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政治(第04周)尊重文化多样性3!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56练尊重文化多样性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56练尊重文化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f8c907bc964bcf84b8d57b2c.png)
尊重文化多样性1.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在孔子学院的课堂上,加拿大小伙安东尼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忠诚、勇敢,在西方被当作家庭成员,吃狗肉的行为无法理解和接受。
”此言一出,韩国学生当即面露尴尬。
老师问安东尼:“在大部分印度人看来,西方人吃牛肉是不是一种野蛮行为呢?”这时,安东尼表情立刻就不自然了。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③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尊重和理解④人们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 )A.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4.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③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在许多中国的民间饰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
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
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③中华文化正成为世界性文化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
高中政治 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ef73ddcfc789eb162dc8e2.png)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标要求】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远远地多于课本知识。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主要表现。
2.尊重文化多样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中英文化交流”视频资料思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当莎翁遇上孔夫子会如何?看中英文化差异。
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引入热点,引出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世界文化之旅”(二)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板书)【情境活动一】投影:多媒体展示图片“赛龙舟”“开平碉楼与村”,你能做一回导游给我们的游客介绍它们吗?要求:将学生分8小组,1-4小组介绍端午赛龙舟的盛况以及风俗;4-8小组介绍开平碉楼历史故事。
设计意图:“世界文化之旅:民族节日”设置情境,特别是结合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集体合作意识、以体验教学法突破重点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514054767f5acfa1c7cd67.png)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课时的教学是贯彻课程标准2.6规定的“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民族文化的概念”的要求。
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化生活》P28页至P33页,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多样性”。
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学情简要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普遍存在对政治科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中有畏难情绪,和综合分析能力不强等问题。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在教学中体现了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了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能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学会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各民族的文化,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认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其意义。
通过文化多样性的学习,能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其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通过对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的学习,树立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知识与技能:感受文化多样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则。
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情景探究的方式将课堂设计成为多个活动,每个活动后有一个或几个设问,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最后老师总结。
遵循“情境导入——情景设问——情景回归”的活动方式。
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上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交流。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把握本课内容。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1).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83b6f2bc5f0e7cd185253657.png)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复习目标1.一对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一个态度和原则: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3.一种手段:大众传媒4.两个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5.三个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6.四个意义: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二、复习要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精析考点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温馨提示: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性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民族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三课文化多样性
![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三课文化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34cd70c789eb172ded63b7ed.png)
网络为「世界村」的第一要件。有 了网络,信息传递得越来越快,原本 有所隔阂的世界,变成像似隔壁邻居、 甚至于有面对面之觉
当今世界的总的知识量,几乎是每 五年激增一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网络发达、世界各国信息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是知识爆炸的根本原因。
• (2009·广东19)互联网出现后,人们 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 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
友好使者
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 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9)随着珠三角经济 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 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 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引进来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出去
知识小结
1、文化传播的含义 商业活动
文 化
生活中的
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在
人口迁徙 教育 总之…
交
1、传媒的含义及其发展
流 中
大众传媒:现代 文化传播的手段
2、大众传媒
传 播 文化交流:做传播 1、文化交流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使者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
四川传统文化的形成,得力于多次人 口迁徙而带来的文化融汇。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1)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 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2)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冼星海的音乐之所以深入人心,乃至直到多年之后 还被人们奉为经典之作,是因为音乐家具有真诚的社会 情怀,将音乐创作与时代结合起来。此外,冼星海留学 欧洲的经历,使其在音乐创作方面注重汲取西方音乐的 优秀元素,最终形成了中西完美融合的独特风格。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业分层测评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业分层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4efe34f7aeaad1f346933f43.png)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美国这一新兴的国家,没有文明古国的辉煌,但通过吸取他国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科学技术,达到一系列文化高峰。
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美国文化的发展。
这一事例说明( )A.人类的迁徙从来就没有停止过B.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移民给当地带去的都是优秀文化【解析】本题通过美国文化的发展来说明移民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而不是单纯的人口迁徙,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移民带去的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故选C项。
【答案】 C2.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丝绸之路”既是重要的贸易通道,也是承载沿途多种文化形态互相交流、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
材料表明( )①人口迁徙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③在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④商品交换中也蕴含着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依据材料分析,①不符合要求,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3.“节能减排,造福你我”“守望我们的家园”……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开网页,节能减排的专栏、话题随处可见,节能减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说明( ) A.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B.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解析】A观点错误,C、D与材料不符。
【答案】 B4.“第五媒体”是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
“第五媒体”()①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②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取代了其他传媒进行文化传播④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五媒体”属于大众传媒,所以①②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名师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名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26cb949b89680202d82537.png)
了解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重 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 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以及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 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 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习俗、礼仪、节 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 实践等。 特点: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 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民族个 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
基础上,以更积极开放的心态
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构筑世界多元
文化。
误区警示
2.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抑制落后 民族的文化。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本民族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征,也都有自己的 精粹。因此,应该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 化和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应该把民族文化划分 为先进民族的文化和落后民族的文化。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所在,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前 提。因此,发展世界文化,就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题目观点否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违背了各国文化 一律 平等的原则,因而是错误的。
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文 化财富。
(3)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公约》,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 产,并给予以保护。
(4)表现形式: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等。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b026778daef5ef7bb0d3cd9.png)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框题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内容。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能力目标:〔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确定重点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点。
只有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2. 难点:学会用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
确定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学校家庭为主,接触的文化事物不多,对不同文化虽有所接触,但认识不深。
二.说学情当代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敏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高中政治 3.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3.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6ace62f767f5acfa0c7cd19.png)
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ppt课件
小资料:"和而不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 感情的集中表达。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 民族文化的韵味。
ppt课件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故宫(中)
泰姬陵(泰国)
雅典—巴特农神庙 ppt课件
白宫(美)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凯旋门(法国)
1992年西班牙 巴塞罗那第二 十五届奥运会 会徽
96年美国亚特 兰大第二十六 届奥运会会徽
ppt课件
2000年澳大 利亚悉尼第 二十七届奥 运会会徽
2004年希腊 雅典第二十 八届奥运会 会徽
ppt课件
2008年北京 第29届奥运 会会徽
1936年德国 柏林第十一 届奥运会会 徽
1948年英国伦 敦第十四届奥 运会会徽
区。
ppt课件
自然遗产部分:武陵源历史风景 名胜区、九寨沟历史风景名胜区、 黄龙历史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部分:泰山、 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武夷山
昆曲和古琴两种艺术被评为人类 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ppt课件
镜头一:不同民族的不同服装
旗
韩
和
西
袍
服
服
装
镜头二: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不同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
(4)保护文化遗产:由于岁月的侵蚀,环境的污染和人类 活动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正面临着被毁坏 的危险,这些为历史创造的遗产无法再造,因而成为不 可替代的珍品。
高二政治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政治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e2454600856a561253d36f49.png)
高二政治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二. 重点、难点:1. 尊重文化多样性2.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3. 大众传媒4.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5. 透视文化多样性三. 具体内容: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文化传播与继承有什么意义?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价值?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会看到,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借鉴和融合,我们的文化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既要防止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倾向,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1)文化发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3)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5)继承传统,推陈出新(6)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7)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理解:(1)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2)文化创新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4)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分析:(1)通过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跋的作用,来完整地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2)通过分析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明确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2)能够举例说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3)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4)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2)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二. 整体感知:第三课包括两个框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04周尊重文化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04周尊重文化多样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8ca0677b27d3240c8447eff1.png)
尊重文化多样性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
”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③世界上只存在民族文化,没有世界文化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①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
③措施: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引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共同遗产。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ddafa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由此可见,纳西古乐( )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境决定的 ②具有强大
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
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2.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 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
【跟踪训练】
1.中国人与美国人的饮茶习惯迥然不同。中国人喜欢热茶,美
国人则偏爱冰茶;中国人喜欢细品慢饮,而美国人则更偏爱快速和
方便的茶。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两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截然不同
D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D.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具有不同的特点
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 生机与活力。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态度: ①、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据此可知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价值观构成民族文化
的核心和灵魂 ③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体现 ④是
人类的文化财富,彰显出各民族文化的趋同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 文化多样性表征 表征:
1.民族文化的地位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b6931a0f2af90242a895e5c5.png)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含义、文化多样性的决定因素、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
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态度、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分析“一花独放不是春,白花齐放春满园”。
2.能力目标:能列举事例说明文化的多样性;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加强文化交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本讲重难点:文化多样性的决定因素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考点点拨:【考纲范围与要求】【基础知识巩固】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⑴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表现形式: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⑵文化多样性含义:相对于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
⑶表现:文化有、的差异,也有、、功能的区别,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既意味着民族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差异,又呈现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
也都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⑴世界文化是由、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⑵世界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和普遍规律。
⑶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因此,文化是的,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又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⑵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的必然要求。
⑶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⑴文化传播的含义就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上课课件PPT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上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731319da38376baf1faeec.png)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 化传播 上课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考点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注意: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
是主要途径。 2、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就是文化传播的全部重要的方式
特别提 示
尊重文化多样性并非就是 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
•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但不等于说所有文 化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积极的。
• 在当今世界,不是所有的文化都符合社会 发展趋势和人类自身精神生活的发展需求, 相反,一些腐朽没落的、低级庸俗的文化 现象和文化行为,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 健康,阻碍社会的进步,对此我们要加以 抵制。
考点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特别提 示
• 1、文化的共性不是趋同,也不是相互取代;文化的个性 不代表文化没有一致性。
•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是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 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 性表现出来。民族性和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 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考点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
注意几个误区
• 误区二:认同本民族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 要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每 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 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争 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 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 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文化多样性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
”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世界上只存在民族文化,没有世界文化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①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
③措施: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引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共同遗产。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没有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人类的文化必将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两梦相克,零和争斗,只能两败俱伤。
两梦相通,方能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说明
①文化融合趋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③求同存异才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世纪30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现代世界极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
是“和气”的思想,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所接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
下列符合中国传统“和气”思想的主张的是
①不同民族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③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都要认同中华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
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人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优劣
②通过交流与合作,其他文明的一切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④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开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改革开放的精神重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体制机制。
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
“两梦相通,方能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表明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才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繁荣世界文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可能融合趋同。
④说法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故选C。
3.D 【解析】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但都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说法错误;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要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②中“一切”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文化具有多样性,需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相互交流和借鉴,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④正确。
故选D。
4.【答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可以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对民族及世界的意义等方面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