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章末整合提升2: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D.加大河流径流量
5.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B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D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解析] 本题组以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考查植 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4题,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 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 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 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 误。第5题,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 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②对;
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 咸水湖的原因。
[答案] 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 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解析] 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 类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 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 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 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 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
流入盐湖的水量减少,导致盐湖面积缩小。
(2018·全国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
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期末知识梳理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期末知识梳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大气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海洋水(96.5%)水圈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陆地水地下水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植物蒸腾、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3、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包含的主要环节:①类型:A C D E属于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F、D、 I陆地水循环A、B海上水循环②主要环节: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④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2、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从低纬到高纬;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按成因分: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3、洋流的形成(1)、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第1节 水循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第1节 水循环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水循环学说认为( )
A.水循环指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
B.水污染可以依靠水循环完全解决
C.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
D.水循环不能使岩石圈中化学元素迁移
2.图示中缺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或蒸腾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下渗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材料中提到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 解城市内涝问题呢?
【答案】提示: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缓解措 施有:整治河道、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增加调蓄能力等。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 【答案】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 (2) 我 国 西 部 干 旱 缺 水 地 区 修 建 的 “ 母 亲 水 窖 ” 主 要 对 水 循 环 的 ________环节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地表径流 下渗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保障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用水。
[小提醒]陆地内循环既发生在内流区,也发生在外流区。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核心素养整合-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人教版)配套课件

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核心素养整合-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人教版)配套课件
解析:结合Q海域沿岸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分析回答问题。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二 渔场的形成原因与分布 1.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2.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渔场名称
代表渔场
A.北太平洋渔 场
北海道渔场
B.西北大西洋 渔场
纽芬兰渔场
C.东北大西洋 渔场
北海渔场
D.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
形成类型 洋流名称
千岛寒流、日本
暖流
寒暖流交汇
拉布拉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和
北冰洋南下寒流
补偿流形成
秘鲁海区冷海水 上泛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典型例题2】读图,回答下题。
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 渔场,结合秘鲁渔场的成因,分 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答案: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 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 的饵料,鱼类在此聚集而形成渔场。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影响
有利 影响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具体表现
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
修建水库
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 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增大蒸 Nhomakorabea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 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
调水
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A
解析:②补给类型仅在春夏季存在,故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多夏少是因 为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在这一时期融化,融雪量大。
解题反思 (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方式,不同河段或不同季 节,以某一种补给方式为主。如黄河夏秋时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时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春季时又有积雪融水补给。,(2)以雨水补给为 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丰富,河 流汛期在冬季。
水量较稳定,由湖泊水和河
对河流有调 水的相对水位
节作用
决定
水量较稳定,根据地下水与
与河流水互 河流相对水位
补,是河流 的高低而定,
最稳定可靠 与河流水有互
的补给
补关系
西北和青藏 地区
长白山天池 和长江中下 游地区
普遍
例1 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及该江段补给类 型。读图,完成(1)~(2)题。
【热点素材】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显示,全球用水量已达到一个世 纪前的6倍,预计到2050年还将增加20%~50%。目前,超过1/4的人 口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稀缺的地区,可能出现的水荒给人类生存构成了 严重威胁。 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 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其余97.5%都是无法直接饮用的海水。海水 淡化成为化解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据联合国的研究数据,全 世界目前有超过16万家海水过滤工厂,每天可生产9 500万立方米淡水。 马尔代夫、新加坡、卡塔尔等8个国家生产的淡化水,甚至超过了取 自天然水源的淡水量。
(3)盐池四周环绕有丰富的贝类,最有可能是盐池周围( )
A.水温较高
B.水质更好
C.盐度较高
D.饵料丰富
答案:D

人教地理高一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复习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地理高一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复习课件 (共26张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章末复习
必修1
情境导入
水资源卡
学习目标
1、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环节 2、理解水循环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 3、掌握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4、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第三章内容,并解决以下问题:
1、水循环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如何? 2、水循环的过程对水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3、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何? 4、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意义如何?
(4)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 1) ( 3)
知识梳理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 北大西洋暖流→影 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 响西欧→温带海洋 气候 球) 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 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 局部地区) 性气候的形成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
针对训练
1.与暖池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信风吹送 D. 海底火山活动
2.关于图中暖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暖池的存在使A岛气候更加湿润 ②暖池水面整体低于同纬度该大洋 东部 ③暖池中心区存在南北移动的现象 ④暖池所在海域降水较多且多 为对流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江 (枯水期) 洞庭湖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
变化,具有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
潜水位 河流 河流 潜水位

的 补

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Βιβλιοθήκη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知识梳理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蒸发,B降 水,C ,D降水,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江苏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______■ 教材 P66~67 资料 1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 资源总量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 越大,由此造成了该国水资源的短缺。 2.措施:除海水淡化、倡导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外, 还可以从其他地区调水,如运输南极冰山等。 局限性:成本投入大,所得水资源总量有限,还要解决技术和 安全问题。
6.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 向东逐渐增加,故 D 正确。第 5 题,此时为夏季,长江径流量 较大,泥沙在河口附近淤积较少,冲入外海的泥沙较多,挟带 至外海的营养盐类也较多,所以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受水体 含沙量影响较大,C 正确。第 6 题,从题中信息可知,浮游植 物数量与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与夏季相比,冬季水温低,浮 游植物的数量会减少。冬季长江径流量减小,江水含沙量由长 江河口向外海递减,故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故选 A。 答案:4.D 5.C 6.A
第 12 题,由于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在植被恢复后, 坡面下渗量增加,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下水后,通过地下水的 形式补给河流。从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岩层倾斜情况 来看,更多的坡面降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到乙河流,所以乙河流 流量增加;由于植被恢复,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增加,而 地下水并不是都补给地表河流,所以甲、乙两河流的流量总体 减少。 答案:10.B 11.C 12.D
解析:第 7 题,据图可知,从甲到乙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强度 大于河道被冲刷强度;结合文字材料可知,河床泥沙淤积主要 发生在枯水期,位于浙江东部的该河流枯水期出现在 9-12 月, 此时段海潮携带的泥沙在河道淤塞,使河床逐渐被抬高。第 8 题,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段的汛期径流量减小,使河道被 冲刷的强度减小,河道中泥沙的沉积作用使泥沙积累,河床不 断抬高。第 9 题,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水库建成后,由于泥沙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章末专题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章末专题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A 图: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水,因此河 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
B 图: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因此河 水补给两侧的潜水;
C 图:河流右岸潜水位高于河面,左岸潜水位低于河面,因此 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读某海域 2 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完成(1)~(3)题。
【解析】 能否准确依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确定洋流性质
与所在半球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图中显示等温距是 2 ℃,则 M 气温为 12 ℃,N 气温为 2 ℃,所以 M、N 之间的温差为 10 ℃。 第(2)题,洋流的性质即热力性质,即指寒流和暖流,图中 L1 和 L2 处,等温线向数值较小的海区凸出,说明为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
2.水位 水位变化依流量曲线变化而变化,这反映了流域内植被的变化 或有工程建设。当水位由不平稳变得平稳了,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 了,或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若水位变得不平稳了,说明流域内植 被遭到破坏而覆盖率降低了。 3.含沙量 依流域内植被的覆盖情况及变化情况而定。当流域内植被覆盖 率提高了,说明河流含沙量应减少,反之应加大。 4.结冰期 结冰期的有无要看河流所在流域内的气候最低气温是否低于 0 ℃和时间长短等,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 的河流无结冰期。
(4)根据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各月份的值及降水的分布特点,可 以判读河流的补给类型。
①若河流流量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呈正相关,说明河流以降水 补给为主,特别是夏秋季节,一般流量曲线值偏高(地中海气候区 的河流流量值夏季低,冬季高),冬春季节流量曲线值低;如图所 示:
②若流量曲线在春季较高,说明有积雪融水补给。 ③若河流流量曲线起伏特别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 ④若河流流量曲线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河流是高山冰雪 融水补给。

高中地理 第3章《地球上的水》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3章《地球上的水》整合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xiàliè)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 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答案 1.A 2.C
(6)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 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第十南、北半球 (1)根据纬度与洋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quèdìng)海区(副热带 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洋流方向(顺、逆)。
第十六页,共33页。
3.洋流的判断 (1)洋流名称、流向(liúxiànɡ)的判定。 ①根据纬度判定。
第十七页,共33页。
②根据经度(jīngdù)判定。
第十八页,共33页。
(2)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nuǎnliú)。 在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上,经常遇到有关洋流流向及对 其热力性质判断的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主要有: ①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第九页,共33页。
1.看横纵坐标的名称及数值 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 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guānzhù),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 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分析水文特征 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 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 际变化情况等。
成才之路·地理(dìlǐ)
人教版 ·必修 (bìxiū)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页,共33页。
地球(dìqiú)上的水
第三章
第二页,共3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03章 地球上的水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03章 地球上的水

上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a,c B.b,c,d C.a,b,c,d D .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流汛期的是( ).a B.b C.c D.d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海陆间循环②B—海陆间循环③B—陆地内循环④C—陆地内循环B.②③ C.③④D.①④.如果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太平洋,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判断甲、.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乙图洋流为巴西暖流.读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和河流径流量统计图,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 恒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亚马孙河流域.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 雨水补给C. 地下水补给)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人为原因。

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参考答案1.B2.A3.B 4.C5.C6.C7.B 8.D9.D 10.B11.B12.C 13.A14.B15.A16.A 17.C18.A19.B20.A21.B22.D23.D24.C25.A26.D27.A28.C 29.B 30.A31.(1)经济发达(1分),人口稠密(1分),对水资源需求量大(1分),水资源污染严重(1分)。

(2)从年份看,咸潮主要发生在降水较少的枯水年(1分);从季节上看,咸潮多发生在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冬季(1分);从日期上看,咸潮多发生在大潮期(1分)。

32.(1)都柏林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影响,而圣约翰斯位于北美洲东海岸,终年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减温影响,所以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比圣约翰斯高。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整合提升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整合提升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地理课件

水比例高),故选 A。第 2 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
旺盛,非生产性绿水很多;覆膜种植农作物,植物根系获得更
多的水分,从而增加植物蒸腾量,使生产性绿水大量增加,故
选 C。水田改旱地,会降低生产性绿水比例。植树造林能提高
生产性绿水比例,但比覆膜种植农作物的作用小,况且干旱半
干旱地区不适宜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对生产性绿水比例大小影
的影响关系不大,故 C、D 项错误。 【答案】 4.B 5.B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十三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链接高考(ɡāo kǎo)·真题体验
No Image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响不大。
【答案】
12/11/2021
1.A
2.C
第七页,共十三页。
3.(2014·广东高考)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 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 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
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
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2/11/2021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解析】 第 4 题,图中所示为北大西洋海区及其周边地 区。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所经过的海区位于大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整合提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整合提升

D.北海道渔场
(2)影响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C )
A.离岸风
B.河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解析] 第(1)题,据图中该渔场鱿鱼产量随纬度和经度分布图可 知,该渔场位于(40°N,145°E)附近,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第(2)题,日 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海水发生搅动,底层营养物质上泛至表 层,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
实例4 城市内涝的成因 城市建设使地表植被减少,地面硬化,降水时,地表水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增多,易造成城市内涝。如下图所示: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典例展示 例题1 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 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 蔬菜园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 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 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 图。据此完成(1)~(2)题。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3)大陆架海域 大陆架海域海水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旺盛,浮游生物繁盛,饵 料丰富。 (4)河流入海口海域 在河流入海口海域,有河流带来的无机盐和有机质,饵料丰富。 (5)温带海域 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明显,冬季表层冷海水下沉,深层海水上涌把营 养物质带到表层。 (6)岛礁分布海域 岛礁分布海域利于鱼类繁殖和躲避天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整合提升
网络构建•统全局 专题突破•提素养 真题演练•悟高考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提升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提升课

1.该类发电厂的能量主要来自( A ) A.海面强风 B.海底地震 C.水下滑坡 D.天体引力 2.与太阳能发电相比,海浪发电的优势是( B ) A.清洁且可再生 B.发电相对稳定 C.能量分布广泛 D.能量损失较低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类发电厂为海浪发电厂,利用海浪进行发电, 海浪主要是由海面强风造成的;海底地震和水下滑坡会形成海啸,破坏力大 且不稳定;天体引力形成潮汐,潮汐发电是利用涨落潮间的水位差。 第2题,海浪和太阳能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大,海浪发 电相较于太阳能发电相对稳定;海浪发电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海 浪带动气压变化进行发电,不是直接利用海浪能,能量损失大。
第3题,郑州以东地区为黄河地上河,河床逐渐抬升,河床水位高于两侧,河水 补给两侧地下水,集水面积小,因此径流系数比两侧的径流系数低。弯曲处 是河流,是黄河下游,与植被无关;周边城市用水直接取用河水的少,主要取 用地下水,对河流的径流影响小;水库的削洪补枯只影响径流的季节变化, 不影响径流总量,因此不会引起径流系数的减少。
7.[2023·湖南株洲统考模拟预测]阅读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民勤盆地年均降水量111毫米,
年均蒸发量2 623毫米。红崖山灌区(图
1)位于民勤盆地内部,处于红崖山水库
下游,渠系密集,由坝区灌区、泉山灌区、
湖区灌区三部分组成。灌区内大部分
区域的地下水埋深在10米以上,局部可
达40米。图2示意泉山灌区多年平均地
基岩海岸、 岸滩窄、坡 用;缺点:密
浪能,转换装置 产生足够稳定
能 能 水较深处 浪压力变化 度大 转换为势能
度低,不稳 定,开发难
的能量——涡 轮机发电
度大
应用体验 [2024·河南郑州高一期末]全球首座商用海浪发电厂(外观和原理见下图)位于苏 格兰西海岸,于2000年开始发电。该发电厂面向大海的一侧有一部分水下建筑。 海浪涌入时,结构内的水位上升并压缩空气,上升的水通过一个涡轮并推动它旋 转,产生电力。海浪后退时,水位下降,涡轮重新吸入空气,推动涡轮机继续旋转, 再次产生电力。其能量转化过程为:海浪带动气压变化再带动涡轮机旋转进而 产生电能。据此完成1~2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末整合提升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共28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末整合提升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共28张PPT)

2.洋流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①根据纬度与洋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 或 60° )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洋流方向(顺、逆);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②根据洋流性质判定
(2)确定季节 ①根据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②根据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2.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具体判读步骤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 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 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 分析其水文特征, 如流量大小、 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 况等。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 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 在哪几个月份等, 可分析出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 际变化规律)。
(2)等温线判断法 暖流是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的洋流,寒流是比流经海区的水温 低的洋流。由于洋流比流经的海区水温高或低,这样就导致海洋表 面等温线发生弯曲,因此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判断洋流的流向。 如下图所示:
等温线的凸向,即是洋流的流向。如上图中箭头代表的是洋流 的流向,它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是一致的。A 处海水由水温高的地 方向水温低的地方流,则 A 为暖流;B 处海水由水温低的地方向水 温高的地方流,即为寒流。
)
【答案】 (1)D (2)C 【解析】 本题组以坐标图的形式展示了三条河流的径流量随 季节的变化。甲河从 5 月到 9 月河流处于汛期,为夏汛,是南方地 区的河流。乙河冬季河流断流,且流量与气温相关,可判断为西北 地区的河流。丙河出现春、夏两个汛期,则为东北地区的河流。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整合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整合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受东南信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形成了呈逆时针方向的洋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 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绕极环流。 3.在北印度洋,冬季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教材 P63 活动 (1)以色列年降水量北部地区较多,也仅有 70 毫米,南 部只有 20 毫米,最南部的沙漠地带常年无雨。据统计,年 降水量少于 250 毫米的地区若没有灌溉水源不能发展农业 生产。从气候资源的另一方面光热条件来说,以色列还是 比较优越的。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地理课件
网络构建区
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 P54
读图思考
1.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高山冰雪 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水体。 2.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有互补关系。当河流处于 汛期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 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 湖泊水 补给河流水。 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 在洪水期对 河流经常起着调节作用。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 资源的利用率等。 教材 P57 读图思考 1.从图 3.5 中可以看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 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北半球低纬度的海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了自东 向西流的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 地的阻挡,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高纬度流去,至中纬 地区受西风吹动, 形成西风漂流,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 一部分折向高纬地区,一部分折向低纬地区,折向低纬地 区的洋流组成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
练习1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A.a、b、c、d B.b、c、h、e
C.d、e、f、g D.e、f、g、h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二、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技巧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具体判读步骤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可分析出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3.由流量过程曲线分析补给类型
(1)流量是由河流水源补给形式决定的。

(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4)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6)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4.运用实例简要分析河流流量与沿线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区(我国)
(2)天气(我国)
(3)气候(北半球)
练习2读“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2)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强
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三、寒、暖流的判断与应用
1.寒、暖流的判断
(1)根据流向判断
①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②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流为寒流,下降流为暖流。

③一般地,从低纬流向高纬海区的洋流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2)等温线判断法
暖流是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的洋流,寒流是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的洋流。

由于洋流比流经的海区水温高或低,这样就导致海洋表面等温线发生弯曲,因此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判断洋流的流向。

如下图所示:
等温线的凸向,即是洋流的流向。

如上图中箭头代表的是洋流的流向,它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是一致的。

A处海水由水温高的地方向水温低的地方流,则A为暖流;B处海水由水温低的地方向水温高的地方流,即为寒流。

2.洋流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①根据纬度与洋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根据洋流方向(顺、逆);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②根据洋流性质判定
(2)确定季节
①根据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②根据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3)洋流名称、流向的分析判定
①根据纬度判定
②根据经度判定
练习3读下图,完成(1)~(2)题。

(1)在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四、水资源
1.世界和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
(1)水资源分布特点
①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

②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①就大洲而言,按照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②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4)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
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如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降水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越丰富,形成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

而冬春季节我国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

2.我国水资源的常见问题及分析思路
(1)我国不同地区缺水原因差异
①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污染严重。

②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水资源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

自然原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③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

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①开源
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②节流
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③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

练习4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读表回答(1)~(2)题。

(1)该表说明(
A.广州水资源丰富,不存在缺水问题
B.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在某种程度上,调整水价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
(2)我国北方地区水价高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答案精析
练习1(1)A(2)C[(1)海陆间循环包括海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从图中看出,a、b、c、d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输送来实现的。

]
练习2(1)D(2)C[本题组以坐标图的形式展示了三条河流的径流量随季节的变化。

甲河从5月到9月河流处于汛期,为夏汛,是南方地区的河流。

乙河冬季河流断流,且流量与气温相关,可判断为西北地区的河流。

丙河出现春、夏两个汛期,则为东北地区的河流。

] 练习3(1)B(2)B[第(1)题,由水温判断图中海域属副热带海域,①处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属暖流,位于北半球;②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弯曲,属寒流,位于南半球;①②均向北流;结合洋流分布可知,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半球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

第(2)题,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应是本格拉寒流。

]
练习4(1)C(2)B[(1)广州地区的水价和水资源利用率远远低于日本东京,说明较高的水价可以推动人们节约用水,遏止水的浪费。

(2)我国北方地区水价高于南方,是因为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