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 河南、河北
B . 湖南、湖北
C . 山东、山西
D . 广东、广西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4.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D .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6.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7.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8.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 分封制遭到破坏
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10.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11.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 . 主张分封制
B . 主张郡县制
C . 反对中央集权
D . 主张中央集权
12. 长城、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秦长城和隋运河的修建过程在政治上突出体现()
A . 专制主义的消极性
B . 中央集权的积极性
C . 官僚制度的消极性
D . 皇权专制的积极性
13.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4.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 . 秦朝
B . 西汉
C . 南北朝
D . 唐朝
15.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 皇位世袭
B . 皇帝独尊
C . 君权神授
D . 家天下
16.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为解决汉高祖推行的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汉武帝()。
A . 设置中外朝
B . 杯酒释兵权
C . 诛杀异姓王
D . 实行推恩令
17.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 . 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 . 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 . 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 . 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18.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9.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0.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 . 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B . 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C . 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D . 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21.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 . 中书省
B . 门下
C . 尚书省
D . 参知政事
22.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下列各项中,通过分割宰相财政权来强化皇权的官职是()
A .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 唐朝的中书令
C . 明朝的户部尚书
D . 宋朝的三司使
23.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