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_货币和汇率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_以中美两国为例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285e54f01dc281e53af0f2.png)
影响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因素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张,外来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处于于盈余阶段,形成特殊的“双顺差”形态。
本文从经常账户形成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入手,研究影响顺差形成的基本要素,从而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政府储蓄美国(一)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其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应该是经常性账户为逆差,资本与金融账户为顺差。
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它需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样必然会造成大量进口,这样便会造成经常项目账户出现逆差。
而对于资本与金融项目,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外资的投资边际利润率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其国内投资的边际利润率。
发达国家通常有过剩资本,这会促使发达国家将这些过剩资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出现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
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大国,由于其国内资源与资本不足,更应采取此种发展模式,而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是顺差,其中以经常帐户顺差数量之巨大尤为明显。
(二)我国经常帐户顺差的现状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出现了“双顺差”,而其中的主要部分是经常帐户顺差。
经常帐户顺差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将近20 年,这种顺差在2003 年以前数量不是很大,只有458 亿美元,因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
但是到了2008 年,经常项目顺差达4261 亿美元,如此巨大的顺差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货币供应量过多引发近几年的通货膨胀,资源配置错位引起我国经济畸形发展,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不断被迫升值等。
经常账户包括:货物与服务账户、收益账户、转移账户。
下面是中国近几年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统计。
从表1 可以看了,从2003 年起,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迅速扩大,特别是2007 和2008 年表现得由为明显,而引起经常账户顺差扩大的根本原因是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中国外汇政策调整及其影响分析
![中国外汇政策调整及其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9ae2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a.png)
中国外汇政策调整及其影响分析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外汇政策也不断调整。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对外汇市场进行了改革和开放,促进了外贸、外汇市场健康发展和资本流动自由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外汇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
一、我国外汇政策调整的背景2005年,我国首次开始放开外汇业务,取消了一年内限制住房外汇购汇的限制,这标志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逐步进入市场化、国际化轨道。
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到2019年年底已经达到3.107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但是,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外汇储备规模太大,使得汇率波动较小,难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同时,为了防范外部风险,国家需要购买海外资产,但这也带来了汇率风险和投资风险。
二、我国的外汇政策调整1、加强汇率市场化2015年,中国中央银行宣布改变汇率政策,决定让市场决定汇率,以强化汇率市场化。
这样可以增加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提高金融市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同时,大幅放宽了人民币兑转汇机制,壮大了跨境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
2、调整外债管理我国的外债管理主要是通过限制企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外债规模和期限,限制其在境外筹集资金。
近年来,我国逐步取消了一些限制,同时还对大规模债券发行和资产交换安排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确保了外资进出境的顺畅和稳定。
3、深化外汇市场改革过去,我国的外汇市场主要是银行承担,然而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费用相对较高,买卖的时候还要交很多费用。
我国为了降低外汇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开始授权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跨境支付服务机构办理外汇业务,允许境内个人和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和人员往来的资金自由流动,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和使用。
三、我国外汇政策调整的影响与挑战1、促进贸易和资本流动我国外汇政策调整后,逐渐实现了兑汇简便、汇率市场化、外资自由流入流出,这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增加了又好的通道和壮大了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中美汇率的趋势
![中美汇率的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c9a7a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5.png)
中美汇率的趋势
中美汇率的趋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过去10年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显著波动。
以下是中美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1.中美贸易关系: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争议点,导致了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多项贸易限制措施,如加征关税。
这一措施导致人民币贬值,以提高出口竞争力。
2.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中美汇率走势。
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良好,尽管人民币已经贬值,但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相比,仍然较稳定。
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对汇率也有影响。
例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通过升高或降低美元利率来影响汇率。
同样,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采取类似的政策,通过加息或减息等手段来影响人民币汇率。
4.市场情绪:市场情绪和投资者预期也会影响汇率。
例如,如果人们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那么人民币的汇率可能会升值。
反之,如果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感到悲观,人民币就可能贬值。
总的来说,中美汇率的趋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贸易关系、货币政策等。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汇率维持在稳定的水平。
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
![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f66897727284b73f242505f.png)
浅析美国双赤字及中美经济关系
王继祖 李 敏 周召辉
30 007 1)
( 南开 大学 金融 系
天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
摘
要 2 005 年以来美国双赤字继续恶化, 如不解决则将会长期化, 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不少有识
之士感到形势危急, 进一步从理论和对策方面加以探索。2 005 年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由于中国 对美顺差很大, 因而美方认为中国是美国贸易赤字元凶, 在贸易和人民币汇率升值方 面施压。 本文认为 双赤字是美国内因造成的, 中国不应成为替罪羊。希望中美双方合作协调, 理智解决, 取得双赢。 关键词 双赤字; 美元贬值; 经常账户 � 中图分类号: 83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7 -4 3 2 ( 2 006) 07 -0062 -04
关于美元 贬值问题。美元实际有 效汇率以 2 0 00 年 指数 为 10 0, 自 2 00 2 年一 路 下滑 到 2 004
升 15 % , 因此进口增长较 快。 � 近 一、 二 年石 油价 格 年 10 月的 88. 1, 下 降 12 % 左 右。 2 00 0 年 1 欧元 飞速上涨, 美国又是世界石 油最 大进 口国, 也加 剧 � � 0. 305 美 元, 到 2 00 5 年 升为 1 欧 元 1. 2 4 4 了进口上升。据报道 2 00 4 年石 油进口 达 1800 亿 美元, 占美国贸易逆差 2 7% 。 美 国出 口方面 , 因为 欧、 日等国经济增长缓慢 , 加以 美元 持续 贬值 , 导 致从美国进口价上升,从而 未能 大量 吸引 美国 出 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 包 括中 国 ) 由 于美 国对 向 这些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加 以管 制, 且居 民收 入 水平比较低,从而未能 扩 大 由 美 国 进 口 高 档 商 品。以上这些因素形成美国 近年 的经 常账 户赤 字 和贸易赤字大增。 美
外汇与汇率 案例
![外汇与汇率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c49317a9e314332396893c1.png)
(外汇与汇率)案例案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对美元汇率的两次联合干预1973年美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到20世纪70年代后半叶,由于美国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的处境,卡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汇市场因此开始不断抛售美元,使美元的汇价一路下跌。
面对美元跌势,卡特政策决定干预外汇市场。
1978年10月底,卡特政府宣布了一项反通货膨胀计划,但对美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因此,美元反而在外汇市场上狂泻。
面临马克和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德国和日本两国的中央银行被迫进行不改变自己政策为前提的大规模干预,买美元抛本国货币,但收效甚微。
1978年11月1日,卡特总统宣布美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将直接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稳定美元汇率。
由于前一星期的反通货膨胀、计划使外汇市场大失所望,卡特这次宣布的干预包含两项重要的政策转变。
第一,货币政策将紧缩。
第二,美国中央银行将调用300亿美元干预外汇市场,平衡美元的外汇价格。
计划宣布后,外汇市场果然受到震动,对其货币紧缩政策更是十分警觉。
在11月1日上午9:13,美元对马克的汇价立刻从前一天的最低点上升37.25%,达到1.83马克;几分钟后,随着中央银行抛出6900万马克、1900万瑞士法郎后,美元对马克的汇价又上升1%,对瑞士法郎的汇价也上升到1.567瑞士法郎。
在针对日元动用了500万美元之后,美元对日元的汇价也升至187.5日元。
在这一天外汇市场收市时,美元对主要外汇的汇价平均上升了7%—15%。
在以后的两个星期内,外汇市场仍有抛美元风,以试探美国等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决心,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联合德国、日本和瑞士中央银行,一次又一次地在市场上干预。
到11月底,美国干预市场的总额达350亿美元,使美元明显回升。
但是,在12月初,外汇市场开始怀疑美国是否真正采取倾向紧缩性政策,又开始抛美元,使美元再度下跌。
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
![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ebc02d3169a4517723a3be.png)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美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观察美国经济的变动就可以得知世界经济的状况。
而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又是通过贸易联系在一起的,经常账户赤字在美国历时以久,这样下去对美国和世界影响又是如何呢?应当怎样调整呢?本文将做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经常账户赤字、经常账户的调整、汇率一、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一)有利的影响(1)巨额的贸易赤字使得美国民众能从大量廉价的国外商品中得到实惠,低廉的进口商品价格也有利于抑制其国内通货。
贸易赤字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所消费的总价值,超过其生产的总价值。
也就是说,美国整个社会或在量的方面,或在质的方面,或这两个方面,都长期处在更高的享受状态。
美国历来推崇自由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带来的贸易赤字也对消费者(其实生产者也可以看作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可以用更少的美元消费更多的廉价商品,生产者也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原材料,节约成本。
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一贯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2)贸易赤字实际上也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财政赤字买了单,部分减轻了其财政压力。
有人甚至认为,美国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借来的资金”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美国的贸易赤字造成了美元的大量外流,而贸易顺差国利用手中大量的美元又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就实现了美国财政扩政的政策。
(3)美国的大量进口对发展中国家短期有利。
如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自由贸易政策”中获得贸易顺差的国家大部分在亚洲。
在东亚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将凝聚了大量辛勤劳动的工业品送往美国;再中东,各国将本国仅有的自然资源如石油不断运往美国。
再与美国的贸易中,各国都在开足生产,并压低价相互竞争,一赚取美元外汇,获得贸易顺差。
美元储备的逐年增加,使这些国际和地区感到财富也随之积累起来。
据美国官方统计,今年来美元发行总量的75%以上在美国境外。
这些美元不仅被各国当作财富收藏,还被当作国际货币在各国间流通。
国际金融习题及答案及判断题详细分析
![国际金融习题及答案及判断题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e03be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6.png)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 B )基础上的。
A、收支B、交易C、现金D、贸易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是( B )。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B、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C、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D、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减少3、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错误与遗漏D、官方储备4、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贸易收支B、劳务收支C、投资收益D、单方面转移5、投资收益属于( A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错误与遗漏D、官方储备6、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方法有很多。
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B )。
A、静态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综合分析法7、周期性不平衡是由( D )造成的。
A、汇率的变动B、国民收入的增减C、经济结构不合理D、经济周期的更替8、收入性不平衡是由( B )造成的。
A、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B、国民收入的增减C、经济结构不合理D、经济周期的更替9、用( A )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A、财政货币政策B、汇率政策C、直接管制D、外汇缓冲政策10、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 D )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汇率政策D、直接管制11、对于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应用( B )使其恢复平衡。
A、汇率政策B、外汇缓冲政策C、货币政策D、财政政策12、我国的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 )A、贸易收支B、非贸易收支C、资本项目收支D、无偿转让13、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B )。
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特别提款权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14、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 A )。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分析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11c9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e.png)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分析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加剧,人民币汇率成为世界金融市场关注焦点之一。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巨大。
因此,深入研究人民币汇率趋势,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进行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1994年7月1日,中国采用了双重汇率制度,实行了人民币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
但是,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加之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波动之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压力,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当时中国没有快速调整人民币汇率,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最终保持了人民币的稳定。
2005年7月21日,中国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的汇率形成机制得以逐步改革。
随后,人民币汇率开始快速升值,达到7.5元人民币兑1美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人民币因为中国国内经济的表现比较强劲而走强,并成为了全球流动资金的避风港。
2010年后,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向升值,直到2015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开始上升才出现了一些下降趋势。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较大波动。
2018年4月,人民币汇率就出现了在7元关口上下波动,并在6月份跌破6.6元。
此后,人民币汇率基本维持在6.8左右的水平。
2019年8月,美国宣布再次加征关税,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了7元关口,这是2018年以来首次跌破该关口。
在短时间内,人民币贬值了近3%。
但很快人民币汇率就反弹回来,保持在7元左右的水平。
1.全球经济疲软,人民币汇率将受到压力当前,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将面临压力。
如果全球经济低迷持续时间过长,那么人民币汇率恢复稳定的时间可能更长。
此外,如果全球经济出现衰退,那么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下滑趋势。
2.美元走势将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美元是全球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之一,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走势密切相关。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课后答案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ebafb4693daef5ef73d39.png)
2013.1国际金融名词解释1.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ce or Overall Balance 官方结算差额(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The overall balance(B) equals the sum of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CA) plus the private capital account balance(FA).B=CA+FA.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也称官方结算差额,等于经常账户差额(CA)加上私人资本账户余额(FA)。
It should indicate whether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country's balance of payments has achieved a sustainable equilibrium.It indicates the extent of official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The 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ce also equals the negative of the official reserves balance (OR). B+OR=0.总差额旨在表明国家的国际收支总体状况是否已达到了可持续的均衡,反应了官方干预外汇市场的程度。
由于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反方向变动,所以可用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
2.Dirty Float or Managed Float 肮脏浮动(有管理的浮动)Governments often do not allow a clean float,but rather take actions like official intervention to manage or dirty the float.This policy approach--an exchange rate that is generally floating(or flexible)but with the government willing to intervene to attempt to influence the market rate--is called a dirty float(or a managed float). 各国政府一般不允许汇率完全自由浮动,而是采取官方干预对汇率的浮动进行管理。
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
![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6cd7bf856a561252d36fa4.png)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及调整探究美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观察美国经济的变动就可以得知世界经济的状况。
而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又是通过贸易联系在一起的,经常账户赤字在美国历时以久,这样下去对美国和世界影响又是如何呢应当怎样调整呢本文将做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经常账户赤字、经常账户的调整、汇率一、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一)有利的影响(1)巨额的贸易赤字使得美国民众能从大量廉价的国外商品中得到实惠,低廉的进口商品价格也有利于抑制其国内通货。
贸易赤字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所消费的总价值,超过其生产的总价值。
也就是说,美国整个社会或在量的方面,或在质的方面,或这两个方面,都长期处在更高的享受状态。
美国历来推崇自由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带来的贸易赤字也对消费者(其实生产者也可以看作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可以用更少的美元消费更多的廉价商品,生产者也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原材料,节约成本。
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一贯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2)贸易赤字实际上也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财政赤字买了单,部分减轻了其财政压力。
有人甚至认为,美国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借来的资金”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美国的贸易赤字造成了美元的大量外流,而贸易顺差国利用手中大量的美元又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就实现了美国财政扩政的政策。
(3)美国的大量进口对发展中国家短期有利。
如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自由贸易政策”中获得贸易顺差的国家大部分在亚洲。
在东亚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将凝聚了大量辛勤劳动的工业品送往美国;再中东,各国将本国仅有的自然资源如石油不断运往美国。
再与美国的贸易中,各国都在开足生产,并压低价相互竞争,一赚取美元外汇,获得贸易顺差。
美元储备的逐年增加,使这些国际和地区感到财富也随之积累起来。
据美国官方统计,今年来美元发行总量的75%以上在美国境外。
这些美元不仅被各国当作财富收藏,还被当作国际货币在各国间流通。
中央银行学重点整理
![中央银行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58edcf2cc58bd63186bd39.png)
中央银行学重点整理单选:5题、5分多选:5题、10分判断并改错:10题、20分计算与分析:1题、10分问答题:4题、40分论述题:1题、15分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制度(书P5)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是在经济和金融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中央银行制度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
包括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
(资料)2最后贷款人(p15)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
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百度百科)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向中央银行融资是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否则便是发生困难银行的破产倒闭。
该角色确立了央行在金融体系中核心主导地位。
(书P15)利:最终贷款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避免银行恐慌的扩散,最终贷款人能够减弱银行危机传染性的风险。
弊:考夫曼(1991),诺切特和泰勒(Rochet & Tirole,1996)认为,最终贷款人对银行的援助会产生两个负面影响。
3银行的银行(p14)指(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然是具有银行固有的“存贷汇”业务特征(3)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政策 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7f186783e0912a3162a55.png)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经常账户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金融账户国际收支二、简答题1.为什么国际收支账户经常为零?2.考虑一个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信用卡盗卡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3.考虑一个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出口商品质检不合格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国外的消费者对该国产品的需求减少,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4.考虑一个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若中央银行让本币贬值(即调低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那么国民收入和贸易余额会有什么变化?5.考虑一个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小型开放经济,由于自动取款机盗卡的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请问这一冲击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什么影响?6.如何将下列交易在美国国际收支账户中进行归类?是属于经常项目账户还是金融项目账户?a. 一个法国进口商买了一箱加利福尼亚葡萄酒,花了500美元;b. 一个在法国公司工作的美国人从巴黎银行取出他的工资,并存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银行;c. 一个美国人买了一个日本公司的债券,花了10000美元;d. 美国一个慈善机构向非洲捐款100000美元,以帮助当地局面在手乘不好时购买食物。
四、论述题1.请分别分析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效应。
2.有人问你:“如果在汇率固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无法使用货币政策,为什么一个国家还会同意保持固定汇率制度呢?”你将如何回答?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经常账户(即“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相对,是记录商品和服务等进口与出口的项目。
它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次级项目。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名义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两个国家货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
重大事件与政策对我国外汇汇率的走势影响分析
![重大事件与政策对我国外汇汇率的走势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1de6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b.png)
重大事件与政策对我国外汇汇率的走势影响分析近年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大型的贸易国家,外汇汇率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外汇汇率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和金融风险等方面,更是与我国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
一、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其影响1994年,我国采取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措施,即“往内贬”的策略,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62元/美元调整到8.70元/美元。
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进口商品价格,使国内出口商受益;另一方面,由于汇率调整对国际融资的风险评估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国际投资者开始撤离中国市场。
结果,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下降。
此举也提示了我国政策制定者,必须注重国际市场和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纯以国内市场为唯一考虑因素。
二、2005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2005年7月,我国采取重大改革举措,即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被固定在8.27元/美元的水平,长期维持稳定。
这种汇率机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困局。
例如,这种汇率机制导致我国的出口收入过度依赖外汇储备,并且也不符合国际市场的实际情况。
市场化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反应了市场供求和外部因素对汇率变化的影响。
这一改革举措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包括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对外投资风险的分散等等,使我国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机制更加灵敏。
三、2020年新冠疫情对外汇汇率的影响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这一事件对我国外汇汇率的走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的工厂停工导致出口下降,使得人民币汇率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全球范围内的资金避险行为增加,导致美元资产需求增加,从而使美元升值。
这一变化也使得人民币汇率下降。
但是,疫情后,我国经济的复苏速度超出了其他国家的预期,吸引了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6c642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d.png)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 (2)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3)1.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4)二、财政政策的影响 (6)2.1 经济增长 (7)2.1.1 增加政府支出 (8)2.1.2 减少政府支出 (10)2.2 通货膨胀 (11)2.2.1 政府支出引起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13)2.2.2 政府支出引起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4)2.3 失业率 (15)2.3.1 政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16)2.3.2 政府支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7)2.4 国际贸易 (18)2.4.1 政府支出对出口的影响 (19)2.4.2 政府支出对进口的影响 (20)三、货币政策的影响 (22)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23)4.1 协调的必要性 (25)4.2 协调的挑战 (27)4.3 协调的成功案例 (27)五、结论 (29)5.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总结 (30)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重要手段,它们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财政政策主要涉及政府支出和税收,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目标。
货币政策则主要由中央银行实施,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等金融变量来影响经济运行,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两者的相互影响不容忽视,财政政策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刺激消费和投资增长的同时,会影响资金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主体的资金成本和投资消费产生影响,也会对财政政策产生制约作用。
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需要全面分析两者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
也需要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来调整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在经济学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主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它们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db15e109b89680202d8251a.png)
Liaoning Economy近几年,美联储退出QE以及多次加息,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主要讨论这种影响形成的机制,并通过对汇率、外储、利率等数据的分析证实影响的存在,并初步提出减弱这种影响的原则。
一、货币政策对外传导的原理和渠道根据三元悖论,一国在“稳定的汇率”“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中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资本流动可以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直接管控,因此从这个角度美国货币政策更多是通过影响汇率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
而对于汇率,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有“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和“货币主义理论”。
具体来看,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汇率及货币政策的影响通过国际贸易、大宗商品、资本流动、外汇储备、外债等多种具体形式施加。
1.国际贸易和大宗商品。
美国的货币政策会对本国的真实收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购买力,继而经由国际贸易等渠道将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外溢出去。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和出口驱动,美国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较为显著,事实上相关的研究也表明了真实收入的相对变化对真实汇率具有正相关影响。
此外,大宗商品通常以美元计价,其不仅具有生产属性,还有投资属性。
往往在美元指数上涨时大宗商品的价格会下跌,反之其价格会上涨。
中国经济对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又缺乏定价权,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承受者。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价格,进而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影响汇率、货币政策等。
2.资本流动。
由于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导致的跨境资本流动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的货币政策。
跨境资本特别是投机属性较强的短期资本,容易造成汇率的波动。
通常在美联储加息后,美元表现较强势,且美国资产收益率也会上升,中国境内热钱开始流出;反映到外汇市场上就是卖出人民币,买入美元,人民币贬值。
3.外汇储备。
中国在2009年以前,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创造之锚,因此美国的货币政策通过外汇占款(主要是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对应的外汇占款)等渠道向中国传导。
国际贸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影响
![国际贸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ae2fe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9.png)
国际贸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它们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形式,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财政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的开支和税收政策。
当政府增加开支并提高了税收,财政收入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政府对国内产业的支持和投资。
这将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加了国际贸易的规模。
然而,在财政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需要谨慎权衡。
政府过度扩张开支和提高税收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这会影响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国内产品价格上涨,产品的竞争力将下降,从而对出口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财政政策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其对国际贸易产生良好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对国内货币的价值和流通进行干预。
货币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成本和竞争力。
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这将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低利率还会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企业来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
这将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活跃度。
然而,货币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当货币供应过度增加时,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
高通货膨胀率会降低国家货币的购买力,进而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也可能导致外汇市场的不稳定,进一步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运作。
因此,货币政策需要谨慎管理,以确保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积极的。
中央银行需要密切监控货币供应和利率,并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有着显著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合理规划和执行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
货币政策的适当调整可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企业,提高国际贸易的活跃度。
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09e173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3.png)
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财政政策的调整对汇率走势的影响是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减和税率调整来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财政政策的调整对汇率走势的影响财政政策的调整对汇率走势的影响是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减和税率调整来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
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会抑制总需求与物价上涨,有利于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从而引起一国货币对外汇率的上升。
一般而言,若减税则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货币趋跌;若增税,则货币看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一、货币政策调整对汇率走势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量。
货币政策在执行上可以分为紧缩和放松两种情况。
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来减少社会上的货币供给量,限制社会过热的投资现象,这将造成该国货币的升值;如果是放松的货币政策,则其目的是增加社会上的货币供给量,以吸引投资和消费,这将造成该国货币的贬值。
二、财政政策调整对汇率走势的影响财政政策调整对汇率走势的影响是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减和税率调整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的。
紧缩的财政政策通常会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这会抑制社会总需求与物价上涨,有利于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从而引起一国货币对外汇率的上升。
此外,一般而言,若一国政府减税,将导致市场中货币流通量的增加,驱使货币贬值;若一国政府增税,将导致市场中货币流通量的减少,驱使货币升值。
三、政府之间政策协调对汇率走势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变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单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它们的变化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从而影响国际外汇市场;二是工业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出现配合失衡或背道而驰时,外汇市场也经常会剧烈波动。
四、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由于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往往会对该国国际贸易、经济增长速度、货币供求状况、甚至于政治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当外汇市场投机力量使得该国汇率严重偏离正常水平时,该国中央银行往往会入市干预。
财政政策的时滞
![财政政策的时滞](https://img.taocdn.com/s3/m/e410a7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c.png)
财政政策的时滞时滞是指组织成员认识到战略变革的必然性与开始执行战略变革之间存在时间差。
时滞是战略变革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其实质是要解决战略变革适应期的问题。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的时滞,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的时滞类型一般来说,财政政策运用过程中,政府行为产生的“时滞”主要有:1.认识时滞,即市场经济发展本身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政府决策官员意识到这种调整的必要性之间产生的时间差距。
这种时差通常可能长达数月之久。
缩短此类时滞的主要办法是搞好宏观经济预测,如不断提高经济计量模型分析的质量。
2.执行时滞,即从政府经济政策决策开始,到政策制定、落实、执行之间的时间差距。
这种时滞一般也会长达数月之久,克服这种时滞的办法就是简化有关立法、行政程序。
3.效果时滞,即政府政策执行到实际可以观察到经济形势发生预期变化的时间长度。
这种时滞至少要长达半年以上,因为政府财政收支的变化导致乘数效应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4.货币政策时滞:即为了配合财政政策运用,政府调整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调整后货币政策实际与财政政策实现联合使用的时间。
货币政策时滞相对比较短,但是其与财政政策配合在时间上可能是不一致的,所以这种时滞往往也影响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时滞的相关研究学者斯通和麦库姆斯(1981)曾做过一项研究,专门用于考察议程设置的时滞问题。
他们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从以往做过的实验中找到有关公众议程的数据,然后对该实验进行前较长一段时间的媒介内容做一次分析。
此后,他们检查了公众议程和媒介议程(实际上是基于《时代》和《新闻周刊》)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媒介议程集中分析访问公众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许多不同时间点的媒介内容。
斯通和麦库姆斯对三组不同的调查数据做了分析,它们分别来自:夏洛特调查的6月访问,夏洛特调查的10月访问,外加在锡拉丘兹大学对大学二年级男生作的一次调查。
这些不同系列的数据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一则新闻从媒介议程转向公众议程,似乎存在一个必然的时间差,这段时间大致是2~6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CA / 9i 9y / 9i
>
9CA / 9G 9y / 9G
,
9y / 9G 9CA / 9G
>
9y / 9i 9CA / 9i
(8)
若 i和 G分别代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 , ( 8 )
式意味着 ,相较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在经常账户方面
=
-
rm y
9y 9i
+
( rFi
-
rm i )
(5)
由 (4) 、(5)式可得 :
9CA 9y /
/9i 9i
=
-
rm y
+ ( rFi
-
rm i ) di
(1 -
dy )
(6)
9CA / 9G 9y / 9G = - rm y
(7)
由于 ( rFi - rm i ) ( 1 - dy ) < 0,根据各个导数的符号 di
上面方程组中的目标变量为 y 和 CA ,工具变量为 G, i和 r,现在考察各个工具变量在不同的目标变量上 的相对有效性 。
(1)当货币政策的工具为利率时 ,求以上方程组的 微分 ,可得 :
9y 9G
= 1
1 - dy
,
9y 9i
= 1
di - dy
(4)
9CA 9G
=
-
rm y
99Gy ,
9CA 9i
,此时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比汇率政
策更大些 ,而汇率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则较大 。
总之 ,汇率政策对内外均衡的影响效果较复杂 ,它
与进出口的汇率弹性 、国外净资产收入的大小有关 。汇
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内外均衡影响的比较更加复杂 ,在 此不作比较 。至于实际中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
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是否与理论分析一致 ,还有待实践 的检验 。下面就以中美两国为例 ,对这三大政策对经常 账户的影响力做实证分析 。
CA = x ( r) - rm ( y, i, r) + rF ( i) m r < 0, 0 < my < 1,
m i < 0, Fi > 0
(2)
M = L ( y, i) Ly > 0, Li < 0
(3)
《世界经济研究 》2009年第 9 期 ·23·
财政 、货币和汇率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ηm
-1
+ F ( i)
< 0 时,
9CA / 9r 9y / 9r
>
9CA / 9G 9y / 9G
,此时汇率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比财政政
策更大些 , 而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则较大 ;
当m
xη rm x
+ηm
-1
+ F ( i)
> 0 时,
9CA / 9r 9y /9r
<
9CA / 9G 9y / 9G
= dx - m dr
-
r
9m 9r
-
rm y
9y 9r
+
F
(
i)
( 14 )
因为 :
dx dr
-
m
-
r
9m 9r
=m
x rm
r dx
r 9m
x
- 1-
dr
m
9r
= m
xη rm x
+ηm
-1
( 15 )
其中
,ηx
和
η m
分别是出口和进口的汇率弹性 。
9CA / 9r 9y / 9r
=
rm y
的影响要大些 ;而相对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对国民收
入的影响则更大 。
(2)若货币政策的工具为货币供给 M 时 ,有 :
9i 9M
= ( 1 - dy ) di
9y 9M
(9)
所
9y 9M
+
( rFi
-
rm
i
)
9i 9M
=
-
rm y
+
( rFi
-
rm i )
( 1 - dy ) di
国际金融
财政 、货币和汇率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以中美两国为例
刘少英
内容提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证了财政 、货币和汇率政策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的影响 。理 论模型推导出汇率和货币政策相较于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更大 ,而实证分析得出汇率政策相较于 其他政策对我国经常账户的影响更大 ,货币政策相较于其他政策对美国经常账户的影响更大 ,财政政策 相较于汇率政策的影响力较大 。所以 ,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的内外均衡调节方法 ,而应该根据各国的具 体国情来灵活选择不同的调节政策 。
二 、调节经常账户失衡的政策效力理论 模型的建立及对比分析
内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下国民收入水平上的均衡 , 而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均衡 。此处用经常账户均衡
来代替国际收支均衡进行讨论 。设由真实经济均衡 、经
常账户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组成的方程组如下 :
y = d ( y, i, r) + x ( r) + G xr > 0, dr > 0, 0 < dy < 1, di < 0 (1 )
9y 9M
(10)
由 (10)式可得 :
9CA / 9M 9y / 9M
=
-
rm y
+
( rFi
-
rm i )
( 1 - dy ) di
又因为 ( rFi
-
rm i )
( 1 - dy ) di
<0
所以 ,
(11)
9CA / 9M 9y / 9M
>
9CA / 9G 9y / 9G
,
9y / 9G 9CA / 9G
关 键 词 汇率 财政收支 货币供应量 经常账户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 : F 830. 4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26964 [ 2009 ] 09209050820337
一 、引 言
在当今的开放经济环境下 ,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面 临着外部失衡 。近年来爆发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 ,特别 是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和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就是很 好的例证 。经常账户无论是赤字还是盈余过大都不利 于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 ,如何有效地调控经常账 户失衡就成为一个贯穿开放经济时代各国面临的重要 课题 。自 18世纪以来 ,除了著名的蒙代尔提出的政策 指派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和斯旺提出的支出转换与支出 增减的政策搭配方法之外 ,许多专家和学者在此方面一 直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对于当前的全球经常账 户失衡 ,一些学者将其归因于汇率的升贬值所致 ,认为 只要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就能减少进口增加出口 ,从而改 善贸易收支 ,进而降低经常账户赤字 ;相反 ,本币对外币 升值则能减少经常账户盈余 。然而 ,从一些国家的历 史 ,如美国的历史及其当前的情况来看 ,似乎仅凭汇率 变动来调节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的效果并不明显 ,也 许这种政策在某些国家的效果可能较好 。因此 ,到底什 么样的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调节经常账户失衡 ? 要圆 满地回答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并不容易 。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本文试图对甘道尔夫 ( 2001 )所建立的内外均衡调节的政策工具指派理论模 型进行拓展 。原模型只探讨并比较了以利率和货币供 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以及政府的公共支出作为财政 政策工具对内外均衡调节的效果 。在各国经济越来越
开放的今天 ,汇率作为贸易往来的计价工具 ,它对内外 均衡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汇率相较于传统 的政策工具利率 、货币供应量以及财政收支来说 ,能否 更有效地调节内外均衡 ,特别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 经常账户失衡 ? 沿着此疑问 ,本文将汇率变量纳入到甘 道尔夫的模型中 ,对财政 、货币和汇率政策对经常账户 均衡和内部均衡的影响力做了理论上的推导和对比分 析 。此外 ,中美两国作为经常账户长期巨额盈余和赤字 的典型国家 ,本文将以中美两国为例 ,对三大政策对两 国经常账户的影响做实证对比分析 ,以此进一步丰富和 发展经常账户调节的政策工具选择 。当然 ,在实证分析 中 ,限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可获得性 、准确性及样本的大 小 ,实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 这并不妨碍结论的大致方向 。
三 、三大政策对我国经常账户 影响的实证分析
1. 计量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 ,经常账户均衡会受到国内消 费 、投资 、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的影响 。 同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极大提高 ,经常账户均衡
财政 、货币和汇率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更会受到汇率政策和重大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长趋势的 影响 。因此 ,本文拟采用如下指标对我国的经常账户均 衡进行实证分析 :经常账户余额的年度增长率 ca′, GDP 增长率 y;鉴于美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本 文将美国 GDP的增长率 yf 作为国外经济的影响因素纳 入到计量模型中 ;在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中 ,是用利 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 ,由于我国利率在有些年份有好 几次变动 ,所以它不便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测度指 标 ,而货币的供求又影响着利率的升降 ,因此 ,本文拟用 经过消费物价指数 CP I调整的广义实际货币供应量 m ′2 作为货币政策的度量指标 ;财政政策的测度指标用财政 支出占 GDP的比重 g′表示 ;在斯旺的支出转换与支出 增减搭配方法中 ,用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作为汇率政策 的代表 ,有效汇率指数作为测度各国综合国际竞争力的 指标 ,是由名义汇率经物价调整后所得的实际汇率 ,再 按贸易等权重计算所得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十分复 杂 ,各种因素交错进行 ,无法严格区分 ,在这些影响因素 中就包含了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 ,因此 ,本文用人民币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reer′作为汇率政策的测度指标是可 行的 。其他计量指标还有 : 城乡居民的消费额占 GDP 的比重 cons′、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的比重 inv′。此外 , 中国的经常项目还受结构性 、体制性等因素的影响 ,如 中国社保体制不发达导致居民储蓄率过高 、以外资代工 为主的“世界工厂 ”生产贸易模式 、出口导向政策等 。 鉴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三大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 响 ,因此 ,有些指标不会在本文的计量模型中出现 。以 上所有这些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各期并 经计算所得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源于《国际金融统计 年鉴 》。由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分层次统计于 1990 年 才开始 ,因此 ,本文的样本期局限于 1990 ~2008 年 。又 由于在较短期限内宏观经济变量绝对数的平稳性一般 较差 ,为了平滑这些宏观经济变量 ,并排除某些年份异 常值的影响 ,本文对 m ′2 , g′, reer′, cons′, inv′变量取自然 对数 ,由于 ca′中有负数 ,所以不能取对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