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2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30.《诗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知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他对“和平、宁静、美好的”生活向往之情我们在《桃花源记》中领略到。

本诗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X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1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1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1学案导学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先学后教1、资料连接说说作者生平,交流引读⑴陶渊明:东晋诗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

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

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田园派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⑵王维,盛唐著名诗人,人称“诗佛”。

字摩诘,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

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最大的艺术特色。

⑶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

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4)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

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简斋集》。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荒秽.()草木长.()燕.()然逢侯骑.()荷.()锄属.()国汉塞.()无违.()荆.()门仍怜.()故乡水帘旌.()徙.()倚小组合作用“/”给四首诗划分节奏;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概述诗意;齐读,熟读成诵。

《归园田居》(其三)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

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导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四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赏读《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王维、李白和陈与义四位大诗人的心灵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理荒秽.(huì) 荷.锄归(hè) 使至塞.上(sài)逢候骑..(hòu jì) 燕.然(yān)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但是)(2)一词多义长:①道狭草木长(zhǎng动词,生长)②长河落日圆(cháng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3.作者简介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导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四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赏读《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王维、李白和陈与义四位大诗人的心灵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理荒秽.(huì) 荷.锄归(hè) 使至塞.上(sài)逢候骑..(hòu jì) 燕.然(yān)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但是)(2)一词多义长:①道狭草木长(zhǎng动词,生长)②长河落日圆(cháng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3.作者简介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30诗四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1、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2、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学习难点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知识四、作家作品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某某某某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

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他那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对读书人的影响很深。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苏轼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陈与义(1090—1138),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某某(今属某某)人。

有《简斋集》《无住词》。

五、背景探视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第二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X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

决战高考,改变命运。

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30诗四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准确地默写这四首诗。

2.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培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作品意境,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激发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情思。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陶渊明和其他诗人的作品并不陌生。

在本卷的第5单元中,他们学习了他的“桃花源”;此外,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并背诵了一些诗歌,这是学习这四首诗的条件。

然而,受经验和知识积累水平的限制,八年级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仍然有限。

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诗歌初步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设计(设计师:)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程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再一次漫步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水平阅读——读出诗歌节奏的美。

1.老师读课文,学生听。

2.学生自由练习阅读。

3.学生展示并大声朗读。

(1)注意四首诗歌的节奏划分和朗读时语感的处理。

(2)明确四首诗歌朗读应注意的节奏和语感。

一三、品析表达――品出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景品析:《归园田居》1.比较笔记,感受诗歌。

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的工作生活。

教师提示:你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做一个完整的陈述。

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叙给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

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衣裳。

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2.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陶渊明的诗平淡而有趣。

你认为“兴趣”的表达是什么?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带着月亮和锄头回来”的动态画面。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 诗四首教案 新人教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 诗四首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8.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

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

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

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4.讨论法。

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教具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归园田居》一、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

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

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文将针对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程中的《诗四首》一课进行教学设计及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一、课程分析1.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和分析,使学生理解文学的表现方式和体现文学特点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掌握文章的含义,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对精品文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文学鉴赏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2.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四首诗歌的解读和分析,包括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元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唐代王昌龄的《登科后》和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四首诗歌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文学的表现方式和文学特点的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对四首诗歌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掌握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设计1.预习导入(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四首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有利于跟上教学节奏。

2.课堂解读(30分钟)首先,教师提问《登鹳雀楼》中“九州生气”的意思,借此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诣和历史背景。

其次,针对《青玉案·元夕》和《登科后》中的词句进行解读,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充满着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使学生理解到古代文人的境遇和生活方式。

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环佩玉琮,珮玉绿鸳鸯”则体现了唐代诗歌华贵的写作特点。

3.探究主题(20分钟)以《登科后》为例,分析其主旨是“顺应历史走向”。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什么角度出发来理解这句话,从中发现对未来的启示。

4.创新呈现(30分钟)由学生分组完成创新呈现,可以是演讲、朗诵、影视剪辑等等形式,重点是展现学生个人感悟和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解决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解决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
”字的含义。

做官,
我们就来学习诗四首,
总结三个问题的完成情况,表扬答案、思路、拓展比较完整的学生,指出几个典型。

诗歌的语
状态。

重点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提醒
原文的诗句回答)
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
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描绘画面时,也应该整体的把握诗词
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
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如敝屣,怀着“抱朴守静”,“洁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园,以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 诗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 诗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
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宋宋高宗绍兴八年风格,尤近于杜甫,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
( )
《渡荆门送别》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
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
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从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的诗
在上课前,有目的的安排学生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为理解诗意创造条件。

在课后举办。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0 诗四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两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

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堂实录一、积累字音与词语荒秽(huì):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

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zhān):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二、思考问题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三.领悟诗歌的内涵美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

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

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课后小结课上小结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学习《使至塞上》一.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导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四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赏读《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王维、李白和陈与义四位大诗人的心灵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理荒秽.(huì) 荷.锄归(hè) 使至塞.上(sài)逢候骑..(hòu jì) 燕.然(yān)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但是)(2)一词多义长:①道狭草木长(zhǎng动词,生长)②长河落日圆(cháng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3.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教与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与难点:1、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与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

(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教与学过程:一、文学常识见《金榜行动》二、,先熟读诗四首,再完成文言词汇知识表内容。

三、读、背诵四首诗五、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行动》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学习《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一)朗读以上两首诗,注意朗读节奏。

(二)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探究下面问题1、这首诗可分哪几层意思?“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3、“带月荷锄归”一句用语有什么特点?由此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印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中表现诗人很不擅长种田的句子是:“”,“。

”表现诗人田间劳作很勤劳的句子是:“,。

”5、“但使愿无违”的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谈谈诗人之“愿”的含义。

(三)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探究下面问题1、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一句的含义。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奇观”。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其中“直”与“圆”二字展现了怎样的景观?4、“单车欲问边”中的“单车”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二、展示、评议三、课后作业见《金榜行动》第三、四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学习《渡荆门送别》(其三) 《登岳阳楼》(其一)(一)朗读以上两首诗,注意朗读节奏。

(二)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探究下面问题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2、抒发作者浓浓的乡思之愁的句子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课堂表现自我评价
优秀□良好□一般□有待提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要求








谈对诗句的欣赏。




桦甸六中教案
主备人
备 课组长
李成香
二次备课人
学科
语文
年级

课题
诗四首
第2
课时
总计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媒介
出缺席
情况
教学目标
学习《渡荆门送别》,背诵默写,感受乡愁和送别诗,理解诗人情感。
学习从另一种角度表达情感。
检测:按要求默写诗句。




内容
个性化修改
指导从另一角度抒怀的写法。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落实教学设计,对送别诗有了一定的认识。
测试结果反思:
没问题。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 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平均分
检测成绩优异
课堂表现积极
进步幅度较大1)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2)背读
自学指导三:理解,时间5分钟,学后集体交流。
1)结合注释讲讲诗句意思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自学指导四:赏析,时间8分钟,比谁理解得有独特见解。
1)一、二句:方式?目的?
2)三、四句:结合中国地形特点说明。
3)五、六句:你还想到了李白的哪些诗句?由此发现李白诗的什么特点?
1)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2)背读
3、 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诗四首》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诗四首》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学科语文年级八课题诗四首第1课时总计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知识回顾背诵《桃花源记》;说说陶渊明这个人。

背诵王维的诗。

学习目标学习《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理解情感,能默写。

感受陶渊明的恬适,王维的凄凉心境。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归园田居》学习十分钟,比谁学得好。

1、诵读2、解决生字:稀秽荷沾违注意字音和字形。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及情感。

4、结合《桃花源记》和诗句可以发现哪些信息?诗人的“愿”应该是什么?想想本诗要表达什么情感?从哪里看出的?自学指导二、《使至塞上》学习十分钟,比谁学得好。

1、诵读2、学习字形:蓬雁萧候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及情感。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哪句?如何理解?表达什么情感?学科语文课题诗四首第 1 课时第小组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得分1、注音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衣沾.不足惜征蓬.出汉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表现陶渊明不懒惰的诗句:表明陶渊明理想的诗句:王维用旷远的境相来表达孤独的诗句:表明王维出使目的的诗句:借用孤独之物表达内心之凄苦的诗句: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误课堂展示次数课堂表现自我评价优秀□良好□一般□有待提高□纠错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自主学习展示巩固学有所思桦甸六中教案主备人备课组长二次备课人学科语文年级八课题诗四首第1课时总计节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媒介出缺席情况教学目标学习《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理解情感,能默写。

感受陶渊明的恬适,王维的凄凉心境。

重点难点关键理解诗人情感。

陶渊明的“愿”及王维的孤苦心境的理解。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知识回顾出示目标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展示巩固当堂检测及时反馈5 1 20 10 3 5 1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内容个性化修改知识回顾背诵《桃花源记》;说说陶渊明这个人。

背诵王维的诗。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一、《归园田居》1、诵读2、解决生字:稀秽荷沾违注意字音和字形。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及情感。

4、结合《桃花源记》和诗句可以发现哪些信息?诗人的“愿”应该是什么?想想本诗要表达什么情感?从哪里看出的?二、《使至塞上》1、诵读2、学习字形:蓬雁萧候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及情感。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

)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教学重点:会朗读会理解教学的难点:会欣赏,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使用教具:小黑板1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生互动交流: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收藏和欣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髓——古诗。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收藏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们的智慧来欣赏这件瑰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你们认为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老师自信满满地跟着老师的板书把学习目标读一遍。

(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二、了解诗人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荡的年代,性格既刚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

进入官场,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

他是谁?——陶渊明。

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

(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

)三、运用目标探究法学习新知识1、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完成会朗读的学习目标)(1)提出听读要求:①听清老师朗读诗时,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他们的读音?(多音字:兴、荷、长等)。

②听清老师朗读诗时的节奏和感情。

(2)学生明确要求后,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全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第一课时出示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新课导入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接触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培植我们更多的涵养。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限。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四位诗人的诗歌吧。

作者链接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人。

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734)得宰相张九龄提拔为右拾遗,后迁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五年(737)因张九龄受贬,王维也受排挤。

这年春天奉使出塞,在凉州住了一段时间。

开元二十七年从凉州返回长安,任殿中侍御史。

开元末至安禄山叛乱前,曾先后在终南山、辋川隐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扈从不及而被俘,被迫授伪职。

叛乱平息后,受降官处分。

乾元二年(759)迁中书舍人,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背景链接《归园田居》: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

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737年春,河西副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

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

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合作探究(一)《归园田居》1.读准字音秽(huì) 荷(hè)2.读准节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教案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

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归园田居》(其三)、《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导入新课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自由背诵。

检查背诵研读与赏析 o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

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

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四首2
学案导学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先学后教
1.渡荆门送别》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其一)》融情于景,借景抒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
用“/”给四首诗划分节奏;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概述诗意;齐读,熟读成诵。

《渡荆门送别》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诗中的写景句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现、变换,作者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写完山势、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法从不同角度写长江的近景、远景。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慢。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

“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

白天,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颔联从正面描写。

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b.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山势和流水,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一个“随”字给山野以动感,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的气势。

C. 这首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表现手法、意境、语言、构思)
如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d 、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颔联、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大江时那种新鲜、欣喜、激动的感情。

诗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了思乡的情感。

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其为“故乡水”,诗人此次远行,怎能不留恋自己的故乡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乡,而说故乡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抒发了诗人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
《登岳阳楼(其一)》
你是怎样理解尾联这两句诗的?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北宋已经危亡不可挽救。

“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

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当堂检测
比较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过故人庄

游孟浩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 这两首诗都属于律诗,《游山西村》是七律律;《过故人庄》是五律律;韵律也工整,前诗的韵脚豚村存门;后诗的韵脚是家斜麻花。

2. 这两首诗行文构思基本相同,“留客、邀我”反映了“农(田)家”好客淳朴的民风,山西村的景是柳暗花明,故人庄的景是静中有动,以动来衬静;都写了人的活动,前者是箫鼓追随春社近,后者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也都写了人们重访的愿望,这种愿望前诗较强烈,如“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句诗就可以看出。

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很接近,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千古绝句,在诗中它不但写出了景色的美,而这种美是在“疑无路”的时候才出现,使人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现在人们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在困难之中的新境界。

4. 请你根据下面的语境,填上两句话,使其上下连贯,又构成一个排比句。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