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以及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经济大危机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历史事件,涉及许多经济术语和理论,学生可能对此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经济术语的解释和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产生原因、过程和影响,认识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的严重后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面对经济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产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经济大危机涉及的经济术语和理论的阐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地展示经济大危机的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经济大危机的产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经济大危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授法:教师针对经济大危机涉及的经济术语和理论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本质。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经济现象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3.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生产力过剩、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市场失灵、政策失误等。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生产力下降、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地位下降等。
4. 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政府干预、货币政策、产业调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以及各种应对措施的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大危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市场失灵、政策失误等因素。
3. 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从生产力、社会矛盾、国际地位等方面展开。
4. 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政府干预、货币政策、产业调整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如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6. 讨论:让学生探讨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
10.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经济大危机的书籍和文章,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对经济大危机相关问题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测试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经济大危机定义、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掌握情况。
4. 思辨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经济大危机时所展现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4课_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姜村初中南刚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习本课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1、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联系史实论证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让学生学习他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
(2)、通过分析《国家工业复兴法》协调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解决危机的措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互让互惠、实现双赢”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1)、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2)、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四)教学资源的整合:1、插图、表格等教学资源的处理。
2、采取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二、教法与学法依据:教师作为为组织者、指挥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一)教法:1、直观演示法:采取多媒体教学。
2、问题式教学法(二)学法:识图法、探究式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三、教学设计(一)、导入:展示图片《通用破产,美国梦碎》,联系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二)、新课设计:1、经济大危机:(1)、原因(处理方式:采取结构图的方式简化教学难点,如下。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说课者:授课手段:多媒体授课课时:1学时教学方法:启发式设计思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通过设置连串的问题,紧密相扣的各个环节,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
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重视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体验主动探究学习的成功享受。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世界现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中的第二课。
第一课讲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本课紧接着讲到该体系形成后,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1929年10月,随着美国股市的崩溃,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寻找出路,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后实施了一场名为新政的改革,改革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改革措施涉及财政、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改革使美国在经济上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政治上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得到巩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内容讲的就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由相对稳定到开始走向危机的这段历史,是本主题的中心环节部分,本课与前后课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
(二)能力目标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
第四课经济大危机说课材料

第四课经济大危机说课材料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节课上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下启“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既是“一战”后的结果之一,又是“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影响深远,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2、说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
2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以“问题——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以“繁荣——危机——新政——恢复”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展开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民心,取得成功的伟人风范。
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引导学生懂得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
3、说教学重点: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它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危机,对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的发展进程。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了尽快的恢复。
4、说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太强,学生难以理解《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
对学生而言,全面地,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本节课以“繁荣——危机——新政——恢复”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展开启发式教学。
一方面紧抓世界金融海啸这一热门话题,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大有帮助。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 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经济大危机是指在一段较短时间内,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
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经济大危机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金融市场泡沫破裂、过度消费、产能过剩、政策失误等。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经济大危机对国民经济、就业、金融市场、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4. 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企业应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竞争力;消费者应理性消费,提高储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分析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经济大危机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 分析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5. 总结发言: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扩展学习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关于经济大危机的课外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地和大家一起来进行课例研讨。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说《经济大危机》一课。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第4课内容,本课在一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世界由重建和繁荣到再次走向世界大战的分水岭,并深刻地影响到二战后世界的发展。
这次经济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本课在世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3、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教学难点是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二、说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及教法:初三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手段上:采用图示教学法,注意选用课本中插图,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
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
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特点、原因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经济大危机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3.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特点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4. 经济大危机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5.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特点、原因、影响及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经济史》、《现代经济危机史》等。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道、图片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特点、原因、影响及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实际情况。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经济大危机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作业反馈: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影响。
2. 邀请经济学者或历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认识。
3. 安排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博物馆,直观感受经济大危机的历史背景。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第4课经济大危机:(通用3篇)

第4课经济大危机:(通用3篇)第4课经济大危机:篇1【课程导入】这是一幅反映20世纪30年月大危机期间美国失业大军等待领取救济品的历史照片。
长长的队伍,毫无生气地在街头蠕动,为了什么?就为了能够获得一块用于果腹的面包。
这些纯朴的工人怎么也无法弄明白,昨天还是繁华似锦的世界,今日却一下子就从“柯立芝富强”跌入“大萧条”的低谷。
或许伫立街头的这些失业工人还在回味着胡佛总统曾在竞选时向他们许下的诺言:“每一个工人下班回家,桌上都有一只热气腾腾的鸡。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学问网络】【学习探究】1.在经济危机期间,工人们买不起牛奶、面包和燃料,很多家庭靠救济度日;为了御寒,人们甚至把报纸塞在衬衣里取暖。
与此同时,资本家却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
你能解释这些惊奇的现象吗?2.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时说:“我预备依据宪法给予我的职责,提出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一个灾难深重的世界中所必需实行的措施。
”他所说的“措施”就是后来挽救了美国的“新政”。
你知道罗斯福新政详细包括哪些内容吗?它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消失在。
a. 1919~1929年b. 1924~1929年c. 1924~1933年d. 1919~1933年2. 20世纪30年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先。
a.从日本发生b.从美国发生c.从德国发生d.从英国发生3. 20世纪30年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
a.三千万b.二千八百万c.一千五百万d.四千万4.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新建了很多公共工程,其目的是。
①调整资本主义制度②削减失业队伍③刺激生产和消费④加快经济复苏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 20世纪20年月,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年,资本主义空前严峻经济危机从爆发,快速波及到整个世界。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一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翔实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经济大危机的起因、特点、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实,认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等历史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特点、影响及应对措施,认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增强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起因、特点、影响及应对措施。
2.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直观展示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大危机这一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特点、影响及应对措施。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4.情景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展示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实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介绍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历史背景,如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导致经济大危机的各种原因,如市场失灵、政策失误、金融机构风险等。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阐述经济大危机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国际格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4. 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介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在经济大危机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如刺激政策、金融改革等。
5. 经济大危机的启示:总结经济大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如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市场体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应对措施及启示。
2.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碰撞。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济大危机的本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经济大危机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等知识点。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说教材1、《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里第4课内容,本课中所涉及的知识既与前1课有关联,又是前1课的延伸。
本课共有两个子目。
“繁荣及其崩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影响、第二:罗斯福新政,介绍了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②、过程与方法:.以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教学难点是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二、说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情境走进课堂,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给学生一种感官和心理的强烈刺激,引发学生兴趣2.问题式教学法:将知识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以疑导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中.3.讲解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规律,突破难点问题.【三】说学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学生不甚了解,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逐层导入,使学生提高认识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导入:1、大屏幕上展示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图像、当今金融危机时期的一系列图片组合。
2、播放美国、德国等有关应对金融危机的音像资料和图片,通过当今现实问题,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说课稿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
板书:经济大危机下面我分别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四个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繁荣”及其崩溃;二、罗斯福新政板书:一、“繁荣”及其崩溃二、罗斯福新政本课内容属于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一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相对稳定。
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家力图以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最终他们挑起了战争,战争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经济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
所以本课在世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二:一是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如:股票等。
二是《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学生的实际情况:初中学生对于经济学方面的概念性知识理解能力有限。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1929——193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危机中的痛苦;理解繁荣背后隐含着的危机因素;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效果。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课件17张ppt

☆ 导入新课
☆ 探究新知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
2、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20-21页,完成这些问题。 (1)经济危机于 年在 首先爆发 (2)经济危机的特点: (3)经济危机的影响
3、学生自主学习课本22-23页,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问题: (1)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罗斯福新政的成效
2 、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有哪些?有何效就不会再爆发经济危机了.这 句话对吗?
☆ 归纳总结:
1、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只要资本 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必然爆发,罗斯福新政虽然取得很 好的成效,但不能从根不上消除经济危机。
2、罗斯福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借鉴,也值 得我们同学学习。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一 学情分析 二 教材分析 三 教材处理 四 教法手段 五 教学过程
2、打破教材知识结构,先让学生观看几幅反映经济危机后美国人 民生活的图片,再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
3、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经济危机前后繁荣与萧条对比;经济危 机给二战爆发埋下的伏笔。
1、教法设计 2、学法设计 3、手段选用
☆ 复习提问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两次什么会议?结 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布置课外作业:
写一篇200字以上的小论文,对罗斯福进行评价,可以培养 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 史人物等能力。
☆ 板书设计:
1.凡-华体系
1924-1929年相对稳定时期
2.经济危机(1929-1933年):特点、影响
3.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领导): 内容、影 响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经济大危机》。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进行课前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内容。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挫折,它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课在一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学习本课有助于我们了解经济危机,使学生懂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特点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以避免。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学习历史的能力,但本校学生多是内宿生,接触的知识面较窄,同时学生初次接触这些内容,特别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能力层次和扩散思维能力还不够好,需要耐心指导和采取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学习。
三、教学方法
(一)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录像、文字资料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问题式教学法(注重将问题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以疑导读,制造学习兴奋点,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3、情境教学法
(二)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头是学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
在导入新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几组图片资料(《2009年招聘现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王广谦教授讲话),巧妙地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1929-1933的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设置悬念,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角色,激起学生去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导入新课。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和你们分享老师的亲身经历。
这几幅照片是老师2009年参加招聘会找工作的场景。
2008年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次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
造成了许多工厂倒闭,公司破产裁员,失业人数增多。
求职难成为了老师一毕业就面临的困境。
我们再看看美国,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美国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发生在1929年。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这一段历史。
〔讲授新课〕(板书本课标题)
一、繁荣及其崩溃
1、美国的曙光——“柯立芝繁荣”
讲述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国经济“繁荣”的局面,引导学生思考出现经济繁荣的原因,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总结: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繁荣后面潜伏着危机。
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便于学生理解。
2、“繁荣背后的危机”
接着给出美国劳动者的收入资料。
运用图示法,直观形象,教师精讲,突破经济危机原因这一教学难点。
接下来我将出示两张对比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劳动人民饥寒交迫而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
3、爆发标志
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
展示“纽约股市崩溃”的相关图片,以增强感性认识。
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向学生简略解释几点:(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4、危机的特点。
我让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试着通过表格复述经济危机的三大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便于加强学生记忆。
5、经济危机的影响。
在了解了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上,顺理成章地提出:这次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学生通过观察补充图片,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群众、破产资本家、政府及其代表,在遭受这场危机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同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经济危机的影响。
(1、人民深受其害,生产了遭到破坏;2、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政局动荡,各国自寻出路。
)
然后启发同学们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国人需要一个救星带领他们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这样导入本课的下一个内容: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罗斯福的资料,使学生了解罗斯福本人。
接着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详细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再出示表格,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作用。
但因金融、农业、公共工程方面的内容是小字部分,因此在处理时我选择淡化,重点突出核心内容即对工业的调整。
出示《国家工业复兴法》和蓝鹰标志,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新政的特点。
在这里我会进一步总结:通过上述对工业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美国逐渐把资本主义生产从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使美国经济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但由于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接着出示一个思考题:为什么罗斯福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进行总结。
同时让学生体会罗斯福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三、创设情境: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的?
要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
四、小结
围绕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贯穿性总结,同时为下课书埋下伏笔。
最后通过6道选择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求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
为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
1、图片导入本课,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本课采用了PPT课件教学,运用大量真实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能让学生更为直观感触这段年代久远的历史,让学生走进历史。
3、本课设计的内容较多,在处理内容时略显仓促,不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