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
心理咨询师三级精选案例问答题
![心理咨询师三级精选案例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a2c97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d.png)
心理咨询师三级精选案例问答题案例一:李明的学业压力问题:李明是一名高中生,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最近,他开始出现了焦虑和失眠的症状。
作为心理咨询师,您该如何帮助李明解决这个问题?解答:问:1. 您好,李明。
我了解到你最近正在经历学业压力和焦虑的情绪。
能否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细节?回答:2. 首先,我想问问你,你觉得学业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3. 你有没有试过通过其他途径来缓解这个压力,比如运动、放松等?4. 这个问题对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有没有造成影响?比如影响你的睡眠、食欲、人际关系等?5. 你认为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你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分析:李明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焦虑和失眠是其带来的负面情绪和症状。
在对话中,我希望了解更多关于问题的细节,包括他对学业压力的来源感受、采取的缓解活动以及问题对他日常生活的影响。
最后,我询问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以明确他的期望和需求。
案例二:张小姐与亲友的紧张关系问题:张小姐是一位中年女性,最近她向我咨询,抱怨自己与亲友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为心理咨询师,您该如何帮助张小姐改善这种局面?解答:问:1. 你好,张小姐。
我了解到你最近在亲友关系方面感到紧张和困扰。
能否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细节?回答:2. 你觉得你与亲友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的原因主要是什么?3. 这个问题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影响吗?例如,有没有造成睡眠不良、食欲不佳、情绪低落等问题?4. 你曾经尝试过改善这种关系吗?如果尝试过,你采取了哪些方法?5.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你认为你最需要帮助的方面是什么?分析:张小姐的问题主要涉及与亲友之间的关系紧张。
通过询问更多问题,我可以了解到她感受到的压力和原因,问题对她生活的影响,以及她尝试过改善关系方面的经历和需求。
总结:心理咨询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在回答问题时,咨询师需要保持充分的倾听和共鸣,以便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心理咨询师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含
![心理咨询师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含](https://img.taocdn.com/s3/m/f6fea3024693daef5ff73d40.png)
常有事例问答题及参照答案三级诊疗技术部分(知识题)一、在对该求援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立发言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术P4-5)1.该求援者主动提出的求援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招待中察看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能够依照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剖析发现问题,进行发言。
4.上司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疗而下达的发言目标。
5.发言目标中如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办理。
二、在咨询中应防止出现的不适合的发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术P12)1、防止发问“为何”的问题。
2、防止多重选择性问题。
3、防止多重问题。
4、防止修饰性反问。
5、防止责怪性问题。
6、防止解说性问题。
三、与该求援者进行发言时,对会商内容的选择应掌握什么原则?(三级技术P12)1.适合求援者的接受能力,切合求援者的兴趣。
2.对求援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援者的个性发展或改正起重点作用。
4.对深入探究求援者的深层病因存心义。
5.对求援者症状的鉴识诊疗存心义。
6.对改变求援者的态度有踊跃作用,对帮助求援者改良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在选择发言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行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发言和议论的内容。
7.会商法的有效性,会商法有效实行的重点在于咨询师能否能正确掌握求援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色。
四、与该求援者进行摄取性发言时,要注意些什么?(三级技术P13)1.态度一定保持中性。
2.发问中防止失误。
3.在摄取性发言中,除发问和指引性语言以外,不可以讲任何题外话。
4.不可以用谴责、批评性语言阻挡或转移该求援者的发言内容。
5.在摄取性发言后不该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心、客气,不可以用僵硬的话做结束话,免得惹起求援者的误会。
五、如何对该求援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剖析?(三级技术P26-29)1.依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样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援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切合一致性原则;各样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固,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大全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d15c184431b90d6c85c7d0.png)
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1、特点:焦虑的情绪体验,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2、主要类型: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3、诊断要点: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强迫性神经症:1以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
2主要临床相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自我强迫同时存在;3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4有症状自知力,感到异常,希望消除,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
5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为强迫。
它包括:强迫回忆,强迫行为,强迫意向,精神分裂症: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2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
3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4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
5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抑郁性神经症:心情低落伴随着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在人格上,病前大多有人格缺陷,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容易心情不良,是所谓的抑郁人格者;大多呈慢性病程,病程至少持续两年,多年不愈;典型临床表现:对前途悲观失望、兴趣减退或基本丧失、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下降、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神经衰弱:症状可分三组:①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②情绪症状主要有: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并且具备以下3个特点:痛苦、控制不了、不相称③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疑病神经症:(1)主要特征:对健康过滤;对身体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
(2)主要临床相: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多关切,与各种主观症状;各种检查均不肯定有器质性疾病,未发现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医生的解释不能消;多合并焦虑和抑郁。
恐惧性神经症: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损害人格障碍:要素包括: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心理咨询案例问答题 (4)
![心理咨询案例问答题 (4)](https://img.taocdn.com/s3/m/9717332ded630b1c59eeb5f9.png)
案例问答题案例一【个人信息】李某某, 男性,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主要问题】情绪易激惹、学习成绩下降一年余,不能坚持学习,由母亲带来咨询。
【自我报告】大我一岁的表姐去年自美国回国探亲,原来受宠的我受到冷落。
我已尽最大努力去容忍对方的那些令人讨厌的“洋毛病”(例如,才15岁的小姑娘每次出去都要化妆,耽误很多时间)。
但家长仍不满意,说“我”“不够热情,没有耐心”。
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崇洋媚外”,我也是个孩子呀,为什么她一回来就成了“明星”,我并不比她差,只不过她家有钱,去了国外,回来就高人一等?,这样太不公平了!。
“好不容易熬过来了,今年她又要回来了。
”外公、外婆事先嘱咐我“长大了,不能像以前那样不懂事。
”我听后有一种“将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父母工作忙,压力大,很少与我沟通,好象有些站在我立场上,但又抹不开面子,怕外公、外婆和姨妈不高兴,显得很无奈,“看样子不能指望他们了”。
【他人反映】母亲反映:孩子的父亲工作压力大,每天回家很晚,简单地问一下孩子的表现就大声训斥。
为此孩子感到痛苦不安,并影响学习。
表姐去年自美国回国探亲,孩子逐渐出现情绪易激惹、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不能坚持学习,曾带他去某医院诊断为“精神病,”并建议休学治疗,服中药。
表姐回美国后,他的情绪逐渐好转,也能在家补习功课,听说今年暑假表姐又要回国,外公、外婆高兴,但孩子又开始无端哭闹、暴怒等症状,害怕他又发病所以前来咨询。
【咨询过程】了解情况以后共进行五次咨询,首先和孩子一起讨论了心理苦恼的原因,然后向该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和解释,后面三次咨询是请孩子父母、外公外婆参加咨询,并让孩子和父母、外公外婆进行了交流,通过咨询和家人的努力使孩子认识到父母和外公外婆都很爱他,不会因为表姐的回国而改变对他的态度。
他们对表姐的行为习惯她看不惯,但是,因为表姐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很久了,想一下子改变她很不容易。
使孩子能够理解她的做法并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不顺心的事情。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a163b148d7c1c709a14598.png)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初诊接待1.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或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答(一)做好咨询前的预备工作。
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期望得到哪方面的关心,不可直截了当逼问(四)询问终止后,明确说明态度,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关心。
(五)向求助这说明保密原则(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确保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要紧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七)说明求助者的权益和义务(八)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2.注意事项(一)幸免紧张情绪。
二)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晰,幸免使用方言,每句话必须使求助者听清晰,必要时,可将提问或说明性语句重复一遍,直到求助者表示听清晰并完全明白得为止。
谈话中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三)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专门是对心理测量资料的保密原则,要反复向求助者说明,承诺咨询者的责任,并说明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益。
(四)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的功能差不多上有限的,咨询人员不可为了猎取求助者的信任而随意夸大它们的功能,心理咨询工作受范畴限制,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关心和做任何承诺。
(五)不许吸烟,不许做余外的“下意识”动作(如玩弄铅笔、轻敲桌面、抖动躯体等等)。
接待来访者之前,绝对不许饮酒或服用兴奋、冷静等药物。
交谈中不能东张西望,应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
摄入性谈话1摄入性谈话操作步骤(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畴。
(二)确定提问方式(三)倾听(四)操纵谈话方向(五)对谈话内容归类(六)终止谈话:(终止谈话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2. 确定谈话内容和范畴所依据的参照点或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员在初诊接待中观看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员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中发觉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诊断目的下达的谈话目标。
心理咨询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心理咨询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d3cfcf10661ed9ac51f3f2.png)
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案例问答答题技巧1、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2、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
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3、答题原则: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4、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
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基础部分一、精神分裂症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基础278)①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或脱离现实;②意识清晰;③智能多完好;④起病于青壮年;⑤缓慢起病;⑥病程迁延;⑦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
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基础278)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三、考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理由:(基础281)①强烈的精神创伤②创伤性体验后反复重现③强迫性回忆④目前病程在半年内四、考虑适应障碍的理由:(基础281)①应激性事件地震②反应性情绪障碍③社会功能损害④病程在半年内五、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如何鉴定?(基础281)①发病时间不同:急性应激障碍在创伤数分钟或数小时就可出现。
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可延时数月至半年发生。
②症状表现程度不同:急性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感知迟钝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感到痛苦,对创伤性尽力的选择性遗忘,一般不出现意识障碍。
③预后不同:急性应激障碍一般恢复良好,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时长时间不能恢复。
六、心理不健康问题如何进行分类?(基础299)①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df8b1dff00bed5b9f31d0e.png)
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主讲:姜美霞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9岁,汉族,已婚,本科毕业生,机关 公务员。 求助者自述: 我上中学时曾得过肺结核,因此平时对身体健康比注意。在农 村插队时学会吸烟,每天七八支,没觉得影响健康。由于自己在组 织部门工作,经常需要准备材料,白天工作忙,需要在晚上夜深人 静的时候写,因此经常加班。有时是思考的原因,有时确实是犯困, 就多吸几支烟,近几年吸烟量比以前明显增加,每天一盒左右。 前年同单位一位处长,比我还年轻几岁,因肺癌去世了,我记 得他吸烟,他真是吸烟才得的肺癌?这事对我很有震撼,便下决心 戒烟。我自己是个意志力很坚强的人,虽然经历了痛苦,但总算戒 了烟,现在几个月也不吸一支。大约在今年春节后,我感冒了到医 院拍胸片,医生说肺部有阴影,可能是感染,经过治疗阴影消失了。 单卧总觉得憋气、胸闷,出不来气,觉得肺部还是有问题。为此又 到其他医院做了检查,但都说没有明显的问题。我确实很不舒服啊, 也许是医生水平比较低,检查不出我的病来,为此我也找了不同医 院的专家,但烦人的是还是没有检查出病来。我今年还不到五十岁, 退休前肯定能解决正司局级职务问题,弄好了可能有更好的前景。 但肺里有病,谁也检查不是什么?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疑病性神经症。 诊断的依据: 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2.症状表现:认知错误:没有根据地认为自己有肺部疾病 行为:反复的就医行为 情绪:焦虑、痛苦 躯体症状:咳嗽、胸闷、憋气、血压高、失眠、多梦、食欲下降、体重下降 等 3.存在变形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 4.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已超过三个月,但不到一年 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有泛化、回 避出现 6.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该求助者在内心痛苦、严重程度、病程上得 分大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Company Logo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案例问答题(二十个经典案例)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案例问答题(二十个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dbbf5dd1f34693dbef3e29.png)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案例问答题(二十个经典案例)案例一一般资料:罗某,女,48岁,公务员,收入稳定,经济状况良好。
高中文化,已婚。
求助者主诉:突发性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失控感、出汗、濒死感、焦虑不安近6个月,迫切希望求医。
求助者自述:半年前,由于机构改革,单位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离岗退养,自己在名单之中,心情十分矛盾,不申请离岗退养又怕错失机会,申请离岗退养,自己尚且能跑能干,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退养后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故时常情绪紧张,焦虑不安。
继而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突发性头晕、心悸、胸闷、压迫感、呼吸困难、窒息感、站立不稳、失控感、手震、出汗、濒死感、极度恐慌。
发作时间5~ 20分钟不定,通常一个月发作3次以上。
发作地点不定,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为多,也有发于坐车及就餐时。
轻微发作时可自行缓解,发作严重时需送往医院急诊,但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和消失.发作过后,终日提心吊胆,担心再次发作,因而情绪紧张,忐忑不安,精神痛苦。
由于发作频繁,也曾住院检查和治疗,临床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亦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住院期间并未发作。
以“神经官能症”诊断出院。
以后时常无明显诱因而发作,甚至不敢独自一人在家。
不发作时一切生活如常,并可以坚持工作.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独自求诊,神志清楚、表情紧张,双眉紧锁。
求助者幼年身体健康,有兄姐弟五人,排行第四,兄妹间感情一般。
求学期间成绩中等,与同伴关系一般。
婚姻关系稳定,与丈夫感情尚可,有一个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工作经历平凡,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也没有什么重大挫折。
平时办事认真、刻板,说话直来直去,不会转弯抹角,故与同事关系一般.人际交往较少,朋友不多。
日常生活模式较刻板,以家——单位——市场—-家为主轴。
不会打扑克,很少听音乐,不喜欢体育活动.医学检查及心理测量:心电图、脑电图、肝胆B超、肺部X线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焦虑自评量表测量结果:SAS粗分为56,标准分为70。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案例问答题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案例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41e9d8b14e852458fb57a5.png)
求助者,男性,汉族,22岁,大学毕业生。
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等一个多月。
求助者自述:马上就要毕业了,去了几家大企业、大公司,均未被录用。
我每天晚上总在想:为什么找不着好工作?是不是因为我的学校不起眼,不是名牌大学?这时父母亲的话就又会在我耳边响起: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越想越觉得自己找不着好工作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真后悔,悔当初没有考上名牌大学。
心情也烦躁、焦虑,看书没有以前专心,有时走神,食欲也下降了,我总是担心今后找不着好工作。
找工作也是竞争,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同学,有时上网聊天,心情稍好点。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诉说时,眉头紧锁,来回搓手。
出生在中等城市,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父母亲在学习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名。
高中时偶有一次排在第二名,在下一次的考试中非争取第一名不可。
平常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高考时由于太紧张发挥失常,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
本来想重新再考。
却因当年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很紧张,只好上了这所普通大学。
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少,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学习上。
历年体验正常。
心理测验的结果:SDS:40;SAS:60;EPQ:N:65、E:30、P:40、L:30。
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4道问题: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烦躁、后悔,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噩梦多,食欲下降。
第2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依据如下:(1)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心理咨询师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心理咨询师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7d3fcda38376baf1fae52.png)
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三级诊断技能部分(知识题)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能P4-5)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能P12)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三级技能P12)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
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三级技能P13)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三级技能P26-29)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简答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8911d7b90d6c85ed3ac67a.png)
模拟题一案例问答题:151.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明诊断过程。
答: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1.该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故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丈夫去外地任职引发,有道德色彩,为常形冲突,故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不仅仅局限在与丈夫的关系方面,出现了泛化,故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5.该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情绪反应较为严重,社会功能受损明显。
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152.请指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表现形式。
答: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有以下几个方面:1.绝对化要求。
表现为:认为丈夫不该到外地任职。
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
表现为:认为丈夫到外地工作后会出现婚外情,像当年父亲那样抛弃妻子和孩子;3.糟糕至极。
表现为:如果丈夫出轨后自己和女儿会无依无靠。
153.请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答:1.生物原因:女性,36岁2.社会原因:丈夫到外地任职,幼年时父亲与母亲离婚3.心理原因:存在认知错误,情绪紧张、焦虑等。
154.咨询中求助者曾有大段的叙述,咨询师如何做好倾听。
答: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
155.简述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情况。
答: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情况表现在:“能不上班就不上班,朋友、同事间的来往能能推就推,就连回国探亲也没有以前积极了”。
轻度社会功能受损者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或人际交往有比较严重的影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者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根据此标准,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属于中重度。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四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四](https://img.taocdn.com/s3/m/7afb1b37b84ae45c3a358c40.png)
案例三一、一般情况求助者:黄某,女,32岁,已婚,大学毕业,某公司会计。
二、求助者自述主诉:心情不好,烦躁,内心苦闷,爱发脾气等3个多月。
个人陈述:3个多月前,偶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因此痛不欲生。
多年来我一心为家,为了他和孩子我付出了许多,没想到他居然有了第三者,我伤心透了,非常痛苦,气不打一处来,刚知道这件事时我怎么也接受不了,每天就知道哭,心中非常痛苦,又没处说去,心情烦躁得要命,不想吃也不想喝,几天几天的睡不着。
我想这婚姻是完了,想离婚。
但离了婚的姐姐极力劝阻,说为了孩子,也为了不让父母受太大的刺激,就凑合过吧,再说就算离婚也一样找不到真正可依靠的男人。
虽然丈夫发誓痛改前非,但我觉得狗还能改得了吃屎? 男人真不是好东西,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花心! 最后我听了姐姐的话,坚决地要打一场婚姻保卫战,现在,只要丈夫接电话不主动告诉我是谁打来的,我就觉得是那个女人打来的,我就非常的紧张,如果他晚上加班晚回来,我就觉得是找那个女人去了,他又在骗我,想当初我那么相信他,他却欺骗我,越想越难受,越想越愤怒,等他回来就朝他发火。
连同事也说我最近脾气越来越大,都离我远远的。
别人说我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我一天到晚就想这事,什么也不想十,对什么也不感兴趣,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好觉,天天打不起精神来。
最近工作卜又出现了差错,受到领导的批评,心里很着急,晚上就更睡不着觉了。
我怕长此以往,生活和工作会越来越糟糕,所以来看心理医生,希望您能帮我摆脱现在的苦恼。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进入咨询室时,衣着整齐,举止得体,愁眉苦脸,烦躁不安。
说话时思维条理清晰,说到伤心处,情绪激动,多次哭泣,求助愿望迫切。
出生在干部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是家里最小的。
妈妈脾气大,爸爸很和气。
家教非常严,妈妈对孩子们交朋友、出门和回家的时间都严格控制,但在吃穿用上很溺爱。
性格外向活泼,但好朋友不多。
与丈夫经同事介绍相识、结婚,两年前生有一子。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汇总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5d8c5a8a58da0116d17496c.png)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汇总一、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下诊断:1、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重性精神病。
2、诊断神经症:(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或转移环境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
3、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2)主导症状……(3)诊断为……4、(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反应是否泛化、对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等进行分析判断,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
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二、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生理原因:(a)生理功能改变(b)躯体疾病(c)年龄(d)性别因素认知原因:(a)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e)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价值观有无问题(h)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社会原因:(a)生活事件(b)社会支持系统(c)人际关系(d)社会文化和社会舆论(e)教育背景三、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四、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非类。
2023年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
![2023年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9eab65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7.png)
案例问答模板参考1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B.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局限性等)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态: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适,头晕,头痛,睡眠差)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C、既往病史3)社会功能状态: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B.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与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2该求助者的重要症状是什么?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
意志方面:如意向缺少、逼迫意向等。
情绪情感方面:如焦急、抑郁、恐惊、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
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行为方面:如回避、逼迫、退缩等。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工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
认知上有了改变,症状有了明显改善,顺利通过了考试。
提问资料:求:我重要是精神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逻辑思维能力也下降了。
我是学工科的,逻辑分析能力不行,作业也没法做了。
咨:你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睡眠、食欲方面,或者身体的其他方面?求:睡觉不好,晚上睡不着,经常做梦,早上醒的早,白天没精神,有时候耳朵还嗡嗡作响, 吃饭也不香,吃不多,最近……咨:行了,我看出来了,你的脸色也不好,你这段时间的确挺痛苦的,你先作个心理测验吧。
求:还需要作测验呀?咨:通过测验,我可以对你的资料了解得更全面,这里有抑郁量表、焦急量表、SCL-90、MMPI、EPQ、UPI你都做做吧。
求:这些都要做么?少做几个行么?咨:你怎么能嫌多呢,这不都是为你好么?心理征询师不应当使用的提问方式是()A.开放式提问B.封闭式提问C.责备性提问D.修饰性反问★标准答案:C2.在这段征询中,心理征询师使用的征询技术是()A.开放式提问B.封闭式提问C.情感反映D.内容反映★标准答案:A,C 3.心理征询师在倾听时,打断求助者的因素是()A.急于结束B.轻视问题C.干扰话题D.转移话题★标准答案:B4.(多选)选择适合的量表应依据()A,与临床的表现有关B.方便操作简朴易行C.价格比较便宜适中D.可以排除其他疾病★标准答案:A,D5.(多选)心理征询师还应当寻求的资料是()A.个人的成长史B.本人生理状态C.本人精神状态D.社会功能状态★标准答案:B,D6.征询关系的建立受到()的双重影响。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问答题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12975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5.png)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问答题1、以下有关专业伦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专业伦理规范了专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以及与其他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行为及关系(正确答案)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一般比法律规定的范围更窄C、专业伦理与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无关D、道德比伦理更着眼于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则2、以下不属于专业伦理所包含的要素是()。
[单选题] *A、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B、专业伦理守则C、心理专业人员的技术和方法(正确答案)D、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3、以下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法律涉及的行为比伦理要广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比法律要广(正确答案)C、伦理可以代替法律法规D、心理专业伦理内容与法律大相径庭4、专业伦理各要素中最重要也最具体的是()。
[单选题] *A、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B、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C、专业伦理守则所代表的意义与功能(正确答案)D、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起施行。
[单选题] *A、2012年10月26日B、2013年5月1日(正确答案)C、2018年1月1日D、2015年3月1日6、遵守专业伦理,最大的受益者是()。
[单选题] *A、求助者(正确答案)B、咨询机构C、咨询师D、求助者家属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主要原则的是()。
[单选题] *A、善行B、诚信C、责任D、热情(正确答案)8、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一方面要保障求助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一方面要避免伤害,体现的是()。
[单选题] *A、善行(正确答案)B、诚信C、尊重D、公正9、咨询师使用虚假信息、夸大疗效、隐瞒自己专业局限等行为主要违背了()原则。
[单选题] *A、善行B、诚信(正确答案)C、责任D、公正10、咨询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能有效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其违背了()原则。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六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六](https://img.taocdn.com/s3/m/16c6529f89eb172dec63b740.png)
案例五一、一般情况求助者:钱某某,女,汉族,35岁,已婚,大专文化,某中学教师,经济状况良好。
二、求助者自述近3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落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
吃不下饭,睡眠也很差,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多次想来咨询但又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在朋友的再三鼓励下,前来就诊。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
但父母要求较严格,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一帆风顺。
24岁时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融洽,自己感觉很幸福。
3个月前她突然发现丈夫与一年轻女子有不正当关系,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场。
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
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变得暴躁。
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此前了。
自己也想通过一些途径改变现状,如向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却难以解脱,故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对该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并说明理由?二、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应注意哪些内容?四、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应如何把握? 参考答案:一、对该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严重心理问题。
理由: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丈夫的外遇使该求助者有着痛苦情绪体验,如悔恨、恼怒、情绪低落等。
心理咨询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心理咨询常见案例问答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5ddd80a58da0116c1749c9.png)
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1. 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1. 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1. 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1. 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六.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整理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2599aa1711cc7930b71603.png)
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1.避免“为什么”、.多重选择性、多重、修饰性反问、责备性、解释性的六类问题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的歪曲认知包括什么?1.主观推断2.选择性概括3.过度概括4.夸大和缩小5.个性化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7.极端思维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意义及应用注意事项(一)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二)常见矛盾有:1.言行不一致 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咨访意见不一致(三)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事实根据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尝试性面质(四)意义:①促进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
②激励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③促进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
④促进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
⑤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面质。
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1: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2: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3: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4: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5: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6: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7:求助者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
有效咨询目标的七个基本要素1具体: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小目标2可行:符合求助者的能力水平3积极:符合人们发展需要4双方可以接受:咨询双方共同商定、协调一致5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超出心理咨询的范围6可以评估:无法评估的不能作为目标7多层次统一:有效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协调统一咨询方案包括哪些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参与性技术有哪些?1倾听2开放式与封闭式询问3鼓励与重复4内容反应5情感反应6具体化7参与性概述8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影响性技术有?1面质2解释3指导4内容表达5情感表达6自我开放7影响性概述8非言语行为的运用阻抗的表现形式?1程度上2内容上3方式上4咨询关系上阻抗的原因?1成长中的苦恼2功能性的行为失调3对抗咨询或咨询师应对阻抗的要点1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进行诊断和分析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程序和原理?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五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五](https://img.taocdn.com/s3/m/7a00d7a604a1b0717ed5dd40.png)
案例四一、一般情况求助者:李某某,男,汉族,28岁,未婚,某外企公司职员。
二、求助者自述1个月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总感觉焦虑、紧张,晚上翻来覆去总是不能入眠,即使睡着了,梦也很多,容易醒,但尚能入睡,早晨醒后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
自己是做销售工作的,与客户见面谈生意时,感觉心慌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虽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日常工作能够正常应付,但效率有所下降。
内心感到烦恼、痛苦,曾到医院看医生,被给予口服安定类药物,情况未见明显改善。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中未发生过重大变故。
家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由于是独子,很受父母宠爱,同时管教也很严厉,养成了做事情追求完美的习惯。
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名列前茅。
参加工作后,由于比较认真、勤奋,工作业绩突出,颇受领导赏识,是同事公认的业务尖子。
1个月前,在与客户签订一份合同时,自行决定了某些合同内容,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感到后悔、自责。
自此开始变得很敏感,由于总想着这件事,在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时,精神总是感到紧张不安,怕出问题。
虽然如此,但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未受太多影响。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
二、对该求助者如何进行初步诊断并说明理由?三、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四、在本案例中,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什么内容?参考答案: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如下的资料整理: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紧张不安,焦虑。
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下降。
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由于工作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三级心理咨询师历年案例问答题
![三级心理咨询师历年案例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816c45482fb4daa48d4b47.png)
历年案例问答题2017年5月1、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明诊断过程。
2、请指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表现形式。
3、请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4、咨询中求助者曾有大段的叙述,咨询师如何做好倾听?2016年11月1、请对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简述诊断依据。
2、请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分析案例中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具体表现。
3、咨询师与该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可以考虑哪些近期目标?4、对该求助者可以选用哪些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2016年5月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2、请分析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3、与该求助者共同商定的咨询目标可以包括哪些?4、本案例可以采用的心理测验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2015年11月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及具体表现是什么?3、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面质时需要注意什么?4、请简述心理咨询过程中产生阻抗的原因以及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的几种聚集表现形式。
2015年5月1、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出诊断依据。
2、对该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3、该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出现阻抗,请写出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所包含的形式。
4、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请简述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及目的。
2014年11月1、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请简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中保密内容及保密例外。
3、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
4、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共情应注意什么?2014年5月1、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请对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3、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心理咨询有哪些重要意义?4、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积极关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2013年11月1、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请写出合理情绪疗法在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及每种方法中包含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第一部分 技能选择题(1〜100题,共100题)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
请分别根据案例 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
每题1分,满分10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 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 23 岁,实习医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失恋一月余。
因为是 初恋, 很在意这段感情, 内心非常痛苦。
那个女孩觉得和他在一起心中不踏实,所以提出分 手。
他说:“我为她付出了很多,对她那么真心实意,为什么她就不知道珍惜?”很多人劝 他,失恋是很正常的事,将来说不定能找到比她更好的。
其实,他也明白这个道理。
可总是 难以从痛苦中走出来。
最近他又准备考研究生,由于竞争很激烈,感觉压力很大, 自己却无心看书, 脑海里常会出现那女孩的音容笑貌。
他觉得她太心狠, 很可怕。
自己内心割舍不下, 痛苦不堪。
为此常常借酒消愁, 睡不着觉,能照常工作但效率下降。
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 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性格温和。
南方人,家 境很好,家庭教育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讲究规则的习惯。
多选: 1.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往往是()A .最先提出B .最困扰自己C .最后提出 多选: 2.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A .失恋B .失眠C .考研D .实习 多选: 3.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以排除的包括( A .抑郁性神经症B .强迫性神经症C .恐怖性神经症单选: 4.对于该求助者,最恰当的咨询方法是()。
A •厌恶疗法B •系统脱敏法C •认知疗法D •阳性强化法 多选: 5.在本案例中,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具体技术包括( )。
A •关注B •语言交流C .沉默D •非语言交流多选: 6.在本案例中,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与方法包括()。
的问题。
D .最需要解决)。
)。
D .焦虑性神经症A .明确指出其心胸狭小B .接纳其负性情绪C .不厌其烦耐心启发他D .理解其内心痛苦单选:7.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不包括()。
A •巩固阶段B •测验阶段C •咨询阶段D •诊断阶段单选: 8.针对本案例评估咨询效果时,应围绕()进行。
A •求助者意见B •咨询目标C •咨询师意见D •双方意见单选:9•“我为她付出了很多……为什么她就不知道珍惜? ”反映求助者使用了()。
A •等价规则B •黄金规则C •游戏规则D •反黄金规则案例二: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
45 岁,公司业务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所在公司平时业务繁 多,人际关系复杂, 他需花大量时间处理工作与人际关系问题。
儿子不争气,常与一些问题 少年一起玩,老师经常通知他到学校给孩子做“保证” 。
或是派出所打电话叫他去领儿子。
近两个月来求助者经常出现厌烦情绪, 容易生气, 一想到工作上的事或儿子学习的事便觉得 心慌和无所适从,人变得憔悴、疲惫不堪,食不知味,连话都懒得说,为完成工作不得不加 班,只有周末带妻儿外出郊游时才感到放松。
同事都说他生病了, 他去看了医生, 吃了几副 中药,仍不见好转,于是前来心理咨询。
多选:10.首次心理咨询开始阶段常用的语言包括()。
自己分管的事情明显比以前少了。
对新局长的思想有些不理解,但又不好干涉别人的工作, 心里很不舒服。
儿子新谈的女朋友让他反感, 劝儿子不要与之交往,但儿子根本不听。
求助 者非常生气,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为此经常发脾气。
最近一段时间食欲下降,睡不好觉, 经常觉得头痛,有时觉得心慌,无力。
经过医院检查。
没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
最近工作时 经常出错,效率也下降了。
母亲因病住院,自己也无心照顾。
觉察到老人的不满,自己觉得 委屈。
最近经常找理由不参加单位和朋友间的活动, 主动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 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竞争副部长失败后改任非领导职务,心里有些不平衡。
多选:18 •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应把握的原则包括()。
A •说明测验的意义B •争取多做测验项目C •征得求助者同意D •客观解释测验结果多选:19.对该求助者还应重点了解的资料包括()。
A •进来坐到那张椅子上吧B •你需要我帮你解决哪些问题呢C ・先来做几项心理测验吧D •你希望我提供哪些心理帮助呢单选:11 •该求助者最主要的情绪症状是(A .抑郁B .焦虑C .恐怖D .强迫多选:12 •该求助者“为完成工作不得不加班”说明其(A .社会功能受损B .存在强迫症状C . 单选:13 •该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
A •教育问题B •行为问题C •性格问题单选:14.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A .一般心理问题B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单选:15.对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应按( )。
)。
工作效率下降D ・自我要求严格D •情绪问题 )。
C .严重心理问题 )进行。
D •精神病性障碍 A •求助者的要求 B •共同商讨的目标 C •咨询师的要求 多选:16.对该求助者的躯体不适,正确的说法包括(A •坚持口服药物治疗B •不属于心理问题但需关注C .进行全面系统体检D •可通过心理咨询得到改善多选:17.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表达共情时应注意(D •家人的期望目标)。
)。
D •进入求助者的框架A •不能因人而异B •善于使用躯体语言C •善于把握角色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 56 岁,国家某部委巡视员。
案例介绍: 由于年龄的原因,半年前改任非领导职务。
原来每天非常繁忙,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
求助者原是某部局长,现在单选:20.该求助者目前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能是()。
A .情绪问题B .认知问题C .性格问题D .行为问题多选:21.寻找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应将重点放在()。
A •职务变动原因B •有无躯体疾病原因C •对儿子的要求D •对职务变化的看法单选:2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 .一般心理问题B .神经症C .严重心理问题D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单选:23.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咨询目标是()。
A •改善情绪改变认知B.减少心理不平衡感 C •不管儿子恋爱之事D •委屈感觉减少一半多选:24.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儿子恋爱问题进行了自我开放,自我开放应把握的原则包括()。
A •促进求助者深化认识B •树立恰当榜样C.促进求助者自我开放D.加强咨询效果单选:25.对本案例的咨询,心理咨询师应将重点放在帮助该求助者()。
A •解决儿子恋爱问题B •改善情绪症状C •尽快恢复生理功能D •矫正行为偏差多选:26.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时恰当的维度包括()。
A .咨询师的观察B •儿子婚恋进展程度C •求助者的体验D .心理测验前后对比案例四: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5 岁,大学本科,公司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近一年来失眠,体虚,怕冷,爱出汗,两腿发软。
浑身无力,不想做事情。
在当地一家最有权威的医院做了全面体检。
无器质性病变。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求助者:需要解决失眠问题,我睡不好觉,睡眠质量不好。
心理咨询师:请你详细说说你的睡眠情况,好吗?求助者:我在公司负责销售,总希望把营业额提高,我很努力但营业额就是不如人意。
我很烦,经常睡不着,现在每晚只能睡 4 至5个小时吧,以前我可是睡6至7个小时,我怕长此以往身体会垮掉。
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你希望营业额提高,怕自己身体垮掉?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完不成定额着急。
但你要知道情绪和睡眠的关系。
是越急就越睡不着,这是情绪对睡眠的干扰作用。
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向抑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好,消极的暗示就会交得焦虑、恐惧。
不知最初你不能入睡时是受什么情绪干扰,你愿意谈谈吗?求助者:就是总想怎样提高营业额,万一完不成定额怎么办,因此睡不着。
心理咨询师:造成焦虑情绪是因为你的信念,你认为你只要努力了。
营业额就会上去了,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信念。
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
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是这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营业额提高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地面时会怎样?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我就要求出现一种结果。
心理咨询师:你对营业额提出要求,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
如果你把这种“要求”变成“希望” .当你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自己也就不会焦虑了。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
心理咨询师:好吧,今天的咨询就到这里,你回去好好思考思考。
多选:27.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所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A .开放式提问B .直接提问C .封闭式提问D .间接提问多选:28.“请你详细说说你的睡眠情况,好吗?”所使用的方法与技术包括()。
A •具体化B •开放式提问C •合理化D •封闭式提问单选:29.“你的意思是你希望营业额提高,怕自己身体垮掉?”使用的技术是()。
A .内容反应B .内容表达C .情感反应D .情感表达单选: 30.“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完不成定额着急。
”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 )。
A .内容反应B .内容表达C .情感反应D .情感表达单选:31. “但你要……你愿意谈谈吗?”这段话心理咨询师所使用的技术是()。
A .指导B .解释C .引导D .释义单选:32. “造成焦虑……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理咨询师所做的是()。
A .启发求助者领悟B .咨询师的评价C .实施教导求助者D .咨询师的议论单选: 33.硬币的例子表明心理咨询师想矫正求助者的()。
A .绝对化要求B .过分概括C .反黄金规则D .糟糕至极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 24 岁,在读研究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研究生入学后不久因车 祸导致骨折住院治疗,缺了许多课。
求助者不想因此而休学, 于是抓紧时间补课, 但因缺课 较多,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此后每到考试就紧张, 总怕考不好。
睡不着觉, 好不容易睡着了, 有时半夜会突然醒来。
时常感觉不到饿。
吃什么都不香。
最近求助者又要面临大考,但他无 法正常复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感到身心疲惫。
考试一天天临近,烦躁也一天天 加剧,甚至想到考试的场景,也会心跳加快,全身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