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合集下载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贵州的位置范围,结合图文资料,认识贵州的自然地理概况。

2.查阅资料分析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

3.运用资料了解贵州的自然资源及利用情况,了解贵州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并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1.运用地图说出贵州的位置范围,结合图文资料,认识贵州的自然地理概况。

(2)运用资料了解贵州的自然资源及利用情况,了解贵州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并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难点】查阅资料分析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023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用了5分半钟讲述《贵州大地的“千年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奋发进取,积极作为,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书写出“千年之变”——视频二、新课学习(一)自然地理概况请同学们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并以小组进行订正,最后请小组代表读图说一说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征(学生读图回答)海陆位置: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纬度位置:24°N-29°N;邻省:周围分别与四川、重庆、湖南、广西、云南为邻。

(请学生到多媒体地图上画出,并说出。

)提问:贵州省主要以哪种地形为主?地势情况如何?(请学生到多媒体地图上画出,并说出。

)拓展延伸:“八山一水一分田”指贵州土地中80%是山,10%是水域,10%是耕地,说明贵州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再次强调贵州省地形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做支撑的省份。

湘教地理八下《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课异构教案 (9)

湘教地理八下《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课异构教案 (9)

第8章第4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教材知识梳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运用地图说出贵州的位置范围,结合图文资料,认识贵州的自然地理概况(重点)。

2.查阅资料分析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重点)。

3.运用资料了解贵州的自然资源及利用情况,了解贵州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并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难点)【教学过程】一、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云贵高原东部。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3.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4.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丰富;(2)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具有显著优势。

【教材问题探究】1.①“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安和众多,地表水少,耕地面积少。

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贵州平均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2.(1)纬度位置:贵州(24°37′N-29°13′N);重庆(29°35′N);武汉(30°37′N),长沙(28°11′N);上海(31°14′N)(2)贵阳海拔高,夏季气温低于其他几个城市(3)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

贵州位于北纬24°37′~29°13′,属亚热带,由于纬度偏低,不像北方那样严寒。

但贵州海拔又相对较高,平均值在1 100米左右,因而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凉爽。

“低纬度”与“高海拔”两相调节,所以气温“寒暑适中”,称得上是一个“天然大空调”。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教材问题探究】1.主要问题出在“毁林开荒”这一环节。

2.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②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陡坡垦殖);③过度开垦;④乱砍滥伐;⑤乱放牧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人口规模,二是转变发展模式,三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贵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区域控制,综合治理;实行谁决策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第六条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无污染或少污染、低消耗、综合利用率高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

重视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及科技交流。

第七条省和各自治州、市、县、自治县、特区、市辖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以下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环境保护资金,按有关规定列支。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地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条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06
总结: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前景展 望
当前工作成果回顾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贵州省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 均有所提升。
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贵州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能源、水资源等领域的管理,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水 耗等指标逐年下降。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生态环境多样性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森林、草 地、湿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 和特有物种。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水环境污染
贵州省部分河流和湖泊受到工业 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先进技术在污染治理中应用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应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 空气质量。
水污染治理技术
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技术手段,提高污水治理效率,保 护水资源。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研发和应用土壤修复技术,治理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 境健康。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成果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废 旧塑料再生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技术与水资源循环利用
研发和应用节水技术,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 进能源结构的优化。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相关政策
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 护政策,如生态补偿、排污权交 易、绿色税收等,旨在推动环境 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简析贵州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简析贵州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资源方面,贵州河流众多,水系发达。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贯穿全境,为农 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然而,由于地形复杂,贵州的水资源分布不均,部 分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省政府实施了水利工程 建设,加强了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农业生产在贵州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贵州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气候方面,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特 点。虽然气候条件较为优越,但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的垂直变化和区域差异明 显。这种气候特点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然条件。
贵州的植被资源丰富,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然而,由 于历史上的过度开垦和破坏,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较低。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加 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提高了 森林覆盖率。
2、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如高山蔬菜、 中药材、水果等,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3、加强水利建设:继续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 用水的需求。
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向多元化、高效化 方向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农业生产布局:贵州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布局。高原山地 地区以林牧业为主,河谷平坝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种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利用 了各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2、作物种类:贵州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为多种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等。不同地区的作物种类各有 特色,如黔西南地区的烟草、黔东南地区的茶叶等。
3、农业生产方式:贵州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小农经营为主,家庭农场、农民合 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贵州的农业生产 注重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策探究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策探究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策探究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贵州省成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示范区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探究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政策法规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探讨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生态保护为了保护贵州省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力度。

要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严格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脆弱地区。

还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土保护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资源利用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地理资源,但过度开发和利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需要加强资源利用的管理和保护。

要制定严格的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鼓励绿色开发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并注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三、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贵州省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惩罚。

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企业和政府加强环保投入,确保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社会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参与至关重要。

贵州省需要加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政府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守护美丽的贵州。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强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完善政策法规和增强社会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够实现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下一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导学案《贵州省的环境珍爱与资源利用》导学案一、导入引言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自然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省份。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珍爱和资源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本次导学案将盘绕贵州省的环境珍爱与资源利用展开,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贵州省的环境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资源分布情况。

2. 掌握贵州省环境珍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分析贵州省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 探讨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三、进修内容1. 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资源分布情况。

2. 贵州省环境珍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贵州省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 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四、进修过程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资源分布情况,并进行展示。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贵州省环境珍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钻研案例:学生选择一个贵州省资源利用案例进行钻研,分析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并展示效果。

五、教室互动1.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钻研问题。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辩论和讨论。

六、教室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学生将对贵州省的环境珍爱与资源利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将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进修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贵州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检测题(带答案)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检测题(带答案)

1.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说明贵州的地形是以()A.高原和盆地B.山地和平原C.高原和山地D.平原和丘陵2. 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势西高东低,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 水能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D. 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现象严重3.近年来,贵州时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下列关于贵州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贵州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B. 贵州石漠化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C.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等措施能较好地控制石漠化D. 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质4.贵广高铁也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经过贵州、广西和广东,其地处西南复杂艰险山区,峡高谷深,施工难度极高,所以遇上高山,峡谷,或者河流之类地形的就必须用隧道和桥梁来解决了。

贵广高铁的桥梁和隧道特别多,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复杂B. 降低成本C. 气候多变D. 保护耕地5.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封山育林B. 大力发展畜牧业C.人工种草D.积极推进生态农业6. 贵州石漠化的人为原因是()A.山高坡陡,气候湿润B.陡坡开垦,破坏植被C.岩层坚硬,成土缓慢D.干旱严重,土壤板结在贵州肇兴侗寨,有大面积的稻作梯田,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

在当地政府引导、企业扶持下已形成了“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

据此完成7-8题。

7.贵州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符合国家提倡的()①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②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③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④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国家政策扶持②平原广阔③雨热充足④侗乡民俗风情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9.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景点属于贵州省的是()10.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立一大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的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读“贵州省”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 湘教版(2)(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 湘教版(2)(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的全部内容。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件展示:探究活动一: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教师:读图,概括贵州省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教师:读贵州省地形图,回答问题: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2.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课件展示:结合地图,解答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通过图例及地形图,概括贵州地形、地势特征,从而清楚地势特征决定河流流向。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1.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有“地无三里平”的说法。

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地形区有云贵高原等。

2。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教师: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分析贵阳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进而概括贵州省的气候特征。

课件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变化小,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贵州阴雨天多,有“天无三日晴”之说.通过气温和降水图表,概括贵州的气候类型及特征.表,完成下列问题:(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1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1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4.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引入)长江从青海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

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

(板)第三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一、自然地理概况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8-56、8-571.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2.说出贵州大致的经纬度范围?3.找出与贵州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4.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的地势特征是什么?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课堂活动21.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有哪些?2.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造成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课堂活动3指导学生读“贵州的石漠化治理”和图8-60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课堂活动4贵州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贵州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试题命制)

初中地理(试题命制)

2018年桐梓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初中地理(试题命制)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自然地理概况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

贵州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图8-56 贵州在中国的位置图8-57 贵州地形分布1.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

2.分析下表,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

(2)想一想,贵阳夏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部分城市7-8月平均气温统计(℃)城市 月份贵阳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7月 23.9 28.1 28.7 28.6 28.0 8月23.628.428.228.127.8(3) 有人说,“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贵州“寒暑适中”的气候特征。

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近些年来,贵州有时发生严重的干旱,有时出现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

当地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

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05.13•【字号】•【施行日期】1992.05.13•【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1992年5月13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贵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区域控制,综合治理;实行谁决策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第六条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无污染或少污染、低消耗、综合利用率高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

重视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及科技交流。

第七条省和各自治州、市、县、自治县、特区、市辖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以下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环境保护资金,按有关规定列支。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地的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实施方案贵州省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是贵州省的重要任务。

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省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排放,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2.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保护濒危植物和动物物种。

二、生态产业发展。

1.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有机农业、生态养殖等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绿色食品品牌。

2. 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生态文明教育。

1.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推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布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五、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保障。

1.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防止资金浪费和滥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指导下,贵州省将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生态产业发展,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为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文:----------------------------------------------------------------------------------------------------------------------------------------------------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5月31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生态环境保护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统筹研究处理重大问题,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其他有关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应当定期带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巡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等规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责。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贵州草海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保护与修复方案

贵州草海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保护与修复方案

贵州草海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保护与修复方案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生态宝库,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贵州草海被誉为“亚洲第一大高原湿地”,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湿地之一,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景区。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海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保护和修复草海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草海生态环境现状贵州草海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川西高原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和贵阳市修文县。

草海海拔在25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湿地,为喀斯特地区特有的湿地类型之一,按照国际的湿地分类标准,属于高山泥炭湿地。

草海面积约1800公顷,湖泊面积约300公顷,是亚洲最大的高原湿地之一。

草海的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包括湿地植被、湿地动物、湿地微生物等众多成分。

植被主要以湿地植被为主,分为湿地草甸、湿地草沼和湿地草甸三种类型,主要植物有茅草、草本植物、苔藓植物等。

动物资源尤为丰富,有巴郎山龙、鹿、熊、豹、鸟类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湿地底部还储藏着大量的泥炭资源。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草海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由于周边农田和工业区的排放,湖泊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造成水生植物大量死亡,从而影响湖泊的生态平衡。

2. 湿地退化:大量的人类开发和农业生产活动导致湿地退化,湿地植被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受到威胁。

3. 土地沙化:大量的牲畜放养和采挖活动导致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使得草地资源受到极大的威胁。

4. 泥炭资源开发:由于泥炭资源的丰富,泥炭的开采和利用给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草海生态环境现状非常严峻,亟需采取综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以改善草海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综合保护与修复方案1.加强管理与监测要加强对草海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草海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草海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提高练习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提高练习

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高原的一部分.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列举一项)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1)根据材料和如图可知,贵州省面临着严重的土地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2)“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这句话中,梯田发挥的生态作用是.A.种粮B.放牧C.观光D.保持水土(3)“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请列举一个贵州省以“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景点..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解: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旱涝灾害频发.故选:D.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解: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故选:B.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解:桂林山水位于广西部;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根据题意.故选:A.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解: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可概况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 正确;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故B正确;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贵州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故C正确;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解: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具有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干湿季明显的特点.根据题意.故选:B.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解: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煤炭.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根据题意.故选:C.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解: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依据题意.故选:D.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解: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A.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平原面积狭小,故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故陡坡开荒,可能加重当地的水土流失.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目前,立体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故选:A.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故:C.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根据题意.故选:A.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石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贵州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为了协调当地人地关系,贵州应采取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所以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根据题意.故选:D.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解: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选项A正确.故选:A.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 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的大部分河流属于长江水系.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故B不符合题意;C、贵州省位于我国东部外流区,以外流河为主.故C不符合题;D、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解:A、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地质灾害频繁.故B不符合题意;C、为了治理石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故C符合题意;D、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解: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贵州许多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俗多样,民风淳朴,特产闻名.近些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改进,贵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全省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故选:B.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解: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六盘水,该地是贵州省的煤炭产地.故选:B.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解: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符合题意.故选:A.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解: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根据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解: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云贵高原是我国第四大高原.故答案为:云贵.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小韭菜坪.解:赫章被舍虎梁子、结构梁子、三望坪、韭菜坪等大山分割,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较高,东北部偏低.境内山高坡徒,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全县最高峰(也是贵州最高点)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点刹界河海拔1230米,平均海拔1996米.故答案为:小韭菜坪.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产量低.(列举一项)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降水多,流量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省.(4)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量低;良种率低;涉茶综合产值低等.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2)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广东;(4)产量低.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干旱.(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解:(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2)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等.(3)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人为原因在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针对石漠化,治理措施是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旧址等.故答案为:(1)干旱;(2)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高原;喀斯特;亚热带季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江南煤海;黄果树瀑布.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
议著这峨城层辉路 )名里峨里楼章 ,的是。首房的号国 就遵红 屈,私,家 在义军 一建邸原 主会总年指于。系 楼议司月的本这国级 楼(令初宏世幢民风 上即部,伟纪砖党景 原中驻红建 木二区 房共地军筑年结十。 主中。长,代构五位 的央月征高初,军于 小政 到墙,中第遵 客治日达垂是西二义 厅局至遵门当合师老 举扩 义,时璧师城 行大日后巍遵的长子 会,,巍义两柏尹 96 1935 1 AAAA 30 1 15 17
处云贵高原的东部。
请同学们思考: 1、贵州省有什么气候特征?属于什么类型? 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 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属于亚热带湿润季 风气候.
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 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 不甚分明;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 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 低值出现在1月份,贵阳、遵义一带平 均阴雨日数在200天左右,有“天无三 日晴”之说。 贵州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遗 8
1200 国通届丹区 34 大 6 水 于 里 、 泰广 丹 的 、 积 地 内 , ,
活动P100
1、山区贫困的原因:山区耕地少, 土地贫瘠,人品众多,交通不便;过 度开垦荒地,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 严重。 2、摆脱山区贫困的原因:植树种 草,异地迁移,发展农副业生产,开 发旅游资源等。治理水土流失的最好 措施是植树种草。
山区耕地少 山区贫困的原因: 土地贫瘠 人口耕地少 生活贫困
人口众多 交通不便

过度开垦荒地 → 植被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泥石 流灾害严重
→ 非常贫困
解决措施: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异地迁移,发展 农副产品,开发旅游资源等等。
活动P99 1
主要山脉有大娄山等,因贵州 地处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 期特地貌广泛发育,加上温暖湿 润的气候,石灰岩易被溶蚀侵蚀 故有“地无三尺平”之说。
4.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水利基础设施 (1)水资源的开发:建设了一大批_____________。 贵州 (2)煤炭资源的开发:_____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依托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并且优先发展_____, 火电 水电 深度开发_____。 (3)旅游资源的开发: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如著名的_______ 黄果树 织金洞 _____、_______,旅游业发展迅速。 瀑布
“红色热土”展 出部分,分光辉历程、 红军长征在遵义、浙 江大学在遵义三个单 元,用众多珍贵的历 史图片记载了遵义— —中国最著名的革命 圣地之一,在那段中 国最危难阶段的真实 情况。从1935年1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 达遵义,中共中央在 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 史意义的“遵义会 议”,挽救了中国革 命,成为中国革命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带来的 影响
1、主要铁路干线:湘黔、贵昆、川黔、 黔桂等。
2、特色产品远销海外
茅 台 酒
煤 炭
贵 州 特 色 蜡 染
矿产资源
贵州已发现矿产123种 排全国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 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 瓦用砂岩、砖瓦用砂岩等; 排第二位的有磷、稀土等; 排第三位的有铝土矿、镁等; 煤、锰、锑、金、镓、硫铁矿在国内占 有重要地位。
1.贵州省的省会是(D ) A.遵义 B.六盘水 C.赤水 D.贵阳 2.我国最大的瀑布是(A ) A.黄果树瀑布 B.庐山瀑布 C.三叠泉

D.尼亚加拉瀑
3.下列城市是以煤炭工业著名的是( C ) A.贵阳 B.赤水 C.六盘水 D.遵义 4.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D)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乌江 5.下列省区中全部与贵州省相邻的一组是( B ) A.湖北省、青海省、重庆市 B.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C.陕西省、四川省、湖南省 D.江西省、湖南省、重庆市 6.我国的国酒茅台酒产于(B ) A.重庆市 B.贵州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7.下列铁路线没有经过贵阳的是( A ) A.成渝线 B.川黔线 C.湘黔线 D.贵昆线
历史名都—遵义
遵义
,以遵义会议闻名于世,是
贵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贵州北线旅游的中 心,列位于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湘 江穿城而过,犹如一条玉带,把遵义分为新 老城区。 茅台镇,茅台酒的故乡,位于仁怀市赤 水河畔。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 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 一酒镇”。 赤水,因红军四渡赤水名留史册,而鲜为 人知的是它美丽的自然山水。瀑布、竹海、 桫椤、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给了赤水“千瀑 之市”、“竹海之乡”、“丹霞之冠”的美 名。 贵州人把黔北的好风光形象地归结为 “三洗”:遵义洗脑、茅台洗胃、赤水洗 肺——即在遵义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在茅 台品味国酒的醇厚,在赤水享受空气的清新。 来遵义,一定记得“洗”尽而归哦!
1、布依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布依族石板房
布依族服饰
旅游资源
贵州以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结合为主要特 点。自然风光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于 一体,景观奇特,有世界罕见的生物化石群 和原始神秘的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以古朴 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 为主要特色,以遵义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 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长征文化,让人驻足 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 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迷人的 “天然公园”和“避暑胜地”。
地理地貌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 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 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 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有“地 无三尺平”之说,是世界喀斯 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壮 美 高 原 ” - - 贵 州 省
我们国家在整个地球来看,处于五代
中的温带,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纬度比

较低,比温带热,比热带凉,属于亚热带;地
遵义会议会址
黔北佛教名 山—金鼎山,位于 遵义市金鼎山镇人 民政府所在地—牛 蹄场2公里处,山 分九支,犹如九龙 环拱,故历史上曾 名“九龙山”,海 拔高1608米,山势 磅礴、群峰峻峨、 削立万仞、直插天 际,南宋播州(今 黔北一带)被尊为 播州“群龙”祖山 。
森林生态景区之赤水桫椤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科学家们称为 “桫椤避难所”,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桫椤自然 保护区,位于赤水市葫市镇境内的金沙沟。这里 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原始生 态环境。桫椤数量更多达4万余株, 第 过 世 霞 组 著 浙 宁 东霞 丹 发 是 达 貌 是 贵 项 个 表 界 ” 合 名 江 、 丹与 霞 育 全 的 青 州 赤 水 目 世 决 遗 , 成 丹 江 江 霞湖 地 最 国 代 年 省 水 多 。 界 , 产 并 为 霞 郎 西 山南 貌 美 面 表 早 赤 丹 丹 平 自成大在“地山龙、 崀。丽积方,期水霞 山 然为会第中貌等虎福 赤壮最公其丹市位 霞 我 上 国 景 山 建、 观 大 面 霞 境
(2)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贵州省的地形特点、成因及其影响
地形 特点 成因 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这里分布有大面积的石灰岩,气候温 和湿润,石灰岩长 期被告雨水冲刷、 溶解、侵蚀,形成各种各样的喀斯特 地貌,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1、交通不便。 2、人口、城镇分布在山间平原和盆 地。 3、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1、布依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苗 族 美 酒 苗 族 芦 笙 舞
苗族服饰
1、布依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彝族服饰
彝族火把节
2、旅游资源:
安 顺 龙 宫
2、旅游资源:
兴 义 万 峰 林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是一 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山区贫困的原因?以及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山区人 民能够脱贫致富,并且能治理水土流失,搞好山区生态建设?
娄山关位于遵义与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 要关口,古称天险,从古时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2月25 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揭开遵 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 进入娄山关,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手书巨大镌刻石 碑悦然眼前,矫若游龙,惊似飞鸿,气势非凡。
2.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石漠化 (1)自然灾害:贵州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基岩出现_______现
滑坡 象;每逢暴雨容易发生_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干旱 (2)环境问题:严重的_____或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严重
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石漠化 水土保持 (1)环境保护措施:实施_______综合治理、_________等生态 工程。 工业 农业 (2)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_____、生态_____、生态城市的 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
贵州的位置
地处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东部
四川 重庆 湖南 云南 广西
北面邻川、渝,西与云南接壤,南与 广西相邻,东与湖南为界
地理地貌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 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 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总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省会贵阳。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 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 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 右。
活动P99 2
遵义是革命圣地,重要的历史 文化名城,可重点发展旅游业; 六盘水有丰富的煤,是典型的矿 业城市。
遵义历史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
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 遵义会 议会址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 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 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 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 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 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 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 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 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