的。

伤后第 2 个 24h 补液量:除基础水重量不变外,胶体液和乳酸钠林格液按第 1 个 24h 实质增补量的半量补给。

2.国内常用的公式伤后第 1 个 24h 补液量( ml)=Ⅱ、Ⅲ度烧伤面积( %)×体重( kg)×1.5(胶体液和电解质液)+2000~3000ml(基础水分)。

胶体液和电解质液一般按 1:2 比率分派;假如Ⅱ度烧伤面积超出70%或Ⅲ度烧伤面积超出50% 者,可按 1:1 的比率补给。

估量补液总量的半量应在伤后6~8h 内补给,伤后第2 和第 3 个 8h 各补给总量的量。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3、小儿头大,肢体较大小,需用下列公式计算。

小儿的躯干和上肢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率与成人相同,头大下肢小,并随着年龄增大而改变,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头面颈部面积%=9+(12-年龄)臀部及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试题2、成人双手占体表面积的A. 3%B. 5%C. 7%D. 9%E. 12%答案:B3~6题共用题干女性,35岁,体重50kg,双下肢及躯干烧伤,有水疱、较小,部分水疱破损,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试题3.该病人烧伤面积和深度诊断为A.46%浅Ⅱ。

B.27%深Ⅱ。

C.73%深Ⅱ。

D.72%深Ⅱ。

E.73%Ⅲ。

答案选C。

烧伤面积双下肢+躯干=46+27=73%,烧伤有水疱,较小,部分水疱破损,创面基底红白相间提示深2度(标准点击可见)试题4.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是A.5 500mlB.7 500mlC.2 000mlD.9 500mlE.12 900ml答案选B解析:第一个24小时补液另=病人体重(Kg)×烧伤面积(%)×1.5+2000ml=50×73×1. 5+2000ml=7475ml。

试题5.第一个24小时应输入胶体液A.1 000mlB.1 500mlC.1 800mlD.2 000mlE.2 700ml答案选E。

解析:晶体液:胶体液=1∶1 故输入胶体液为2700ml。

试题6.首选晶体液是A.平衡液溶液B.等渗盐水C.45%氯化钠溶液D.5%碳酸氢钠E.10%氯化钠答案选A。

解析:晶体液首选平衡液,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注意:输液过程中,要求在前8h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两个8h各输入总量的1/4烧伤的程度的判断方法常用三度四分法,将灼伤分为Ⅰ°、浅Ⅱ°、深Ⅱ°和Ⅲ°(1)Ⅰ°烧伤: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

外科主治医师章节考点:烧伤的面积计算方法

外科主治医师章节考点:烧伤的面积计算方法

外科主治医师章节考点:烧伤的面积计算方法
外科主治医师章节考点:烧伤的面积计算方法
1、成年人,烧伤面积估量依据”九法例“来估量的:头部占身体
表面积的 9%,躯干正面占身体表面积的 18%,躯干反面占身体表面
积的 18%,一条腿占身体表面积的 18%,一条手臂占身体表面积的9%,生殖器及会阴部占 1%。

2、幼童及少儿,烧伤面积估量依据”5 法例“来估量的:头部占
身体表面积的 15%,躯干正面占身体表面积的 20%,躯干反面占身体表面积的 '15%,一条腿占身体表面积的 15%,一条手臂占身体表面积的 10%。

3、婴儿,烧伤面积的估量依据”五法例“:头部占身体表面积
的 20%,躯干正面占身体表面积的 20%,躯干反面占身体表面积的20%,一条腿占身体表面积的10%,一条手臂占身体表面积的10%。

4、小型烧伤,烧伤面积采纳以下估量方法:以烧伤患者手掌
面积占身体表面积的 1%为基准,估量烧伤面积为多少基准单位。

5、有四种估量方法:中国九分法、中国新九分法、十分法、手掌法。

所谓九分法即按体表面积9%的倍数来预计体表解剖分区的面积,而十分法例按体表面积 10%的倍数来预计体表解剖分区面积。

手掌法是按伤员自己手掌并指面积作为体表面积的 1%来预计。

6、当前多采纳中国新九分法和手掌法相联合预计烧伤面积。


得注意的是少儿因头部较大而下肢较小,所以在估量其头颈部和下
肢面积时,应在成人预计的基础上加以校订。

烧伤面积的计算

烧伤面积的计算

烧伤面积的计算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
(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额9×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
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2
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9×3
双下肢9×5+1=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
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
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觉预后
Ⅰ°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灼痛感3~5天愈合,不留瘢痕
浅Ⅱ°伤及真皮浅层,创面红润、潮湿、水疱大小不一,
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
疼痛明显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
深Ⅱ°伤及真皮深层,创面红白相间、微湿、水疱较小、
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
痛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
Ⅲ°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骼,创
面蜡白或焦黄、形成焦痂、无水疱、可见树枝状
栓塞的*血管
消失
必须依靠植皮愈合,肉芽
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
烧伤面积口诀-四句话教你轻松记住烧伤
三三三,五六七(头颈发部3 面部3 颈部3, 双手5 双前臂6 双上臂7)前后十三下面一(躯干躯干前13 躯干后13 会阴1)屁股捂热得脚气(双臀5 双脚7)小腿十三大二一(双大腿21 双小腿13)。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小儿烧伤面积大小的一种公式,可以用于确定烧伤病人的病情是否危重。

该公式有多种版本,其中最常用的是以下公式:
小儿烧伤面积=(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烧伤面积+1)
其中,烧伤面积是指以厘米为单位的烧伤部位的面积;烧伤深度指的是烧伤部位的深度,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深度,分别对应1、2和3三个数值,而烧伤面积+1是为了将面积转换为百分率。

根据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小儿烧伤面积的大小,从而确定烧伤病人的病情是否危重。

比如,如果烧伤面积为10平方厘米,烧伤深度为轻度,则小儿烧伤面积=(10×1)/(10+1)=0.91,即烧伤比率为91%,这表明小儿烧伤的病情不是特别危重。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在临床诊疗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判断小儿烧伤的程度,从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于评估防烧伤措施的效果,以及烧伤病人的康复情况。

总之,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计算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医务人员诊断小儿烧伤病人的病情,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提高小儿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烧伤的体表面积九分法

烧伤的体表面积九分法

烧伤的体表面积九分法一、烧伤体表面积九分法概述烧伤体表面积九分法是一种对烧伤面积进行估算的方法,它将人体的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个9%的等份,再加上1%,总和为100%,以便于快速、大致地确定烧伤面积,这对于烧伤的严重程度评估、补液量计算等有着重要意义。

二、成人体表面积九分法的具体划分1. 头颈部- 头、面、颈部三者各占3%,总共占9%。

其中发部、面部、颈部各占3%。

例如,单纯面部烧伤,烧伤面积约为3%。

2. 双上肢- 双上肢面积总共为18%。

其中双手占5%(双手掌侧和背侧面积相同,各占2.5%),双前臂占6%(双侧前臂各占3%),双上臂占7%(双侧上臂各占3.5%)。

如果是一侧上肢烧伤,那么上肢面积为9%,比如右侧前臂烧伤,烧伤面积约为3%。

3. 躯干部- 躯干部包括前面(13%)和后面(13%)以及会阴(1%),总共占27%。

前面和后面各占13%,会阴占1%。

例如,躯干部前面烧伤,面积约为13%。

4. 双下肢- 双下肢总共占46%(含臀部)。

其中双臀占5%(双侧臀部各占2.5%),双大腿占21%(双侧大腿各占10.5%),双小腿占13%(双侧小腿各占6.5%),双足占7%(双足掌侧和背侧面积相同,各占3.5%)。

如果是一侧下肢烧伤,下肢面积约为23%,比如左侧小腿烧伤,烧伤面积约为6.5%。

三、儿童烧伤体表面积九分法的特点儿童的身体比例与成人有所不同,其头部相对较大,下肢相对较短。

所以在儿童烧伤面积估算时,有专门的调整公式。

1. 头颈部面积:- 儿童头颈部面积=(9+(12 - 年龄))/(2)。

例如,一个3岁儿童,头颈部面积=(9+(12 - 3))/(2)=(9 + 9)/(2)=9%。

2. 双下肢面积:- 儿童双下肢面积=46-(12 - 年龄)。

例如,对于上述3岁儿童,双下肢面积=46-(12 - 3)=46 - 9 = 37%。

双上肢和躯干部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成人相同。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式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式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式
烧伤面积( burns size)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烧伤的深度和范围。

以下是一般性的计算公式:
烧伤总面积 = (深度一范围) × (深度一范围) × (深度一范围)
深度指的是烧伤的严重程度,通常用毫米(mm)表示。

范围指的是烧伤的范围,包括烧伤的区域大小和深度。

例如,一个深度为2度,范围为10×15厘米的烧伤,它的总面积为:
烧伤总面积 = (2 × 10 × 15) + (1 × 10 × 2) + (1 × 15 × 2) = 350 平方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烧伤。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烧伤,可以使用其他公式来计算面积,例如根据烧伤边缘的距离计算半面积或面积。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烧伤面积的计算是评估烧伤严重程度和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

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准确地评估病情,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烧伤面积的分类。

根据烧伤面积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

轻度烧伤一般指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0%以下,中度烧伤指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0-20%,重度烧伤指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20%以上。

因此,正确计算烧伤面积对于确定烧伤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即“九法计算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估算患者不同部位的烧伤面积来计算总体烧伤面积。

具体步骤如下:1. 头部,头部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9%。

2. 上肢,每条上肢的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9%。

3. 胸部,胸部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8%。

4. 腹部,腹部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8%。

5. 背部,背部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8%。

6. 下肢,每条下肢的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8%。

7. 会阴部,会阴部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

以上各部位的烧伤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总体烧伤面积的估算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人,对于儿童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除了九法计算法,还有一种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即使用烧伤面积图表。

这种方法通过将患者的烧伤部位在图表上进行标注,然后读取相应的面积值来计算总体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相对更加准确,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患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烧伤面积的计算只是评估烧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如烧伤的深度、烧伤部位、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综合考虑。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总之,烧伤面积的计算是评估烧伤严重程度和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

九法计算法和烧伤面积图表是常用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为烧伤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烧伤面积计算及评估

烧伤面积计算及评估

烧伤面积计算口诀(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成人烧伤面积计算口诀: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一;五,七,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解释:发、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会阴部是13、13、1,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是5、7、13、21。

记忆时,一边念口诀,一边用双手触摸身体部位,很容易记,非常有用.烧伤新九分法: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烧伤患者补液补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初期处理1。

Ⅰ°烧伤创面只需保持清洁和避免再损伤。

2。

Ⅱ°以上,清创术和抗休克。

(二)补液方法II0、III°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2006-3—089)(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

5(成人)+基础需水量)(三)补液方法1.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

面积大、症状重者需快速输注,但对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却应避免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肿。

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输注的半量。

第3日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为目的。

低渗糖不宜过快,重症病人补充碳酸氢钠。

2。

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选用等渗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

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如无条件可选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适宜,但深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3。

补液的监测①成人尿量以维持30~50ml/h为宜;②心率〈120次/分,收缩压为90mmHg,脉压20mmHg 以上;③呼吸平衡;④安静,无烦躁及口渴。

烧伤面积口诀三三三五六七 烧伤9分法图表

烧伤面积口诀三三三五六七 烧伤9分法图表

烧伤面积口诀三三三五六七烧伤9分法图表新九点法烧伤面积公式:333567,13,13,21。

中国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分,另加会阴的1%,构成100%的总体表面积,即:头颈部=9%×1 ——发部、面部、颈部各3%;躯干=3×9% ——躯干前13%、躯干后13%、会阴1%;双上肢=2×9% ——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双下肢=5×9% ——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成年女性臀部和双足各占6%)。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头大,下肢小,可按下法计算:头颈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46%就是成年男性下肢所占的面积比值)。

不论年纪和性别,病人并指的掌面约占体表面积的1%,如医者的手掌大小与病人相近,可用医者手掌估算。

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

之前我们一直沿用外国的分类方法,但是发现外国人和中国人的体表面积有数差。

60年代初期,通过纸铸法实测了我国人体表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后创建了适合我国人体体表面积的分类法:中国九分法。

我们通过中国九分法这种分类方法,创造了口诀,这就是烧伤面积九分法口诀。

烧伤病人的痛苦非常人可以体会,烧伤治疗的前提是估算烧伤面积和烧伤程度。

因此烧伤面积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

一般来说,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烧伤治疗的重要依据。

烧伤面积九分法就能快速的估算烧伤病人的烧伤面积。

烧伤9分法图表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简易口诀:1.烧伤新九分法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

2.烧伤面积计算法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烧伤面积计算方法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对于烧伤的面积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面积计算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处理烧伤情况。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九法”计算法。

这是一种简单而又常用的烧伤面积估算方法。

根据“九法”计算法,人体各部位的面积分布如下,头部占9%、上肢各占9%、躯干前后各占18%、下肢各占18%。

当发生烧伤时,可以通过估算受伤部位所占的九法比例来计算烧伤面积,从而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烧伤部位的实际形状和大小,使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圆形面积计算公式、椭圆面积计算公式和不规则形状面积计算公式等。

通过测量烧伤部位的长、宽等参数,然后代入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烧伤面积。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烧伤面积测量工具。

现代医疗设备的发展,使得烧伤面积的测量更加精准和方便。

医用影像设备、激光扫描仪等可以帮助医生直观地获取烧伤面积的数据,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烧伤情况。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比如使用数字相机拍摄烧伤部位的照片,然后通过计算照片中受伤部位所占比例来进行面积估算等。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结合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尽量准确地评估烧伤的面积和严重程度。

总之,烧伤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烧伤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了解烧伤面积计算的方法,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处理烧伤情况,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感谢大家的阅读!。

烧伤面积的估算

烧伤面积的估算

烧伤面积的估算1.面积的计算※以烧伤区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数(%)表示。

(1)新九分法。

根据我国成人人体实测的资料研究,将体表各部划分为11个9%,以便计算,详见下表所示。

并可用口诀助记:"3,3,3。

5,6,7。

13,13,1。

5,7,13,21。

"小儿头部比例较成人大而下肢短小,故其烧伤面积依年龄修正如下:※头颈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2)手掌法。

以伤者自己的一只手掌(手指并拢时)为其体表面积的1%。

此法对小面积烧伤计算较方便,当然也能用于大面积烧伤的测算。

实践中常联合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比较方便。

临床上诊断烧伤面积:①只计算Ⅱ、Ⅲ度,并只取整数;②但为估计烧伤的程度,像呼吸道烧伤应予注明。

2.深度的估计常用三度四分法,具体鉴别详见下表所示:3.严重程度的分度依烧伤面积和深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烧伤四度。

临床上还有小面积烧伤和大面积烧伤之分。

凡成人体表面积在15%以下(小儿10%以下)的Ⅱ度烧伤,包括散在的Ⅲ度烧伤,属小面积烧伤。

烧伤面积超过以上限度,Ⅲ度烧伤大于5%,或头面部烧伤面积较大者,称大面积烧伤。

(四)四度五分法:随着医学发展和临床救治水平不断进步已有半多世纪烧伤深度判断标准越来越显得滞后一方面是原采用诊断标准较为粗框精细度不够无法较为准确地反映机体损伤的严重程度例如单纯皮肤全层烧伤为三度;除皮肤全层又伤及皮下脂肪、肌肉乃至骨骼时也定为三度烧伤而两种烧伤严重程度无论是从病理表现、病理生理反应上还是临床治疗方法和段以及预后和后期的生存质量上均有显著的差异导致相同或相似的诊断治疗水平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治疗结果和质量却迥然不同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对烧伤治疗水平的科学的评价和正确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阻碍我国烧伤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标准过粗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混乱目前不少烧伤治疗单位纷纷报道其治疗三度烧伤不需术且不留瘢痕对传统经典的烧伤治疗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近年来国际上陆续出现对原诊断标准质疑要求修正的呼声基本变化是把超越皮肤和皮下的深度烧伤定位为四度形成四度五分法一学术动向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某些著作中有所反映但为慎重起见种争议仅局限专科学术会议上直到2003年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孙永华教授提议下组织部分专家认真酝酿、讨论最后决定由葛绳德教授执笔提出新的烧伤诊断标准-四度五分法初步意见稿经烧伤学会常委及部分青年委员讨论通过2004年10月28日第七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上经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正式生效内容如下:1.四度五分法的组织学划分(1)Ⅰ度烧伤病变最轻一般为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有时虽可伤及棘状层但生发层健故再生能力活跃常短期内(3~5d)脱屑痊愈不遗留瘢痕有时有色素沉着但绝大多数可短期内恢复至正常肤色(2)Ⅱ度烧伤①浅Ⅱ度烧伤:包括整表皮直到生发层或真皮乳突层的损伤上皮的再生有赖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的附件如汗腺管及毛囊等的上皮增殖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经过一两星期后愈合亦不遗留瘢痕有时有较长时间的色素改变(过多或减少)②深Ⅱ度烧伤:包括乳头层以下的真皮损伤但仍残留有部分真皮由体各部分真皮的厚度不一烧伤的深浅不一故深Ⅱ度烧伤的临床变异较多浅的接近浅Ⅱ度深的则临界Ⅲ度但由有真皮残存仍可再生上皮不必植皮创面可自行愈合是因为真皮的下半部的网织层内除仍存有毛囊、汗腺管外尚分布着为数较多的汗腺有时还有皮脂腺它们的上皮增殖就成为修复创面的上皮小岛也因为如此创面未被增殖的上皮小岛被覆以前已形成一定量的肉芽组织故愈合后多遗留有瘢痕发生瘢痕组织增殖的机会也较多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一般需三四星期如发生感染不仅愈合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将皮肤附件或上皮小岛破坏创面须植皮方能愈合(3)Ⅲ度烧伤系全层皮肤的损伤表皮、真皮及其附件全部被毁(4)Ⅳ度烧伤深及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故曾有将烧伤深及肌肉、骨骼或内脏器官者定为Ⅳ度烧伤早期深的Ⅳ度损伤往往被烧损而未脱落的皮肤遮盖临床上不易鉴别由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创面已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创面修复必须有赖植皮及皮瓣移植修复一新严重者须行截肢术2.四度五分法的临床表现(1)Ⅰ度烧伤又称红斑烧伤局部干燥、疼痛、微肿而红无水疱3~5d后局部由红转淡褐色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2)Ⅱ度烧伤①浅Ⅱ度烧伤: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有时为淡红色)澄清液体或含有蛋白凝固的胶状物将水疱剪破并掀开后可见红润而潮湿的创面质地较软疼痛敏感并可见无数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表现为粒状或脉络状伤后1~2d后更明显正常皮肤结构中乳头层与网织层界处有一血管网称皮肤浅部血管网并由此发出分支伸入每乳头内浅Ⅱ度烧伤时它们扩张充血故临床表现为颗粒状或脉络状血管网浅Ⅱ度烧伤波及乳头层时多为脉络状血管网少有颗粒状②深Ⅱ度烧伤:局部肿胀表皮较白或棕黄间或有较小的水疱将坏死表皮去除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白中透红、红白相间质较韧感觉迟钝温度降低并可见粟粒大小的红色小点或细小树枝状血管伤后1~2d更明显是因为皮肤浅部血管网已凝固所见红色小点为汗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因此烧伤越浅红色小点越明显;越深则越模糊少数红小血管则系位网织层内及网织层与皮下脂肪界处的扩张充血或栓塞凝固皮肤深部血管网它们的出现常表示深Ⅱ度烧伤较深(3)Ⅲ度烧伤又称焦痂烧伤局部苍白、无水疱丧失知觉、发凉质韧似皮革透过焦痂常可见粗大血管网与深Ⅱ度细而密的小血管迥然不同此系皮下脂肪层中静脉充血或栓塞凝固所致以四肢内侧皮肤较薄处多见多伤后即可出现有时伤后1~2d 或更长时间出现特别是烫伤所致的Ⅲ度烧伤需待焦痂稍干燥后方才显出焦痂的毛发易拔除拔除时无疼痛若系沸水等所致的Ⅲ度烧伤坏死表皮下有时有细小水疱撕去水疱皮基底呈白色质较韧(4)Ⅳ度烧伤黄褐色或焦黄或炭化、干瘪丧失知觉活动受限须截肢(指)或皮瓣修复(五)判断烧伤深度的其它测定方法:对烧伤深度的判断目前多采用目测仅仅依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肉服观察往往不够精确同时缺乏客观数据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希望能用客观指标来判断烧伤的深度因而设计种种方法现分别介绍如下:1.溴酚蓝染色法:采用一种与蛋白结合较松的染料——溴酚蓝给烧伤病员进行静脉注射除坏死区之外其它部位均染成蓝色正常组织因血液循环好可很快排光染料而退色;损伤区因染料外渗与组织结合所以染色较深若该处组织有生活能力则仍可24小时后逐渐退色三度烧伤区因组织失去活力而不再退色临床上根据一原理可用来检查烧伤深度此方法稳定好需提前静脉注射有色燃料是其不足2.金霉素荧光法:1965年捷克的杜布洛考斯基氏介绍应用金霉素的荧光显影来判断烧伤组织损害程度的经验其原理是给病员(或动物)金霉素后由组织损伤程度不同对金霉素吸收的数量也不等紫外线照射下就可出现不同的荧光3.创面温度测定法:1965年方纳基氏等根据烧伤深度不同而表面温度也不同的原理采用灵敏的温度计以测量切面温度来判断烧伤的深度稳定和可操作差是其不足之处4.红外线照相法;最近几年红外线照相技术也被应用烧伤的诊断原理是组织坏死的深度不同其温度也不一样所产生的红外线波长也不相同用红外线照相能显示出些不同再经过电计算机的处理既能得到表明深度、浅度烧伤的清晰图象需要特殊而昂贵的设备和稳定不够限制此方法的推广5.电针测定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电效应原理动物试验中发现正常皮肤各层由组织结构不同其电阻也各不相同烧伤后由组织坏死、蛋白凝固其电流、电阻也发生改变因此可借以测量致伤的深度从动物试验所得数据分析烫伤区各层电流量的改变情况证实应用电针测定判断烧伤深度对决定治疗方案有—定的参考价值特别对介深二度和三度烧伤之间的创面判断参考价值更大6.电针脉冲测定法:国内有的单位报告由三度烧伤创面皮肤感觉完全丧失故可应用脉冲频率100~200次/分的针麻电针刺激皮肤、皮下和真皮逐渐加强电压至6伏特然后根据病员感觉反应来判断烧伤深度如毫无反应则说明皮肤感觉装置完全损坏生物电效应消失为深度烧伤稳定和临床实用均不够理想7.病理活检诊断:南斯拉夫采用微型削痂刀创面上按不同厚度削除一部分组织做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烧伤深度种方法准确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由是带创伤临床可操作差8.创面微循环检测法:原理是随着组织受损伤程度的不同其微循环状况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利用组织微循环检测仪可初步判断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此法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另外精确和稳定也不够二、烧伤深度判断注意事项1.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对同样热力所引起的损伤也是不一样的如胸部、肩部、背部、腹部、臀部以及大腿外侧的真皮较其它部位皮肤厚1—2倍;背、足背、关节曲面皮肤较薄烧伤容易偏深2.同一部位的皮肤厚度因年龄、别、职业、工种等不同而不一样小儿皮肤较成薄女较男薄小儿烧伤往往容易估计偏浅是由小儿皮肤较薄所致例如深二度烧伤渗出至浅层的液体较多水泡较大容易因水泡大而判断为浅二度烧伤3.烧伤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烫伤和火焰伤不一样;较低而持续的热力作用和闪灼烧伤不一样;持续的热力烧伤往往很深;酸烧伤表面蛋白凝固变容易估计偏深;而碱烧伤往往因有继续加深过程容易估计偏浅4.皮肤的隔热作用较大散热也慢烧伤发生后虽然脱离热源但一段时间内热力仍可继续渗透由烧伤后血浆渗出、组织水肿、外周阻力大、血液浓缩毛细血管容易栓塞有一热力加深过程因而早期估计深度往往偏浅临床中需要多次估计最后根据实际深度进行修正临床上常用的浅度烧伤是指一度及浅二度烧伤深度烧伤是指深二度、三度及四度烧伤5.电烧伤面积虽小但深度较深常常发生肢体坏死应特别注意肢体的血运情况化学烧伤尤其是酸烧伤伤后24—48小时确定深度比较准确6.目前我们所采用的烧伤深度判定方法多偏重静止的方面较易忽视皮肤生物学改变的动态方面各种动态变化是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如冷而且干燥的环境没有感染血管网没有继发栓塞是促进烧伤皮肤再生的有利条件;局部温暖潮湿有进行栓塞因感染而形成局部坏死灶等则不利皮肤再生反而可促进皮肤坏死脱落因此即使最初对烧伤深度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以后的治疗过程中病情仍可向两相反的方向发展只有采取唯物辨证的思维方法认真分析临床现象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错综复杂的病情发展过程中立不败之地。

烧伤面积计算及评估

烧伤面积计算及评估

烧伤面积计算口诀(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成人烧伤面积计算口诀: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一;五,七,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解释:发、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会阴部是13、13、1,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是5、7、13、21。

记忆时,一边念口诀,一边用双手触摸身体部位,很容易记,非常有用。

烧伤新九分法: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烧伤患者补液补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初期处理1。

Ⅰ°烧伤创面只需保持清洁和避免再损伤。

2.Ⅱ°以上,清创术和抗休克。

(二)补液方法II0、III°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2006-3-089)(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三)补液方法1。

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

面积大、症状重者需快速输注,但对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却应避免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肿。

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输注的半量。

第3日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为目的.低渗糖不宜过快,重症病人补充碳酸氢钠.2。

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选用等渗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

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如无条件可选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

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适宜,但深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

3.补液的监测①成人尿量以维持30~50ml/h为宜;②心率<120次/分,收缩压为90mmHg,脉压20mmHg 以上;③呼吸平衡;④安静,无烦躁及口渴。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烧伤面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身体分为九个部位,每个部位所占的面积比例来估算烧伤程度和面积。

下面是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的口诀和相关参考内容。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的口诀是“头二四下结合,臀三下三九守”。

这句口诀的意思是将头部分为两个部位,即头部的前面和后面;将上肢分为四个部位,即上臂前侧、上臂后侧、前臂前侧和前臂后侧;将下肢分为三个部位,即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和小腿;将躯干和会阴分为三个部位,即胸腹和两侧腰部。

根据九分法的计算规则,每个部位所占的面积比例为:- 头部前面:占总面积的1/9;- 头部后面:占总面积的1/9;- 上臂前侧:占总面积的1/18;- 上臂后侧:占总面积的1/18;- 前臂前侧:占总面积的1/18;- 前臂后侧:占总面积的1/18;- 大腿前侧:占总面积的1/9;- 大腿后侧:占总面积的1/9;- 小腿:占总面积的1/9;- 胸腹:占总面积的1/9;- 腰部两侧:占总面积的1/18。

九分法可以帮助医生和救护人员快速估算烧伤的面积,使得烧伤的处理更加科学和有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九分法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上每个人的身体比例存在差异,所以根据情况还需要进行具体的测量和评估。

在进行九分法估算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例如:1. 烧伤面积计算表格:可以使用一个表格来记录九个部位所占的面积比例,并通过加总得出总体烧伤面积。

这样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计算和记录。

2. 烧伤面积估算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有一些在线工具和手机应用可以帮助进行烧伤面积的估算。

这些估算器通常基于九分法的原理,用户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数据,例如身高和九个部位的受伤情况,就可以得出初步的烧伤面积估算结果。

3. 烧伤面积计算公式:九分法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如果需要更精确的烧伤面积计算,还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通常考虑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具体形状和比例,以及身高和体表面积等因素,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烧伤面积。

烧伤科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烧伤科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不同年龄段患者评估差异
婴幼儿
婴幼儿的皮肤较薄,皮下脂肪较少,烧 伤后体液渗出和水肿相对较轻,因此烧 伤面积可能相对较小。同时,婴幼儿的 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例较大,相同烧伤 面积下对婴幼儿的影响更为严重。
VS
老年人
老年人的皮肤弹性较差,皮下脂肪较少, 烧伤后容易发生皮肤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评估老年人的烧伤面积时,需 要充分考虑其皮肤特点和并发症的风险。
手掌法
定义
以患者自身的手掌面积为参照,来估算烧伤面积。
计算方法
患者五指并拢,单手的掌面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常用于 小面积烧伤的快速估算。
头颈部烧伤面积计算
• 计算方法:头颈部烧伤面积的计算在九分法中已经详细阐述, 即头部3%、面部3%、颈部3%,共占体表面积的9%。需要注 意的是,头发和头皮的烧伤应计入头部面积。
REPORTING
会阴部烧伤面积计算
男性会阴部烧伤面积计算
阴茎、阴囊、会阴部皮肤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2.5%。
女性会阴部烧伤面积计算
大阴唇、小阴唇、阴阜、阴蒂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1.5%。
臀部烧伤面积计算
臀部皮肤烧伤面积计算
臀部皮肤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5% 。
臀沟烧伤面积计算
臀沟处皮肤较薄,皮下脂肪少,烧伤 后易形成瘢痕,面积计算时应特别注 意。
足部烧伤面积计算
双足烧伤面积计算
双足皮肤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7% 。
单足烧伤面积计算
足背与足底烧伤面积计算
足背皮肤较薄,皮下组织少,烧伤后 易形成瘢痕;足底皮肤较厚,皮下组 织丰富,烧伤后易形成水疱。在计算 面积时应特别注意。
单足皮肤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两上臂为6% ? C.躯干为27% ? D.两臀为5%
成人双膝以下烧伤,烧伤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 A.10% B.15% C. 20% D.25%
外科学总论
第十二章
烧伤
外科学总论
口诀 : “三三三,五六七,躯干前
后二十七,两个臀部一个五,七加 十三二十一”
女性骨盆较宽、双足较小,因此臀部面 积+1,双足面积-1。
?中国新九分法?
? 重、 特重度?
面积计算
深度估计
严重程度
第十二章
烧伤
二、 面积计算--中国新九分法
外科学总论
重点
第十二章
烧伤
图1 成人体表各部所占%示意图
外科学总论
头颈部=9+(12-年龄)
第十二章
烧伤
图3 面积计算——手掌法
外科学总论
第十二章
烧伤
三、 面积计算—误的 。 A.头、面、颈部各为3%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外科学总论
南阳医专临床医学系外科教研室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南阳医专临床医学系外科教研室
烧伤面积计算
第十二章
烧伤
教学重点
掌握 烧伤的面积计算方法---九分法
外科学总论
熟悉 儿童烧伤的面积算方法
了解
烧伤面积计算的口诀
3
第十二章
烧伤
一、烧伤急救--伤情判断
外科学总论
?什么是手掌法、 ?什么是三度四分法? ? 何为轻、中、
小儿头部先发育,因此头部较大,下 肢较短小
手掌法中应以患者本人手掌为准。
第十二章
烧伤
课后作业:
? 1.归纳成人与儿童面积计算的差异?
外科学总论
第七版《妇产科学》配套课件
主编:乐杰 谢幸 林仲秋 苟文丽 狄 文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11 T南h阳a医n专k临s床医fo学r系Y外o科教u研r室Att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