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及技术测量试题库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集(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集(1)](https://img.taocdn.com/s3/m/3f4faef8a417866fb84a8ef5.png)
附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集第一章 圆柱公差与配合一.是非题:1.图样标注0021.020-φ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2.实际尺寸是客观存在的尺寸,且没有测量误差(×)3.给出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就可以确定标准公差值(∨)4.025.0040+φ就等于ф40.025(×)5.若已知ф30f7的基本偏差为-0.02mm ,则ф30F7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2mm(∨)6.尺寸公差总是正值(∨)7.加工零件的实际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准确(×)8.标准公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而与基本偏差无关(∨)9.图样给出的零件尺寸偏差的绝对值愈大,则公差等级愈低(×)10.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公差等级愈高(∨)11.同一基本尺寸分段中,对不同的公差等级,尺寸公差值的大小不同,是由于公差单位不同所致(×)12.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分析判断该配合属于过盈配合(∨)13.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14.基本偏差是两个极限偏差中数值较小的那个极限偏差。
(T )15.(自拟)基本偏差是两个极限偏差中绝对值较小的那个极限偏差。
(T)16.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难加工,故先按孔公差带加工孔,后按轴公差带加工轴。
(F)17.过渡配合是可能为间隙配合或可能为过盈配合的一种配合。
(F)18.电动机为标准设备,故传动件(或联轴器)与电动机轴的配合按基轴制。
(F)19.单键为标准件,故与单键配合的轴槽和轮毂槽按基轴制加工。
(T )20.矩形花键配合采用基孔配合。
(T)21.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它们装配时产生过盈,称为过盈配合。
(F)22.为满足互换性要求,设计规定的公差值越小越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的题目库(问题解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的题目库(问题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807bfb6fab069dc502201b0.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一、判断题1.零件装配时仅需稍做修配和调整便能装配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2.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3.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
(√)4. 零件是否合格首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基本尺寸,正好等于基本尺寸肯定是合格品。
(×)5. 零件的尺寸公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6. 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件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7.孔的上偏差代号是ES,轴的上偏差代号是es。
(√)8. 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9.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称为配合。
(×)10. 公差带中的零线通常表示基本尺寸。
(√)11.间隙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12.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共有18个标准公差等级。
(×)13. 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轴制。
(×)14.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5.在选基准制时,一般是优先采用基孔制。
(√)16.将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相互搭配,就可以得到每一基本尺寸的很多不同公差带。
(√)17.在同一尺寸段里,标准公差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增大。
(√)18.各级a~h的轴与H孔的配合必然是形成间隙配合。
(√)19.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可以减少所用定值刀具、刀具的规格和数量。
(√)20.在公差等级高于IT8级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等级必须相同。
(×)21.国标中规定极限与配合的标准温度是20℃。
(√)22. 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23.标注形位公差代号时,形位公差项目应符号应写入形位公差框第二格。
(×)24. 标准规定,在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文字说明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89e2bcdd88d0d233d46a8f.png)
42.在图样上标注的公差与配合应是(2)
(1)工作温度下的要求
(2)标准温度下200C 装配时的要求
(3) )工作温度最高时的要求 (4)零件加工过程中所处条件下的要求
43.决定尺寸公差相对零线位置的是(4)
(1)上偏差 (2) )下偏差 (3)实际偏差 (2) 基本偏差
44.一个圆柱形的轴,其素线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是(1).
φ0.05 A B C
65.形位公差框格
表示所采用的三
基面
体系中第一、二、三基准平面分别为(1) (1)A、B、C (2)C、B、A (3)B、C、A
φ0.05
B
A
66.形位公差框格
C
用的
(4)C、A、B 表示所采
三基面体 系中第一、二、三基准平面分别为(2) (1)A、B、C (2)C、B、A (3)B、C、A (4)C、A、B
(1)基孔制 (2)基轴制(3)不同基准制(4)非基孔制和非基轴
制
13、平键联接采用(2)。
(1)基孔制 (2)基轴制(3)不同基准制(4)非基孔制和非基轴
制
14、某基孔制配合的最大间隙为+89μm,孔的公差为39μm,轴的上偏差 为-25μm,则配合公差为(4)。
(1)39μm (2)46μm (3)50μm (4)64μm
(1) 去除材料表面
(2)不去除材料表面
(2) 不拘加工方法的表面 (4)特殊加工方法的表面
18、在下列四组基本尺寸皆为50MM的孔和轴的两个公差带代号中,基本偏 差数值不相同的一组是(2)
(1)c7和c8 (2)N8和N9 (3)t8和t9 (4)G7和G8
19、在下列四组基本尺寸皆为80MM的孔和轴的两个公差带代号中,基本偏 差数值不相同的一组是(4)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考试试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6a6f0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6.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互换性的定义是指()。
A. 零件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使用的性质B. 产品之间可以互相连接的性质C. 零件与产品之间可以互相匹配的性质D. 零件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且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性质2. 测量技术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测量的准确性B. 测量的可重复性C. 测量的随意性D. 测量的及时性3.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方法的选择C. 测量环境的温度D. 测量者的主观意愿4. 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
A. 仪器误差和方法误差B.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5. 在互换性原则中,()是指零件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装到机器上并完成其所要求的功能的性质。
A. 位置互换性B. 功能互换性C. 尺寸互换性D. 完全互换性二、填空题1. 测量技术中,__________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体的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2.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择__________小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3. 零件的__________是指在装配、维修和更换过程中,零件能够满足预定要求的能力。
4.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和使用__________设备来减小。
5. 互换性原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__________成本。
三、判断题1. 互换性仅指零件的尺寸可以互相替换。
()2. 测量技术的基本原则包括测量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及时性。
()3.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消除。
()4. 功能互换性是指零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互相替换使用。
()5. 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人为因素。
()四、简答题1. 简述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2. 描述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小方法。
3. 说明测量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1. 论述互换性原则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练习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d5e5e6050876323112128f.png)
40、Φ30R7/r7与Φ30R7/h7两者配合性质完全相同。
(-)
41、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是根据内、外径的制造精度来划分的。
(—)
42、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最重要的尺寸作封闭环。
(—)
43、应用最小条件评定所得出的误差值,即是最小值,但不是唯一的
值。
(—)
是在法线方向测量。(—)
向和形状的能力。(+)
(-)
32、某基轴制配合,轴的公差为18μm,最大间隙为10μm,则该配合一
定是过渡配合。 (+)
33、实测某一对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轴配合,若此孔的实际尺寸大于此
轴的实际尺寸,则此配合只能是间隙配合。
(-)
34、Φ10F7、Φ10F8、Φ10F9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它们的下偏差是相
同的。
(+)
35、一批合格的孔、轴,任取一对孔、轴装配时得到过盈,而取另一对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0、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8mm,则其( A )误差 必不大于0.08mm。
A、平面度 B、对称度 C、垂直度 D、位置度 21、在生产中,有时用检测工件径向圆跳动的方法可测量
( C )。
A、垂直度 B、平行度 C、位置度 D、同轴度
22、标注 ( B )时,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间的夹角是不带偏差的理论正 确角度,标注时要带方框。
值必为0.015mm。 (-)
19、尺寸Φ25+0.020-0.001的精度低于Φ25-0.007-0.020。
(-)
20、同一基本尺寸,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必定项相等。
(+)
21、测得某一批孔的任意两个实际尺寸,最小为Φ50.010mm,最大为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b1f3367ec102de2bd8948.png)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l.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虽没有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
()2.图样标注φ30 +0.033 0mm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4.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5.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6.配合H7/g6比H7/s6要紧。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8.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9.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10.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11.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13.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14.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15.装配精度高的配合,若为过渡配合,其值应减小;若为间隙配合,其值应增大。
()1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1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18.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19.0级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20.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21.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g的轴形成间隙配合。
()22.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3.矩形花键的定心尺寸应按较高精度等级制造,非定心尺寸则可按粗糙精度级制造。
()24.矩形花键定心方式,按国家标准只规定大径定心一种方式。
()25.圆锥配合时,可沿轴向进行相互位置的调整,因而比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好。
()26.圆锥直径和锥度的制造误差都会引起圆锥配合基面距的变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e62e387011ca300a7c39045.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库一、填空题1、互换性是指一种产品,过程或服务能够代替另一产品过程或服务、且能满足同样要求的能力。
2、要使零件且有互换性,就应该把完工的零件误差控制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3、互换性原则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循的原则。
4、互换性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类。
5、标准按使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6、优先数系中R5、R10、R20、R40 是基本系列,R80 是补充系列。
7、优先数系是十进等比数列。
8、检测是检验和测量的统称。
9、量块分长度量块和角度量块两类。
10、长度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五级。
11、长度量块按检定精度分为六等。
12、量规是没有刻度且专用的计量器具。
13、测量按示值是否就是被测几何量的量值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14、测得值只能近似地反映被测几何量的真值。
15、从装配关系上看: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
16、图样上标注的尺寸通常以mm 为单位。
17、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18、极限尺寸是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
19、实际尺寸是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20、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
21、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22、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
23、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24、最大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称为公差。
25、公差带的图解方式称为公差带图。
26、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27、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28、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29、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配合精度。
30、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代号为H。
31、基轴制配合中,基准轴的代号为h。
32、公差单位是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
33、图标中规定了20 个标准公差等级。
34、国家标准规定,孔和轴各有28 种基本偏差。
35、标准的公差是确定公差带宽度(大小)的唯一标准化参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0a90903d8ce2f00662351.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填空(30分)1、合理确定与正确进行,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条件。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和测量精度四要素。
3、用计量器具测轴径时,读数为Φ30.02,器具在30处的示值误差为+0.003,则轴实际尺寸为。
4、公差带的大小是由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由确定。
5、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平行的基准制:和。
6、国家标准规定的验收原则是:所用验收方法只接收位于规定的之内的工件,即允许有而不允许有。
7、表面粗糙度的评定至少包括个轮廓峰和谷,一般应优先选择的参数是。
8、极限与配合的选用主要包括选择、、等三个方面。
9、公差原则是确定和相互关系的原则,它分为和两大类。
10、普通螺纹的中径合格性判断标准是螺纹的不能超越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任意位置的不能超越最小实体牙型的中径。
11、花键连接采用的基准制的是。
12、平键与轴槽及毂槽同时配合,其配合性质共有、、配合三类。
13、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的基准制是,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采用的基准制是。
二、是非题(填“√”或“╳”在下列表格中10分)1、互换性生产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分组互换可以实现完全互换。
3、螺纹的精度等级与螺纹的公差等级、螺纹的旋合长度有关。
4、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h的轴颈配合,其配合性质为间隙配合。
5、f pt是单个齿距偏差,反映运动的准确性。
6、封闭环的公差永远大于组成环的公差。
7、为满足互换性要求,应使设计规定的公差值越小越好。
8、公差带代号都由基本偏差带号和公差值联合表示。
9、任选基准比选定基准要求要高。
10、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第1 页总4 页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厂内装配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题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d6834a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0.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题集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互换性的分类?A. 完全互换性B. 有限互换性C. 无限互换性D. 统计互换性2.测量技术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产品质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度D. 增加生产效率3.在尺寸公差与配合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偏差系列?A. a系列B. b系列C. c系列D. h系列4.形状公差是指:A. 实际要素与理想要素的变动情况B. 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的变动情况C. 实际形状与理想形状的变动情况D. 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变动情况5.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 测量设备本身的精度B. 测量环境的稳定性C. 测量者的技术水平D. 被测物体的材料性质6.下列哪项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组成部分?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粗大误差D. 重复误差7.在测量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小随机误差?A. 提高测量设备的精度B. 增加测量次数并取平均值C. 校正测量设备D. 改善测量环境8.下列哪项不属于常见的测量仪器?A. 游标卡尺B. 百分表C. 螺旋测微器D. 扭力扳手9.公差带图中,零线的位置表示:A. 上偏差B. 下偏差C. 基本尺寸D. 实际尺寸10.下列哪项是形位公差中的定向公差?A. 平行度B. 直线度C. 圆度D. 圆柱度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______。
2.测量的四要素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______。
3.在尺寸公差与配合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大写字母,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
4.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______。
5.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______组成。
第三部分: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互换性只适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不适用于其他工业领域。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a7b973a26925c52cc5bf22.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一、填空题1.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数系基本系列是十进制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分是________(10__)^(1/r)__。
2.测量的“四要素”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
3.GB/T1800.1—1999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基轴制获得各种配合。
4.孔、轴的常用标准公差等级为20个等级,它们分别用符号IT和数字组合表示。
其中IT01 最高,等级依次降低,IT18 最低。
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标准公差_决定大小,由_基本偏差_决定位置。
6.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80.046_mm,最小极限尺寸是_79.956_mm。
(js相对零线对称偏差=+-IT/2)7.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_0.1_mm,EI=_0_mm,es=_0.05_mm,ei=-0.05__mm。
(H,h基本偏差为0)8.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公差为0.01mm,则它的上偏差是_-0.01_mm,下偏差是_-0.02_mm。
9.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增大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减小_。
10.φ45+0.0050 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0_,φ50-0.050-0.11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0.050_mm。
11.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2.位置公差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13.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14.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_区域。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2ba32f59eef8c75fbfb379.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写T,错误的写F)。
(1)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F(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F(3)孔和轴的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T(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T(5)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F(6)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F(7)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是合格。
F(8)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F(9)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F(10)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T(11)ø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F(12)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F(13)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T(14)ø60-0.019 -0.006mm.F(15)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F(16)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F(17)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T(18)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T(19)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F(20)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F(21)图样标注φ200 -0.021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F2.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1)基孔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而基轴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考试试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f1df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a.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两个物体具有互换性的前提是它们的 ________。
a. 尺寸相等b. 形状相同c. 材质一致d. 以上都正确2. 在测量过程中,互换性的关键是保证 ________。
a. 测量精度b. 测量准确性c. 测量一致性d. 以上都正确3. 以下哪种量具具有较高的互换性?a. 金属卡尺b. 塑料卡尺c. 木制卡尺d. 无法确定4. 在测量长度时,以下哪种量具的互换性最差?a. 螺旋测微器b. 游标卡尺c. 尺规d. 数字卡尺5. 互换性的测量技术对以下哪个领域非常重要?a. 机械制造b. 建筑工程c. 医疗领域d. 信息技术6. 加工工艺对互换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________。
a. 尺寸误差b. 形状误差c. 表面光洁度d. 材料种类7. 以下哪个因素对互换性没有重要影响?a. 温度b. 湿度c. 环境压力d. 磁场8. 在测量过程中,为了提高互换性,应该 ________。
a. 校准测量仪器b. 选择高精度量具c. 使用多个测量工具d.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9. 互换性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于 ________。
a. 设备本身b. 测量操作c. 环境因素d. 尺寸变化10. 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形状?a. 表面粗糙度仪b. 厚度计c. 百分表d. 抗拉力试验机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1. 互换性是指具有相同 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物体可以替代使用。
12. ________ 部件是制造工艺影响互换性的主要因素。
13. 互换性的实现需要确保 ________ 准确和稳定。
14. 互换性测量的一般方法是通过 ________ 进行比较与判断。
15. ________ 对互换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16. 互换性测量中,________ 处理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手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a1a32a3b307e87100f69627.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5.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6.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7.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8.图样标注φ200-0.021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9.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10.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0.067,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11.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2.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
√1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14.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15. 某一个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此尺寸必定合格。
×16. 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17. 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18. 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19 . 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20. 对某一尺寸进行多次测量,他们的平均值就是真值。
×21. 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0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0套](https://img.taocdn.com/s3/m/f9144c292e3f5727a5e96282.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考试试卷《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考试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优先数系R5、R10、R20、R40为。
2、在公差带图中,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相互重叠的那种配合是配合。
3、量块按制造精度分级。
分级主要是根据等指标来划分的。
4、平面度公差带的形状是。
5、取样长度过长,有可能将的成分引入到表面粗糙度的结果中;取样长度过短,则不能反映待测表面粗糙度的。
6、确定检测光滑工件尺寸的计量器具时,测量多采用,检验多采用。
7、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其外圈与壳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制,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采用制。
8、对于普通螺纹,螺母中径的合格条件是不大于最大的极限中径,且不小于最小的极限中径。
9、矩形花键的尺寸公差采用制,目的是拉刀的数目。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为了实现互换性,同规格零件的几何参数应完全一致。
( )2、极限偏差影响配合的松紧程度,也影响配合的精度。
(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确定的。
( )4、圆度和同轴度都用于控制回转体零件的实际要素,故二者可互换使用。
( )5、表面粗糙度标准中规定了参数Ra、Rz值,在加工后,同一表面测得的Ra和Rz值应相等。
( )6、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Ra,不适合评定太软的材料。
( )7、测量多用于零件的要素遵守相关要求时。
( )8、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而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 )9、尺寸链只应用于机器的装配中,而不应用于零件的加工中。
( )10、结构型圆锥配合只有基轴制配合。
( )11、国家标准中,对螺纹的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误差规定用中径公差来限制。
( )12、螺纹的五个基本参数都影响螺纹的配合性质。
( )13、平键配合中,键宽和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 )14、齿轮的精度越低,则齿轮副的侧隙越大。
( )15、几何偏心使加工过程中齿坯相对于滚刀的距离产生变化,切出的齿一边短而肥,一边长而瘦。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资料库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资料库](https://img.taocdn.com/s3/m/41f29080844769eae009edab.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资料库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5.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6.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7.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8.图样标注φ200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0.021×9.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10.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0.067×11.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2.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
√1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14.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15. 某一个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此尺寸必定合格。
×16. 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17. 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18. 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19 . 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20. 对某一尺寸进行多次测量,他们的平均值就是真值。
×21. 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的题目及参考答案详解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的题目及参考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4b66724866fb84ae45c8df2.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一、判断题:1.公差等级的选用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 )2.φ30JS6与φ50JS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3.∮30G6与∮50G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4.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时,只标轴颈的公差代号。
( )5.图样标注φ200 -0.021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6.R z 参数对某些表面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实用意义。
( )7.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 )8.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注表面。
( )10.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11.螺纹的精度分为精密、中等、粗糙三个级别。
( )12.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 )13.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评定齿轮副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综合指标。
( )14.在过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带都处于轴的公差带的下方。
( )15.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6.齿向误差ΔF β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指标。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18.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9.光滑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20.规定位置要素Z 是为了保证塞规有一定使用寿命。
( )21.一般来说,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越小。
( )22.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是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 )23.表面粗糙度z R 是轮廓最大高度的评定参数。
( )24.几何偏心主要影响齿轮的切向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部分习题一、简答题1、什么叫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来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答:同一规格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制造,能够彼此相互替换使用而效果相同的性能。
意义:贯穿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的全过程:1)在设计方面: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推部件,从而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2)在制造加工方面:便于组织生产协作,进行专业化生产。
采用高效率的生产设备,有利于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在使用维修方面: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可以及时更换已经磨损或损坏了的零、部件,减少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连续而持久地运转,从而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互换性由公差来保证。
2、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标准有哪几种?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3、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答:公差设计应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即公差设计应选择标准公差与配合。
检测则是保证所生产的零件符合公差设计的要求。
机械零件的互换性主要靠公差来保证。
4、简述优先数系的概念?并举出优先数R10系列的前5个优先数。
答:优先数系Rr:公比为q 的十进等比数列。
1.00,1.25,1.60,2.00,2.50二、尺寸公差部分习题一、判断题1、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基本尺寸愈好。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4、过渡配合的孔、轴结合,由于有些可能得到间隙,有些可能得到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5、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15μm,配合公差为41μm,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二、填空题1、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偏差孔、轴各有28个,其中H为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EI ,且偏差值为0 ;h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es ,且偏差值为0 。
2、国家标准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孔制,以减少量具的规格和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3、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公差有20级,其中最高级为IT01 ,最低级为IT18 ,而常用的配合公差等级为IT7,IT8 。
4、配合种类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三大类,当相配合的孔、轴需有相对运动或需经常拆装时,应选间隙配合。
5、试根据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孔、轴的公差带图。
尺寸标注 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极限偏差 公差 最大 最小 上偏差 下偏差 孔0.0500.03212φ++ 12φ12.0512.032+0.05 +0.032 0.018 轴0.0720.05360φ++ 60φ 60.072 60.053 +0.072 +0.053 0.019 孔0.0410.06230φ--30φ29.959 29.938 -0.041 -0.062 0.021 轴0.0050.03450φ+-50φ50.005 49.966+0.005-0.0340.0396、根据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
基本尺寸孔 轴maxX 或min YmaxX 或min YmaxX 或min Yf T配合各类 ES EI h Tes ei s T50φ 0.039 0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 25φ-0.027 -0.048 0.021 0 -0.013 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 80φ0.0050.0410.046-0.030-0.03+0.035-0.041-0.0030.076过渡7、图为钻床夹具简图,试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选择配合种类。
1-钻模板;2-钻头;3-定位套;4-钻套;5-工件配合种类 已知条件配合种类 ① 有定心要求,不可拆卸连接 过盈 ② 有定心要求,可拆卸连接(钻套可更换) 过渡 ③ 有定心要求,孔、轴间需有轴向移动 间隙 ④ 有导向要求,轴、孔间需有相对的高速运动间隙三、形状和位置公差部分习题一、判断题1、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
(×)2、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
(√)3、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
(×)4、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
(√)5、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
(×)二、填空题1、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同轴度,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圆跳动、全跳动,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平面度、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位置度、对称度。
2、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圆柱面区域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位置度、同轴度、对称度。
3、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最大实体边界之,并具有零形位公差时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保证配合的性质和精度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保证零件的最小壁厚的场合。
5、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几何特征、使用要求、检测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三、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B 其位置误差,定向误差B 其定位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2、定向公差带的C 随被测实际要素的位置而定。
A.形状B.位置C.方向3、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 mm,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B 。
A.0.1mm B.0.05 mm C. 0.2 mm4、形位未注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A 的未注公差,是因为它可以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
A.圆度B.直线度 C. 对称度5、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 B 其实际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A 其实际尺寸。
A.大于B.小于c.等于四、解释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填在表中。
序号 公差项目名称 公差带形状 公差带 大小 解释(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及要求) ①圆柱度两平行圆柱面的区域0.01mm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值为公差值0.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②斜向圆跳动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其母线方向的两圆的区域 0.025mm被测圆锥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旋转时.一周在任一测量圆锥面上的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25mm③对称度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0.025mm 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25mm ,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④圆柱度 两平行圆柱面的区域0.006mm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值为公差值0.006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⑤径向圆跳动 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间的区域0.025mm 被测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旋转时,一周在任一测量平面的径向圆跳动均不得大于0.025 mm⑥平行度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的区域0.02mm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2mm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五、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中(1) 00.0340φ-mm 圆柱面对00.021225φ-⨯mm 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5 mm ; (2) 00.021225φ-⨯mm 轴颈的圆度公差为0.01 mm ; (3)0.0340φ-mm 左、右端面对00.021225φ-⨯mm 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 mm ; (4)键槽00.03610-mm 中心平面对00.0340φ-mm 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5mm 。
六、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中1、0.050.035φ+-mm 孔的圆度公差为0.004 mm ,圆柱度公差0.006mm ; 2、B 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08 mm ,B 面对0.050.035φ+-mm 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 mm ,B 面对C 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3、平面F 对0.050.035φ+-mm 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 4、0.050.1018φ--mm 的外圆柱面轴线对0.050.035φ+-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 ; 5、9030''密封锥面G 的圆度公差为0.002mm ,G 面的轴线对0.050.035φ+-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2mm ;6、0.150.2612φ--mm 外圆柱面轴线对0.050.035φ+-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 。
七、改正图中形位公差标的错误(直接改在图中,不改变形位公差项目)八、对某零件实际表面均匀分布测量9个点,各测量点对测量基准面的坐标值如图所示(单位:μm)。
试求该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04652091038++-+---+ 答:27μm九、根据图中的公差要求填写表,并绘出动态公差带图。
图序采用的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理想边界名称理想边界尺寸/mmMMC时的形位公差值/ mmLMC时的形位公差值/mm(a) 独立原则最大实体实效边界20.04 0.01 0.01(b) 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边界19.99 0 0.04(c) 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19.98 0.02 0.07(d) 最小实体要求最小实体实效边界20.07 0.07 0.02(e) 最大实体零形位公差最大实体实效边界40 0 0.025(f) 最大实体可逆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19.98 0.01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