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差倍错题集讲解学习
及差倍错题集
![及差倍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b20b411a915f804d2b16c1fe.png)
和差倍及排队问题集1.阿呆和阿瓜共有56根玉米。
如果阿呆给阿瓜5根,则阿呆比阿瓜少2根。
请问原来阿呆和阿瓜各有多少根2.登月行动地面控制室的成员由两组专家组成,两组专家共有125名。
原来第一组专家人数太多,所以从第一组调了20名专家到第二组,即使这样第一组仍比第二组多5名。
原来第一组有多少名专家?3.小高、墨莫和卡莉娅共有40块糖,小高的糖是卡莉娅的2倍,墨莫的糖和卡莉娅一样多,请问卡莉娅有几块糖?4.羊村里住了一些羊和狼,羊的数量比狼的5倍多2只,且羊比狼多42只。
请问:羊村里羊和狼分别有多少只?5.有两盒块数一样的糖,第一盒放入8块,第二盒拿走18块,这是第一盒的糖是第二盒的3倍,这两盒原来各有多少块糖?6.有两款价格一样的大小冰箱,夏季大促销,大冰箱的价格下降了100元,小冰箱的价格下降了400元,这是大冰箱的价格是小冰箱的2倍,请问:这两款冰箱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7.阿呆和阿瓜原来的苹果一样多,现在阿呆给阿瓜12个苹果,结果阿瓜的苹果比阿呆的3倍少2个。
两个人原来各有多少个苹果?8.小高和小思分别有一些糖。
原来小高比小思多50颗糖。
小高又买了130颗,小思又买了5颗,这是小高的糖比小思的5倍多7颗。
那么原来小高有多少颗糖?9.爷爷的年龄比爸爸的2倍少10岁,爷爷比爸爸大了28岁。
请问:爸爸多少岁?爷爷多少岁?10.姐姐的小红花是妹妹的5倍,如果姐姐给妹妹20朵小红花,那么两人就一样多。
请问:原来姐姐有多少朵小红花?11.甲乙两个仓库储存了同样多的电视机,要是从甲仓库调运200台到乙仓库,那么乙仓库的存量就比甲仓库2倍少40台。
请问:甲、乙两仓库共有多少台电视机?12.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决定休息一会吃些包子,猪八戒吃的爆字数是孙悟空的2倍,孙悟空吃的包子比沙僧的2倍多6个,他们一共吃了102个褒姒。
请问:猪八戒吃了多少个包子?13.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决定进行最后一场“吹气球比赛”决胜负,1分钟内吹破气球个数最多的人获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3单元.运算定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3单元.运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6b829bb83d049649b6658ed.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3单元运算定律重点:①.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等知识“模型化”、“理论化”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②.各个点可以说都是重点,哪里都不能马虎,都必须十分熟练。
难点:①.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等知识“模型化”、“理论化”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②.乘法分配律——难点中的难点③.减法的性质,涉及到添、取括号和变换符号(+、-号),所以,比较难。
知识点分析:①.本单元是小学阶段首次系统地学习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第一次系统性的学习,特别是加减法。
学习加法、乘法的运算“五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对加的分配律”,以及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
②.叫“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而不叫“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是因为的确不一样,达不到“定律”的级别,所以叫“性质”,但給孩子说或孩子学的时候可以类似地说、类似地学,注意既看“性质”与“定律”的相同点,更要看到区别。
即减法中的“交换律”只能交换两个“减数”,不能交换“被减数”;“结合律”中后面的减数结合后“-”号就变成了“+”号。
除法中的“交换律”只能交换两个“除数”,不能交换“被除数”;“结合律”中后面的除数结合后“÷”号就变成了“×”号;除法的“分配律”只能分配“除数”,而不能分配“被除数”。
所以,数学里规范的语言讲法是“减法的性质”而非“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是“除法的性质”而非“除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③.本单元不是说全是新的,其实实例前面早都学习并运用过了,比如交换律,其实就是“带着符号搬家”,再比如连减可以变成先加再减,早在二年级就学习过了,等等。
④.本单元旧的名称叫“运动定律和简便运算”,可见本单元讲“定律”是出发点,而为了运算的间、快才是落脚点,所以,本单元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8623b905087632311212ad.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题目描述】一千万零一百美元。
写作:()【错例】写作:1000100【错误分析】读法和写法上有不同,读作的时候一个数中间数位的零不管有多少个都只读一个零,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解决方案】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到万字,再写数。
【题目描述】把3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
A、每段占3米的1/4B、每段是1米的3/5C、每段是全长的3/5D、每段是3/4米【错例】很少同学选择B,【错误分析】剪4次,其实剪了5段,这和锯木头的规律是一样的。
【解决对策】学生之所以会做错,主要与他们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脱节,完全意识不到建四段是得到了五节儿,因此要强调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题目描述】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运完这些煤需要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典型错例】75 20=3(次)……15(吨)答:运完这些煤需要3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错因分析】同学们有余数的除法学的还不错,解题的主要步骤能很快就知道了,但很多同学没有理解“运完”这个概念,还有可能就是把解题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最后一次运的重量上,而忽视了次数。
这里不单单是要计算75吨里面有几个20吨,还要把剩下的那不满20吨的15吨也要消耗一次去运,这样才能“运完”,否则总会剩下15吨没运。
所以,如果有余数,要在除法的商上再加1次。
【解决对策】同学们在做题中要充分理解题意,充分明白问题中的每一个词,否则就可能掉进陷阱。
对于这种求把一整堆分成小部分的份数,一定要看清是不是要考虑不满足条件的剩下部分。
正确解题过程:75 20=3(次)……15(吨)3 + 1=4(次)答:运完这些煤需要4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题目描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典型错例】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错因分析】平行线的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很明显是同学定义没有记清,或者是对定义还不理解,缺少空间想象力,对平面认识不够,只能认识到一个平面。
如何订正错题,讲话
![如何订正错题,讲话](https://img.taocdn.com/s3/m/bbd2d5f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4.png)
如何订正错题,讲话利用错题延伸提高错题订正效率作业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反馈教与学的效果、改进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平台。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些名言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事前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
批改作业是教学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
在平时工作中许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针对一次批改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讲评,讲评后对于学生的错题订正要进行二次批改,对于个别同学甚至要进行三次、四次批改。
几次订正,学生的负担很重,几次批改,老师的负担也很重,可是收效却不尽如人意:一到考试,这些学生仍在犯同样的错误。
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学生作业订正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可能是在老师讲评时,并没有真正听懂,又碍于脸面,不愿去问老师和同学,就只记住了题目的答案,还有些学生错题虽然订正好了,但是对题目的来龙去脉还是似懂非懂,因此当题目换一下数据再次出现时又不会解决了,原有的错误又“完璧归赵”,很令教师心灰意冷。
这些错误该如何处理?这对教学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在改进自身教学的同时,得改善学生作业订正的方式,体现出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观念,帮助学生改变原有错误观念,只有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
教学中应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反复订正,减轻课业负担。
“减负增效”是目的,更是措施,需要我们通过行动去落实。
现在,笔者就数学作业中出现的判断题和选择题的订正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想法。
(一)判断题:让学生知道错,并且知道为什么错。
判断题是学生最喜欢订正的题目了吧!因为假如他的判断是“√”,订正的时候打“×”就行了,而且保证是订正正确的。
可是,学生们是真的会订正吗?是真的懂了吗?不一定!因此,在平时的作业中以及作业的讲解中,关于判断题,我都要求学生在判断出对与错的时候,对于错误的命题要讲出它为什么错,或者说出正确的命题,这样,学生不仅知道它是错的,而且也知道了它为什么错,对正确的命题就更深入人心,从而降低下次出现错误的机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4877c065ce0508763213ad.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题目描述】一条走廊长32m,每隔4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
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错因分析】(1)很难准确地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两端都不种等一系列植树问题。
(2)对不同情况下间隔数跟植树棵树的关系掌握不熟练。
【解决对策】针对各种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带着学生一起去体会,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两端都不种等一系列植树问题,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目描述】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一块梯形菜地,已知篱笆全长35米,求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错因分析】学生由于前面学习的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学习,认为只有上底和下底全部知道才能求出梯形面积,他们对上底和下底的和看作一个整体理解有一点困难。
【解决对策】让学生把梯形的面积公式写出来,再把已知的数据代入,再通过未用到的数据和图形分析怎么求上底和下底的和。
(上底+下底)×高÷2=(35-8)×8÷2=108(平方米)【题目描述】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4段,一段长多少米?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错因分析】之前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是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现在不单单是单位1,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
甚至有些学生会搞混淆,会不明白什么时候有单位。
【解决对策】可以利用分数的其他定义去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比的定义或者分数的除法3÷4=(米),1÷4=。
【题目描述】【错因分析】该题在求解的时候,没看清题目,同一个数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一个带了单位,另一个没带单位。
第一个表示绳子的七分之三,第二个代表了绳子的长度七分之三米。
【解决对策】该题在解题时应考虑情况,注意他们的数学意义。
【题目描述】一张圆形桌子能座10个人,小玲生日聚会那天,想跟好朋友菲菲一起坐,并且想让菲菲坐在自己右边,共有几种不同的坐法?【错因分析】这道题学生是按照正常的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来思考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87bc4327284b73f24250e8.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点:①.“竖式计算”中“小数点要对齐”,即“数位要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等。
②.小数“末尾”的“0”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的添或删。
重点:①.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即“小数点要对齐”,即“数位要对齐”,能正确地进行小数竖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②.能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减法交换律和加、减法结合律迁移到小数中,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③.小数的“简便算法”,道理同整数的“简便算法”,但要多练。
④.难点:①.能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减法交换律和加、减法结合律迁移到小数中,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②.小数的减法的竖式计算,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时对齐问题以及添0问题。
③.小数的“简便算法”,道理同整数的“简便算法”,但要多练。
④.知识点分析:①.本单元,首先是“整数”知识的“迁移”,如整数的加减、整数的四则运算(中的加减)、整数的运算定律等,涉及到的内容有:三年级上册第2、3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二)”,主要是大数字的加减法,用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主要是加减法算式的变形、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有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即减法的性质。
特别是“数的简便运算方法”其次是前面学习过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涉及到的内容有: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出来的)、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的移动,小数与单位换算等。
还要以前各册学习过的其它知识,如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读数)、搭配(排列与组合)、计算器的使用(小数点键)等。
②.小数的“简便算法”,实际上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道理同整数的“简便算法”,但要多练。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word无答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word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e27d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d.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1.运算顺序问题与900+125-341相等的算式是()。
A.900-125+341B.900-(125+341)C.900-341+125混淆题:与900-125-341相等的算式。
2.和差倍分问题(1)240是8的()倍;300的3倍是()。
(2)小刚在计算时把减数132看成123,得到差是85,正确的结果是()。
变式题:小刚在计算时把被减数189看成186,得到差是85,正确的结果是()。
(3)甲是531,比乙少132.甲、乙的和是()A.663B.399C.1194变式题:男生18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2倍少3人。
男生和女生一共()人。
3.观察问题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个点。
4.路程折返问题王强的家到学校425米,早上上学走了132米发现忘了带数学书。
马上回家去拿再去上学,王强今天上学一共走了()米。
5.节余问题爷爷买一台冰箱要1200元,先付了500元以后每个月260元。
爷爷()个月付清。
A.2B.3C.46.最大最小问题一个数除以8,商是23且有余数。
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7.看书问题小明看一本98页的书,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39页。
第三天从第()页开始看。
8.赚钱(盈亏)问题一件外套进货价是95元,卖出价是115元。
那么卖5件共赚()元。
9.对折问题一段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12米。
则原来这根绳子长()米。
变式题:把一根木条锯成3段要6分钟,那么锯5段要()分钟。
10.活动优惠问题(1)沃尔玛超市在元旦期间搞活动:满500元减50元。
妈妈买了245元和287元的商品,需要支付()元。
(2)晨光文具店推出“买5送1”的活动,李老师给全班51个学生买笔。
那么李老师一共需要买()笔刚好全班同学每人一支。
11.年龄问题小明今年6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
当小明19岁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12.收费问题小花家到学校一共16千米,今天小花准备坐出租车去上学,出租车的收费如下:前3千米收12元,之后每千米收费3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四则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90e46620650e52ea551898e6.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集:第1单元四则运算重难点:①.加、减法及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②.含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③.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特别是“租船问题”。
还比如“交话费问题”。
④.其实本单元的内容实际上在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混合运算”中小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单元主要是上升到理论认识。
知识点分析:①.本单元是数的运算中对以前学习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
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中核心是二年级下册的第5单元“混合运算”,讲四则运算及其顺序,a、先小括号(需要先算的就用小括号);b、先高级运算(乘、除),再低级运算(加、减);c、同级运算先左后右;其它各单元都是为了加强运算的难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它的都是很简单的了,比较有点难度的就是四年级上册学过的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至于加减法要求到了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
②.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③.减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④.乘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⑤.除法各部分间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⑥.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即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求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余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求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⑦.计算并验算(由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写验算式还真不行,到了最后做单元练习时都还错,主要是:如何求出“关系式中的每一个数字”的关系式,即a=?、b=?、c=?。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错题集整理方法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错题集整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6ee2d5cf84b9d529ea7a11.png)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错题集整理方法【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C)。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问诊】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9)。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5~9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
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易错6】平角就是一条直线(√)【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用概念来判断正误。
改正: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易错7】160×60=960【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有几个零中“因数”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漏数了一个零。
突破高分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错题集附解析(2021年整理)
![突破高分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错题集附解析(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7659d343323968001c9266.png)
(完整)突破高分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错题集附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突破高分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错题集附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突破高分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错题集附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选修四错题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 ( )A.相同B.中和HCl的多C.无法比较D.中和CH3COOH的多解析:选D。
HCl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故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相比,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因此两溶液体积相同时,醋酸的物质的量多,中和时所需NaOH就多,故选D。
8.室温条件下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其中的观察要点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选项实验方案观察要点A等浓度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反应时的体积比B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的变化C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和等量镁条反应产生H2的起始速率D将pH=4的醋酸稀释成pH=6的溶液加H2O的量衡,说明醋酸是弱酸;C项,产生H2的起始速率是盐酸>醋酸,说明醋酸不完全电离,即说明醋酸是弱酸;D项,稀释时加水量大于原溶液体积的100倍,说明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说明醋酸是弱酸,故B、C、D不符合题意。
9.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三点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4)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c(H+)减小,则可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c(H+)的变化为加水前(“O"点),醋酸未电离,故c(H+)=0,液体不导电;加水后,CH3COOH CH3COO-+H+,导电能力增强,离子的浓度增大;当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尽管加水使电离程度增大,但离子的浓度反而减小,所以导电能力减弱。
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8dd5c8c1c708a1294a440f.png)
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中心小学课题组一、研究的背景(一)现状分析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类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才能订正好。
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往往简单地把自己的错误归结为粗心、马虎、不认真,我们的老师在对待学生学习上的错误,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和策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相同的错误屡犯不止,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流失,影响教学质量。
此时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经历纠错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观念与做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反思自身的错误,进而升华为“错误观”的教育。
数学学习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是他们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让“错误”美丽起来。
基于以上认识,决定开展《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理论。
熊川武教授采撷众说之长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美国当代教育家、哲学家“反思性教学”思想的重要倡导人唐纳德·舍恩在他广为引用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中,提出了“反思性实践”以及“反思性实践者”的思想,他的“行动中对行动的反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对行动的反思”,二是“在行动中反思”。
所有这些都是指导我们进行“错误资源”再利用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错误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时常会产生的一种结果。
2020高考满分必看!高中各科错题集整理技巧及避免丢分注意事项
![2020高考满分必看!高中各科错题集整理技巧及避免丢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787616259eef8c75ebfb366.png)
2020高考满分必看!高中各科错题集整理技巧及避免丢分注意事项一、语文错题本整理技巧1一轮复习阶段最好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运用课本、资料、试卷的空白地方,运用好铅笔,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多抠教材。
(1)知识性的东西,比如语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等知识点,尽量在自习课大声朗读,边读边抄,抄写时故意留出空白供以后填写,填写时尽量在草稿本上进行,凡是有错的用铅笔圈起来,第二天进行其他内容前先集中精力解决圈出来的部分,如果解决了就把圈画小一点,连续几天都对了就把圈去掉,如果还是错的就把圈画大点,第三天继续解决。
然后保证一周、一月、半学期、一学期再进行清理。
(2)技能性的东西,比如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等等,则在老师评讲时,用红色笔随着老师的讲解,在原题下面空白处记下自己没有做出来或做错的原因分析,最后按老师讲的正确思路,一步一步规范地把原题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①为什么错了?分析原因;②应该怎样做?标明解题的正确方法及依据原理;③有无其它答题角度?哪种角度更好?对比归纳,思维求异;④能否变通一下?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如果还是不懂,则要在相应的答案旁边画上圈。
(3)作文,则在原文上做文章,改句式、变说法、用手法、借结构、添例子等等。
对做得不好的方面,则要有意识的收集范文对应解决。
2二轮复习阶段要明确重点、难点,而此时的错题集则要按以下方式进行,才能事半功倍:(1)把犯过的错误写在本子上,一方面便于集中查阅自己犯过的错误,另一方面便于翻看。
把错题集中记录到一个本子上,看着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同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效果会更显著。
(2)错题集建立以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
时间间隔自己决定,比如一周,也可以两周或一个月,或学完某部分内容等,尤其在考试之前更应该把错题集翻出来看看,将各种错误的类型分类归纳,进行思维重组,重新认识。
复习时对完全弄懂的题划掉,还没有明白的题做上标记,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
各学科错题本实用整理方法总结
![各学科错题本实用整理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8cf62976a20029bc642d0c.png)
各学科错题本实用整理方法总结01语文错题本整理技巧▼第一遍学习:最好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运用课本、资料、试卷的空白地方,运用好铅笔。
1. 知识性的内容比如语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等知识点,凡是有错的用铅笔圈起来。
第二天进行其他内容前先集中精力解决圈出来的部分,如果解决了就把圈画小一点,连续几天都对了就把圈去掉,如果还是错的就把圈画大点,第三天继续解决。
然后保证一周、一月、半学期、一学期再进行清理。
2. 技能性的东西比如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等等,则在老师评讲时,用红色笔随着老师的讲解,在原题下面空白处记下自己没有做出来或做错的原因分析。
最后按老师讲的正确思路,一步一步规范地把原题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第一遍复习:复习时发现之前犯错的知识仍然出错时,错题集要按以下方式进行,才能事半功倍:1. 把犯过的错误写在本子上把错题集中记录到一个本子上,看着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同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效果会更显著。
2. 错题集建立以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时间间隔自己决定,比如一周,也可以两周或一个月,或学完某部分内容等,尤其在考试之前更应该把错题集翻出来看看。
复习时对完全弄懂的题划掉,还没有明白的题做上标记,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
▼考前复习:考试前,需要对错题本中的错题再次整理,提纯处理:把错题按照错误类型归类整理分清出错的原因是知识记忆性错误,还是理解性错误,还是审题失误等等。
把同一部分犯同样错误的题目整理在一起,这样可以使我们总结、掌握某一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
如怎样解决知识记忆性问题,怎样解答理解性的题目,应该怎样审题等,有助于我们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02数学错题本整理技巧错题整理参考格式:日期:(可填)错题:(可抄写,可粘贴)错因:(必填)(重点)所属知识点:(必填)(重点)正确解答步骤:(详略自行掌控)错题反思:(必选)(重点)重做日期:(可填)1.初中综合大题,涉及内容广泛且综合性强(数学尤甚),就需要合理安排格式了。
高中数学:错题本该怎样整理?(看这一篇就够了)
![高中数学:错题本该怎样整理?(看这一篇就够了)](https://img.taocdn.com/s3/m/5f2408430029bd64793e2cd2.png)
高中数学干货:错题本该怎样整理?(看这一篇就够了)高中数学是高考路上一大块绊脚石,解决掉高中数学,你的高考能迈上一个新台阶!数学学霸对试题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他们的“备考”计划,也多围绕题目训练展开。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但学霸的“错题集”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
今天我们为同学们整理了学霸如何利用错题本,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011.分类整理。
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2.记录方法。
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
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章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
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章碍(即错误原因)。
3.必要的补充,可以利用便利贴。
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对“错题集”中的错题,不一定说订正得非常完美了,就证明你这一知识的漏洞就已经弥补好了。
对于每一个错题,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
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
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
4.错题改编。
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
因为每道试题都是老师编出来的,既然老师能编,我们作为学生的,当然要能学会如何去改,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
最高效的"错题本"制作攻略【范本模板】
![最高效的"错题本"制作攻略【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9d2d1f3fc4ffe473268aba3.png)
最高效的"错题本"制作攻略很多孩子不知道“错题本”是什么?甚至考试前都会抱怨没有什么好的复习资料,考试后却又在后悔为什么做过的题目还是会错。
学霸告诉你,有了错题本这些都不是问题。
什么是“错题本"“错题本",也叫"摘错本"、"纠错本”、"改错本”,“错题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过的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册,便于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的作业本。
在“错题本”使用过程中,有的学生不仅仅整理自己做错习题,同时还把“容易出错题”、“难点题”、“典型题”、“好题”等,一并整理出来,称作“好题本”.“错题本”很重要吗?很重要. 否则为何那么多高考状元都有说错题本的重要性?首先要有一个错题本,你才能知道自己错过什么题(不要以为自己记忆力很好到了高三估计大部分人就不敢说这话了) .那么错题本该如何整理呢?常见的“错题本"有三种类型一是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二是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的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三是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如何整理“错题本”新型的“错题本”——活页型错题本,其整理步骤为:1.分类整理。
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2。
记录方法.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
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章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
和差倍错题集
![和差倍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228fe70f55270722192ef7a6.png)
和差倍及排队问题集1.阿呆和阿瓜共有56根玉米。
如果阿呆给阿瓜5根,则阿呆比阿瓜少2根。
请问原来阿呆和阿瓜各有多少根2.登月行动地面控制室的成员由两组专家组成,两组专家共有125名。
原来第一组专家人数太多,所以从第一组调了20名专家到第二组,即使这样第一组仍比第二组多5名。
原来第一组有多少名专家?3.小高、墨莫和卡莉娅共有40块糖,小高的糖是卡莉娅的2倍,墨莫的糖和卡莉娅一样多,请问卡莉娅有几块糖?4.羊村里住了一些羊和狼,羊的数量比狼的5倍多2只,且羊比狼多42只。
请问:羊村里羊和狼分别有多少只?5.有两盒块数一样的糖,第一盒放入8块,第二盒拿走18块,这是第一盒的糖是第二盒的3倍,这两盒原来各有多少块糖?6.有两款价格一样的大小冰箱,夏季大促销,大冰箱的价格下降了100元,小冰箱的价格下降了400元,这是大冰箱的价格是小冰箱的2倍,请问:这两款冰箱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7.阿呆和阿瓜原来的苹果一样多,现在阿呆给阿瓜12个苹果,结果阿瓜的苹果比阿呆的3倍少2个。
两个人原来各有多少个苹果?8.小高和小思分别有一些糖。
原来小高比小思多50颗糖。
小高又买了130颗,小思又买了5颗,这是小高的糖比小思的5倍多7颗。
那么原来小高有多少颗糖?9.爷爷的年龄比爸爸的2倍少10岁,爷爷比爸爸大了28岁。
请问:爸爸多少岁?爷爷多少岁?10.姐姐的小红花是妹妹的5倍,如果姐姐给妹妹20朵小红花,那么两人就一样多。
请问:原来姐姐有多少朵小红花?11.甲乙两个仓库储存了同样多的电视机,要是从甲仓库调运200台到乙仓库,那么乙仓库的存量就比甲仓库2倍少40台。
请问:甲、乙两仓库共有多少台电视机?12.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决定休息一会吃些包子,猪八戒吃的爆字数是孙悟空的2倍,孙悟空吃的包子比沙僧的2倍多6个,他们一共吃了102个褒姒。
请问:猪八戒吃了多少个包子?13.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决定进行最后一场“吹气球比赛”决胜负,1分钟内吹破气球个数最多的人获胜。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与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c0a0c265ce05087732132b.png)
1、看图:纸条长(7 )厘米。
(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
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3、一共有()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
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3 6+ 36 6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
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7、53+28+16=5 3+ 2 88 12 8+ 1 64 4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
一套课桌椅多少元?62+34=96(元)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
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
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差倍及排队问题集
1.阿呆和阿瓜共有56根玉米。
如果阿呆给阿瓜5根,则阿呆比阿瓜少2根。
请问原来阿呆
和阿瓜各有多少根
2.登月行动地面控制室的成员由两组专家组成,两组专家共有125名。
原来第一组专家人数
太多,所以从第一组调了20名专家到第二组,即使这样第一组仍比第二组多5名。
原来第一组有多少名专家?
3.小高、墨莫和卡莉娅共有40块糖,小高的糖是卡莉娅的2倍,墨莫的糖和卡莉娅一样
多,请问卡莉娅有几块糖?
4.羊村里住了一些羊和狼,羊的数量比狼的5倍多2只,且羊比狼多42只。
请问:羊村里
羊和狼分别有多少只?
5.有两盒块数一样的糖,第一盒放入8块,第二盒拿走18块,这是第一盒的糖是第二盒的
3倍,这两盒原来各有多少块糖?
6.有两款价格一样的大小冰箱,夏季大促销,大冰箱的价格下降了100元,小冰箱的价格下
降了400元,这是大冰箱的价格是小冰箱的2倍,请问:这两款冰箱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7.阿呆和阿瓜原来的苹果一样多,现在阿呆给阿瓜12个苹果,结果阿瓜的苹果比阿呆的3
倍少2个。
两个人原来各有多少个苹果?
8.小高和小思分别有一些糖。
原来小高比小思多50颗糖。
小高又买了130颗,小思又买了
5颗,这是小高的糖比小思的5倍多7颗。
那么原来小高有多少颗糖?
9.爷爷的年龄比爸爸的2倍少10岁,爷爷比爸爸大了28岁。
请问:爸爸多少岁?爷爷多少
岁?
10.姐姐的小红花是妹妹的5倍,如果姐姐给妹妹20朵小红花,那么两人就一样多。
请问:
原来姐姐有多少朵小红花?
11.甲乙两个仓库储存了同样多的电视机,要是从甲仓库调运200台到乙仓库,那么乙仓库的
存量就比甲仓库2倍少40台。
请问:甲、乙两仓库共有多少台电视机?
12.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决定休息一会吃些包子,猪八戒吃的爆字数是孙悟空的2倍,孙悟
空吃的包子比沙僧的2倍多6个,他们一共吃了102个褒姒。
请问:猪八戒吃了多少个包子?
13.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决定进行最后一场“吹气球比赛”决胜负,1分钟内吹破气球个
数最多的人获胜。
最后他们共吹破110个气球,其中孙悟空吹破的气球比沙僧的3倍多4个,猪八戒吹破的气球比孙悟空的2倍少2个。
请问:最后获胜者吹破了多少个气球?
14.高思农场里一共养了635只鸡、鸭、鹅,鸡比鸭的2倍少4只,鸭比鹅的2倍多3只。
请
问:农场里鸡、鸭、鹅分别有多少只?
15.三个无物体平均重量是31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
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
请问:三个物体各多少千克?
16.有两根蜡烛,粗蜡烛比细蜡烛长15厘米。
把它们同时点燃。
1小时候细蜡烛缩短了20厘
米,而粗蜡烛只缩短了15厘米。
此时粗蜡烛长度正好是细蜡烛的3倍。
请问:粗蜡烛还剩多长?
17.卡莉娅和萱萱都在织围巾,现在两人已经织好的围巾长度相同,但萱萱织的比较快,在接
下来的两个月里,萱萱可以织120厘米,而卡莉娅只能织45厘米,因此两个月后,萱萱围巾的长度将会是卡莉娅的2倍。
那么现在卡莉娅的围巾有多长?
18.红、蓝两个盒子中各有一些球,红盒中的球比蓝盒多5个。
如果从红盒中取出12个球,
然后向蓝盒中放入19个球,那么蓝盒中的球就是红盒的3倍。
求最后红盒和蓝盒中各有多少个球?
19.有甲、乙两堆卡片,如果从甲堆中拿出16张放到乙堆中,则两堆卡片的张数相等;如果
从乙堆卡片中拿出11张放入甲堆中,则甲堆的张数比乙堆的3倍多10张。
求原来甲、乙两堆卡片各有多少张?
20.有两支粗细、材料都相同的蜡烛,长的能烧10分钟,短的能烧70分钟。
同事点燃这两支
蜡烛,过多少分钟后,长蜡烛长度是短蜡烛的3倍?
21.小山羊和卡莉娅两人开始有一样多的饼干,小山羊比较贪吃,过了几天,小山羊已经吃了
39块饼干,而卡莉娅只吃了17块,此时卡莉娅剩下的饼干数量是小山羊的3倍,那么卡莉娅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22.红、蓝两个盒子中各有一些球,红盒中的球比蓝盒多7个。
如果向红盒中放入28个球,
并从蓝盒中取出5个球,此时红盒中的球是蓝盒的3倍。
则后来红盒里有多少个球?
23.四个人的年龄和等于77,其中年龄最小的是10岁,他与年龄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比另外
两个人的年龄之和大7岁,那么年龄大的人是多少岁?
24.小华所有的数学书、语文书和英语书一共70本,其中数学书和语文书的数量之和是英语
书的4倍,数学书和英语书的数量之和比语文书的3倍少2本,那么小华有基本数学书?
25.萱萱折了一些新的纸鹤,大、中、小三种纸鹤共740只。
其中,中纸鹤的数量要比大纸鹤
的2倍多20只,而小纸鹤的数量则要比中纸鹤的2倍少20只。
那么大纸鹤有多少只?
26.有甲乙丙丁四箱苹果,甲箱苹果数是乙的2倍,乙箱苹果数比丙丁两箱和的3倍多4个,
丙箱苹果数是丁的2倍。
四箱苹果一共132个。
那么丁箱有多少个苹果?
27.小高和卡莉娅各有一些积分卡。
小高的积分比卡莉娅的3倍多3分,而卡莉娅的积分比小
高的3倍少73分。
请问:两人一共多少分?
28.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
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
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
请小红有多少块糖?
29.有4个战斗力不同的战士,他们的战斗力之和为205(战斗力越高越厉害),其中最弱的
战士的战斗力为35,而他与最强的战士的战斗力之和要比其他两位战士的战斗力之和高
5,那么最强的战士的战斗力为多少?
30.小红、小蓝和小绿三人共写了120个英文单词,已知小蓝比小绿多写了5个,小红写的是
小蓝的3倍,那么小红写了多少个单词?
31.甲乙丙丁四人共有128个苹果,甲、乙两人的苹果总数比丙、丁两人的2倍多8个,丙、
丁两人的苹果总数比丙的2倍少2个,那么丁有多少个苹果?
32.小高和卡莉娅各有一些积分卡。
小高的积分是卡莉娅的4倍,而卡莉娅的积分比小高的4
倍少150分。
则两人一共多少分?
33.27只癞蛤蟆排着队想吃天鹅肉,癞蛤蟆臭臭是从前往后数的第12只,癞蛤蟆香香后面有
9只,臭臭在香香前面,那么,臭臭和香香之间有几只癞蛤蟆?
34.35个小朋友排成一排表演,从前往后数,倩倩排在第11个,微微在倩倩后面,微微和倩
倩中间有10个小朋友,那么,从前往后数,微微排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倩倩排第几
个?
35.学校运动会闭幕式结束后,班长萱萱让全班同学占城一排清点人数(她自己并不在队
中)。
从左往右数,发现墨莫是第15个;然后她又从右往左数,发现小高正好是第19个。
如果队伍里一共有21人,那么墨莫和小高之间有几个人?
36.早上升国旗,二年级(3)班的学生站成一队。
站好后,琳琳的前面有10个人,旭旭恰好
站在队伍的正中间,而且琳琳和旭旭之间有3人,那么队伍里可能有几人?
37.体育课上老师让24个同学站成一行,卡莉娅发现有一半人站在她的左边;琳琳发现自己
是从右往左的第17个,那么,卡莉娅和琳琳之间有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